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POE催化剂及全套生产技术实现完全自主化(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在江苏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盛虹斯尔邦石化800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中试装置产出合格产品,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标志着斯尔邦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POE(聚烯烃弹性体)两种主流光伏膜材料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材料保障。POE(聚烯烃弹性体)是一种乙烯/α-烯烃两种单体的无规共聚物,拥有良好的低温韧性、易于热...
【关键词】企业,工业化,生产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清洁生产有创新,智慧+互联网实现低碳节能发展(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陕西省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航天技术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也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功能承载区。为实现生态、产业、人居融合发展,发挥清洁生产在减污降碳和产业升级改造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荐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2022年6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开展了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工作,并通过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和发...
【关键词】园区,能源,资源
中冶东方自主研发的转炉一次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成功应用(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由中冶东方自主研发的转炉一次烟气DFP超低排放技术,在包钢炼钢厂100吨转炉项目上成功应用,在我国首次实现了由袋式除尘技术取代静电除尘、湿法除尘的新飞跃!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必将为包钢集团高质量绿色发展、包头市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将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转炉一次烟气除尘全新一代主流净化技术。转炉一次烟气超低排放,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难题,现有LT干法泄...
【关键词】科研,攻关,市场
我国科学家实现农药领域研究新突破,提速绿色农药原始创新(2022-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9月21日23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杨青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历时十五年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研究解析了大豆疫霉菌几丁质合成酶的冷冻电镜结构,首次揭示了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酶与底物结合、新生成的几丁质链延伸、产物释放,并阐明了活性小分子尼克霉素能够抑制几丁质生物合成的机制。...
【关键词】延伸,产物,释放
国内首套大型球团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超低排放装置正式满负荷试运营(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由中冶南方都市环保总承包建设的国内首套大型球团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超低排放装置正式满负荷试运营,运行工况稳定,各项技术参数指标优良、烧结球团烟气污染物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要求。此前,由中冶南方都市环保以EPC+O模式承建的广西盛隆2×360㎡烧结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装置投产并稳定运行三年,期间,业主对活性焦工艺路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高度认可。2021年,中冶...
【关键词】配套,建设,活性
含重金属类废物高温熔融资源化处理工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上海煜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含重金属类废物配制式高温熔融资源化处理技术”已经在上海建成,预计2022年9月底正式投产。含重金属类废物高温熔融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分为三部分;熔融前预处理、高温熔融、合金和金属灰回收。其关键工艺路线是:将含重金属类废物干燥脱水与除杂、粉碎,添加配料、均匀混合,造粒后再进行高温熔融资源化处理。含重金属污泥经除杂后,大大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将多余杂物...
【关键词】废物,干燥,脱水
新疆首套发电燃气锅炉干式脱硫脱硝项目在昆玉钢铁竣工投运(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过四个多月的建设,新疆首套燃气发电锅炉干式脱硫脱硝一体化项目在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竣工并于8月28日正式投入运行,树立了新疆燃气锅炉超低排放新标杆,这也使昆玉钢铁在超低排放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为选择最佳工艺路线,昆玉钢铁公司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先后与国内多家脱硫脱硝专业设计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并考察实际业绩及运行效果。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采用罗氏一体化干法脱硫脱硝工艺,该工...
【关键词】能源,消耗,工业三废
东方希望准东工业硅完成脱硫剂项目改造(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二氧化硫是工业硅生产烟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了确保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准东工业硅率先在行业内建设了脱硫脱硝设施,实现了超低排放。但准东工业硅并没有止步,为了进一步提高脱硫系统稳定性,公司在实现超低排放的基础上,从“表象”问题出发,深入追溯根源,实施了脱硫剂改造项目。7月份,项目改造圆满完工,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脱硫剂各项指标完全达标,脱硫设备运行稳定,非停次数大幅降低,...
【关键词】绿色,高质量,发展
新复合光催化剂能分解难降解污染物(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最新一期《化学工程杂志》报道,美国莱斯大学的化学工程师改进了他们对光动力催化剂的设计,该催化剂可快速分解全氟辛酸,全氟辛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问题的“永久化学污染物”之一。研究团队在2020年发现,常用于化妆品的氮化硼粉末暴露在波长254纳米的紫外线下时,可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破坏水样中99%的全氟辛酸。研究论文通讯作者、莱斯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黄思能认为,这并不理想,因为氮化...
