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华生科技上市,用于高性能产业用复合新材料技改等项目(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中证网讯,4月30日,浙江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生科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05180.SH。招股说明书显示,华生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塑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IPO,华生科技拟4.82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450万平方米拉丝基布建设项目、高性能产业用复合新材料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3.18亿元、3.18亿元、3.6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0.84亿元、1.07亿元。华生科技主要产品可分为气密材料和柔性材料两大类。其中,气密材料包括拉丝气垫材料和充气游艇材料,主要应用在划水板、体操垫、充气游艇等运动、休闲领域;柔性材料包括篷盖材料和灯箱广告材料,主要应用在交通物流、平面广告等领域。
【关键词】华生科技,上市,复合新材料
【新 材 料】合肥晶合集成冲刺科创板IPO,拟募资120亿元扩建12寸晶圆厂(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中证网讯,5月11日晚间,上交所正式受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合集成”)的科创板IPO申请。晶合集成主要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致力于研发并应用行业先进的工艺,为客户提供多种制程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服务。晶合集成重视技术创新与工艺研发,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勤勉专业的研发团队,搭建了150nm、110nm、90nm、55nm等制程的研发平台,涵盖了DDIC、CIS、MCU、PMIC、E-Tag、Mini LED以及其他逻辑芯片等领域。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晶合集成目前已实现150nm至90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量产,正在进行55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研发。晶合集成已具备DDIC、CIS、MCU、E-Tag、Mini LED等工艺平台晶圆代工的技术能力。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圆制造二厂项目。本项目利用一厂建设工程项目所建设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二厂厂房主体,建设一条产能为4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显示驱动整合芯片(DDIC)、CMOS图像传感芯片(CIS)。
【关键词】合肥晶合集成,科创板IPO,晶圆厂
【新 材 料】顺博合金拟56亿建马鞍山铝产业基地(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中证网讯,12日晚间宣布,当天公司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政府在马鞍山市签订了《马鞍山顺博合金产业基地项目投资合同》,拟总投资约56亿元建设“马鞍山顺博合金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绿色循环再生、扁锭、圆锭、铝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基地。根据公告,项目选址位于博望新市工业园内,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且经营年限不低于10年,总用地约1200亩,分两期实施,一期拟于2023年建成投产,二期拟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30万吨扁锭、20万吨圆棒,下游可延伸铝板、铝箔、铝型材;年产10万吨铝灰资源综合利用,形成铝酸钙、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项目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185亿元,利润6亿元,税金13.5亿元。据顺博合金介绍,此次拟投建的新基地所在地马鞍山市博望新市工业园区,为建设中的工业发展集中区,具有的区位优势;同时安徽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较大,增长势头明显,适合发展公司铝行业相关产业,也可以和公司现有的江苏顺博、湖北顺博两处生产基地形成有益互动和良好补充。因此,此次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加快主营业务发展,并适度延长公司现有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及全体股东的利益。新财报显示,2020年,顺博合金实现营业收入48.69亿元,同比增长11.84%;实现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6.44%,每股收益0.49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116.13%;归母净利润7850.15万元,同比大增135.77%,每股收益0.18元。
【关键词】顺博合金,马鞍山,铝产业
【新 材 料】国轩高科10亿新设两家子公司,加速锂电全产业链布局(2021-05-10)
【摘要】 5月10日,网易新闻讯,5月7日晚间,国轩高科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已完成肥东及宜春新设子公司肥东国轩和江西国轩的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了《营业执照》。据悉,为实现“2025年动力锂电池产能达到100GWh”战略目标,保障上游原材料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月22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拟在安徽省肥东县及江西省宜春市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肥东国轩和江西国轩,注册资本均为5亿元,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将持有肥东国轩和江西国轩100%股权。除了肥东国轩和江西国轩,今年以来,国轩高科不断在电池全产业链谋篇布局,巩固其在锂电池产业的市场地位。2月28日,宜春市人民政府和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宜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轩集团投资115亿元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正式落户宜春经开区。该项目拟建设包括碳酸锂生产、锂电池配套材料等产业化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预计2021年中开工建设,计划2年内完成,合计两期项目计划在5年内完成。后期还将根据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双方通力合作,结合宜春得天独厚的锂矿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国轩高科业务版图不断扩大的同时,经营业绩也呈现攀升态势,持续向好。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7.24亿元,同比上升35.6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上升192.02%。年报显示,受益于国内新能源动力锂电池下游需求旺盛,国轩高科去年动力锂电池销量达到258,310万安时,同比增长69.24%;实现营收62.77亿元,同比增长45.27%,营收占比达到93.35%。今年一季度,国轩高科实现营收12.92亿元,同比增长77.09%;净利润为4791.83万元,同比增长42.49%。
