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首套自主灵活型共聚单体装置成功转产1-己烯(2022-09-02)
【摘要】 9月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近日,中国石油首套采用自主研发成套技术建成的兰州石化榆林分公司3万吨/年灵活型共聚单体装置,首次成功转产高品质1-己烯。此次成功转产具有“创新”“示范”和“创效”三重价值,标志着中国石油自主创新的“灵活切换”理念的可行性得到全面验证,有力保障了集团公司聚烯烃业务转型升级。灵活切换生产1-丁烯/1-己烯成套工艺技术由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解决了两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快慢反应耦合与差异流程兼容难题,开发出具有内循环强化传递、外循环强化撤热和非理想副产聚合物在线移除的工业反应设备,突破了传统内循环传递效率不足限制反应设备大型化的技术瓶颈。应用该项技术的首套3万吨/年工业装置2021年8月在兰州石化榆林分公司建成中交,当年9月6日投产后,很快生产出高品质、高纯度的1-丁烯产品。
【关键词】中国石油,自主研发,己烯
【石油天然气】中石油上港公司成上海市首批具备保税油加注资质企业(2022-09-02)
【摘要】 9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8月23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召开加快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简称上海市商委)颁发了上海首批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地方牌照,中石油上港公司获颁“001”号牌照。这标志着上海销售公司所属中石油上港公司成功突破区域限制,全力进军上海船用保税油加注市场。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在上海等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并明确提出支持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业务,提升国际航运综合服务能力。今年2月,《上海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管理办法》发布,中石油上港公司率先备齐申请材料,并向上海市商委提交申请。经过多次反馈和修改,上海市商委在今年8月完成材料审核。
【关键词】中石油,上港公司,保税油加注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最大罐区全面具备原油储油条件(2022-09-02)
【摘要】 9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8月31日从中国石油广东石化方面获悉,30日,广东石化储运项目储油罐区在建的59个主项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已具备为炼油装置生产提供储油条件。据介绍,广东石化储运项目储油罐区是中国石油现有化工企业中储量最大的罐区,在广东石化项目中主项占比数量最多,参建人数最多、涉及安装、工艺管线焊接量最大。该项目主要由31个罐组207台储罐、两套管廊和固体储运设施、14个变电所、装卸站等项目构成。储运罐区207台储罐总容量达380.15万立方米。其中,共有20个1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满负荷储油量达到200万立方米,5万立储罐6个,3万立储罐24个,球罐56个。担负着全厂炼油、化工所需的原料、成品及污油的存储、吞吐任务,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起着重要保障作用。
【关键词】中国石油,最大罐区,原油储油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成功实施首口超大规模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压裂(2022-08-26)
【摘要】 8月26日,能源界网讯,8月25日,从中国海油所属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获悉,近日该公司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兴区块煤层气田成功实施了中国海油首口超大规模深层煤层气(以下简称深煤层气)水平井压裂施工作业,实现了中国海油陆上首口煤储层埋藏最深、液量最大、砂量最多、排量最高的水平井大规模压裂,此举对推动我国煤层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深度大多在1000米以内,埋藏更深的深部煤层气资源量更为丰富。随着埋深增加,煤层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伴随煤储层孔渗性差、塑性强、人工裂缝难延伸等因素,储层改造更加困难、开发难度更大。作为中国海油临兴区块致密气的重要接替资源,深煤层气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中联公司也将探索深煤层气作为了年度重点任务。
【关键词】中国海油,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压裂
【石油天然气】吉林油田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减碳新模式(2022-08-26)
【摘要】 8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吉林油田通过构建全流程CCUS产业链,快速推进规模化工业应用进程。目前,吉林油田正在加快编制百万吨产能级CCUS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一期20万吨CCUS工业化推广应用已进入现场实施阶段。经过近30年攻关和实践,吉林油田研发形成了二氧化碳捕集、输送、注气、驱油、采出液处理、伴生气循环回注、低成本防腐、风险控制及埋存监测等核心技术,2014年在黑46区块开展水驱开发转气驱扩大试验,在国内率先走通了二氧化碳捕集输送、集输处理和循环注入的CCUS-EOR全流程,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15年,吉林油田成立国内首家专业化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提高采收率(CCS-EOR)开发公司,打造了600余人的“产学研”科研攻关与生产管理团队。近两年,吉林油田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全面推进CCUS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应用,全力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关键词】吉林油田,做大做强,减碳新模式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22-08-26)