【关键词】催化剂,最佳,特性
绿色动力集团自主研发900/1000吨超大型多驱动逆推式炉排炉冷态试车成功(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由绿色动力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首台900/1000吨/日系列多驱动逆推式垃圾焚烧炉排炉在炉排制造厂冷态试车成功,炉排运行稳定,无卡涩和异响,各项参数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绿色动力已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具有自主研发1000吨超大型垃圾焚烧炉核心技术能力的垃圾焚烧企业。绿色动力多驱动逆推式炉排炉采用先进的标准化、模块化和三维化设计方法,并与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运用CFD流体动...
【关键词】保护,实用,技术
青海晶科首根单晶硅棒出炉(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第一根单晶硅棒顺利出炉,标志着年产20GW单晶硅棒项目设备调试成功,迈入批量生产时代,也标志着南川工业园区距离打造千亿光伏产业基地更近了一步。据了解,晶科能源公司首批计划投资建设年产30GW单晶拉棒生产线,其中,一期计划建设年产20GW单晶拉棒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80亿元,解决就业约4000人。随着“3+2+1”产业...
【关键词】光伏,产业,基地
全球钢铁冶金绿色低碳三期试验及应用项目开炉点火(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全球钢铁冶金绿色低碳三期试验及应用项目——富氢碳循环高炉共享试验平台近日在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开炉点火,标志着八钢低碳冶金技术试验进入了全氧、煤气自循环的新阶段。自2020年起,八钢将一座已封炉的功勋高炉,建设投运为工业级别的富氢碳循环高炉,打造低碳冶金创新实验基地,开启具有八钢特色的低碳冶金创新之路。据悉,八钢于2020年7月建成富氢碳循环高炉,同年10月突破传统高炉富氧...
【关键词】冶金,创新,实验
协鑫科技建成全球最大单体颗粒硅项目,年内产能将达26万吨(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6月16日,协鑫科技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新增3万吨FBR颗粒硅产能投产仪式。徐州新增3万吨项目于2021年10月26日开工建设,仅用8个月就成功实现了项目投产。联合此前徐州基地已完全投产的3万吨项目,FBR颗粒硅产能正式进入“6.0时代”。随着江苏、四川、内蒙古等地区一系列颗粒硅项目的陆续投产,将极大地缓解市场对多晶硅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夯实FBR颗粒硅在光伏材料市场的地位,对全球光...
【关键词】行业,深度,脱碳
瀚蓝实现渣吊全自动智慧化运行(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瀚蓝下属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数智化建设再结硕果,实现渣吊全自动智慧化运行,为“无废城市”建设增添智慧手段。生活垃圾以焚烧形式处置后,会产生一定的炉渣,需要进一步外运填埋或综合利用。目前,行业内对炉渣收运普遍存在湿渣含水率难以控制、收运作业环境恶劣、炉渣装车存在安全风险、渣吊系统安全保护功能不完善等难题。为此,瀚蓝从2021年起成立专项组,研究渣吊智慧化运行技术,以破...
【关键词】行业,难题,研究
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多批科研成果投运(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喜讯频传。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三峡科研院”)研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功率路由器示范工程、大规模新能源及储能综合仿真与实验平台、兆瓦时级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兆瓦级直流耦合接入的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和飞轮储能系统等一批科研成果投运。“源网荷储一体化”功率路由器示范...
【关键词】能量,传输,通道
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回收关键技术有突破(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经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定,由青海盐湖所承担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关键技术研究通过评定。项目针对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回收过程,开发并应用了清洁高效回收技术,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标志着青海盐湖所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针对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缺乏专用设备、回收工艺冗长、三废排放强度大等行业共性问题,依据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电芯结构特点,青海盐...
【关键词】利用,提供,新途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研发厌氧脱卤生物修复菌剂BS-1(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地下水卤代烃污染修复材料和技术”项目支持下,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厌氧脱卤生物修复菌剂BS-1。该菌剂在厌氧脱卤呼吸过程中获得能量、繁殖生长,可高效地将高浓度四氯乙烯、三氯乙烯、二氯乙烯和氯乙烯等完全脱氯为无毒的乙烯,性能媲美国际知名的KB-1菌剂,填补了国内空白。此菌剂的多种型号可将各种氯代甲烷、氯代乙烷和...
【关键词】修复,技术,研发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险废物焚烧工程热试点火成功(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5月26日,由中冶长天子公司长天能环总承包建设的揭阳东江国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险废物焚烧工程热态试车点火取得圆满成功,即将正式投料运行。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险废物焚烧工程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重点工程——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主要配套环保工程,为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在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组织...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压力
东湖高新集团率先打造国内污水行业减污降碳新范本(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6月6日,国内首个市内风光水多能互补尾水发电站一期示范项目在武汉成功发电。该项目由东湖高新集团、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和武汉大学协同研发建设,能够将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水力发电,再配置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三种发电形式多能互补,产生源源不断的绿电。污水处理厂是当下城市重要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基础工程,为保证市政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厂区设备常年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一方面用电量巨大...
