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中亚公司油气保障平稳有力(2022-01-21)
【摘要】 1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10日,从中亚公司获悉,2021年,中亚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企业文化建设、风险防控、提质增效与亏损企业治理,加强中亚区域内统筹管理,突出一体化协同发展,全年考核净利润大幅超过年度计划,油气生产全面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油气生产中,中亚公司克服油气田递减与欧佩克+限产影响,积极协调中亚各国政府相关部门,努力增加原油生产配额,全年作业、权益油气产量均超计划完成,为海外保亿吨权益产量作出了中亚贡献。公司发挥靠前统筹协调职能,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天然气保供工作部署,密切跟踪新井投产进度、老井增产措施和重点产能建设进展,建立天然气生产、管道运行沟通机制,全力完成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
【关键词】中国石油,中亚公司,油气保障
【石油天然气】中海油国际2021年经营业绩创近年新高(2022-01-21)
【摘要】 1月21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20日自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国际”)获悉,2021年,海油国际自由现金流、净产量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净利润、油气发现创近年新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海油国际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主要负责其海外油气资产的勘探、开发、并购及经营管理。海油国际近日召开了2022年工作会议。据了解,2021年,该公司通过聚焦高质量国际能源合作,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和质量,扎实推进国际油气勘探新项目谈判,多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该公司成功完成巴西布兹奥斯项目5%权益并购,为巴西盐下规模最大且品质最优的早期在产油田,实现了与巴西“投资伙伴计划”高质量联结;顺利完成世界最大深海油田——巴西布兹奥斯项目首次提油作业,正式进入投资回收期;成功签署尼日利亚项目天然气权益及销售协议,有力保障了中方权益;积极推动北美、英国资产质量提升。
【关键词】中海油国际,经营业绩,创新高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2021年净利润同比预增374%~395%(2022-01-14)
【摘要】 1月14日,国际石油网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月12日发布公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710亿元到750亿元,增长374%~395%,创七年来最好水平。公告称,中国石油本次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紧紧抓住有利市场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统筹协调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绿色转型和疫情防控,优化产业链运行效率,大力实施提质增效,主要油气产品销售实现量效齐增。2021年,中国石油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油气勘探开发,深入推进炼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市场营销,统筹优化天然气资源调配,稳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布局,充分发挥业务板块协同作用,持续加强成本费用精益化管理,不断夯实资产质量,油气两大产业链安全平稳运行,主要成本指标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中国石油,净利润,预增
【石油天然气】中海油公布:2022年计划投资1000亿元,油气产量预超6亿桶(2022-01-12)
【摘要】 1月12日,国际石油网讯,2022年,国内仍将是中海油的勘探重点。中海油预计,2022年其国内油气产量占比约69%,海外占比约31%。在国内将推进油气并举、向气倾斜的策略。稳定渤海、加快南海、推进非常规;聚焦风险勘探和领域勘探,寻找储量接替区。中海油将持续加大天然气产量,产量占比将由目前的21%提升到2025年的35%左右。中海油2022年的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900亿~1000亿元,与2021年的预算持平。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和其他资本支出预计分别占资本支出预算总额的20%、57%、21%和2%。2022年中海油预计将有13个新项目投产,主要包括中国的渤中29-6油田开发、垦利6-1油田5-1、5-2、6-1区块开发、恩平15-1/10-2/15-2/20-4油田群联合开发和神府南气田开发,以及海外的圭亚那Liza二期项目等。
【关键词】中海油,2022年,计划投资
【石油天然气】东方物探业绩7年行业第一(2022-01-11)
【摘要】 1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021年,东方物探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找油找气,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物探行业第一。聚焦“五油三气”六大盆地,加大物探技术攻关力度。强化重点盆地研发、试验、应用一体化攻关,实施处理解释与地震采集齐头并进的运作方式;强化新区新领域和风险勘探综合研究,不断推进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国内油气重大发现参与率始终保持100%。实行重点盆地首席专家负责制,统筹调配核心装备,实施“资源共享、规模生产、连环运作、穿插运作”等高效作业模式,实现核心资源无缝衔接和滚动式生产,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大力推广无线节点、可控震源,加大无人机、直升机等支持力度,有效提升复杂地表高效作业能力,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达100%。
【关键词】东方物探,经营业绩,创新高
【石油天然气】中曼石油:助力极地沼泽油气开发,打造中俄能源合作典范(2022-01-07)
【摘要】 1月7日,能源界网讯,日前,随着中曼石油在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施工的俄油恰谢里工区一口高难度极地沼泽探井18井顺利完工,标志着这家唯一进入到俄罗斯市场的中国油服企业今年在俄的业绩实现了完美收官。今年中曼石油在俄罗斯各大油气田施工的6支队伍已完成的23口优质井,为推动当地油气行业复苏和沼泽油气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得益于在钻井工艺、钻机装备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中曼石油在俄开展业务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累计实现产值100余亿卢布,为当地提供了约500个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便在今年海外疫情泛滥的情况下,中曼石油依然在俄签订了30余亿卢布的钻井合同,有力地保障了工程大包项目的稳步发展。在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2021年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专门向中曼介绍了俄油未来5年内的钻井布局,诚邀中曼继续为其提供钻井服务,并向中曼历年来提供的优质服务进行了表扬。
【关键词】中曼石油,沼泽,油气开发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运行(2022-01-07)
【摘要】 1月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月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运行,旨在提升集团公司碳中和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碳中和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工业化生产应用,对于走出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碳中和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这个中心依托中国石油安全环保研究院,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联合共建。中心主要围绕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等重大技术需求,开展碳中和技术基础研究、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与转化等工作,致力于提升行业碳中和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开放合作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心积极构建高端智库平台、碳足迹技术平台、节能减排技术平台和碳循环技术平台,力争成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的标准制定者、绿色低碳负碳技术的提供者、引领碳中和技术发展的先行者。
