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两叶片风机高效稳定运行500天(2025-08-05)
【摘要】 8月5日,中国能源网讯,远景能源研发的两叶片陆上智能风机在内蒙古稳定运行500天,可利用率达99.3%,年等效满发小时数3048小时,性能表现与同场三叶片风机相当。该风机基于远景Model X平台设计,采用高速双馈技术,具备轻量化、高效率特点,在特定场景下可降低初始投资成本15%,优化平准化度电成本10%。远景通过自适应控制技术降低疲劳载荷30%,并完成制造、运维、吊装等工程技术攻关,实现两叶片风机的商业化落地。此前,远景...
【关键词】两叶片风机,技术创新,绿电消纳
电涡流技术精准预警变桨轴承裂纹,破解风电运维难题(2025-08-05)
【摘要】 8月5日,上海应谱讯,上海应谱科技基于电涡流原理和裂纹因子算法,研发出变桨轴承裂纹监测系统,可精准识别微米级裂纹。该系统通过柔性传感器布设在变桨轴承外圈关键位置,实时监测裂纹形成与扩展趋势,解决了传统检测手段难以发现早期裂纹的行业难题。某风电场48台2MW机组部署该系统后,成功预警并定位了30mm的裂纹,避免了潜在的结构失效事故。该技术适配新老机组,安装便捷,为风电运维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电涡流技术的应...
【关键词】电涡流技术,变桨轴承,裂纹预警
金风科技助力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并网(2025-08-04)
【摘要】 8月4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金数据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正式投运。金风科技为该项目提供26台GWH221-7.7MW陆上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2万千瓦。项目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实现能源供应与算力需求的动态匹配,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38.74%,每年可减少56.7万吨碳排放,并降低AI算力成本25%以上。金风科技的风电机组技术有助于提...
【关键词】绿电直连,源网荷储,算力降碳
精准狙击“发热”痛点,风电变桨技术革新(2025-08-04)
【摘要】 8月4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阳光风能发布四象限变桨驱动器,解决大兆瓦风机轮毂过温问题。该技术通过IGBT模块整流实现能量回馈,替代传统制动电阻,显著降低轮毂温度风险。阳光风能还提出“四重保护机制”,提升变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国产变桨系统故障率已从200%降至5%,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阳光风能的四象限变桨技术有助于提升风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发电效率。通过能量回馈设计,解决了大兆瓦风机轮毂过温的行业痛点,为...
【关键词】变桨系统,四象限技术,风电安全
风电叶片内部裂纹预警产品“土星视界·风翼卫士海风版”发布(2025-07-16)
【摘要】 7月16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南京土星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土星视界·风翼卫士海风版产品。该产品基于声纹识别技术,通过部署声纹传感器和边缘计算单元,实现对海上风机叶片内部裂纹的早期预警。产品架构包括云侧、边侧和端侧,可7*24小时在线监测叶片状态,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诊断故障。海风版已通过高强度盐雾试验,并在两个海上风场试点运行。土星视界自2023年10月提出声纹识别技术路线以来...
【关键词】叶片监测,声纹识别,海上风电
我国首套抗浪型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实现“风光共平台”融合应用(2025-07-14)
【摘要】 7月14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我国首套抗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华能“黄海一号”近期完成“风光共平台”升级改造与调试,实现深远海“垂直轴风机+漂浮式光伏”融合应用。该平台由华能山东烟台电厂投资建设、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设计研发,2024年10月投入运行后,通过适海性试验验证了系统可靠性。升级后的平台加装了两台华能自主研发的“水滴型”垂直轴风机,开发了风光协同控制算法和融合监测系统,形成风光能源梯度...
【关键词】漂浮式光伏,风光共平台,深远海能源
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直驱型漂浮式风机下线(2025-07-11)
【摘要】 7月11日,中国能源网讯,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东方电气研制的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该机组单机功率达17兆瓦,风轮直径262米,扫风面积约53000平方米,轮毂中心高度152米。其创新设计使机组在浮体倾斜角度更大时仍能持续发电,可抵御17级台风和24米高海浪,时间可利用率超99%。机组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并突破漂浮式风电系统耦合仿真技术及高精度制造工艺。单机年发电量可达680...
