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迪尚集团与力克签订首台Gerber Atria 70订购合同(2023-06-29)
【摘要】 6月29日,纺织网讯,近日,深耕时尚行业的全球工业4.0主要参与者力克(Lectra)正式宣布,迪尚集团与力克签署了首台Gerber Atria 70的订购合同。这一重要合作将为迪尚集团的时尚业务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其提高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并进一步释放其增长潜力。Gerber Atria 70是一款先进的多层面料裁剪系统,旨在为亚洲服装制造商提供智能裁剪解决方案。Gerber Atria 70秉承了Gerber Atria系列一贯的卓越和创新特质,专为大规模服装制造而设计。其独特的设计能实现更快的裁剪速度、更高的切割精度和更长的设备正常运行时间,通过实现质量和效率的有效平衡,助力服装制造商提高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
【关键词】迪尚集团,力克,订购合同
【纺织服装】上海李宁中心启幕,李宁“三总部两基地”布局开启发展新阶段(2023-06-25)
【摘要】 6月25日,新闻晨报讯,近日,以“宁聚·上海2023”为主题的上海李宁中心启幕仪式举行,上海李宁中心的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李宁集团 “三总部两基地”核心战略布局的建设完成,成为集团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里程碑。作为李宁集团在长三角区域的业务总部,上海李宁中心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动李宁的业务布局发展,持续为品牌赋能。上海李宁中心位于“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宁区新地标海粟文化广场,中心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集文化、运动、时尚元素为一体,地理位置优越,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无缝衔接,延安高架路、内环高架路及北横通道环抱。
【关键词】李宁中心,上海,战略布局
【纺织服装】江南布衣“布尽其用”项目成果亮相“设计上海”(2023-06-25)
【摘要】 6月25日,新华网讯,日前,一年一度的亚洲设计盛会“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以下称“设计上海”)于上海世博展览馆启幕。此次展会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600多个设计品牌,超过100名海内外知名设计师,为人们呈现了许多设计新作,共庆“设计上海”十周年。展会现场,由融设计图书馆主办、江南布衣联合发起的“融·编织设计展”重磅亮相。本次“融·编织设计展”现场展出的24件先锋作品,是来自国内外的27位设计师为期两年的创作。设计师们基于融设计图书馆和布尽其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将传统手工艺进行解构,再融解到设计中去,以此创造当代设计语言,将传统编织带向未来。其中,包括首次亮相的两款JNBYHOME概念作品。
【关键词】江南布衣,“设计上海”
【纺织服装】运动服品牌MAIA ACTIVE第二家旗舰店入驻上海东平路(2023-06-25)
【摘要】 6月25日,联商网讯,近日,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运动服品牌MAIA ACTIVE全国第二家旗舰店正式入驻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东平路。作为品牌首家街区式零售旗舰店,MAIA ACTIVE东平路店延续「让亚洲女性享受运动的美好」的品牌理念,以「来东平路MAIA ACTIVE交朋友」为门店概念,从产品设计、空间打造、购物体验多维度开启品牌全新零售空间新模式,不仅打造sisterhood姐妹聚集地,提供更多高品质运动生活方式,也是品牌线下零售战略布局的又一里程碑。
【关键词】运动服,MAIAACTIVE,上海东平路
【纺织服装】杰克缝纫机连续十三年全球销量第一 “夕阳产业”做成未来产业(2023-06-16)
【摘要】 6月16日,浙江日报讯,近日,在台州临海,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奔马品牌发布新款超高精度裁床S80,并展示最新的智能裁剪房方案,吸引全球各地上百名服装生产商来参观。从一家作坊式企业成长为浙江省“未来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杰克28年如一日,深耕缝制设备产业,一次次冲破行业天花板,实现产业跃迁,将缝纫机这个外人眼中的“夕阳产业”做成了未来产业。在台州方言里,缝纫机被叫作“洋车”,因为它是典型的舶来品。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意依然凛冽,成立仅14年的杰克收购德国拓卡和奔马两家知名裁床企业,获取了它们的品牌、技术、人力资源和营销网络等资产。通过海外并购,杰克发展的藤蔓伸向世界各地。如今,杰克已成为全球缝制设备行业产销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国际化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55.02亿元。
【关键词】杰克缝纫机,销量第一,海外并购
【纺织服装】探索创新 安踏集团升级研发网络(2023-06-16)
【摘要】 6月16日,纺织网讯,近日,安踏集团在厦门召开2023年创新大会,宣布成立安踏院士工作站、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标志着安踏集团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再次升级,未来将在材料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行业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探索。同时,安踏集团也在会上表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领域的创新成果,颁发总奖金超百万,旨在保持集团创新领域领先地位,持续提升商品竞争力。
