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西藏东财基金更名为东财基金,股东东方财富多次增资或自购(2025-09-17)
【摘要】 9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网讯,9月16日,原西藏东财基金公告法定名称变更为“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续将变更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东财基金成立于2018年10月26日,由东方财富证券全资设立。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管理规模达360.0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83.28%,行业排名从第130位升至第94位。规模增长得益于旗下东财瑞利债券型基金及发力ETF等指数产品。自成立以来,东方财富证券多次注资,2020-2023年,注册资本从2亿元增至10亿元,还多次自购,2024年10月拟投资旗下基金不超20亿元创公募自购纪录。此外,东财基金管理层变动频繁,2024-2025年,沙福贵、顾勇分别担任重要职务。
【关键词】基金更名,规模增长,股东支持
【资产管理】泉果基金首只公募产品将赎回(2025-09-16)
【摘要】 9月16日,证券时报讯,3年前成立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将于10月20日迎来首个赎回日。截至9月12日,该基金A份额净值自2022年10月18日成立以来累计下跌1.87%,跑输同类基金同期平均收益率约14个百分点,这也是基金经理赵诣任职以来最差回报。该基金为泉果基金首只公募产品,且规模最大。今年中,其持仓集中于港股互联网及高端制造行业。下半年以来,该基金净值反弹,7月1日至9月12日,A份额净值累计上涨27.87%,跑赢同期基准及同类平均收益率。若未调仓,中报显示其重仓股表现良好,多只股票涨幅可观。然而,互动平台上,多位持有人或等回本,或表示失望欲赎回。
【关键词】泉果基金,公募产品,净值表现
【资产管理】信银理财、华夏理财总计被罚1420万元(2025-09-16)
【摘要】 9月16日,新浪财经讯,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信银理财、华夏理财两家公司进行处罚。华夏理财因投资运作、系统管控、监管数据报送等问题,被罚款1200万元,两名相关人员合计被罚10万元;信银理财因理财产品名称及投资比例等问题,被罚款220万元。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收到超千万元罚单,如8月1日广银理财罚没合计1159.88万元,6月27日中银理财被罚款1290万元,2月交银理财被罚款1750万元。同时,今年监管政策频出,3月《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施行,5月《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7月《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2026年2月1日起施行)发布,监管力度上升,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理财公司,大额罚单,监管政策
【资产管理】近一年收益翻倍,财通资管多只权益产品表现突出(2025-09-09)
【摘要】 9月9日,证券日报讯,近日A股部分涨幅高的板块进入震荡阶段,此轮行情中科技、创新药等板块助力主动权益基金上涨。截至9月5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近一年涨幅达50.11%。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财通资管旗下多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收益率翻倍,如财通资管数字经济A/C份额近一年收益率超130%,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65.25%;财通资管消费精选A/C份额近一年收益率超108%,是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近5倍;财通资管产业优选A/C份额近一年收益率超103%,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7.42%。这些基金聚焦不同领域,各有侧重。财通资管权益团队约40人,各梯队有绩优经理,产品布局与风格多样,超额收益能力强,截至6月30日,近1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率在基金管理人中排前10%。
【关键词】财通资管,权益基金,投资收益
【资产管理】8月份以来超400只基金公告限购(2025-09-08)
【摘要】 9月8日,证券日报讯,近期A股市场投资情绪升温,绩优基金吸引资金流入。Wind资讯数据显示,8月以来超400只基金公告限购,涉及混合、股票、债券等品类,多只年内业绩突出产品在列。如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截至9月5日年内净值增长率居全市场第一,9月5日起单日申购上限从100万元降至1万元。业内分析,此举旨在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避免冲动大额投入,同时合理控制规模增长,维持投资策略稳定有效。该基金此前已多次提示风险,2025年中期报告提醒投资者厘清产品特性、自身风险承受力等问题。除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多家公募机构近期发布限购公告。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表示,绩优基金限购是平衡“规模”与“收益”的理性选择,受策略容量约束及维护投资者利益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公募行业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重视投资者回报的精细化运营。普通投资者面对高波动绩优基金,可采取定期定额投资、设置合理收益及回撤阈值、运用“核心—卫星策略”组合配置等方式理性参与。