【关键词】漂浮式风机,深远海风电,国产化
中车能源研发风力发电机组高效智能散热系统(2025-07-08)
【摘要】 7月8日,中车能源讯,中车株洲所针对沙漠高温环境,为5MWD195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了高效智能散热系统。该系统采用“风冷+水冷”双模式,通过多重过滤、智能百叶窗和精准温控技术,确保机组在70℃地表温度下稳定运行。该技术已在新疆铁门关风电场应用,有效提升风机在极端环境下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中车株洲所的散热技术为沙漠风电开发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有助于突破高温环境对风机性能的限制。智能化的温控系统和多重防护设计显...
【关键词】风电机组,散热技术,沙漠风电
全球首台40.5千伏4000安等级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成功投运(2025-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电力新闻网讯,6月28日,许继电气所属德理施尔公司自主研发的MISELA-40.5/4000-40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宁夏宁东绿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现代煤化工产业绿电园区复合光伏项目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成功投运。这是全球首台40.5千伏4000安等级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工程应用,标志着大容量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领域的重大突破。该设备额定电流达4000安,负载容量240兆瓦,柜宽仅900毫米,满足1.1倍额定电流温升要求,相比同规格空气绝...
【关键词】气体绝缘开关,光伏项目,技术创新
中国一汽红旗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讯,中国一汽红旗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近日通过氢耗与续驶里程关键试验,验证了其燃料电池系统的卓越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红旗氢燃料电池系统在稳定性和能量管理精度上表现优异,且相比整备质量更小的竞品实现了15%的氢耗降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成果得益于红旗研发体系的两大优势:一是高效的技术转化能力,通过敏捷开发体系加速技术产业化;二是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其燃料电池混合...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能耗优化,自主可控
晶澳科技创TOPCon组件转换效率新纪录(2025-06-11)
【摘要】 6月11日,晶澳科技讯,近日,晶澳科技DeepBlue系列n型TOPCon组件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转换效率达到25.5%,正面功率超过700W,由此一举创下n型TOPCon组件转换效率新纪录,这不仅是晶澳科技在n型技术领域深厚研发实力的体现,同时再度证明了TOPCon技术的巨大提效潜力。
【关键词】晶澳科技,TOPCon组件,转换效率
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同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2025-06-10)
【摘要】 6月10日,中国能源网讯,近日,白马湖实验室联合苏州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其中0.1cm2小面积电池效率高达27.3%,1cm2大面积电池效率达到26.9%;相关成果被国际权威期刊《太阳能电池效率表》(第66版)收录,展示出白马湖实验室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关键词】天然氢,清洁能源,勘探技术
龙源电力风电机组防除冰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025-06-10)
【摘要】 6月10日,龙源电力讯,近日,龙源电力“极端气候下风电机组防除冰技术攻关与工程化突破”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针对寒冷潮湿地区风机叶片覆冰问题,从防冰材料、施工工艺到智能防控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首次提出复合防覆冰技术并成功应用。项目揭示了不同气候下的覆冰机理,开发了湿法铺层、高空真空灌注一体化成型等工法,施工效率提升显著。目前已在贵州、陕西等风电场应用,有效解...
【关键词】防除冰技术,风电机组,极端气候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达国际领先水平(2025-05-26)
【摘要】 5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讯,近日,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研发的“海上风电海缆运行状态监测与快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填补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空白,首创“水上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无人化作业模式,实现海缆故障点精确定位、海底地形三维建模及桩基设备360°扫测,显著提升运维效率。目前已在江苏、福建等地成功应用,为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突...
【关键词】海上风电,探测平台,国际领先
纤纳光电攻坚钙钛矿产业化世纪难题(2025-05-26)
【摘要】 5月2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一通讯单位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适用于平米级钙钛矿组件结晶的3D层流风场技术》(3D Laminar Flow-Assisted Crystallization of Perovskites for Square Meter-Sized Solar Modules)的研究型论文,首次系统阐释了稳效协同的平米级钙钛矿组件“效率-稳定性-量产良率”的产业化路径。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独立第...
