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在闽启建(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一项颠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了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启动建设。2021年12月10日,从福州大学举行的绿色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该校江莉龙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此次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公司、紫金矿业集团将出...
【关键词】零碳,循环,产业链
高-低温催化剂满足“全负荷”脱硝超低排放并解决空预器堵塞与腐蚀问题(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实现国家生态环境部提出的火电机组全负荷、全工况的环保达标运行目标,实现机组启、停和低负荷范围内脱硝装置正常投运并达标,宝钢湛江钢铁领导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大胆决策,宝钢湛江钢铁、宝钢科技部、宝钢中央研究院与上海瀚昱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成功地实现“高-低温催化剂”在发电厂烟气“全负荷”NOx超低排放上的应用。宝钢湛江钢铁电厂350 MW燃煤机组于2018年12月进行“150~420...
【关键词】创新,探索,脱硝技术
天能开拓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可对废旧锂电池安全回收并修复再造(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天能控股集团在总部浙江省长兴县和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高值资源化回收利用项目投资协议》。而在这之前,天能集团已在长兴建设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具备年处理2.3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的能力。据了解,天能控股集团主要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镍氢、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
【关键词】运营,示范,模式
河南首家废旧锂电拆解企业开工建设,从“退役”锂电池中回收稀有金属材料(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综合利用问题,成为业界持续攻坚的难题之一。河南省三门峡泓远循环技术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置两万吨废旧锂电池的拆解能力。据了解,这家公司是由三门峡招商局于2020年招商引进的高科技、技术型新能源专业公司。公司隶属于上海鎏明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绿色、环保等离子技术。企业通过多年的不断攻关,创新离子拆...
【关键词】新矿山,零碳,金属
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实际运行效果超出预期目标(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响应国家调峰要求,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二期#3、#4机组将常规中温催化剂更换为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并于2019年9月正式投运,投运两年以来,脱硝系统运行稳定,烟气温度241℃时,脱硝系统喷氨投运,系统快速响应,27分钟出口氮氧化物达到34mg/Nm3左右,达到超低排放。实现了并网即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的目标,体现了巨大的环保优势。目前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已经在华电、国电投、国能、华能等集团...
【关键词】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被工信部确定为“绿色园区”以来,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能源利用、资源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管理运行等方面要求全流程绿色化,持续探索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园区建立了《高新区环境质量执行标准体系》和《高新区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体系》,严格要求入驻企业按照这两项标准,对环境...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排放
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启建(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一项颠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了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启动建设。近日,从福州大学举行的绿色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该校江莉龙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国际能源署预计,2040年全球“绿氢和蓝氢”需求将达7500万吨。发展氢...
【关键词】全链条,特色,氢能
新型催化剂助力高效绿色制备氨气(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之一,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但传统的合成氨工艺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能耗高且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目前,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氨合成的电催化合成氨技术,被公认为是一种绿色节能的高效碳减排技术。其中,设计制备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电催化剂是该技术实用化的关键。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教授课题组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的赵焱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证明...
【关键词】新型,单原子,催化剂
可储氢的“纳米巧克力”结构创建(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ACS Nano》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方法,可将纳米粒子变成简单的储氢库。具有高度挥发性的氢气被认为是未来很有前途的能源载体,可为飞机、船舶和卡车提供气候友好型燃料,并允许生产气候友好型钢铁和水泥——这取决于氢气如何生成。然而,储存氢气的成本很高:要么将气体保存在压强高达700巴(压强单位,1巴=100千帕)的加压罐中...
【关键词】存储,密度,液化
宿迁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通过认证,监测数据可直接用于执法处罚(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宿迁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日前顺利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认证,为遥感监测数据执法应用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撑,从根本上突破了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数据不能直接应用于执法处罚的问题,填补了国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数据执法应用空白。近年来,宿迁市紧盯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强力推进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探索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数据应用于执法处罚。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统一安排部...
【关键词】提升,监管,水平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在西安投运(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西安热工研究院获悉,我国首座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成功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机组运行功率为5兆瓦,容量为目前世界最大,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00%,申请技术专利400多项,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是热力发电领域一项重要的变革性技术。目前,美国拥有0.2兆瓦技术试验平台,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正在全力...
【关键词】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
东湖高新集团旗下光谷环保脱硫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2021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结果出炉,由东湖高新集团全资子公司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环保”)作为烟气脱硫特许经营BOT项目工程建设方的两项工程——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2×1000MW)、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1号2号机组 (2×660MW)分别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这是该两项工程在今年5月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后的又一殊荣。国家优质工程评选...
