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险】首张银保监字头罚单开出,新华人寿领罚头号罚单(2018-10-19)
【摘要】 10月19日,和讯网讯,18日,新华人寿因欺骗投保人、编制提供虚假资料、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费率三大问题,收到了首张银保监字头罚单。同日还有另外6家险企因不同问题收到监管函。此次罚单,是银保监会合并后,首张以银保监字头开出的罚单。根据银保监会的决定书,新华人寿的问题主要是欺骗投保人、编制提供虚假资料和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费率。与这一行政处罚同日发布的,还有6封监管函。其中分别指出了安心财产、泰康在线等险企的互联网销售问题。此外,众诚汽车的经营管控、安诚财产的关联交易等也分别存在各类问题。在“三定”方案陆续落定之时,同日内发布了多项监管公告。可以预见的是,在监管机构逐渐稳定之后,严格监管的形势将持续下去。“严监管、强监管、深监管”监管原则也将继续为保险业的合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保 险】平安财富管理整合落地:平安信托1200人转签平安银行(2018-10-17)
【摘要】 10月17日,和讯网讯,近日,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平安集团开放日上透露整合进度:截至10月11日,平安信托直销团队已有约1200人转签到平安银行。平安集团此举是希望平安信托专注做大做强集团产品中心和精品投资投行业务。平安信托方面此前透露,过去一年,财富业务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在5%左右。谢永林表示,私人银行这块,集团最近做了重组,把平安银行作为集团高净值客户的主要经营阵地,零售未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做起来,包括产品的供应、营销的策略,如何跟寿险联动等商业模式都设计出来。“相信这一块应该会走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从现阶段来看,平安银行在基层零售方面表现不错,唯一的短板是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即高净值客户服务。”谢永林进一步表示,现在对我们来说,攻坚战就是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
【关键词】
【保 险】百度进军财险沙场折戟,布局保险时间已久仍难触核心(2018-10-15)
【摘要】 10月15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与百度鹏寰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了《发起人协议-终止协议》,终止太保产险与百度鹏寰协议发起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太保向蓝鲸保险表示,协议终止原因在于筹建方案尚未获得批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协议终止不影响与百度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拥有保险中介牌照的企业,仍然需要与保险公司合作进行产品设计与营销,难以触及到核心精算技术与模式,因此,企业进军保险中介市场,多是意在以此为跳板,继续谋求保险牌照3年前拟设的百安保险至今未有下文,发起设立的财险公司又半路折返,尽管百度已经拥有一张保险中介牌照,但在互联网巨头行业中,布局速度已显滞后。牌照斩获之路受挫的百度,自主保障自身场景风险,利用科技优势赋能保险并创新模式的野心,似乎暂难实现。
【关键词】
【保 险】袁颖晖履新中意财险:中小险企要小步快跑、低成本试错(2018-10-11)
【摘要】 10月11日,和讯网讯,日前,中意财险总经理袁颖晖在接受专访时坦言,中意财险股东优势所带来的在中国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较大。中意财险的中资股东是中石油,外资股东是忠利保险。袁颖晖强调,保险公司也不能仅仅依靠股东优势,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的浪潮中成长为游泳健将。中小财险公司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低成本试错,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为此,中意财险制定了“双模战略”。“双模”之一是包括石油和商业险业务在内的传统业务;另一部分则是涵盖车险、个险、电子商务在内的大个险。正因如此,袁颖晖认为,中小财险公司的发展关键在于差异化。对于中意财险这类中小财险公司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低成本试错,未来一定是细分市场跑赢市场,细分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方可实现持续盈利。
【关键词】
【保 险】新光海航人寿股权问题终解:海航退出,香江金控入主(2018-10-10)
【摘要】 10月10日,和讯网讯,几经波折后,新光海航人寿的股权问题终于解决。今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了新光海航人寿保险变更股东及增加注册资本金申请的批复。银保监会表示,批准海航集团将其持新光海航人寿38%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集团将其持有12%的股份转让给上海冠浦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台湾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15%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台湾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10%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国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新光海航人寿成立于2009年,是由海航集团和台湾新光人寿共同发起的合资寿险公司。随着业务发展,新光海航人寿开始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二季度,新光海航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421.34%。
