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烟气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肯定(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北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召开了由河钢集团联合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钢铁烟气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的成果鉴定会,会议专家一致鉴定这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为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并荣获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我国环保领域最高奖。这一项目针对钢铁行业烟气超低排放和副产物资源化的需...
【关键词】技术,支撑,示范引领
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利用与处置工程技术(深圳)中心设立(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深圳市属国企深圳环保科技集团获批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利用与处置工程技术(深圳)中心,成为华南地区首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国内首个综合综合性环境保护危废处置工程中心,为污染防治攻坚、无废城市建设和“双区建设”输出环保力量。依托深圳环保科技集团33年技术积累和创新优势,深圳中心将持续破解危险废物的多元、多样处置难题,技术体系覆盖重金属资源化、废酸资源化、焚烧处置...
【关键词】研发力量,创新,结构
污泥耦合掺烧全量处置技术在深圳应用(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污泥耦合掺烧全量处置工程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污泥能源化利用生态示范园投产。项目具备6000吨/日(按含水率80%计)的掺烧处置能力,推动深圳建设“无废城市”,助力大湾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项目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丰电厂内,由华润电力携手中电环保建设,总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利用污泥耦合掺烧技术进行“全链条、全闭环”处置,实现市政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项目依托华润海丰电厂...
【关键词】污泥,耦合,掺烧
首钢朗泽研发气体生物发酵制乙醇技术实现产业化(2021-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悉,首钢朗泽研发了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含有CO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据悉,首钢朗泽先进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是将工业尾气经过预处理后送至生物发酵装置,经发酵、蒸馏脱水后产出浓度≥99.5%的燃料乙醇,同时分离出高品质的菌体蛋白,可作为高端水产蛋白饲料原料;产生的污水可用于生产沼气,再经提纯后用于生产压缩天然气...
【关键词】综合,循环,利用
智能机器人助力浙江打响“无废城市”攻坚战(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目标。在浙江某建筑垃圾再生资源中心,除了传统的机械筛分设备之外,现场应用了智能分选机器人,正在对输送线上的物料快速精准分选。这款机器人可以精准分选出传统的机械筛分设备无法分离的木头、编织袋、塑料管、鞋子、塑料膜、玻璃瓶、油漆桶等杂质,整个分拣过程非常流畅...
【关键词】自适应,能力,调整
瀚蓝分享高效节能低NOx的新型炉排焚烧技术(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举办的“2020年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创新应用暨提质增效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举行,瀚蓝环境受邀出席与同行探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新技术、新应用。瀚蓝非常注重环保设备研发与创新,自2018年底与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共同签署《关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炉排技术许可及联合改进协议》,即正式引进三菱重环V型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炉排技术,取得该技术的国内排他许可,双方共同促...
【关键词】垃圾,焚烧,炉排
超低温SCR催化剂在宝钢湛江钢铁球团烟气150℃脱硝项目投运成功(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的500万吨球团生产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烧结球团设备(回转窑直径φ6.96m,长度52m,烟气量1410000Nm3/h),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是烧结球团领域中的领航着。500万吨球团烟气150℃低温脱硝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会对我国烧结、球团烟气脱硝技术发展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500万吨球团烟气150℃超低温SCR脱硝项目由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
【关键词】球团,烧结,焦化
二噁英在线检测技术团体标准出台,填补国内外无标可依的空白(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由浙江大学主编,浙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江环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T/CAEPI 28-2020)团体标准,将于2021年01月0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毒性...
【关键词】在线,检测,技术
技术破冰,盈峰环境四季洗扫车破解冬季作业难题(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针对冬季作业环境,盈峰环境创新研发了一款适合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作业的18吨四季洗扫车。18吨四季洗扫车集常规洗扫、强力洗扫、快速洗扫、冬季洗扫作业能力于一体,创新配置双风机、双烘烤系统,可以进行快速作业或超污路面作业,还可复合热风机加热,在冬季零下10℃环境下作业。适用于城市道路冬季作业、道路常规洗扫保洁、以及路面清洗、路缘清洗、路元和路缘石立面刷洗作业。“双级气力抽吸耦合...
【关键词】路面,清洗,路缘清洗
新回收工艺有望大量减少塑料废料(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多层塑料材料在食品和医疗用品包装中无处不在,这是因为多层聚合物可赋予塑料薄膜特殊的性能,如耐热性或水分控制等,但常规方法很难回收这些多层塑料材料。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创了一种使用溶剂回收多层塑料中聚合物的新方法,该技术有望大幅减少塑料废料对地球环境的污染。全球每年生产约1亿吨多层热塑性塑料,每种热塑性塑料由多达12层不同的聚合物组成。其中总量的4%是制造过...
