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航空工业通飞客服公交付20架国产西锐飞机(2022-07-28)
【摘要】 7月28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7月25日,航空工业通飞客服公司向北大荒通航交付2架编号为008C、008H的国产西锐SR20 G6飞机,此次交付是北大荒通航向通飞追加订购第二批20架西锐SR20 G6飞机的首批次交付,该型机将用于北大荒通航的初级飞行员培训。目前此批次国产西锐SR20飞机还有10架已完成交付前试飞任务,即将交付北大荒通航,剩余8架均已投入装配现场。下一步,通飞将继续完成飞机交付的后续工作,以客户为本,为我国航空事业培养更多优质飞行员贡献力量。据悉,6月2日,航空工业通飞与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功签订20架国产西锐SR20(G6)飞机销售合同,这是通飞继2020年9月北大荒通航10架国产西锐SR20(G6)交付完成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至此,通飞在取得西锐SR2X生产许可证后,已累计获得108架西锐SR2X飞机销售订单。
【关键词】交付,飞行员培训,北大荒
【高端装备】专注于航空航天的数控装备企业获数亿元D轮融资(2022-07-19)
【摘要】 7月19日,高工机器人网讯,近日,上海拓璞宣布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丰仓基金、动潮投资、玖菲特、君联资本。拓璞科技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数控装备制造商,产品主要运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生产领域,具体产品包括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航空航天部/总装智能装备和智能化生产线等。一直以来,我国机床企业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缺乏行业巨头和标杆,整体“大而不强”,技术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高档数控机床仍以进口为主,机床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较低。从应用领域看,高档机床应用范围涵盖能源、航天航空、军工、船舶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支柱产业,此外,汽车、航天航空、医疗设备等下游重点行业的产业升级加速也进一步加大对高档机床的需求。拓璞科技为突破航空航天领域“卡脖子”技术,依托核心技术,研发的产品主要针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大型号任务对高端制造装备的自主可控需求而研制,国外对于此类产品与核心技术对国内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据了解,拓璞科技交付世界首台三头并行镜像铣削装备,是国内唯一镜像铣装备供应商。同时公司成功落地国内首条国产化大型卧式五轴生产线,以及自主可控的国产飞机装配生产线。目前,拓璞科技在航空典型结构件、航天复杂与精密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上飞、成飞、西飞、西航发、天津长征火箭、首都航天、南京晨光和航天一院等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企业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关键词】智能化,进口替代,高档机床
【高端装备】南科大孵化的3D视觉企业完成天使轮融资(2022-07-19)
【摘要】 7月19日,高工机器人网讯,7月14日消息,台州南科智能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科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台州市天使梦想投资有限公司。据悉,南科智能成立于2021年7月,为南方科技大学台州研究院孵化企业,总部位于深圳,深耕3D机器视觉市场,面向精密3C电子、新能源等智能制造业的高精度在线3D机器视觉检测需求,可提供硬件模组、软件算法、视觉传感器及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在内的软硬件整体检测方案。在核心人才队伍上,南科智能由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伟博士创立,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腾讯AI Lab等知名学府/工作室,已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在产品上,南科智能主要拥有单目结构光3D相机、双目视觉外部定位系统、多目结构光3D相机、工业级检测3D光场相机等自研自产的高精度3D视觉传感器,以及针对新能源、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的3D视觉专机设备。在产品落地上,南科智能的产品已落地在汽车零配件制造、3C精密电子加工、新能源及智慧物流等多个行业。
【关键词】3D机器视觉,产品落地,融资
【高端装备】空客大量选择中国供应商以A220打造单通道飞机新时代(2022-07-19)
