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洽洽食品2023年营收68亿元,零食量贩渠道表现抢眼(2024-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经济网讯,日前,洽洽食品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在2023年消费市场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公司依然取得了不错成绩,全年实现营收68.06亿元,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59元。洽洽食品在公告中表示,由于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均受到春节跨期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葵花籽原料采购成本上升的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但公司通过重点推进渠道精耕项目,进行弱势市场提升、县乡突破以及新场景、新渠道的拓展,每日坚果和坚果礼盒的渠道渗透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零食量贩渠道,业绩提升较快,同时公司也加大了风味坚果产品的试销力度。在电商方面,去年洽洽食品通过抖音、拼多多等渠道,不断进行突破。针对海外市场,持续深耕东南亚市场,渠道不断渗透深化,总体销售有恢复性增长。今年洽洽继续针对年货市场进行产品创新,不仅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各种坚果礼,还与开心消消乐、山海经等联名,以俘获年轻人的心。洽洽坚果礼盒迎来“开门红”的背后,是公司多年来在坚果领域的投入与深耕。相信在经济逐步向上的2024年,休闲零食行业将迎来快速复苏,作为领先企业的洽洽食品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关键词】洽洽食品,成本上升,量贩零食
【食 品】剑南春核心单品水晶剑将于3月起涨价(2024-02-26)
【摘要】 2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讯,日前,据剑南春内部人士透露,剑南春核心单品水晶剑将于3月1日正式涨价,出厂价每瓶上调15元。深耕市场多年,剑南春水晶剑已逐渐成长为次高端酒大单品。然而,面对行业加速分化、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的趋势,剑南春无疑更希望自己的核心单品迈向高端化。一方面,川酒阵营中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早已有价格突破千元的主力单品,而剑南春水晶剑却始终在400~500元价格带,未能打开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剑南春在2022年迈过了200亿元销售大关。但是根据德阳市工商联公布的2023非公企业50强榜单(对应2022年业绩)显示,2022年剑南春的营收为157.5亿元。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四川发布”的消息也显示,剑南春集团2022年营收为157.5亿元。此外,“四川发布”消息还显示,剑南春集团2019年至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02.26亿元、111.80亿元和154.23亿元,可见其2022年营收增速有所放缓。根据剑南春此前的规划,其目标是到十四五末(2025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剑南春”发展目标。价格是品牌价值的重要体现,提价直接促进了剑南春品牌形象的提升,也可以看作是近年来剑南春品牌价值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剑南春,核心单品,价格上调
【食 品】金龙鱼2023年实现营收2515亿元,主营业务稳健推进(2024-02-23)
【摘要】 2月23日,北京商报讯,近日,金龙鱼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1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金龙鱼表示,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公司产品销量较去年增长较好,但是主要产品价格随着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下跌有所回落,使得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回顾2023年,虽然宏观政策积极发力,国内经济复苏仍低于市场预期。从消费层面看,消费整体有所改善,但幅度放缓,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与此同时,成本端原材料价格的压力尚未完全缓解。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金龙鱼以长期主义思维深耕中国市场,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各项业务的经营。金龙鱼伴随中国市场成长壮大,曾多次表达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以及十分看好中国食品市场前景。2023年,金龙鱼通过加快在产品、产能等方面的布局,推进新的高增长和互补性业务,持续开拓新品类,将更多优质粮油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去年,金龙鱼的新业务布局陆续开花,各地新工厂也陆续投产。金龙鱼将顺应发展趋势,继续聚焦于食品及农产品相关业务,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扩展产业布局的深度和广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更加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推动中国粮油食品行业提档升级。
【关键词】金龙鱼,营收略降,乡村振兴
【食 品】股权冻结、公号“停更”,钟薛高产品低价销售(2024-02-22)
