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上半年物业收并购同比大降5成,物企面临独立发展难题(2022-07-05)
【摘要】 7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讯,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作为下游产业的物业行业亦受到影响。今年以来,物业行业的收并购虽仍在持续,但相比去年同期明显放缓。据中指物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不含放弃或终止的收并购案例,上半年物业行业公开披露的并购案例近20宗,涉及交易金额8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0余起、150亿元大幅下降。由于大多数物业企业是从房企业务中剥离出来的,因此其发展对于地产母公司的开发业务依赖程度较大。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部分房企遇到流动性问题,其业务发展速度明显降缓,并直接传导至物业企业。这也对物业企业的独立化市场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并购大降,母公司依赖,独立市场
【房 地 产】50强房企中仍有三成房企尚未拿地(2022-07-04)
【摘要】 7月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上半年,各大房企的投资力度和意愿显著下滑。CRIC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货值百强门槛44.4亿元,同比大降58%;投资金额、建面百强门槛分别为15.9亿和28.1万平方米,同比降幅61%。近九成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下跌,国企、央企仍是土地市场的主力军,民企几乎隐身,地方平台公司仍旧处于“托底”态势。部分房企已近一年不曾拿地。截至6月末,50强房企中仍有三成房企尚未拿地。若聚焦重点22城集中供地城市,50强房企中未拿地比例超过半数。上半年至今,211家上市房企尚未在22个集中供地城市拿地的占比为82.5%,绝大多数为民营上市房企。
【关键词】投资意愿,国企央企,民营房企
【房 地 产】上半年近300名房企高管离职,6月超150人职务变动(2022-07-04)
【摘要】 7月2日,野马财经讯,6月30日,弘阳地产执行董事、行政总裁袁春递交辞呈,为今年上半年房企高管人事变动画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共有大概650名房企集团层面高管职务发生变动,其中离职(包括辞职、退任、免职、退休等)高管接近300人。其中6月约160位房企高管职务发生变动,60位房企高管离职,两者均达到年内顶峰。总体来看,当前房企高管频繁离职的原因大概有三:第一,房企销售业绩惨淡,高管离职在所难免;第二,众多房企财务高管面临着快速缓解企业资金的压力,重压之下也唯有离职;第三,地产行业持续下滑,部分置业经理人选择“逃离”地产。
【关键词】高管离职,行业下行,经营压力
【房 地 产】房企中报保卫战(2022-07-01)
【摘要】 6月30日,北京商报讯,对于房企来说,一年中有两个节点最为重要,一个是年中,另一个是年终。进入6月份,各大房企开始为年中成绩单做最后冲刺,魔幻的卖房方式也让吃瓜群众直呼“没见过”。大蒜、小麦换房的热议还未停止,西瓜换房又再次刷屏,“博眼球”的促销方式,无不暴露出各房企卖房的急迫性。据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在公开披露业绩目标的规模上市房企中,多数企业截至5月末的目标完成率不足30%,有近半数企业甚至不足25%。对各大房企来说,冲刺半年业绩最大的问题不是项目产品的“流量”如何,而是购房者的“躺平”意愿,行业的复苏需要购买力的支撑。
【关键词】年中冲刺,全力促销,市场触底
【房 地 产】偿债高峰到达房企借钱难,有公司啃下20%高息贷款(2022-06-28)
【摘要】 6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讯,销售市场尽管有些许回暖,但对于房企即将到来的偿债高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据克而瑞统计,2022年6~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内外债券合计到期规模约1755亿元,其中,近两个月民企到期债券合计约1178亿元,占总规模的67%。5月至今,在监管层的指导下,包括旭辉在内的5家示范民企采用信用保护工具先后发行了债券,但并无更多民营房企得到类似的发债融资机会。而只能寻求更高利率水平的贷款或加大资产出售力度。6月24日,雅居乐发布公告称,其获得不超过8.94亿港元的夹层融资贷款。值得一提的是,雅居乐该笔夹层贷款的年利率高达20%。
【关键词】偿债高峰,民营房企,高息贷款
【房 地 产】中国房企巨头信用接连被狙,碧桂园复星双双“反击”(2022-06-27)
