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点亮千年敦煌,虚实结合焕发敦煌文创新生机(2025-03-11)
【摘要】 3月11日,新华网讯,在《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支持下,买它宇宙携手敦煌文创推出了全新的“敦煌飞天”数字艺术品,助力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光彩。敦煌飞天作为敦煌文化中的标志性艺术形象,通过现代数字技术的融合,实现了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此次推出的数字文创作品不仅完美再现了敦煌壁画中的盛唐飞天形象,还赋予了每一件艺术品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提升了其收藏价值。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的深...
【关键词】敦煌文创,数字艺术,文化传承,数字技术
影视作品用数智技术为文化传播赋能(2025-02-25)
【摘要】 2月25日,光明日报讯,数智技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成为全球影视创作的重要力量,为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搭建了多彩桥梁。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影视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也为中国文化题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举例来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借助数智技术将复杂的神话故事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呈现给全球观众,并成功在海外多国上映。此外,基于影视IP的VR互动娱乐体验也迅速发展,...
【关键词】数智技术,影视文化,交流,中外传播
沈阳:加速推进AI技术与文旅体深度融合(2025-02-25)
【摘要】 2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讯,沈阳在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月24日,沈阳市文旅系统举办了“Deep Seek赋能数字文旅产业培训会”,会议探讨了AI技术如何加速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Deep Seek大模型被认为为行业带来了三大突破:数据洞察精准化、智能服务贴心化以及体验革新震撼化。沈阳市将通过升级“易游沈阳”平台,利用AI技术提升智能服务,活化文化内容,并重构文旅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个性化和精准营销。通过这...
【关键词】沈阳,AI技术,文旅产业,数字化
数字技术赋能春节文化出彩、出圈、出海(2025-02-25)
【摘要】 2月25日,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深厚,广泛传递着家国情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春节文化的国际传播进入新阶段。通过高精度扫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的春节文化资源库,创建沉浸式虚拟场景,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传播春节文化。这些技术不仅帮助春节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出圈”,还通过虚拟形象的方式赋予十二生肖新的生命,提升春节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为讲好...
【关键词】春节文化,数字技术,国际传播,文化传承
数智赋能,博物馆搭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域(2025-02-21)
【摘要】 2月21日,消费日报网讯,随着数字科技和非遗活化的结合,博物馆正在通过创新手段重新激活文化传承,并构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域。在北京多家博物馆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博物馆已从静态展示转向情境化活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感。中国园林博物馆和93号院博物馆等通过非遗手工艺制作、数字展示等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吸引各年龄层观众参与。博物馆也在利用现代科技打造趣味性和创意十足的展览,如中国园林博物馆的“画...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科技,非遗,文化体验,创新
AI正改变影视行业,解密《我是刑警》《国色芳华》的爆款密码(2025-01-23)
【摘要】 1月23日,澎湃新闻讯,在浙江省两会期间,华策影视总裁傅斌星分享了公司在影视产业中的创新与成就,特别是在AIGC技术的应用以及微短剧的发展上。华策影视的多部作品如《国色芳华》和《我是刑警》不仅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还成功出海,进入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国际市场,展现了中国影视的全球吸引力。傅斌星强调,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通过AIGC技术在剧本创作、后期制作和海外宣发等环节的赋能,极大提升了效...
【关键词】AI,影视出海,微短剧,华策影视
爱奇艺AI译制厂:影视出海的智能引擎(2025-01-23)
【摘要】 1月23日,经济观察网讯,在数字化时代,爱奇艺通过创新整合前沿AI技术,推出了AI 译制厂,助力中国影视内容突破语言障碍,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I 译制厂通过其Muti-Agent方案在翻译和配音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尤其在复杂文化背景和古装剧的翻译中,AI系统通过剧情分析和精准赋能,使译文更贴合本土文化语境,确保语言转换精准无误。在配音方面,爱奇艺自主研发的奇声智能配音系统,成功实现了中文、英文、泰语、越南语...
