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2016年4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05-30)
【摘要】 2016年4月全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我国首个海上油轮“浮动式码头”研发成功,为深海勘探提供了技术和设备基础;2016国际海洋高新科技展开幕,海洋经济成为珠海的重要增长板块;山东严把海洋生态关,划定151个黄海海洋生态红线区;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陆源污染严重威胁海洋生态,海洋环境风险频发;海洋经济领域法律体系仍不健全。
“十三五”规划中将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未来将严控陆源入海污染,降低经济财产损失;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降低海洋环境风险;尽快出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专项规划。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6年3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04-26)
【摘要】 2016年一季度全国海洋经济运行趋势良好。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季度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70亿元,引领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浙江省台州市、辽宁省葫芦岛市海洋渔业发展迎来开门红;台州市玉环县一季度海洋经济重大项目投资完成额约16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仍然严重,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的海洋“荒漠化”,使可用渔业资源面临衰退的威胁。
“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将有助于改善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入海污染居高不下的现状,海洋渔业环境或将好转。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海洋产业绿色转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布局的优化完善,将减少经济人员损失。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6年2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03-25)
【摘要】 《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669亿元,较上年仍呈上升趋势,但同比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海洋传统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发展态势,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稳中有进的重要驱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工企业发展面临四大困难亟待解决;江苏的陆源污染不容乐观。
2016年3月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多处提到了海洋发展,引人关注。“十三五”期间,政策将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网络建设;《深海法》的出台规范了深海海域勘探开发活动,未来科研力度将加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投资潜力巨大;重大海洋工程及项目将得到推进,拓展蓝色海洋经济空间。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12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01-29)
【摘要】 201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近6.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二十五”年均增速达8.1%,“十二五”末,海洋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近9.6%,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500万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60%,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区域来看,2015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1万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3700亿元;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90亿元,同比增长17%。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着力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枢纽,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辽宁省将推动海洋与科技融合,提升科技进步贡献作用;海南省将继续实施海洋强省战略,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800亿元。此外,《全国海洋文化发展纲要》的出台将推动海洋文化理论体系建设,促进海洋文化事业发展。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11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6-01-12)
【摘要】 首次发布的海洋经济白皮书显示,“十二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总体平稳增长,前四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保持在9.3%以上。“十二五”期间,青岛市海洋渔业各项增幅居全国首位,2015年的远洋捕捞产量和产值分别为“十一五”末的46倍和12倍多。前三季度,青岛市海洋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发展,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354.4亿元,同比增长11.5%。
目前,沿海各省市陆续发布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了当地“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和方向。具体来看,广东省提出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天津市提出要努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山东省提出要打造高水平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海南省提出要建设海洋强省,促进陆海统筹。预计“十三五”期间,沿海各省市将继续发力海洋经济,区域间的分工、协调和统筹将加强。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10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12-04)
【摘要】 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16.6,比2013年增长3.7个百分点,2011~2014年的年均增速为3.9%,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前三季度,舟山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出1782亿元,同比增长10.2%;海洋经济增加值547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1.8%。1~10月,我国海工专用设备业收入与利润均为负增长,同比降幅为2.15%和68.99%;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行业经营风险加剧。
预计未来两月,海工专用设备业经营效益难以出现改善,2015年全年行业收入将为负增长,降幅在4.5%左右。随着“十三五”的临近,沿海省市纷纷发布“十三五”规划建议:江苏省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福建省将加快自贸区建设,打造“海丝”核心区;河北省将加快补齐短板,做大做强沿海经济。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9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10-30)
【摘要】 前三季度,烟台主要海洋产业实现产值1930.7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海洋船舶及机械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电力业增速均超15%。“十二五”期间嘉兴市海洋经济增加值由2010年的255.67亿元提高至2014年的402.91亿元,增速高达11.7%。1~9月,我国海工专用设备业收入继续负增长,利润大幅减少65.05%;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行业经营风险加剧。
预计未来,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低迷,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继续减少,海工装备市场需求将继续萎缩。沿海省市继续加大海洋经济扶持力度,上海将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预计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天津临港将以海洋经济和高端智能装备为产业发展重点,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05亿元,占区域生产总值的85%,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8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09-30)
【摘要】 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共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7303亿元,同比增长6.94%。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海洋传统产业总体平稳,海洋新兴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显现,海洋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1~8月,我国海工专用设备业延续低迷态势,经营效益继续下滑,收入与利润降幅均扩大,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均持续增加,行业经营风险加剧。
我国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不断完善政策和法律,为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9月,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提升海洋资源开发保护能力,助推海洋经济发展。此外,《海洋基本法》列入了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法治海洋进程有望加快,将为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7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09-06)
【摘要】 上半年,福建省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省海洋生产总值达3560亿元,同比增长11%,高出省GDP增幅近2个百分点;青岛市海洋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35.2亿元,同比增长10.7%。1~7月,我国海工专用设备业延续低迷态势,经营效益陷入低谷,收入与利润双双负增长,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均持续增加,行业经营风险加剧。
在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海洋经济政策利好不断,7月底,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成陆海统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8月下旬,国务院又发布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海洋空间开发四大格局,将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6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07-31)
【摘要】 上半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9.8%;烟台市主要海洋产业快速发展,同比增速达到15%;舟山市海洋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海洋生产总值达1035亿元,同比增长10.3%。我国海工专用设备业延续低迷态势,经营效益陷入低谷,收入接近零增长,利润大幅下降,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均增加,行业经营风险加大。
7月,我国海洋经济再迎政策面利好:一是国家调整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有望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我国首个有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总体方案出台,为我国“十三五”期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将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加快升级;三是海工装备业再收政策红包,重大工程包的实施,将加快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综合实力。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5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07-01)
【摘要】 2014年,辽宁省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不断壮大,全年共实现海洋经济生产总值4219亿元,占省GDP的14.7%,成为老工业基地发展新亮点。2015年前5月,内外需求持续低迷,海工装备制造业经营形势越发严峻,收入接近零增长,利润大幅下降,产成品存货高企,行业经营风险加大。
6月,江苏省公布了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该省海洋经济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省GDP的比重超过13%。2015年以来,青岛西海岸区海洋金融服务、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推进,预计201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紧紧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力争全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70亿元。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4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06-01)
【摘要】 2014年,天津市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逐步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027亿元,同比增长11.23%;2015年1季度,烟台市海洋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共实现主要海洋产业产值444.1亿元,同比增长17.2%;前4月,内外需求持续低迷,海工装备制造业经营形势更为严峻,收入增速下滑,利润大幅下降,经营风险加大。
5月,国家海洋局出台《2015年全国海洋经济工作要点》,提出海洋经济工作将坚持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将加快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海洋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天津将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升级,预计2015年,该市海洋生产总值将达5600亿元,占全市GDP的33%。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3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04-29)
【摘要】 3月,我国海洋经济迎来双重利好:月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为海洋经济打下强心剂。月底,“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方案发布,将全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前3个月,内外需求低迷,海工装备制造业经营形势严峻,收入增速下滑,利润负增长,经营风险加大。
目前,福建省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已经基本成形,预计未来几个月,各沿海省市将陆续出台政策对接“一带一路”,开拓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借力“海丝”核心区建设,福建省海洋经济有望再发力,2015年福建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有望达73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左右,较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关键词】
【海洋经济】2015年2月海洋经济月度监控报告(2015-03-27)
【摘要】 2014年,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势头总体良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继续上升;海洋产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区域占据绝对主导。
2015年,为加快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海洋经济仍有望保持较快发展,并继续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其中,海洋新兴产业有望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占比将继续提升,产业结构趋于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