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2025-04-02)
【摘要】 4月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在救援行动中,一项由中国团队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驻缅甸使馆称,在救援工作中使用了基于DeepSeek紧急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该系统由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和北京语言大学迅速组建的语言服务支持团队,在短短七小时内利用 DeepSeek开发完成。至今缅甸已有700余人持续使用该平台,这也是中国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国际...
【关键词】系统,语言服务,救援工作
广州移动联合中兴通讯成功商用全国首个地铁三载波聚合5G网络(2025-03-24)
【摘要】 3月24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广州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在广州地铁十一号线率先完成全国首个地铁场景2.6G+4.9G的3CC CA(三载波聚合)商用落地,实测下行速率超3.2Gbps,该成果为高密度场景网络建设提供了创新范式,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升级。本次商用验证的成功,标志着地铁等高价值场景的网络覆盖成功攻克5G-A多频协同、干扰规避和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广州移动、中兴通讯采用四频QCell设备建设的“LTE打底 + 5G-A增强...
【关键词】智能化,5G,地铁
国内首次:极光星通成功开展在轨星间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数据传输试验(2025-03-18)
【摘要】 3月18日,央视新闻讯,今日,极光星通“光传01/02试验星”成功开展了国内首次在轨星间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数据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极光星通介绍称,“光传01/02试验星”面向国家大型卫星组网需求开展研制及试验,支持星间、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的试验与验证工作。据悉,此次试验采用极光星通自主研制的LT-II型激光通信终端,兼容相干、非相干通信体制,支持 10Gbps、100Gbps、400Gbps 多档通信速率。极光星通表示,此...
【关键词】通信数据,传输,自主研制
中国联通依托下一代互联网大科学装置首次实现联数网业务验证(2025-03-14)
【摘要】 3月14日,人民日报讯,近日,中国联通携手产业合作伙伴,依托下一代互联网大科学装置成功完成基于IPv6+的联数网创新方案验证,这标志着中国联通在大科学装置建设,创新试验以及产业融通示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联通下一代互联网大科学装置(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是中国联通为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而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大科学装置旨在通过构建先进的网络试验环境,验证和孵化一批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与...
【关键词】创新方案,产业融通,科研平台
中国移动成功抢注“建审千询”大模型商标,打造国内首个工程审计领域垂直大模型(2025-03-12)
【摘要】 3月12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移动以“九天”基座大模型为基础,打造“建审千询”垂直领域大模型,专注于解决建设项目审计业务流程长、业务种类多、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目前,“建审千询”商标已完成注册,成为国内首个聚焦工程审计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建审千询”垂直领域大模型包含“建审事事通、案例优选、代码快编、报告主笔、管总北斗星、风险早知道”六大场景应用,汇聚建设工程行业数据、专业书籍、标准规范、法规制度、...
【关键词】大模型,中国移动,特色
量子直接通信有望进入实际应用(2025-02-24)
【摘要】 2月24日,人民日报讯,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相关团队合作,提出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8公里标准光纤通信实验测试中连续168小时、速率为2.38kbps的稳定传输世界纪录,标志着量子直接通信从理论构想成功迈向实际应用阶段。近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高噪高损信道编码、信道掩码增容、高速量子态调制解调...
【关键词】量子,通信,研制
我国科学家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2025-02-20)
【摘要】 2月20日,央视新闻讯,我国量子科技研究迎来突破性进展。《自然》杂志20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相关专家表示,这一成果填补了采用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的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也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据悉,团队采用基于光场的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破解了制备量子比特和量子纠缠的“概率”...
【关键词】量子科技,奠定基础,芯片
AI解码器让思维“跃然纸上”(2025-02-12)
【摘要】 2月12日,人民日报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I)的“读脑术”,能将人的思维转化为连续文本,而无需用语言说出来。这一脑部解码器仅需大约1个小时,就能适应个人独特的脑活动模式,或为语言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工具,也为开发未来神经技术和下一代脑机接口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当前,研究人员正与失语症专家合作,测试这种改进后的脑...
