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郑州轻研合金批量生产大规格轻质高强铝锂合金锻件!(2020-05-07)
【摘要】 5月6日,中证网讯,近日,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大规格轻质高强铝锂合金锻件批量生产。本次开发的铝锂合金锻件主要为2系和5系铝锂合金,采用真空熔炼铸造法制备出高纯净铝锂合金铸锭,经大变形量热锻加工后获得高强韧铝锂合金锻件。锻件厚度80-120mm,长度超过2000mm,单件质量达300kg,轻质高强铝锂合金锻件的批产对于航空航天器机身舱壁等零部件减重具有重要意义。铝锂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以及优异弹性模量等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本世纪航空航天领域理想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在铝合金中每加入1%的锂,可使合金密度降低3%,刚度提高6%,铝锂合金取代常规的铝合金可以使结构质量减少10%~15%,刚度提高15%~20%。航空航天领域“克克计较”,通过铝锂合金替代现有的2系高强、7系超高强航空航天铝合金材料,减重效果立竿见影,能够显著提高航空航天器有效载荷,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郑州轻研,轻质高强铝锂合金,航空航天
【新 材 料】光启技术: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84.5%(2020-05-07)
【摘要】 5月6日,中证网讯,光启技术(002646)发布2020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0.8万元,同比增长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0.7万元,同比增长184.5%。值得关注的是,在报告期内,光启技术超材料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413万元,同比增长超过400%,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1.09%,首次超过50%。光启技术同期发布的《2019年主要经营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公司历年财报显示,从2018年以来,光启技术持续加码主营业务,推动超材料行业对业绩的贡献占比逐年提高。业内人士指出,支撑光启技术超材料板块业绩向好的核心因素,来自于其超材料业务已经实现对航空、近海、远洋等不同场景的覆盖,特别是在高科技国防板块的产品体系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如先进飞机、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I装备器等八大尖端装备领域,且相关超材料产品均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完成业务换挡后的光启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生产交付能力。针对部分投资者关心的相关项目建设进展,光启技术回复表示深圳银星基地扩产项目预计今年年中可以达产,顺德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运行。据悉,目前光启技术高科技国防业务的研制、批产任务主要在深圳银星基地完成。光启技术介绍,该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超材料尖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是光启第三代超材料工艺制造生产线,具备每年4吨的超材料尖端产品产能,能够实现设计和制造的有效协调、快速研制迭代以及大规模高科技尖端产品生产。
【关键词】光启技术,超材料,深圳银星基地
【新 材 料】中国宝安2019年实现净利3.01亿元,凸显新材料布局优势(2020-04-30)
【摘要】 4月30日,中证网讯,4月29日,中国宝安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40.86%。业绩增长的原因,中国宝安年报显示,主要系公司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幅增长。据悉,中国宝安是一家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自2014年宣布“建设一个以新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的战略定位以来,中国宝安就开始不断调整业务布局,逐步聚焦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房地产、生物医药等为辅的产业集群。2019年,公司高新技术产业收入59亿元,是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近年来,新能源行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据wind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6万辆,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至2019年的120.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102.3%。政策和技术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但从成长空间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是偏低的,目前仅为4.68%。对此,市场纷纷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在发展早期,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景气度持续向上。
【关键词】赛伍技术,高分子材料,薄膜
【新 材 料】赛伍技术:深耕行业技术 打造全球领先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综合厂商(2020-04-30)
【摘要】 4月30日,中证网讯,4月30日,赛伍技术(60321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赛伍技术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公司产能,包括年产太阳能背板3300万平方米项目,以及年产压敏胶带705万平方米、电子电气领域高端功能材料300万平方米、散热片500万片、可流动性导热界面材料150吨项目。同时,公司将新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创新中心。赛伍技术是一家专业从事薄膜形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光伏和非光伏两个业务板块,建立了光伏材料、工业胶带材料、电子电气材料三类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智能手机、声学产品、高铁车辆和智能空调等领域。 此外,赛伍技术将通过年产压敏胶带705万平方米、散热片500万片、可流动性导热界面材料150吨项目,以扩大非光伏产品生产线建设,有效控制产品生产成本,迅速提升公司在智能手机、高铁、声学产品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对进口产品形成替代,强化国产材料产品竞争能力,从而提升公司在上述细分市场的竞争地位。公司非光伏产品毛利率总体高于光伏产品的毛利率,公司增加非光伏产品产能,不断扩大高利润产品比例,优化现有业务机构,将促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强化公司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赛伍技术,高分子材料,薄膜
【新 材 料】吉林化纤:老国企“高精尖”创新焕新生(2020-04-29)