【关键词】基金限购,规模控制,投资策略
【资产管理】7家上市银行私行管理资产余额均超万亿元(2025-09-05)
【摘要】 9月5日,证券日报讯,私人银行是银行财富管理重要板块。截至2025年6月末,以1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多数银行私行客户数及管理资产余额(AUM)较2024年末增长,显示高净值财富管理市场扩容。从私行客户数看,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位居前三,建设银行增幅居国有大行首位;股份制银行里,招商银行领先,浙商银行增速强劲。从私行客户AUM看,11家披露数据的银行中,4家国有大行里3家超3万亿,交通银行1.39万亿;股份制银行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超万亿,兴业银行新晋入列,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增速亮眼。在传统零售业务放缓背景下,私行业务成银行零售金融利润增长点与转型抓手。上半年,各银行从多维度强化私行服务能力。未来,私行业务将朝深度数字化、服务生态化、投资全球化与特色化方向演进。
【关键词】上市银行,私行业务,客户AUM
【资产管理】九江银行成功发行江西省首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2025-09-03)
【摘要】 9月3日,证券日报讯,近日,九江银行独立主承销的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25联创电子SCP001”成功落地,发行规模3000万元,这是江西省首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九江银行响应交易商协会《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向科技创新企业推广该债券,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联创电子重点发展新型光学光电产业,子公司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此债券助力企业首次亮相银行间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该债券落地,体现九江银行贯彻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也为省内其他科创企业融资提供范本。未来,九江银行将继续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精准服务江西民营科创企业。
【关键词】九江银行,科技创新债,民营企业
【资产管理】国有六大行持续加码科技金融,4家科技贷款余额超4万亿元(2025-09-02)
【摘要】 9月2日,证券日报讯,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国有六大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出炉,上半年国有大行从“股贷债”三端发力加码科技金融。科技贷款余额普遍增长,多家大行较2024年末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高于贷款平均增幅。6月末,5家国有大行科技贷款余额达万亿元级别,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4家超4万亿元,如工商银行突破6万亿,较2024年末增长20%。债券端,上半年多家大行完成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投资与承销。股权端,AIC股权投资落地,资金流向新兴产业。同时,国有大行从多维度优化服务生态体系,建立多层次组织架构,创新产品供给。未来,科技金融竞争将更激烈,专家认为银行发展科技金融有规模增长、数字化转型等四大趋势,还需完善架构、强化风控等。
【关键词】国有大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
【资产管理】渣打中国首次为理财公司公募产品提供托管服务(2025-08-25)
【摘要】 8月25日,证券日报讯,近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独家代销并为汇华理财有限公司管理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提供托管服务,这是渣打中国首次为理财公司公募产品提供托管服务,也是境内首家外资银行为理财公司提供托管服务。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总经理称此次产品发行是双方合作成果,希望提供更多投资方案。证券服务部总经理表示通过特色服务获客户认可,愿为汇华理财发展提供专业支持。渣打银行是国内首家获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外资银行,近年来,多家外资银行获批该资格。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认为,外资机构获批基金托管资格是金融对外开放重要一步,其在合规、风控及增值服务有优势,能吸引国际资金。近年来中国加速金融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深度参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如汇丰银行持续投入,渣打中国深化业务布局。研究员建议外资机构适应监管规则、挖掘中国金融资产价值、利用自身优势服务投资趋势。
【关键词】渣打中国,托管服务,金融开放
【资产管理】185只ETF获融资净买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居首(2025-08-22)
【摘要】 8月22日,据Wind统计消息,截至8月21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17.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4.11亿元。其中,ETF融资余额为948.8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5.87亿元;ETF融券余额为68.4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76亿元。从具体数据看,8月21日,有185只ETF获融资净买入,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达6595.63万元,华夏恒生科技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多只ETF融资净买入金额也均超3500万元。
