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CCUS专项工程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破百万吨(2022-12-16)
【摘要】 12月1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11日,从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获悉,通过持续推进CCUS专项工程建设,中国石油CCUS项目注气能力明显提升,今年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00万吨,产油30万吨,规模保持国内领先。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CCUS项目在驱油利用领域正式迈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中国石油一直高度重视CCUS产业发展。“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体系,制定了中国石油绿色行动计划三步走总体部署,专门设立CCUS重大科技专项,攻关CCUS全产业链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多项重要进展,支撑集团公司CCUS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中国石油CCUS项目已累计埋存二氧化碳超过5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000万棵,累计增油130万吨。
【关键词】中国石油,CCUS,专项工程
【石油天然气】辽河油田多元CCUS试验助力增油减碳(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8日,沈21-3井开展CCUS试验20天来,目前已埋存二氧化碳548吨,地层压力逐渐恢复。这是辽河油田今年开展的第26口CCUS试验井。今年年初以来,辽河油田在不同油藏采用二氧化碳驱油方式,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近5万吨,增油近2万吨。辽河油田在碳捕集采油技术应用方面已有近10年经验,目前已建立了完整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运输、注入产业链条。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推进,辽河油田也加快了CCUS技术的攻关步伐,探索二氧化碳在采油过程中的多元利用方式。今年年初以来,辽河油田在这个区块开展了10个井组的二氧化碳试注工作,日注入规模突破200吨,为后期大规模注入二氧化碳积累了经验。同时,这个区块开展大规模二氧化碳驱试验所需的第一批14口新井已全部完钻。
【关键词】辽河油田,CCUS,增油减碳
【石油天然气】塔里木新井天然气日产量超千万方(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3日,塔里木油田今年投产的新井日产天然气突破1000万立方米大关,达到1031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通过全方位统筹管理,今年已投产新井122口,新井生产天然气14.3亿立方米、原油71.1万吨,分别超计划2.1亿立方米、14.9万吨,不仅为保障西气东输和南疆各地民众用气夯实了基础,更为冲刺全年油气生产任务目标增添了“底气”。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始终把平稳供气作为首要任务,超前准备开发方案,加快井位部署、钻前准备、钻完井、试油投产等工作的组织,高效抓好重点产能建设项目的实施,集中精力强化新钻井“一井一策”精细管理,最大限度释放新井产能,不断提升冬季天然气供应的应急调峰能力。
【关键词】塔里木,新井,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建成投用,海上碳封存来了(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2月7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获悉,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该油田群建有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珠江口盆地首个新建无人平台恩平10-2平台、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等,其建成投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我国珠江口盆地,距深圳西南约20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油田群包括4个新油田,计划投产生产井48口。全面投产后,油田群高峰日产石油近5000吨。此次投用的恩平15-1平台是恩平15-1油田群最重要的海上设施,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
【关键词】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19亿美元增持全球最大深水油田(2022-12-02)
【摘要】 12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2月1日,中国海油宣布以约19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深水油田巴西布兹奥斯项目5%的权益,成为该油田作业者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最大合作伙伴。布兹奥斯项目于2018年4月投产,是巴西最大的整装油田,也是世界最大的深海油田,平均作业水深超2000米,采用传统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水下生产系统模式开发,目前日产原油约60万桶。2019年11月6日,在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举行的区块招标中,由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今次收购是中国海油继2019年中标布兹奥斯油田项目5%权益后又一次大规模增持,从而以10%的权益比例一跃成为该油田作业者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最大合作伙伴。
【关键词】中国海油,增持,深水油田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取得氦气提纯技术重大突破(2022-12-02)
