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2021至2022年供暖季中国石化保供天然气236亿方(2022-03-18)
【摘要】 3月18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16日获悉,截至2月底,2021~2022年供暖季中国石化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2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新增地热能供暖能力10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进入供暖季以来,中国石化加强气田精细管理,不断加快产能建设节奏。所属中原油田普光气田成立天然气冬季保供小组,在加强海相页岩气勘探的同时,全力推进陆相页岩气开发,天然气日供商品气量峰值达1880万立方米。所属西南石油局元坝气田每天有超过千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进行脱硫处理后,输入川气东送管线,保障沿线上千家企业和2亿多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气需求。此外,胜利油田、西北油田、江苏油田、河南油田、东北油气分公司等油气生产企业精细组织生产,深入挖掘生产潜力,有力推动了天然气稳产上产。截至2月底,上游气田实现自产气量11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为冬季天然气保供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中国石化,供暖季,保供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中科炼化首次出口低硫船用燃料油(2022-03-14)
【摘要】 3月1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8日,中科炼化低硫船用燃料油船运出口1.7万吨。这是中科炼化首批低硫船用燃料油销往市场,实现了该油品业务从无到有的突破,标志着中科炼化出口低硫船用燃料油流程顺利打通,有效提高公司炼油综合配套能力、创效能力以及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自限硫令实施以来,全球低硫船用燃料油资源存在较大的缺口。中科炼化主动把握机遇,围绕“油转特”转型发展要求,结合公司生产装置加工总流程特点,发挥短流程的优势,积极推进低硫船用燃料油生产项目。2月8日,中科炼化低硫船用燃料油罐区正式投用,具备了100万吨/年低硫船用燃料油生产能力。进油前,他们利用渣油加氢重油、渣油加氢柴油、催化油浆不同比例做小样分析,确保低硫船用燃料油一次调和成功。
【关键词】中科炼化,出口,低硫燃料油
【石油天然气】石化机械同升式自动化钻机顺利下线(2022-03-11)
【摘要】 3月1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7日,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自主研制的首台ZJ70DB同升式自动化钻机经过联调试验和验收程序,顺利下线。该钻机可实现井架、底座一次穿绳、同时起升到位,起升效率提高50%;整体结构布局紧凑,节省20%井场占用面积,适应井工厂作业;绞车、转盘和顶驱的集中控制单独成房,可随主机井间滑移,减少拆装电缆,提高移运效率10%;配置双司钻操作系统,配备动力猫道、二层台自动排管、钻台机械手、铁钻工等全套自动化设备,一键操作流程化作业,起下钻速度最高可达25柱/小时,有效减少现场作业人员;配备MRO物联网系统,对钻机作业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远传和监测,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实现对石油工程装备全过程的故障预判和协同管理。
【关键词】石化机械,自动化钻机,顺利下线
【石油天然气】吉林石油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2022-03-11)
【摘要】 3月1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初,吉林省珲春市、吉林市、长春市陆续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吉林石油党委高度重视,统筹谋划、迅速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突发疫情,吉林石油党政领导班子召开全省紧急疫情防控会议,要求各级负责人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正值“两会期间”,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主动站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时刻盯紧一线,积极与属地政府沟通协调,打通防疫物资、油品(非油品)配送通道,在保障基层员工需求的前提下,履行“油品不断供、服务不打烊”的社会责任。吉林石油统筹基层库站疫情防控各项需求,并就防控物资、资金保障等实际需求,组织筹备防疫物资的储备,及时为员工配发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额温枪等防疫物资,提高保障能力。
【关键词】吉林石油,做好,疫情防控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集团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成立(2022-03-04)
【摘要】 3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2日,集团公司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揭牌成立,将成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战略规划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交流合作中心。为加快推进落实中国石油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战略,加快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打造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开发人工智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在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主管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集团公司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联合昆仑数智公司、大庆油田公司、长庆油田公司、塔里木油田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共建。当前,世界大油气能源公司和服务公司正加快构建油气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打造竞争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力争实现大幅降本增效,在新一轮能源转型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关键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人工智能
