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累计生产天然气超500亿立方米(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石化新闻中心讯,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累计生产天然气超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能超50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积极贡献。华北石油局所运营的大牛地气田、东胜气田是国内重要的天然气上产阵地之一,目前两大气田日产气量达1430万立方米,惠及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十多个省市、数百家企业、上亿户居民。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具有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产、高含水等特性,开发难度极大,被公认为世界级开发难题。2005年,华北石油局攻克技术难关,在鄂尔多斯盆地实现大牛地气田规模性开发,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效益开发的致密低渗气田。目前,大牛地气田累产天然气437亿立方米,年产量保持在30亿立方米以上。
【关键词】华北石油局,天然气,产量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日产天然气超1亿方(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石化新闻中心讯,12月2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随着冬季气温持续下降,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中国石化加快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日产气量持续上升,全力做好采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目前日产天然气超1亿立方米,其中11月26日,日产气量达1.0095亿立方米,首次迈上1亿立方米台阶,比2020年高峰日产量增长7.6%。今年累产天然气307亿方,同比增长12.4%,创近四年来同期最大增幅。今年以来,中国石化超前准备、加快落实天然气开发方案和井位,全力抓好威荣、永川南、南川、川西、东胜等产能建设,深化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加强普光、元坝、大牛地、松南、雅克拉、延川南等气田精细开发调整,持续加快天然气建产上产,为冬季增产保供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石化,天然气,日产量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1-12-03)
【摘要】 12月2日,国际石油网讯,12月1日,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签署前,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会见了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双方就扩大互利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中,戴厚良表示,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共同承担国家油气安全保障重要任务。双方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在油气业务、新能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销售、天然气储供销等领域深化合作,坚决扛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职责。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着眼长远,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同促进油气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战略合作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聚焦氢气管道输送助力“氢进万家”(2021-11-26)
【摘要】 11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上旬,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发展氢能产业是中国实现能源领域深度替代、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月,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将在氢能细分环节结合各自优势,展开深入合作。论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在当前所有氢能输运方案中,管道输氢在大规模、长距离条件下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性,是解决氢能规模化低成本运输难题的优先选项和现实选择。这个项目由通辽市隆圣峰天然气有限公司牵头申报,将解决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材料、工艺、安全及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突破相关瓶颈,推动“科技兴蒙”,助力“氢进万家”。
【关键词】中国石油,氢气管道,新能源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巴西国油联合在阿拉姆区块获油气发现(2021-11-26)
