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发力高端硬质合金产业化项目 博云新材拟定增募资不超6.31亿元(2020-11-24)
【摘要】 11月24日,中证网讯,11月23日晚间,博云新材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6.31亿元,用于“高效精密硬质合金工模具与高强韧性特粗晶硬质合金掘进刀具麓谷基地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兴湘方正拟认购金额为5000万元至1亿元,关联方兴湘中证信赢拟认购金额为5000万元。截止预案公告日,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粉冶中心”)、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国资委,粉冶中心持有的公司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的15.38%。粉冶中心、兴湘方正、兴湘中证信赢同受湖南省国资委旗下的兴湘集团共同控制。在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粉冶中心及其关联方兴湘方正和兴湘中证信赢合计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将略有提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公开资料显示,博云新材主要从事军/民用飞机炭/炭复合材料刹车副、军/民用飞机粉末冶金材料刹车副、航天及民用炭/炭复合材料制品、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稀有金属粉体材料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博云东方近年来掌握了纳米硬质合金、特粗晶硬质合金等行业领先的高端硬质合金产品技术,在产品技术上已经具备行业领先优势;市场方面,公司产品多年来远销海外,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并与中国铁建重工等客户签订了长期或者战略合作协议。
【关键词】高端硬质合金,博云新材,定增募资
【新 材 料】拟募资5亿元,杭州先临三维又冲刺新三板精选层(2020-11-24)
【摘要】 11月23日,中证网讯,2020年11月19日,新三板精选层官网发布了先临三维的受理公告。先临三维成立于2004年,目前为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诚,持有公司33.97%的股份。公司主营业务为 3D 数字化与 3D 打印设备及相关智能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现已拥有 3D 数字化和 3D 打印设备两大核心产品线,重点拓展齿科数字化、专业 3D 扫描、工业 3D 打印等业务领域,主要产品有齿科口内 3D 扫描仪、齿科桌面 3D 扫描仪、齿科 DLP3D 打印机、手持 3D 扫描仪、3D 视觉检测系统、金属 3D 打印机等,提供齿科数字化、数字化设计及检测、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应用于高端制造、齿科医疗等领域。2019年5月,先临三维曾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但半年后,该公司撤回了申报材料。先临三维解释称,此举是出于即将对下属子公司进行调整的考虑,待调整事宜结束后,将再行申请上市。
【关键词】杭州先临三维,新三板精选层,3D打印
【新 材 料】西安凯立科创板IPO拟募资6.50亿元 贵金属催化剂进口替代正当时(2020-11-23)
【摘要】 11月23日,中证网讯,11月20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下属控股企业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凯立”)在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107次审议会议上成功过会。招股说明书显示,西安凯立主要从事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催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废旧贵金属催化剂的回收及再加工等业务。此次IPO,西安凯立拟将6.5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先进催化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再利用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至2020年1-6月,西安凯立营业收入分别为4.65亿元、6.10亿元、7.08亿元、5.1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43亿元、0.65亿元、0.58亿元。西安凯立产品种类齐全,质量稳定,引领了我国精细化工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颜料、染料、食品、化工新材料等领域。
【关键词】西安凯立,科创板IPO,贵金属催化剂
【新 材 料】政策支撑可降解材料迎蓝海 长鸿高科拟建设降解热塑新项目(2020-11-19)
【摘要】 11月19日,中证网讯,近日,长鸿高科发布公告,公司拟建设新项目“6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热塑性塑料产业园PBAT/PBS/PBT灵活柔性生产项目”,项目分二期进行,每期30万吨/年,总建设周期5年。一期预计投资总金额25亿元,首次投资10亿元。长鸿高科成立于2012年,自成立以来持续深耕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行业。TPES被称为继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之后的“第三代橡胶”,兼具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的双重性能和宽广特性,是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产品。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16年-2019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长鸿高科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5亿元、4.91亿元、10.2亿元和5.07亿元;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59亿元、0.69亿元、1.81亿元和0.85亿元。从增长幅度上来看,2017年长鸿高科营业收入的增速为3.37%,净利润同比增长17.52%;但到2018年出现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幅达到107.75%和160.83%,毛利率从23.96%增长至26.07%。
【关键词】可降解材料,长鸿高科,降解热塑
【新 材 料】蜂巢能源欧洲工厂落户德国 规划产能24GWh(2020-11-19)
