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百亿私募正圆投资旗下产品大起大落,集中“押注”式投资惹争议(2023-04-25)
【摘要】 4月25日,中证报讯,成立以来净值翻47倍,2019年收益率达194%,2020年达162%,2021年达168%,年化收益率超过76%,如此令人震惊的收益率,出现于百亿私募正圆投资旗下某代表产品身上。然而,“牛气冲天”的业绩背后,正圆投资旗下投资经理却被质疑重仓“押注”单票,高度集中式的投资风格颇受争议。同时,以灵活性为优势的私募基金,是否应对单票持仓比例加以限制也引发业内讨论。可谓“成也集中败也集中”,这一投资方式的“AB面”,在另外两只基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在2022年,同样是正圆私募旗下另一只产品,就一度大幅回撤,跌破预警线。2022年9月,正圆日月当空私募基金跌破0.65预警线,并较为接近0.6的清盘止损线。
【关键词】百亿私募,正圆投资,大起大落
【资产管理】兰州银行加码支持绿色金融,多维发力乡村振兴(2023-04-25)
【摘要】 4月25日,中国金融网讯,今年以来,兰州银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优化信贷布局、加大资源投入,加码支持绿色金融重点项目、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贷”动产业转型升级。认真梳理绿色项目,针对重点客户、重点项目,总分支联动、前中后台协同作业,在强化业务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大力推动优质绿色项目尽快落地。优先保障绿色信贷投放额度,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生态环境和绿色服务等领域信贷额度不设上限,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截至2023年3月末,兰州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21.53亿元,较年初净增27.18亿元,增幅28.81%。
【关键词】兰州银行,绿色金融,乡村振兴
【资产管理】路博迈基金首只权益公募产品获批(2023-04-25)
【摘要】 4月25日,新浪财经讯,路博迈基金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此前申报的首只权益类公募产品——路博迈中国机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正式获批,并计划于五月份正式募集。路博迈首只公募产品——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在3月21日正式成立,按照产品规划,第二只产品路博迈中国机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将是一只权益类产品,并且由公司副总经理,权益CIO魏晓雪拟任基金经理。
【关键词】路博迈基金,首只,权益公募产品
【资产管理】“雪松系”风险持续暴露,公安与银保监同步调查雪松信托(2023-04-21)
【摘要】 4月21日,证券时报讯,雪松控股集团(简称雪松控股)风险持续暴露,旗下信托公司同样引起监管部门关注。目前,公安经侦专案组与银保监工作组正同步进行调查。据悉,江西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已于2022年底成立专案组调查雪松信托。同时,江西银保监局也成立了工作组调查雪松信托。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安经侦专案组与银保监工作组均在调查雪松控股进驻之后信托公司的违法违规,以及潜在风险情况,而不再涉及中江信托阶段的过往。 不过,对于上述消息,雪松信托相关人士予以否认。
【关键词】“雪松系”,风险暴露,同步调查
【资产管理】大朴资产40只基金38只年内跌6%且净值不足1元(2023-04-21)
【摘要】 4月21日,中国经济网讯,今年以来,A股市场热点板块轮动,百亿级私募净值普遍迎来修复,不过,也有少数几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年内净值下跌,上海大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朴资产)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大朴资产旗下40只基金中,仅中信信托-大朴进取1期和中信信托-大朴目标尊享净值更新至2023年4月14日,这2只基金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3.28%、1.98%。其余38只基金均更新至2023年4月17日,且年内均下跌约6%。
【关键词】大朴资产,38只基金,年内跌6%
【资产管理】远信投资17只基金年内12只下跌,最深跌6%(2023-04-18)
【摘要】 4月18日,中国经济网讯,今年来A股热点板块轮动,百亿私募整体收益率回暖,数据显示,一季度超七成私募产品实现正收益。不过,也有部分私募公司表现欠佳,比如,远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信投资”)旗下17只基金中,截至4月14日或4月7日,就有12只基金今年来下跌。五矿信托和玉系列-远信中国价值成长3号以-6.37%的收益率垫底,该基金今年2月21日成立,截至4月7日,累计净值为0.9363元。不过,由于该基金成立时间较短,其收益走势可能无法准确展示基金管理人管理能力及该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该基金未来业绩的预期及表现。截至4月7日,今年1月16日成立的中粮信托-福泽富茗16号远信价值回报今年来跌3.86%,累计净值为0.9614元。该基金成立来最大回撤为-7.23%。