【关键词】国轩高科,锂电全产业链,子公司
【新 材 料】氮化镓芯片供应商Navitas上市(2021-05-10)
【摘要】 5月10日,网易新闻讯,GaN功率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导者Navitas今天宣布,为了实现上市目的,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与Live Oak Acquisition Corp. II(“ Live Oak II”)合并的最终协议。此次交易对合并后的实体进行估值,其备考股权价值为14亿美元,这将使Navitas成为一家在国家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氮化镓(GaN)是下一代半导体技术,其运行速度比传统硅快20倍,并且以一半的尺寸和重量实现了高达三倍的功耗或三倍的充电速度。Navitas GaNFast电源IC集成了GaN电源,驱动器以及保护和控制功能,可提供简单,小型,快速和高效的性能。Navitas拥有一支经过验证的领导团队,拥有30多年的功率半导体综合经验,并拥有非凡的价值创造记录,因此Navitas处于批量生产阶段,并向包括戴尔,联想,LG,小米,OPPO,亚马逊,贝尔金和其他数十家公司供货。其开发出来的GaNFast电源IC出货量已超过1800万,现场故障报告为零。凭借专有的工艺设计套件(PDK)以及已获得或正在申请的120多项专利,Navitas在GaN市场上具有先发优势。新一代GaN的稳健路线图和持续降低的成本,加速了从负载CO 2的化石燃料向“ Electrify Our World”的转型。Navitas估计,到2050年,GaN每年可减少多达2.6吨的CO 2排放量。 Navitas的成立是为了革新电力电子世界,同时解决我们星球面临的重大可持续发展挑战。Navitas的世界一流团队不仅发明了革命性的新型专利技术,而且还申请了专利技术,但我们还克服了成功将其推向市场的所有关键障碍。我们为能以强劲的运营势头进入公共资本市场而感到自豪,我们的投资者合作伙伴也对我们的长期使命充满热情。”Malibu IQ创始人David Moxam指出:“随着电能需求翻倍推动全球能源转型,Navitas的GaN Power IC已经产生了强大而积极的能效影响,使我们所有人受益。”
【关键词】氮化镓,芯片,Navitas
【新 材 料】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1-05-10)
【摘要】 5月10日,网易新闻讯,2021年5月7日深交所披露: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定于2021年5月14日召开2021年第26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聚赛龙本次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拟公开发行的新股数量为不超过1,195.22万股。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其本次上市的保荐机构。聚赛龙是一家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改性通用塑料、改性工程塑料、改性特种工程塑料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等产品。产品线覆盖PP、ABS、PC、PC/ABS、PBT、PET、HIPS、PPO、PPS等各类高分子材料,包括导电、导磁、抗静电、导热、抗菌、阻燃、免喷涂等多种功能的多个牌号。目前,聚赛龙的产品已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医护用品、电子通信等领域,客户包括美的集团、苏泊尔、格兰仕集团、海信集团、丰田集团、延锋汽车、东风集团、普联技术等。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聚赛龙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改性塑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销售收入分别为79,977.80万元、90,795.55万元和103,289.9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84.15万元、4,752.61万元和7,697.58万元,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70.70%和61.97%。改性塑料的销售收入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11%、90.88%和93.21%。其中,改性PP由于改性方向众多,改性后性能丰富,应用广泛,是聚赛龙最主要的产品系列,各期的销售收入占比为59.10%、63.67%和61.32%。2020年经营业绩受熔喷料业务影响较大,若剔除熔喷料业务,聚赛龙改性塑料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4,527.06万元和5,206.34万元,净利润增长率为9.55%。
【关键词】聚赛龙,工程塑料,创业板上市
【新 材 料】飞荣达: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507万元,同比下降18.2%(2021-04-28)
【摘要】 4月27日,中证网讯,飞荣达于2021年4月27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3亿,同比增长8.2%;实现归母净利润3507.4万,同比下降18.2%;每股收益为0.07元。期间费用率升高3.5%,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115.2%。公司2021一季度营业成本5亿,同比增长11.2%,高于营业收入8.2%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2.1%。期间费用率为20.8%,较上年升高3.5%,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经营性现金流由2.8亿下降至-4225.9万,同比下降115.2%。近年来,公司一直持续强化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逆变器领域的业务布局,已将该领域作为公司重要战略发展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在该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0%以上。汽车电池包端板、液冷板、导热膏和逆变器散热器件等产品已开始批量交货。公司目前还积极和行业内其他重要客户进行交流,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逆变器领域的协同效应日益显现,未来对公司盈利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飞荣达,净利润,散热材料
【新 材 料】金力永磁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83.53%(2021-04-26)