【摘要】 11月19日,中证网讯,蜂巢能源(SVOLT)与德国萨尔州(Saarland)联合宣布,蜂巢能源正式选定萨尔州建设电池工厂,包括电芯模组工厂和模组PACK工厂共两个工厂,总投资20亿欧元。继宁德时代和孚能科技之后,第三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式进军欧洲腹地,参与动力电池全球市场布局。电芯模组工厂将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模组PACK工厂最早可在2022年年中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满足30万至50万辆电动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尽管蜂巢能源作为动力电池新势力,但无论是其动力电池装机量,还是在国际化进程中,发展都异常迅速。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蜂巢能源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排名已跃升至第10位,较8月排名再次上升9个位次,且其装机量已经实现环比“5连增”,并正式迈进中国市场TOP10阵营。作为传统汽车制造中心,欧洲拥有众多知名的国际汽车巨头,当前,汽车产业正迎来巨大变革,电动化已成为重要趋势;同时,在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及欧洲多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约束下,欧洲汽车巨头纷纷启动电动化转型。欧洲汽车制造业联盟(AECA)数据显示,今年8月,德国、法国、英国、挪威、葡萄牙、瑞典、意大利七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上升,同比增长了180%,渗透率上升至12%(含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0.33万辆,一举超越中国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关键词】蜂巢能源,欧洲工厂,电池工厂
【新 材 料】中一科技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受理(2020-11-19)
【摘要】 11月19日,中证网讯,11月16日,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一科技)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本次IPO,中一科技拟募资约7.16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31亿元)、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8,479.93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2亿元)。目前,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更薄的6μm及以下铜箔成为国内主流锂电铜箔生产企业布局的重心。随着6μm及以下铜箔的产业化技术逐渐成熟及下游锂电池企业应用技术逐步提高,6μm及以下锂电铜箔的应用将逐渐增多。本次募投的年产1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产品主要为6μm及以下高性能锂电铜箔,本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公司产品产能,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实力,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公开资料显示,中一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各类单、双面光高性能电解铜箔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下辖云梦、安陆两大电解铜箔生产基地。在锂电铜箔方面,自2017年起中一科技逐步掌握6μm极薄锂电铜箔生产技术并实现高品质、规模化生产。随着公司双面光6μm极薄锂电铜箔2019年开始实现量产,公司双面光6μm极薄锂电铜箔销售占比逐步提升,2020年上半年双面光6μm极薄锂电铜箔已成为公司锂电铜箔主要产品。在主要客户方面,2019年中一科技新增前五大客户为宁德时代及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为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以增加营收所致。2020年1-6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其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至29.35%。
【关键词】锂电铜箔,中一科技,创业板
【新 材 料】日本Kyulux拟202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利用AI技术快速寻找、合成发...(2020-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化新网讯,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Kyulux是一家无晶圆厂的初创公司。利用AI技术快速寻找、合成发光材料,并获得材料的专利。其主要特征是内部量子效率100%。Kyulux用数据和知识产权为化学业界带来了新的材料研发工艺。已经收到韩国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LG显示(LG Display)的投资,目标是2023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Kyulux是由九州大学的安达千波矢教授与相关人员于2015年创立的研究型企业。韩国巨头企业决定出资后,日本企业也开始了行动。A轮(Series A)、B轮(Series B)分别融资15亿日元(约人民币9千万元)、35亿日元(约人民币2.1亿元),如今正在筹备B轮的追加融资—-37亿日元(约人民币2.22亿元),计划在2021年实施量产测试、2022年商品化。一般情况下,研发一款材料需要花费10多年的时间,因此不适合风险投资。于是Kyulux利用AI技术加快了研发速度。2016年从美国哈佛大学引进了一项AI和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有机分子发光性能预测技术。用AI寻找有机分子并合成。再让AI学习这些数据,提高其预测准确性。如今已经培养了4,500万份分子的数据库。
【关键词】日本Kyulux,AI,发光材料
【新 材 料】金发科技: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技术的生物降解塑料龙头(2020-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化新网讯,金发科技是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第一。20年上半年,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在国内外市场销售稳中有升,产品实现销量3.14万吨,同比增长49.28%;截至20年8月,公司已具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6万吨/年合成产能,同时,公司新增年产6万吨PBAT合成生产线和年产3万吨PLA合成线在建产能,预计于21年下半年投产。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特别是当前市场基数小,2019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实际产能30万吨至60万吨,占全部塑料消费量小于1%,行业发展大有可为。与千万吨级别的潜在需求空间相比,国内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当前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产能建成的主要就是金发科技,其他的上市公司尚处于产能规划和建设阶段。替代并消除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已成为社会共识。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301.8%。
【关键词】金发科技,生物降解塑料,限塑令
