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中企中海油服与中东石油公司签署多份长期合同,金额约140亿元(2022-10-26)
【摘要】 10月2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0月23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公司与中东地区一流国际石油公司签署多份钻井平台服务长期合同,合同金额总计约人民币140亿元。公告称,这标志着中海油服与国际石油公司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各领域的深化合作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中海油服国际化运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被国际一流石油公司全面认可。公告称,项目实施后,中海油服在中东地区的海外业务服务将形成“全方位融入阿拉伯湾、全方位缔结共同体、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市场格局。在本次合作中,中海油服将充分激活旗下的全球最大海上钻井服务船队的规模化作业能力,提级提速保障关键客户油气田勘探开发需求落实落地。
【关键词】中海油服,签署,长期合同
【石油天然气】海南矿业旗下洛克石油南海油气区块获得重大勘探突破(2022-10-25)
【摘要】 10月25日,国际石油网讯,10月20日,自海南矿业获悉,海南矿业控股子公司洛克石油与中海油合作的南海珠江口盆地03/33合同区勘探井获得重大勘探突破,在古近系地层获得重要油气发现。据悉,2022年9月9日,该勘探井顺利钻至古近系目的层,共钻遇近50米净油层(垂厚)。10月5日进行了DST测试作业,获得单层自喷平均日产原油超千桶的高产工业油流。“这是近年来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整装油气发现和重要勘探突破之一。”海南矿业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此次进展对进一步认识陆丰凹陷古近系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最终实现03/33合同区合作油田的开发与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洛克石油,海油气区块,勘探突破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2022-10-20)
【摘要】 10月20日,国际石油网讯,10月19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来的最大突破,是加快深海深地探测取得的有力进展。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一般把水深超过300米的水域称为深水,把井深超过3500米的井定义为深层井。此次发现的宝岛21-1气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海域深水区,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完钻井深超过5000米,距离“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约150公里,海洋地质条件极端复杂。中国海油研究人员发现,宝岛21-1具有大型三角洲发育的构造背景,最有可能是一个大中型气田。部署的第一口预探井就钻遇气层113米,创下深水区单井气层最厚的纪录。经测试,日产天然气58.7万立方米。评审批复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超300万立方米。
【关键词】中国海油,深水深层,大气田
【石油天然气】中石化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发现千亿方级大气田(2022-10-19)
【摘要】 10月19日,国际石油网讯,10月18日,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在四川盆地部署的金石103HF探井获高产稳产工业气流,日产天然气25.86万立方米,评价落实地质资源量3878亿立方米。这是我国首次在寒武系筇竹寺组地层取得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开辟了页岩气规模增储新阵地,对推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主要有龙马溪组和寒武系筇竹寺组两套主力海相页岩层系,其中龙马溪组已实现规模开发,如我国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而寒武系筇竹寺组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海相页岩气勘探目标。此次在该新层系取得突破意义重大,将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由龙马溪组单一层系向新区、新层系、新类型领域纵深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川渝地区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
【关键词】中国石化,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净利润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22-10-17)
【摘要】 10月1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受益于油价上涨,中国海油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刷新历史,净利润首次突破1000亿元。中国海油10月16日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人民币1078亿~109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50亿~570亿元,同比增加约104%~108%。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063亿~10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48亿元~568亿元,同比增加约106%~110%。该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预计在359亿元~379亿元,第二季度、第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375.86亿元和343.01亿元。中国海油在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超过2021年全年,纵向对比,上述预增后的前三季度净利润水平相当于该公司2020年全年盈利的4.3倍,同时也远高于中国海油在史上其他高油价周期的业绩。
【关键词】中国海油,净利润,油气产量
【石油天然气】青海油田打造能源供给新体系(2022-10-14)
【摘要】 10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青海油田加速推进新能源业务,截至10月9日,油田实现清洁替代6.67万吨标煤,为建设油气和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注入动力。柴达木盆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伴生矿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业务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青海油田加大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拓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伴生矿等新能源业务布局,积极打造油气为主、多元互补的能源供给新体系。今年3月,青海油田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光伏建设项目、新能源清洁替代项目、伴生矿综合利用项目4个项目组实行挂图作战,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进展。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光伏项目,是青海省气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先行先试的重点项目,对加强青海海西地区与青海主网通道输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方协调推进,目前已确定30万千瓦燃机重启+150万千瓦新能源指标。
【关键词】青海油田,能源供给,新体系
【石油天然气】中石油管道局近日在伊拉克连中两单(2022-10-14)
【摘要】 10月14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宣布,在伊拉克市场与两家业主签订新合同,分别是鲁迈拉产出水回注设施站外工程总承包(EPC)一期管线项目和伊拉克九区块水源水厂及玻璃钢管供水管道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EPCC)项目。鲁迈拉产出水回注设施站外EPC一期管线项目业主为巴士拉能源公司,工程为EPC总承包模式,包含16英寸、18英寸等多种规格高压注水管线,合计50余千米,目前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管道局已连续11年为巴士拉能源公司提供各种工程建设服务,此次中标将为双方合作续写新篇章。伊拉克九区块水源水厂及玻璃钢管供水管道EPCC项目,业主为科威特能源巴士拉有限公司,主要工作范围包括水源水厂和玻璃钢管管线建设。该项目的中标标志着管道局在伊拉克九区油田市场成功扎根。
【关键词】中石油,管道局,伊拉克
