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313A完成过渡段和尾段限制载荷静力试验(2022-04-14)
【摘要】 4月14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AC313A直升机顺利完成过渡段和尾段限制载荷静力试验,试验的顺利完成标志着AC313A直升机在首飞前取得关键性的成果,为即将到来的首飞和型号的后续研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AC313A直升机过渡段和尾段限制载荷静力试验是型号首飞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试验,该试验旨在考核AC313A直升机过渡段和尾段以及用于安装尾减速器的飞机结构在飞行载荷下的静强度,验证AC313A直升机过渡段和尾段对《运输类...
【关键词】重要试验,强度,关键性
国产自主飞机型号冠一通飞GA20首项静力试验成功(2022-04-07)
【摘要】 4月7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国产通用飞机型号GA20近日在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上海分部开启了全机静力试验,4月2日18:19分,在民航江西审定中心的全程视频目击审查下,冠一通飞GA20飞机依据试验大纲,历时一小时,顺利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的首项试验,由此迎来了GA20型号合格审定的重大里程碑式节点。试验过程中,机翼承受了全机约4倍重力加速度的气动力的考验,挑战了GA20飞机机翼最严重工况的限制载荷并验证了机翼燃油箱密封性。...
【关键词】自主研发,核心技术,里程碑
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首飞成功(2022-04-01)
【摘要】 4月1日,腾讯网讯,3月29日17时50分,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顺利将浦江二号卫星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运载火箭的型谱建设。与过去不同,长征六号改火箭在国内首次采用伺服系统在线故障诊断与自适应重构技术。火箭飞行过程中,智能“大脑”会根据自我诊断后的结果,重新进行计算并分配控制指令,实现火箭飞行的智能控制。同时,火箭是通过无...
【关键词】新台阶,智能控制,预定轨道
沪东中华自主研制国内首套LNG船泵塔一体化升降平台成功应用(2022-03-24)
【摘要】 3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由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自主研制的首套LNG船泵塔一体化升降平台在H1831A船2号货舱顺利升顶,通过得船东、船检和GTT公司组成的联合验收组认可。这标志着,公司LNG船液货舱特殊区域关键工序的安装平台,正式实船应用,在关键工艺技术上实现突破。公司在该项目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并获授权。LNG船液穹泵塔区域的围护系统施工是整个液货舱建造的最后环节,施工效率直接影响LN...
【关键词】知识产权,提质增效,顺利升顶
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出全球重力场数据(2022-03-17)
【摘要】 3月17日,光明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山大学“天琴一号”卫星近期已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该项技术此前一直为美国和德国所垄断,“天琴一号”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罗俊说:“‘天琴一号’卫星并不是专门的重力卫星,它的目的是进行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
【关键词】国产自主卫星,技术验证,科技突破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渝企研发出5大航空汽车测试装备(2022-03-10)
【摘要】 3月10日,重庆日报讯,记者3月9日从两江新区获悉,位于该区的重庆凯瑞测试装备有限公司(下称凯瑞装备)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套航空刹车盘轴式动力试验台、国内首套航空轮胎高加速试验台等5大航空、汽车测试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航空刹车盘轴式动力试验台还完成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轮刹车系统的首次试验。凯瑞装备总经理助理、技术中心主任肖成诚介绍,通过核心的电惯量模拟技术,无论是波音747等大型飞机还是空客A320等中型飞...
【关键词】测试,集中攻关,技术保障
海油工程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建造完工(2022-03-03)
【摘要】 3月3日,腾讯网讯,2月2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海福陆场地顺利完工,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海洋油气平台导管架设计建造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开创了我国中深海油气资源经济开发工程建设的新模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深海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固定式海上油气平台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开发设施,具有甲板面积大、可变载荷大、结构安全...
【关键词】提升能力,深海资源,新突破
一箭二十二星,长征八号火箭破纪录(2022-02-28)
【摘要】 2月28日,科技日报迅,2月27日11时06分,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本次飞行试验搭载了海南一号01和02星、大运号(星时代-17)卫星、文昌一号01和02星、泰景三号01星等22颗商业卫星,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新纪录。这些卫星主要用于对地观测、低轨物联网通讯、空间科学试验,可提供资源调查、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支持、物联网分散终端数据采集、在轨科学试...