【摘要】 11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19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对外宣布,与中国石油合作在桑托斯盆地阿拉姆盐下勘探区块部署的首口探井取得油气发现。发现井1-BRSA-1381-SPS(中文译名古拉绍)距离圣保罗州桑托斯市240公里,作业水深1905米。该井通过电缆测井和流体取样证实了含油层段,后续将通过实验室分析进一步明确油藏性质。该井获得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展示了阿拉姆区块良好的勘探前景,为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明确下一步勘探方向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石油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联合作业体将按计划继续钻探至设计井深,以进一步明确油气发现范围和油藏性质。2019年11月7日,中国石油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巴西第六轮盐下区块招标中,联合中标了阿拉姆盐下勘探区块。2020年3月30日,中国石油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会同巴西盐下石油监管机构PPSA,与巴西国家石油局ANP正式签署了产品分成合同。
【关键词】中国石油,巴西国油,油气发现
【石油天然气】中国燃气与北燃集团订立天然气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1-11-26)
【摘要】 11月26日,国际石油网讯,中国燃气(00384)公告,公司于2021年11月24日与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燃集团)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天然气进口、下游天然气供应以及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LNG)应急储备项目(包括LNG接收站、储罐及外输管道等项目)的天然气利用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发挥各自在天然气资源、LNG储运、天然气下游市场方面的优势,展开北京市外部的天然气相关项目合作;双方探索在上游天然气资源采购、下游天然气资源供应等方面的合作;针对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在保障北京市天然气应急保供的前提下,北燃集团支持公司开展接收站加工服务、管道天然气销售等业务合作;双方在全国LNG分销、运输、贸易等方面进行合作,借助“全国一张网”,通过双方下游分销的弹性和灵活调度能力,提高LNG接收站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中国燃气,北燃集团,战略合作
【石油天然气】壳牌携手贝克休斯加速推进能源转型(2021-11-19)
【摘要】 11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10日,壳牌与贝克休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互助实现各自的净零碳排放目标、推进能源和工业部门脱碳,从而加速实现全球能源转型。根据协议,壳牌将为贝克休斯在美国的工厂提供为期两年的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信贷。双方还将就壳牌为贝克休斯在欧洲的工厂提供100吉瓦时的可再生能源和在新加坡的化工厂提供太阳能的事宜进一步磋商。壳牌将帮助贝克休斯加快实现净零排放,包括提供低碳运输和燃料解决方案。同时,贝克休斯通过技术升级等手段为壳牌LNG船队提供低碳解决方案。贝克休斯还将帮助壳牌开发加速全球资产和运营脱碳的数字技术。除了推进彼此的减排,双方还将合作探索为全球难以减排的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壳牌,贝克休斯,能源转型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获“年度碳中和典范企业”奖(2021-11-19)
【摘要】 11月19日,国际石油网讯,11月9日至15日,“2021(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在京举办。在本届年会的“2021中国能源碳中和先锋评选”活动中,经过专业评选机构选拔与网络票选,中国石油凭借在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协同发展的优秀表现,荣获“年度碳中和典范企业”,成为获奖的5家企业中唯一的能源央企。中国石油坚决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绿色低碳”纳入公司五大战略之一,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和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加快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加大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统筹推进“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业务发展,不断提高低碳和零碳能源生产供应比例,助力社会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与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石油,碳中和,典范企业
【石油天然气】国家管网集团日濮洛原油管道工程投产一次成功(2021-11-19)
【摘要】 11月19日,国际石油网讯,11月18日,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以下简称日濮洛管道)投产一次成功。这是国家管网集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稳能源“饭碗”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十四五”期间投产的首条千万吨级输油管道,对于完善我国中东部地区特别是河南省供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日濮洛管道工程起点为山东省日照市,终点为河南省洛阳市,全长796公里,管径762毫米,设计年输油量为1000万吨,主要输送从日照上岸的进口原油,服务河南省石化企业。管道投产后,将改变用户用能部分依靠火车运输的历史,有效降低原油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完善我国中东部地区原油管道布局,进一步推动地方化工产业向集群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关键词】国家管网集团,原油管道工程,投产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首座智能中央仓打造智慧营销新模式(2021-11-12)