【关键词】大生态,环保,格局
威达环保首套高炉煤气精脱硫项目成功运行(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高炉煤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为焦炭和矿石,它们会随着炼铁的过程中主要以无机硫气体与有机硫气体两种形式与高炉煤气混合在一起,此时治理就是前端治理。高炉煤气会在燃烧时再将硫以SO2的形式排入大气,此时处理就是末端治理。由末端治理到前端治理,煤气精脱硫项目将大大减少末端脱硫工序的运营压力与经济负担,收效将极为显著。由此看来,在目前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背景下,高炉煤气...
【关键词】满足,整套,工艺
碳排放监测技术研发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脱颖而出(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江西省生态环境厅首个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03专项)科研项目日前成功立项。项目由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江西怡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等单位申报,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5G和NB-IoT技术的碳排放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以下简称碳排放监测技术研发)。03专项是我国通信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03专项成果转化试点示范落...
【关键词】碳排放,监测,系统
全球首台套“大型烧结机头烟气袋式除尘器”成功投运(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由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大型烧结机头烟气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于2021年9月9日在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7#360m2烧结机上成功投运,这是袋式除尘技术在大型烧结机头烟气净化上应用的全球首台套示范工程,也是我国在大气环保领域颠覆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创新成果。截至目前,除尘系统已安全稳定运行近60天,净化后颗粒物浓度5.1mg/m3,运行阻力650Pa,烧结产量不下降,综合能耗降低20%以...
【关键词】热态,工业,试验
东江环保“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与信息化追溯示范项目”成功通过验收(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11月15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中心和化学品环境中心组织的《典型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与信息化追溯示范工程及标准规范研究》项目验收会在广州召开。东江环保承接的“利用处置企业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与信息化追溯项目工程”成功通过验收。该项目以东江环保所属深圳市宝安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完成宝安东江智能地磅、视频监控等应用系统的升级改造,并依托下属单位深圳市华藤环境信息...
【关键词】危废,信息化,监管
我国科研人员获取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具备全球碳收支空间定量监测能力(2021-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基于中国碳卫星(TanSat)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利用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次公布的碳通量数据集,是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高精度反演产品的基础上计算获得的。据介绍,大气所承担了中国碳卫星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研发、碳源汇同化系统研发和卫星数据的科学应用等工作。其中,卫星遥感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挑战...
【关键词】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宁夏首家废旧脱硝催化剂本土再生项目成功投入运行(2021-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由宁夏共宣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共宣科技)负责生产供应的宁夏首家废旧脱硝催化剂本土再生项目在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部脱硝系统中成功投入运行,该项目投运后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良好,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50毫克每立方,脱硝效率大于95%,完全满足环保要求。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脱硝系统中的原生催化剂在到期失效后,生产系统将存在安全环保运行风险。该公司在...
【关键词】原生,催化剂,脱硝系统
首创环保发布污水处理技术成果(2021-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首创环保集团与北京建筑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Mark van Loosdrecht共同发布了中荷中心一期技术成果,并进行了二期合作备忘录签署,首创环保集团—北京建筑大学启动了“十四五”期间的全面合作。中荷中心一期合作自2016年启动以来,推广应用了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污水处理厂数字化建模和智慧运营管控平台、侧流磷回收强化生物生物除磷技术、污水处理厂碳足迹核算技术等多项成果。首...
【关键词】技术,运营,成本
三峰环境首台1000吨/日炉排炉顺利下线(2021-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由三峰环境旗下核心工程技术子公司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制造的河南省焦作市静脉产业园东部园区项目1000吨/日炉排炉,顺利通过业主验收,标志着三峰环境首台1000吨/日炉排炉顺利下线,研发制造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此次成功研发制造的1000吨/日炉排炉,是在前期850吨/日炉排炉的基础上,通过攻破一系列技术壁垒研制而成。炉排采用模块化设计,热灼减率低,燃烧效率高,可协同处理工业...
【关键词】技术,壁垒,研制
污水处理行业首款振动膜技术在汉发布(2021-10-18)
【摘要】 10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10月11日,“绿色低碳发展 减污降碳协同”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发布会在武汉举办,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会上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业内认为,作为污水处理行业首款振动膜技术,将为破解湖泊富营养化亮出“利剑”,也标志着我国水处理膜技术在同时实现水质提升和节能降耗的方向上取得重大突破。据悉,此次发布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正是在国家实施“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目标,战略,新形势
新疆油田全面推广三化闭环技术(2021-10-18)
【摘要】 10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自2019年公司的“三化闭环技术”在新疆油田风南4井区试验成功以来,先后应用了29口井。今年,公司已全面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油田钻井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钻井废弃物。当前,迫切需要加速钻井废弃物处理高效处理剂与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装备的开发、应用,改变传统钻井液废弃物末端治理思路,树立钻井环境污染“井场闭环”全过程控制与清洁生产新理念,实现 “井场标准化、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末端...