【摘要】 4月28日,中证网讯,2020年一季度,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产量同比增长57%,实现销量3126吨,大丝束碳丝实现销量997吨,同比增长233%。碳纤维板块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吉林化纤扁平纤维以低于进口价4000元/吨的价格拿到了国内10%的市场份额、大有光腈纶的市场占有率达30%、超柔超亮腈纶打破国外产品垄断、阻燃纤维打入澳大利亚市场……“有中生新”的产品背后,是企业着力注重科技研发的努力。企业建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内设的技术研究所扩建为富博研究院,持续围绕人造丝、腈纶纤维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从2006年开始,科研团队开始全力研发碳纤维原丝。掌握了技术后,吉林化纤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于2011年投产,确定了“大丝束、高品质、通用化”发展方向,推动这项新材料产业加快成长。目前,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产能超过2万吨,碳纤维碳丝产能达到4000吨。产品受到市场认可,25K碳纤维成为国际风电设备巨头丹麦维斯塔斯的专供产品。吉林化纤还与下游企业联合开发碳梁、碳纤维氧气罐、碳纤维无人机等一批新产品,与一汽集团、中车长客在汽车和轨道列车轻量化方面开展技术合作。
【关键词】吉林化纤,化纤,碳纤维
【新 材 料】云南涌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中高端铝合金新材料项目投产(2020-04-24)
【摘要】 4月22日,中证网讯,近日,云南涌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中高端铝合金新材料项目投产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涌顺公司即将生产运营,该项目是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顺铝箔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低碳绿色、负责任、可持续铝供应链。该项目是依托云铝涌鑫高品质电解铝水、土地资源优势以及厦顺铝箔拥有的先进大型铝板锭技术及较强的下游产品生产能力,由铝资源短流程直接生产中高端铝合金大板锭,生产设备装备水平领先,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该生产线将为厦顺公司生产高精度、高性能的铝加工产品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延伸了云铝涌鑫的铝产业链,推动了云铝涌鑫铝加工产品升级和拓展。
【关键词】云南涌顺,中高端铝合金,厦顺铝箔
【新 材 料】海星股份投资建设新一代超高比容长寿命铝电极箔产业化项目(2020-04-24)
【摘要】 4月22日,中证网讯,海星股份拟变更部分“高性能低压腐蚀箔扩产技改项目”资金的原因系该项目原计划主要用于配套提供“高性能低压化成箔扩产技改项目”所需的低压腐蚀箔原料,结合今年以来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公司拟充分利用原有低压腐蚀箔富余产能配套部分低压化成箔募投项目的原材料需求,从而在减少“高性能低压腐蚀箔扩产技改项目”投资规模的情况下总体能够达到低压腐蚀-化成工艺产能的匹配。同时,本次变更有利于更好地集中资源,贯彻公司发展战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优先投资于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5G领域用新一代超高比容长寿命铝电极箔项目。经过审慎研究考虑,公司拟缩减“高性能低压腐蚀箔扩产技改项目”的投资金额,变更其中6,000万元的投资额用于“5G领域用新一代超高比容长寿命铝电极箔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其余资金仍用于原项目建设。
【关键词】海星股份,铝电极箔,募资
【新 材 料】昊华科技特种气体2019年营收3.87亿元,重点项目年内有望投产(2020-04-22)
【摘要】 4月21日,中证网讯,昊华科技日前披露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01 亿元,同比增长10.55%。归母净利润5.25 亿元,同比下滑0.75%。营业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工程服务订单增加和含氟电子气体产能扩大销量增加,以及军品业务稳定增长带动整体收入规模增加所致。得益于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对电子气体的需求持续增加,报告期内特种气体营业收入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其中三氟化氮销量达到2486吨,同比增长30.98%。黎明院 2019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27%;光明院2019净利润761元,同比下滑15.63%。报告期内公司特种气体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如下:黎明院承担的洛阳市科技局重大科技专项,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现有工艺放大优化,连续稳定制备 5N 纯度的电子级六氟化钨产品(产能 100 吨/年),实现销售收入 6000 万元。目前,已完成工艺放大优化并制备出合格产品,并向客户供货。环保绝缘气体的分子设计和制备技术:黎明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 C4F7N 的氟化合成、精制提纯、工程放大和质量检测技术。目前,已完成中试验证。
【关键词】昊华科技,特种气体,集成电路
【新 材 料】投资20.5亿!桐昆集团恒翔新材料项目在海盐开工(2020-04-17)
【摘要】 4月17日,新材料在线讯,4月15日,桐昆集团浙江恒翔新材料项目开工仪式海盐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桐昆自2002年进军精细化工产业以来,不断深耕细作,潜心钻研,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终于突破行业技术瓶颈,成功解决国内化纤纺织油剂产业的“卡脖子”难题,成为全国首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化纤纺织油剂核心技术的企业,恒翔项目正是桐昆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迈出的重大一步。恒翔项目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0.5亿元,占地200亩,建设表面活性剂装置20套,纺织油剂装置20套,形成15万吨表面活性剂和20万吨纺丝油剂产能,达产后产值32亿元,利税5亿元。作为当地产业配套发展的项目,恒翔项目将就地消化利用嘉兴港区和海盐经济开发区的化工原料,为两区现有产业起到延链补链作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所耗原材料和能源低,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势,采用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形成了较低的成本优势,其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较好。
【关键词】桐昆集团,恒翔,表面活性剂
【新 材 料】嘉元科技:拟使用5.4亿元超募资金投建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2020-04-17)