【摘要】 7月19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空客中国在北京召开A220飞机媒体说明会,此次说明会旨在向外界介绍空客A220飞机的发展方向与产品优势。空客A220系列是全新设计且专为100至150座级市场而设计的飞机,目前包括A220-100和A220300两个型号。由于采用了先进高效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达40%的先进材料(碳纤维、钛合金等),以及普惠公司的PW1500G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A220飞机与上一代机型相比其单座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5%、单座成本下降25%。A220飞机内部装配超大全景舷窗,平均每位乘客拥有的头项行李架储物空间增加了20%,并且机内配备了宽度达18.5英寸(47厘米)的经济舱座椅。空客截至目前已收到来自全球25家航空公司的741架A220订单,目前已向15家运营商交付了212架。中欧之间,航空业稳定而深入的合作让空客的每一架飞机上都有国内生产的零部件,空客A220也不例外。A220系列飞机相较于知名的空客干线飞机A320有很大不同,其中一大不同就在于A220的大量机身段材料零件是由中国供应商提供的,例如机身主体的前中后机身段、舱门以及尾椎的零部件大部分产自航空工业沈飞国际公司。空客与中国航空工业最早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的法国宇航(即现在的空客法国公司)与当时的中航西飞签署了转包生产协议,中航西飞根据协议负责生产和组装空中客车A300/A310宽体飞机电子舱舱门。中国企业与空客之间的转包合作一直在发展和扩大,今年5月,中航西飞A321机翼项目首架已正式开工。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先进材料,产品优势
【高端装备】消费级3D打印企业“胜马优创”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22-07-14)
【摘要】 7月14日,腾讯网讯,7月14日, 3D打印企业深圳胜马优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马优创”)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至临资本领投,天使轮股东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继续加持。据了解,这是一家在2021年底刚刚成立的桌面3D打印机初创公司,并且在成立之初就获得“小米”和“顺为”天使轮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完善,以此来扩大销售规模,并进一步做好品牌建设。“胜马优创”总部位于深圳,拥有产品研发团队和打印机生产线。核心研发团队拥有超过十年的电子产品研发经验。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是推动行业进步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胜马优创致力于3D打印机的研发、生产和综合应用,已实现包括主板、整机结构、APP软件、材料等多方面的全流程自主研发,并完成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三大体系认证。
【关键词】销售规模,品牌建设,供应链
【高端装备】仿生机器人迎来最大单笔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2022-07-14)
【摘要】 7月14日,高工机器人网讯,7月12日,小鹏汽车旗下仿生机器人企业小鹏鹏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该轮融资超1亿美元,IDG资本为领投方之一,小鹏汽车等股东跟投。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近两年中国最大单笔仿生机器人融资。小鹏鹏行CEO徐志根表示,融资完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在机器人硬件本体和机器智能方面的全栈式研发投入,增强高端人才队伍实力,加快产品研发和迭代速度,打造鹏行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小鹏鹏行将继续强化与小鹏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加快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何小鹏认为,将来智能汽车的厂商都会同时是智能机器人的厂商,相信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够产生1+1>2的效应。
【关键词】融资,仿生机器人,迭代速度
【高端装备】3D视觉企业埃尔森智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2022-07-14)
