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建业地产成立30年来首亏,胡葆森:未来还有3碗饭可吃(2022-08-16)
【摘要】 8月16日,中房报讯,8月15日,建业地产发布公告,预期上半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50亿~60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923%,去年同期为盈利7.29亿元。该公司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受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销售下滑;新冠疫情致工程进度延缓,交付量下跌;宏观市场疲弱,投资物业价值下降,部分存货减值影响。建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胡葆森在投资人会议上表示,建业过去30年坚守河南,在第4个十年还会坚守在这个阵地,坚守信用底线。胡葆森认为,建业未来还有3碗饭可以吃下去,一是品牌。建业产品在河南的溢价率。二是手艺。盖房子做服务,把匠心精神贯彻企业发展。第三是勤劳。敢于拼搏的团队。
【关键词】建业地产,首次亏损,销售下滑
【房 地 产】信托出手解困停工楼盘,融资代建能否盘活出险房企?(2022-08-12)
【摘要】 8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讯,在信托机构陆续接盘出险房企股权后,在“解困”出险房企项目上,如今有了新的突破。8月8日,信达地产官微显示,公司以“联合建设+资金支持”新协同方式,成功助力WT集团摆脱流动性危机。此前,信达地产官微就披露,今年上半年,其以创新可复制的模式参与风险房企纾困项目,新增落地广州增城海石洲悦、广州南沙悦伴湾2个操盘代建项目,此前分别属于出险房企新力控股、佳兆业旗下。除了信达地产之外,中信城开在佳兆业多个项目的“解困”上也采用了类似模式。目前,中信城开已接手佳兆业旗下4个停工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经复工,并陆续开盘销售。在项目背后的股权上进行风险隔离后,信达地产、中信城开以操盘代建的方式盘活出险房企的停工项目。
【关键词】服务信托,房企纾困,融资代建
【房 地 产】龙湖集团吴亚军:股价下跌源于市场惊慌,行业出清后一直会存在机...(2022-08-11)
【摘要】 8月11日,蓝鲸财经讯,8月10日,港股内房股全线下挫,其中龙湖集团跌16.4%备受关注,坊间有传闻称龙湖商票存在逾期情况导致股价大跌。8月10日晚间,上海票据交易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龙湖集团无商票违约和拒付记录,相关谣传并不属实。在8月10日花旗组织的定向投资者交流会上,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表示,对于股价下跌并没有太在意,原因主要是源于市场的惊慌,但其实龙湖是很淡定和从容的。国家政策一直在想办法让行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过去杠杆比较高的企业,尝到了该有的教训、付了该付的代价。行业出清后对于优秀公司、对于龙湖这样的公司,一直会存在机会。
【关键词】股价大跌,市场恐慌,信用修复
【房 地 产】民营房企的尽头是代建?(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丁祖昱评楼市讯,一直以来,市场对房企“代建”的印象还停留在绿城中国的代建业务之上。时至今日,已有超过30家房企在发展代建业务,如万科、中海、保利发展、旭辉、仁恒、星河湾、当代置业等。在房企土地成本高涨、资金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代建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就代建业务而言,目前已有不同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走出了三条不同的路线。一是与政府合作密切的大型央企,以华润、招商蛇口、保利为代表;二是产品领先的规模房企,如绿城管理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一的代建企业;三是产品有独特竞争力或是区域龙头房企,如绿色地产代建的当代、朗诗,以及区域深耕代建的河南建业。
【关键词】代建业务,资金压力,操盘能力
【房 地 产】富力地产发布2021年度业绩,净亏损额达到163.53亿元(2022-08-09)
【摘要】 8月8日,观察者网讯,8月7日,富力地产发布2021年经审核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富力地产实现营业收入为762.3亿元,同比减少11.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53亿元,同比减少282.89%。对于净利润由盈转亏,富力地产归因于新房销售收入减少、毛利率降低,以及营运项目售价较低导致年内就存货作出减值拨备。对应来看,期内富力地产新房销售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90.01亿元,同比减少12%。此外,为加快销售步伐、加速现金回流,富力地产不得不打折出售项目,导致其期内物业发展整体毛利率为13.9%,同比减少11.3个百分点。和新房销售相比,富力地产压力更多来自于偿还债务,这些为了企业高速扩张而滚雪球般增加的债务,成为融资窗口关闭后尤为突出的难题。