【摘要】 4月17日,新材料在线讯,嘉元科技4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投资约10.1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其中拟使用超募资金5.4亿元(含理财产品收益、银行利息等),剩余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投入。嘉元科技表示,目前,公司6μm极薄锂电铜箔已实现规模化供货,并且已开发5μm和4.5μm极薄锂电铜箔,未来将成为公司主要核心产品。
【关键词】高性能铜箔,嘉元科技,募资
【新 材 料】中化蓝天成立新公司,加码锂电池材料业务(2020-04-17)
【摘要】 4月17日,新材料在线讯,日前,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北化集团”)共同出资在河北沧州成立河北中蓝华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新公司主营锂电池电解液业务(含一次电解液及二次电解液)。据中化蓝天介绍,此次合作,是基于双方在化工研发领域的深厚积淀、市场资源储备及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推动而促成的一次合作,双方有望以更高的标准来打造新的行业生态。
【关键词】中化蓝天,电解液,中蓝华腾
【新 材 料】中铝集团牵头编制的两项铝合金国家标准获批发布(2020-04-10)
【摘要】 4月10日,中证网讯,根据3月31日发布的2020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中铝集团所属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编制的《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编制的《船用铝合金板材》两项国家标准已正式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和发布,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标准为GB/T 3190-2008标准的全面修订,收录了现行适用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的所有牌号,对整个标准文本及术语进行了规范,形成统一普遍性要求,综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实施后,我国自主研发成熟的牌号将面向国内外,替代相关领域产品进口,满足高端制造业对基础原材料的要求,提升“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铝合金加工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铝集团,铝合金,国家标准
【新 材 料】恩捷股份50亿元定增方案引关注 隔膜产能大提速奠定国际领先地位(2020-04-10)
【摘要】 4月10日,中证网讯,恩捷股份(002812.SZ)近日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的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42亿股(即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江西省通瑞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一期扩建项目、无锡恩捷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期扩建和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恩捷股份近两年来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定向发行股票购买资产项目,涉及金额约50亿元,将上海恩捷纳入麾下,实现了业绩和湿法隔膜产能大幅增长;2020年年初,公司又完成了16亿的可转债发行工作。据介绍,此次定增计划募资50亿元,项目如能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其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行业地位、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告显示,江西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7.5亿元,预计新增4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年产能;无锡项目总投资人民币28亿元,预计新增年产5.2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基膜和年产3亿平方米锂电池涂覆膜产能。
【关键词】恩捷股份,定增方案,,隔膜产能
【新 材 料】川维化工VAE产品表面活性剂国产化获突破(2020-04-10)
【摘要】 4月10日,挖贝网讯,近日,川维化工VAE(乳液)产品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替代原料生产的VAE批量产品获得客户认可,标志着表面活性剂国产化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采用国产表面活性剂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后,预计一年可节约采购成本100万元以上,为川维化工公司“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开了一个好头。表面活性剂是川维化工公司VAE生产重要的化工原辅料,技术壁垒高,部分品种长期依赖美国进口,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叠加6万吨/年VAE装置扩能改造项目需要,价格上涨风险和保供压力巨大。为确保安全供应,2018年以来,川维物资采购中心多方寻找国产替代资源,组织公司研发中心、技术质量部、聚乙烯醇运行部与供应商开展技术交流,制定周密替代试用方案,通过多轮实验室筛选、装置小试和工业化试验,于2020年初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替代原料生产的批量产品获得客户认可,表明X-100等4种表面活性剂国产化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实现该类原辅料全球一体化采购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键词】川维化工,VAE产品,国产化
【新 材 料】世华新材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拟5亿元投资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2020-04-03)
【摘要】 4月3日,中国粉体技术网讯,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华新材”)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据了解,世华新材是一家从事功能性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招股说明书显示,世华新材具备功能性材料的核心设计合成能力,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功能性材料。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和光电显示模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苹果、三星等多家消费电子品牌,并与其产业链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数据显示,世华新材2017至2019年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2.34亿元、2.56亿元、2.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0.84亿元、0.73亿元。
【关键词】世华新材,科创板,功能性材料
【新 材 料】深耕石英材料领域,湖北菲利华2019年营收7.79亿元(2020-04-03)