【摘要】 7月14日,高工机器人网讯,近日,机器人3D视觉厂商埃尔森智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启高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后,埃尔森智能科技将进一步推动3D机器视觉在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布局,加速核心产品更新迭代、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服务、营销团队,并建设新的生产及研发中心。据官网介绍,埃尔森智能科技成立于2014年,始终致力于推动3D视觉技术在全球工业领域的技术应用,在郑州、上海、西安、广州等地设有四大研发服务中心,产品已销往我国台湾地区并出口至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海外区域。在人才储备上,埃尔森智能科技拥有掌握3D相机硬件设计、视觉底层算法、AI算法、光学、机器人运动学等专业领域技术的研发人员70多名,并拥有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的专业技术服务工程师团队30多人。在产品上,埃尔森智能科技的软、硬件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同时基于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布局,其已具备完善的机器人3D视觉引导产品线。且埃尔森智能科技的线扫激光3D视觉传感器,自2015年上市以来,已累计完成上千套交付,客户包括日产、大众、特斯拉、海尔、京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产品落地上,埃尔森智能科技已累计交付产品数千套,应用案例覆盖汽车、工程机械、钢铁、电商物流、化工、家电、鞋服、3C等行业,并已服务大众、丰田、特斯拉、日产、徐工、宝钢、京东等知名企业。除此之外,埃尔森智能科技成功参与海尔、西部数据、安钢股份、中信戴卡等全球灯塔工厂的视觉系统交付。
【关键词】应用布局,技术,人才储备
【高端装备】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在湖北批量投用(2022-07-07)
【摘要】 7月7日,湖北日报讯,黑灰白相间的混凝土工地,新增一抹粉红色。它们造型各异,奔走忙碌,是建筑工人的“机器人工友”。在智能建造领域深耕第四个年头后,碧桂园集团旗下博智林公司的建筑机器人,近期首次在湖北建筑工地批量使用。这成为湖北智能建造领域又一典型案例。湖北日报记者获悉,2018年开始,碧桂园旗下博智林公司聚焦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发力建筑业等领域智能机器人研发,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博智林当前在研建筑机器人达50款,已有26款商用,服务覆盖28个省份超450个项目,累计应用施工面积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1400个足球场。例如卷扬式外墙喷涂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能有效替代传统人工,开展高空作业、高污染环境下作业、高精度作业等。据了解,当前单台建筑机器人成本在50万元以内。碧桂园湖北区域助理总裁胡念表示,建筑机器人仍在不断更新迭代,产能也处于爬坡阶段。随着大范围使用,建筑机器人价格必将大幅下降。胡念介绍,近期湖北已有武汉、荆门、黄冈等地的5个项目合计22台建筑机器人投用。胡念表示,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获得中建五局、中国五冶集团、中铁建工等一批客户认可。“预计今年底,碧桂园湖北区域项目会迎来建筑机器人使用的高峰。”
【关键词】建筑,机器人,典型案例
【高端装备】二十年机器视觉“老兵”登陆科创板(2022-07-07)
【摘要】 7月7日,高工机器人网讯,7月6日,国内机器视觉企业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凌云光)成功登陆科创板,本次募资总额为19.74亿元,截至收盘,凌云光股总市值为153.36亿元。迄今,凌云光已深耕机器视觉产业链将近20年,以光学创新为基础,长期从事机器视觉及光通信业务,战略聚焦机器视觉业务,自研形成了光学成像、智能软件、智能算法与精密控制四大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核心视觉器件、可配置视觉系统与智能视觉装备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据分析,凌云光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内机器视觉领域的主要企业之一,但是与境外的龙头企业相比,公司在业务规模、国际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境外市场,公司的销售规模较小,拓展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机器视觉,科创板,光学
【高端装备】优傲机器人推出全新20千克工业协作机器人(2022-07-07)
