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高新兴机器人完成5000万A轮融资,雷石投资领投(2022-12-20)
【摘要】 12月20日,东方财富网讯,12月20日,聚焦巡逻机器人赛道的高新兴机器人宣布,已获得雷石投资独家50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产品研发。高新兴机器人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巡逻机器人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布局警用巡逻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及工业巡检机器人三大主营业务,已广泛服务于公安、消防、边防、安防、仓储、工厂、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客户。高新兴机器人自研了全栈式机器人云边端一体化平台,攻克了人机共融场景下低速无人驾驶技术、跨域融合智能控制器技术、移动AI及人机混合智能技术、云边端协同计算及多机异构协同管控技术,打造了F-M-A-X四大机器人产品平台,覆盖室内到室外、封闭空间到开放道路、低速到高速、简单到复杂,有人到无人的全场景产品矩阵。目前高新兴机器人产品已形成完整的端到端交付能力,并规模化商用。
【关键词】机器人,智能技术,市场拓展
【高端装备】3D打印赋能,华曙高科助力航天强国建设(2022-12-15)
【摘要】 12月15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近日,我国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龙头企业华曙高科科创板IPO顺利过会,并向证监会提交注册。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区别于需要开模的传统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具备定制化、精密制造等优势,常应用于特殊镂空件、混合金属件、具备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人造器官等复杂结构件制造,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乘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就采用了3D打印技术制造部分零件。自成立以来,华曙高科始终秉持创新精神,自主开发了增材制造设备数据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全套软件源代码,是国内唯一一家加载全部自主开发增材制造工业软件、控制系统,并实现SLM设备和SLS设备产业化量产销售的企业。依托技术积累与产品优势,华曙高科在航天领域进行重点切入,先后参与和支持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大工程关键零部件研制,在解决产品“功构一体化设计”、“超快捷技术研发与验证”、“新型号低成本、短周期研制”、“新产品一体化快速制造”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
【关键词】科创板,先进制造,创新精神
【高端装备】OPPO展示第三代四足机器人(2022-12-15)
【摘要】 12月15日,搜狐网讯,12月14日,OPPO INNO DAY 2022正式开幕,在本次INNO DAY上,OPPO展示了全新的第三代四足机器人。据悉,第三代四足机器人采用了分布式协同架构,搭载了Android、linux和ROS三个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对语音对话、视觉感知和运动控制进行协同控制。针对于每个关节模组结构,OPPO完全进行了自主设计,保证机器人各个关节的高性能混合控制能力。同时OPPO还通过特有的针对步频步态规划和落地稳定性检测的算法优化,进一步确保了四足机器人呢在后空翻、连续跳跃等高难度动作时的流畅和稳定。
【关键词】协同控制,自主设计,控制能力
【高端装备】巨轮智能:突破机器人核心关键部件,RV减速器率先通过国家检测机...(2022-12-15)
【摘要】 12月15日,中国网讯,12月15日,巨轮智能在公司官网发布了其RV减速器通过“最关键”的耐久试验的情况,这标志着巨轮智能产品品质媲美国际一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巨轮智能将智能装备板块作为公司战略性发展方向,持续加大以RV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在设计、加工和制造工艺上力争突破技术瓶颈,努力抓住市场机会实现产业化。此前,巨轮智能表示,公司RV减速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巨轮中德生产并送检的RV减速器(JLRV40E)完成6000小时额度寿命试验,并获得检测机构颁发的证书,国内率先通过此项测试的RV减速器生产企业,填补了中国机器人RV减速器完成耐久性测试的空白。据悉,根据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CR-1-0401:2021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CR认证实施规则》和国家标准《GB/T 37718 机器人用精密行星摆线减速器》要求,RV减速器认证包括性能测试、耐久试验、许用弯矩试验等环节,如系列化产品认证需完成工厂实地审查等程序。其中,CR认证是机器人领域的国家认证制度,由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工信部、认监委联合发布,具有高权威性。巨轮智能作为首批参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CR认证企业,目前开展的性能测试、耐久试验及工厂实地审查等内容均已顺利完成。经检测,在性能测试方面,巨轮RV减速器产品精度指标优于检测标准37.7%以上,领先国内RV减速器标准;在耐久试验方面,巨轮RV减速器可靠性试验达到6000h。
【关键词】先进水平,填补空白,可靠性
【高端装备】总市值超48亿元,昆船智能“着陆”创业板(2022-12-08)
【摘要】 12月8日,高工机器人网讯,成立于1998年,深耕智慧物流近25年的“老兵”迎来了IPO。11月30日,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船智能”,303311)正式登陆创业板,截至1号早上10点,昆船智能每股报20.01元,较发行价上涨6.13元每股,总市值超48亿元。作为较早进入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领域的企业,昆船智能主要从事智能物流、智能产线方面的规划、研发、设计、生产、实施、运维等业务,截至目前,昆船智能已实施烟草、酒业、医药、快递电商、军事军工、汽车、家电、3C等行业上千个智能物流和智能产线项目。本次IPO,昆船智能拟募资75000.00万元,主要用于智能装备研制生产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昆船智能智能装备研制生产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主要将在四方面进行:1.智能装备研制生产提升方面,包括新建柔性生产线系统、信息系统、AGV研发试验及展示中心、总装基地配套建设等,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扩大市场份额;2.售后服务方面,包括搭建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设备运维系统、工业物联网试验平台、UWB 室内定位体验中心等,提升公司售后服务能力;3.新产品研制方面,包括建设物流产品研发平台、软件技术研发平台、仿真测试平台、展示体验中心等,提升产品技术研发能力、试验及验证能力;4.营销网络体系建设方面,包括建设互动投影系统、企业形象及产品展示中心等构建公司营销体系,增强营销能力。