【摘要】 8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8月2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2022年上半年,公司强化生产经营组织,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油气两大产业链平稳高效运行,经营业绩创同期最好水平。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3.9亿元。公司财务状况健康良好;自由现金流同比增加892.1亿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5元。油气勘探开发成果丰硕。中国石油持续加大油气资源评价和上产力度,推进老油气田控制递减率工程和重大开发试验工程。2022年上半年,勘探与生产业务取得14项重要发现和30项重要进展,实现国内油气当量产量10,332万吨,同比增长3.9%;国内原油产量5246.8万吨,同比增长3.4%;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63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油气产量结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中国石油,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宣布启动自美退市,“三桶油”全部撤出美股(2022-08-19)
【摘要】 8月19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8月12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陆续发布公告称拟将美国存托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拟于2022年8月29日或前后向SEC递交表格25,以将其存托股自纽交所退市。存托股的退市预计在表格25递交十日后生效。存托股在纽交所的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9月8日或前后。于该日期及自该日期之后,公司的存托股不再于纽交所挂牌。公司将继续履行证券交易法下的披露义务,直到公司在符合12h-6规则规定的注销条件后向SEC提交表格15F以寻求注销存托股和对应H股在美国证券法下的注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8月12日通知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司拟于2022年8月29日或前后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一份25表格,以将其存托股自纽交所退市。该等退市预计在25表格提交后十日生效。于生效日及自 生效日之后,公司的存托股不再于纽交所上市。
【关键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美国退市
【石油天然气】受益油价高涨,中曼石油上半年净利润暴增超7倍(2022-08-19)
【摘要】 8月19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涨,油服上市公司也成为“大赢家”。8月17日,中曼石油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8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大增778.01%。受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石油供需格局改变等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WTI原油均价为101.68美元/桶,较2021年同期上涨39.5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均价为104.64美元/桶,较2021年同期上涨39.41美元/桶。中曼石油表示,上半年公司加大温宿区块投资开发力度,勘探开发板块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温宿项目报告期内实现原油产量19.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4.77万吨,同比增长294.22%。
【关键词】中曼石油,上半年,净利润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位列“2022中国品牌500强”榜首(2022-08-17)
【摘要】 8月1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8月15日,从第十六届中国品牌节年会获悉,中国石油登上“2022中国品牌500强”榜首,同时也是“2022世界品牌500强”前十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着力打造世界一流自主品牌,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工作。品牌价值的稳步提升,折射出中国石油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从《财富》中国500强第二、世界500强第四,到首次进入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2022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前十名,中国石油在国际舞台和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中国石油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油气两大产业链安全平稳运行,油气产量当量再创新高,助力端稳端牢能源饭碗。中国石油把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战略,持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石油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关键词】中国石油,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石油天然气】中油技服陆上钻井规模全球称冠(2022-08-12)
【摘要】 8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目前,中油技服已成为全球业务链最完整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之一,是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物探服务商和规模最大的陆上钻井承包商。“十三五”以来,中油技服围绕国内外勘探开发重点和难点,着力突破钻完井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钻井能力实现历史性突破,保持多项国内主要钻井技术纪录。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拓展,中油技服重点向深井超深井、水平井领域技术发力。在深井、超深井关键技术方面,中国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结合区域地质条件持续攻关,通过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再创新,形成了以“非标井身结构+高效钻头+大功率螺杆+垂直钻井+随钻扩眼+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精细控压+紧密堆积固井”为代表的深井综合配套技术,解决了高陡构造防斜打快、巨厚盐膏层钻井、裂缝溶洞地层钻井等难题。中油技服在积极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海外业务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60多个油公司,海外市场拥有各类服务队伍达1000多支。
