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助力江西提升环境治理水平(2020-04-13)
【摘要】4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使用无人机排查长江入河排污口,是江西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有益尝试。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0年度03专项及5G工作方案,提出将利用“互联网 + 监管”系统、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利用科学治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把生态环保服务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方案提出,江西省生态环境系统要结合新一代数据传输、...
【关键词】污染物,监测,分析
自动化光电分选设备以自动化分选技术代替人工分拣(2020-04-13)
【摘要】4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让垃圾变成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环保再生产品,保证回收料的品质是关键。分选是保证回收料品质和纯度的核心环节,而传统的人工分拣效率低下,且识别不够精准,因此分拣后的材料的品质不稳定,影响后端造粒的效果。基于国内垃圾分类情况及可回收废弃物的特性,陆海环保自主研发了整套再生加工处理工艺系统。为了重塑更具价值的废弃物循环闭环管理系统,陆海选择了不同于以人工分拣为主的常规方法,引进了...
【关键词】核心,环节,分选
大港油田规模推广清洁能源应用技术(2020-04-13)
【摘要】4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大港油田中心区域屋顶光伏电站在2栋公共建筑上开工建设,“绿色、清洁、环保”理念展现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之中。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清洁能源应用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这一自然资源,采取分布式光伏发电方式,减少了传统能源和资金的消耗。在新能源利用方面,大港油田一直走在中国石油前列,率先建成首个“光伏发电+屋顶防水”示范项目。按照大港油田新能源发展规划,光伏电站还将应用于井场及湿地围...
【关键词】新能源,利用,方面
碳纳米管浆料首个国际标准正式发布(2020-04-13)
【摘要】4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ISO官方网站近日发布信息称,国际上首个碳纳米管浆料国际标准——ISO/TS 19808:2020“Nanotechnologies – Carbon nanotube suspensions – Specif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纳米技术 — 碳纳米管浆料 —表征与测量方法技术规范)正式发布,供全球各国使用。据悉,此标准是以碳纳米管浆料产品国内外综合生产水平和评价方法为依据,以我国 GB/T 33818-2017碳纳米管导电浆...
【关键词】核心,评价,体系
创新电解锌清洁生产技术,破解有色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难题(2020-03-06)
【摘要】3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是电解锌生产和消费大国,锌的产能产量连续20余年居世界首位,消费量仅次于铜和铝,在有色金属消费中位居第三。锌是典型的有色金属,也是涉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有色金属之一。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锌电解整体工艺重金属废水智能化源削减成套技术和装备”(以下简称“成套技术和装备”)研发成功,与1.5万吨电解锌/年生产线相配套的示范工程也正在建设中。这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重点行业...
【关键词】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能“吃掉”塑料的毛毛虫未来有望被用于垃圾填埋场(2020-03-06)
【摘要】3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合成聚合物,也是导致不可生物降解废物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可以回收利用,但仍有大量被丢弃在垃圾填埋场。分解时,会释放出甲烷和乙烯,这两种温室气体都会导致气候变化。早在2014年,研究人员就发现某些类型的粉虱幼虫实际上能“吃掉”塑料。在2017年,这个范围缩小到了被称为Galleria mellonella的毛毛虫。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其背后的生物学过程到底是什么。而周三发表在《皇家学...
【关键词】聚乙烯,肠道,生物群系
中兴仪器“安环一体化平台”为复工复产提供安全防控保障(2020-03-06)
【摘要】3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碧水源参股公司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湖北省荆门市政府和荆门市应急管理局的防疫政策要求,为疫情期间的平台支撑工作专门配备技术和运维人员,开展“7*24”小时技术支撑,保障疫情期间3个循环化工园和工业集中区“安环一体化平台”稳定运行,帮助园区管委会按照“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利用园区智能化平台有效组织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经济
我国首次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实现放射性废物的减容处理(2020-03-06)
【摘要】3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按照东方园林“防疫在先、有序复工、科学细致、确保落实”的安全复产复工要求,近日,东方园林环保板块所属甘肃东方瑞龙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证项目持续推进,取得了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复的等离子体气化熔融处理低放可燃废物示范工程项目的环评批复(《1000t/a低放废物减容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的批复》(环审[2020]18号),东方瑞龙项目在特殊时期,克服挑战,为项目顺利投产带来...
【关键词】离子体,气化,熔融处理
提高FeS生成元素硫的转化率,降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SO2(2020-02-24)
【摘要】2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SO2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有色冶炼行业较大的发展,有色金属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冶炼烟气SO2达标排放已成为环保要求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处理低浓度SO2烟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解决低浓度SO2烟气污染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金属硫化物的石灰强化还原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将脱硫剂同还原剂一起加入到炉料中,使硫化矿直接还原成金属,而硫变成容易处理的...
