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一汽解放1至2月重卡累计销量同比增逾57%(2024-03-08)
【摘要】 3月8日,中国证券报讯,一汽解放发布了2024年2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一汽解放今年1至2月累计销量为4.38万辆,同比增长57.91%;重卡累计销量为3.31万辆,同比增长57.25%。从近年来中国重卡“出海”的表现来看,一汽解放增长势头迅猛。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销量增速第一,并连续三年增幅超过60%,在持续完善海外市场的营销体系、品牌力、售后体系等方面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解放J7高端重卡探索海外增量,实现了“市场销量、品牌影响”双提升。作为商用车新能源转型的引领者,一汽解放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备受市场期待。今年2月,一汽解放宣布与孚能科技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轻、中、重整车平台以及干线运输、城市物流、市政工程等具体场景,开展商用车半固态及固态电池项目深度合作,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行业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整车产品。
【关键词】一汽解放,重卡,销量
【宏 观】远大医药:创新眼科产品(2024-03-08)
【摘要】 3月8日,中国证券报讯,远大医药3月7日晚发布两则眼科板块的利好公告:公司眼科领域合作伙伴用于眼科术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APP13007)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公司用于推迟儿童近视进展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0884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近日已获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目前,远大医药眼科在售产品近30款,主要聚焦于干眼症、眼底出血、青光眼、白内障、抗炎、近视相关等主流适应症,覆盖了化学制剂、中药制剂及眼用健康产品,包含处方药、OTC、器械、消费品等几大类别。公司提出打造集“预防+治疗+保健”为一体的“大众护眼生态圈”。
【关键词】远大医药,创新,眼科产品
【宏 观】思派健康科技获纳入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2024-02-29)
【摘要】 2月29日,中国证券报讯,2月28日,医疗科技及健康管理公司思派健康科技(0314.HK)宣布,公司已获选为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成份股(“MSCI指数”)。MSCI指数这一更新调整于2024年2月29日收盘后生效。MSCI指数是获国际金融市场广泛认可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股票指数之一,涵盖大量业务表现优异和具有竞争潜力的公司,被全球专业投资机构广泛参考。此次调整主要是根据市值纳入标准进行的技术性调整。公司市值、流动性和行业代表性等因素影响调整结果。纳入的公司多为各领域龙头企业,具有行业代表性、业务经营好、发展潜力足等特点。本次纳入的企业或将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的新一轮投资风向标。据介绍,思派健康科技于2022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3月13日,思派健康科技被调入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下港股通股票标的名单,成为A股沪深两市港股通“双纳入”股票。
【关键词】MSCI,小型股,指数
【宏 观】网易:2023年营收1035亿元 研发投入165亿元创新高(2024-02-29)
【摘要】 2月29日,中国证券报讯,2月29日,网易(9999.HK)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网易2023年总营收1035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持续经营净利润326亿元。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271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持续经营净利润74亿元。过去一年,网易各项业务贯彻聚焦战略。具体来看,网易游戏2023年营收816亿元,第四季度营收209亿元。网易表示,其游戏品类在2023年不断突破,多款自研新品登顶多个垂类赛道,《永劫无间》手游等多款自研作品已获版号,受行业及玩家期待。网易云音乐进一步强化会员商业化,年营收79亿元,首次实现年度扭亏为盈。第四季度营收20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0.3%。网易有道发布“子曰”教育大模型2.0,在教育及广告领域落地效果超预期,带动全年营收达54亿元,第四季度营收15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年营收86亿元,第四季度营收28亿元。网易表示,得益于网易严选和广告服务毛利率的提升,创新板块单季毛利率同比、环比双增至34.4%。网易传媒加强差异化内容打造,推出网易文旅品牌;网易新闻稳居资讯类客户端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第一,年度优质UGC内容同比增长64%。在技术研发方面,财报显示,2023年网易研发投入达165亿元创新高。目前,网易生成式AI等关键自研技术已全面渗透游戏、音乐、教育等核心业务工作流程,大幅提升数字生产力,辅助突破多个内容垂类赛道,为长期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关键词】网易,2023,营收
【宏 观】四家新茶饮企业齐聚港股冲刺IPO(2024-02-27)
【摘要】 2月27日,经济参考报讯,港股新茶饮第二股“争夺战”又生变数。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沪上阿姨”)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申请文件,宣告正式踏上赴港IPO之路。据招股文件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沪上阿姨营收25.35亿元,毛利润达7.90亿元,当期毛利率31.2%。此次沪上阿姨赴港IPO计划将募资投向提升数字化能力、研发、加强供应链能力、提升品牌势能并进一步扩张及壮大门店网络、投资各种营销活动等用途。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一个多月来第三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新茶饮企业。加之此前已提交申请的茶百道、蜜雪冰城和古茗,目前正在港交所IPO的新茶饮企业已达4家。上述四家公司是以门店数量排名的国内新茶饮赛道“前四名”,融资之路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关键词】新茶饮,港股,IPO