【新 材 料】亿纬锂能变更募资项目 9亿元改投建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线(2020-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化新网讯,11月11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发布公告宣布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亿纬锂能认定,因原定项目提高募集资金使用率,所以计划调出部分资金用于组建新的生产线。亿纬锂能宣布,董事会已同意从“荆门亿纬创能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调出募集资金9亿元用于组建全自动化圆柱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其中3亿元用于实施“荆门圆柱产品线新建产线二期项目”,6亿元用于实施“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对于此次变更的原因,亿纬锂能解释称,“荆门亿纬创能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实施进展顺利,通过持续优化建设方案及控制成本,在达到计划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单位投资成本。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调出部分募集资金用于组建全自动化圆柱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是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之一。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亿纬锂能的技术脱胎于武汉大学,董事长刘金成是电池专家。近年来,亿纬锂能持续扩张,市值站上千亿规模。变更后两个项目实施的主体分别是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荆门创能和上市公司自身,项目建设期均为18个月,而项目资金规模均超过了调拨的募集资金。亿纬锂能称,剩余部分由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投入。不过,新项目的实施也有一定的风险,除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外,生产规模扩大对公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等主要原材料的上游企业可能无法满足下游快速扩张的采购需求,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被亿纬锂能列入了风险提示。
【关键词】亿纬锂能,募资,三元锂离子电池
【新 材 料】厚度0.2mm 村田量产世界超薄MLCC积层电容(2020-11-06)
【摘要】 11月6日,新材料在线讯,11月5日,村田开始量产目前世界上最小最薄(0.5mm×1.0mm×0.2mm)的MLCC积层陶瓷电容,主要面向汽车ADAS、自动转向系统等电子控制功能的应用。其他参数还包括:温度范围-55°C~125°C、电容1.0μF等。一般积层陶瓷电容器(左)和LW逆转电容器(右)的结构。近年来,随着ADAS(先进驾驶支援系统)和自动驾驶的进展,一辆汽车上搭载的处理器数量增加,随之积层陶瓷电容器的搭载数量也增加了。因此,小型化、高容量、高稳定性一直都是MLCC所面临的挑战。去年12月,村田开发出尺寸为0.25mm×0.125mm×0.125mm的积层陶瓷电容,后续则开展量产推进工作。
【关键词】村田,量产,超薄MLCC积层电容
【新 材 料】三安光电前三季度净利9.38亿下滑18.57% 研发投入费用增加(2020-11-05)
【摘要】 11月4日,电商报讯,三安光电(600703)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实现营收5,900,320,215.03元,同比增长1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8,452,175.15元,同比下滑18.57%。截至本报告期末,三安光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231,907,480.58元,较上年末增长34.4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9,110,971.97元,同比下滑56.66%。公告显示,研发费用本期数较上年同期数增加124,526,621.22元,主要系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多,研发投入费用化比例增加所致;营业外收入本期数较上年同期数增长69.76%,主要系本期收到防疫补贴资金所致;营业外支出本期数较上年同期数增长54.28%,主要系本期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较多所致。
【关键词】三安光电,三季度,研发投入
【新 材 料】泰和新材5亿定增获近20亿资金申购 重组完成竞争力将大幅提升(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电商报讯,2日,在重组资产过户完成后一个多月,泰和新材(002254.SZ)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事项顺利完成,意味着此次资产重组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公告显示,今年6月份,泰和新材合并吸收母公司泰和集团并收购民士达65.02%股权的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复。三个月后,上述重组资产完成过户登记。而在日前,泰和新材完成重组配套资金募集,共吸引27单合计19.9亿元资金申购,最终11名投资者获配3434.06万股,募集资金净额4.94亿元。近期泰和新材披露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2.12%。上述重组完成后,泰和新材整体竞争力将有明显提升。在本次发行中,泰和新材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共收到27单申购报价单,申购金额合计达到19.9亿元,为公司顶额募资金额的4倍左右。
【关键词】泰和新材,5亿定增,民士达
【新 材 料】宝钛股份:前三季度净利增逾四成 研发费用加速投入(2020-10-27)
【摘要】 10月27日,新材料在线讯,宝钛股份10月26日晚间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1亿元,同比略减0.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42.04%;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长42.04%;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亿元,较上年实现回正。三季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重视研发,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加大,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9684.57万元,较上年增长63.34%。公司表示,随着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未来钛行业在航空航天、大飞机、船舶、石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活用钛、深海等产业上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关键词】宝钛股份,净利,研发费用
【新 材 料】东方日升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净利6.48亿(2020-10-27)