【关键词】脑机接口,AI,新工具
热界面新材料有望降低AI数据中心能耗(2025-02-06)
【摘要】 2月6日,科技日报讯,为了降低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冷却成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创新性热界面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实现了超低热阻,还通过改进散热大幅提升了冷却效率,降低了成本,性能超越了当前最先进的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目前,AI数据中心40%的用电量被用于冷却高功率芯片,到2028年,数据中心的能耗可能会翻两番。为解决能耗高这一棘手问题,...
【关键词】材料,降低成本,性能
北京移动完成国内首次5G-A 4CC现网技术验证(2025-01-20)
【摘要】 1月20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了国内首次5G-A四载波聚合(4CC)的户外现网技术验证。测试数据显示,4CC环境下,现网下行峰值速率超过了5Gbps,在实验室中更能达到6Gbps,为未来5G-A网络性能提升提供了有效参照。北京移动表示,本次技术验证选择在圆明园和北京邮电大学完成,因为热门景点和高校是典型的人流和业务量密集场景,可以充分凸显4CC技术的优质特性。下一步,北京移动还...
【关键词】5G-A,户外现网,技术验证
南极有了“4G网”,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2025-01-14)
【摘要】 1月14日,央视新闻讯,近日,我国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在没有地面光纤等基础设施的南极,所有通信都依赖于卫星网络。卫星就像家里的路由器,卫星网络就像Wi-Fi,卫星网络带宽越大,网速也就越快。据悉,以前中山站的网速是8兆,整个站上有80到100人,网速比较拥挤。这样的网速仅仅只能支撑中山站科考队员浏览文字网站,联络国内同事一般也是以发文字信息的形式。随着中山站首次利用我国自主卫星,实现高速网络...
【关键词】卫星网络,自主,提速
上海脑机接口临床试验迎重大突,汉语“意念对话”成真(2025-01-06)
【摘要】 1月6日,人民日报讯,近日,上海华山医院的一位脑神经患者,在脑海中刚想出“2025新年快乐”这几个字,就被电脑成功解码并发出指令操纵机械手做出比心的动作,送出了世界上第一段由意念完成的新年祝福。这是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虎科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的重大进展。他们通过国产原创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开展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临床试验研究,成功实...
【关键词】合作项目,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我国首次星地100千兆比特每秒激光通信试验完成(2025-01-02)
【摘要】 1月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主研制的车载激光通信地面站与“吉林一号”平台02A02星星载激光终端,开展了国内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千兆比特每秒)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这是该公司继星地10Gbps、星间100Gbps激光数传试验成功后的又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星间/星地融合构建超高速光网传输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长光卫星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具备研制甚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
【关键词】通信,成功,试验
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腾讯X迈瑞发布“启元重症大模型”,已用于ICU病房(2024-12-27)
【摘要】 12月27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腾讯联合迈瑞医疗,发布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 ——启元重症大模型。据介绍,作为一款具有“重症思维”的AI队友,启元能处理病情数据,接管文书工作,让医生专注于治病救人。它的工作流程,大致分为两步:先是整合患者的海量数据,生成数字画像;随后,用重症思维对画像进行深度分析,预测病情发展,提出干预建议。基于这两步,最终实现四大功能:病情问答、病历撰写、知识查询、诊疗建议。从...
【关键词】大模型,医疗,试点
国内首款商密报告认定的量子随机数芯片发布(2024-12-19)
【摘要】 12月19日,科技日报讯,18日,安徽问天量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问天量子”)向社会正式发布,由该公司研发生产的WT-QRNG300量子随机数芯片于近日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检测,成为国内首款商密报告认定的量子随机数芯片产品。问天量子首席科学家韩正甫介绍,WT-QRNG300芯片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量子熵源,生成的随机数包含了来自量子力学的内禀随机性,是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真随机数,为密码技术提供...
【关键词】芯片,量子,发布
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首例商用5G-A融合信令网,可实现至简、高效、安全通信(2024-12-09)
【摘要】 12月9日,人民日报讯,12月6日,中国移动在河南郑州召开融合至简,高效通信,安全可靠:中国移动5G-A融合信令网创新成果暨首例商用发布会,宣布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首例商用5G-A融合信令网。目前,中国移动已成功建成全球领先的5G-A融合信令网,形成稳定的“8大区+31省”三级架构。未来,协同6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部署,信令网将持续演进,为下一代网络架构提供总线级通信、连接能力,更加至简、高效、可靠运转整个通信网...