【摘要】 4月3日,中国粉体技术网讯,4月2日,菲利华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8.83%。2019年,菲利华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成效:通过对石英砂厂家及石英矿的考察,确定了石英砂的氯化提纯工艺、厂房选址与实验设备安装与调试;低羟基电熔项目装备与工艺取得突破,试生产稳定可靠,产品质量达到行业同等标准;合成石英二期工程达产,公司合成石英整体产能达到200吨,合成三期工程已启动建设。在高端光学合成石英玻璃领域,完成了高透过率、高均匀性及全光谱透过石英玻璃的工艺试验及定型,并小批量供货;上海菲利华石创半导体用石英器件加工通过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认证。精密光学玻璃加工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进行小批量生产。已有两个型号的石英纤维复材产品完成研发,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通过了相关试验的考核并取得成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进入定型阶段。
【关键词】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半导体
【新 材 料】规模3亿元!陕西首支聚烯烃产业基金落地榆林(2020-04-02)
【摘要】 4月2日,新材料在线讯,为了加快推动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化升级,打造国家级聚烯烃产业高地,近日,在榆林市发改委的大力推动下,榆林市煤炭转化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陕西金控知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完成聚烯烃产业基金的协议签署与工商注册等工作,这标志着陕西首支聚烯烃产业基金正式落地榆林。据悉,该聚烯烃产业基金是围绕我市煤化工产业链延伸、专注投资于聚烯烃领域的产业发展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聚烯烃原材料、聚烯烃改性助剂、聚烯烃终端制品等产业链上中下游领域,以及能源化工相关配套领域。基金规模3亿元,其中,我市煤炭转化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金额9000万元。
【关键词】聚烯烃,产业基金,陕西榆林
【新 材 料】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碳纤维产业化先行者的突围之术(2020-04-02)
【摘要】 4月2日,新材料在线讯,光威集团一直以陈光威先生提出的“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为指导方针,紧紧围绕钓具这一发展主线。光威能成功研制出碳纤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了解碳纤维。”据陈亮介绍,光威从1996年生产碳素鱼竿时,就开始和碳纤维打交道,1998年生产碳纤维预浸料,2002年开始研制碳纤维,从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向上游材料进行追溯式发展。在公司研制碳纤维初期,不符合航空要求的纤维,光威将其用到碳素鱼竿当中,因此对于光威而言,碳纤维没有‘废品’。”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之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依托多年来积聚的深厚技术和管理底蕴,坚持实业报国,坚守主业发展,全面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投入。2020年3月30日,光威复材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84%。其中,碳纤维及织物业务、风电碳梁业务均保持稳定增长。光威复材业绩已持续4年高速增长。良性的产业结构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航空领域相较于其他领域而言,对产品质量、稳定性、交期、管理等具有更加严苛的要求,由于长验证周期要求,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形成效益,且市场容量较小,盲目进入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一定负担,过分依赖航空领域也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因此,公司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工业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发力度。光威复材的研发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一直在10%以上。”据陈亮介绍:“光威复材成立之初就立志要实现碳纤维的国产化,让中国人有自己的纤维可用。一要解决有、二要解决用,目前已基本解决‘有无’问题。用是需求端,只有需求才能带动碳纤维的应用和技术进步。”
【关键词】光威集团,碳纤维,国产替代
【新 材 料】景津环保:拟投资3.6亿元建设高性能过滤材料产业化项目(2020-04-01)
【摘要】 4月1日,中证网讯,景津环保(603279)3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投资协议书》,建设高性能过滤材料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根据协议,公司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德一大道景津东厂厂区北邻新征用地约100亩,建设生产车间及购买生产设备,主要生产高性能过滤材料。项目建设期暂预估两年,该项目定位于对公司现有业务的产能扩张,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及自筹资金。
【关键词】景津环保,过滤材料,产业化
【新 材 料】首钢北冶公司实现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国产化(2020-03-26)
【摘要】 3月26日,北京商报网讯,首钢北冶公司实施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项目,成功研发出50多个新产品,助力5G手机、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关键金属材料国产化。近日,在首钢科技与管理创新会议上,此项目被评首钢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北冶公司成功开发生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达50多个新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连接片材料、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5G手机散热板与中板材料、真空玻璃支撑物材料以及特种行业应用材料等。据统计,北冶公司2016—2019年累计销售各类复合材料4500多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单一材料已无法满足高性能应用需求,从而催生了层状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材料通过某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其整体的强度、硬度、导电、导热、耐磨和耐高温等性能均得到很大提高,在新能源汽车、5G通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关键词】首钢北冶公司,复合材料,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