【关键词】塑料,薄膜,特殊
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通过鉴定(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基石,衣服、装修材料、口罩等都要用到烯烃。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优势明显,建议加快新一代催化剂推广应用,并早日建成第三代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
【关键词】新一代,催化剂,推广应用
深水环境开发新型活性炭处理精细化工废水技术(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如东深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东深水”)由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深圳市水务集团联合出资成立,主要接纳处理洋口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内的企业废水。公司自运营以来,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成立新技术研发基地,进行了大量的中试及生产性试验,研发团队累计解决技术难题20多项,有效地保障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针对此精细化工园区废水开发出一套新型活性炭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关键词】中试,生产性,试验
中国首个“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贝士德仪器”奖学金捐赠仪式暨“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化工学院成功举办。“先进吸附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由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西交大青年拔尖人才马和平教授、杨庆远教授主导成立,以建立吸附分离领域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为目标。马教授课题组对国内外吸附分离相关仪器厂商进行评估,了解到贝士德仪器在吸附表征领域具有全手段分析方法...
【关键词】前沿,技术,成果
国际能源署:净零排放离不开CCUS技术(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如果不广泛应用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国的净零排放目标几乎都将无法实现,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CCUS设施,才能达到深度减排目标以缓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报告称,多项研究和试点项目表明,CCUS技术在帮助重工业和化石燃料行业的减排方面潜力巨大,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过渡。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意味着我们...
【关键词】研究,试点,项目
新低温催化法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催化方法,将很多塑料内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转化成了高价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后者是很多工业化学品和消费品的基本原料。新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为塑料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从食品包装到医疗领域所用的无菌材料再到价格低廉的部件等,塑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全球每年制造出的塑料产值约为2000亿美元,但其回收处理和再...
【关键词】聚合物,分子,骨架
陶朗升级瓶片分选技术提升PP和PE分选纯度和回收率(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陶朗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强化了针对PP和PE的分选效率,使客户能够回收纯度更高的PP和PE片材,并大幅提升塑料回收率。随着聚烯烃的使用持续增长,全球的聚烯烃市场到2027年预计将达40亿美元。PE和PP都是聚烯烃,如果混在一起,会对回收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分选将成为聚烯烃塑料回收再生的一个关键环节。使用合适的分选技术,可以实现PP和PE的分类回收,并确保回收后的纯度,使再生后的材料达到...
【关键词】回收,纯度,更高
北京推出河湖热点区域人员热力图,开展网格化管理(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获悉,北京市水务局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联合市经信局共同开发河湖热点区域人员热力图,实时管控全市河湖情况。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河湖周边游览的市民人流相对聚集,易发生非法捕捞、乱扔垃圾等行为,热力图可以根据人流情况开展网格化管控,使巡查方式更加精细化。此外,北京市级水政执法部门还加大对市管河湖的执法检查力度,分片分区主动与属地政府做好执法对接,强化执...
【关键词】管控,全市,河湖
霍普斯在线气相色谱仪成功取得本体防爆认证(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霍普斯研发的防爆在线气相色谱仪,已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样品检验,于2020年9月23日正式获得了防爆合格证证书,这标志霍普斯在新产品的研发和标准化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霍普斯是国内一流的在线监测仪器和分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力、石化及煤化工、建材、冶金、医药和汽车制造等行业。HPGC-1001型在线气相色谱仪是工业气相色谱仪,适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包装...
【关键词】环境,监测,安全生产
梵境新能源相关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评审,力争实现环保与化工有机融合(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梵境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组织的《有机废弃物气化资源化利用技术》(以下简称梵境新能源)评审会在杭州举行。会上,评审组听取了关于“有机废弃物气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介绍,经过质询和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技术审查。评审组专家认为,这一技术原料组分适应性强,通过系统集成极大地拓宽了有机废弃物的处置和利用范围,且工艺先进、安全环保,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资源化,综合,利用
无膜棉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摆脱“白色污染”(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目前已是100%覆膜种植棉花,但地膜成了新疆棉田“白色污染”的祸首。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团队率先开展早熟、耐低温、耐盐碱的无膜棉新品种选育,成功培育出中棉619,攻克了无膜棉品种选育和无膜栽培技术等难题。在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我国棉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与现代化战略研究”支持下,喻树迅及团队选育出的新品种“中棉619”,在南疆无膜覆盖条件下生育期120天,霜...