【摘要】 4月25日,中证网讯,金力永磁4月23日晚间发布了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在2020年第一季度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超高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93,345,464.15元,同比增长92.03%;净利润101,399,456.93元,同比增长183.53%。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采取措施减轻疫情对公司产销的不利影响,收入及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均实现同比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13.19万元,同比增长15.1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76.29万元,同比增长35.68%。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管理层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稀土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春节假期对于产销的不利影响,充分把握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需求增长的有利市场机遇,继续保持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利用充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营业收入约1.26亿元,同比增长66.78%,在节能变频空调领域的营业收入约3.57亿元,同比增长206.68%,在风力发电领域的营业收入约1.93亿元,同比增长13.23%,在3C智能电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节能电梯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均有大幅增长。
【关键词】金力永磁,一季度净利,新能源材料
【新 材 料】广信材料发布2020年度报告,亏损2.14亿(2021-04-26)
【摘要】 4月25日,中证网讯,广信材料(300537)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40,651.33元,同比减少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235,576.41元,上年同期72,184,681.20元,同比由盈转亏。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903,169.43元,截至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02,995,957.05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4.0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0%;综合产品毛利率32.62%,较上年同期减少7.16%;营业利润-22,630.6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3.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23.5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6.79%;期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10,299.60万元,较期初减少17.10%;期末资产负债率为26.52%,较期初减少4.72%;全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790.32万元。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冠疫情的冲击、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竞争激烈的行业现状,公司油墨、涂料业务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净利润同比减少。
【关键词】广信材料,2020年,油墨
【新 材 料】方邦股份今年一季度盈利同比降近五成(2021-04-23)
【摘要】 4月23日,新浪财经讯,4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方邦股份(688020.SH)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88,536,053.0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230,719.0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3%。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小幅下降的原因主要为销量增加,但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适当降低了部分产品的价格;归母净利润小幅下降的原因主要为加快新产品开发而加大了研发投入,以及计提了股权激励费用。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专注于提供高端电子材料及应用解决方案。公司现有产品包括电磁屏蔽膜、挠性覆铜板、超薄铜箔等,属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其中电磁屏蔽膜是公司报告期内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80,0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000万元(含税),占公司2020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3.55%。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5895.92万元,同比下降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46.86万元,同比下降44.06%。
【关键词】方邦股份,盈利下降,电磁屏蔽膜
【新 材 料】国瓷材料2021年一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2021-04-23)
【摘要】 4月23日,新浪财经讯,21日,国瓷材料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受益于下游客户订单需求旺盛,一季度公司电子材料和蜂窝陶瓷板块收入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67.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55%,实现营业利润20733.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96.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2%,均创下历史新高。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高端功能陶瓷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九年来,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先后完成了两次再融资和十余次的对外投资并购,逐步构建起了内在联系紧密、协同性高、逻辑性强的电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疗材料和其他材料四大业务板块,使公司产品和业务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一季度,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抓好生产经营,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抓住进口替代的有利时机,迅速开拓各产品的内销市场,不断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
【关键词】国瓷材料,一季度业绩,陶瓷材料
【新 材 料】科思股份2020年净利增长6.35%,董事长周旭明薪酬81.8万(2021-04-19)