【关键词】中国石油,碳中和,研发中心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国际业务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2-01-06)
【摘要】 1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021年12月31日,中油国际公司传来喜讯,中国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达到1.0098亿吨,圆满完成2021年亿吨权益产量任务。这是继2019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首次突破1亿吨后,连续第三年上亿吨。中油国际管道公司发挥一体化跨国调控体系优势,强化设备维护管理,加大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力度,制定最优管输方案。国际事业公司持续提升“服务、营销、交易”三大能力,积极履行“保供、降本、增效”三大职责,2021年完成贸易量4.9亿吨,销售收入超万亿元,比上年增加60%以上。中油技服公司国际业务落实“创新、市场化、低成本、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和重点市场开发,取得了好于预期的经营成果。中油工程公司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创新国际业务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和业务领域。
【关键词】中国石油,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累计加工原油突破1亿吨(2021-12-31)
【摘要】 12月31日,国际石油网讯,据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累计加工原油突破1亿吨。据了解,2005年5月,中国石油在广西钦州投资建设广西石化千万吨级炼油项目。2010年投产至今,广西石化累计加工原油1亿多吨,生产汽煤柴等各类产品9300多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近4800亿元,上缴税费近90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稳定可靠的成品油供应基地。据悉,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积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投产以来,连续11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厚植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投资近20亿元建成各类环保装置,从源头上实现了污染物资源化、减量化,清洁生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累计节能45万吨标煤、节水977万吨。
【关键词】广西石化,累计,加工原油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成立三家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院(2021-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28日,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石油在事业发展科技先行,向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转型发展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具有里程碑意义。三个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石油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中国石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新征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石油集团新一届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事业发展科技先行,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
【关键词】中国石油,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院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油稳气增再上新台阶(2021-12-27)
【摘要】 12月2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22日,从油气田开发年会上获悉,中国石油全年油气产量当量预计超过2.1亿吨,原油产量实现三年持续增长;天然气加快上产,在油气产量当量中占比达到51.4%;稳油增气基础进一步巩固,再创油气开发新佳绩。原油产量实现三年持续增长。其中,大庆油田原油实现3000万吨硬稳定;新疆油田加大玛湖致密油、吉木萨尔页岩油规模效益建产,原油产量超1350万吨,上产幅度居各油气田首位;长庆油田全年生产原油2536万吨,三年产量增长159万吨。天然气实现加快上产。中国石油全年天然气产量当量预计再超1亿吨,长庆、西南、塔里木三大气区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其中,长庆油田今年生产天然气量已超过460亿立方米,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西南油气田年产天然气超350亿立方米;塔里木油田生产天然气超310亿立方米。
【关键词】中国石油,油稳气增,高质量发展
【石油天然气】注册资本1亿,中石化成立一家雄安新能源公司(2021-12-24)
【摘要】 12月24日,国际石油网讯,本月9日中石化在雄安新区设立一家雄安新能源公司,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主要负责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运营、氢气储运、氢气管道建设运营、氢能科技研发等,远期还将规划修建氢气管道、探索布局液氢产业。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另外,新能源公司还将服务新区氢能产业发展,协助新区搭建氢能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引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等高端高新产业和科研院所,打造雄安新区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构建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助力新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关键词】中石化,成立,雄安新能源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2021年喜获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2021-12-23)
【摘要】 12月23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今年以来,中国石化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喜获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全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67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68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2021年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塔里木盆地顺北新区带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二段页岩油新领域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新层系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新层系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渤海湾盆地埕岛-桩海新区新层系石油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常压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商业发现,四川盆地海陆相新类型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新层系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