【关键词】新纪录,技术验证,组织实施
海油工程承建的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示范工程项目开工建造(2022-02-24)
【摘要】 2月24日,龙的船人网讯,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承建的海南海底数据中心示范工程项目,近日在特种设备分公司天津临港制造场地开工建造。标志着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正在开工的海底数据舱是数据舱plus,重达1300吨,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其罐体及法兰直径达3.6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据悉,数据中心运行时,会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传统的做法是用空调降温但需要耗费大量...
【关键词】综合优势,海洋装备,示范项目
中国超音速无人机雨燕试飞成功(2022-02-17)
【摘要】 2月17日,全球无人机网讯,近期,我国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就传来好消息,由该所自行研发的一款带有加力涡喷发动机的小型无人机:雨燕,研发成功。雨燕是一种超音速的无人机,就目前世界范围而言,能够达到超音速飞行的无人机并不多见。在此次实验中,雨燕实现了关键技术的指标验证,从而成为了这款无人机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报道表示,雨燕超音速无人机到达预定的位置和高度以后,其发动机进入加力状态,速度急剧提升,...
【关键词】不多见,难度大,优势
AG600飞机1003架机完成首次发动机试车(2022-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2月8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03架机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自2021年12月26日AG600飞机1003架机总装下线后,先后完成航电、动力环控、操纵液压等系统联调联试,在试车前开展发动机燃油系统、液压系统、防火系统、电源系统、指示记录系统等相关功能检查,完成发动机启封和试车应急演练。2月8日在完成冷转试验后,按1、2、3、4号发动机顺序完成首次试车,四台发动机系统状态良好,参...
【关键词】稳步推进,试车成功,首次
中国移动利用5G基站实现无人机低空探测(2022-01-27)
【摘要】 1月27日,全球无人机网讯,1月13日,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北京移动在北京延庆进行了全球首次利用5G基站探测低空无人机的产品原型测试和技术方案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单基站低空探测半径达到1000米。本次基于5G基站低空探测技术的验证将为低空无人机的安全监管技术提供全新思路和重要技术创新。随着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无人机在消费领域的普及,低空飞行安全也成为国家空域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包括空军、民航...
【关键词】技术创新,安全监管,有效探测
沈阳自动化所在空间机器人自主操控研究中取得进展(2022-01-20)
【摘要】 1月20日,搜狐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空间机器人自主操控方面取得进展,针对航天器平台和机械臂的动力学耦合提出基于时延估计的无模型解耦控制算法,相关研究成果以《Attitude Decoupling Control of Semifloating Space Robots Using Time-Delay Estimation and Supertwisting Control》为题,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上。由于外太空高低温、超真空、强辐射等恶劣环境...
【关键词】操作能力,精度,效率高
国内首款双座水上电动飞机成功取得型号合格证(2022-01-13)
【摘要】 1月13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日前,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研发制造的国内首款双座水上电动飞机——RX1E-S双座水上电动飞机成功取得民航局下发的型号合格证,这在全世界尚属首例,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电动飞机技术再上新台阶。据了解,RX1E-S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行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合在水资源丰富、生态保护标准高的景区和生态旅游区运行。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动...
【关键词】自主知识,优势,重要进步
东方电气成功研制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2022-01-06)
【摘要】 1月6日,搜狐网讯,12月30日,东方电气下属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13兆瓦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完成各项测试试验,顺利通过第三方型式试验认证,标志着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成功研制。据介绍,该型号风电电机可配套11.5至13.5兆瓦的海上平台,实现了我国大功率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自主研制能力的再突破。相比上一代10兆瓦机型,发电量可提升40%以上,具有风能利用率高、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年均10米/...
【关键词】成功研制,突破,成本低
AI助力太阳能无人机“超长待机”(2021-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依靠取之不竭的太阳能,太阳能无人机具备超长航时的特点,可在临近空间航行数周或更长时间,完成通信中继、环境监测等任务,极具发展潜力。近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无人飞行器实验室在《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发表论文,将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引入太阳能无人机轨迹研究,可更“智能”地规划飞行轨迹和路径,从而节省能源,使得无人机在空中工作更长时间。...
【关键词】超长航时,自主飞行,强化学习
长龙航空首个自主研发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2021-12-21)
【摘要】 12月2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长龙航空的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整体驱动发电机性能监控方法及装置》获批,这是长龙航空首个自主研发、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专利。此发明专利为民航业提供了一种利用飞机静态和动态特征数据、实时传感器数据、历史时序数据等多类异构数据,结合参数离散特征值,判断飞机关键部位性能趋势的方法,填补了飞机整体驱动发电机(IDG)预测性性能监控技术的空白。通过传感器采集目标飞机的...