【关键词】减污,降碳,协同
国内首个冬季供暖与井下降温一体化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承建的陕煤澄合矿业公司西卓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工程正式开工。此项目是国内首个矿井冬季供暖与井下降温一体化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北京华宇在加大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煤矿作为煤炭行业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资源,如何挖掘这些派生资源的非生产性价值,充分利用煤矿环保技术协调好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型...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益
“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研究”课题通过验收,促绿色技术创新发展(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受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的委托,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承担了《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研究》研究任务,日前正式通过了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课题验收。《绿色技术领域基地平台与创新联盟发展研究》课题从国家战略定位出发,深入分析了绿色技术研发的特点,当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现状与主要问题,科学界定了未来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
【关键词】资源,配置,高效
新技术为新疆棉田穿上环保新衣,有效解决农田残膜污染(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为有效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一项新技术正在新疆喀什地区的田间地头推开,高强度的高堡膜大面积使用,给棉田穿上环保的“新衣裳”。据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出具的试验示范报告,2021年新型高强度地膜,使用6个月后残膜回收率达90%以上,比传统地膜回收率提高30%;综合成本每亩地降低50元;棉花单产增加6.5%—10.4%,经济收入增加14.8%—22.8%。202...
【关键词】污染,整治,力度
国内首套新型高炉煤气脱硫工程在安钢建成(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国内首套高炉煤气精脱硫“水解+兰碳吸附”工程在安钢建成,该工程建成投用为冶金行业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路线。高炉煤气精脱硫是冶金行业超低排放重点难点问题,是钢铁业界不断进行工艺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安钢经过不断探索、系统分析,确定采用“水解+兰碳吸附”高炉煤气精脱硫新的工艺技术路线,集成完成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该工程具有占地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关键词】工程,设计,建设
天津大学成功研制仿生向日葵追光智能材料(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受向日葵向光特性启发,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能“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基于MXene增强液晶弹性体的仿生向日葵管状液晶驱动器。近日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都会向光生长,这是由于向光生长有利于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维持植物更好生长。作为向光性植物的典型代表,向日葵不仅可以感知阳光的方向并随之响应,而且可以...
【关键词】光源,精准,追踪
我国钢铁业“以氢代碳”新进展:首次试验高炉纯氢冶炼技术(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压力巨大。氢冶金是清洁的革命性钢铁生产技术,利用氢代替碳作为冶金过程燃料和还原剂,反应产物是水。与传统的碳冶金相比,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实现清洁生产目标。 近日,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上海大学与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民营企业昌黎县兴国精密机件有限公司,联合完成了我国首次以纯氢为喷吹气源的高炉富氢冶炼技术开发试...
【关键词】氢气,安全,使用
深能环保自主研发国内首台超千吨级大型焚烧炉排顺利下线(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国内首台1100吨/日垃圾焚烧炉排在中山市顺利下线。这是由深能环保自主研发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焚烧炉排。SEC-SLC型1100吨级焚烧炉排可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湿垃圾、污泥等多种物料,做到因“料”制宜,确保垃圾充分、均匀燃烧。安装时,模块化的设计让安装更加便利,10天便可以完成整套设备的安装;使用时,该焚烧炉排采用双列并列式的结构,每列分为多个独立单元,均可做到独立驱动,在便于操...
【关键词】湿垃圾,污泥,物料
我国焦化行业首例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成使用(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重庆朗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历经7个月建设周期,为焦化行业龙头企业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邢台园区提供全套设计的焦炉烟气7500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正式投用,并顺利产出合格产品。此项目是全国焦化行业首例建成投用的焦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对整个焦化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具有十分重大的示范引领和指导意义。经首次取样检测,二氧化碳产品气干基含量99.62%,优...
【关键词】焦炉,烟气,示范引领
同阳科技二次供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让清水流畅千家万户(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天津同阳科技二次供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用于连续自动监测被测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客观地记录二次供水水质状况,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变化,为用户监管平台提供水质监测数据,防治水污染事故。适用于自来水水厂及管网监测、末梢水...
【关键词】传输,设备,组成
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在闽启建(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一项颠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了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启动建设。2021年12月10日,从福州大学举行的绿色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该校江莉龙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此次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公司、紫金矿业集团将出...