【摘要】 12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1月30日,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首套氦气提纯装置在重庆石油LNG工厂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高纯氦气。该项目可年产99.999%高纯氦气20吨以上。氦气具有密度低、沸点低、导热性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生物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我国氦气资源相当贫乏,提氦技术相对落后,超过95%的氦气资源依靠进口。目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氦气资源仅来源于含氦天然气,需要将氦气进行有效提纯利用。天然气尾气成分复杂,其中甲烷、氮气与氦气分子的动力学直径十分接近,因此氦气提取十分困难。该氦气提纯项目采用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效深度脱氢和膜法氦气分离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工艺开发到工业应用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中国石化,氦气,提纯技术
【石油天然气】长庆油田强化储气库群调峰能力建设(2022-12-02)
【摘要】 12月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8摄氏度,属地首座天然气储气库、长庆油田已建最大储气库——苏东39-61储气库,比计划提前21天完成了年度注气任务,目前已完成采气系统首次投产调试,随时可进行采气调峰。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储气库群今年超计划137%完成注气目标,高峰期调峰能力可满足900万户家庭一天用气量,较去年提升了166%。作为国内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和我国陆上天然气枢纽中心,长庆油田冬季天然气供气量占冬供高峰期全国每天使用天然气总量的1/7。结合往年冬季供气生产规律,长庆油田精准预判各项运行指标,将配产任务落实到单井,每日核实调峰产量。今年4月起,就超前启动储气库群新一轮注气工作,将动态监测、节能减排等工作与注采运行同部署、同落实。
【关键词】长庆油田,储气库群,建设
【石油天然气】塔里木油田全过程清洁化,打造发展新优势(2022-11-25)
【摘要】 1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塔里木油田坚持在生产中推进节能降碳,重点实施67项节能低碳技术应用,实现节能与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今年单位综合能耗、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5%和4.6%。塔里木油田油气生产区域地处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塔里木油田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大力推行节能减排降耗,加强用能设备能效监测评价,实施油气生产系统提效工程,努力实现生产过程中降碳与节能双轮驱动,保护生态环境。塔里木油田加大成熟节能低碳技术分享及推广应用,强化油气生产系统用能“瘦身健体”,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评审,制定碳排放专项控制方案,重点从集输、处理、机采、注入、供配电、通用及新能源6个方面实施67项技术,推进全过程清洁化生产,走出一条清洁低碳、安全环保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塔里木油田,清洁化,新优势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首次实现海上LNG“船对船”同步加注作业(2022-11-25)
【摘要】 1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22日,中国石油圆满完成深圳盐田港LNG“船对船”同步加注作业。这是中国石油首次实现海上船舶LNG同步加注作业,拉开了粤港澳大湾区LNG海上加注业务的序幕。22日15时,在盐田国际港区16号码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为达飞集团LNG动力集装箱船提供LNG同步加注作业服务。此次LNG加注作业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天然气销售公司长期以来为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所作的努力。天然气销售公司与深圳市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携手盐田港集团和深圳燃气集团成立国际液化天然气加注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海上LNG加注服务,为中国石油乃至全国探索海上船舶LNG加注业务、服务国际航运绿色发展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关键词】中国石油,LNG,加注作业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再添超千亿方页岩气田(2022-11-25)
【摘要】 11月2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1月24日,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获重大突破,由勘探分公司和西南石油局提交的綦江页岩气田首期1459.68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整装页岩气田诞生。该气田是我国盆缘复杂构造区发现的首个中深层-深层页岩气大气田,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和贵州省习水县境内,处于四川盆地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受强烈构造运动改造,具有地表和地下“双复杂”的特征。通常而言,埋深超过3500米的页岩气,被定义为深层页岩气。綦江页岩气田的页岩层埋深跨度为1900米到4500米,主体部分埋深大于3500米。深层页岩气上覆地层复杂,存在着页岩埋深大、地应力多变等多项世界级难题,对技术要求高,勘探开发难度大。
【关键词】中国石化,千亿方,页岩气田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莫桑比克科洛尔项目首船LNG外运(2022-11-17)