【关键词】钙钛矿,纤纳光电,产业化
新型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8.7%(2025-05-13)
【摘要】 5月13日,新华网讯,日本金泽大学与加拿大金斯顿女王大学合作研发的新型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8.7%,较此前4%的效率实现大幅提升。该电池不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采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PEDOT:PSS作为电极材料,通过“碳纳米管电极层压法”避免传统溶液工艺对有机薄膜的损伤。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电极导电性和制造工艺,推动低成本化应用。目前硅基电池效率达27%,钙钛矿电池达26%,全有机电池虽效率较低,但因其环保...
【关键词】全有机电池,光电转换,环保材料
单结硅光伏电池“终极”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2025-05-07)
【摘要】 5月7日,界面新闻讯,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发布《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这是光伏行业首份BC技术发展白皮书,标志着BC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当前BC电池量产效率达27%,组件效率24.4%,较主流TOPCon技术高1.6%,理论效率极限29.1%逼近晶硅天花板。2024年起,协鑫、天合光能等企业陆续推出BC组件,2025年通威、晶澳等也加入布局。白皮书预测...
【关键词】BC电池,技术迭代,碳中和
天合光能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再破世界纪录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2025-04-17)
【摘要】 4月17日,中国能源网讯,4月11日,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创造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这是天合光能第32次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其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的全面突破。研发团队攻克了绒面基底钙钛矿大面积成膜、顶底电池匹配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工业级电池尺寸上效率...
【关键词】钙钛矿,叠层技术,电池效率
我国氢能计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25-04-17)
【摘要】 4月17日,中国能源网讯,4月15日,国产首台直管结构70兆帕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验收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氢能计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技术由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70兆帕压缩氢气加气机无法量值溯源的问题。装置具有压力灵活切换、无线智能监测、高度集成便携及防爆安全等级高等特点,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此外,该装置兼容35兆帕和70兆帕两种工作压力,设计符合最高防...
【关键词】氢能计量,技术突破,加氢站
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2025-04-16)
【摘要】 4月16日,新华社客户端讯,4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举行的“报国讲坛”显示,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导研发,具有常压工作、无水冷却、核废料少等优点。2023年10月11日,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临界反应;2024年6月17日达到满功率运行;2024年10月完成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实验。目前,我国正与工业界合作...
【关键词】钍基熔盐堆,核能技术,建成运行
隆基刷新单结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2025-04-14)
【摘要】 4月14日,隆基绿能讯,4月11日,隆基在安徽芜湖基地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Hybrid 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81%,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的极限探索推向新高度。隆基通过重构电池结构与材料体系,在光学管理与载流子传输效率上实现双重突破。此次打破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验证了隆基聚焦价值创造、推动产业进步的能力。...
【关键词】隆基,单结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完成,填补国际氢能安全领域技术空白(2025-03-18)
【摘要】 3月18日,科技日报讯,3月13日,国际首次基于UNGTR13-Ⅱ《氢和燃料电池汽车》的70兆帕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在大连氢能检测中心完成。该试验由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旗下锅检院公司与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实施,在郑津洋院士指导下建立了氢瓶耐火极限评估方法。试验模拟70兆帕车用储氢气瓶在火灾下从70兆帕升压至110兆帕最终爆炸的过程,持续约20分钟,通过复现灾难链式反应构建极限试验模型。大连氢能检测中心拥有国...
【关键词】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试验
我国极地清洁能源利用实现历史突破(2025-03-07)
【摘要】 3月7日,中国电力报讯,3月1日,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秦岭科考站成功发电,这是全球首次在南极应用氢能技术。秦岭科考站投运了“风-光-氢-储-荷”新能源微电网系统,“氢腾”燃料电池可储能和供电,能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相比传统发电更环保。2023年夏,国氢科技接到任务后,组建研发团队,经多地低温测试,于2024年11月设备启程南极,今年1月抵站调试后成功发电。“氢腾”此前已在博鳌论坛、冬奥会等...