【关键词】智能物流,智能产线,募集资金
【高端装备】空中客车推出全新飞行实验室DisruptiveLab 用于测试减碳新技术(2022-12-08)
【摘要】 12月8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空中客车日前推出其全新飞行实验室DisruptiveLab。该实验室将用于测试提高直升机性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技术。DisruptiveLab将用于评估一种降低油耗的全新气动外形设计,并通过全并行推进系统实现混合动力化,使电池能够在飞行中充电。此全新验证机将在2022年底前实现首飞开展飞行测试,促进新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空中客车直升机首席执行官艾文(Bruno Even)表示:“DisruptiveLab的推出使空中客车直升机在降低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引领航空航天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宏伟的一步。创新的结构设计和全并行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只有在全新的验证机上才能进行真正的测试,以证实减排高达50%二氧化碳的可能影响。”DisruptiveLab的新设计采用经过空气动力修型的铝材和复合材料机身减少阻力,从而降低燃油消耗。桨叶以更紧凑的方式集成到桨毂中,在进一步减阻提效的同时有效降低可感知的噪声水平。DisruptiveLab的后机身重量更轻,采用的流线型Fenestron涵道尾桨亦有助于提高直升机性能。
【关键词】全新设计,混合动力,测试
【高端装备】美团成立机器人研究院加速无人配送商业应用(2022-12-08)
【摘要】 12月8日,同心智造网讯,11月29日,美团机器人研究院正式成立,由美团副总裁、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任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领导负责美团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发布会上,美团机器人研究院还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简称“IDEA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建立联合实验室。近年来王兴反复强调“机器人”“科技”对于美团的战略意义,在去年10月,美团正式提出全新的“零售+科技”战略,而机器人就是美团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王兴表示,机器人技术在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价值,可见对机器人的看好。美团在2016年开始投入无人配送项目,此后自主研发了包括自动配送车、无人机、室内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如今,美团的无人配送机器人已落地数年,在北京、深圳等多地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已累计实现配送近300万单。去年4月,美团计划募集约100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自动快递车辆、无人机投递以及其他尖端技术,誓要走通无人配送赛道,此次机器人研究院或是战略的一部分。无人配送作为创新驱动型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着技术及法规规范、商业模式等多层面复杂问题,进一步发展需要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关键词】战略合作,机器人,美团
【高端装备】中航富士达助力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2-12-01)
【摘要】 12月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搭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预计经过6.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停靠于空间站前向对接口,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将进入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胜利会师。六名航天员在轨完成交接工作后,神舟十四号乘组将返回地球。神舟十五号乘组继续执行为期半年的在轨任务,他们将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的验证工作,开展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实施出舱活动,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消息传来,令富士达人倍感振奋与自豪。中航富士达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提供了多种型号的射频电缆组件及连接器,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预定轨道,技术试验,工作模式
【高端装备】三一国际旗下机器人公司拟增资并引入员工持股平台(2022-12-01)