【摘要】 6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讯,6月22日,穆迪将碧桂园的高级无担保评级下调至Ba1,撤销Baa3发行人投资级评级,穆迪的忧虑主要指向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的高敞口。而在一周之前,穆迪将复星国际Ba3的公司家族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将其发行的高级无抵押债券评级也列入下调观察名单,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观察,穆迪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给复星增加了流动性压力。面对外界质疑,复星国际宣布对两笔年内到期境外债券进行全额回购,碧桂园也宣布回购年内到期的美元债且已经完成4.11亿元要约的现金支付。复星与碧桂园双双在评级下调及资本市场股债下跌的情形下,高额赎回债券,颇有几分“秀肌肉”的意味,同时也对近期市场传言进行回击。
【关键词】评级下调,风险敞口,债券回购
【房 地 产】卖掉澳大利亚项目,奥园再度出售资产套现5.68亿港元(2022-06-27)
【摘要】 6月27日,中房报讯,6月23日晚,中国奥园发布了一则关联交易公告,透露将以1.05亿澳元(约5.68亿港元)出售附属公司的股权,据此转让位于澳大利亚的6个物业项目。该公司预计这笔交易将录得约2.46亿澳元的亏损。中国奥园认为,相较于亏损,快速回笼现金流,协助解决企业的流动性短缺更为重要。受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及2021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全国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公司面临流动性压力,难以通过惯常渠道取得融资。为改善流动性并获得融资以满足财务需求,公司一直就中国及境外资产积极寻找潜在买家。截至目前,除了加拿大及澳大利亚项目外,中国奥园还陆续转让、退出了广东阳江、惠州,江西九江,广西浦北、福建漳州、香港等地的项目。
【关键词】出售资产,流动性压力,回笼资金
【房 地 产】民营房企打响信用保卫战:迎击千亿元偿债高峰(2022-06-23)
【摘要】 6月23日,中国房地产网讯,6月15日,天誉置业发布公告称,对于即将到期需要支付的2022年7月优先票据和2023年12月优先票据本息,公司将积极寻求于合理时间范围内与票据持有人协商以期达成一致的方式解决相应问题。若未能履行到期债务的义务,且无法及时与债权人达成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案可能导致相关债权人要求相关债务的义务加速履行等,并可能引发若干债务交叉违约。据克而瑞统计,今年6月至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约1755亿元,约占下半年到期量的61%。面对迫在眉睫的流动性困难和债务压力,有房企回购债券主动减重,也有用债券展期换空间,还有引战国资“染红”和转让股权、资产变现,房企们开始积极寻求自救与他救。
【关键词】债务展期,偿债高峰,积极自救
【房 地 产】年内有70家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实现净融资454亿元(2022-06-20)
【摘要】 6月20日,中新社讯,去年四季度以来,针对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金融监管部门围绕稳定市场信心、维护债券接续渠道畅通、适度拓宽资金用途等方面推出系列工作举措。随着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房企发债融资持续走稳。截至6月17日的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已有70家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475亿元,对应实现净融资454亿元,银行间债市支持房地产企业接续融资力度不减。今年6月以来,保利发展、保利置地、绿城、铁建地产、电建地产、建发地产、首开等近十家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共计119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此外,近期华润置地、中交地产等十余家企业已提交合计约495亿元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申请,待完成注册。
【关键词】金融支持,债务融资工具,融资需求
【房 地 产】15天内出售超300亿元资产,多家房企忙于卖项目或股份还债(2022-06-17)