【关键词】循环,利用,资源化
华电光大高温SCR催化剂成功解决高温烟气脱硝难题(2021-10-18)
【摘要】 10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硝方法,其核心在于SCR脱硝催化剂,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钒钛体系型商业催化剂,然而现阶段长时间在420℃以上稳定运行的催化剂研究领域仍是空白。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常规SCR催化剂容易发生烧结、载体晶型变化等问题而导致催化剂迅速失活,因此对高温烟气进行脱硝,需开发新型耐高温SCR脱硝催化剂。北京华电光大依托华北电力大学及自身强大的...
【关键词】脱硝,效率高,适应性
陶朗智能分选技术助力废钢破碎尾料分选(2021-10-18)
【摘要】 10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随着中国的“禁废令”政策在亚洲引发的废弃物纯度标准收紧,海外许多废金属出口企业面临困境,这其中也包括了美国PNW金属回收公司。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广泛的海外市场基础,但法规变化还是对PNW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终端市场对于进口废弃物提出更严格的纯度标准,迫使PNW不得调整其生产模式。经过充分的考察和调研,PNW最终决定采用陶朗提供的智能分选方案升级产线。PNW 公司的技术人员可以对FIN...
【关键词】海外,市场,基础
水发集团打造全国冶金行业首个零排放项目(2021-09-23)
【摘要】 9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由水发海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河钢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环保搬迁产品升级改造项目浓盐水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出盐,标志着全国冶金行业首个零排放项目正式运行。冶金行业废水的排放量大、种类多、水质情况复杂,水质多变,处理难度大。海若公司采用“水岛”工程总承包(EPC)建设模式——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作支撑,通过水系统网络结构优化、水平衡核算控制、水处理工艺优选等措施,将取/...
【关键词】技术,创新,研发
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高盐反渗透技术(2021-09-23)
【摘要】 9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低碳院完成的“高盐反渗透低压极限膜浓缩技术”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对该成果的技术水平给出了“国际领先”的鉴定结论,并建议进一步扩大工业化应用。“高盐反渗透低压极限膜浓缩技术”是由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一项低成本高含盐废水深度浓缩技术。该院首创了可精确调控膜分离层结构的高盐反渗透(HSRO)膜制备技术,开发出三...
【关键词】有效,降低,高盐
中国六溴环十二烷(HBCD)淘汰与管理项目在京启动(2021-09-23)
【摘要】 9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及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共同开发的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六溴环十二烷(HBCD)淘汰与管理项目近日在京启动。这一项目将大力推动淘汰HBCD生产、使用、进出口,开发、引入、评估HBCD替代品和生产技术。据悉,HBCD于2013年5月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A中,要求各缔约方采取必要的行政或法律手段禁止和消除这一物质。目前,全球已经有173个缔约...
【关键词】替代,项目,推进
“碳天枰”区块链平台填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核算方面的空白(2021-09-23)
【摘要】 9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9月11日,北京红杉天枰科技开展了《污水处理行业碳足迹核算及低碳协同降污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的中期专家研讨会。专家委员会通过听取项目组汇报,现场平台展示、审阅成果材料,经质询讨论后,形成专家意见,认为“污水行业碳排放与减排量核算方法”(以下简称“核算方法”)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技术路线可行,填补了我国在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核算方面的空白,建议进一步进行成果梳理,为后期形成团体标...
【关键词】前瞻性,长远性,控制技术
陕西鼎澈膜科技有限公司重磅推出高性能海淡膜技术产品(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目前国内海水淡化产能逐年增加,但是国内海水淡化膜市场处于被国外垄断状态。国产海淡膜在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海淡膜无法在拥有高脱盐率的同时具有高通量,且稳定性不够好,衰减比较快;有的公司为了提高脱盐率,会采取增加涂层的方法,初期脱盐率和通量还比较理想,但运行一段时间或者清洗后,涂层被冲刷掉,综合性能会快速下降。陕西鼎澈膜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海淡...
【关键词】增加,涂层,脱盐率
加工废弃风化煤用于土壤改良技术获新突破(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关于奖励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获奖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奖获奖人员的决定》,授予5人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及自然科学奖6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120项。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废弃风化煤制取腐植酸基有机—无机肥料技术的绿色开发与示范应用》(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果对改良土壤实现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这一项目...
