【房 地 产】拉响退市警报,中南建设拟迎新投资者(2024-04-22)
【摘要】 4月22日,中国房地产报讯,4月20日下午,有消息称,由南通市海门区政府牵头,中南建设控股股东中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亚洲著名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太盟投资集团(PAG)及江苏资产等机构在洽谈债务化解、股权交易等合作。随后,中南建设相关人士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的真实性,并表示“正在洽谈”。就在前几日,中南建设才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低于1元。按照A股面值退市规则,中南建设存在可能因股票收盘价连续低于1元/股而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关键词】中南建设,太盟集团,债务化解
【房 地 产】“极具危机感”的万科为什么陷入困境?(2024-04-22)
【摘要】 4月22日,中国房地产网讯,向来极具危机感的万科却依旧无法阻挡危机的到来,令市场讶然。万科曾把“活下去”的希望寄于“多元化”发展,但“多元化”摊子铺得太大,对资金流造成了过多消耗。自2014年试水多元化,10年间万科持续投入经营服务类资产高达4000亿元,但其整体资产的EBITDA利润率到现在依旧不能覆盖银行贷款利润。从2018年喊出“活下去”至2021年,万科平均每年拿地额高达1421亿元,2022年拿地额降至241亿元,2023年又升至384亿元。目前,万科拥有超过1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这些土地沉淀了大量资金,很多地块还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去化艰难的同时面临着减值风险。截至2023年末,万科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余额总计122.07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占比高达65.42%。
【关键词】万科,多元化,扩张惯性
【房 地 产】A股超60支地产股“破净”,万科保利招商集体跌破“千亿市值”(2024-04-19)
【摘要】 4月19日,第一财经讯,近日,地产股“跌跌不休”成为投资者的热点话题,随着保利发展、万科等龙头股价下滑,当下A股房地产板块已无千亿市值房企,最高的保利发展总市值979.18亿元、万科A总市值820.83亿元、招商蛇口756.58亿元,这三家企业今年来股价分别下跌17.37%、34.23%、12.38%。从市净率表现看,目前A股房地产板块有64家企业“破净”,即股票市场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价值。内房股情况同样惨淡。在港股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中,仅两家总市值超过千亿,华润置地总市值最高为1697.16亿元,其次为中国海外发展,总市值约1258.66亿元;除了少数头部企业,大批量内房股股价则“惨不忍睹”,有超40家企业每股价格低于1港元。
【关键词】地产股,股价下跌,破净
【房 地 产】连遭举报,万科反击(2024-04-16)
【摘要】 4月16日,中房报讯,时隔8年,万科再次打响保卫战。近期,有关万科的负面舆情不断发酵,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4月12日收盘,万科股价跌至7.1元/股,当日下跌4.57%。4月14日,万科召开投资者交流会首次详细回应负面舆情。针对经营情况,万科方面称,当前万科的确遇到了阶段性经营性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但万科已制定一揽子稳定经营和降低负债的方案,能够妥善化解这些阶段性压力。针对近期烟台实名举报事件,万科方面回应称,烟台举报方就万科挪用资金问题于2023年向烟台公安机关报案并被受理。烟台公安机关经过3个月调查取证后,于2023年11月作出决定不予立案。针对济南万科原总经理肖劲被公安机关带走,万科方面称,肖劲属于个人案件,与烟台举报无关。
【关键词】万科,负面舆情,保卫战
【房 地 产】“孤勇者”王健林,又和险资牵手(2024-04-15)
【摘要】 4月15日,中房报讯,等到600亿元“续命钱”后,王健林又将一核心资产摆上了货架。4月12日,万达商管通过坤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将北京万达实业100%股权出售给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金资本。这被视为万达集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去杠杆、降负债、优化企业流动性的财务策略和业务调整战略。此外,该交易也可能被视为险资开始抄底不动产的迹象,王健林可能给出了较市场价更低的价格,以确保风险可控。
【关键词】万达,险资,资产出售
【房 地 产】多家房企获经营性物业贷款,多用于置换存量债务(2024-04-12)