【摘要】 4月19日,新浪财经讯,4月17日,科思股份(300856)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8,469,364.93元,同比下滑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458,183.84元,同比增长6.35%。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282,411.17元,截至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5,394,198.68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846.94万元,同比下降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45.82万元,同比增长6.35%。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未能实现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所造成的下游消费需求下滑,尤其是在各国加强疫情管控措施后,人员出行受阻降低了对防晒护肤品的消费需求。同时,全球对洗涤、消毒杀菌类日用化学品的消费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显著提高,促进了公司合成香料类产品的销售。公告显示,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771.1万元。董事长周旭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81.8万元,董事、总裁杨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111.83万元,财务总监孟海斌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57.05万元,董事、董事会秘书曹晓如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71.89万元。
【关键词】科思股份,2020年净利,精细化工
【新 材 料】扬子新材2020年度净利2907万,疫情后彩涂市场需求增大(2021-04-16)
【摘要】 4月16日,新浪财经讯,扬子新材(002652)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1-12月营业总收入为2,382,263,796.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70,044.54元,上年同期-317,617,025.45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告显示,扬子新材总资产为2,192,530,872.87元,比本报告期初减少17.44%;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上年同期为-0.62元。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系2020年下半年,疫情后彩涂市场需求增大,公司抓住市场机遇,促进销售收入的增长。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1)公司处置控股子公司杭州新永丰钢业有限公司获得投资收益;(2)境外控股子公司冷轧生产线开始投产运营,经营情况好转。扬子新材是国内较早进入有机涂层板行业的民营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有机涂层板、印花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有机涂层板系列产品及印花板产品。
【关键词】扬子新材,疫情,环保彩涂市场
【新 材 料】科思创上调2021年盈利展望(2021-04-16)
【摘要】 4月16日,新浪财经讯,由于业务发展好于先前预期,科思创宣布上调2021财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自由经营现金流(FOCF)和已占用资本回报率(ROCE)的预测。新的预测高于先前的展望以及当前资本市场的预期。资本市场预期是基于由Vara Research于2021年4月12日发布的来自金融分析师的最新市场平均预估。科思创对2021财年的预测调整如下:预计EBITDA将处于22亿至27亿欧元之间。公司之前预估EBITDA将处于17亿至22亿欧元之间。预测调整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利润率表现好于预期。EBITDA的市场平均预估为22.06亿欧元。维持核心业务销量增长的预测不变,仍为10%至15%之间,其中约6个百分点归功于对帝斯曼树脂和功能材料业务(RFM)的收购。预计自由经营现金流在13亿至18亿欧元之间。此前预测为9亿至14亿欧元之间。该预测调整主要来自对EBITDA预测的上调。市场平均预估则为10.37亿欧元。初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EBITDA为7.43亿欧元,而2021年第二季度EBITDA预计处于7.30亿至8.70亿欧元之间。基于此,科思创上调了全年EBITDA预测。
【关键词】科思创,2021年盈利,树脂和功能材料
【新 材 料】特变电工:拟12.65亿元投资多晶硅技术改造项目(2021-04-16)
【摘要】 4月16日,新浪财经讯,4月14日,特变电工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2.65亿元用于新特能源及晶体硅公司多晶硅技术改造项目。新特能源实施本次多晶硅改造项目,可使公司现有多晶硅产量提高至10万吨/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多晶硅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公告表示,为紧抓市场机遇,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能源)对3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体硅公司)对3.6万吨多晶硅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增加部分瓶颈设备产能,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挖潜改造,进一步提高多晶硅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本次多晶硅技改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2.65亿元,其中3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投资金额4.70亿元,3.6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技术改造投资金额7.95亿元。项目建设期12个月。投产第一年生产负荷85%,第二年之后达到100%设计能力。
【关键词】特变电工,晶体硅,技术改造
【新 材 料】中伟股份去年净利润增长133.65%(2021-04-09)
【摘要】 4月9日,中证网讯,4月8日晚间,中伟股份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962.41万元,同比提升40.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15.94万元,同比提升133.65%。资料显示,公司2020年受所处的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展现了多个发展亮点。一是主营业务市占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受益于公司客户结构优质、产品性能良好等因素,公司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销售量稳步提升。报告期末,公司形成约11万吨/年的三元前驱体产能、2.5万吨/年四氧化三钴产能,生产能力全球领先。二是公司基于产业协同及成本管控方面考虑布局了循环冶炼产业,形成镍、钴中间品湿法加工硫酸镍、硫酸钴以及锂离子电池循环回收产能,与前驱体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协同优势。三是技术研发实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公司始终坚持技术研发为第一驱动力,通过工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综合产出、提高品质保障能力。公司专注于研发、快速反应、工艺设备协同的优势,为公司持续获得产业链中优质市场份额提供重要支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7,010.70万元,同比增长53.93%,开发及改进的新品超过2000种,达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同时增强自身技术底蕴积累。四是募投项目加速推进 鉴于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的急速增长,公司IPO募集资金新建6万吨前驱体产能正按照公司整体规划加速进行,首期1.5万吨前驱体产能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投产,同步进行余下4.5万吨前驱体产能扩建,整体募投项目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全部完成。