【关键词】安踏集团,研发网络
【纺织服装】迪尚集团:打造国内首个纺织服装垂直生态链平台(2023-06-16)
【摘要】 6月16日,央视网讯,当前,数字化变革和创新促进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转型,迪尚集团紧紧抓住这条主轴,打造国内首个纺织服装垂直生态链平台。据了解,该平台包含了云设计中心、面辅料平台、柔性制造基地和智能消费应用平台,能将各类资源全部织入“网”中。以生产工装类产品为例,对照设计图纸,不需要采购面料,也不需要实际缝制。平台上有面料数据库、款式库、版型库和人体模型数据库,再加上3D创新设计技术,实现虚拟缝制,线上就可以完成一件成衣的打样。定下版样后,所有产品再通过迪尚柔性制造基地,进行快速反应、快速生产、快速销售,并通过智能销售平台,为全行业上下游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迪尚集团,纺织服装,生态链平台
【纺织服装】Zara第一季度净利润大涨54%,去年净关店123家(2023-06-09)
【摘要】 6月9日,联商网讯,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Inditex集团收入76亿欧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11.6亿欧元,同比增长54%,远超过分析师预期的9.8亿欧元。毛利46亿欧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增长34个百分点至60.5%。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5月1日至6月4日期间,以固定货币计算,Inditex集团门店和在线销售额增长16%。按品牌分,Zara和Zara Home依然是占比最大的业务,其次是Pull&Bear、Bershka和Stradivarius,以及Massimo Dutti和Oysho。
【关键词】Zara,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纺织服装】三年亏损超70亿,潮流前线母公司搜于特面临退市(2023-06-09)
【摘要】 6月9日,联商网讯,近日,搜于特发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存在将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根据搜于特最新财报,2022年搜于特营收14.38亿元,同比下降7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01亿元。事实上,自从2020年开始,搜于特就陷入亏损。财报显示,2020年搜于特亏损17.71亿元,2021年亏损34.1亿元,这也意味着3年时间,搜于特亏损70.82亿元。
【关键词】潮流前线,搜于特,退市风险
【纺织服装】歌力思获Nobis中国境内业务,多品牌矩阵再下一城(2023-06-09)
【摘要】 6月9日,联商网讯,歌力思发布公告称,与NobisInc.签署了合资经营协议,拟在深圳共同投资设立合资经营企业“诺北斯(深圳)服饰有限公司”,合资经营企业负责在中国境内(包括香港、澳门,但不包括台湾地区)发展和运营“Nobis”品牌业务。双方约定,公司以货币出资4000万元,持有合资经营企业50%股权;Nobis Inc.以知识产权出资4000万元,持有合资经营企业50%股权。
【关键词】歌力思,Nobis,合资企业
【纺织服装】江苏锦琪昶新材料公司发布新款透气防漏非织造布(2023-06-02)
【摘要】 6月2日,中国纺织报讯,江苏锦琪昶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2023年最新款透气防漏非织造布材料。据介绍,企业耗时7年多研制的这款高透气非织造布材料,透气性能比市场普遍使用的PE膜提升了近300倍。经过实验证明,隔着这款新品非织造布,可人力吹灭蜡烛,也可人力吹动风车。
【关键词】江,苏锦琪昶新材料,透气防漏
【纺织服装】比音勒芬获机构重仓 运动服饰行业展资本市场想象空间(2023-05-30)
【摘要】 5月30日,新浪网讯,近日,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2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6%;实现营业利润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3%;实现利润总额8.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8%;基本每股收益1.2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0%。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公募持仓数据显示,比音勒芬依然是众多公募基金手中的“香馍馍”。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基金持有比音勒芬的股份数为1.04亿股,占比音勒芬流通股比达26.8%,公募持股占比位列纺服板块上市公司首位。持有比音勒芬的基金数更是多达56支,遥遥领先于同行,被资本密切关注。
【关键词】比音勒芬,运动服饰,业绩报告
【纺织服装】京瓷公司首款颜料数码印花机面世(2023-05-26)
【摘要】 5月26日,中国纺织报讯,京瓷公司近日宣布推出首款颜料数码印花机FOREARTH,该机在进行纺织品印花时几乎不使用水,解决了纺织品服装印花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FOREARTH是专门为几乎不用水的颜料墨水开发的,它通过独特的化学材料技术和新的印花工艺,克服了颜料墨水带来的的质量问题,如颜色、质地和牢度。独特的颜料墨水和前后处理液通过喷墨技术同时应用,形成了一个多合一系统,不需要印花和干燥以外的工序。
【关键词】京瓷公司,颜料数码印花,水污染
【纺织服装】温州服装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成立(2023-05-26)