【摘要】 4月11日,新京报讯,自1月份出台经营性物业贷款新政后,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在贷款落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组织召开上海经营性物业贷款集中签约会议,8家沪上主要商业银行以及12家房地产企业参会,签约贷款金额146亿元。其中,民营房地产企业有10家,共获贷款126亿元。据悉,此次获得经营性物业贷的房企包括龙湖集团、张江集团、大华集团、南丰集团、美地芳邻等。从已经贷款落地的用途来看,目前多用于置换CMBS等存量债务。
【关键词】物业贷款,存量债务,房地产企业
【房 地 产】一季度头部代建企业仍在迅猛扩张(2024-04-11)
【摘要】 4月1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CRIC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代建新增规模TOP20企业新增签约面积3464万平方米,同比基本持平,占2023年全年新增签约面积的29%。其中有7家企业新增签约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合计2312万平方米,占TOP20企业新增签约面积的66.8%。新签约项目中,商业代建占比高达75%,政府类代建项目占比为25%,政府类代建仍将是代建企业布局的重要方向。随着代建赛道入局者增多,未来的竞争格局也将愈发激烈,加速规模扩张将成为代建企业重要的方向。
【关键词】代建企业,政府类代建,激烈竞争
【房 地 产】202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白皮书发布(2024-04-11)
【摘要】 4月10日,中房网讯,中房网发布的《202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10家房地产债券发行人确认境内信用债券实质违约或触发交叉条款(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债券41只,同比下降55.43%;违约涉及债券余额355.75亿元,同比下降31.72%。境外债方面,2023年,共有1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境外债实质性违约(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债券43只,同比减少74.09%;涉及违约金额共计约47.60亿美元,同比下降59.04%;涉及债务余额共计168.96亿美元,同比下降65.88%。整体来看,2023年房企境内债和境外债违约现象较2022年有所好转,但总体仍不乐观,在销售端尚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行业风险出清仍在路上。
【关键词】开发企业,债务违约,仍不乐观
【房 地 产】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同比下降47.5%(2024-04-08)
【摘要】 4月7日,中房网讯,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低位运行,企业销售持续承压。克而瑞报告显示,3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83.2亿元,环比提升92.8%,但单月业绩规模仍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同比降低45.8%。累计来看,百强房企一季度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792.4亿元,同比下降47.5%。单月和累计业绩同比下降的房企也占到近九成,业绩同比整体呈普降态势。投资方面,一季度仅有三成销售百强有拿地,但拿地金额同比增长14%,投资高度集中。且整体投资格局并未发生转变,依旧是以过去三年拿地较多的央国企为主。
【关键词】销售承压,普遍下滑,投资格局
【房 地 产】2023年超6成物企实现利润改善,数据表现最好的有哪些?(2024-04-07)
【摘要】 4月7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3年,对物业企业而言,仍是艰辛的一年。经济环境及关联地产的影响仍在持续,资本市场降温不止,物企股价仍在下调。不过透视年报发现,不少物企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3年,57家上市物企营收总值2751.68亿元,均值49.14亿元,同比增长8.5%。9家上市物企营收超百亿。其中,碧桂园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26.12亿元,仍居榜首;万物云紧随其后,实现营收331.83亿元。盈利方面,2023年,已披露数据的56家企业平均净利润为2.9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由负转正。六成以上上市物企实现净利润改善。其中,华润万象生活以净利润29.43亿元稳居第一;建发物业净利润增速领跑行业,高达117.8%;星盛商业毛利率、净利率领跑行业,分别达52.5%、25.6%。
【关键词】市场波动,收入增长,利润改善
【房 地 产】房企提振市值,关键看流动性状况(2024-04-07)