【关键词】远信投资,17只基金,12只下跌
【资产管理】净利润连亏3年,江信基金5年一基未发(2023-04-14)
【摘要】 4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讯,5年内未发一只新产品,看似把持续营销做到极致的江信基金,在近日披露的2022年年报中曝出业绩亏损的消息——2022年全年净利润亏损6671万元,已是连续第3年亏损。事实上,自国盛金控间接入股江信基金后,国盛金控的所有权长期处于变更状态。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被投企业业绩出现波动甚至经营异常的原因之一。眼下,随着国盛金控归属江西国资后,江信基金的后续发展更加引人关注。
【关键词】净利润,连亏3年,江信基金
【资产管理】华泰柏瑞8只基金一季度跌逾10%(2023-04-12)
【摘要】 4月12日,中国经济网讯,一季度A股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热点板块轮动背景下,股基混基的平均收益率也随之上扬,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取得正收益的股基混基占比约四分之三,更有十余只基金涨幅超过40%。不过,受新能源行业回调影响,也有部分基金收益率欠佳,其中,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就有8只混基跌幅超过10%。具体来看,华泰柏瑞成长智选混合C、华泰柏瑞成长智选混合A、华泰柏瑞远见智选混合C、华泰柏瑞远见智选混合A、华泰柏瑞基本面智选C、华泰柏瑞基本面智选A、华泰柏瑞低碳经济智选混合C、华泰柏瑞低碳经济智选混合A一季度分别跌12.75%、12.64%、11.51%、11.43%、11.09%、11.03%、10.82%、10.71%。
【关键词】华泰柏瑞,8只基金,跌逾10%
【资产管理】合远基金5只产品年内均跌,累计净值0.89元至0.95元(2023-04-12)
【摘要】 4月12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第三方机构朝阳永续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国内证券私募行业业绩月报。在98家百亿私募机构(含股票主观多头、量化、债券等各类投资策略)中,亏损私募机构数量为18家,占比不到两成。其中,上海合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远基金)以-3.00%的表现位居跌幅前十家机构之列。而从合远基金公开的5只基金产品业绩看,不仅今年内收益率全部为负,而且累计单位净值全都低于1元。兴晟-合远雨鸿2期的表现最差,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7月19日,截至2023年3月20日,其年内收益率为-6.86%,累计单位净值0.8941元。今年3月20日也是其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值,达到了-10.82%。另外,由管华雨管理的合远雨沛1期、合远智选雨鸿,以及由庄琰管理的合远融慧实启,截至今年4月7日,年内收益率分别下跌了3.2%、3.04%、1.75%,这些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全部在0.9元附近。
【关键词】合远基金,5只产品,年内均跌
【资产管理】宁波银行2022年净利同比增18.05%,宁银理财利润翻番(2023-04-07)
【摘要】 4月7日,中国经济网讯,4月5日晚,宁波银行正式对外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78.79亿元,同比增长9.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公司拟向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23660.97亿元,比年初增长17.39%。各项存款12970.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19%;各项贷款10460.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25%。同时,年报公布了子公司的盈利情况。其中,截至2022年末,宁银理财总资产34.78亿元,净资产31.48亿元,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为39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9.14亿元。蓝鲸财经注意到,宁银理财净利润较2021年增加4.79亿元,同比增长110.11%。
【关键词】宁波银行,宁银理财,利润翻番
【资产管理】新华基金再被执行1.18亿,累计被执行近13亿(2023-04-07)
【摘要】 4月7日,市界投资汇讯,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基金”)又成为被执行人了。天眼查App显示,新华基金于近日新增一则执行标的为1.18亿元的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此,新华基金表示,“案件所涉新华基金历史专户产品,生效法律文书已明确产品财产承担违约责任,执行对象为产品财产。”市界投资汇发现,稍早前,新华基金曾因涉嫌诈骗欺诈客户被湖北蕲春农村商业银行被告上法庭,双方纠纷起源于历史产品众富1号和精功集团债券。进入2023年以来,新华基金于1月底新增4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总标的达到11.77亿元。算上本次执行的1.18亿元,新华基金累计被执行金额接近13亿元。