【摘要】 2月22日,华西都市报讯,近日,曾经的“网红雪糕”钟薛高再次引发关注。据天眼查APP显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所持3500万股权被冻结,涉及旗下3家公司。此外,有媒体发现,钟薛高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均已停更数月甚至半年。在第三方购物平台上,钟薛高的产品均以很低的价格销售,其中临期产品已低至2.5元一支。事实上,这已不是钟薛高第一次被股权冻结。2023年底,钟薛高曾陆续增加了4则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分别为100万元、139.57万元、139.57万元、100万元。除了股权冻结,钟薛高近年来还因价格争议、欠薪、断货等原因几度陷入风波。钟薛高在市场上走的一直是高端路线,说起钟薛高,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非常贵”。大部分人对钟薛高有一种偏排斥的心态,核心原因在于其定价过高。雪糕作为钟薛高的主营业务,其口味和质量一直是最重要的卖点。自从雪糕“火烧不化”的危机风波爆出后,钟薛高陷入了一场无法与消费者调和的矛盾之中,此后又因种种内部危机站上了风口浪尖。钟薛高的平价产品比不过伊利、蒙牛、雀巢、梦龙等大品牌,高端产品也已卖不动,归根结底是其经营理念缺乏可持续性。
【关键词】钟薛高,股权冻结,产品降价
【食 品】汾酒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突破6.3亿次,全面掀起新春清香热(2024-02-21)
【摘要】 2月21日,中国经济网讯,在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期间,汾酒与抖音短视频平台跨界联合,发起“我们都爱汾酒 抖音挑战赛”,勇敢说出对汾酒、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甲辰龙年的美好期待,共同分享惊喜好礼。从1月29日~2月8日,短短11天时间,“我们都爱汾酒 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突破6.3亿次,极具创意感的视频搭配汾酒元素,共同掀起春节欢乐氛围,用美酒美食烘托节日的喜庆,获得网友点赞好评无数。与此同时,由开启高品质生活的青花汾酒独家冠名2024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在大年初一为全国观众献上年味儿十足的文化盛宴。在2023年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提出了提升汾酒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论——掌握科学经营能力,释放品质势能、品牌势能、文化势能。“我们都爱汾酒 抖音挑战赛”正是这三大势能集中释放的有效落子:拥抱互联网,让更多网友参与、品尝、见证汾酒品质,汾酒用清香正宗为广大网友年夜饭添一杯品质美酒,释放其品质势能;在春节热点与消费者双向奔赴,共贺新年,汾酒鼓励大家加入#我们都爱汾酒 话题探讨,而与消费者产生深刻的情感关联,增强品牌曝光量和美誉度,释放品牌势能;真正走近消费者,汾酒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消费者共创当今时代的汾酒文化,全面释放文化势能。
【关键词】汾酒,抖音,跨界联合
【食 品】股价创七年新低,桃李面包连续三年增收不增利(2024-02-06)
【摘要】 2月6日,北京商报讯,日前,桃李面包股价收盘价为5.91元/股,下滑6.19%,当日最低触及5.76元/股,创下自2017年以来近七年股价新低。与2020年的历史高点27.74元/股相比,跌幅超过七成。除了股价以外,下跌不止的还有桃李面包的业绩。桃李面包披露的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在2023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业收入67.62亿元,上年同期为66.86亿元,同比增长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亿元,上年同期为6.4亿元,同比下降10.2%。这已经是桃李面包连续第三年业绩增收不增利。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桃李面包营收分别增长6.24%、5.54%,净利润分别下滑13.54%、16.14%。其中,净利润方面,自2021年一季报至2023年度快报,桃李面包当期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桃李面包将2023年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原材料涨价、返货率增加、新投产项目相关费用增长等。有分析认为,桃李面包作为北方品牌去开拓华东、华南市场,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华东、华南烘焙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且更喜欢有调性、有差异化的面包品牌及产品,作为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桃李面包,整体的研发、创新升级迭代速度以及质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很难受到南方市场欢迎,利润不断出现下滑也是必然的结果。
【关键词】桃李面包,净利下滑,股价下跌
【食 品】百花蜂业开展2024春节系列宣传促销(2024-02-05)