【关键词】ETF,融资净买入,港股通互联网ETF
【资产管理】券商加注私募子公司,发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2025-08-21)
【摘要】 8月21日,证券日报讯,8月19日晚间,中银证券公告拟出资14亿元向全资私募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增资,将其注册资本增至20亿元。中银国际投资现注册资本6亿元,一季度末资产总额9.15亿元,2024年营收2300.91万元、净利润935.53万元,今年一季度营收621.22万元、净利润137.85万元。近年来券商不断加码私募子公司,7月15日,申港证券获核准设立私募子公司。券商私募子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上作用重大。中银证券称此次增资符合战略规划,此前南京证券也拟投入不超10亿元增加对私募和另类子公司投入。今年上半年,券商私募子公司担任GP的私募股权基金募资超640亿元,积极践行“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其业务聚焦科技创新,如中银国际投资布局新兴产业,国联通宝资本助力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专家建议券商提升投研能力、加强与各方合作,推动各类基金设立。
【关键词】券商,私募子公司,硬科技投资
【资产管理】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扩容至7家(2025-08-18)
【摘要】 8月18日,证券日报讯,近日,太平资产、人保资产相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总数量增至7家。由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向并长期持有二级市场股票,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落地形式。今年1月22日,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人保资产发起设立人保启元惠众获批复,此前太平资产也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目前,7家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中,3家管理的6只私募基金产品已运作。我国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始于2023年,已推出三批,获批机构众多,试点金额合计达2220亿元,超千亿元资金正加速入市。业内人士认为,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可按权益法计量投资资产,减少价格波动对当期利润影响,推动险资加大入市力度。
【关键词】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险资入市
【资产管理】先锋基金4个月后再迎股东增资,注册资本提升至2.3亿元(2025-08-15)
【摘要】 8月15日,证券时报网讯,8月14日,先锋基金发布增加注册资本公告,公司注册资本由2.05亿元增至2.3亿元。此次增资后,指南针科技持股93.5317%,福中达投资持股4.99%,瑞智源投资持股1.4783%。这是继4月先锋基金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至2亿元后,股东短时间内再次增资。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增资,如8月11日南华期货向全资子公司南华基金增资1亿元,汇泉基金也增资至1.0468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增资,表明股东愿投入资源支持发展,也显示对市场看多。先锋基金年内两次增资,其管理规模近年徘徊在30亿元左右,2019-2020年曾跌至十几亿元且此后未发新产品,此次增资或为股东支持其发展,效果有待时间验证。
【关键词】先锋基金,基金增资,股权结构
【资产管理】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增设代销机构(2025-08-14)
【摘要】 8月14日,证券时报网讯,8月13日,农银汇理基金、上银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公告为旗下部分基金产品增设代销机构。目前,市场上共有公募基金销售机构394家,银行、券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数量较多,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这三类机构各有优势,银行客户基础庞大、信任度高;券商投资顾问专业,场内交易优势明显;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产品丰富,覆盖长尾客户。保险公司等“小众”机构也出现在增设名单中。当下代销市场出现新变化,权益类尤其是指数基金规模有望扩张,投顾业务兴起,代销机构积极转型。行业竞争激烈,头部机构优势扩大,中小机构压力增大。多家公募机构旗下基金参与销售机构费率优惠活动,以吸引投资者、提升市场份额。
【关键词】公募基金,代销机构,市场变化
【资产管理】九江银行成功发行江西省首单银行间市场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债券(2025-08-13)