【关键词】颠覆性,潜力,技术
低碳院脱硝催化剂再生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中,低碳院发明专利“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和一种再生脱硝催化剂及其应用”荣获中国专利银奖。据了解,“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和一种再生脱硝催化剂及其应用”是低碳院针对燃煤电厂脱硝催化剂失活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催化剂中有价元素作为活性补充液的催化剂再生的方法,通过大数据快速诊断技术,靶向清洗和活性组分梯度分布等系列核心技术,...
【关键词】专利,技术,标准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智能机械所黄青研究员课题组针对四氯联苯——一种典型的多氯联苯,应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降解处理后发现,气体种类对等离子体降解四氯联苯效果有重要影响,且不同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四氯联苯的活性物种也存在差别。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环境领域类专业期刊《全环境科学》上。当前,许多国家均存在以多氯联苯为典型代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残留于环境中的...
【关键词】应用化,发展,意义
内蒙古草原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技术投用(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从内蒙古蒙草原生态研究院获悉,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草原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技术在锡林郭勒盟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实现应用。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地处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植被脆弱。据了解,本次修复的北排土场面积1.33平方公里,坡面面积达45万平方米,总排弃高度60米,多为砂岩、泥岩等排弃物再生土壤环境。这些地方缺少植物生长土壤条件,植被退化现象严重,传统复垦...
【关键词】生态,修复,提供
川源一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市科学技术局验收(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受平湖市科学技术局委托,浙江省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申报的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智能潜水泵的设计与研发》在杭州进行了会议验收。这是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完成的第2个平湖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未来,川源将利用物联网及人工智慧技术,在为设备赋能的科研道路上持续发力,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及更优质的服务。平湖市科技计划项目是平湖市科...
【关键词】优势,企业,产业集群
智能网联环卫项目落地长沙(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先锋街道主次干道上,21台2吨级智慧清扫车投入使用。每台车有3个激光雷达传感器、2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与车载系统、酷哇云平台管理系统及厘米级高精地图充分互动,标志着市场化开放式智慧环卫场景落地长沙天心区。这款自动驾驶机器人由长沙酷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全称是2吨级湿扫型自动驾驶清洁车,经过一年示范性实...
【关键词】智能网联,大数据,高精地图
全球首创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实现成功应用(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搭载着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全球首套工业示范装置在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顺利通过72小时满负荷运行标定,产品质量全面合格,加工能耗等各项指标达到设计值,专有工艺及吸附剂、专利格栅内件和专用控制系统通过了严格的工业验证。这标志着我国基于“分子工程”理念开发的柴油吸附分离技术推广应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对推动我国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套柴油吸附分离...
【关键词】专有,工艺,吸附剂
国内首台无氟环保型GIS研制成功(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随着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最后一项型式试验通过,由平高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自主设计开发的126kV无氟环保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126kV无氟环保型GIS)宣告研制成功。这是国内首台具有应用价值的“绿色”产品,标志着我国在输电等级环保型开关产品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探索无氟环保电力设备开发,是电气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2015年...
【关键词】铝合金,壳体,重量轻
国家能源集团首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宽温脱硝催化剂投运(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由低碳院研发、科环集团龙源催化剂公司产业化的针对电厂宽负荷运行的脱硝催化剂,在国神集团和丰电厂2号机组完成换装投运并顺利通过168小时运行考验。该机组在30-100%全负荷工况下,各项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出口NOx排放浓度优于超低排放标准,通过新疆自治区全负荷脱硝环保考核,并因此具备了深度调峰能力,降低了电厂运行成本,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低碳院在清洁高效燃煤发电领域持续攻关宽温...
【关键词】机理,研究,催化剂配方
江苏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五十亿条数据织就四张大网覆盖“天地空”(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来,不仅为地方环境监测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规范了环境监测活动、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同时,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工作,初步构建起江苏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条例》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进行了拓展和外延,加大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的查处力度,强化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监督管理,并提出建设全...