【宏 观】中船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同时在建船舶超60艘(2024-02-23)
【摘要】 2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讯,截至2月2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和外高桥造船目前同时在建船舶超60艘,人员到岗率达到95%以上,创历年来新高。其中,江南造船共在建船舶20余艘,其中高端船型、品牌船型居多,如该公司首次建造的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全球最大的9.3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以及15000TEU 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7600车位LNG双燃料动力大型远洋汽车运输船(PCTC)等。据悉,江南造船计划月底之前交付今年第6艘商品船——98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这意味着江南造船在今年前2个月就将完成全年交船任务的25%。沪东中华同时在建的船舶也超过了20艘,包括行业关注的13艘大型LNG运输船。2月15日,该公司农历新年第一艘新船——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入坞搭载总装。3月,沪东中华还将有3艘在建船舶进入试航状态。外高桥造船在建产品包括国产大型邮轮2号船及8600车LNG双燃料动力PCTC。前者计划于今年4月入坞搭载总装,后者也已全面进入分段制造、总组阶段,计划今年下半年入坞搭载总装。
【关键词】中国船舶,在建船舶,运输船
【宏 观】瑞幸咖啡:2023年总净收入同比增长87.3%(2024-02-23)
【摘要】 2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讯,2月23日,瑞幸咖啡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23年总净收入为249.03亿元,同比增长87.3%,收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瑞幸咖啡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30.26亿元,较2022年实现翻倍增长。2023年,瑞幸咖啡自营门店收入为178.80亿元,较2022年的97.86亿元增长82.7%;联营门店收入2023年为62.26亿元,较2022年的30.69亿元增长102.8%。同时,2023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为70.65亿元,自营门店收入为51.0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6.97亿元增长89.2%;联营门店收入第四季度为17.6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8.43亿元增长109.1%。从2023年第四季度来看,瑞幸咖啡收入同比增速强劲。受到季节性、万店同庆优惠活动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但符合公司预期。瑞幸咖啡在2023年迈入“万店时代”并且持续提升市场渗透率,全年净新开门店8034家,门店数量与2022年末同比增长97.8%。截至2023年末,瑞幸咖啡国内门店数量达16218家,其中自营门店10598家,联营门店5620家。瑞幸咖啡在2023年也成功布局海外市场,报告期内新加坡门店总数达到30家。与此同时,瑞幸咖啡不断创新产品研发,全年推出102款新产品,产品售卖数超过20亿件,现制饮品数超过19亿杯。
【关键词】瑞幸咖啡,2023,财报
【宏 观】2023年全球电视出货量最新排名出炉,海信蝉联全球第二(2024-02-23)
【摘要】 2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讯,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又一份权威榜单印证海信系电视的硬实力。2月23日,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2611万台,蝉联全球第二,同比增长6.4%,在全球TOP5品牌中连续两年增长最快。在海外市场,海信坚持“自主品牌出海”及“高端出海”,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借助体育赛事营销,提升品牌力、渠道力、产品力。Omdia数据显示,2023年海信系电视海外出货同比增长13.9%。在中国市场,奥维云网全渠道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海信系电视零售量占有率为26.86%,零售额占有率为29.05%,均高居行业第一;在98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场,海信系电视量额占比双第一,“高端大屏买海信”成为消费共识。
【关键词】电视,出货量,海信
【宏 观】阿里云经调整EBITA利润大增86% 创财年新高(2024-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证券报讯,2月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其中,阿里云在该季度营收增长3%至280.66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猛增86%至23.64亿元,创财年新高。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财报中说,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未来一年,将聚焦资源开发公共云产品。根据财报,阿里云通过减少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制合约类收入,持续提高收入质量。同时,该季度公共云产品及服务收入健康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提升。上一季度,阿里云提出“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并成立三个核心业务部门,分别为公共云业务事业部、政企事业部、海外业务事业部。公共云优先意味着阿里云进一步加大公共云技术投入,加速提升公共云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同时,阿里云政企事业部将以更标准化、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服务,进一步拓展政企市场。AI热潮带动AI计算、大数据、存储、数据库等需求,互联网企业用云深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大模型进一步深入产业应用。季度内,阿里云与汽车能源、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多家企业机构达成合作。今年1月,中国一汽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打造的大模型应用GPT-BI率先落地,这是汽车行业的首个大模型BI应用。