【关键词】中伟股份,年报,正极前驱体
【新 材 料】华亚智能上市,募资3.50亿元加码精密金属(2021-04-09)
【摘要】 4月9日,中证网讯,4月6日,苏州华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亚智能”)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3043.SZ。招股说明书显示,华亚智能主营业务是专业领域的精密金属制造,以半导体设备领域结构件业务为发展核心,致力于成为半导体设备领域国内领先的集精密金属结构件制造、设备装配及维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制造服务商。此次IPO,华亚智能拟将3.5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精密金属结构件扩建项目、精密金属制造服务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招股说明书显示,华亚智能2018年至2020年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3.06亿元、3.11亿元、3.6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2亿元、0.54亿元、0.69亿元。华亚智能结构件产品具有定制化的特点,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且规格众多。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产品规格种类分别为1.73万种、1.61万种和1.85万种,每种规格产品的月产量从几件到上千件不等。华亚智能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精密金属制造行业的企业之一,以定制化研发的水平、优质的产品质量、柔性生产能力及灵活交付、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客户信赖。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与半导体设备业务领域,和新能源及电力设备、通用设备、轨道交通及医疗器械等其他业务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供应链关系。
【关键词】华亚智能,上市,精密金属
【新 材 料】中洲特种上市,拟募资2.50亿元(2021-04-09)
【摘要】 4月9日,中证网讯,今日(4月9日),上海中洲特种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洲特材”)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300963.SZ。招股说明书显示,中洲特材及子公司是专业从事以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抗冲击的高温耐蚀合金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IPO,中洲特材拟将2.5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特种装备核心零部件制品制造项目、研发检测中心二期建设项目、其他主营业务相关事务营运资金项目。详情如下: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1-6月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4.20亿元、5.94亿元、6.32亿元、2.8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59亿元、0.62亿元、0.30亿元。招股说明书显示,中洲特材主要从事特种合金材料领域内的高温耐蚀合金材料及制品业务,主要产品为以钴基合金、镍基合金为主要原材料的铸造高温耐蚀合金、变形高温耐蚀合金以及特种合金焊材等产品。
【关键词】中洲特种,上市,高温耐蚀合金
【新 材 料】明泰铝业2020年净利增长16.69%(2021-04-02)
【摘要】 4月1日,中证网讯,明泰铝业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33,422,818.97元,同比增长1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0,049,990.54元,同比增长16.69%。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5,288,430.81元,截至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657,824,114.44元。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3,342.28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5.45%;公司营业成本1,441,197.14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5.55%。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及成本增加主要系产销量规模增大所致。期内财务费用151,541,390.19元,同比增长420.11%。期内投资收益80,997,087.83元,上年同期为36,896,567.15元,同比增加。
【关键词】明泰铝业,铝箔,铝应用
【新 材 料】夯实钛白粉业务,鲁北化工2020年业绩稳中有升(2021-04-02)
【摘要】 4月1日,中证网讯,鲁北化工3月30日晚间披露年报,报告期内扎实推进生产运营,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并持续推进钛白粉项目的产能扩建,有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1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1亿元,同比增长2.59 %,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受疫情影响,2020 年年初公司经营业绩有所下滑,公司通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营生产,通过强化经营管理、开拓市场、内部挖潜、降本增效等措施,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 年下半年,公司经营调整效果逐步显现,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扭转了疫情对公司业绩的冲击。报告期内,公司扎实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完成收购金海钛业、祥海钛业,切入钛白粉行业,2020年,公司钛白粉业务收入对整体业绩贡献明显,实现收入14.17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48.33%。目前鲁北化工已发展成为拥有 10 万吨钛白粉、30 万吨甲烷氯化物、30 万吨磷铵、40 万吨硫酸、60 万吨水泥、0.25万吨溴素、100万吨原盐、100 万吨复合肥生产规模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公司旗下金海钛业的硫酸法生产工艺成熟可靠,目前已处于大批量生产阶段,钛白粉年产能超10万吨,并在扩建10万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旗下祥海钛业已有效掌握了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核心技术工艺,并在新建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
【关键词】钛白粉,鲁北化工,金海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