【关键词】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发现成果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宣布:陆上油气开发获得新突破(2021-12-21)
【摘要】 12月21日,国际石油网讯,12月20日,中国海油宣布,旗下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公司)天然气日产气量首次突破140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40%,增速居全国煤层气企业第一,在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不断实现新突破,按一个三口之家每天约使用0.5立方米天然气计算,相当于每天能满足2800万个家庭的用气需求,为冬季保供夯实底“气”。2021年,中联公司着力增储上产,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建立优快随钻技术体系,勘探开发成效大幅提升,钻井提速提效,完井提质提产,煤层气钻井日效率同比提升51%,致密气平均机械钻速同比提升15%,实现全年投产640余口井,新建场站3座,改扩建场站3座。“十三五”期间,中联公司天然气年产量平均增长率达21%,2020年日产天然气首次突破1000万立方米。
【关键词】中国海油,陆上油气,新突破
【石油天然气】中海油服重大突破,超高温高压测井技术装备创下新纪录(2021-12-17)
【摘要】 12月17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中海油服研发的超高温高压电成像高质量完成中石化顺北某井作业,该井为亚洲陆上最高温度定向井,井底温度高达209℃,创造了该技术装备作业井温纪录。电成像测井技术装备通过高分辨率阵列微电极扫描,把由裂缝、孔洞、层理等地层物性变化引起的井壁地层电阻率的变化,转化为图像,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出井壁地层特征,有助于评价储层参数,提升油气田勘探开发效率。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针对深水、高温高压、复杂储层等探测与评价需求日益增加,电成像测井技术面临高温、高压、复杂井况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超高温高压测井技术成为当前迫切的需求。截至目前,该技术装备在中国海上、陆地及海外油田总计作业超过40井次,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提效利器。
【关键词】中海油服,超高温高压,测井技术
【石油天然气】东方物探做强采集技术提升保障能力(2021-12-17)
【摘要】 12月1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14日从东方物探科技主管部门了解到,河北省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创新中心日前在东方物探科技园举行揭牌仪式。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是东方物探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物探技术之一。多年来,伴随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勘探难度逐渐加大,油气田需求增多等新形势,东方物探把发展采集技术作为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自主创新,潜心集智攻关,打造了以KLSeis软件为代表的一系列地震采集技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KLSeisⅡ在国内探区生产使用率达到100%,国外探区使用率达到98%,大幅提高野外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为东方物探连续17年保持全球陆上物探采集市场第一位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东方物探,采集技术,保障能力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在雄安成立新能源公司(2021-12-13)
【摘要】 12月13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昨日在雄安新区正式注册成立。该公司主要开展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运营、氢气储运、氢气管道建设运营、氢能科技研发等业务,远期还将规划修建氢气管道、探索布局液氢产业。这是中国石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服务雄安新区氢能产业发展。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是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除负责雄安氢能产业链建设相关业务以外,还将协助新区搭建氢能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引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等高端高新产业和科研院所,打造雄安新区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构建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助力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关键词】中国石化,成立,新能源公司
【石油天然气】东方物探“智能解释”注入增储上产新动能(2021-12-10)
【摘要】 12月1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3日,从东方物探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了解到,这个中心近期在承担四川龙岗地区精细构造解释任务中,运用“层位智能高效自动解释技术”,解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这标志着东方物探综合地质研究在推动智能地震解释技术创新发展中取得新成效,为油气增储上产再添新动能。今年四季度以来,地质研究中心在四川龙岗地区,承担了3700平方千米多个小层的构造解释项目,精细构造解释工作量巨大,人工解释需要两个多月,严重制约生产周期,按照传统解释方法在规定时间难以完成任务。地质研究中心创新运用智能解释技术,基于自动解释+流程再造系统化作业,仅用两周就优质高效完成合同规定解释任务,高效解释成果给甲乙双方带来惊喜。
【关键词】东方物探,智能解释,增储上产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保障北京冬奥氢能供应(2021-12-10)
【摘要】 12月1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6日,由华北石化生产的高纯氢从厂区出发,将被运送至中国石油金龙综合能源服务站,为“相约北京”测试赛提供清洁能源。为增强冬奥期间氢能供应保障,中国石油在华北石化新建副产氢提纯项目,用两个月时间建成投用了500标准立方米/小时副产氢提纯装置,产出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项目由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锦州分公司设计,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建设,采用变压吸附提纯技术产出的高纯氢为中国石油“氢能家族”再添新成员。遵循“绿色冬奥”理念,中国石油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产业新格局,加速建设氢能研发和供应体系,增强氢能供应保障。今年年初,中国石油在张家口崇礼投运河北太子城服务区加氢站,加出保障冬奥氢能“第一枪”。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在北京冬奥赛区已建成4座加氢站,冬奥期间供氢能力将达到5500公斤/日,可为近千辆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服务,预计行驶里程超过200万公里。
【关键词】中国石油,北京冬奥,氢能供应
【石油天然气】全方位合作,三一集团与中石油重磅签约(2021-12-10)
【摘要】 12月10日,第一工程机械网讯,三一集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将在成品油批发、成品油零售、撬装站业务、非油品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在双方的合作中,三一集团对成品油实行集采专供,将中石油作为首选供应商,中石油保证三一集团享同等条件下的大客户中的最优惠价格。同时,中石油在对三一集团的成品油供应上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同等条件下优先保证供应量及配送,利用自身在油品供应上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供便捷服务。除了成品油业务外,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针对工程机械使用场景,共同开发统一的管理和服务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油品集采专供送油上站、撬装加油设备及融资租赁、运输发票一站代开等增值服务。
【关键词】三一集团,中石油,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