【关键词】
【保 险】复星保德信人寿6年累亏6.8亿,投诉总量同比激增200%(2018-10-08)
【摘要】 10月8日,和讯网讯,今年复星保德信人寿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二季度亏损1012.44万元,保险业务收入为1.52亿元,环比下滑60.59%,同比增长44.7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方面,由上季度0.95亿元减少至0.44亿元,下滑较为明显。背靠复星集团和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两棵“大树”,合资人身险公司复星保德信人寿在精心经营中国市场6年后,业绩始终不太好看。事实上,自2012年9月21日成立起,复星保德信人寿历年财报显示其均处于亏损态势,截止至今年上半年,累计亏损已达6.79亿。其中,2016年与2017年达到其历史上的亏损高峰。复星保德信人寿前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6.32亿,代表万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收入3.41亿,尽管万能险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其占比仍高达35.07%。受限于资产规模,复星保德信人寿投资收益在扮靓业绩上效应并不明显,而其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长较快,承保盈利承压为拖累复星保德信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保 险】人保获A股IPO批文:发行股数缩水五成,预计募资近80亿(2018-09-29)
【摘要】 9月29日,和讯网讯,28日,证监会核发中国人保A股IPO批文,人保在港交所公告称,证监会核准其A股发行所发行股数不超过23亿股。这意味着,人保获批的发行量,较其最初计划发行的不超过45.99亿股,缩水了一半。一般而言,募资打折的一种情况是证监会对于募资用途存有疑虑,另一种情况是募资额过大,为避免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而采取的折中方式。中国人保或是后一种情况。另外,由于募资额过大,人保或许将采用战略配售的新股发行方式,能够吸引到长期投资者参与,同时由于战略配售方式下自由流通股变少,会降低市场投机行为和频繁交易给股价带来的不良波动,稳定公司股价,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从A股市场看,募资较大的企业上市,如果通过战略配售方式,能够降低对二级市场资金的挤占效应和抽水效应,对A股市场短期冲击较小。
【关键词】
【保 险】上海人寿推进保医联动谋增收,重回亏损远水难解近渴(2018-09-28)
【摘要】 9月28日,和讯网讯,近日,上海人寿公告称,将与览海门诊部、怡合门诊部签订医疗服务统一交易协议。根据业务需要,上海人寿委托览海门诊部、怡合门诊部为其客户提供医疗服务,并以直接付费或出具预授权函的形式为客户在门诊部接受医疗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结算。事实上,探索与医疗联动,除提升客户体验外,上海人寿此举也怀有期望,“增进保险销售额,提升财务收入及经营状况”。看来,高度依赖银保渠道,被业内认为“结构存风险”,今年上半年重回亏损的上海人寿,或也正在谋求突破。然而,“保险+医疗”的长周期,似乎也为上海人寿的新方向蒙上了一层薄雾。“医疗保险支付对接利好,虽然有助增加保险销售,提升财务收入等,但不能即时体现出效果”,专家对分析称。且纵观目前,险企对接高端医疗对保费增收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看来,上海人寿想要谋取突破,还有待时日。
【关键词】
【保 险】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拟增资3.85亿,复星国际持股33.05%(2018-09-27)
【摘要】 9月27日,和讯网讯,日前,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中保协发布公告称,拟增发3.85亿股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加至8.85亿元。具体来说,原股东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新股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将分别认购1.925亿股股份。需要注意的是,宜华企业集团与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现有股东广东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关联方和一致行动人,宜华企业集团持有宜华房地产100%股权。另外,从最新数据来看,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偿付能力目前比较充足,今年二季度的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331.56%;最近一期(2018年第一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A。净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取得1739.72万元盈利,同比扭亏为盈。
【关键词】
【保 险】中国太保:保障产品推动寿险新业务价值率提升(2018-09-19)