【摘要】 2月5日,中国网讯,近日,百花蜂业公司在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指导下,强化部署,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充分发挥自身历史、品牌、产品、文化优势,紧紧抓住春节消费旺季,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互动,强力推出以“龙年行运 甜蜜到家”为主题的2024年老字号春节宣传促销活动,将老字号品牌传承发展与主题促销活动有机结合,力争一季度开门红。百花公司销售团队积极与各销售渠道沟通安排在商超、外埠和电商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春节档期市场促销活动,同时做好企业客户春节备货;积极参加各类年货节展示展销活动,做好企事业单位团购福利采购对接。确保线上线下春节期间活动充实丰富,给广大消费带来实惠的促销活动,拉动终端购买,提升销售。消费者在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线上电商平台搜“百花”可以看到北京供销社—百花自营店铺开展的“龙年行运 甜蜜到家”主题春节让利促销活动;优选百花牌415g系列蜂蜜、蜂胶、蜂王浆等电商系列产品、参加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年货节满減活动,拉动春节期间蜂蜜礼品销售。与农业银行APP、北京银行APP、市总工会APP等平台联合开展了市供销总社-百花全品类产品补贴促销活动,同步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渠道进行了宣传。线上促销活动内容纷呈,通过优惠让利、限时折扣等方式,凸显百花品牌历史文化、蜂蜜产品特色优势和真情惠民情怀。
【关键词】百花蜂业,春节,促销
【食 品】业绩亏损琐事缠身,海南椰岛回归“老本行”难破局(2024-02-04)
【摘要】 2月4日,北京商报讯,近日,海南椰岛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2023年,海南椰岛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3亿元到-1.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18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3亿元到-1.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52亿元。从业绩来看,海南椰岛2023年净利润再次出现亏损。从海南椰岛近三年业绩来看,海南椰岛营收近乎腰斩的同时,净利润亏损也在逐渐扩大。2020~2022年,海南椰岛实现营收分别为8.08亿元、8.33亿元、4.1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18%、3.16%、-50.03%;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430.88万元、-6014.09万元、-1.18亿元。海南椰岛过去以保健酒带动业绩增长,但从2015年保健酒政策改变以后,保健酒业务便开始逐渐下滑。再加上实控权迟迟没有着落,使得企业无法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此外,海南椰岛对核心主要业务经营缺乏经验、能力和耐心,未能集中有限资源做好主业。同时,公司不断追赶市场热点概念,导致上市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关键词】海南椰岛,主业回归,业绩亏损
【食 品】水产行业竞争加剧,国联水产业绩连年亏损(2024-02-01)
【摘要】 2月1日,北京商报讯,近日,水产食品企业国联水产发布业绩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49亿~53亿元,上年同期营收为51.14亿元;预计净利润亏损3.6亿~4.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57.68万元,相较上年亏损程度进一步扩大;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3.7亿~4.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70.49万元。国联水产这份成绩有所预兆,2023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国联水产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532亿元,同比大跌552.58%。以此计算来看,国联水产2023年四季度约亏损1.1亿~2.2亿元。自2019年起,国联水产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如今已经连续五年归属净利润为亏损。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2年,国联水产净利润分别亏损4.638亿元、2.688亿元、1384万元、757.68万元。对于2023年亏损原因,国联水产在报告中称,2023年,水产行业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下游消费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产品销售价格下跌。业绩窘境下,国联水产也在谋求转型。在2023年半年报中,国联水产表示,公司产品结构正逐步向预制菜为主的餐饮食材和海洋食品转型,大力发展预制菜业务,还构建了面向C端的预制菜品牌“小霸龙”。不过,从目前业绩情况来看,预制菜业务虽然有所发展,但也还未能将国联水产的整体业绩拉回到增长上来。
【关键词】国联水产,业绩连亏,竞争加剧
【食 品】瑞幸咖啡注册资本减少4亿美元,称将用于供应链建设和海外市场扩...(2024-01-31)
【摘要】 1月31日,中国网讯,近日,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减少了4亿美元。工商资料显示,瑞幸咖啡中国注册资本由16.25亿美元减至12.25亿美元。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瑞幸咖啡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84.9%;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利润为9.62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3.4%。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总门店数达13273家,新加坡门店总数达18家。在2023年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表示,由于市场远未饱和,抢占市场份额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将继续以客户价值为中心,降低客户的购买成本,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瑞幸咖啡表示,本次减少的注册资本金将用以满足瑞幸咖啡资金出境需求,未来将用于供应链能力建设及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进一步构建瑞幸咖啡全球高品质供应链,推动国际化进程。本次减少注册资本后,瑞幸咖啡境内仍保有充足的运营资金,能够确保国内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地发展。