【关键词】5G,信令网,中国移动
新型光芯片可执行深度神经网络关键计算(2024-12-03)
【摘要】 12月3日,科技日报讯,2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的论文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全集成光芯片。它能以光学方式执行深度神经网络所需的所有关键计算,为制造能实时学习的高速处理器打开了大门。这种新型光芯片能够在不到半纳秒的时间内,完成机器学习分类任务的关键计算,性能与传统硬件相当。该芯片由相互连接的模块组成,形成一个光学神经网络,并采用商业代工工艺制造,这有助于技术的扩展和与电子产品集...
【关键词】芯片,关键技术,降低误差
全球首颗全调度以太网(GSE)DPU芯片发布(2024-11-27)
【摘要】 11月27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中国移动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全球首颗全调度以太网(GSE)DPU芯片——“智算琢光”。中国移动把握技术升级换代契机,提出全调度以太网(GSE)技术,联合国内外主流云服务商、设备商、芯片商、高校等50余家产学研机构共同发起“GSE推进计划”,旨在打造标准开放、合作共赢的新型智算中心网络技术体系。该体系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两大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体系之一。DPU网卡芯片作为智算GPU集群中...
【关键词】智算中心,技术,合作
北京联通发布业界首个5G-A万兆天地一体规模组网示范(2024-11-20)
【摘要】 11月20日,人民网讯,近日,在北京举行的“5G Capital路上见——5G-A全城点亮”活动上,北京联通与北京延庆区政府合作,在长城景区部署了业界首个5G-A万兆天地一体规模组网示范,打造了“5G-A低空经济创新基地”。北京联通创新推出业界首个立体组网范式,推动网络从“面向地面通信”向“天地通感一体”迈进。在长城景区率先实现地面与低空网络覆盖部署,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通过超大规模天线阵列、鱼鳞干扰控制及...
【关键词】5G,低空经济,示范
中国自主量子算力实现出口(2024-11-15)
【摘要】 11月15日,人民日报讯,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海外首次销售中国自主量子算力。向海外销售的中国自主量子算力为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机时。“本源悟空”今年1月6日上线以来已完成全球133个国家发送的27万个量子计算任务。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悟空”云服务研制团队负责人赵雪娇表示,“外国企业购买中国自主量子算力,是国际市场对中国量...
【关键词】出口,量子算力,自主
中国首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4-11-04)
【摘要】 11月4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发布的《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由顾忠泽团队牵头起草,东南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南京...
【关键词】芯片,标准,技术要求
中国电信首次完成扩展CL一体光模块验证,加速400G ROADM全光网发展(2024-10-30)
【摘要】 10月30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在扩展C+L波段一体化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支持400Gbit/s超长距的扩展C+L波段一体化光模块的实验室验证测试,加速推动中国电信400G ROADM全光交换网络的发展建设。在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电信研究院着力推动扩展C+L一体化相干光模块的产品研发与应用。本次测试的CFP2-DCO光模块使用扩展C+L波段一体化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以及硅光相干接收机,波长覆...
【关键词】测试,网络,发展建设
无需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器件问世(2024-10-23)
【摘要】 10月23日,人民网讯,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电子制造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不需要半导体材料的有源电子设备器件。这一突破性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虚拟与物理原型》杂志上,为将来的电子制造开辟了新途径。团队使用普通的3D打印机和成本低廉、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打印了这些无半导体器件。虽然这些器件性能还不足以与传统半导体晶体管相比,但它们已能执行一些基本的控制任务,比如调节电动...