【关键词】工业化,试验,设备
沈阳院沥青烟气处理技术成功应用(2020-02-24)
【摘要】2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继沈阳院第一套蓄热式焚烧炉(RTO)沥青烟处理系统在中铝连城分公司炭素一厂沥青熔化车间成功应用后,沈阳院又与沈阳铝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出炭素生产系统沥青烟联合法治理技术,焦作和信冶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次试验,攻克了设备制作难题。该技术适合于处理含水、含尘的浓度高沥青烟气,通过三方的共同合作,使该技术得以成功应用。该技术采用蓄热式焚烧炉(RTO)处理炭素生产系统的快速熔化...
【关键词】含水,含尘,高沥青
多功能微滤系统工程新工艺为污水处理产能解困(2020-02-24)
【摘要】2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北京亦庄水务有限公司与北京一滴水环保科技公司联合开展的产业化试生产多功能微滤系统工程,该系统替代了传统的超-滤工艺,探索出了一条投资低、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的水处理提级生产新工艺路径。亦庄水务与一滴水环保科技公司联合开展了多功能微滤系统小试、中试,并建设了200多平方米的产业化大试生产线。经过两年多的试验与优化升级,多功能微滤系统生产线从最初的每日提级生产1万吨水,提升到如...
【关键词】多功能,微滤,系统工程
“超临界水分解”新方法将含碳废物变能源(2020-02-24)
【摘要】2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现代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废物数量巨大,如何最大程度地变废为宝是全球众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努力的目标。对于一些含碳废物,如混合塑料和废旧轮胎等,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清洁燃烧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找到了将其转化为可利用能源的方法。此举具有双重目的,既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数量,又可以用非化石燃料产生能源,为解决含碳废物给工业化社会带来的难题提供了可行途径。研究人员开发的是一种创新型含碳...
【关键词】双重目的,减少垃圾,填埋场
首届环境技术进步奖发布,企业成技术进步主要推动者(2020-01-02)
【摘要】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获悉,“工业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49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40项。企业成为揽获这一新生科技奖项的最大赢家,49项获奖项目中有37项由企业牵头,企业成为获奖主体,呼应了国家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要求。据悉,环境技术进步奖的设立是为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对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中石化南化自主研发酸雾尾气治理技术(2020-01-02)
【摘要】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自主研发的钠碱吸收技术近日首次成功应用于大型硫酸生产装置酸雾尾气治理项目。经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检测,二氧化硫、硫酸雾等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优于硫酸工业污染物标准中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项技术将为国内硫酸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撑。据了解,南化公司研究院在国内较早从事硫酸工业及环保技术研究,其废酸裂解技术解决了很多炼厂的废硫酸...
【关键词】国内,硫酸行业,绿色发展
国内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交付使用(2020-01-02)
【摘要】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该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开发的我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12月4日正式交付用户。这是我国首次将清洁高效的循环床煤气化技术,应用于合成氨行业,有望为如何破解该行业的环保困局提供新出路。据了解,目前我国采用固定床气化炉为合成氨装置提供原料气的氮肥企业,占合成氨产能的40%。根据环境预警级别,氮肥行业的固定床气化炉50%被环保部门要求停产甚至全部停产。每年冬季也是该...
【关键词】清洁高效,循环床,煤气化技术
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2020-01-02)
【摘要】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旨在通过总结40年来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进展,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战略,开拓面向全球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大会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加快推动实现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建立与之...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中—荷研发中心对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进行自主研发(2019-12-05)
【摘要】12月5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讯,日前,在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中—荷研发中心”)三周年成果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马克·梵·洛斯德莱特介绍了他和同事们的研究进展。“针对好氧颗粒污泥这一前沿技术,中—荷研发中心进行了自主研发,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我们研发的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有很多好处,比如缩小污水处理厂占地规模,降低基建、运行费用等,我认为这项技术...
【关键词】自主研发,重要,突破
快速再生原料制成环保高密纤维板(2019-12-05)
【摘要】12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最近,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利用可快速再生的原材料,开发出一种新的无毒、完全柔性的纤维板(柔性HDF),可用于生产家具或室内装修。纤维板广泛用于家具行业或室内装修,根据制造工艺和密度的不同,通常要加入含有甲醛或异氰酸酯的树脂,而这两种物质均对人体有严重的健康风险。普通纤维板柔性小,在装修设计中受到限制。此外,其虽然可以回收利用,但不能堆肥。由斯图加特大学结构设计与设计学研究所所长...