【摘要】 7月7日,搜狐网讯,日前,丹麦协作机器人制造商优傲机器人宣布推出全新20千克协作机器人。UR20协作机器人采用全新设计,紧密结合了优傲机器人在高精尖工程方面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强大的协作机器人产品组合。该款新产品充分体现出优傲机器人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UR20全新的关节设计能进一步缩短周期时间,完成更重的负载作业。其工作半径为1750 毫米,可达到标准欧洲托盘的高度,这将重塑企业包装和码垛方式。而由于占地面积较小,UR20能帮助企业在现有生产空间中实现更多可能。除码垛外,UR20还可用于焊接、物料搬运、机器装载和机器看护,并能与优傲合作伙伴生态所打造的一众创新解决方案无缝结合。优傲机器人总裁Kim Povlsen表示:“UR20并不只是比我们现有的协作机器人产品更大,而是重新定义了协作机器人。它是我们极具创新性的产品,也是我们深耕机器人行业17年取得的最新成果。公司的专家工程师对机械臂进行了彻底重构,同时该产品一如既往延用我们广受好评的直观用户界面。UR20能够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它的周期时间更短,能完成更重的负载作业,工作半径更大,占地面积更小。我们还增强了软件功能,能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运动控制性能。”优傲机器人自2008年推出首款商用协作机器人以来,已构筑起丰富的生态,包括1,100多家集成商、分销商和独立合作伙伴,这为优傲机器人打造了丰富的组件、套件和应用。优傲迄今已售出超过50,000台协作机器人,UR20的设计充分借鉴了公司服务既往客户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优傲的e系列产品已大获成功,如今UR20更是开启了下一代协作机器人新篇章,未来公司还将打造一系列创新的下一代产品。
【关键词】协作机器人,全新设计,丹麦
【高端装备】航天电器拟收购关联企业旗下两公司,加快民用电机产业布局(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搜狐网讯,航天电器6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用自有资金收购关联企业航天林泉持有的深圳斯玛尔特微电机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航天电机系统有限公司股权。根据公告,公司将分别斥资1900.12 万元和5796.89万元,收购航天林泉持有的斯玛尔特51%股权和航电系统68%股权。此次收购标的斯玛尔特在同步步进电机、电机驱动控制等领域拥有较多技术积累、客户资源;另一标的航电系统在民用直流无刷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等领域拥有技术积累、客户资源。收购完成后,两公司将依托航天电器旗下的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在电机细分领域研发打造特色系列产品,全力拓展新市场、新客户,持续扩大汽车、通讯、安防监控等领域用电机业务规模;加快推进民用电机产业化,打造民用航空、工业控制领域用电机研制生产基地,扩大民用电机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关键词】收购,技术累积,市场份额
【高端装备】外高桥造船交付“国硕”号自升式钻井平台(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天津中船建信五号租赁有限公司建造的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国硕”号签字交付。“国硕”号是公司在建的最后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截止目前,公司已累计交付13座平台,本次交付标志着公司的海上钻井平台系列项目实现完美收官。“国硕”号综合性能优良,平台型长67.57米,型宽76米,型深9.45米,最大作业水深可达到122米,最大钻井深度可达到10668米,生活楼定员140人,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作业,是目前的主流自升式钻井平台之一。3月以来,项目推进受到了疫情影响。企业响应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开展居家办公。在国海公司的市场开拓及努力协调下,平台承租方中海油服(COSL)4月底收到海外客户的中标通知,交期非常紧张。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确保项目有序完工交付,国海公司、外高桥造船与中海油服迅速建立线上对接,提前组织策划,细分交船工作,并通过线上协调沟通、线下居家办公的方式制定了所有适应性改造方案并完成主要物资订购。
【关键词】交付,完美收官,外高桥
【高端装备】中国商飞公司向南方航空、成都航空各交付一架ARJ21飞机(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6月27日,中国商飞公司在南昌向南方航空、成都航空各交付一架ARJ21飞机。6月28日,南航新接收的第8架ARJ21飞机顺利转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一天也恰逢南航接收首架ARJ21两周年,也是中国商飞第一次在江西生产试飞中心向南航交付该机型。自2020年6月接收首架ARJ21飞机以来,南航ARJ21机队稳步扩展,运行实力显著增强,国产新支线飞机航线结构布局和规模化运营能力初步形成。两年来累计开通航线达13条,主要执飞华东、华南地区,通航城市包括广州、揭阳、湛江、梅县、常德、南阳、洛阳、南昌、义乌、常州、赣州等,累计完成执行客运航班接近3800班,总飞行小时超过6000小时。预计到“十四五”末期,南航ARJ21机型将达35架,成为公司运营的主力机型之一。作为ARJ21飞机首家用户,6月28日,成都航空第24架ARJ21飞机从南昌转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此次交付的这架ARJ21飞机是成都航空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打造的主题飞机,机身印有“麋鹿逐金轮,蓉城溯金沙”的图案。6年前的今天,成都航空首架ARJ21飞机投入商业运营。6年来公司ARJ21机队规模从1架增长到24架,是目前ARJ21机队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累计运送旅客突破300万人次,开通航线近140条、通航城市超80个,建立起了7个过夜基地,逐步建立健全了ARJ21飞机运行管理体系、维修保障体系和训练体系,逐步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结构,航线覆盖国内大部分地区。