【关键词】瑞幸咖啡,减少注册资本,供应链建设
【食 品】餐饮市场强势复苏,全聚德预计2023年扭亏为盈(2024-01-30)
【摘要】 1月30日,证券日报讯,近日,全聚德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00万元至6600万元,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而且显著超越2019年净利润水平。2023年,随着客流恢复,餐饮市场消费得到明显释放,叠加各类利好因素,餐饮市场迎来强势复苏。全聚德坚持老字号“守正创新”工作主线,围绕年度预算目标,线上线下多渠道抢收创效,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聚德围绕年轻人的数字化消费需求偏好,从人、货、场三个基本要素和维度去进一步拥抱新零售。从“人”的维度方面,全聚德通过独具特色的传承人授牌仪式,储备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人才;同时结合品牌IP“萌宝鸭”,打造“萌宝星厨”及品牌焕新IP传播矩阵,采取“线上视频+直播”“线下巡演+教学”的形式传播品牌文化。 从“货”的维度方面,全聚德聚焦菜品,坚持推出新菜单和季节菜,调整菜品结构;加快推进“餐饮产品食品化”,旗下多个品牌联合打造产品矩阵。从“场所”的维度方面,全聚德基于三大主力门店的场景再造,围绕年轻人群打造“产品+服务+场景”新格局,同时积极开设一系列新场景门店,升级全新餐饮消费体验。此外,2023年,全聚德以多元化餐饮产业集团为战略定位,加快推进“餐饮+食品”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全聚德已有近30个品类的预制菜和熟食品产品走向市场,并持续打造明星爆款单品,销售势头良好。
【关键词】全聚德,扭亏为盈,新零售
【食 品】2024卷起国潮热,国民饼干嘉士利再跻身“中华老字号”(2024-01-26)
【摘要】 1月26日,中国食品报网讯,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品牌也在一步步强势回归和崛起,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和传播优势。从国货品牌在2023年的不断翻红,到中国春节在2023年末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再到近期商务部时隔13年再上新388个中华老字号,2024开年,国潮的热浪已席卷而来,国货品牌的新机遇已到。68岁的饼干头部品牌嘉士利继2016年获评“广东老字号”之后,也成功入选此次“中华老字号”,迎来新身份的再一次升级。自嘉士利创立开始,就在不断革新。1964年,嘉士利就出口东南亚,开创中国夹心饼干先河;1978年,引进多条国外大型先进生产线,开启国内电气化生产饼干历史;1986年,嘉士利薄饼开启用新鲜蔬菜制作饼干的先河。2014年,嘉士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在技术创新上,嘉士利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每年研发投入三千多万元。嘉士利设有“饼干产品研发中心”,已被认定为“广东省焙烤食品(嘉士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嘉士利也积极与各高校院所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截至2022年,嘉士利共申请了专利138件,软件著作权3件。“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是社会各界对嘉士利进一步的认可,必将成为嘉士利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一方面,嘉士利可借助“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把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发扬光大,赋予品牌更多底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获得全新生命,从国潮大潮流中突围出来。
【关键词】国潮热,嘉士利,中华老字号
【食 品】跨界养猪一年,克明食品由盈转亏(2024-01-25)
【摘要】 1月25日,北京商报讯,近日,克明食品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亏损4600万~75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净利润相较于上年同期下降127.31%~144.53%。这也是克明食品自2012年上市以来年度业绩首次亏损。对于利润下滑的原因,克明食品在公告中表示,2023年受市场环境变化及行业周期性的影响,公司部分主营产品销量有所减少,部分主营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同比下降。2023年公司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导致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同比下降。克明食品曾经以食品业务为主,专注于米面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面条、方便食品等产品。2022年12月,克明食品在一片质疑声中宣布收购生猪养殖公司兴疆牧歌部分股权,切入生猪养殖业,并声称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大食品产业细分赛道寻求更多利润增长点。2023年生猪行业整体陷入低迷,克明食品在此时投资养猪被认为是“败笔”。根据克明食品1月8日发布的兴疆牧歌生猪销售简报,2023年1~12月,生猪业务累计销售收入6.2亿元,较上年下降5.26%。此外,克明食品主营的挂面业务也迎来增长瓶颈,中国挂面总产量在2020年达到888万吨后,2021年大降20%至711万吨,挂面市场处于总量萎缩、竞争加剧的平台期。这样的市场表现让业界对于克明食品未来的发展担忧,毕竟随着挂面赛道越来越拥挤,空间优势也将难以体现。