【关键词】无毒,完全柔性,纤维板
我国“合成气制高碳醇”取得关键进展(2019-12-05)
【摘要】12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利用合成气清洁转化,直接制取高碳醇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一种新技术日前已完成万吨级工业试验,近日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合成气是以氢气、一氧化碳为主要组分供化学合成用的一种原料气,由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焦炉煤气、污泥和生物质等转化而得。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气可以生产一系列化学品,但通常需要“多步走”,成本随之上升。上述技术创新性地采...
【关键词】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
玻璃节能改造领域实现新突破(2019-12-05)
【摘要】12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易塗捷威科技实验室日前揭牌成立,发布了3款基于稀土研发的玻璃节能科技产品,填补了我国玻璃节能改造领域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该稀土纳米断热材料在功能、功效、耐候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均优于国外材料,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弯道超车。据介绍,稀土从资源开发到应用主要分为探勘、采矿、选矿、冶炼等6个步骤。目前,我国稀土产业在资源储量、生产规模、消费量、出口量4个方面...
【关键词】稀土研发,玻璃节能,科技产品
无氯漂白术改善漂白废水生化能力(2019-11-14)
【摘要】11月14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讯,由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发的速生杨化学浆清洁高效漂白技术日前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传统含氯漂白会产生一定量的对环境有害物质,造成漂白废水生化处理难、周期长且工艺复杂,漂白纸浆中残余的微量有害健康成分物质,也给成纸的使用尤其是食品包装纸等带来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该重点实验室研发了速生杨化学浆...
【关键词】生杨化学浆,清洁高效,国际领先
精密测量院在沸石分子筛Lewis酸性位研究中取得进展(2019-11-14)
【摘要】11月14日,北极星大气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邓风团队在沸石分子筛催化剂Lewis酸性位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对以往“NMR不可观测”骨架三配位铝物种的探测,揭示其独特的Lewis酸性特征。沸石分子筛作为一类重要的固体酸催化剂,因其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可调变的酸性(酸种类、酸分布、酸量、酸强度等)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境化工的各种催化过程。分子筛优良的催化反应性能...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酸性特征
纳米木膜淡化海水,或可成为新一代海水淡化“神器”(2019-11-14)
【摘要】11月14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讯,近期,国外一所大学的研究者们,成功地用木材制成了一种厚度为0.5毫米的超薄过滤膜——纳米木膜,来淡化海水、净化水质。相对于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此法不仅节能环保,而且造价低廉,或可代替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由石油衍生的塑料过滤膜,成为新一代海水淡化的“神器”。纳米木膜的淡化原理综合了蒸馏法与膜法两者的优长,使用疏水的微孔膜对海水溶液进行淡化。常压下,液态水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
【关键词】纳米木膜,节能环保,造价低廉
高盐废水资源化与近零排放关键技术获突破(2019-11-14)
【摘要】11月14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鞍钢化学科技、鞍钢股份、邯钢公司和北京赛科康仑等多家企业合作,研发了焦化尾水资源化回用与近零排放的成套技术与组合工艺,并完成了技术示范,于近日通过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北京组织的成果鉴定。由吴丰昌院士主持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强推广应用。煤化工、钢铁和焦化是我国基础产业,但由于焦化尾水深度处理技术投资运行成本高、淡...
【关键词】焦化,尾水,资源化回用
煤制烯烃新技术成功完成工业试验(2019-10-12)
【摘要】10月11日,北极星固废网讯,从中国科学院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的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工业中试试验成果发布会上获悉,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于近日在陕西榆林进行的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工业中试取得圆满成功,催化剂性能和反应过程的多项重要参数超过设计指标,总体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此次试验开车一次成功,实现一氧化碳单程转化率超过5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
【关键词】中科院,煤制烯烃,新途径
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变高值化“宝贝”(2019-10-12)
【摘要】10月11日,科技日报讯,CO2利用是全球重大战略问题。欧盟2016年6月启动计划将CO2利用作为重大研究方向;日本制定了CO2利用规划路线图;我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行动计划》中将其列为重点攻关任务。但是,由于CO2分子存在不易活化、反应路径复杂、产品选择性低等问题,其活化转化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难题之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支持下,自2018年5月以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
【关键词】规划,新路径,反映条件
围剿水体残留抗生素,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放大招”(2019-10-12)
【摘要】10月11日,科技日报讯,抗生素是世界上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吨的抗生素类药物被用于畜禽养殖业和人类医疗中。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黄青研究员课题组与安徽华丰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丰环保)合作,研发了低温等离子体废水处理技术,利用自行研制的医疗废水处理一体机产生臭氧,对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代表的诺氟沙星进行降解处理。这种处理技术简便易行、成本较...
【关键词】离子体,研制,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