【关键词】数据,自主发明,技术保障
沈阳自动化所磁热联合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2021-12-16)
【摘要】 12月16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在磁热联合驱动的微型软体机器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利用4D打印技术制备的软体机器人在近红外光和磁场的联合驱动下,展示了弯曲形变、夹取及搬运功能,在微结构搬运、药物控释等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上。软材料利用内部能量变化和外部能量供应来产生形状变...
【关键词】联合驱动,打印材料,研究成果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完成主结构合拢(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期,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中国海油南海东部陆丰15-1油田导管架在珠海顺利完成主结构合拢,标志着中国在超大型海洋油气平台导管架设计、建造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导管架相当于海洋油气平台的“地基”,用于支撑海上平台的庞大身躯与巨大吨位,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陆丰15-1导管架设计总高度达30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总重量达3万吨,所用钢铁可以...
【关键词】新突破,建造技术,导管架
全国最大深海装备综合试验船试航(2021-12-02)
【摘要】 12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9日,国内最大、首艘入级6000吨级大型小水面线双体深海装备综合试验船出海试航。该船为国内完全自主研制,由渤船集团建造,船东为七六〇所,总体设计单位七〇二所、详细设计单位七〇一所,重点配套单位为七一一所和七一二所,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单位众志成城的智慧结晶。该船为全焊接式钢质结构、双定距桨、直流组网综合电力推进、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的小水线面双体船。该船是采用以声学为基准...
【关键词】自主研制,综合试验,国际领先
国内首款3D打印小型转子发动机搭载无人机在西安成功试飞(2021-11-25)
【摘要】 11月25日,搜狐网迅,近日,由西安省企业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款3D打印小型转子发动机,在西安某飞行基地搭载无人机试飞成功。转子发动机可为无人机、巡飞弹及小型移动电源提供动力,与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活塞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和电池电机相比,具有推重比高、启动快速、体积小、航程远、成本低等优势,为解决无人机动力系统“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方案。参与此次研制试飞的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研发人员历...
【关键词】解决问题,高效,成本低
五新隧装推出国内首台曲臂凿岩(2021-11-18)
【摘要】 11月18日,搜狐网迅,北交所上市公司五新隧装11月17日披露,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曲臂凿岩台车,该款设备具有作业范围广、工法适应性广、施工效率高、有效控制超欠挖等优势,是隧道机械化施工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曲臂凿岩台车的研发与应用,彻底解决了台阶法施工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升了凿岩台车对不同围岩等级和不同施工工法的适应性,满足两台阶、三台阶、全断面等施工的所有工法,同时,遥控操作彻底解决了操作手培...
【关键词】突破,解决问题,适应性
国内首个飞机实体火试验验证平台通过验收(2021-11-11)
【摘要】 11月1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国内首个飞机实体火试验验证平台在航空工业津电通过验收,交付使用。该平台可验证在不同高度、速度、温度等条件下,飞机不同舱位发生火灾后防火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灭火能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平台成功验收后,津电航空防灭火设计专业团队将最先进的试验设备投入到了设计环节中,成功完成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舱半物理仿真实体火探测与灭火效果试验,试验一次通过,试验数据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设计要求,科研工作,安全保障
瑞士苏黎世大学利用AI实现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下的自主高速飞行(2021-11-04)
【摘要】 11月4日,全球无人机网讯,近期,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使四旋翼飞行器仅凭借使用机载传感和计算设备,在没有地图的未知复杂环境中自主高速飞行。该研究团队在一架自主四旋翼飞行器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使之可以在森林、建筑物、废墟和火车等未提前准备地图的环境中飞行,并能保持高达40千米/小时的速度,且不会撞到树木、墙壁或其他障碍物。所有这一切都是依靠四旋翼飞行器的机载相机和计算设备...
【关键词】计算能力,飞行路线,仿真环境
行距误差不超五厘米,新疆种植户全程机械化播种冬小麦(2021-10-28)
【摘要】 10月28日,央视网讯,霜降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霜降刚过,多地的秋冬种已经开始进行。这两天,新疆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种植户陆宏利正忙着抢抓紧农时播种冬小麦。两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按照预先设定的线路进行精量播种,实现冬小麦种植全程机械化。新疆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东梁村村民陆宏利: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下种均匀,每亩地控制在二十公斤。机器也是带导航的,播的直,行距误差不超过五厘...