【石油天然气】锚定节点目标全速推进,中国石油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2022-03-04)
【摘要】 3月4日,国际石油网讯,中国石油各企业正抓住春季施工黄金期,不断加快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步伐。各参建单位紧抓节后项目建设的关键期,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落实服务保障,锚定中国石油重点工程节点目标全速推进。上游领域油气上产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如火如荼。长庆油田围绕苏里格300亿立方米产能调整、苏里格天然气深度处理总厂、页岩油300万吨地面配套、储气库及冬季保供等大规模重点工程超前布局,稳步推进;四川泸州页岩气外输管道、博孜—大北地面骨架工程建设逐步加快。随着中国石油新能源新产业部署持续推进,涉及绿色低碳的重点项目建设也在上演“加速度”。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已完成86座发电站的光伏改造场地平整、部分光伏架加工等工作;河南、山东,冀东油田正加速推进地热供暖重点项目建设落地;在松辽盆地,吉林、大庆、辽河油田加快部署,落实清洁电力和低碳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
【关键词】中国石油,高质量,重点项目
【石油天然气】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国际市场签约6亿美元大单(2022-03-01)
【摘要】 3月1日,国际石油网讯,2月21日,乌干达TILENGA油田EPSCC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在北京、伦敦、坎帕拉三地实施“云签约”,合同金额超6亿美元。该项合同的成功签约,实现了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在非洲市场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规模打开了新局面。据了解,该项目位于乌干达西北部的艾伯特湖东侧,公司主要建设内容包括CPF站外部分的丛式井场,油区内部井间油、水管网,北部油区永久道路等。合同总工期76个月,其中首油工期43个月。该工程建成投产,为管道沿线约500多万户居民提供了清洁能源,每年可为加纳节省能源外汇支出5亿多美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树立了中加两国友谊的典范,同时也展现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中石化,国际市场,签约大单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超60亿桶,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2022-02-25)
【摘要】 2月25日,国际石油网讯,乌干达当地时间2月1日,由中国海油担任作业者之一的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正式启动全面建设。该项目是深化中非合作的重要成果,对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于2006年在乌干达西部的阿尔伯特湖区发现,是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油田面积1518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超60亿桶,由此揭开了乌干达乃至整个东非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多年来,中国海油根植乌干达,已成为在乌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多的中资公司之一。在大力推动乌干达油田开发建设的同时,中国海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乌干达人民。
【关键词】中国海油,乌干达,油田建设
【石油天然气】中海油回A首发过会,“三桶油”将齐聚A股(2022-02-25)
【摘要】 2月25日,国际石油网讯,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于2022年2月24日对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人民币股份发行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公司人民币股份发行的申请已获通过。中海油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亿股人民币股份,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5.82%,发行后总股本的5.5%。中海油拟募资约350亿元,用于圭亚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陵水17-2气田等海内外油气田开发建设活动。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中海油的营业收入2277.1亿元、2331.99亿元、1553.73亿元、1102.33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75亿元、610.45亿元、249.57亿元、333.29亿元。随着中海油“回A”程序的不断深入,“三桶油”有望齐聚A股。
【关键词】中海油,A股,首发过会
【石油天然气】长宏国际建造全球最大液化气运输加注船(2022-02-24)
【摘要】 2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近日,在位于定海工业园区的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宏国际”)码头边,一艘全球最大的液化气运输加注船已经完成建造安装工程,正进行码头系泊试验扫尾工程,为下一步出海试航做准备。这艘船可装载2万立方米液化气,是“长宏国际”为挪威船东公司打造的第二艘同类型船舶。“自从攻克了550吨级大型液罐转向技术难点后,在建造液化气运输加注船方面,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技术。”公司项目经理汪晓敏说。自进军液化气造船领域以来,“长宏国际”通过加快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去年10月、12月和今年1月分别交付两艘7500立方米、一艘2万立方米液化气运输加注船。今年上半年,第四艘液化气运输加注船可实现交付,将形成品牌效应,助力企业获得更多订单。
【关键词】长宏国际,最大液化气,运输加注船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集中签约12家国际公司,合作金额逾130亿美元(2022-02-17)