【关键词】新华基金,被执行,1.18亿
【资产管理】进出口银行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拟投新能源汽车等13个产业(2023-04-06)
【摘要】 4月6日,环球网讯,据中国债券网披露,日前,进出口银行发行2023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债券期限2年,发行利率2.37%,认购倍数4.53倍。据了解,该期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专项用于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两类绿色产业项目。具体来看,据进出口银行消息,拟投放项目涵盖抽水蓄能、农光互补、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13个绿色产业。经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认证,项目达产运营后可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预计节能量95.40万吨标准煤/年、二氧化碳减排223.93万吨/年、二氧化硫减排4.54万吨/年、氮氧化物减排7122.60吨/年,年产3.21GWh新能源车动力电池。
【关键词】进出口银行,50亿元,绿色金融
【资产管理】中行潜江分行投放5380万元绿色金融贷款支持绿色建筑发展(2023-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金融新闻网讯,近日,中行潜江分行成功为湖北潜江道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投放5380万元绿色金融贷款, 助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潜江新型建材新高地提供金融支持。据介绍,潜江道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地处湖北潜江市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湖北省17家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以建筑工业化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制造、批发、零售、安装为主,是全市唯一一家具有规模的绿色新型建材制造企业。
【关键词】中行潜江分行,5380万元,绿色金融
【资产管理】华夏基金2022年公募管理规模提升近10%至1.14万亿(2023-03-31)
【摘要】 3月31日,格隆汇讯,中信证券发布2022年报显示,华夏基金2022年实现营收74.75亿元,同比下降6.74%;净利润21.63亿元,同比下降6.43%。综合收益总额人民币22.48亿元。管理规模上,2022年底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7216.26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14万亿元,同比增加9.5%。此外,华夏基金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5841.45亿元。
【关键词】华夏基金,公募管理规模,1.14万亿
【资产管理】嘉信理财危机还未结束,客户撤资规模超预期(2023-03-31)
【摘要】 3月31日,华尔街见闻讯,尽管美国区域性银行危机似乎有平息的迹象,但与之相关的嘉信理财的危机似乎并未结束。据3月30日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摩根士丹利首次将嘉信理财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观望,并将其目标价从99美元大幅下调至68美元。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Michael Cyprys自2016年首次覆盖嘉信理财以来一直看好该公司,不过,由于嘉信理财的客户提取现金的速度是摩根士丹利预期的两倍之多,每月高达200亿美元,Cyprys不得不下调评级和目标价,并将嘉信理财今明两年的盈利预期下调了30%。
【关键词】嘉信理财,危机未结束,客户撤资
【资产管理】百亿私募艾方资产14只基金年内9只下跌,2只跌幅破10%(2023-03-23)
【摘要】 3月23日,中国经济网讯,在百亿私募基金公司,上海艾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方资产)旗下公开业绩的14只基金,从年初以来有9只遭遇下跌,而跌幅前4名全部为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基金。据悉,截至今年3月17日,该公司旗下的艾方反脆弱之尾部对冲1号A、艾方CTA一号B、艾方CTA三号B、艾方CTA六号,自年初以来分别下跌13.31%、10.81%、7.37%、4.70%。对比上述4只CTA基金,尽管成立时间不一,但从此前完整年度的业绩表现看,都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以艾方CTA一号B为例,其成立于2019年12月2日,在此后的2020年至2022年,其收益率分别为55.65%、5.76%、29.13%,而同年度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则为27.21%、-5.20%、-21.63%。