【关键词】爱奇艺,AI,译制厂,影视出海,智能化配音
借助AI修复与香港“老”电影重逢(2025-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文化报讯,香港电影产业自20世纪以来蓬勃发展,创作了大量经典影片,然而随着胶片电影的老化,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逐渐面临损坏。为了恢复这些经典电影的光彩,中国电影资料馆于2023年与抖音、火山引擎合作,启动了“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通过AI技术与人工修复的协同作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00部香港经典影片成功完成4K修复。2024年底,“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专题展在北京启幕,其中《笑傲江湖》的4K版震...
【关键词】香港电影,AI修复,经典影片,电影修复
首部AIGC连续性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入围纽约国际电影节(2025-01-01)
【摘要】 1月1日,上观新闻讯,由博纳影业出品的中国科幻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一季成功入围2024年纽约国际电影节(NYIFA)最佳AI电影单元,这也是全国首部AIGC连续性科幻短剧集。该剧讲述了未来地球古文明遗迹的异变,三支势力的人物进入数字生成的古蜀国,展开冒险并探寻拯救文明危机的密码。剧集凭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充满想象力的剧情,吸引了广泛观众,已在全端传播中获得超过1.6亿次的观看量。《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在...
【关键词】AIGC,科幻短剧,三星堆,电影节
国产视觉生成大模型“可灵AI”(2024-12-23)
【摘要】 12月23日,新华网讯,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影视文娱领域的应用快速推进,推动了AI“拍”电影的发展浪潮。国产视觉生成大模型“可灵AI”与知名导演联合制作了九部AIGC短片,这些影片通过AI技术模拟动态叙事和高质量画面呈现,展示了AI在影视创作中的强大潜力。AI生成技术降低了传统影视制作成本,提升了创作效率,例如科幻短片《雏菊》和《百鬼勿扰》中复杂的特效和动态场景实现,而短片《喵心归处》则展示了AI在现...
【关键词】创作效率,科幻短片,AI,题材
华为视频AiMax影视品鉴会:国乐与技术的完美邂逅(2024-12-17)
【摘要】 12月17日,千龙网讯,近日,第5期华为视频AiMax影视品鉴会在上海举办,以“赏国乐之美,品弦外之音,走近《声声乐尔》”为主题,邀请了国乐艺术家方锦龙、作词人方文山、歌手林晓峰等嘉宾共赏国乐魅力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林晓峰现场演唱方文山创作的新歌《琵琶声声》,方锦龙则带来贾湖古笛及即兴吹奏《牧歌》,呈现跨越千年的艺术之音。活动中,华为视频展示了HDR Vivid(菁彩影像)与Audio Vivid(菁彩声)技术,提供影院级沉...
【关键词】华为视频,AiMax技术,国乐,跨界融合
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高校巡展启动,“可灵AI”推动影视创作新趋势(2024-12-10)
【摘要】 12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9日,“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高校巡展活动在清华大学启动,将持续至12月31日,覆盖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本次活动由快手自主研发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联合国内9位知名导演发起,展示了基于AI生成技术的9部原创短片,标志着中国影视行业迈入AI赋能的新阶段。自今年6月发布以来,“可灵AI”累计服务超500万用户,生成了超过5100万个视频和1.5亿张图片,技术和应用保持...
【关键词】AIGC,可灵AI,导演共创,高校巡展
重塑千亿影视市场:9位导演与可灵AI的“电影新实验”(2024-12-06)
【摘要】 12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网讯,由快手可灵AI联合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等9位知名导演创作的9部AIGC电影短片亮相,这标志着国内首次依托视频生成大模型进行电影内容创作的尝试。这些短片涵盖奇幻、志怪、亲情等多类型题材,并借助AI技术实现高效制作、创新视觉效果,为电影行业提供了一场“新实验”。据《中国AIGC应用全景报告》预测,2024年我国AIGC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并将在未来五年保持超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手可灵AI...