【摘要】 6月16日,中国经济网讯,“融资+卖房”的两难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直未能得到改善,除了卖项目、卖子公司股权等变现手段之外,近期已有上市房企以股权为标的引入国资背景战投,以期应对年内第二波偿债高峰的到来。6月份以来,先是千亿元房企建业地产拟引入河南铁建为战投,紧接着中国金茂拟以最高25.65亿港元的代价将上市公司中国宏泰私有化,再有阳光城48亿元出售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从6月1日至6月15日的15天内,超过11家房企公告拟出售或完成资产转让,涉及标的总额超过302亿元。
【关键词】引入战投,出售资产,资金压力
【房 地 产】房企偿债高峰到来!7月境内债到期规模超千亿(2022-06-15)
【摘要】 6月15日,财联社讯,在融资环境尚未明显转暖的情况下,房企将迎来偿债高峰。同花顺数据显示,信用债申万行业分类下房地产行业下半年共有299家企业面临着境内发行债券到期的问题,相关到期债券数量626只,涉及金额5061.04亿元。其中,7月境内房企到期债券将达到高峰,近1047亿元;6月境外美元债也迎来到期小高峰,近80亿美元。面对过高的偿债压力尚未缓解,不少房地产企业直接宣告违约或寻求展期。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21年开始至2022年5月31日累计有27家房企涉及债务违约或展期。近期以来,各种房企负面违约或展期事件频发。
【关键词】偿债高峰,资金压力,债务展期
【房 地 产】49亿元剥离地产业务,中国电建或置入新能源(2022-06-13)
【摘要】 6月13日,中国房地产网讯,6月8日晚,中国电建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剥离公司内剩余房地产业务,拟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向控股股东电建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转让所持房地产资产,本次关联交易金额约49.4亿元。标的资产为中国电建所持24家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及对其享有的部分债权。如果本次交易顺利完成,中国电建去地产化工作将基本完成,集中精力发展新能源业务。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中国电建地产业务并不理想,且房地产业务占比并不高。
【关键词】剥离房地产,置入新能源,同业竞争
【房 地 产】房企“自救”的八种姿势(2022-06-13)
【摘要】 6月13日,丁祖昱评楼市讯,房地产行业进入“青铜时代”,自救成为多家房企发展至2022年的关键词。面对偿债压力,房企通过引入战投、出售资产、项目公司股权等多种方式积极自救。具体来看:一是债务展期,以时间换空间,以高息置换为代价要约交换机即将到期债券;二是引入国资战投,寻求信用背书;三是折价出售项目股权,快速获得现金流;四是出售多元化业务回流现金,聚焦主业;五是债务重组,全面解除债务违约;六是提前赎回债券,保证再融资能力;七是大股东增持,开启信用保卫战,进行市值维护;八是开源节流,促回款、控投资。
【关键词】自救,出售资产,开源节流
【房 地 产】偿债潮来了,6~7月房企到期债券约1800亿元(2022-06-10)
【摘要】 6月10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近日,十余家出险房企接连收到深交所问询函,其中债务问题成为核心。偿债压力成为2021年以来房企绕不开的话题。据CAIC数据,6~7月200家核心房企约有1755亿元债券到期。民企的情况更糟糕,到期债券占比接近了7成。面对即期债券,不少企业因现金流压力,直接宣告实质性违约,有的企业要约交换、寻求展期。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至今不足半年已有至少9家上市房企宣告实质性违约,至少3家房企实施债务重组,面对即将到期的债券,11家房企寻求债务展期。
【关键词】偿债潮,现金流压力,实质性违约
【房 地 产】房地产收并购融资今年已超2000亿,流动性风险为何仍难破局?(2022-06-08)
【摘要】 6月7日,新京报讯,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5日,房企各类收并购融资总量约有2119亿元,其中房企获取银行授予的并购贷款额度总计约1960亿元。不过融资支持并没有给并购市场带来更多的交易。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19日,年内收并购事件约有22宗,涉及交易金额458亿元。而2021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约有百余宗收并购事件,交易金额达到1412亿元。当前,房地产市场仍以既有合作方之间的收并购为主,很少惠及第三方项目。为避免触及核心资产,出险企业惜售优质项目,而受让方投资谨慎,导致成交项目较少。另外,部分项目股权、债务结构复杂,尽调复杂,出让难度较大。
【关键词】收并购融资,项目惜售,投资谨慎
【房 地 产】百强房企前5月销售拿地大缩水(2022-06-06)