【摘要】 12月1日,腾讯网讯,11月30日晚,三一国际(00631.HK)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方式向三一机器人进行增资,同时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公告称,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三一重装、三一集团、长沙智顶与长沙智强已同意将三一机器人的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增加至1亿元,并以现金方式向三一机器人出资。根据经修订章程,三一重装将出资1300万元、三一集团将出资700万元、长沙智顶(三一重装作为普通合伙人并拥有99.9%股权)将出资1500万元,长沙智强(三一重装作为普通合伙人并拥有约82.13%股权)将出资1500万元。公告显示,增资前,三一重装及三一集团分别持有三一机器人65%及35%股权。出资完成后,三一重装、三一集团、长沙智顶及长沙智强将分别持有三一机器人45.5%、24.5%、15%及15%股权。据了解,三一机器人成立于2020年,是三一国际近年快速发力的新业务,打造了智能产线、智能仓储物流、智能叉车三大业务板块,2021年三一机器人实现收入11.5亿元。公司依托5G、工业互联网、AI等先进技术,不断加强研发能力、核心零部件自制,形成核心技术,不断完善产品型谱,先后有AGV新品、2T堆垛式叉车及3T高压锂电平衡重叉车等新品陆续下线,赋能离散制造业和新能源行业智慧化、电动化、无人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员工持股,先进技术,转型升级
【高端装备】自动驾驶方案商鉴智机器人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2022-12-01)
【摘要】 12月1日,北京晚报讯,12月1日,鉴智机器人宣布,已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襄禾资本领投,老股东渶策资本超额跟投,下一阶段,鉴智机器人计划引入产业投资方,加速推动公司更大范围的商业部署,并进一步强化产业生态的建立与合作。鉴智机器人成立于2021年8月,是以视觉3D理解为核心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公司围绕“基于软硬件协同优化,构建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3D智能计算,实现机器与物理世界的智能化交互”的愿景,为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提供高性能、高性价比的量产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部署,建立合作,产业生态
【高端装备】大族机器人精彩亮相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协作机器人产品喜获优秀产品...(2022-11-24)
【摘要】 11月24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为期三天的2022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圆满落幕。作为全球范围内领先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厂商,大族机器人携旗下备受市场欢迎的旗舰级产品——协作机器人Elfin及亮点满满的多工站应用亮相展会现场,并受到来自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等多家权威媒体的现场跟踪报道。聚焦蓬勃发展的3C电子领域,可以快速、轻松地整合至各类电子设备和技术生产中的机械手臂是当下市场的迫切需求。大族机器人高精度、更安全、易装配的特点,可轻松应用于多品种工艺,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员工受伤风险。值此一年一度盛会,大族机器人向电子行业的同仁们展示了包括螺丝锁付、螺丝分拣、激光打标、激光焊接、线圈上下料和咖啡机器人等在内的多种应用场景。凭借丰富的产品应用,大族机器人展位备受现场广大客户的青睐和关注。在展会即将闭幕之际,鉴于大族机器人在电子行业的突出贡献,大族机器人喜获展会主办方——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授予的“优秀产品奖”。
【关键词】亮相,市场需求,关注
【高端装备】御风未来eVTOL模拟座舱亮相中国航展(2022-11-24)
【摘要】 11月24日,中国民航网讯,在刚刚于珠海落幕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无人驾驶 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御风未来公司,以其刚刚交付的首台eVTOL飞行器模拟座舱参展亮相。该设备由御风未来和安胜公司共同打造,今年10月28日完成交付。模拟座舱能够还原舱体结构,坐入其内,带上VR眼镜就能非常逼真地体验驾乘eVTOL飞行器的感受。除了模拟体验之外,这款模拟座舱的核心功能是用于验证座舱布局、人机交互,用以进一步探索符合eVTOL飞行特点、符合人的操作直觉、且能兼容大规模空中交通的运行方式;企业今后研发的飞行器软件可在模拟座舱进行模拟实验,及时纠偏,以降低飞机试飞成本和故障率,未来该模拟座舱的完善和升级版还将服务于飞机的适航取证。
【关键词】模拟实验,飞行器,参展亮相
【高端装备】中车株机携多款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亮相南博会(2022-11-22)
【摘要】 11月22日,搜狐网讯,11月19日~22日,以“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为主题的第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6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9号先进装备制造业馆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先锋,代表中国中车,携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CJ6型城际动车组、市域D型动车组、ETS米轨动车组、中低速磁浮列车和旅游观光有轨电车等数个明星产品精彩亮相,一展“国家名片”的风采。中车株机在昆明设立的本地化企业——昆明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中车”)的管理者代表为观展嘉宾进行了讲解。昆明中车作为中国中车集团面向祖国西南、南亚东南亚的窗口企业,是云南省唯一具备高端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服务能力的企业,坐落在古滇文化发祥地——晋宁,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研发、制造、维修、销售、租赁和售后服务。目前已为昆明地铁、长水国际机场捷运系统列车、丽江旅游观光有轨电车、文山普者黑有轨电车提供了相关服务。据悉,中国中车的产品已覆盖全球“六大洲”,并先后在26个国家获得超70个项目订单。
【关键词】走出去,明星产品,项目订单
【高端装备】全国5G应用大赛获奖,东航“飞机医生”有了“最强大脑”(2022-11-17)