【摘要】 11月1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当地时间11月13日,中国石油参与的莫桑比克4区项目首批开发的科洛尔浮式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实现首船LNG发运,标志着这个世界级超深海浮式LNG项目实现全产业链运营。这是非洲东部海上外销的首船LNG,莫桑比克由此正式进入LNG出口国行列。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表示,作为中国石油海外单体投资最大项目,4区项目是中国石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又一成功实践。莫桑比克4区科洛尔浮式LNG项目是世界上首个超深水浮式LNG项目,也是非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浮式LNG项目,水深超过2000米,集成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深海LNG技术,以“水下生产系统+浮式LNG船”的模式开发。莫桑比克4区项目由意大利埃尼公司、中国石油、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葡萄牙高浦能源公司和韩国天然气公司共同建设和运营。其中,中国石油持有20%权益。
【关键词】中国石油,莫桑比克,LNG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最大民生工程取得关键性突破(2022-11-16)
【摘要】 11月1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3日,在中国海油和广东省湛江市的共同努力下,湛江市南油片区(首期)“三旧”改造项目(下称南油旧改项目)由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牌,标志着中国海油最大民生工程取得关键性突破,即将进入施工建设阶段。该项目占地面积534亩,涉及安置居民1229户,总投资约75亿元。南油旧改项目所在的南海西部矿区是中国海油的发祥地之一,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600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矿区职工及家属近3万人。矿区内多数建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构)筑物破旧,配套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生产、科研、仓储功能布局不清晰,产业分布零散,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不仅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也不利于当地群众生活品质提升。该项目的成功摘牌,标志着湛江市与中国海油、中铁建设两家央企“企地合作”“央企战略合作”开创多方互利共赢崭新局面。
【关键词】中国海油,民生工程,关键性突破
【石油天然气】东方物探以技术突破推动油气勘探大发现(2022-11-14)
【摘要】 11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9日,东方物探高效勘探采集再添装备“利器”,自主研发的高效混叠激发管理系统成功推出,全面接入智能化地震队4.0,成为智能化地震队生态圈又一核心成员。这是东方物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东方物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支撑当前和引领未来的技术发展角度,系统思考和谋划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物探技术发展。突出抓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持续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加快推动物探技术向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低成本、多学科协同发展;积极布局新业务发展路线,加快发展新能源技术,在能源转型中抢占先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完善“共建共享共赢”研发生态,打造跨界融合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技术供给体系,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着力在核心软件、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力度,坚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东方物探,技术突破,油气勘探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巴西深水勘探区块获重大油气发现(2022-11-10)
【摘要】 11月1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1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简称巴西国油)合作的位于巴西桑托斯盆地阿拉姆深水勘探区块的首口探井——古拉绍-1井测试获得成功,成为中巴双方精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最新成果。古拉绍-1井距离圣保罗州桑托斯市240公里,作业水深1905米。2021年11月,该井通过电缆测井和流体取样证实了含油层段,取得重大勘探发现,成为近十年全球十大原油发现之一。中国石油和巴西国油技术团队迅速确定测试方案并积极推进潜力层测试,以进一步明确油藏产能和油藏性质。今年10月16日,古拉绍-1井完成三开三关阶段测试并获得高产油流,通过采集动态生产数据,对该井产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进一步证实了阿拉姆区块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为加快勘探评价进程、尽早投入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关键词】中国石油,巴西,油气发现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进博会签约金额逐年攀升,五年累计突破500亿美元(2022-11-08)
【摘要】 11月8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吸引了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参加,与18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五年累计签约金额突破500亿美元。目前,中国海油已成为中国海上最大的油气生产商,累计与81家国际石油公司共签订超过230个对外合作合同,累计引进外资超2500亿元人民币。海洋油气长期位居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行业之列。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40年对外合作的发展历程,使中国海油积累了立足全球谋发展、扩大合作求共赢的宝贵经验。中国海油正大力实施增储上产攻坚工程、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和绿色发展跨越工程,着力建设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人本理念践行示范中心,全力推动海洋石油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空间广阔。