【关键词】3D打印,半导体,新途径
中国团队首次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公里级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2024-10-09)
【摘要】 10月9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的联合实验团队,于近日在青海省海西州雪山牧场成功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高清视频信号公里级太赫兹/亚毫米波无线通信传输。据悉,这是国际首次将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用于远距离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也是0.5THz频段以上迄今最远距离的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实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和上海师范大学参与组织联合实验,中国电科54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技术,实验,通信传输
我国首条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升级扩建(2024-10-08)
【摘要】 10月8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在国家有关部门及安徽省的支持下,我国首条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启动升级扩建。这标志着我国自主量子芯片生产、整机组装等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核心环节将进一步提升,超导量子计算机自主制造能力增强。据悉,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现有整机组装间也开始扩容。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孔伟成博士介绍,现有整机组装间至多容纳5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同时组装,扩建后将满足同时组装至少8台超导量子...
【关键词】量子,升级,自主制造
“业界首个大模型-多智能体应用实现核心网运维降本增效”成功荣获“ICT中国案例(2024年度)”评选一等奖(2024-09-27)
【摘要】 9月27日,C114通信网讯,9月25日,在2024年ICT中国高层论坛暨国际信息通信展主论坛上,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起的“ICT中国案例(2024年度)”评选活动正式揭晓结果并进行现场颁奖。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移动浙江有限公司与华为三方联合申报的“业界首个大模型-多智能体应用实现核心网运维降本增效”案例经过初审、二轮评审、等级评议后脱颖而出,成功荣获“一等奖(卓越案例)”。通信大模型及核心网运维智能体的应用,重塑了已...
【关键词】大模型,降本增效,获奖
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在新疆建成(2024-09-18)
【摘要】 9月18日,科技日报讯,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在帕米尔高原完成部署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这也是我国建成的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探测获取的海量数据无法及时全部接收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卫星应用效能发挥。星地激光通信以激光为载体,可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信息传输,是未来星地高速通信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微波通信,星地激光通信的优势...
【关键词】高速通信,星地,常态化
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专项智库“量子计算观察”成立(2024-09-11)
【摘要】 9月11日,科技日报讯,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透露消息,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专项智库“量子计算观察”正式成立,中国量子信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受邀担任智库名誉主编。据悉,“量子计算观察”智库由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委员会、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四方联合创办,将针对全球量子计算研究及产业发展进行跟踪分析并发布前瞻...
【关键词】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前瞻
5G-A技术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2024-09-03)
【摘要】 9月3日,科技日报讯,在日前举办的2024“5G-A技术创新及数智应用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5G-A无线融合新架构白皮书》,标志着中国移动在推动5G-A技术发展道路上迈上新台阶,为构建更加开放、协同、创新的5G-A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构建融合通用的算力处理单元CCU,异构计算实现多业务灵活共享。通过创新CCU与BBU灵活配置的动态组网技术,打破硬件资源与站点...
【关键词】新台阶,生态系统,发展需求
国内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发布(2024-08-27)
【摘要】 8月27日,人民日报讯,近日,我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日前正式发布。该架构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底层软件提供了统一的专用硬件功能、实现规范和调用接口,可大幅度提升区块链网络中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流通的效率。此次发布的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包括系统架构、功能实现规范、接口规范等。国内任意厂家均可参考开放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规范来设计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专用硬件,并参考开放的接口规范,让不同...
【关键词】区块链,效率提升,一致性
量子信息和传统数据实现同一光纤传输(2024-08-21)
【摘要】 8月2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德国莱布尼兹大学光子研究所所长迈克尔·库士领导的团队,首次让量子信息和传统数据“搭乘”同一光纤通道成功传输。这意味着在理论上,未来的量子互联网可使用现有基础设施。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库士团队使用电—光相位调制技术,来精确调整激光脉冲的频率,使其与纠缠光子的颜色相匹配。如此一来,量子数据和传统数据能够在相同的颜色通道中传输,而不会破坏纠缠光子所携带的量子信息...
【关键词】成功传输,量子信息,更多数据
我科学家发明出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2024-08-16)
【摘要】 8月16日,科技日报讯,15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该所研究员刘驰、孙东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主导的研究团队合作,发明出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15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晶体管是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其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挑战日益增多。该研究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
【关键词】晶体管,新领域,生成机制
X射线以创纪录精度洞察微芯片“内心”(2024-08-12)
【摘要】 8月12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合作,首次使用X射线,以4纳米超高精度观测了先进计算机微芯片的“内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研究团队制作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有望推动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据悉,这项技术使X射线光束不是聚焦于样品的某个纳米点,而是让样品在纳米尺度移动,使照射在其...