【摘要】 6月6日,中国房地产报讯,楼市利好政策加码的5月份,市场并未出现拐点。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操盘销售金额2.32万亿元,同比下降52.3%;权益销售额1.71万亿元,同比下降52.9%;全口径销售额2.64万亿元,同比下滑52%。销售额超千亿元房企仅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超百亿元房企有7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销售压力下,房企拿地投资规模亦出现大幅收缩。前5个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4681亿元,同比下降64.7%,降幅比前一个月扩大8.8个百分点。百强房企中,仅有34%房企在2022年有土地入账,超过6成房企一块地未拿。国企、央企仍然是今年土地市场“主力军”,绝大部分民企则继续“隐身”。
【关键词】利好加码,业绩腰斩,拿地收缩
【房 地 产】百强房企前5月业绩规模同比腰斩(2022-06-02)
【摘要】 6月2日,财联社讯,得益于各地楼市纾困政策,以及“五一”假期房企推盘及营销积极性提升,5月新房成交环比略有好转。克而瑞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百强房企5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46.7亿元,环比增长5.6%,但单月业绩同比降幅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降幅达59.4%。从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5月的整体操盘业绩规模同比下降52.3%,较上月进一步扩大。目前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持续,叠加部分城市疫情反复,市场信心不足,企业整体销售仍相对低迷。
【关键词】楼市纾困,环比增长,同比腰斩
【房 地 产】抗疫让利,大悦城华润多家央企筹备减租计划(2022-06-01)
【摘要】 6月1日,中房报讯,今年3月份,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抓紧研究确定房租减免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并抓好落实。5月25日,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再次强调要切实加快减免房租。同日,大悦城发布公告称,为帮助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租户渡过疫情难关,公司已制定租金减免工作方案,预计涉及营业收入9.66亿元~13.49亿元。除了大悦城,还有华润、中海等多家央企正在准备相关的租金减免方案。
【关键词】减免房租,减租计划,社会责任
【房 地 产】超十家房企年报面临交易所拷问,债务问题被重点关注(2022-05-31)
【摘要】 5月30日,第一财经讯,房企年报季风波还在持续,继多家企业延期披露后,已公布年报的房企也接连遭受问询。5月30日,深交所向ST泰禾发来十连问,涉及其去年利息资本化、债务重组、业绩亏损等问题,董事长协助调查后公司相关情况,也受到关注。同日,阳光城收到深交所问询函,涉及债务、毛利率等重重问题。截至目前,已有超十家房企2021年报被问询。过去一年,房企债务违约接连发生,业绩大幅下跌也成为常态,但是少有出险房企的重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未违约的企业,利润下跌、“明股实债”、可持续经营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而这些都成为交易所重点拷问的领域。
【关键词】交易所问询,延期披露,利润下滑
【房 地 产】雅戈尔13.6亿元资产捐赠“乌龙”背后:多元化革新受阻(2022-05-30)
【摘要】 5月28日,中国房地产网讯,5月17日,雅戈尔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退出健康产业,向宁波市人民政府捐赠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并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经营管理层办理相关事宜。捐赠资产预估价值13.6亿元,对雅戈尔2022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预计为10.2亿元。5月23日,雅戈尔公告,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听取了广大股东的意见,决定终止对外捐赠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事项。有股民直言,雅戈尔出尔反尔,公司和大股东形象双损。也有股民认为雅戈尔没有相关经验,合规合理剥离医院资产仍是大趋势。捐赚医院,退出健康产业,本是革新的其中一环,却因“悔捐”陷入了炒作风波。
【关键词】健康产业,捐赠医院,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