【关键词】商业运营,国产飞机,交付
【高端装备】三星重工获14艘LNG船大单(2022-06-23)
【摘要】 6月23日,龙的船人网讯,6月22日,三星重工发布公告称,已与百慕大地区船东签订了12艘17.4万立方米级LNG船的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33310亿韩元(约合25.8亿美元),这也是世界造船业史上单笔最大规模金额的新船建造合同。与此同时,三星重工当天还表示,与非洲地区船东签订了2艘17.4万立方米级LNG船的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5543亿韩元(约合4.29亿美元)。韩国业界人士表示,考虑到三星重工此次与两家船东签订的14艘17.4万立方米级LNG船建造合同的规模以及价格因素,推测是与卡塔尔 LNG项目相关的订单。这也是继大宇造船、现代重工集团造船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之后,三星重工承接的卡塔尔百艘LNG船中的首批正式订单,其单船造价约2.15亿美元,与此前大宇造船和韩国造船海洋签订的卡塔尔“百船计划”中的首批订单价格一致。三星重工表示,加上此次签订的14艘大型LNG船订单,该公司今年以来承接的新船订单累计已提升至33艘、63亿美元,达到了今年全年接单目标88亿美元中的72%。特别是这33艘新船订单中,LNG船就有24艘,占比高达72.7%,正在主导着LNG船建造市场。
【关键词】新船建造,合同,韩国
【高端装备】空间工程公司助力“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发射成功(2022-06-23)
【摘要】 6月23日,新华网讯,6月22日10时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等试验,其中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配套的测控数传子系统等多型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测控数传子系统有效保障了卫星天地链路连接及科学数据高速下传,目前各产品状态良好,已完成在轨测试,各项指标正常。此外,作为“天行一号”卫星的主要载荷之一,由空间工程公司研制的数据采集载荷可用于开展科学探测。在本次任务中,空间工程公司还将负责卫星地面综合运控工作,主要承担卫星在轨期间的任务规划、数据判读和指令生成等,有力保障既定计划任务顺利开展。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第15次飞行。
【关键词】卫星发射,环境探测,重要作用
【高端装备】星猿哲科技完成近4000万美元B+轮融资今日资本领投(2022-06-21)
【摘要】 6月21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星猿哲科技(XYZ Robotics)完成了近4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今日资本领投,高榕资本、五源资本、源码资本跟投。星猿哲科技已累计获得超过1亿美元融资。技术实力在工业深筐无序上下料、混合码垛、万级SKU拆零拣选等复杂场景不断验证,市场份额在过去一年飞速增长,高价值客户持续快速复购,正是基于这些“信号”的叠加出现,今日资本等老股东在半年内追加投资,新一轮融资完成后,星猿哲科技投后估值大幅上涨达到准独角兽级别,领跑所处赛道。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星猿哲科技始终专注于为物流和制造业客户提供工业3D视觉产品(含免示教运动规划功能)、物流拣选及拆码垛工作站。团队立足于3D视觉算法及传感器设计、运动规划算法、无代码易用界面三大技术优势,在场景实践中不断打磨迭代机器人“手眼协调技术”,赋能系统集成商给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机器人产品,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关键词】飞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验证
【高端装备】海柔创新获得过亿美金的D+轮融资(2022-06-16)
【摘要】 6月16日,同心智造网讯,13日,海柔创新(HAI ROBOTICS)宣布获得过亿美金的D+轮融资。领投方为今日资本,跟投方包括某顶级美元基金,和五源资本、源码资本、红杉资本、零一创投等老股东。此次是海柔创新12个月内获得的第三轮融资。海柔创新(HAI ROBOTICS)创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物流仓储机器人公司,致力于通过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高效、智能、柔性的物流仓储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全球各行业的企业提升物流仓储效率。海柔创新服务全球鞋服、3PL、零售、3C制造、医药、跨境电商等行业领军企业,包括顺丰DHL、飞利浦、利丰、安踏、波司登、国药集团等全球知名品牌。海柔创新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综合服务和运营能力,实现了全球500+商业项目落地。海柔创新全球员工1600余人,在全球布局知识产权1100余件。