【摘要】 9月19日,和讯网讯,2018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2046.94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归母净利润82.54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寿险业务净利润65.02亿元,同比增长48.4%;产险业务15.87亿元,同比下降22.5%。上半年,太保实现寿险新业务价值率增长,但代理人新保业务有所下滑。2018年上半年,得益于太保寿险长期坚持“聚焦期缴”战略,个险续期业务同比增长43.7%,但受产品切换、市场利率变化以及去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个险新保增长承压,同比下降19.7%。受此影响,上半年寿险业务共实现新业务价值162.89亿元,同比减少17.5%。在一季度负增长的不利局面下,公司加强推动保障型产品销售,二季度以来新业务价值明显改善,单季增速由一季度的-32.5%转为二季度的35.2%。由于长期保障型业务新保占比提升,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率达41.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上半年太保寿险内含价值达2342.15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9.4%,其中新业务价值贡献为7.6%。
【关键词】
【保 险】平安资管裁员门:平安大华或承接大部分资管业务(2018-09-18)
【摘要】? 9月18日,和讯网讯,上周五盘后,一则“平安资管将大裁员,公司不再做主动股票管理,其业务将全部转向量化和委外”的传闻在坊间传开,并演化为一场平安资管裁员风波。风波的扩散很大程度在于平安方面对于传闻颇为模糊的回应加剧了市场的猜疑。此前,平安资管回应称公司正根据集团安排,加大科技投入,对策略和科技平台升级,进行量化转型。在平安资管架构调整的背景之下,同为平安系的平安大华承接部分原本属于平安资管的业务也被认为在情理之中。因此,不少人士认为这一调整将助平安大华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最近三年,平安大华在委外助力下迎来规模的大爆发,接连突破1000亿和2000亿大关,成功晋升全市场管理规模前20名的公募基金公司行列。不过,平安资管的主动管理业务策略的调整究竟会给平安大华带来多大的实际利好,最后要看有多少资金到位,现在说还太早。”
【关键词】
【保 险】平安保险本周二以逾4亿港元增持7540万股工行H股(2018-09-17)
【摘要】 9月17日,路透中文网讯,近日,中国平安保险在场内买入7539.6万股工商银行601398.HKH股,涉资约4.15亿港元。据联交所权益披露,平安保险周二按每股平均价5.5098港元买入该批工行H股。当日工行H股收报5.46港元。经此次增持后,平安保险持有工行H股比例由原来的9.95%升至10.04%。此前平安保险旗下平安资产管理亦在本月7日以每股平均价5.666港元,在场内买入5,966.5万股工行H股。工行H股上周收低0.18%,报5.49港元,其A股则持平于5.37元人民币。
【关键词】
【保 险】5家险企14家股东踩红线,违规股权清理艰难推进(2018-09-13)
【摘要】 9月13日,和讯网讯,险企违规股权清理正在艰难推进。近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华海财险引入新股东,注册资本变更为12亿元。这是利安人寿减资获批之后,第二家险企违规股权清理进入实质阶段。近年来,保险公司治理风险日益凸显。部分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股东虚假注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2017年12月,保监会撤销了昆仑健康保险变更股东和变更注册资本的行政许可,首次对保险公司违规股权进行清退,并将相关投资人和中介机构列入市场准入黑名单。这拉开了违规股权清理的序幕。截至目前,共有5家保险公司的14家股东被银保监会要求撤销增资许可或被要求转让所持险企股份。
【关键词】
【保 险】建行老将空降建信财险:三年两换掌舵人,已空缺半年多(2018-09-12)
【摘要】 9月12日,新浪财经讯,10日,银保监会下发行政许可,核准王云担任建信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在前任董事长涉嫌违纪接受调查,董事长一职已空缺半年多之久后,建信财险终于迎来了新的掌舵人。从经营状况来看,与大多银行系保险公司相同,建信财险的主要收入则是来自建设银行的支持。成立之初,建信财险就确立了“服务建行集团战略,服务建行集团主业,服务建行集团客户”的战略定位。也正是由于背靠建设银行这棵“大树”,2017年全年,建信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45亿元,主要是与建设银行及附属机构产生的保险业务、代理销售等关联交易合计为2.35亿元。目前来看,由于银行系保险公司的特殊定位,建信财险的保费收入构成中,车险占比并不高,2017年,在建信财险的业务收入中,排名前三的业务为健康保险、企财险和普通家财险。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车险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想盈利需要较大的规模,所以对于建信财险来说,非车险才是合适的业务发力点。
【关键词】
【保 险】前海人寿57亿出清所持中炬高新股份,宝能旗下公司接盘(2018-09-10)
【摘要】 9月10日,新浪财经讯,7日,中炬高新发公告称,前海人寿将其持有的公司1.99亿股A股股份转让给中山润田,转让价款合计57.09亿元。转让后,中山润田持有公司24.92%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此举实为宝能系内部一次“挪腾”。对于前海人寿而言,无疑有利于增加流动性。目前,前海人寿的偿付能力已接近监管核查线。根据前海人寿最新的偿付能力信息,2018年二季度,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65.02%、130.05%;而在2018年一季度,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61.41%、122.83%。上述偿付能力报告还显示,前海人寿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37.22亿元,净利润为亏损12.8亿元。前海人寿在报告中称,当前本公司流动性资产充足,流动性风险可控。“因受到万能险业务停售和业务转型的影响,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是公司当前风险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