【关键词】阿里云,第三季度,业绩
【宏 观】当升科技:控股股东拟注资8亿-10亿元 助力上市公司穿越锂电周期(2024-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证券报讯,2月7日晚间,当升科技(300073.SZ)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矿冶集团”)发行A股股票。矿冶集团全部以现金参与认购,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根据预案,本次发行前,矿冶集团持有当升科技1.17亿股,占总股本的23.19%。若照认购金额上限10亿元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矿冶集团将持有公司1.54亿股,持股比例上升为28.35%,控制权进一步稳固。按照相关规定,矿冶集团认购的定增股份自发行完成之日起将锁定18个月。当升科技表示,本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将会进一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支撑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巩固技术领先优势,为公司提升抗风险能力、成功穿越锂电行业周期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受下游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下降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导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在此背景下,当升科技2023年实现净利润预计超18.5亿元,在行业发展放缓的环境中,当升科技能够继续保持优异的盈利能力,彰显出当升科技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锂电,周期,募集资金
【宏 观】科大讯飞:2024年星火大模型计划赋能智能硬件终端1000万台(2024-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证券报讯,2月6日,以“顶天立地 星火燎原”为主题的科大讯飞2024年公司年会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2023年,科大讯飞经营业绩从一季度同比下滑到二三季度企稳,再到四季度实现同比超20%的增长,全年营收首超200亿元,且现金流为正。面向2024年,刘庆峰提出讯飞大模型战略的年度四大目标:星火通用大模型国内领先对标GPT-4;赋能智能硬件终端1000万台、独立软件用户数过亿;教育、医疗、金融、汽车、央国企、城市行业市场第一;汇聚100万大模型开发者打造行业第一生态。刘庆峰表示,2024年,在常规业务中将夯实基本盘,围绕根据地业务、C端硬件再上台阶、渠道拓展等方面开展,而对于代码助手、高校业务、智能硬件、智慧大屏、智算平台等围绕星火的战略新机遇,则要保持敏锐的战略机动性,关键时刻饱和投入。此外,科大讯飞2024年海外业务在C端硬件、开放平台、语言学习等方面要踏上新台阶,从战略上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相互补充和风险对冲。
【关键词】科大讯飞,2024,大模型
【宏 观】推广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浙能燃气IPO成功过会(2024-02-01)
【摘要】 1月31日,中国证券报讯,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4年第7次审议会议公告,浙江浙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能燃气”)已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自2022年7月预披露以来,时隔18个月,浙能燃气近日终于通过这场大考。浙能燃气成立于2010年,是浙能集团旗下一员,直接控股股东为浙能天然气,间接控股股东为浙能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主营业务为城镇燃气输配、销售,用户配套工程安装服务。截至2023年6月末,浙能燃气拥有居民用户71.14万户,工业、商业用户6191家。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7亿元、51亿元、72.69亿元和33.8亿元,在浙江省内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是浙江省领先的城市燃气供应商之一。据公开资料显示,本次浙能燃气IPO拟募资8.5亿元,将投入浙江省内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募投项目的实施可优化项目所在地的能源结构,助力地方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业用能效率效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清洁能源,浙能燃气,IPO
【宏 观】联想集团连续六年入选《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单(2024-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证券报讯,1月31日,《财富》杂志发布2024年度“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联想集团连续6年上榜,也是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一直以来,联想集团锚定“人工智能”和“计算”,基于“端-边-云-网-智”的新IT技术架构,持续构建包括人工智能导向、人工智能优化、人工智能赋能的终端、基础设施和方案服务在内的全景式人工智能业务生态。在全球新一轮AI浪潮之下,为了提供真正可信、个性化的服务,联想集团提出“云端公有大模型+企业私有大模型+端侧个人大模型”的混合智能(Hybrid AI)概念,持续推动从“口袋到云端”全景式AI技术创新,加速推动AI变革在应用端的落地。2023年,联想集团率先推出多款AI Ready的AI PC新品,正式开启AI PC新时代。联想的创新实力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受益于人工智能概念以及联想集团在AI PC的前瞻布局,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联想集团的股价一路从6.03港元/股攀升至10.92港元/股,年内涨幅高达81.09%。