【关键词】收入下滑,巨额亏损,债务风险
【房 地 产】化风险、保交楼,中国华融与阳光集团达成纾困合作(2022-08-08)
【摘要】 8月5日,新京报讯,8月5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与阳光龙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阳光集团”)签署《纾困重组框架协议》,推动阳光集团化解流动性危机。据天眼查显示,阳光集团是阳光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而阳光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层层股权穿透进而控股福建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上市房企阳光城的控股股东。据业内人士称,此前,金融监管部门召开会议,向主要资产管理公司和18家银行提供了12家房企的清单,而阳光城是12家房企之一,此次中国华融纾困合作的对象就是阳光城。
【关键词】保交楼,中国华融,阳光城
【房 地 产】物管上市企业“挤泡沫”(2022-08-05)
【摘要】 8月5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受房地产行业下行波及,物业股正展现出其脆弱的一面。克而瑞物管数据显示,截止7月31日,59家上市物管企业股价有46家较月初下跌,最大跌幅达到68.0%。年初以来,59家上市物企股价下跌的数量达到了51家,仅有3家物企小幅上涨,累计最大跌幅达到86.8%。与物业股股价相对应的是,59家上市物企估值再次下降。截止7月31日,59家上市物企总市值3420.3亿元,较上月末下跌22.8%,市值下跌的房企多达44家。纵观59家上市物企资本市场表现,不少物业股受地产主业震荡非常明显,这也是物管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中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地产母公司遭遇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物业股更是遭到全面压制,跌幅领先行业。
【关键词】物管企业,股价下跌,估值下行
【房 地 产】房企美元债偿债新高峰到来,央国企优势显现(2022-08-03)
【摘要】 8月2日,观察者网讯,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内外债券合计到期规模约1755亿元,其中民企到期债务压力巨大,约有1178亿元债券到期,占比达67%。另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下半年房企尚在存续期的债券余额为4920.7亿元,其中8月为年内又一偿债高峰,单月到期余额1011.7亿元。而楼市销售没有明显回暖,民营房企融资环境依然严峻,预计未来仍有房企不得不加入债务违约阵营。与之相对的是,多家国资背景房企及头部民营房企集体发债,融资端回暖消息不断,发债金额最高可达百亿。两相对比之下,行业普遍认为,新一轮收并购大战将起,初期主要表现在单个项目及物管公司层面,但随着两极分化不断加大,恐将迅速蔓延至企业整体层面。
【关键词】偿债高峰,债务违约,融资分化
【房 地 产】前7个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同比下降47.3%(2022-08-01)
【摘要】 8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7月31日,多家机构公布2022年前7个月百强房企销售情况。从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来看,碧桂园累计销售额2854.9亿元仍然稳居榜首,保利发展与万科互换座次,保利以2497亿元登上第二名,万科2472.9亿元位列第三。遗憾的是,2000亿军团仍未能实现扩容,并且千亿企业仅10家,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家。但在多地调控政策持续优化之下,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418.9亿元,虽然同比下降47.3%,但降幅较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克而瑞报告显示,市场整体需求和购买力透支、行业信心也处在低位,短期内企业去化压力仍然较大。但热点城市市场热度不减,尤其是上海、成都,成交皆创年内新高,结构性拉升整体成交量。
【关键词】降幅收窄,去化压力,热点城市
【房 地 产】千亿房企宝龙宣告债务违约,房企资金面依旧承压(2022-07-27)