【关键词】极地,清洁能源,历史突破
我国科研团队解锁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2025-03-07)
【摘要】 3月7日,央视新闻客户端讯,3月7日,华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破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差这一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虽有高效、轻薄等优势,但在阳光下易“衰老”。研究发现其材料遇光膨胀收缩会产生内部破坏。科研人员用石墨烯和特殊透明塑料制成超薄保护层,给材料穿“防弹衣”。经测试,加了保护层的电池在强光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3670小时后仍能保持97%的发电效率,创下同类...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钙钛矿
高性能制氢装备突破规模化商用难题(2025-03-06)
【摘要】 3月6日,科技日报讯,3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向媒体表示,2024年,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陶华冰带领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成功走向市场。该成果已应用于新疆首个综合能源站,还获得8000万元新订单。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是主流制氢技术之一,具有响应快、环保等优势,但因依赖贵金属铱作催化剂,成本高阻碍了大规模商用。陶华冰团队开...
【关键词】高性能,制氢装备,规模化商用
新型10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试制成功(2025-02-21)
【摘要】 2月21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讯,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10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顺利通过各项技术测试和性能验证,成功填补了电站集团在该功率段双馈风力发电机制造领域的空白。这款发电机优势显著,额定功率达10400kW,额定电压1140V,采用直冷冷却方式和全新绝缘系统。经电磁设计与结构方案双重优化,与同功率产品相比,在中心高、重量、噪声、成本、功率密度等方面表现更优。
【关键词】新型10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试制成功
中国高校团队在太阳电池领域取得突破(2025-02-20)
【摘要】 2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对外公布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叠层,让钙钛矿/铜铟镓硒太阳电池更广泛吸收太阳光能量,更高效地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让该类型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4%。叠层太阳电池能突破单结电池转换效率瓶颈,理论极限效率40%。其厚度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可用于不规则表面。该太阳电池与锂电池原理不同,主要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
【关键词】西湖大学,太阳电池,突破
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2025-02-17)
【摘要】 2月17日,新华网讯,由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新型催化剂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这项突破性成果2月1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机构历时十年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铂-铱双金属催化剂,成功破解了传统乙醇制氢的技术瓶颈。通过此催化剂,在仅270摄氏度条件下,就可将农林废弃物转化的生物乙醇与水分子反应直...
【关键词】新型,制氢技术,高产率
我国自主研制百千瓦级高效海水电解制氢系统示范运行(2025-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讯,近日,由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金属燃料电池系统研究组(DNL0313组)王二东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20Nm3/h高效海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华能庄河海上风电场示范运行,目前系统工作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系统自2024年9月完成制造与调试后,持续开展了性能评价工作,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电解槽小室电压低至1.59V@3000A/㎡,直流电耗为3....
【关键词】百千瓦级,海水电解制氢,示范运行
联智科技北斗监测赋能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营(2025-01-23)
【摘要】 1月23日,联智科技讯,近日,联智科技中标国家能源集团山西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基于北斗的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及塔基监测项目。联智科技研发的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和异常检测行业模型等重大科研成果在双井风电场、余庄风电场的57台风力发电机组得到规模化应用。本项目依托北斗双天线位姿监测、单北斗监测以及无线智能感知技术取得的成果,深入分析风机结构及运行特点,结合在数据挖掘行业模型,构建了基于北斗卫星高精度便携定位...
【关键词】联智科技,北斗监测,风力发电机组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投运(2025-01-21)
【摘要】 1月21日,央视新闻讯,1月11日,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在江苏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正式投运。平台采用无人化海上作业模式,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运维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平台由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公司研制,利用无人船与机器人组合方式,实现了远程操控无人化作业,每日最大探测范围提升至100公里,极大提升了海缆检测效率精度。作业时,无人船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抵达指定海域,机器人自动投放下水开展故障检查探测,探...
【关键词】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投运
国内首个中大型风光储制氢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项目成功并网(2025-01-20)
【摘要】 1月2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讯,1月17日21:50分,随着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西营110kV变电站152西氢线断路器合闸送电,国内首个中大型风光储制氢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项目——多伦大唐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成功并网。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是一种利用风能和太阳能(风光)发电,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的新能源项目。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以“绿氢”代替“灰氢”的方式,助力煤...