【关键词】中国海油,进博会,签约
【石油天然气】第五届进博会中国石油采购总金额达167.9亿美元(2022-11-07)
【摘要】 11月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暨签约仪式上,中国石油与全球30家合作伙伴签署30份采购协议,合同总金额达167.9亿美元。在第五届进博会期间,与中国石油签约的合作伙伴包括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佳施加德士株式会社苏州贸易公司、联益集团中国公司、哈里伯顿(中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斯伦贝谢、特纳集团、韩国梨树爱克莎化工有限公司等。据了解,中国石油已连续五年在进博会期间成功举办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促进了与全球合作伙伴的融通贸易、共促合作。五年间,中国石油共与142家供应商签署采购协议,采购金额累计达927.9亿美元。目前,中国石油已经构建形成国内原油产量保持1亿吨以上稳中有增、国内天然气超过1亿吨油当量、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保持1亿吨以上总体稳定的“三个1亿吨”格局。
【关键词】进博会,中国石油,采购
【石油天然气】塔里木油田:规模建产,加快提升天然气产能(2022-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完成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增压输送工程泽普压气站的压缩机主体安装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配套设施建设,为下游增输天然气。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把天然气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坚持抢先抓早,周密部署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工作,加快提升天然气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今年已新建和恢复天然气产能超31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是冬季天然气供应的基础。塔里木油田成立油气生产能力提升、地面系统配套完善等4个冬供工作组,统筹推进老井稳产、措施增产、新井上产、管理促产,大力提升天然气生产能力。塔里木油田突出博孜—大北天然气上产主力区块,集中规模建产,截至目前,今年已在库车山前等地区陆续投产34口天然气新井,新建产能18.3亿立方米。
【关键词】塔里木油田,提升,天然气产能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投资建造的首艘LNG船交付使用(2022-11-02)
【摘要】 11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10月25日,中远海运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LNG运输项目首制船命名及交付仪式在上海举行。仪式上,国际事业公司与上海中远海运LNG和中远海运石油签署期租合同下的船舶交接议定书,标志着中国石油首批3艘自有LNG船队首制船“少林”号正式交付使用。“少林”号LNG船的投用将在中国石油海外天然气资源运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少林”号LNG船总长295米、型宽45米。这艘船采用全球最新一代双燃料低速推进动力系统,配备先进的环保装置,使日油耗量在百吨以内,在充分节能的同时降低各种排放参数,燃气和燃油模式均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其技术性能、环保指标和可靠性要求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也为国际事业公司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中国石油,LNG船,交付使用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完成天然气管道脉冲清洗(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日前,随着清管器顺利到达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坨子里站收球桶,欢兴720管道第五次清管作业顺利完成。欢兴720管道是天然气集输系统的关键动脉之一,全长32公里,1981年建成投产,其中坨子里站-欢喜岭站段管道大部分穿越苇田、稻田,长约23公里。随着管道运行年限的增加、苇根对防腐层的破坏,管道防腐层破损及本体腐蚀缺陷较为严重,受管道内大量沉积物影响,管道不具备清管、内检测条件。为了攻坚该段管道清管扫线、内检测难题,该公司借鉴气爆脉冲清洗专利技术在80万轻烃装置压力容器清洗过程中的应用经验,经过反复地实验与数据比对,确定了该技术应用于大口径、长距离天然气管道。自8月20日起,欢兴720管道清洗作业正式开始,对关键节点、施工现场实行升级管理,克服抗洪复产、欢一联污水不稳定、缓冲罐沉积物影响排污泵运行、原工艺阀门失效等诸多难题影响,累计清洗用水约3万方,管道脉冲清洗取得实质成效。
【关键词】辽河油田,天然气管道,脉冲清洗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实现深水油气开发新跨越(2022-10-27)
【摘要】 10月2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同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开钻,拉开了我国油气开发挺进深水的大幕。十年来,中国海油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推进能源强国建设,倾注全力逐梦深蓝,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制胜法宝,组建形成了以“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等为代表的“深水舰队”,相继攻克了常规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了深水开发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技术体系,具备了从深水到超深水,全海域、全方位的作业能力,使我国跃升成为全球能够自主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深水油气装备技术能力的重大飞跃。
【关键词】中国海油,深水油气,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