【摘要】 11月17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1月16日,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东航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申报项目“基于5G的智慧机务项目”荣获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为全民航领域的最好成绩。本次大赛主办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作为国家级的5G应用大赛,本届大赛自2022年5月开赛以来,共有2.8万多个作品参加,经过区域赛和专题赛遴选,有623个项目入围全国赛。“基于5G的智慧机务项目”共由四个机务维修领域的应用场景整合而成,各场景的子项目皆为中国东航2021年度科技创新项目。项目以5G专网为全连接“底座”,结合数字孪生、XR及人工智能,以东航机务维修业务场景为依据,为智慧机务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土壤。通过飞机检修场景的先行先试,为新兴技术赋能传统行业带来了很好实践。四个场景中的“智慧互联机库”还参加了今年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航展),一个1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机库沙盒”——它展示了东航对未来时代飞机维修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设计构想。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进入全国赛之前,上海分赛于5月17日正式启动,是上海首次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项目,数量为历年之最,历经初筛、专家初评和决赛等环节角逐,9月7日东航“基于5G的智慧机务项目”荣获分赛决赛第一,代表上海赛区进入全国决赛。
【关键词】科技创新,维修领域,5G应用
【高端装备】中交装备助力印尼雅万高铁建设(2022-11-17)
【摘要】 11月17日,中国交通报讯,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备受瞩目的印尼雅万高铁将于G20峰会期间测试运行。2020年11月24日,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发的中国出口海外直径最大盾构机,顺利贯通雅万高铁1号隧道,助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用“中国制造”擦亮“中国高铁”的靓丽名片。雅万高铁是一条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的高速铁路,也是东南亚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全长1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雅加达至万隆的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对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缓解两地交通压力,加快形成雅万经济走廊,促进印尼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实现了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其中,1号隧道所用的盾构机装备由中交天和自主设计研发并制造。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中交天和设计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刀盘直径13.19米、长约101米、重2600余吨,应用了沉降控制、分层逆洗、超大直径盾构机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刀具磨损实时监测等多项世界先进技术,其中超大直径盾构机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刀具磨损实时监测技术为世界首创技术。
【关键词】出口海外,重点项目,一带一路
【高端装备】中天科技海洋及轨道交通系列7项新技术、新产品通过鉴定(2022-11-16)
【摘要】 11月16日,上海证券报讯,日前,中天科技海洋及轨道交通系列7项新技术、新产品通过鉴定。鉴定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组织召开,电力、海洋、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参与评审。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525kV直流海缆系统、±525kV直流陆缆系统、三芯66kV大水深干式海缆系统、轨道交通车辆用EN 50382系列耐高温防火电缆4项新技术、新产品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轨道交通装备用对称通信电缆、同轴电缆、通信光缆3项新技术、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公司透露,响应国家大力开发海洋新能源战略,中天科技研发的海洋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可切实满足大容量、深远海海上风电建设需求,并以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工程定制化进行了研发和技术指标验证。在此之前,中天科技已参与过我国全部四项柔直工程的直流海缆和直流陆缆的研制和产业化工作。此次±525kV柔性直流海、陆缆的研发成功是在实现我国高压直流电缆从±160kV、±200kV、±320kV、到±400kV的“四级跳”之后的又一次自我超越。
【关键词】国际领先,指标验证,自我超越
【高端装备】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进博会宛若科幻走进现实(2022-11-10)
【摘要】 11月10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众多科技企业携最新产品同台竞技,精彩纷呈。其中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 Bot备受瞩目,这款此前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以全新的姿态亮相进博会,这也是人形机器人Tesla Bot首次在中国露面。从图片来看,这次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不再是露出内部构造的样子,而是加上了外壳,外观大部分呈现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部分区域则是纯黑色,整体架构大致和人类相当,但是手臂较长,垂直状态下手指已经非常接近膝盖,看上去十分有科幻感。在之前的AI Day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讲述了特斯拉研发机器人的目标,即在机器人的参与下,人们可以将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交给机器人去完成,从而将精力放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上。在最终预想中,将来Tesla Bot在“有效”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还可能成为人类的伙伴。马斯克介绍,Tesla Bot从概念走向现实仅用时6个月,这与特斯拉巧妙的将自己在智能汽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设计原理“嫁接”入Tesla Bot的研发中不无关系,即“用造车的智慧研发AI机器人”。Tesla Bot已经可以完成行走、上楼梯、下蹲、拿取物体等动作,既能承受约半吨的重物,也可以完成轻薄物体抓取、操作机械装置等高精度动作,此前马斯克表示,它的最终售价不会超过2万美元,也就是大约14万元人民币。