【关键词】AIGC,可灵AI,影视创作,人工智能
AI+影视打造视听新体验(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人民网讯,2024年,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深度应用引发广泛关注,从编剧、特效到老片修复,AI正在全面重塑影视行业。影视节目如湖南卫视《我们仨》中AI助理导演“爱芒”,展现了AI在结构拆解、互动设计等方面的潜力;微短剧《中国神话》中,AI编剧占比高达80%,为创意开发注入新活力。此外,阿里大文娱推出的AI大模型“神力霓裳”显著提升了影视服饰设计效率,实现2分钟生成多款妆造图。AI还拓展了老片修复场景,如火...
【关键词】影视制作,AIGC,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王国铺路,AI来到影视创作深水区(2024-11-29)
【摘要】 11月29日,新浪财经讯,AI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影视创作的深水区,从虚拟演员到视效制作,甚至为泛娱乐领域提供了颠覆性的技术支持。数字王国,作为视效行业的老牌精英,今年宣布在香港设立国际创新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其在虚拟人、视觉特效和AI影片制作的技术储备。这家曾多次荣获奥斯卡奖的公司,参与了《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经典大片的制作。近年来,数字王国以虚拟人技术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其“复活”邓丽君的...
【关键词】数字王国,AI技术,影视创作,虚拟人
AI加入影视,观众体验更优(2024-11-26)
【摘要】 11月26日,千龙网讯,以《山海经》为灵感的AIGC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以震撼的视觉效果展现了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强大潜力。AI技术正深度融入影视行业,从剧本创作到后期特效,为创作提供高效支持。西部电影集团推出的“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通过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和优化剧本,大幅提高了创作效率。AI还在特效和虚拟角色制作中表现出色,如电视剧《异人之下》的虚拟角色和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的全...
【关键词】AI技术、影视制作、AIGC、观众体验
晋城煤炭绿色智能开采走在山西省前列(2024-11-20)
【摘要】 11月20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晋城市煤炭行业在绿色智能开采方面处于山西省领先地位。目前,全市煤矿117家,年产量稳定在1.4亿吨,原煤入洗率超过80%。晋城市重点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已有23座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85%的矿井完成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年智能化生产能力达8130万吨。晋城丰富的无烟煤资源以高发热量、低含硫等特性,成为河北等周边地区的优质供应地。2023年,晋城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达1.47亿吨,为全国能源保...
【关键词】晋城,煤炭开采,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
“AI制作”成影视作品新标签(2024-11-12)
【摘要】 11月12日,光明网讯,由赵露思主演的古装剧《珠帘玉幕》因其AI制作的片头片尾吸引了观众关注。这部剧通过AI生成的富有古典美的片头场景,与剧情氛围完美契合,受到观众喜爱。随着AI技术普及,AI与影视制作的结合逐渐被大众接受,AI制作也成为了影视作品中的新标签。AI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从片头片尾制作逐步延伸到微短剧的编剧、虚拟拍摄和后期配音等各个环节,成为影视创作中的重要工具。例如,央视频推出的AI微短剧《中国神...
【关键词】AI制作,影视技术,微短剧,版权问题
美国演员工会与AI初创公司Ethovox达成协议,保护演员声音权益(2024-10-31)
【摘要】 10月31日,AIbase基地讯,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与人工智能公司Ethovox签署了一项协议,旨在保护演员在AI声音模型中的权益。该协议旨在为娱乐行业的AI使用建立负责任的框架,确保演员在技术进步时代的权利得到维护。根据协议,演员在录音时将获得前期支付,并分享后续收入,从而确保他们在声音被用于AI模型时获得公平经济回报。此外,协议要求使用演员声音必须获得明确同意,且数据使用范围仅限于批准的特定目的,以防止技术滥...
【关键词】演员权益,AI技术,声音模型,协议
全国首家AIGC电影研究院在沈阳沈北新区成立(2024-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新闻网讯,10月27日,辽宁传媒学院举行了“人工智能时代微短剧、微电影创作与行业发展研讨会”,并正式揭牌全国首家AIGC电影研究院。这一新院所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影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进展。活动吸引了200余名影视AI领域的专家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AI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大会上,还发布了“中国首届AI微电影创作大赛”,旨在激发创作活力,推动AI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广泛应用。与会者表示,这一研...