【关键词】克明食品,跨界养猪,亏损
【食 品】从种源到食品,圣农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2024-01-24)
【摘要】 1月24日,证券日报讯,得益于武夷山优良的生态环境,这里走出了白羽肉鸡年产能位居亚洲第一的企业——圣农发展。同花顺数据显示,在A股8家肉鸡养殖上市公司中,按照净利润(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和总市值(截至2024年1月22日)排名来看,圣农发展均位列第一。在过去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的30多年里,白羽肉鸡养殖所需的祖代鸡始终被欧美少数几家育种公司控制,进口祖代鸡苗价格节节攀升,引进的种鸡质量参差不齐,带病带菌种鸡存在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为突破种源“卡脖子”问题,2011年,圣农发展便启动了白羽肉鸡育种计划,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邀请国内多位顶级专家参与育种。2019年,公司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圣泽901”面世。2021年底,“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自主培育的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至此,我国结束了白羽肉鸡种源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圣农发展已经建立起全球唯一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即实现了从育种到饲料、养殖再到屠宰及食品加工产线的完备产业链。通过建立全产业链优势,一定程度上熨平了养殖周期影响,也成为圣农发展后续业绩稳定增长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圣农发展,白羽肉鸡,全产业链
【食 品】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2024-01-19)
【摘要】 1月19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及试点推行“企业绿码”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作为国内起步较早的植物蛋白饮料巨头,20余年来,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一直秉承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营养、健康的高品质核桃健脑产品,始终将食品安全和品质管控融入到整个生产链条,做到从产地到餐桌每一个环节的绿色化、标准化。截至目前,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全面完成数字化建设,通过对全厂设备运行状态、产品追溯、监控与调节等自动信息化系统应用,实现了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搭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面在线检测系统,进行全生产过程管控;引进世界领先水平的德国KHS生产线,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废气或污染物的产生。
【关键词】养元饮品,植物蛋白饮料,绿色工厂
【食 品】餐饮品牌小菜园递表港交所,力争2026年底门店超1100家(2024-01-18)
【摘要】 1月18日,证券日报讯,日前,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小菜园在招股书中称,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持续扩大门店网络、增强供应链能力、升级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以提高数字化能力等。2021年和2022年,小菜园的营收分别为26.46亿元和32.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和2.38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小菜园的营收从2022年同期的24.22亿元增加41.6%至34.29亿元,净利润则从2022年同期的2.07亿元增加107.6%至4.3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率为12.5%。过去三年,小菜园的直营门店总数从2021年1月1日的278家增至截至2024年1月11日的548家,三年时间门店数量几乎实现翻倍。其中,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小菜园分别新开107家、48家以及79家新门店;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小菜园总共营业过的门店有512家,仅关闭门店15家。根据小菜园的规划,其将在2024年至2026年分别开设约160家、190家以及230家“小菜园”门店,至2026年底,“小菜园”门店数预计将超过1100家。除了持续扩大门店网络外,增强供应链能力,也是小菜园此次募资用途之一。
【关键词】小菜园,港交所,递表
【食 品】受益高端性价比战略,三只松鼠净利预增超五成(2024-01-16)