【关键词】机器人,特斯拉,高精度
【高端装备】航空工业与波音签署多项协议开展深化合作(2022-11-10)
【摘要】 11月1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期间,航空工业与波音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通过双方共同运营的制造创新中心(MIC)提供的培训和生产支持,进一步拓展合作,以提高波音中国供应链的制造效率和创新力。航空工业民机国合部副部长郭慧与中航国际副总经理李其峰共同主持会议,与波音亚洲供应链区域副总裁柯睿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家一致认同,制造创新中心(MIC)是航空工业集团与波音公司重要的合作平台,它的成功表明了双方均对创新和卓越制造高度重视,也证明了紧密合作使双方合力变得更强。此次签约事宜仪式还见证了制造创新中心(MIC)培训学员总数超10000 名。航空工业和波音最初于2012年在北京成立了制造创新中心(MIC)。之后,双方进一步扩大项目,在沈阳开设了第二个园区,同时为中国供应商开发了更多的线下和线上课程。除了提供成熟的培训外,制造创新中心(MIC)员工还致力于开发创新的培训方法和技术,例如虚拟现实和基于云的学习平台等,以帮助制造供应商实现首批质量过关,并确保生产体系的稳健和高安全水平。近几年,中航国际联合锻件制造企业与波音公司积极开展锻件项目合作,并成功进入波音公司锻件供应商体系,陆续签署多个锻件项目合同,产品涵盖波音737、747、767、777X和787等各类机型。随着中航重机锻件制造资源的不断完善,锻件项目已成为航空工业与波音公司合作中的新突破点,也将为波音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供应链提供稳定和高效的支持。
【关键词】制造效率,创新力,紧密合作
【高端装备】中航文化与川报集团达成数智融媒战略合作(2022-11-10)
【摘要】 11月1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1月9日,在第14届中国航展上,中航文化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签订数智融媒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航空工业成飞创建的航空融媒创新实验室同日揭牌,标志着航空工业与地方主流媒体在共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探索应用先进智媒技术,更好支撑服务航空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中航文化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直属文化业务板块,承担航空工业文化宣传功能服务和航空文化产业化发展职责。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是我国西部成立的第一家党报集团。2021年开始,双方以航空工业新型主流媒体的旗舰媒体——航空强国APP开发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由中航文化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航空报社、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封面传媒科技联合航空工业成飞共同建设的航空融媒创新实验室,同日揭牌成立。实验室将在航空融媒内容传播、融媒产品开发、融媒课题研究、智媒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开展融合创新,更好服务航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据了解,作为由行业主流媒体、地方重点媒体和大型国有企业联合设立跨区域、跨行业的融媒创新实验室,以先进技术支撑媒体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和区域创新发展,开创了科技与文化、行业与区域、媒体与产业融合互促的新模式。
【关键词】深度融合,业务板块,航空强国
【高端装备】江南造船再获太平洋气体船VLEC订单(2022-11-03)
【摘要】 11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海洋集团下属太平洋气体船(Pacific Gas)公司4艘98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杨金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伟,山东海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国栋,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于冰出席仪式。中国船舶集团、山东海洋集团总部有关部门和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相关船东客户代表等参加仪式。据悉,中国船舶在10月24日发布公告称,江南造船与两家中国香港船东签订了共4艘98000立方米VLEC建造合同意向书,其中2艘将在2025年10月底前交付、另外2艘将在2026年1月底前交付,4艘船总金额为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34亿元)。此次签约的98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由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属于江南“Panda(熊猫)”E系列。该船长230.0米、宽36.6米,实际总舱容超过99000立方米;配置了可采用乙烷作燃料的双燃料主机、轴带发电机和江南造船专利的第二代VS-BOW线型技术,在满足了最严格的IMO排放法规要求同时,还获得了优异的燃油经济性。与国外建造交付的同型船相比,江南造船98000立方米VLEC具有舱容更大、油(气)耗更低、卸货残留更少、无液位装载限制、无晃荡问题、兼备部分装载能力等技术优势。目前,已有3艘同型船舶交付后穿梭于中美乙烷贸易航线上。
【关键词】项目签约,经济性,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