【摘要】 5月26日,纺织网讯,近日,温州技师学院举行产教合作集中签约暨温州服装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成立,56家单位与温州技师学院合作,开启“政校研行企培”产教深度融合新篇章。这是温州技师学院深入实施“新时代瓯越工匠培育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服装产业是温州五大传统重点制造业之一,也是温州三大时尚主体产业之一。温州技师学院作为温州服装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携手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及培训机构等28家单位成立温州服装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合作企业分别向温州技师学院捐赠课程资源包、课程软件、实训设备、高技能人才培育奖助学基金等,价值共计610余万元。校企双方还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
【关键词】温州,服装产业,人才培育
【纺织服装】仪征化纤智能化短纤项目计划总投资14.5亿元,进一步巩固产量优势(2023-05-26)
【摘要】 5月26日,人民网讯,据悉,仪征化纤智能化短纤项目计划总投资14.5亿元,包括年产23万吨聚酯生产线、4条年产2.5万吨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生产线、4条年产3.3万吨低熔点涤纶短纤生产线以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仪征化纤涤纶短纤维产销量全球领先的优势。据了解,除了智能化短纤项目,仪征化纤年产100万吨绿色高粘共聚酯新材料、24万吨PBT及可降解材料、60万吨涤纶纤维智能生产线、20万吨PETG柔性线等6个项目也在加快推进,计划今年12月前开工建设。
【关键词】仪征化纤,短纤项目,产量优势
【纺织服装】前海棉纺织7万锭环锭纺项目试车成功(2023-05-19)
【摘要】 5月19日,兵团广播电视台讯,近日,图木舒克市前海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7万锭环锭纺项目试车成功。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高支数棉纱9000吨,实现产值2.5亿元,带动图木舒克市富余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公司7万锭环锭纺项目是在已经建成的2号厂房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增购设备来扩大生产规模,主要生产40—80支纯棉精梳纱。
【关键词】前海棉纺织,项目试车,精梳纱
【纺织服装】线上线下精准发力 国际纺都“布”行天下(2023-05-19)
【摘要】 5月19日,纺织网讯,3月底,中国轻纺城北联窗帘布艺市场众多窗帘门市以及“柯桥优选”品牌试点窗帘企业等抱团走进成都亿家天下市场,源头厂家与二级市场展开深度合作,当场成交订单、意向成交额颇为可观,线上直播观看达5万多人次。在日前结束的2023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期间,中国轻纺城北市场举行了海宁皮革城城市产业联盟(柯桥站)面料/设计对接交流会和国内优质服装企业进市场采供对接会,借助展会契机引入全国优质客户走进市场,洽谈合作。
【关键词】窗帘布艺,国际纺都,深度合作
【纺织服装】“精工科技”牵手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 聚焦碳纤维和新能源领域(2023-05-16)
【摘要】 5月16日,柯桥日报讯,近日,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本地头部企业和科研平台的优势,推进双方协同创新,推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培养,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精工科技”和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将深度聚焦碳纤维与新能源两大领域,充分发挥本地产学研的资源与优势,推动双方深度合作;扎实推进协议落实,联合培养产业优秀人才,深入挖掘优质项目,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双方在更多领域、以更多形式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合力促进碳纤维和新能源产业在绍兴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精工科技”,碳纤维,新能源
【纺织服装】上海泰慈康推出孖纺非织造布(2023-05-12)
【摘要】 5月12日,中国纺织报讯,上海泰慈康实业有限公司近日推出了应用新型环保技术的孖纺非织造布。孖纺非织造布是由熔喷工艺生产的超细纤维(直径仅为人造纤维的1/8)、高吸水性天然植物纤维通过先进的干法工艺生产的新型非织造布材料。孖纺非织造布具有保湿锁水、质地柔滑、细腻亲肤、环保可降解、清污能力强、结实耐擦等突出优点,可应用于擦拭类材料、隔音保温材料、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体和导流层材料、过滤材料、液体吸收和扩散材料。
【关键词】泰慈康,非织造布,品牌湿巾
【纺织服装】奥康国际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9.02%(2023-05-12)
【摘要】 5月12日,纺织网讯,奥康国际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16.74%;归母净利润4083.96万元,同比增长249.02%;扣非净利润2222.41万元,同比增长1408.6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26.44万元。科研创新一直是奥康持续领先行业发展的根基和内生动力,奥康每年持续性投入研发经费进行全产业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据奥康同日发布的年报显示,奥康2022年研发投入4733万元,同比增长8.14%,研发投入费用继续位居行业前列。
【关键词】奥康国际,一季报,业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