【摘要】 8月13日,证券日报网讯,8月11日,九江银行成功发行江西省首单银行间市场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债券,也是九江市首单科技创新债券。该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1.79%,募集资金将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在央行相关分行指导下,九江银行积极推进发行工作,债券受投资者踊跃认购,全场认购倍数超2倍。近年来,九江银行健全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实施“产业+政策+科技+金融”链式生态金融战略,参与“产业大脑”建设,打造全链式金融服务方案,创新增信模式。截至2025年6月末,其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269.25亿元,较年初增长43.2%。未来,九江银行将继续深耕科技金融,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债,金融支持,科技金融
【资产管理】财通资管助力首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成功挂牌上市(2025-08-11)
【摘要】 8月11日,证券日报讯,近日全国首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泰康资产-财通-远景新能源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此ABS的成功发行意义重大,为有绿色电力和ESG需求企业提供创新方案,破解清洁能源长周期融资困境,构建多元资本协同生态,推动行业市场化自循环。财通证券担任财务顾问,财通资管发挥专业优势,成立工作组深度参与。远景能源执行董事称该ABS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探索绿色经济金融新路径。财通资管董事长表示,持有型不动产ABS具功能性与市场化,有助于盘活资产、体现专业定价能力。未来财通资管将在投融联动领域探索,深化与清洁能源产业合作,发挥传统优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清洁能源,不动产ABS,财通资管
【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再加速,招商银行零售AUM突破16万亿元(2025-08-08)
【摘要】 8月8日,证券日报讯,8月7日,招商银行在深圳举办“财富启新程湾区共潮生——2025财富合作伙伴论坛”。据悉,该行零售AUM(管理客户总资产)余额已突破16万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2007年率先提出零售AUM经营理念,招行达成第一个5万亿元用了9年,第二个5万亿元缩短至5年,第三个5万亿元仅用3年多,财富管理速度加快。今年权益市场回暖,招行零售AUM快速增长,二季度末零售AUM增量创新高,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基本盘。
【关键词】招商银行,零售AUM,财富管理
【资产管理】小米智造基金等入股华粤传动科技,后者含汽车零部件研发等(2025-08-07)
【摘要】 8月7日,天眼查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市华粤共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其注册资本由约2.2亿人民币增至约2.5亿人民币,增幅约16%,同时多位高管变更。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倪川,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等。现由珠海华铄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华粤(集团)有限公司及新增股东共同持股。据官网信息,它是新能源与传统汽车关键部件等的核心供应商。
【关键词】小米智造基金,华粤传动科技,企业入股
【资产管理】财达证券助力淄博城运成功发行18亿元公司债券(2025-08-06)
【摘要】 8月6日,证券日报网讯,8月4日,淄博市城市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淄博城运)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本期债券分两个品种,品种一发行规模13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28%,全场倍数2.74倍;品种二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67%,全场倍数4.86倍。淄博城运成立于2003年7月,作为淄博市重要主体,业务多元,获政府多方面支持。财达证券董事总经理姚辑指出,2025年城投债净融资收缩,信用债发行成本下行,期限拉长。淄博城运此次发行抓住利率下行机遇,吸引众多投资者,实现债务置换与成本压降,获市场认可。财达证券将借此深化与淄博城运合作,提供更优质融资服务。
【关键词】公司债券,财达证券,淄博城运
【资产管理】交通银行以公募方式发行全球首单上海自贸离岸债(2025-08-05)
【摘要】 8月5日,证券日报讯,8月1日,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以公募方式发行全球首单上海自贸离岸债。该债券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托管,票面利率1.85%,期限3年,获穆迪A2和惠誉A债项评级。此次发行标志着交通银行在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上迈出重要一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交通银行也成为市场上唯一汇集自贸离岸债发行、投资、承销、信托、清算和结算六大功能角色的机构,推动上海自贸离岸债业务高质量发展。作为总部在沪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一直是上海自贸离岸债市场的见证者、参与者与推动者。近年来,通过构建广泛的投资者体系,深化“五位一体”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动多个行业第一,如全球首个自贸离岸债境外投资者、首个境外人民币清算行投资者等。
【关键词】自贸离岸债,人民币国际化,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