【关键词】风光储制氢,深度耦合,煤化工
全球最大一体化成型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在脉络能源下线(2025-01-14)
【摘要】 1月14日,上证报讯,广东脉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脉络能源”)1月12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全球面积最大的一体化成型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近日在脉络能源100M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成功下线。该组件面积为1.2x1.6平方米,质量约为2.04千克。脉络能源表示,经国际权威测试认证机构TUV莱茵测试认证,在标准测试条件下,1.2x1.6平方米双玻组件全面积组件效率达17.9%。脉络能源在珠海市香洲区正菱(三溪)高科园建成100MW...
【关键词】一体化成型,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
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试运行成功(2024-12-23)
【摘要】 12月23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12月20日,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在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中试基地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标志着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该装置采用适应海上可再生能源特点以及海水环境的技术打造,额定产氢量为200标准立方米/小时,可用于大规模产氢,制取氢气纯度可达99.999%,能够满足燃料电池、电子工业等应用场景对高纯度氢气的需求。装置将电流处...
【关键词】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
我国功率最大氢气发动机在辽宁大连发布(2024-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5日,一汽解放6DV超级工厂投产暨首款氢气发动机发布仪式在辽宁大连举行。全新发布的首款CA6HV3氢气发动机是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其最大能够爆发460马力,峰值扭矩2100牛米,90%纯度的灰氢就能高效燃烧,可实现零碳排放,是当前国内功率最大的氢气发动机。氢燃料电池对氢气的纯度要求非常高,需要达到99.99%。而这款CA6HV3氢气发动机对氢气纯度...
【关键词】功率最大,氢气发动机,发布
新型催化剂将水解制氢效率提高200倍(2024-12-03)
【摘要】 12月3日,科技日报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拓扑手性晶体,并将其用作水解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通过操控该晶体内电子自旋,科学家将水解制氢效率提升了200倍。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最新研究中,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由铑、硅、锡和铋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拓扑手性晶体。这些晶体的原子具有独特的左旋或右旋排列结构,使其能以特定方式与光和其他手性分子相互作用。电子转移速度的加快...
【关键词】新型催化剂,水解制氢,效率提高
全球首个2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制备成功(2024-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科学报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严克友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电池光热稳定性差的行业难题,利用绿色配体演变策略,调控全无机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成核结晶,成功制备出全球首个2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该团队采用对甲苯磺酰肼的配体演变策略,制备了带隙为1.31 eV的无机窄带隙CsPb0.4Sn0.6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策略实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即低温处理阶段对甲苯磺酰肼作为配体调...
【关键词】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
“冻晶”技术助力纤纳光电实现766cm2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达21.5%(2024-11-25)
【摘要】 11月25日,纤纳光电讯,纤纳光电近日宣布,纤纳光电766cm2中型钙钛矿组件经中国计量院认证,获得了21.5%的转换效率(正反扫平均值)。该组件结晶工艺使用纤纳光电新开发的冷冻激光表面钝化技术(简称“冻晶”技术),这是继钙钛矿小组件突破23.65%的效率后,在“冻晶”技术助力下公司取得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冻晶”技术与传统思路不同,通过超快激光精确深度调控与高精平台及光束角度的设计,实现了在钙钛矿晶体表面仅十几...
【关键词】“冻晶”技术,纤纳光电,钙钛矿组件效率
国内首套典型风电机组装调与维护实训装置交付(2024-11-13)
【摘要】 11月13日,科技日报讯,国内首套典型风电机组装调与维护实训装置近日完成测试,在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投入使用。该装置由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依据风力发电机组实际运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设计。“典型风电机组装调与维护实训装置”包含机舱单元、偏航单元、模拟风源单元及风机电气控制单元,能够模拟真实机组安全与常规运动控制,是可以支撑典型风电机组维护与检修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实训平台。
【关键词】国内首套,风电机组,实训装置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新策略(2024-11-04)
【摘要】 11月4日,人民网讯,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近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相关研究成果于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该研究针对海水制氢中最棘手的氯离子干扰难题,引入氧化还原介导的解耦策略,利用兼具热力学和动力学优势的阳极反应,巧妙规避了传统电解水制氢过程...
【关键词】科研团队,解耦式,电解制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