【摘要】 2月1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月15日,在中国海油成立40周年之际,该公司举行油气全产业领域对外合作集中签约,与12家国际公司签署13项合同和战略合作协议,总金额达130多亿美元。这是中国海油近年来对外合作中范围最广、成果最多、分量最重的一次集中签约。中国海油介绍,此次集中签约是其助力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行动,也是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力全球油气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涉及勘探开发、油气贸易、炼油化工、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国海油集团公司与道达尔能源、康菲、智慧石油及洛克石油在中国近海海域共计签署了四项石油勘探开发有关协议,旗下公司还与美国源运公司、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组织签订了液化天然气、原油等采购协议。
【关键词】中国海油,集中签约,国际公司
【石油天然气】中海油宣布圭亚那Liza二期投产,预计年内达高峰产量(2022-02-16)
【摘要】 2月1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14日宣布Liza二期提前安全投产,该项目预计于年内达到高峰产量22万桶每天。Liza二期位于圭亚那Stabroek区块,拥有1艘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以及30个水下井口。该FPSO是继Liza一期后区块内投产的第二艘FPSO,在中国和新加坡完成建造,于2021年10月抵达圭亚那,停泊水域水深约1650米,设计储油能力约200万桶。“Liza二期实现了中海油2022年项目投产开门红”,中海油总裁夏庆龙表示,Stabroek区块不断取得的勘探开发成果将成为推进公司产量增长的强劲驱动力,也将为圭亚那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海油,圭亚那,二期投产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四川销售牵手中国安能三局,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注入新动...(2022-02-16)
【摘要】 2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11日,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与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综合能源站打造、资产优化利用、成品油及非油业务供应等领域深化合作。此次协议的签订,是能源央企与工程央企跨界合作的最新成果。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等加快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刚获国务院批复,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与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共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考验。双方将秉持“平等诚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全面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各项条款,着力发挥双方品牌、管理、资源、人才等优势,不断加深在综合能源站打造、资产优化利用、成品油及非油业务供应等领域的合作,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关键词】中国石油,中国安能,战略合作
【石油天然气】通源石油CCUS项目加快推进,签署协议到完成注册10天完成(2022-02-11)
【摘要】 2月11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通源石油披露库车CCUS项目进展,合资公司名为库车市通源众城碳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通源石油和库车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库车市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分别认缴注册资本的90%和10%。从1月17日晚间通源石油披露与库车市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开始,到1月21日通源石油董事会通过了设立合资公司的议案,再到目前合资公司成立,仅用10天快速推进落地。通源石油拟在库车市投资建设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20万吨拟投资约2亿元。根据此前公告,合资公司成立后,通源石油与库车市政府签署的《投资合作协议》中公司所有权利义务将转移至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密切配合相关方积极开展工作,加快推进落实本CCUS项目建设实施。
【关键词】通源石油,CCUS项目,加快推进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启动(2022-02-11)
【摘要】 2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8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启动仪式以视频方式在吉林市吉林石化丙烯腈装置项目用地现场、北京中国石油大厦举行。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出席启动仪式,标志着中国石油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面对能源行业的深刻变革,以及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中国石油坚持做优做强、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业务发展,推动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碳减排。本次启动的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包括新建年120万吨乙烯等21套炼油化工装置,改造9套装置,停运7套装置。这个项目是中国石油第一个全部使用绿电的化工项目,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技术实现绿色生产。项目实施有利于推进中国石油炼化业务高质量发展、延伸地方石化产业链、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中国石油,吉林石化,转型升级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所属企业中标乌干达油田地面总承包工程(2022-02-11)