【石油天然气】长庆油田:连续10年稳居国内第一大油气田(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庆油田以连续10年稳居国内第一大油气田的成绩,建成6000万吨级“西部大庆”,成为保障我国油气安全、端牢能源饭碗的“压舱石”。成立于1970年的长庆油田,主要在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及新能源业务。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是国际上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资源,致密程度堪比“磨刀石”,勘探开发属于世界级难题。50多年来,几代长庆人扎根盆地,历经艰苦创业、油气并举、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阶段,成功开发了35个油田和13个气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出重要作用。“长庆石油人聚力科技创新,围绕油田发展质量、效率及发展方式的一系列创新变革探索,是一路支撑长庆油田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长庆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江川表示。
【关键词】长庆油田,第一,油气田
【石油天然气】新疆油田实现油气生产安全平稳运行(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新疆油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要求,周密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全力推进油气田生产安全平稳运行。截至9月26日,这个油田今年开井2.4万余口,累计产油1055.82万吨,产气27.71亿立方米,均实现超计划水平生产。今年年初以来,面对艰巨的生产经营任务和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新疆油田坚持稳字当头,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扎实做好“五个统筹”,加快推进“五个转变”,着眼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落实一系列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全面推进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助力集团公司世界一流综合性能源公司建设。
【关键词】新疆油田,油气生产,平稳运行
【石油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加速跑,做好冬季供气保供工作(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发布消息,公司正积极推进大型、超大型LNG(液化天然气)储罐的规划建设。预计到2025年年底,将新增LNG储备容量567万立方米,相当于可存放超35亿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可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气应急供应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今年以来,我国多个储气设施项目快速推进。9月22日,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中海油盐城绿能港一期扩建工程10号储罐顺利完成升顶任务,标志着储罐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为中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按时投产奠定了基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中建电力项目负责人位以撒介绍,作为国家初步规划为3000万吨/年的天然气产供储销基地,该项目可增加华东地区天然气供给,补充江苏省天然气市场缺口,优化长三角地区能源结构,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词】储气设施,建设,供气保供工作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携手四大企业构建车电分离新业态(2022-09-26)
【摘要】 9月26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中国石化再度重大转型,与中国石油等联合成立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9月22日,由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上汽集团、宁德时代、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达40亿元人民币,助力构建车电分离完整生态,打造标准化平台,为新能源车主带来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优质出行体验。公司以动力电池租赁业务为核心,开展换电技术研发推广、电池运营管理、大数据服务等,为消费者提供通用便捷的车电分离解决方案,变“买车加油”为“买车身加电”。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各股东方的优势,先期将为上汽集团跨多个品牌,覆盖SUV、轿车、MPV以及商用车等全部品类的换电车型提供车电分离服务。其中,上汽集团飞凡汽车的首款旗舰SUV即将上市,成为换电模式下首款落地车型。
【关键词】中国石化,车电分离,新业态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09-23)
【摘要】 9月2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今年1~8月,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生产油气2234万吨,同比净增104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次次刷新历史的数字,是塔里木油田将“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责任担当转化为实际行动、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建成世界一流大油气田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的印证。2021年底,塔里木油田对标国际先进石油公司,在22项主要指标中,油田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13项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作为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始终将“国之大者”镌刻于心,稳步推进勘探开发,发现了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形成富满10亿吨大油区,高质量建成3000万吨大油气田和300亿立方米大气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今年,塔里木油田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1~8月获得8个预探发现、5个评价进展。
【关键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高质量发展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与上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09-23)
【摘要】 9月23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9月22日,中国石化与上海市以视频形式签署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全方位推进上海重点转型区域发展,协同培育上海化工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今年,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宝山、金山地区发展转型提出新要求,推动与中国宝武、中国石化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央企在上海市南北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上海实施南北转型发展战略,是高端先进石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石化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绿色化工高质量发展和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参与化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方位助力上海石化园区等重点转型区域发展。同时,中国石化将统筹在沪企业业务布局,加快高端绿色项目实施,在培育上海化工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展现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中国石化,上海市,战略合作
【石油天然气】新疆和中石油合作首套EVA项目投料开车成功(2022-09-20)