【关键词】中油技服,陆上钻井,全球称冠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加大在沙特的合作(2022-08-10)
【摘要】 8月1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8月3日,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就在沙特的一揽子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范围覆盖石油石化项目投资、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物资供应、装备制造、碳捕集、氢能等领域。该备忘录的签署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双方的长期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裁喻宝才说,沙特阿美是中国石化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多年来双方在中国和沙特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为双方在沙特的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双方将精诚协作,共同为“一带一路”倡议和2030发展愿景,注入新活力,贡献新成绩。沙特阿美进一步拓展与中国石化的合作关系,利用双方的实力和影响力,将双方在中国长期合作的成功经验带到沙特。这次的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将沙特阿美与中国石化的战略合作推进到沙特境内的关键领域,并最终受益于各方。
【关键词】中国石化,沙特阿美,合作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油气领域“深地工程”获重大突破(2022-08-10)
【摘要】 8月10日,国际石油网讯,8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获得重大突破。顺北803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日产原油244.3吨、天然气97万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目前,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钻探垂直深度超过8000米的油气井达41口,已落实四个亿吨级油气区,标志着这一全球埋藏最深的油气田被成功勘探开发,对我国深地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将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贡献重要力量。同日,中国石化命名顺北油气田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也是中国石化首次命名“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被誉为“深地一号”。
【关键词】中国石化,油气领域,深地工程
【石油天然气】利通科技助力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开采新发展(2022-08-05)
【摘要】 8月5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利通科技LT301超耐磨酸化压裂软管成功中标中国石油集团某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助力中国石油集团在非常规油气钻探开发领域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压裂技术是实现油气增产的进攻性技术,也是国内外各大油气田实现增产稳产的主要技术手段。2016年,利通科技以差异化战略推进酸化压裂软管总成的全面研发和创新,于2021年5月推出了具有重量轻、寿命长、柔性好、易装配等特征的页岩油气增产酸化压裂管路解决方案并成功进军美国市场。抢抓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新机遇,利通科技紧密关注中国三大油企及旗下单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钻探开发设备的需求,并与各油服公司开展密切交流,参与了严苛的产品审核和样品检验过程。此次中标,利通科技充分发挥了从油藏分析、管汇工艺设计、油气田现场施工等方面全链条压裂管汇技术服务能力,展示了助推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力。
【关键词】利通科技,中国石油,油气开采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首台井口光电一体化加热炉试运成功(2022-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在“双碳”目标下,借助沙漠戈壁充足的日照条件,塔里木油田多举措高效优化设备节能。在加快推进光电利用等新能源项目的同时,加快井口耗能设备节能优化,推进新能源设备应用。7月29日,中国石油首台井口光电一体化加热炉在塔里木油田轮南39-2井一次试运成功,光电贡献率达100%。该台井口光电一体化加热炉的应用,年均可减少碳排放113吨,相当于在沙漠地带种植6200棵树木。 在“双碳”目标下,借助沙漠戈壁充足的日照条件,塔里木油田多举措高效优化设备节能。在加快推进光电利用等新能源项目的同时,加快井口耗能设备节能优化,推进新能源设备应用。塔里木油田发挥其作为集团公司加热技术研发中心成员单位的优势,积极与厂家对接。油田下“菜单”提思路定方案,厂家设计制造,好主意变成了好产品,历经半年时间,结出了第一枚合作共赢的果实。
【关键词】中国石油,光电一体化,加热炉
【石油天然气】中国渤海油田助力“双碳”,垦利油田累计减耗天然气546万立方米(2022-08-04)
【摘要】 8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该公司下辖的渤南作业公司垦利油田群电网通过创新节电措施,实现机组整体发电效率平均提升3.8%,日减少燃料气消耗约1.6万立方米,日节约天然气超5万立方米,三个月以来累计减少天然气消耗546万立方米,预计全年可节约天然气超千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2.15万吨,为中国渤海油田深入推进“绿色油田”建设迈出重要一步。经过前期准备,垦利电网由3个电站平台各运转2台透平发电机的“2+2+2”模式,调整为2个电站平台各运转2台、1个电站平台运转1台的“2+2+1”模式,在确保油田生产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成功减少1台在运行的透平发电机。同时,渤南作业公司主动向南海东部、南海西部所辖油田学习节能经验,在技术交流中广泛吸取经验,创新提出等离子火炬+火炬系统微正压+液环压缩机的回收技术组合。
【关键词】渤海油田,垦利油田,双碳