【关键词】融资,物流仓储机器人,提升效率
【高端装备】万勋科技完成千万美元PreA+系列融资(2022-06-16)
【摘要】 6月16日,同心智造网讯,6月15日,服务机器人创新型企业万勋科技宣布完成PreA+系列融资,累计金额近千万美元,由蓝驰创投、顺为资本领投,老股东万物资本跟投。本轮系列融资的落定,将进一步加快万勋科技服务机器人新产品的研发和高素质团队建设,强力助推多场景商业化落地,同时构筑技术壁垒,在交互式机器人领域扩大技术领先优势。本轮系列融资的落定,将进一步加快万勋科技服务机器人新产品的研发和高素质团队建设,强力助推多场景商业化落地,同时构筑技术壁垒,在交互式机器人领域扩大技术领先优势。万勋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创新驱动型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行业和家庭提供柔性、灵巧、安全的作业型交互式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创始人和核心团队具有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海内外顶尖高校的扎实技术背景。团队打通机器人领域全技术栈并自主创新,打造的以轻量化柔韧机械臂为核心的一体化智能作业机器人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服务场景对于安全、柔性移动式和交互式作业的多样化需求,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安防电力、能源化工、消杀防疫、智慧园区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商业化,机械臂,融资
【高端装备】海康威视分拆海康机器人至创业板上市(2022-06-14)
【摘要】 6月14日,中国工业新闻网讯,6月10日,海康威视(002415.SZ)发布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人”)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预案。预案显示,本次分拆完成后,海康威视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海康机器人的控股权。通过分拆,海康威视将进一步聚焦主业,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能物联系列化软硬件产品,加强大型复杂智能物联系统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同时,将海康机器人打造成为公司下属从事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并充分借力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海康机器人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资料显示,2016年起,海康威视在传统安防主业的基础上,打造了海康机器人等多家从事创新业务的子公司。
【关键词】预案,拆分,服务能力
【高端装备】美的推出首个家庭服务机器人(2022-06-09)
【摘要】 6月9日,腾讯网讯,美的集团于今日正式发布其新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品牌——WISHUG。据美的方面透露,WISHUG的首款产品“小惟机器人”将在下半年上市,具体售价及参数未知。与美的传统的家电产品不同,WISHUG品牌孵化自“美的AI创新中心”。美的AI创新中心于2020年组建,是美的集团四大研究院(还有中央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软件工程院)之一,主要负责AI技术研究及产品落地。唐剑是美的AI创新中心负责人,该中心目前有两百多人,年度研发投入近1.7亿元。据唐剑介绍,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功能包括:AI管家、家庭助理、安全卫士、科技玩伴。“它的定位是一个家庭中控,通过语音或显示屏操控,能够联动家里其他的IoT设备。”唐剑说,这是初代产品可实现的能力,未来还希望能够实现家务闭环。小惟机器人采用了美的自研的3D语义地图技术,用户能够语音指示机器人去往指定的房间、家具或另一位家庭成员附近。在技术方面,美的AI创新中心有六个研究方向:语音,计算机视觉,导航,边端智能,知识图谱,机器人学习。据介绍,小惟机器人的硬件如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基本采用外部方案,AI算法采用自研。此外,在影音互动内容、和其他云平台对接方面,将开放与外部伙伴的合作。这款机器人可以视作美的集团AI研发的一次尝试性落地,它融合了美的家电主业和技术能力,但在商业化方面,其前景很难预知。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类似形态的消费级机器人,商用市场是更主流的选择,许多垂直场景都有机器人的应用,如医疗、安防、配送。商用场景可实现大批量定制,在需求上也没有家庭场景那样“人性化”,但能更好平衡成本。美的此次并未公布这款机器人的价格。
【关键词】AI,创新中心,尝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