【摘要】 2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8日,乌干达Kingfisher油田项目3包EPC总承包合同“云签约”仪式在北京、天津、坎帕拉两国三地同时举行。这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工程建设公司”)进入乌干达油田地面工程市场的首个EPC总承包项目,也是该公司在“一带一路”获得的又一重要项目。该项目作业者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所属乌干达有限公司。当地时间2月1日,由中国海油担任作业者之一的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正式启动全面建设。此次签约,标志着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所属的Kingfisher油田项目正式进入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实施阶段。该项目是Kingfisher油田地面工程的核心部分,设计原油处理能力为200万吨/年。工程建设公司与合作伙伴组成紧密型联合体,共同承担该项目的建设,建设工期36个月,试运投产期2个月。项目建成投产后,Kingfisher油田产量将达到4万桶/天。
【关键词】中国石油,乌干达油田,承包工程
【石油天然气】兰州石化加快转型升级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22-01-28)
【摘要】 1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022年开局,兰州石化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明确全年工作总体思路,持续固本强基,加快转型升级,奋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2021年,兰州石化紧扣整体效益最大化主线,科学统筹生产经营、安全环保、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改革创新、企业治理、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炼化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加工原油915万吨,生产汽煤柴油623万吨;乙烯年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生产合成树脂143.2万吨、合成橡胶19.57万吨、炼油催化剂6.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5%、28.8%、12.3%、18.1%,经营业绩实现近年最优,提质增效12.14亿元;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烷制乙烯项目建成投产,3.5万吨/年特种丁腈橡胶项目建设收尾,形成兰州、榆林、长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关键词】兰州石化,加快,转型升级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气化西藏”累计供气超三亿方(2022-01-28)
【摘要】 1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18日消息,天然气给西藏自治区人民的省会带来了巨大变化。这源于中国石油实施的“气化西藏”工程。这一重大民生工程至今已累计向西藏供气3.04亿立方米,温暖着拉萨12万余户市民,呵护着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加之西藏地区不产天然气,天然气管网尚未覆盖到西藏。2010年3月,为支持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改善西藏民用燃料结构,保护雪域高原及三江源头的自然环境,中国石油以青海油田涩北气田为气源地,启动“气化西藏”工程,把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格尔木压缩液化,再将液化天然气用大型槽车通过青藏公路运送到1140公里外的拉萨,气化后送进千家万户。整个产、运、储、贸、销产业链,由中国石油多家单位共同完成。
【关键词】中国石油,气化西藏,供气
【石油天然气】安徽石油2021年天然气经营量同比增长11%(2022-01-27)
【摘要】 1月2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021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徽石油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差异化开展气非互促等举措,天然气拓销增量效果显著,全年实现天然气经营量超1.1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11%,创历史新高。安徽石油抢抓春节、春运、春游等消费旺季,加大与供气、物流等企业的沟通协调力度,建立加气站库存预警机制和灵活调配资源等一系列保供措施,确保平稳供应。同时,坚持日指导、周分析、旬小结、月点评,紧盯全省60余座加气站销量同比、环比变化,准确研判市场,精准制定营销策略,推动天然气销售实现“淡季不淡”。该公司深化银企交叉营销,通过气非互促、加气充值即充即返等互促互动,吸引客户到站加气,持续提升客户消费体验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安徽石油,天然气,经营量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四个新高”保冬供(2022-01-21)
【摘要】 1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17日记者获悉,中国石油成功应对近期寒潮等考验,本轮冬供日产气量、储气库单日采气量、天然气日供量、资源接卸量分别创历史新高。其中,天然气日供气量峰值达到8.3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2%。目前,产业链总体安全平稳可控,全力保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力气区日产气量创新高。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组织油气田企业提高生产负荷,各油气田提前进入高峰供气时段。作为北京、西安、银川等4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气主力军,长庆油田2.4万口气井齐发力,1月10日产气量突破1.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储气库单日采气量创新高,达到1.57亿立方米。日供量创新高。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早研判、日沟通、勤协调,实现供需总体平衡,2021年最高日供气量8.3亿立方米,达到历史峰值。资源接卸量创新高。中国石油强化“冲锋”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接收站储罐扩容。唐山LNG接收站新建投运4座LNG储罐,累计接卸量突破400亿立方米。
【关键词】中国石油,全力保供,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