【石油天然气】吉林油田上半年油气实现“双增长”(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今年上半年,吉林油田油气产量当量实现“双增长”。公司生产油气262.2万吨,完成年计划53%,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其中,原油产量219.4万吨,完成年计划54%,同比增加6.6万吨;天然气产量5.37亿方(页岩气3800万方),完成年计划49%,同比增加1400万方。吉林油田全力构建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能源结构新布局,全面推进公司26项工作部署,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生产经营创八年来最好水平。公司整体盈利同比增利13.5亿元,与去年同期同口径对比,桶当量完全成本、折旧折耗成本、现金成本、基本运行费均大幅下降。吉林油田上半年,坚持稳定松南、快上川南,放下产量情结,树牢效益意识,锚定完全成本硬下降、资产质量再提升,扎实开展SEC增储专项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到综合效益稳定上。
【关键词】吉林油田,油气,双增长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东方物探打造新业务增长极(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24日,由东方物探、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的“uDAS分布式传感地震仪及应用”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标志着东方物探在光纤智能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简称光纤智能油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上取得新突破。在该技术的拉动下,东方物探有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极。与常规井中地震技术相比,光纤智能油藏技术具备高密度采样、长周期观测、耐高温高压、低成本作业等优势,可以实现凹陷级别的精细储层构造刻画和剩余油气寻找,以及整体油藏评价下的油井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突破了油气藏精细描述的技术瓶颈,实现了油气藏由静态监测向动态监测的重大转变,为进一步提升油气采收率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光纤智能油藏技术从核心装备到下井工艺,以及精准储层改造监测、油藏动态监测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了东方物探从勘探向开发领域延伸。
【关键词】中国石油,东方物探,新业务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启动(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28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启动仪式在钦州市广西石化乙烯装置项目用地现场、北京中国石油大厦举行,标志着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正式启动。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是中国石油“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对于推动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启动的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包括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裂解等16套炼化装置。项目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新增用电全部使用绿电,装置能耗、终端电气化率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推动炼化业务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化,企业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石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履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使命,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关键词】中国石油,广西石化,转型升级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自研催化剂第四次中标“一带一路”重点项目(2022-07-22)
【摘要】 7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18日,从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石化院)获悉,6月,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厂催化裂化催化剂国际公开招标中,石化院自主开发的LZR-20PK催化剂在与GRACE、KNT等国际大牌公司竞争中第四次成功中标,对中国石油催化剂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厂的市场开拓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奇姆肯特炼厂项目是中国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合作项目,也是“一带一路”中哈能源合作的重点项目。自2018年炼厂开始使用LZR-20PK催化剂以来,由石化院、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油技开)和兰州石化公司组成的催化剂“研、产、销”团队通力合作,克服原料油变化、重金属污染、疫情影响等困难,结合炼厂原材料变化、产品需求变化等因素,前后多次优化调整催化剂配方,保障炼厂装置平稳高效运行,得到了炼厂负责人的高度赞扬。此次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国际公开招标中成功中标,是催化剂“研、产、销”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键词】中国石油,催化剂,中标
【石油天然气】塔里木盆地累计生产凝析油气突破1.5亿吨(2022-07-19)
【摘要】 7月19日,国际石油网讯,7月18日,中国石油宣布,塔里木盆地累计生产凝析油气突破1.5亿吨,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200万吨,有力保障了我国高端石化原料供给。近日,位于天山南麓的博孜1302井建成投产,是博孜大北超深凝析气区投产的第67口高产气井。该气区是塔里木油田新落实的大型凝析气区。博孜大北凝析气区年产凝析油气当量保持百万吨以上增长,其中凝析气保持10亿方以上增长,凝析油保持10万吨以上增长,为塔里木油田凝析油气年产1000万吨以上长期稳产夯实了基础。凝析油又称天然汽油,富含芳烃、轻烃等稀缺烃类组分,是国家急需的高端石化原料。塔里木盆地绝大部分凝析油气蕴藏在地下七八千米的岩石缝隙里,开采难度很大,钻井行业衡量技术难度有13项指标,这里7项排名世界第一。中国石油加大科技攻关,攻克了超深超高压凝析气田开发“清洁完井、井完整性、高压长距离混输”等关键工程技术瓶颈,为工业化规模应用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生产,凝析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