【关键词】改良,土壤,作物增产
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获突破(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7月23日,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搭载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组成“三峡引领号”,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顺利安装。此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及平台位于南海海域,单机容量5.5兆瓦,由三峡能源牵头,联合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国内风机厂商自主研发,对促进我国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升级、挖潜...
【关键词】风电,高端装备,制造
国素生态科技公司打破酸碱法提取纤维素的污染模式(2021-08-06)
【摘要】 8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龙须草是湖北省十堰市著名特产,素有“十堰三大宝,苞谷、红薯、龙须草”之称;十堰龙须草叶窄、绵软、纤维长、拉力强、含硅量比一般龙须草低3%,为全国最佳品种之一。因龙须草加工过程中需加入化学原料,对水质污染严重。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十堰所有龙须草加工的化工企业纷纷下马。北京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经近8年研发,拥有多项植物生物质生态利用的系列发明专利...
【关键词】规模,生态,产业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落成启用(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这是我国首个研制成功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也是“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建成将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防灾减灾(如天气预报)等国家重大需求,为国际气候与环境谈判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这个名为“寰”(Earth Lab)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
【关键词】应对,环境,问题
烟气除尘新应用——转炉放散气采用金属滤袋袋式除尘器精除尘项目成功投运(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由山东瀚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江环保”)承建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8# 120t转炉超低排放改造放散气精除尘项目顺利建成投产。该转炉一次烟尘改造前采用LT干法静电除尘工艺进行烟尘回收及处理,电除尘器后的烟尘排放浓度为50-80mg/Nm3。为满足国家及山东省超低排放要求,日钢决定在放散杯阀与放散烟囱间设置金属滤袋除尘器,实现转炉放散气粉尘的超低排放。该项目的成功建设,...
【关键词】金属,滤袋,袋式除尘器
二氧化碳工业固定利用技术获突破(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碳减排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社会各界开足马力出实招。在以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之外,“用碳不排碳”的化石能源固碳利用技术也成为业内探讨的热点。专家表示,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三嗪醇,是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一条可行之路。据介绍,固碳利用是指二氧化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固定利用。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做成稳定的固碳产品,实现二氧化碳的工业固定利用...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
全球首个直接零碳排放氨合成方法问世(2021-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新近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研制出了一种直接零碳排放氨合成方法,这在全球属首次,有望加快绿色氨生产的步伐,催生新的绿氨经济。氨是全球重要的化肥生产材料,有助于维持全球的粮食生产。目前,人们使用名为“哈伯—博世流程”的成熟工艺。但该工艺生产1吨氨会排放出1.9吨二氧化碳,氨生产过程的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1.8%。有鉴于此,莫纳什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
【关键词】碳中和,生产,技术
天津环科院与华为合作推出生态环境智能体(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近日在天津开幕。在生态环保领域,由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生态环境智能体——危险(医疗)废物智能体联合产品首次亮相,在展会上显得尤为引人关注。据了解,这一智能体联合产品,通过利用华为高性能智能视频监控设备,结合5G网络通讯技术、AI人工智能预警预报系统等物联网+监管手段,实现了对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及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实时监控,和对...
【关键词】智能,轨迹,管理
微生物菌株出马,畜禽业污染物变废为宝(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从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项目“畜禽养殖废弃物微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调控机制”和“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破。微生物降解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李兆君表示,项目实施以来,研究明确了养殖废弃物微生物高效转化与高值化利用调控机制...
【关键词】高效,转化,高值化
我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投入使用(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项目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我国首台用于医疗废水处理的电子束装置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装置已经在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试运行数月。经过第三方检测,电子束辐照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医疗废水指标优于国家传染病医院排放标准,对病毒有明显去除作用,其中甲型肝炎病毒和星状病毒去除率达到100%,粪大肠菌群数小于100MPN/L,能够实现医疗污水中抗生...
【关键词】高效,安全,解决
上海浦东先行先试上线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2021-06-04)
【摘要】 6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5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行先试,发布政企携手打造的“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积极探索运用数据赋能,示范引领“双碳”目标的落地。此次发布的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全面整合了电力、水务、燃气、政府、社会等多方系统平台数据,以企业能源碳排放量、清洁能源碳减排量、交通电能替代碳减排量等能源碳排数据为分析对象,为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用能客户提供能源碳监测、能源碳评估及能源碳预测等功能。...
【关键词】自身能耗,行业,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