【摘要】 10月27日,新材料在线讯,东方日升(300118)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实现营收10,829,629,278.10元,同比增长1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622,818.14元,同比减少17.33%。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416,425.28元,同比增长1.31%。截至本报告期末,东方日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015,450,525.42元,较上年末增长9.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3,973,858.98元,同比减少0.53%。公告显示,报告期其他收益比上年度同期增加666.24%,主要原因是本期取得的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所致;报告期投资收益比上年度同期增加1473.04%,主要原因是本期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报告期营业外支出比上年度同期增长804.90%,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捐赠防疫资金及防疫物资、支付补偿款增多所致。
【关键词】东方日升,三季度报告,太阳能
【新 材 料】备战新能源汽车爆发 国轩高科产能将提升至100GWh(2020-10-27)
【摘要】 10月27日,新材料在线讯,继近日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化学正在寻求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其电池生产线,计划到2023年从现在每年100-120GWh(2020年末)年产能扩大到260GWh后(LG化学:3年后,为500万辆车供应电池),近日,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章喜公开表示,国轩高科计划到2025年实现电池年产量达到100GWh。根据规划,国轩高科未来的产能规模在2020年实现28GWh,2023年达到80GWh,2025年计划达到100GWh。目前,国轩高科在国内合肥、庐江、经开、青岛、唐山、南京、南通、柳州共建有8大生产基地;在国外,该企业正考虑在德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建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此前,国轩高科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该企业在报告期内将盈利7000-90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降低87.9%-84.44%;其中第三季度的预计盈利额为3386.24-5386.24万元,同比下降85.07%-76.25%。面向未来,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2年实现磷酸铁锂电池260Wh/kg、三元电池35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并在2023年实现超过400亿元年收入。根据规划,大众到2025年集团旗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较2015年将降低30%,同时计划在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场实现碳中和。大众汽车表示,将投入33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方面,将在2029年之前为市场带来共计75款纯电动产品,累计销量将达到2600万辆,其中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PPE平台的高端电动车车型将达到600万辆。
【关键词】大众汽车,国轩高科,产能
【新 材 料】豫金刚石驶入第三代半导体快车道(2020-10-23)
【摘要】 10月22日,电商报讯,2020年8月下旬,第三代半导体将写入“十四五规划”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而金刚石则是第三代半导体的主要原料。豫金刚石主要产品为人造金刚石单晶(普通单晶)和大单晶金刚石,具有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成立于2004年的豫金刚石,一直专注超硬材料的研发。如今已在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原辅材料、大型合成设备、先进合成工艺等三大环节掌握核心技术。例如,其自主设计的人造金刚石合成设备,具有合成腔体大 、对中精度高、性能稳定、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豫金刚石产品包括工业级金刚石和宝石级金刚石。以人造金刚石产能计算,豫金刚石位列全国第三。若以大单晶制造能力来看,豫金刚石是最早拥有珠宝级大单晶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作为该领域的翘首,豫金刚石还是国内人造钻石产业标准制定者。2020年1月16日,由豫金刚石起草、发布的企业标准《培育钻石的鉴定与分级》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无疑有助于规范培育钻石市场,推动行业良性有序发展。
【关键词】豫金刚石,第三代半导体,超硬材料
【新 材 料】聚灿光电:力推GaN基高光效LED芯片扩产(2020-10-23)
【摘要】 10月22日,电商报讯,10月20日,聚灿光电披露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1亿,同比增长27.7%;实现归母净利润1646.4万,同比增长15.73%;每股收益为0.06元。报告期内,聚灿光电毛利率为12.4%,同比降低1.0%,净利率为1.6%,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聚灿光电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资金高达4774万元。据了解,聚灿光电在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635万片的LED芯片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 18.92%。聚灿光电称,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公司积极推动实施“高光效LED芯片扩产升级项目”,在实现产能攀升的同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目前高压、倒装、背光及高光效产品外,重点发力以Mini/Micro LED、车用倒装芯片等为代表的高端LED芯片产业布局。在背光产品方面,聚灿光电产品抗静电能力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加速抢占市场份额,获得中高端客户的普遍认可;在普通照明产品方面,产品亮度水平稳定提升,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产品性能得到客户广泛认可,产品价格极具竞争力。
【关键词】聚灿光电,GaN,LED芯片
【新 材 料】格林美拟分拆电子废弃物业务上市 10余家战投入股(2020-10-22)