【摘要】 9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9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国石油合作的首套独山子天利高新石化20万吨/年EVA项目16日投料开车,成功打通全流程,产出高压聚乙烯(LDPE)粒料,为装置后续生产高品质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产品打下坚实基础,标志着新疆地方国有企业延长石化产业链、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取得新突破。该项目是新疆推动石油化工产业体系延链、补链、拓链、强链的代表性工程,是地方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工程,是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加工轻烃炼油及乙烯优化调整配套工程。项目充分依托独山子石化丰富的乙烯资源,总投资24.62亿元,投产后年产值逾30亿元,每年上缴税费上亿元,解决当地石油化工方面的专业人才200多人就业。
【关键词】新疆,中石油,合作
【石油天然气】“海途”亮相——中国海油海上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2022-09-16)
【摘要】 9月1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9月15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国产化海上地震采集综合导航系统“海途”在渤海油田中深层地震采集项目中首次成套化应用,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海洋拖缆地震采集技术打开了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国产自主研发的综合导航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据了解,海上地震采集综合导航系统是海上地震采集作业的“控制和指挥中心”。“海途”综合导航系统包括实时导航软件、导航数据后处理软件、面元统计分析软件及综合导航数据采集平台。该系统可为物探船提供实时定位导航,使船载其他地震采集系统协同工作,并实时解算水下震源位置和检波点位置,完成分析反射面元的覆盖情况,有效提升地震采集的作业质量。
【关键词】中国海油,海上地震采集,关键技术
【石油天然气】海油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2022-09-16)
【摘要】 9月1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海油发展发布《中长期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该公司首次开展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对于进一步明确公司发展定位、擘画发展蓝图、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提升战略管理水平,以高质量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远景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分阶段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公司突出发展油气生产服务产业,实现服务产业向“技术+装备/产品+服务”转型,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多元产业协同发展,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到2035年,数字化和新材料产业成为公司支柱产业,产业一体化服务显著提升,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科技服务公司;到2050年,公司部分技术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能源生产和绿色转型,零碳和负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满足“绿色低碳和数字油田”需求的主力军。
【关键词】海油发展,国际一流,能源技术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首座批零兼营“五位一体”综合能源服务站正式投营(2022-09-13)
【摘要】 9月13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9月8日,中国石化首座批零兼营“五位一体”综合能源服务站——嘉兴平湖滨海大道站正式投营。该站由浙江石油分公司与嘉兴港区滨海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除传统的汽柴油、LNG、充电和易捷服务外,该站还以零售和批发两种形式提供氢气,为周边厂矿企业、物流园区、加氢“子站”等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能源补给。当天上午,数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在滨海大道站加注完毕,载着满满货物,陆续从“东方氢港”嘉兴港区出发,向上海方向驶去。与普通的加氢站有所不同,该站除了常规加氢站必备的2台45兆帕压缩机外,还有2台20兆帕压缩机和1台90兆帕液驱式压缩机,能同时为35兆帕和70兆帕氢燃料电池车加注氢气。除为车辆提供加氢服务外,该站还依靠氢气管线的接入实现氢气充装批发功能,也因此被称为加氢“母站”。加氢“母站”除供应本站氢气零售加注业务外,每天能为5至6辆管束车提供充装,服务周边的加氢“子站”。
【关键词】中国石化,综合能源,服务站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建成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2022-09-09)
【摘要】 9月9日,国际石油网讯,日前,中国石化宣布,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这是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标志着CCUS产业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和封存。CCUS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可以实现石油增产和碳减排双赢,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由齐鲁石化捕集提供二氧化碳,并将其运送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封存,实现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CCUS项目覆盖石油地质储量2500多万吨,共部署73口注入井,预计15年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00余万吨,增油近300万吨,采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将为我国大规模开展CCUS项目建设提供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数据。
【关键词】中国石化,百万吨级,CCUS项目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在不锈钢酸化缓蚀剂领域获重大突破(2022-09-09)
【摘要】 9月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9月5日,从工程材料研究院获悉,该院自主研发的2205双相不锈钢专用超高温酸化缓蚀剂,大幅降低了双相不锈钢在酸液体系中的腐蚀速率,仅为SY/T 5405-2019行业标准限制值的17%。这成为继攻克超级13铬不锈钢酸化腐蚀难题后,中国石油在不锈钢酸化缓蚀剂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缓蚀剂具有高效、低成本且操作简单等优点,是防腐蚀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技术之一。缓蚀剂的防腐性能取决于材质、腐蚀介质、温度、缓蚀剂的分子结构、溶解性等诸多因素,并且在超高温、强腐蚀苛刻服役工况下,缓蚀剂会出现脱附严重,难以形成稳定、致密的膜层等问题。因此,研发油气超深井专用高效缓蚀剂极具挑战性。
【关键词】中国石油,酸化缓蚀剂,重大突破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3座全球最大LNG储罐同步升顶(2022-09-07)
【摘要】 9月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9月7日自中国海油获悉,当天在江苏盐城滨海港工业园区,3座单个面积约1个标准足球场、重量近1200吨的LNG(液化天然气)储罐穹顶通过气压托升至60米高的罐顶,这是全球首次3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同步升顶,标志着中国超大型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和项目管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是全球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LNG接收站项目,一期工程共建造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和6座全球最大的27万立方米储罐,总罐容250万立方米。作为LNG产业链核心装备,LNG储罐造价高昂,对安全性要求极高,设计建造工艺十分复杂,是能源领域的尖端技术之一。而升顶是储罐建造过程中技术难度最大、安全系数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中国海油正积极推进大型、超大型LNG储罐规划建设,珠海、宁波等地有11座27万立方米储罐正在建设中,盐城“绿能港”二期10座27万立方米储罐也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关键词】中国海油,LNG储罐,升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