【关键词】联想集团,财富,榜单
【宏 观】上市公司纷纷抛出回购计划 彰显长期发展信心(2024-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期,顺丰控股、稳健医疗等多家龙头上市公司抛出回购计划,回购预案金额最高达10亿元。据统计,本周以来,A股已经有顺丰控股、海通证券、杰瑞股份等3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计划,部分公司更是公司回购与董监高增持同步推出。在回购股份用途方面,除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外,还有公司选择注销股份。安图生物1月29日晚间公告称,拟以2.5亿元至5亿元回购股份,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60元/股。公司称,此举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回购,一方面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也彰显了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在监管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未来或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参与到回购中来。
【关键词】上市公司,回购计划,信心
【宏 观】逾170家公司预计去年净利翻倍(2024-01-25)
【摘要】 1月25日,中国证券报讯,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收盘,A股共有611家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451家公司预喜,预喜比例约为73.81%,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良好。从行业角度看,生物医药、半导体、汽车、食品、电影、专用设备制造、旅游等行业上市公司表现亮眼。从净利润规模看,预计2023年净利润下限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387家,预计超过2亿元的公司有271家,预计超过10亿元的有72家,预计超过20亿元的有31家,预计超过50亿元的有10家。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中远海控、立讯精密、阳光电源等公司预计净利润规模居前。部分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提到,报告期内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助力业绩高速增长。从净利润增幅看,预计2023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0%的公司有436家,预计超过30%的公司有370家,预计超过100%的有172家,预计超过300%的有42家,预计超过500%的有23家。
【关键词】2023,业绩预告,上市公司
【宏 观】一汽解放:2023年净利润同比预增90.35%至117.54% 发展优势不断聚...(2024-01-25)
【摘要】 1月25日,中国证券报讯,一汽解放日前披露业绩预告,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亿元至8亿元,同比增长90.35%至117.54%,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此前披露的产销快报显示,公司2023年销量为24.17万辆,同比增长42.11%;其中,重卡销量为18.44万辆,同比增长46.84%,行业头部地位稳固。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重卡行业在2023年重回发展正轨,销量、业绩表现全面提升。强势的业绩表现也再次引发市场对于重卡板块的关注。2023年,在国内货运市场修复、天然气重卡实现爆发式增长、海外市场需求持续高增等积极因素带动下,重卡销量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重卡销量达91.1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根据终端上牌数据,2023年燃气重卡销量约15.6万辆,同比增长3.2倍;同时,重卡海外出口销量约27.5万辆,同比增长近60%,出口销量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行业周期性低谷后,各重卡企业也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费用管控水平有所提升。以一汽解放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7%,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费用率为8.0%,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受益于成本管控能力的持续优化,其毛利率和净利率较2022年同期也显著改善。
【关键词】一汽解放,2023,净利润
【宏 观】中国中化:参与完成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单交易(2024-01-23)
【摘要】 1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讯,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中化旗下中化能科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简称“碳资产公司”)参与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现场展示五笔碳交易,碳资产公司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中完成的1万吨碳汇造林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是其中之一,可用于抵消生产环节中1万吨温室气体排放。该交易的完成,也是中国中化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诺的有力证明。在履约工作方面,中国中化在全国碳市场连续两个履约周期实现所属重点排放单位提前100%完成履约;在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相关标准制订及碳价指数建立方面,中国中化作为重点参与单位,参加生态环境部石化、化工两个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专项研究》工作。此外,2023年12月,中国中化作为复旦碳价指数重要初始参与单位之一,获“复旦碳价指数贡献奖”。该指数是国内首个碳价指数,为争取国际碳定价权,以及我国开展国际气候投融资提供抓手。在碳金融创新方面,中国中化荣获“IFF全球绿色金融奖·成长奖”。该奖项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于2020年发起设立,旨在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进程,受到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中国中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