【摘要】 10月22日,电商报讯,10月20日晚,格林美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绿色产业战略布局,结合集团电子废弃物为主体的城市矿山业务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推动集团电子废弃物整体业务的跨越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提升电子废弃物业务的全球竞争力,满足中国电子废弃物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2020年10月20日,公司及下属公司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江西格林美”)与战略投资者丰城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丰城发投”)、乐清德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乐清德汇”)、杨潇玥、马怀义、蔡加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康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康星投资”)、深圳市华拓至远叁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华拓至远叁号”)、深圳市华拓至远陆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华拓至远陆号”)、揭阳市和润投资有限公司(“和润投资”)、厦门兴旺互联二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兴旺互联二号”)、章林磊、胡宁翔、珠海横琴瑞紫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瑞紫”)签订了《增资协议》,投资者将对江西格林美进行增资,为江西格林美发展带来产业和社会资源。格林美、温州鼎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温州鼎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温州盈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余鼎源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新余超盈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不参与此次增资,此次增资完成后,格林美仍为江西格林美的控股股东。公告显示,此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对江西格林美的持股比例将由100%变更为67.4407%,公司仍为江西格林美的控股股东,江西格林美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此次增资扩股事项不影响公司对江西格林美的控制权,对公司及江西格林美的经营和长期发展有利,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据公开资料,格林美是中国循环经济的领军企业,是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报废汽车回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动力电池原料制造的优势企业,建立了从钴镍原料到NCA&NCM三元前驱体材料制造的核心体系,产品供应三星供应链、宁德时代、LGC等全球行业主流企业。今年上半年度,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56.14亿元,同比下滑9.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滑48.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滑51.34%。
【关键词】格林美,电子废弃物,上市
【新 材 料】兆易创新超八成收入来自境外 国产24纳米SPI NAND Flash量产(2020-10-16)
【摘要】 10月1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国内SLC NAND Flash产品正式迈入24nm先进制程工艺时代。10月15日,兆易创新(603986.SH)正式推出全国产化24nm工艺节点的4Gb SPI NANDFlash产品——GD5F4GM5系列。该系列产品实现了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封装测试所有环节的纯国产化和自主化,并已成功量产。该创新技术产品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兆易创新的存储类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优化的大容量代码存储解决方案。今年2月份,兆易创新还在行业内率先推出GD32E232系列Arm Cortex-M23 MCU产品,已经正式杀入光模块市场。2017年至2019年,兆易创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3亿元、22.46亿元、32.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7亿元、4.05亿元、6.07亿元。其中,存储芯片的收入分别为17.16亿元、18.39亿元、25.56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4.55%、81.89%、79.8%。同时,兆易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增长。2017年至2019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1.44亿元、2.08亿元、3.63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9.67%、9.26%、11.33%。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2.21亿元,同比增长57.95%,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3.33%。截至2020年上半年,兆易创新已获得638项授权专利,其中包含595项中国专利、26项美国专利、9项欧洲国家专利。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兆易创新,国产24纳米SPI,NAND,Flash
【新 材 料】华锐工具成功过会科创板 拟超4亿元投资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线(2020-10-16)
【摘要】 10月1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今日(10月16日),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工具”)在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88次审议会议上成功过会。招股说明书显示,华锐工具是国内知名的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主要从事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此次IPO,华锐工具拟将6.0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2019年,华锐工具营业收入分别为1.34亿元、2.14亿元、2.5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54亿元、0.68亿元。招股说明书显示,华锐工具是国内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行业内少数具备从配料、球磨、喷雾干燥、压制成型、烧结、研磨深加工、涂层和自动包装完整生产工序的企业,同时掌握产品槽型开发和精密模具制备能力,可以实现由粉体原材料到最终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全流程自主可控的生产。
【关键词】华锐工具,科创板,精密数控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