【关键词】艾方资产,9只下跌,跌幅破10%
【资产管理】微众银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3-03-23)
【摘要】 3月23日,太原新闻网讯,微众银行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始终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低碳环保,发展可持续的绿色金融。微众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分布式银行系统,真正实现全业务流程线上化、无纸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微众银行依托国产ARM架构服务器,实现核心系统软硬件全面自主可控,使资源使用率提升约50%,功耗降低25%,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在绿色能源方面,微众银行“微业贷”目前已和隆基乐叶、晶澳科技、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等光伏行业达成合作。同时,微业贷还与台铃、爱玛、绿源、雅迪、金箭等国内知名的电动车品牌,超威、天能电池等绿色电池品牌企业达成深入合作,助力绿色出行及绿色生态发展,共赴“双碳”新征程。为鼓励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绿色企业更好发展,针对绿色金融贷款制定了专项政策性支持,不仅提升绿色信贷额度、优先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还为绿色相关行业的企业客户定制服务方案、提供利率优惠,实现精准滴灌。
【关键词】微众银行,绿色金融,“双碳”目标
【资产管理】交银基金去年FOF规模减少157亿,占全市减少规模一半(2023-03-22)
【摘要】 3月22日,德林社讯,FOF基金被称为“母基金”、基金中的基金“,近年来也成为公募公司布局的方向,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以来,公募基金发行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几乎都采用了FOF的形式。作为头部公募基金公司的交银施罗德基金(下称“交银基金”)FOF基金规模在2022年下降最大,下降规模占到了市场减少规模的50%。按照减少的规模来看,交银基金减少的规模最多,达157.35亿元,减少比例高达40.45%。
【关键词】交银基金,规模减少157亿,一半
【资产管理】洛书投资11只基金年内10只下跌,2只累计净值跌破1元(2023-03-21)
【摘要】 3月21日,中国经济网讯,年初以来,多家量化CTA私募基金业绩出现亏损,其中不乏百亿巨头。据悉,上海洛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书投资)成立于2015年2月26日,是一家专注于量化投资的老牌私募,2022年初规模激增至百亿以上。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公司实控人、总经理谢冬为量化出身,从2009年到2014年,相继在高盛集团日本办公室从事FICC量化策略工作,法国兴业银行巴黎任自营交易员,SAC资本任量化交易员。2015年2月,担任洛书投资总经理。副总经理胡鹏出身学界,自2012年起曾在美国布朗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牛津大学曼氏量化金融学院任研究员。从多个渠道公开的信息显示,洛书投资旗下共有11只基金公开了最新收益率,但除了智赢6号截至2023年3月16日获得了0.06%的上涨外,其余10只基金年初以来均为下跌,且跌幅全都超过2%,更有4只跌幅超过5%。
【关键词】洛书投资,11只基金,10只下跌
【资产管理】东方财富净利连降研发费率重回7%,旗下天天基金日活214万同比降2...(2023-03-21)
【摘要】 3月21日,长江商报讯,在证券行业业绩整体低迷的2022年,“券茅”东方财富的压力也不小。年报显示,2022年东方财富实现营业收入124.86亿元,同比下降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净利润,下同)85.09亿元,同比下降0.51%。其中,第三、四季度,连续下滑。受市场波动影响,2022年公募基金景气度不及上年,这也使得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的表现相较于证券板块而言并不理想。2022年,天天基金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3.37亿元、2.14亿元,同比减少14.65%、24.1%。平台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213.66万,其中交易日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272.79万,非交易日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97.32万,同比分别减少22.1%、31%、37.3%。同期,东方财富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4亿元、净利润5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9.4%。其中自营、证券经纪业务均实现逆势提升。
【关键词】东方财富,净利连降,研发费率重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