【关键词】AIGC,人工智能,微电影,电影发展
AI+影视打造视听新体验(2024-10-11)
【摘要】 10月11日,人民网讯,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中国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在多个大型活动中,AI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充分展示。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节目《我们仨》中,AI助理导演“爱芒”能够快速完成剧本拆解和节目互动设计,使观众领略到AI在制作中的魅力。同时,央视频AI频道的微短剧《中国神话》,由AI编剧创作,展示了AI在文本生成中的巨大潜力。此外,阿里大文娱推出的AI造型设计模型“...
【关键词】AI,影视制作,技术创新,观众体验
“数字文化产品破圈”呼唤人才培养(2024-10-10)
【摘要】 10月10日,光明日报讯,国庆期间,一批数字文化作品引发关注,如《奇遇三星堆》VR探索展和《延安十三年》沉浸式歌舞剧。这些作品利用先进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极大提升了观众的体验感。业内专家指出,数字文化产品的创新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呼吁教育和产业共同培养适应新兴文化业态的人才,以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数字文化产品的快速发展展现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强大潜力,但其背后的人才短缺问题也日益突...
【关键词】数字文化,破圈,人才培养,文化创新
博物馆牵手“新技术”,沉浸式感受“活”起来的传统文化(2024-09-26)
【摘要】 9月26日,央视新闻讯,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通过科技手段创新展示形式,将文化遗产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当前展出的“纹彩奕奕——中国传统纹样的意与美”展览精选多种实物展品,利用多媒体互动展示中华传统纹样的魅力。此外,分馆通过高精度光场显示技术呈现唐代名画《五牛图》,并推出“全息影像版本里的二十四节气”等展览,让观众无需穿戴设备即可体验裸眼3D效果,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关键词】博物馆,新技术,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2024年人工智能影视创新应用大会在青岛举行(2024-09-25)
【摘要】 9月25日,大众日报讯,9月21日至22日,2024年人工智能影视创新应用大会在青岛东方影都举行。本次大会由青岛电影学院、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等机构主办,启动了“AIGC创意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使用AIGC技术生成的图片、音频和短片作品。同时,东方影都与北京迪生数字科技共同建立了“迪生VICON—东方影都动作捕捉创作中心”,推动影视虚拟化平台的升级,探索智能影像技术的创新应用。大会还通过多个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探讨生...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创新,动作捕捉,AIGC
科技加持个性互动,影视带火打卡旅游(2024-09-24)
【摘要】 9月23日,环球网讯,全球旅游业在疫情后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增长41.5%,旅游总收入增长超20%。特别是文化旅游成为全球旅游的一个新趋势,许多城市通过文化创意和现代科技提升旅游体验,如沉浸式文化遗产项目和影视打卡景点。伦敦等地通过电影和文化遗产吸引游客,超过六成游客因影视剧中的景点前往打卡。中东地区通过赛事和会展带动旅游,亚太地区复苏较慢但东南亚表现更好。尽管全球旅游业复苏,部分城...
【关键词】全球旅游,文化创意,影视打卡,旅游复苏
通义万相发布视频生成模型,可一键创作影视级高清视频(2024-09-19)
【摘要】 9月19日,经济参考网讯,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CTO周靖人宣布通义万相平台全面升级,并推出全新的视频生成模型。这一模型可以生成影视级高清视频,应用于影视、动画、广告等领域。用户可通过通义APP和官网免费体验首批上线的“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功能。“文生视频”功能允许用户输入文字生成高清视频,支持多语言和灵感扩展,而“图生视频”功能则可将图片转化为动态视频。该模型通过创新算法解决了视频生成中的画面...