【关键词】监测,数据,信息
我国第四代核能系统革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第四代核能系统钠冷快堆关键技术研究“钠-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研制和试验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高效紧凑型钠-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研制成功,在第四代核能系统——液态金属冷却快堆革新型动力转换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钠-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测试技术,并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后续实现工业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换热器,双重,优点
杭州电力“天眼”监测企业排污,监测准确率升至100%(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近日与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达成综合能源战略协议,共同深化电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开展环保设备运营监测系统建设,实现企业废气排放的智能监测。今年4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在浙江省首创“电力大数据+排污监测”模式,开发搭建“电力大数据”环保设备运营监测系统,率先实现了电力数据“云端查”,排污设备“线上盯”,环境执法“及时管”,大幅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
【关键词】废气,排放,智能监测
“黑科技”破解城中湖污水净化难题(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又到蓝藻爆发季,在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污染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近日,由湖北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循环炭滤技术成功应用于最新的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可将劣五类水净化到地表水Ⅲ类(湖库)标准,就近排湖。新型循环炭滤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将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至河湖功能区划分标准,经处理后的尾水可作为生态补水,为河湖“排毒”。这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城中湖污水净化难题,为打赢碧水保卫战增添重...
【关键词】循环,炭滤,技术
国内首个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平台落户先河(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0〕2455号),批复同意先河环保“环境监测仪器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更名为“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标志着国内首个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科研创新平台成功落户先河。先河依托生态环境物联网首创推出的“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测与决策...
【关键词】提供,科技,支撑
“宽温结构化脱硝催化剂开发及其在工业炉窑烟气深度净化中的应用”科技成果通过鉴定(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沈阳化工大学、安徽威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威达蓝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宽温结构化脱硝催化剂开发及其在工业炉窑烟气深度净化中的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审查有关技术资料,质询和讨论后,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宽温结构化脱硝催化剂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
【关键词】焦炉,烟气,净化工程
陶朗升级X射线分选技术,突破性实现铝和镁分选(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陶朗集团是传感分选和回收技术的领导者,凭借前沿性技术和持续创新享誉全球回收业。近期,陶朗再度取得历史性的技术突破,革新升级了X射线分选技术,升级后的技术能够从废铝中高效、精准地剔除镁。这一技术创新,能够将废铝分选后的纯度提升到99%以上,显著提升Zorba分选的经济效益。全球对于铝的需求强劲,促使回收企业和熔炼厂纷纷寻求技术手段,增加再生铝的市场供应。拓展再生铝的使用,关键在于让...
【关键词】性能,稳定性,产能
中冶建研院节能环保技术加快应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建研院”)获悉,其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冶节能环保”)“第四代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与装备”(下称“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27家钢铁企业,累计获得合同金额超过23亿元。据了解,该技术已应用于宝武集团、河钢、马来西亚联合钢铁等国内外27家钢铁企业的54条生产线,涉及钢渣处理能力1906万吨/年,服务于1.5亿吨的钢...
【关键词】固体废物,节能,减排
江西新科环保生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经江西新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特聘工程师巫福明、高级技术人员等研究试验,取得了催化剂一次干燥缩短至4-6天的重大突破。以往,在整个催化剂生产行业中,按照传统工艺生产流程,催化剂在挤出后需采用包装纸箱进入一干室,时间在10天左右,再进入二干室,拉长了整个生产周期。在此次研究试验中,巫福明工程师大胆尝试,采用将催化剂经挤出后省去包装纸箱直接进入一干室干燥的方式,将时间控制在4-6...
【关键词】催化剂,一次,干燥
黑龙江发布新低碳固废处理技术(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黑龙江省工程咨询协会与哈尔滨市环境科学学会日前联合举办新低碳固废处理环保技术发布会,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促进全省循环经济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会议探讨了固废低碳新工程材料、分子生物诊断技术应用于污染场址检测以及存量垃圾治理等方面问题。同时,推出宣传推广行动、谋划项目行动、落实项目行动、生产服务行动等4个行动口号。据了解,黑龙江省工程咨询...
【关键词】循环,经济,健康
江西利用高科技开展非现场检查,助力有毒有害气体风险预警和水环境治理(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2020年度03专项及5G工作方案,提出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在线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把生态环境服务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方案》提出,江西省生态环境系统要结合新一代数据传输、污染物监测分析、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助力构建全省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智能监测、预警...
【关键词】在线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
上海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上海市2020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特别强调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推动电源结构转型升级。其中,明确推进奉贤海上风电项目和临港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推进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开发试点示范。推进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推动陈家镇渔光互补等示范项目建设,年内新增光伏装机20万千瓦。上述文件指出,将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广应...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