【宏 观】奥克股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投产 环氧衍生异氰尿酸酯项目...(2024-01-19)
【摘要】 1月19日,健康报讯,1月18日,奥克股份子公司吉林奥克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吉林奥克”)年产2万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投产;同时,年产2万吨环氧衍生异氰尿酸酯项目正式启动。近年来,奥克股份加大在吉林市的投资力度,深化与吉林市务实合作,积极谋划推进转型升级项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奥克股份全面启动了环氧衍生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化精细化学品转型升级项目行动,探索和推进面向一汽打造锂电池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推动吉林奥克从传统环氧衍生精细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战略转型升级,并示范带动吉林市环氧精深加工等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本次投产的年产2万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是奥克股份自主创新开发的最新技术成果。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工艺工业化生产亚硫酸乙烯酯(ES),收率高、纯度好、反应温和、环保安全。该项目产品ES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锂电池添加剂,还是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硫酸乙烯酯(DTD)十分重要的原材料。该产品已经获得多家客户的认可和订单,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的应用转化,将有效提升奥克股份ES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DTD生产成本,对提升吉林奥克经济效益及促进吉林市锂电池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奥克股份还充分运用自身在环氧精深加工领域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产学研融合创新的能力,开发环氧衍生专精特新的高端精细化学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并加速在吉林市落地生根。本次启动的年产2万吨环氧衍生异氰尿酸酯项目就是其中的又一案例。目前,该项目技术已具备应用转化条件,并将在吉林奥克转化落地。此外,奥克股份还有一批特种聚醚、分散剂等专精特新的环氧衍生高端精细化学品将在吉林奥克陆续应用转化。
【关键词】奥克股份,锂电池,电解液
【宏 观】赣锋锂业获现代汽车4年长单 客户圈再扩容(2024-01-18)
【摘要】 1月18日,中国证券报讯,1月18日晚间,赣锋锂业发布公告,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签署长期供货协议,后续将向后者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合同履行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为期4年。双方是否约定了最低采购量,赣锋锂业并未在公告中披露。公司表示,各年度实际采购数量及销售金额以最终采购订单为准,预计合同履行对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在此之前,赣锋锂业未与现代汽车发生过类似交易。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锂盐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下游整车厂频频越过材料厂、电池厂等中间环节,直接与上游锂盐企业绑定,通过签订长单的形式保障供应链稳定。而作为锂盐龙头,赣锋锂业被众多车企青睐,目前已获大众、宝马、特斯拉等整车厂长期订单。
【关键词】赣锋锂业,现代汽车,长期供货
【宏 观】天娱数科:智境云创品牌业务双升级 布局空间计算时代(2024-01-18)
【摘要】 1月18日,中国证券报讯,1月18日,天娱数科子公司北京智境云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境云创”)召开了主题为“智启新境,‘乘’势而起”品牌升级战略发布会。智境云创创始人、CEO王智武表示,基于数字人业务,智境云创在技术、平台、产品等方面积累了自身优势。当前,“AI×MR×空间计算”技术加速融合发展,不仅带来了业务迭代升级的战略机遇,也带来了业务场景的增量空间。借助MR发展机遇,积极布局空间计算时代,智境云创打破单一产品架构,基于跨模态技术,构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矩阵,服务2B、2G、2C多元用户群体。依此目标,智境云创提出 “1+4”战略及海外市场布局规划,探索数智生态下的巨大发展空间。智境云创以数据、算法、算力为技术支撑,围绕易得易用、感知互融、情感共挚、超感体验四大商业支点进行技术攻坚与产品矩阵开发。这也对应着智境云创推进数字人业务的四个发展阶段。由智境云创、长虹佳华及北京大数据协会共同打造的“MR联合实验室”也正式揭牌。“MR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利用智境云创、长虹佳华、北京大数据协会在MR数字内容生态、硬件设备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结合北京大数据协会在渠道、资源方面的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研究模式,面向空间计算技术研发与优化、数字内容创新与制作、MR应用场景探索与拓展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智境云创,布局空间,计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