【关键词】视频生成,影视创作,通义万相,人工智能
爱奇艺自制VR全感剧场再登央视,“影视IP+科技”赋能服务消费(2024-08-26)
【摘要】 8月26日,中新经纬讯,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再次报道了爱奇艺位于北京石景山的《唐朝诡事录·西行》VR全感剧场。这一项目将观众带回千年前的盛唐,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爱奇艺通过“影视IP+VR技术+国潮沉浸体验”的创新模式,将传统影视内容与现代数字科技相结合,拓展了文旅消费的新场景。《唐朝诡事录·西行》是爱奇艺全自研打造的系列全感剧场之一,目前已在北京、西安、深圳等地成功落地,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关键词】爱奇艺,VR全感剧场,影视IP,数字科技
数字技术助力红楼文化破圈(2024-08-13)
【摘要】 8月13日,央广网讯,《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启幕,并进入试运营阶段。该展演围绕《红楼梦》这一经典IP,通过数字艺术、舞蹈表演、交互艺术等多种形式,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在虚实结合的场景中,与红楼人物近距离接触,感受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变迁。这一创新项目由文都云(南京)数字科技公司主导,旨在探索文化、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讲述文化故事,将传统文化...
【关键词】红楼梦,数字技术,沉浸式展演,文化IP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启动仪式举行(2024-08-09)
【摘要】 8月8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出席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技术革新是媒体发展的原动力,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媒体格局的重塑。张彦表示,希望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依托数字福建的优势,联合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强化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确保在内容生产上占据制高点。同时,要通过人才驱动,激发创造活力,培养既懂媒体又懂技术的高水平团队,为福...
【关键词】福建,广播影视,实验室,媒体融合
“东西共融·创意启航”,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创新之路(2024-08-01)
【摘要】 8月1日,新民晚报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遗产面临诸多挑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主任李谦升副教授带领团队,通过数字化技术保护濒危文化遗产。今年6月,上海大学与西藏谢通门县合作,开展“上海+谢通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利用高精度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保护400多年前的雍仲苯教古壁画。数字化技术不仅实现了对壁画的精准保护,还为其研究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此前,团队还在“藏地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壁画保护,文旅发展
敦煌壁画数字化保护再迎重大进展(2024-07-17)
【摘要】 7月16日,中新社讯,敦煌研究院近日宣布,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通过采用高精度的三维扫描技术和全光谱成像技术,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对壁画的精细化记录和数字化存储。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清晰呈现壁画的细节,还能记录壁画在不同光谱下的变化,从而为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壁画实现了数字化,未来计划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不仅...
【关键词】敦煌,壁画,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
慈文传媒:《仙剑纵横宇宙》项目有助提升公司AI与文创融合领域影响力(2024-07-04)
【摘要】 7月4日,金融界报道,慈文传媒在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仙剑纵横宇宙》项目作为公司的首个AI互动影游项目,标志着公司在AI与文创融合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这一项目将大幅提升公司在该赛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与互影科技的合作,慈文传媒进一步巩固了与业界优秀合作伙伴的关系。公司表示,将持续探索与AI技术结合开发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打造以游戏、动漫及其衍生品为核心的泛文娱产业群,以及数字版权...
【关键词】慈文传媒,仙剑纵横宇宙,AI融合,泛文娱产业
“光影重庆”数字应用上线,中国广电重庆公司助力数字赋能打造影视之城(2024-07-03)
【摘要】 7月3日,澎湃新闻讯,6月24日,重庆市电影工作作会议暨重点电影项目发布仪式上,“光影重庆”数字应用正式上线。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电影局牵头,中国广电重庆公司承建的这一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消息和VR技术,打造了影视创作管理、拍摄资源服务、影院放映管理和惠民放映服务四个一级场景,为本土及全国影视剧组提供全流程全链条服务。该平台整合全市4000多个影视拍摄资源,提供VR沉浸式线上勘景、在线影...