【关键词】零碳,循环,产业链
高-低温催化剂满足“全负荷”脱硝超低排放并解决空预器堵塞与腐蚀问题(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实现国家生态环境部提出的火电机组全负荷、全工况的环保达标运行目标,实现机组启、停和低负荷范围内脱硝装置正常投运并达标,宝钢湛江钢铁领导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大胆决策,宝钢湛江钢铁、宝钢科技部、宝钢中央研究院与上海瀚昱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成功地实现“高-低温催化剂”在发电厂烟气“全负荷”NOx超低排放上的应用。宝钢湛江钢铁电厂350 MW燃煤机组于2018年12月进行“150~420...
【关键词】创新,探索,脱硝技术
天能开拓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可对废旧锂电池安全回收并修复再造(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天能控股集团在总部浙江省长兴县和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高值资源化回收利用项目投资协议》。而在这之前,天能集团已在长兴建设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具备年处理2.3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的能力。据了解,天能控股集团主要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镍氢、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
【关键词】运营,示范,模式
河南首家废旧锂电拆解企业开工建设,从“退役”锂电池中回收稀有金属材料(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综合利用问题,成为业界持续攻坚的难题之一。河南省三门峡泓远循环技术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置两万吨废旧锂电池的拆解能力。据了解,这家公司是由三门峡招商局于2020年招商引进的高科技、技术型新能源专业公司。公司隶属于上海鎏明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绿色、环保等离子技术。企业通过多年的不断攻关,创新离子拆...
【关键词】新矿山,零碳,金属
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实际运行效果超出预期目标(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响应国家调峰要求,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二期#3、#4机组将常规中温催化剂更换为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并于2019年9月正式投运,投运两年以来,脱硝系统运行稳定,烟气温度241℃时,脱硝系统喷氨投运,系统快速响应,27分钟出口氮氧化物达到34mg/Nm3左右,达到超低排放。实现了并网即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的目标,体现了巨大的环保优势。目前华电光大宽温差催化剂已经在华电、国电投、国能、华能等集团...
【关键词】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被工信部确定为“绿色园区”以来,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能源利用、资源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管理运行等方面要求全流程绿色化,持续探索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园区建立了《高新区环境质量执行标准体系》和《高新区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体系》,严格要求入驻企业按照这两项标准,对环境...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排放
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启建(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一项颠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了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启动建设。近日,从福州大学举行的绿色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该校江莉龙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国际能源署预计,2040年全球“绿氢和蓝氢”需求将达7500万吨。发展氢...
【关键词】全链条,特色,氢能
新型催化剂助力高效绿色制备氨气(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之一,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但传统的合成氨工艺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能耗高且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目前,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氨合成的电催化合成氨技术,被公认为是一种绿色节能的高效碳减排技术。其中,设计制备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电催化剂是该技术实用化的关键。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教授课题组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的赵焱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证明...
【关键词】新型,单原子,催化剂
可储氢的“纳米巧克力”结构创建(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ACS Nano》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方法,可将纳米粒子变成简单的储氢库。具有高度挥发性的氢气被认为是未来很有前途的能源载体,可为飞机、船舶和卡车提供气候友好型燃料,并允许生产气候友好型钢铁和水泥——这取决于氢气如何生成。然而,储存氢气的成本很高:要么将气体保存在压强高达700巴(压强单位,1巴=100千帕)的加压罐中...
【关键词】存储,密度,液化
宿迁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通过认证,监测数据可直接用于执法处罚(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宿迁市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日前顺利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认证,为遥感监测数据执法应用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撑,从根本上突破了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数据不能直接应用于执法处罚的问题,填补了国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数据执法应用空白。近年来,宿迁市紧盯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强力推进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探索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数据应用于执法处罚。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统一安排部...
【关键词】提升,监管,水平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在西安投运(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从西安热工研究院获悉,我国首座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成功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机组运行功率为5兆瓦,容量为目前世界最大,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00%,申请技术专利400多项,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是热力发电领域一项重要的变革性技术。目前,美国拥有0.2兆瓦技术试验平台,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正在全力...
【关键词】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
东湖高新集团旗下光谷环保脱硫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2021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结果出炉,由东湖高新集团全资子公司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环保”)作为烟气脱硫特许经营BOT项目工程建设方的两项工程——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2×1000MW)、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1号2号机组 (2×660MW)分别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这是该两项工程在今年5月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后的又一殊荣。国家优质工程评选...
【关键词】大生态,环保,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