【摘要】 11月12日,国际石油网讯,11月7日15时30分,一辆非油配货车驶进中国石油浙江宁波甬一加油站。这个站于当日8时30分下单,配送全程仅用了7个小时。位于浙江绍兴的中国石油首座非油商品智能中央仓建成后,非油配送效率大幅提高。运行半年多来,智能中央仓成效显著:配送周期大幅缩短,分拣速度提升了6倍,并实现了代储收益。在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打造智慧营销方面,智能中央仓创出了可借鉴模式。非油配送更快捷。长期以来,非油配送从仓库到加油站存在着周期长、商品流通慢等难题。为确保不断货,加油站只能大量囤积商品,有限的便利店面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智能中央仓投用后,拆零分拣效率大幅提升。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浙江省内部分站点可实现最快7个小时送达,较远站点次日送达。
【关键词】中国石油,智慧营销,新模式
【石油天然气】国内首创,钻井平台安装海上风机,中海油服向新能源领域迈出重要...(2021-11-12)
【摘要】 11月12日,国际石油网讯,11月7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在华电阳江青洲海域完成风机安装项目。这是国内首个由钻井平台完成的海上风电施工安装项目,也是中海油服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首次试水。中海油服近期将公司愿景由“建成国际一流油田服务公司”调整为“建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服务公司”。此次海上风机安装,标志着中海油服向能源转型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据介绍,本次风机吊装使用的“回转海工吊+叶轮组装平台”的方案为国内首创,突破了国内以往风机吊装采用双机抬吊的固有思路,创新提出了塔筒、叶片的单机起吊以及叶轮整体舷外翻身的吊装技术方案,极大地优化了改造平台风机施工的效率,作业时效提升50%以上,为深水区风机安装提供了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海油服,新能源领域,海上风机
【石油天然气】杰瑞油气工程斩获27亿元科威特石油公司项目(2021-11-12)
【摘要】 11月12日,国际石油网讯,11月9日,杰瑞股份全资子公司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收到科威特石油公司科威特北部侏罗纪生产设施5期项目授标函,合同金额超27亿元,创下了杰瑞股份自1999年成立以来油气市场单笔合同金额最高纪录。近年来,公司持续关注客户需求,深耕高端油气市场,市场开发工作不断取得突破。这次项目是继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ADNOC天然气处理试点项目、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天然气去瓶颈项目、突尼斯国家石油公司ETAP天然气处理项目等多点开花后,杰瑞油气工程承接的又一来自中东高端市场国家石油公司的油、气、水综合处理及设计、制造、采购、施工、开车、运行和维护一体化服务的整装大型油气设施项目。
【关键词】杰瑞油气,科威特,石油项目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021-11-05)
【摘要】 11月5日,国际石油网讯,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石化牵头、提名的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参与的2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复杂碳酸盐岩油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关键工程技术与工业化应用》、《断陷盆地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及示范应用-以济阳坳陷为例》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项目,是基于我国乙烯原料来源与结构,针对轻烃和石脑油等轻质原料、柴油和加氢尾油等重质原料及高含烯烃非常规原料等,研发了复杂原料百万吨乙烯成套技术,使我国率先成为全面掌握复杂原料乙烯成套技术的国家。
【关键词】中国石化,科学技术奖,乙烯成套技术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全线发力增加柴油供应(2021-11-05)
【摘要】 11月5日,国际石油网讯,11月2日,为应对近期国内柴油市场供需矛盾,中国石油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加大国内市场的柴油投放量。10月份柴油供应量同比超两成,增幅达23%,积极保障社会生产及居民需求。9月以来,国内柴油市场出现局部供不应求现象,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相关部委工作安排,要求产业链以保民生、保稳定为要务,加强协调运作,做好市场风险的防范及应对。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紧盯市场,指导各炼化企业统筹组织原油采购、运输、加工,优化生产组织,优化调整加工路线,提升加工负荷,加大柴油产量,确保关键时刻供得上。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下发专项通知,要求各地区公司制定柴油销售专项预案,明确销售纪律,严控投机需求,严禁不规范销售行为,做好机构、持卡、固定客户以及公交、国家重点工程等重要民生领域的保供工作。
【关键词】中国石油,增加,柴油供应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与美国维吉签署LNG长期购销协议(2021-11-05)
【摘要】 11月5日,国际石油网讯,2021年11月4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维吉液化天然气公司(Venture Global LNG)共同签署了为期20年、40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维吉公司将通过其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Plaquemines项目,向中国石化供应LNG长约资源。此外,中国石化联合石化还将从维吉公司Calcasieu Pass项目购买总计380万吨LNG资源。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裁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始终坚持走低碳、绿色、安全、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天然气业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洁净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此次与维吉公司签署一揽子LNG购销协议,体现了两家公司助力全球能源转型的高度共识,对于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石化,美国维吉,购销协议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华中地区首座全智能充换电一体站投营(2021-10-29)