【关键词】世界纪录,信息技术,纳米
阿里将于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2024-07-31)
【摘要】 7月31日,界面新闻讯,近日,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宣布,预计将于2024年9月发布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改变中小企业的全球采购流程。据官方介绍,该人工智能对话式采购引擎将深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所有电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天猫国际及Lazada等。值得关注的是,该引擎还具备预测采购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建议的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它能够精准预测企业的未来采...
【关键词】阿里,人工智能,采购引擎
360:联合国内15家最强大模型推出“AI助手”(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周鸿祎在业内会议宣布,360开放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搜索、智能硬件四大国民级场景,打造新一代AI产品“AI助手”,用户可一站式体验国内最强的15家大模型。这15家大模型包括:智谱AI、商汤科技、百川智能、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腾讯混元、讯飞星火、华为云、MiniMAX、零一万物、面壁智能、阿里云、deepseek、学而思九章大模型、Kimi的大模型产品。
【关键词】大模型,AI助手,智能云
蔚来自研全球首颗5nm智能驾驶芯片流片成功(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蔚来宣布旗下全球首颗车规5nm高性能智驾芯片“蔚来神玑NX9031”流片成功,这标志着蔚来已实现硬件芯片/底层软件自主设计。据介绍,这款芯片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采用32核心CPU架构,内置LPDDR5x 8533Mbps速率RAM,可实现“高动态范围高性能ISP”,拥有6.5 G Pixel /s像素处理能力,处理延时小于5ms。同时,该芯片还具备行业最高等级的原生安全设计,双芯片毫秒级备份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最高等...
【关键词】蔚来,5nm,智能驾驶芯片
苹果AI功能将晚于iOS 18首次发布(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通信世界网讯,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或将晚于原计划的iOS 18首次发布时间推出。据悉,Apple Intelligence预计将在iOS 18发布后的几周内,作为软件更新的一部分推送给用户,具体时间可能定在10月份之前。据悉,苹果原计划将Apple Intelligence作为iOS 18的一部分,在今年秋季与iPhone 16系列手机一同推出。然而,由于内部测试中发现需要进一步优化和修复的问题,苹果决定推迟AI功能的发布时...
【关键词】苹果,AI功能,软件更新
天马厦门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和Micro-LED产线点亮(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6日,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举办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和Micro-LED产线点亮活动,现场点亮10.25英寸车载仪表显示屏、23.8英寸高品质显示屏以及7.5英寸Micro-LED显示屏,标志着两条产线正式进入试产试制的新阶段。作为新一代液晶显示高世代线,上述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12万片,专门针对中小显示领域市场需求变化快、产品换型...
【关键词】新型显示面板,Micro-LED产线,设计产能
中兴通讯推出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备受瞩目的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以下简称ODCC)2024 夏季全会在大连顺利召开。此次ODCC夏季全会吸引了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众多行业专家参与,共同探讨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中兴通讯热设计专家刘帆,在大会上介绍了《无水冷板式液冷技术标准提案》。刘帆指出,冷板式液冷技术作为当下的主流液冷技术路线,正面临着传统单相水冷技术所带来的挑战。由于水基工质的导电性和腐蚀性...
【关键词】中兴通讯,液冷技术,前沿技术
老板电器发布烹饪大模型“食神”(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讯,6月24日,老板电器发布的“食神”AI烹饪大模型正式与外界见面。这也是老板电器近年来继打造行业首个“无人工厂”、发布首套“数字厨电”和“AI”烹饪助理后,又一次烹饪变革的努力和尝试。据介绍,AI烹饪大模型通过“观察”烹饪的温度、时间、光照、声音、气味,感知用户的角色、身份、情绪、动作,并将用户的个性化数据与大模型数据匹配,从而规划出适合的烹饪全链路整体解决方案。在发布AI烹...
【关键词】老板电器,大模型,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