【关键词】光影重庆,数字应用,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
数智技术解锁文化传播新场景(2024-07-03)
【摘要】 7月3日,6月26日,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节目中利用数智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呈现了如《屈子问天》《雷霆振山河》等精彩表演。数智技术通过影视化、虚拟现实等手段,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生动展示,并通过驻外使领馆在全球推介,成为文化出海的成功案例。此外,数智技术在重塑文化传播空间、促进多元主体共振、实现人机互动共生、以及虚拟与现实共融等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例如,虚拟数字人已...
【关键词】数智技术,文化传播,虚拟现实,文化出海
阿里大文娱发布自研影视妆造大模型,再现传统服饰之美(2024-07-01)
【摘要】 7月1日,飞娱财经讯,6月29日,阿里大文娱在杭州的D20全球设计院长峰会上发布了自研影视妆造大模型“神力霓裳”。这是首个专为影视剧服饰造型设计打造的AI大模型,能够根据设定条件快速生成各朝代的影视级服饰造型,已应用于《掌心》等古装和民国剧中。“神力霓裳”包括造型设计、妆发设计和纹样设计三大功能,尤其擅长唐代造型。该模型显著节省了造型师在概念设计阶段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与专业造型师的合作,模型对...
【关键词】阿里大文娱,影视妆造,AI大模型,传统服饰
数字赋能打造影视之城,“文化·光影重庆”数字应用今日上线(2024-06-27)
【摘要】 6月24日,重庆日报讯,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牵头打造的“文化·光影重庆”数字应用正式上线,助力重庆打造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影视之城。该平台汇聚了全市4000余个影视拍摄资源,涵盖场景、道具、服装、演员等,并提供VR沉浸式线上勘景、在线影视协拍申请、影视基地预约、群演招募等服务。平台通过在线展示和共享拍摄资源,提高了拍摄制作服务的效率。近期,电影《不说话的爱》剧组通过该平台体验了在线影视协拍申请,效率提...
【关键词】重庆,影视产业,数字应用,拍摄服务
敦煌研究院发布“丝路文明数字博物馆”项目(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光明网讯,敦煌研究院在兰州发布了“丝路文明数字博物馆”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保护,形成一个开放共享的数字博物馆平台。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完成敦煌莫高窟、玉门关、嘉峪关等多处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工作,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覆盖更多丝路沿线的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在线参观和学习的机会,推动丝路文明的传承和传播。敦煌研究院通过...
【关键词】敦煌研究院,数字博物馆,丝路文明,文化遗产
江苏推出首部传统文化与AI结合的创新纪录片《古风新韵》(2024-06-17)
【摘要】 6月17日,澎湃新闻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首部传统文化与AI结合的创新纪录片《古风新韵》,该片通过AI技术再现了多种传统文化场景,包括古建筑复原、非遗技艺展示和历史人物还原等。纪录片全长90分钟,分为六个章节,分别讲述了不同的文化主题,如古代建筑、传统工艺、民俗文化等。制作团队利用AI技术进行古建筑的三维重建和历史人物的虚拟再现,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表示,希望通过...
【关键词】江苏,纪录片,AI,传统文化
中国首部虚拟偶像电影《星梦奇缘》首映(2024-06-06)
【摘要】 6月5日,中国首部虚拟偶像电影《星梦奇缘》在北京首映。该电影由知名导演李安执导,讲述了一位虚拟偶像在追梦路上的成长故事。影片采用了先进的动画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使虚拟偶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首映现场,许多影迷和业内人士对影片的技术创新和故事表达给予了高度评价。该片不仅在视觉效果上令人惊叹,还通过虚拟偶像的成长历程,探讨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可能性。据悉,《星梦奇缘》将在全国各大影院同步上映,...
【关键词】虚拟偶像,动画电影,首映,科技创新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在北京开幕(2024-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讯,“智绘华彩·‘纹’脉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在北京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幕。此次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围绕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展开,分为“锦绣华章”“天人合衣”“数字再生”三个展区,展示了十二种纹样与传统服饰、礼制的联系。展览采用3D交互投影和VR互动技术,将传统服饰纹样立体化、动态化,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通...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AIGC,美育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