【保 险】王滨履新国寿董事长,三年再造新国寿待考(2018-09-07)
【摘要】 9月7日,新浪财经讯,7日,原中国太平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接任中国人寿集团新一任董事长,中国人寿集团步入王滨时代。不过国寿集团与中国太平毕竟有太多不同。太平保险集团的复业从城市开始,先利用银保渠道突围,其后个险渠道方才渐渐壮大,更是以“三高团队”闻名行业。而国寿集团则大为不同,寿险公司1996年方从人保独立,从渠道发展路径而言,也是先团险,再个险,之后才是银保。随着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崛起,快速攫取市场份额,国寿股份市场份额在过去数年快速下降。2012年还明确表示要确保寿险主业”三分天下有其一“,到2017年底,其市场份额却仅剩19.7%。2018年上半年,其虽然狂砍银保渠道趸交保费500亿元,市场份额也有所回升,但很明显,其新单期交大部分都来自三年期及以下产品,这意味着,市场份额下滑的痛苦只是暂时缓解,未来,其依然面临艰巨的转型业务。
【关键词】
【保 险】上半年互联网财险TOP3出炉:平安众安人保三足鼎立(2018-09-05)
【摘要】 9月5日,新浪财经讯,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业务实现累计保费收入326.4亿元,同比增长37.29%。其中,平安产险、众安保险和人保财险累计保费收入为167.51亿元,占互联网保险保费51.32%,较2017年同期提高0.44个百分点。互联网财险市场行业集中度趋于稳定,“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成型。就互联网财险渠道来看,较产险公司所有渠道业务同期增长率高出23.11个百分点。从整体情况来看,互联网财险终于结束了持续两年负增长的状态,发展回暖。从行业的宏观层面来看,财产险盈利模式以长期业务为主,利润由剩余边际逐年释放;从综合费用率的角度来看,小公司固定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摊薄,使得大公司占有了市场上大部分营业利润。
【关键词】
【保 险】富通保险半年为九鼎赚八成净利,贡献率同比上升近25%(2018-09-04)
【摘要】 9月4日,新浪财经讯,日前,九鼎集团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九鼎集团上半年稳定的业绩表现与被其“收入麾下”不久的富通保险存在关系。具体来说,富通保险于今年上半年共取得营业总收入32.25亿元,占九鼎集团营业总收入的比重约为68.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12亿元,占九鼎集团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5.47%,贡献程度均处在较高水平。2015年8月,九鼎集团以现金方式支付106.88亿港元,受让富通国际所持有的富通香港全部股份,后者旗下的富通保险持有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所发的经营牌照。早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九鼎集团就指出,尽管收购富通保险的交易比较复杂,耗时比较长,但该主体当时的市场公允价格已经至少在250亿港元至300亿港元之间,因此作为长期投资,这一交易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
【保 险】“三+H”第二家:盛世大联取消A股上市计划改道H股(2018-08-30)
【摘要】 8月30日,新浪财经讯,28日,盛世大联在全国股转系统官网公告,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上市申请。至此,盛世大联成为续君实生物后第二家已被港交所受理IPO申请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并且是首个“新三板+H”金融股。值得注意的是,盛世大联最初计划赴A股上市,却在今年5月份终止了IPO辅导,转道香港上市。“三+H”方案受到关注,自4月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盛世大联等7家企业已披露“三+H”计划。盛世大联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新三板,是一家保险中介公司,主营业务是车辆保险代理销售以及为银行等机构客户提供车管家汽车服务。公司最新招股书中自称“中国领先的汽车保险代理及B2B综合汽车后市场服务提供商”。自挂牌新三板后,盛世大联的业绩持续迅猛增长。2015-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40亿元、4.97亿元、8.9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716.86万元、4578.71万元、6761.16万元。
【关键词】
【保 险】人保集团上半年净利100亿元,回归A股仍在排队等批文(2018-08-29)
【摘要】 8月29日,新浪财经讯,27日,中国人保相关负责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随后即按照正常程序封卷,目前正在等待证监会核发批文。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情况来看,目前人保在已过会的企业中排名13位。至于什么时候发行审批,要取决于证监会。由于健康险、寿险业绩表现不佳,中国人保估值也备受争议。在回复IPO估值问题时,中国人保投资者关系部副总经理胡悦欣表示,“中国人保是以财产险为主的保险集团,所以财产险的估值占到了很大部分,而今年人身险业务开门不红,对估值有负面的影响。扣除财产险板块,未来人身险和新兴业务的估值会逐步显现。虽然今年仍然首年期缴业务负增长20%,但在行业仍然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整体业绩也在逐步改善。目前集团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整体被低估,市值会逐步提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