【摘要】 1月16日,北京商报讯,日前,三只松鼠交出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2亿~2.2亿元,同比增长54.97%~70.47%;扣非净利润1亿~1.11亿元,同比增长146.90%~171.59%。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三只松鼠方面认为主要得益于“高端性价比”。三只松鼠的“高端性价比”战略是自2022年底首次明确,2023年度深入践行。该战略的本质是通过供应链全链路的优化进行降本提效,实现利润的溢出,并将这部分利润让渡给消费者,从而实现性价比。三只松鼠方面表示,“高端性价比”战略对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该战略引领下,三只松鼠2023年三季度创造了16.8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38.56%,净利润同比增长40.8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75.39%。四季度全品类实现了较高增长,并打造了多款爆品。2024年,三只松鼠也打算继续彻底执行“高端性价比”总战略,聚焦做强新兴渠道与聚焦做强坚果和零食大单品。在业内看来,三只松鼠这份成绩背后是自行“瘦身”。在“高端性价比”战略下,三只松鼠做了大面积的优化和开源节流,降低了隐性的成本。在如今休闲零食赛道步入“平价竞速”的周期,企业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对消费者降价让利,是比较有必要的战略调整。
【关键词】三只松鼠,高端性价比战略,净利预增
【食 品】冲击300亿,剑南春以次高端基因难敲高端大门(2024-01-12)
【摘要】 1月12日,北京商报讯,自称“全国名酒销量前三”的剑南春,如今没有走上如同珍酒李渡、华鑫酒业冲击IPO的老路,而是选择国内大厂“扩产+提价”模式,试图站稳300亿规模。如今,错失黄金十年提价期的剑南春,如何借次高端挤进高端市场,成为摆在剑南春面前的问题之一。根据今日绵竹消息,截至目前,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谷壳蒸煮车间已经建成。预计到2024年5月,各班组将逐期完成设备安装和筑窖并投入生产和使用。投建大唐国酒生态园与业绩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大唐国酒生态园既是扩产的基础,也是迈出300亿关口的关键布局之一。在冲击300亿体量过程中,曾一度被核心大单品水晶剑“托举”进百亿俱乐部的剑南春,如今也面临过度依赖该产品的掣肘。2018~2021年,水晶剑分别实现销售约100亿元、超120亿元、130亿元以及150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83.33%、80%、86.67%、75%。长期徘徊于次高端的剑南春,也有意在高端市场发力,近年来频频推出高端酒,但无论是业绩还是销量,其高端产品的通路似乎并未打开。有分析认为,剑南春目前已经丧失高端产品、超高端产品扩容的红利,并在消费者层面形成了次高端的认知,这对其冲击高端不利。
【关键词】剑南春,高端化,单品依赖
【食 品】蓝莓全产业链企业“蓝美股份”完成B轮数亿元融资(2024-01-10)
【摘要】 1月10日,北京商报讯,近日,国内蓝莓全产业链企业“蓝美股份”宣布完成B轮数亿元融资,由招商局旗下两山基金、贵州中垦基金领投,原股东中金资本持续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于公司蓝莓全产业链的深化布局等。本轮融资将持续致力于公司蓝莓全产业链的深化布局,在科技种业、精深加工领域的关键两端优势上继续发力。在科技种业端,加强“蓝美1号”种苗在国内推广种植和品种优化研发;在大健康端,增强蓝莓花色苷在产业化研发应用上的投入及业务拓展。蓝美股份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科技种业为基础的产业化农业龙头及高新技术企业,本着“好产品源自好品种”的理念,深耕营养及功能食品化,致力于人类微循环系统的改善,保安康、促民生。蓝美股份依托国内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对提高蓝莓花色苷生物利用度解决方案、蓝莓花色苷在各类产品形态应用的解决方案、蓝莓花色苷的各种功能性评价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已经储备了大量技术、产品、数据,并且仍在继续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发。
【关键词】蓝美股份,融资,全产业链
【食 品】蒙牛三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01-09)
【摘要】 1月9日,中国网讯,近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蒙牛乳业3家工厂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发挥了绿色制造示范作用。据悉,该名单经过了第三方机构评价、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评估确认及专家论证、公示等程序,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和权威性。其中,蒙牛乳业 (曲靖) 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实现碳中和,并成为行业首家获得双认证的“零碳”工厂;蒙牛乳业宿迁有限公司绿色实践成果突出,先后荣获江苏省智能工厂、省级绿色工厂、省级示范智能车间等荣誉;作为亚洲最大低温酸奶工厂,蒙牛高科武汉工厂聚焦“绿色、数智、创新、体验”四大方向,在建设智能化工厂的同时,打造低碳节能的绿色工厂,累计创新项目共计219项,涵盖建筑、能源、工艺、包装、仓储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蒙牛旗下共有30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在行业中梳理起可持续发展的标杆。蒙牛在绿色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其多年来对“绿色领先”的坚持。早在2021年,蒙牛已发布“GREEN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可持续的公司治理、共同富裕的乳业责任、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负责任的产业生态圈、营养普惠的卓越产品,并通过15个议题、28个具体行动,全方位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GREEN”可持续发展转型。
【关键词】蒙牛,绿色工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