【摘要】 10月29日,国际石油网讯,10月28日,湖北黄石迎宾南综合能源服务站暨蔚来充换电一体站正式投营。这不仅是中国石化与蔚来合作在华中地区投营的首座全智能充换电站,更是双方携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助力碳中和的生动实践和有力举措。此次投营的蔚来充换电一体站于今年7月底批复立项,经过近3个月的筹备、建设和调试,终于成功投营,也让迎宾南站晋升为湖北省“首座综合能源服务站”。目前,该站换电区建有可容纳13块电池的电池仓,单站日服务能力可达312次,相比第一代换电站的电池储备提升了3倍多。而充电区则建有2套120千瓦充电桩,可同时为4台车提供充电服务,单枪支持满功率输出,充电电流最高可达250安。仅需30分钟可将车辆充至80%电量,支持扫码充电,操作支付流程更快捷。
【关键词】中国石化,华中地区,充换电站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2021-10-29)
【摘要】 10月29日,国际石油网讯,2021年前三季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1.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1.26亿元;自由现金流大幅增长,财务状况保持稳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国内原油产量5.62亿桶,同比增长0.3%;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3.14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7.9%;国内油气当量产量10.85亿桶,同比增长3.8%。勘探与生产业务实现经营利润583.69亿元,同比增长191.8%。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加工原油9.12亿桶,同比增长3.9%,生产汽油、煤油、柴油8,132.7万吨,同比增长1.4%,化工产品商品量2,269.5万吨,同比增长5.5%。炼油与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19.90亿元,同比增加336.58亿元。其中化工业务贡献经营利润118.57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关键词】中国石油,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11月将大幅增加国内柴油供应(2021-10-29)
【摘要】 10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从中国石化获悉,公司11月计划安排炼厂满负荷生产,初步安排国内柴油供应比去年同期增长29%。中国石化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炼油公司,公司10月份国内柴油计划供应量比前9月平均数量增长20%,11月的排产计划将在10月份基础上进一步增长18%,努力保障国内柴油供应。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面对9月以来国内柴油供应趋紧的形势,公司密切关注成品油市场走势,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安排,通过多加工调结构等手段,全力增产增供柴油。吕大鹏说,中国石化启动日销售监控模式,强化柴油经营组织,多措并举保障市场供应;加大供需偏紧地区的资源投放,做好资源调配应急预案,确保加油站不脱销不断供;密切跟踪市场变化,确保重要终端用户正常用油需求;严格执行价格管理规定,确保合规经营。
【关键词】中国石化,大幅增加,柴油供应
【石油天然气】国内民企第一家:中曼石油获得自然资源部颁发的温北区块油气采矿...(2021-10-22)
【摘要】 10月22日,能源界网讯,10月19日,中曼石油天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自然资源部颁发的“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北区块油气采矿许可证”,成为国家推行油气体制改革后国内首家获得常规石油天然气区块采矿许可证的民营企业,对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获得的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北区块采矿证有效期限20年,涉及矿区面积43.297平方公里。2020年9月9日获得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储量批复,该区块探明原油地质储量3011万吨、探明溶解气地质储量3.04亿立方米,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49亿立方米,具有埋藏浅、储量丰、易开采的特点。截至目前,公司在该区块先后钻探井位66口,全部获得工业油流,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关键词】中曼石油,温北区块,采矿许可证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在世界最大深海油田实现首次提油(2021-10-22)
【摘要】 10月22日,国际石油网讯,当地时间10月4日,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海油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期租的动力定位(DP)油轮Windsor Knutsen号,顺利完成在巴西布兹奥斯项目的提油工作,于当地时间10月9日夜间抵达中转地进行过驳。这是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在该项目的首次深海提油过驳作业,标志着中国石油在该项目正式进入投资回收期,也意味着中国石油深海提油销售机制走向成熟。此次与中国海油联合提油的作业总量为14万吨,双方各占一半份额。两家公司携手提质增效,首次合作租船,落实1年期短租DP油轮,实现了互利共赢。完成提油作业后,国际事业公司在当地对份额油进行大船过驳和出口销售,实现了中国石油份额油运作的新突破。
【关键词】中国石油,深海油田,首次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