【摘要】 4月7日,中国房地产报讯,过去一段时间,房企股价持续走低、市值一降再降,与房地产市场总体下行关系密切。一是营收减少;二是净利润下降或者亏损企业增多;三是房企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由于商品房销售持续放缓、银行新增开发贷增速有限以及部分房企信用评级的持续调降,房企市值走低主要是基于市场对房企风险的担忧。因此,如何提振房企市值或者股价,关键看房企自身流动性状况能否得以改观,特别是短期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下行阶段中,如何更好地应对经营性收入持续下降带来的影响。流动性改观不仅需要削减不必要的存量资产和缓释短期债务风险,还要利用好各种支持房企流动性的政策工具,以及合理引入股权战略投资者。
【关键词】市值下降,房企风险,流动性状况
【房 地 产】万科如何化解危机?郁亮给出回应(2024-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房地产报讯,每年业绩会上,万科董事长郁亮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预判都被看作具有风向标意义。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郁亮表示,万科没有改变此前对于行业超跌的判断。2023年住宅新开工面积不足7亿平方米,较2019年高点下降59%。尽管行业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高点,但行业前景依然广阔。此次业绩发布会上,万科的债务及融资问题备受投资者和媒体关注。万科表示,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确保安全底线。通过大宗资产、股权交易兑现“蓄水池”,大规模增厚安全垫,2024年实现交易回款不低于300亿元;二是坚定降杠杆,全面主动融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主动推进融资模式转型;三是坚定为社会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实现可持续的内生发展。
【关键词】安全垫,融资转型,好产品
【房 地 产】万达获600亿元投资背后:估值合理,让渡部分股权利大于弊(2024-04-01)
【摘要】 4月1日,证券日报讯,3月30日,大连万达商管集团与5家投资机构——太盟投资集团(PAG)、中信资本、Ares Management旗下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旗下全资子公司Platinum Peony和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在大连正式签署投资协议,5家投资机构联合向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约600亿元,合计持股新达盟公司60%,大连万达商管集团持股40%。关于股权“贱卖”问题,新达盟公司完全是一个轻资产运营平台,只是“万达商业”的一部分业务,二者从资产来看并不具备可比性。关于丧失绝对控制权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王健林对万达的控制权不是关注重点,如何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万达让渡部分股权利大于弊。
【关键词】万科商管,新达盟,600亿元
【房 地 产】代建行业格局“生变”(2024-03-27)
【摘要】 3月27日,丁祖昱评楼市讯,房企加速入局代建赛道,始于2022年。彼时,包括龙湖集团、中梁集团、华夏幸福、新城控股在内的上市房企都在2022年下半年宣布开展代建业务,开启快速扩张的步伐。2023年,代建赛道持续扩容,上坤集团成立独立代建公司并退出“久筑共建”品牌,滨江集团宣布重启代建航道。进入2024年,招商蛇口设立代建业务专业公司。随着代建政策不断下沉,多地均出台或修订了代建管理制度。再加上“三大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以及纾困项目的增多,代建已成为房企业务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不过也要看到,随着入局者增多,代建细分赛道已经形成,未来的竞争格局也将愈发激烈,代建行业正在从蓝海变成红海。
【关键词】代建,加速入局,竞争格局
【房 地 产】龙湖集团: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07.4亿元(2024-03-26)
【摘要】 3月25日,中房网讯,3月22日,龙湖集团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显示,2023年,龙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07.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28.5亿元;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影响后的股东应占核心溢利113.5亿元;实现毛利305.8亿元,毛利率为16.9%;核心税后利润率为8.7%,核心权益后利润率为6.3%。截至2023年末,龙湖集团的综合借贷总额为1926.5亿元,同比下降7.4%;平均借贷成本为4.24%。在手现金604.2亿元,净负债率为55.9%,现金短债倍数为2.25倍,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60.4%。截至2023年底,龙湖集团土地储备合计4539万平方米,权益面积3236万平方米。期末公司已售出但未结算的合同销售额1734亿元,面积1260万平方米。