【摘要】 7月27日,第一财经讯,7月26日,宝龙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未在7月25日到期日前偿还2129.4万美元票据的本金和利息,这已经是一周内第四个宣告债券违约的百强房企。与此同时,宝龙地产还称,第二批2022年票据余下尚未偿还的本金额约有3725.9万美元及其应计利息,将于2022年11月8日到期,虽然公司不断探讨各项融资安排,但也未必能在到期日偿还。根据CAIC数据,今年6~7月中国有200家核心房企一共约有1755亿元的债务到期,其中民企到期债务达到1178亿元,占比达67%。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近期表示,财力薄弱的中国开发商违约风险仍较高,年内将出现更多违约,有大量境外债务到期及流动性较弱的房企的融资渠道依然紧张。
【关键词】债务违约,流动性压力,融资渠道
【房 地 产】牵手招商资管,中海宏洋试水应收账款证券化(2022-07-26)
【摘要】 7月25日,观点网讯,7月21日,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全资附属公司中海宏洋地产与招商资管订立基础资产买卖协议。据此,中海宏洋地产同意出售首次基础资产予招商资管,代价为人民币7.37亿元。据悉,中海宏洋地产已委任招商资管为即将设立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计划管理人,并根据该计划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此次基础资产买卖协议中的资产为中海宏洋地产根据应收账款转让协议,其中包括项目公司的应收账款及物业买家根据各种物业购买合同欠付项目公司的应收账款。优先资产支持证券由投资者通过上交所认购,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由中海宏洋地产认购。
【关键词】应收账款,基础资产,资产证券化
【房 地 产】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质押调查结果出炉(2022-07-25)
【摘要】 7月25日,中房报讯,7月22日晚间,中国恒大、恒大物业联合公告,对此前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质押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事项的初步调查结果。公告称,根据独立调查委员会初步调查结果,恒大物业质押相关的贷款通过第三方(扣除费用后)回流至中国恒大,用作其一般营运。其执行董事夏海钧及潘大荣,以及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柯鹏参与了上述安排,鉴于此,董事会决议要求上述人士辞任相关职务。就在同一时间,中国恒大发布《董事及行政总裁变更》公告,在恒大入职多年的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夏海钧正式辞职,其职位也由现任执行董事肖恩接替。中国恒大表示,正与恒大物业商讨偿还上述质押所涉及款项的方案,主要透过转让资产予恒大物业抵消相关款项等。
【关键词】存款质押,高管辞任,资产冲抵
【房 地 产】河南铁建投入股建业地产(2022-07-25)
【摘要】 7月22日,中国房地产网讯,7月21日,建业集团官微发布消息,河南铁建投集团与建业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稍早间,建业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恩辉投资有限公司已与河南铁建投集团下属房地产开发平台河南同晟置业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0.7325港元每股的价格向后者出售8.85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9.01%。控股股东恩辉投资表示,股份出售所得款项将以股东贷款形式提供给建业地产。
【关键词】国企入股,河南铁建,建业地产
【房 地 产】地产美元债经历至暗时刻(2022-07-21)
【摘要】 7月2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自7月以来,中资地产美元债价格持续下挫。克而瑞证券监测的主流房企34笔美元债价格较年初平均下降45%,7月1日至7月15日,34笔美元债价格平均下跌了14%,有22笔美元债价格较月初跌幅超过5%。过去一周,更是经历了至暗时刻。地产美元债遭到崩盘式抛售,普遍认为信用资质更好、财务实力更强的民企主体也没能幸免。这意味着,行业弱复苏情况下,投资者对中资房企的预期仍然悲观,再加上“停贷”风波进一步遏制行业信心复苏,资金对高收益地产信心持续下降。
【关键词】地产美元债,价格下挫,停贷风波
【房 地 产】2022上半年房企业绩预警:42家预亏、23家同比下滑(2022-07-21)
【摘要】 7月21日,中国房地产网讯,7月19日,根据wind数据房地产指数,截至当日,125家房企中共77家房企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有42家房企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预计亏损,亏损房企数量超过一半;35家房企处于盈利状态,其中,23家房企虽然预计盈利,但业绩同比下滑。从目前已公布房企的净利润来看,蓝光发展预亏数额最大,达到46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上市房企的财务数据与销售结算之间往往存在时间差,2022年上半年的房企财务数据大约是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的销售结算表现。房企的销售业绩表现已经下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按照目前的状况,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年全年的上市房企财务数据难以实现正增长。
【关键词】业绩预亏,利润下滑,销售结算
【房 地 产】TOP50房企商票持续逾期的项目公司增至1115个(2022-07-18)
【摘要】 7月18日,克而瑞讯,上海票交所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持续逾期名单》显示,存在商票持续逾期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从5月的1562个增至6月的1666个,占全部商票逾期企业的62.5%。具体来看,共涉及199家房企集团主体,TOP10、TOP11-30、TOP31-50、TOP51-100、TOP101-200、TOP200+梯队中分别有1家、9家、10家、10家、18家和151家房企陷入商票逾期风波。TOP50梯队的20家逾期房企集团主体共涉及1115个项目公司发生商票逾期,占逾期项目公司的66.9%。值得注意的是,6月较5月环比净增加101个商票逾期的房地产项目公司,而2~5月单月净增加值均维持在200~550个。当前房企商票逾期增量放缓,逾期增长或迎来拐点,但行业流动性压力是否会边际缓和还有待观察。
【关键词】房企,商票逾期,流动性不足
【房 地 产】20家房企与“千亿”渐行渐远(2022-07-18)
【摘要】 7月18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过去几年,“千亿”是成为房地产行业规模化的一个门槛,也是不少房企竞相追逐的一个目标。在绝大多数房企看来,只要跨进“千亿”就能拿到房地产下半场的“入场券”,否则将难以参与行业竞争,甚至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然而,随着近两年,行业规模见顶、企业发展放缓,有部分企业冲“千亿”失败,也有部分企业掉出“千亿阵营”。2021年,“千亿房企”数量与2020年持平,为43家。截至2022年上半年,目前达成“千亿”的房企共8家,分别为碧桂园、保利发展、万科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融创中国、金地集团。从上半年的业绩来看,有约20家房企或将掉出千亿阵营,“千亿房企俱乐部”数量或将缩减至20多家。
【关键词】千亿房企,数量缩减,市场调整
【房 地 产】房企美元债跌势加剧,“优等生”也破防(2022-07-15)
【摘要】 7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讯,7月以来,中资地产美元债价格持续下挫。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被抛售的对象竟然是此前被普遍认为信用资质更好、财务实力更强的民企主体,如碧桂园、旭辉、新城、仁恒等,连龙湖部分债券也难以幸免。不少房企美元债每1美元买价从早前的90美分跌至30美分附近。其中,以旭辉跌得最凶,其大部分期限的品种过去3周内均下挫在30美分左右;碧桂园的期限最长美元债跌破30美分,其余品种也下挫10~20美分。对冲基金做空、公募基金清仓等都导致价格承压。机构人士表示,投资者主要担心银行会重新评估抵押贷款的风险,银行对于相关的放款审批也可能会更谨慎,甚至不排除会收紧敞口。
【关键词】美元债,价格下跌,优质民企
【房 地 产】恒大债券展期,九成债权人投了反对票(2022-07-12)
【摘要】 7月12日,乐居网讯,7月11日,恒大地产披露公告,其《关于调整20恒大01债券本息兑付安排的议案》未获得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90.5650%的出席债权人投出了反对票。尽管如此,恒大地产表示,仍将以“不逃废债”为基本前提,积极与债券持有人协商,以期尽快达成持有人认可的解决方案,在各方努力下共同化解债务风险。然而,深陷危机中的恒大要面对的问题远不止这些,由于持续停牌、业绩不明朗、年报难产等问题,恒大也被剔除出恒生综合指数股票名单。此外,在7月11日同一日,中国恒大、恒大物业还与世茂集团、佳兆业集团、融创中国、中国奥园多家房地产企业一起,被调出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关键词】恒大地产,债务危机,剔除名单
【房 地 产】偿债“高峰”再袭,房企又陷艰难时刻(2022-07-11)
【摘要】 7月11日,中国房地产网讯,历经上半年企业融资艰难的时期,不少房企仍要面临债务无法如期偿还的“艰难时刻”。据DM研究不完全统计,2022年7月共计约1090亿元境内外债券面临到期或回售,规模较上月同期上涨近53%。据不完全统计,进入7月份以来,包括世茂集团、世茂股份、汇景控股、三盛控股、上坤地产、宝龙地产等多家房企均面临债务到期,应对措施或展期,或交换要约。当前,房企面临的债务危机不是只出现在个别企业,而是覆盖面很广的大面积的问题。据DM研究不完全统计,共有123家房企的相关债券会在2022年7月内面临到期、回售及付息。
【关键词】债务危机,债券展期,偿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