【关键词】龙湖集团,盈利,净负债率
【房 地 产】物业市场头部格局已定(2024-03-25)
【摘要】 3月2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自2022年以来,行业逐渐告别高增长时代,进入平稳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增长更依赖自身直拓能力,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趋势持续。克而瑞物管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TOP100物企以较强的拓展能力、稳健的运营能力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头部格局已定。与此同时,不同梯队的差距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就在管规模而言,2023年有5家上榜企业在管面积突破5亿平方米,2023年TOP10企业在管面积门槛值达3.40亿平方米,TOP30企业在管面积门槛值达1.05亿平方米。就合约面积而言,2023年,共有7家上榜企业合约面积突破5亿平方米。
【关键词】头部物企,绝对优势,强者恒强
【房 地 产】金地度过三月偿债高峰,投资性房地产仍有融资空间(2024-03-21)
【摘要】 3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3月20日,金地集团表示已将"16金地02"债券兑付资金本息共计约11.39亿元,全额汇入中登公司指定银行账户。这是金地集团近一个月以来偿付的第三笔公开市场债务。此外,金地集团透露,将于3月24日到期的另一只中票"21金地MTN003",其兑付资金也已全部备妥,本息共计15.597亿元。至此,金地今年一季度的公开债已经全部偿付完毕,有赖于金融机构为之提供的65亿元融资。3月5日,北京金地中心的项目公司向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申请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融资,融资本金40亿元。此前,深圳金地物业还向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申请了25亿元的授信额度。金地目前旗下还有若干商业、产业园等资产,这些资产也有望再度为金地提供融资窗口。
【关键词】金地集团,债券兑付,经营性物业
【房 地 产】从千亿房企到千亿造假,恒大地产何去何从(2024-03-20)
【摘要】 3月20日,上海证券报讯,历时7个月,随着一纸罚单公布,恒大地产涉嫌信息披露违规一案“靴子落地”。3月18日晚,恒大地产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下称《事先告知书》)。《事先告知书》显示,经证监会查明,恒大地产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财务造假,在2019年和2020年合计虚增收入5641.16亿元、虚增利润920.11亿元。证监会拟决定对恒大地产处以41.75亿元的罚款,并决定对该公司时任董事长许家印、中国恒大集团时任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虚增收入,巨额罚款
【房 地 产】房企怎么能穿越周期?(2024-03-19)
【摘要】 3月19日,中国指数研究院讯,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房企要从组织建设与管理方法入手,提高企业经营周转速度,实现高效运营。一方面对组织架构进行精简整合,调整重点主要在总部、区域部门和业务部门三个方面,总部打造平台、做精做专,区域部门合并或裂变、整合资源、深耕市场,业务部门支持重点业务、提升管理效能;另一方面,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构建全周期智能管理,将数字化应用场景覆盖从企业管理到投资决策、设计开发与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此外,要严守安全经营底线,严格现金流管理,追求有质增长,抓流程控细节,按时保质交付,才能穿越周期。
【关键词】组织构架,数字化,经营周转
【房 地 产】金科股份在全国已有75个项目入围“白名单”(2024-03-19)
【摘要】 3月19日,中国房地产报讯,对当前正全力以赴保交付的房企来说,“白名单”政策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为企业在项目建设及按时交付方面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截至3月18日,金科股份在全国已有75个项目入围“白名单”,重庆、河南、山东、广西、湖北、辽宁等地均有落地,部分项目已开始对接融资;旭辉集团在全国已有43个项目入围“白名单”,部分项目已开始对接融资需求。截至3月15日,碧桂园集团旗下已有272个项目被纳入“白名单”,分布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获融资支持金额达17.32亿元,其他进入白名单的项目融资正陆续到位。
【关键词】保交楼,白名单,出险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