【关键词】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
航空工业航宇某型翼伞、圆伞试验取得成功(2021-10-20)
【摘要】 10月2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日前,随着试验总指挥最后一架次空投指令的发出,只见降落伞从高空准确投下、有序张满、稳定落地,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试验的成功,标志着航空工业航宇大面积翼伞、圆伞的研制取得了一定突破,为后续的项目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次翼伞是航宇为某预研项目而设计的大型组合翼伞,翼伞面积之大,重量之重,开伞程序控制之复杂都是首次遇到。试验主要验证开伞可靠性、开伞程序控制方法和翼伞气动特性等...
【关键词】突破,奠定基础,试验数据
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跨入万米科考应用新阶(2021-10-14)
【摘要】 10月14日,搜狐网讯,近日,在刚刚结束的我国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以下简称“海斗一号”)取得世界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的大范围全覆盖声学巡航探测。其成功应用表明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正式跨入万米科考应用新阶段。“海斗一号”作为一款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具有独特的“三合一”多模式操控和作业模式,同...
【关键词】新阶段,作业模式,取得突破
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完成北极海底科考(2021-10-08)
【摘要】 10月8日,中国科学报讯,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考任务。日前,4名科考人员已随“雪龙2”号科考船返回。这是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近海底科考应用,其成功下潜为我国不断深化对北极洋中脊多圈层物质能量交换及地质过程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了重要资料。针对此次北极科考工作区高密集度海冰覆盖的特点,科研团...
【关键词】技术升级,探测技术,深海装备
天津公路首次使用3D打印摊铺和无人碾压(2021-09-23)
【摘要】 9月23日,搜狐网讯,9月16日,在津岐公路(东风大桥-南堤路)拓宽改造工程二标段建设中首次使用“3D打印摊铺”和“无人碾压”集群配合一体作业,这是天津市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一次全新尝试。津歧公路(东风大桥-南堤路)拓宽改造工程二标段长度2.7公里,施工项目主要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及绿化工程。改造后,路基标准断面采用天津市通用公路横断面布置形式,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路...
【关键词】全新尝试,问题导向,智慧化
航天科工研制的青茂口岸自助通关查验系统正式投入使用(2021-09-13)
【摘要】 9月13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9月8日,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正式开通,由航天科工旗下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研制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自助通关查验系统投入使用。航天信息为青茂口岸建设了100条出入境自助查验通道,包括数据交互、两地后台查验系统、指引系统及配套工程等,青茂口岸全部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24小时快捷通关模式,旅客使用“入境方”证件排一次队,即可完成澳门和珠海的出境及...
【关键词】数据交互,后台查验,配套工程
航空工业光电所首台海上升压站自动巡检系统交付用户(2021-09-07)
【摘要】 9月7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日前,航空工业光电所研制的首台海上升压站自动巡检系统顺利交付三峡大丰海上风力发电厂,并在试运行中表现优异。该系统是光电所自动巡检系统在海上升压站的首次尝试,也是光电所自主研制的首台挂轨型机器人。三峡大丰海上风力发电厂坐落在江苏盐城大丰区东沙沙洲北侧的小北槽——太平沙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共安装73台风力发电机组,并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
【关键词】巡检效率,技术突破,显著效果
微生物传感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2021-09-01)
【摘要】 9月1日,仪表网讯,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建明团队在微生物传感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传感器领域期刊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乙醛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尤其是食品和大气中,具有致癌性,是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急需开发一个快速、准确的乙醛检测技术。迄今为止,色谱法和传感器常被用于乙醛浓度的检测。色谱法虽然灵敏度高,然而复杂的衍生化前处理程序和漫长的检测过程极...
【关键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性价比高
我国气弹主动控制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主动抑振,可用于无人机(2021-08-26)
【摘要】 8月26日,全球无人机网讯,根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消息,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部气弹主动控制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外场试验,不仅创造了国内气动弹性主动控制飞行试验新的速度,还实现阵风减缓 30%的国内领先技术目标。据了解,这一主动飞行控制系统搭载于固定翼油动无人机。无人机起飞后,遇到了较为剧烈的阵风。在开启这项技术后,飞机的飞行振动得到了有效减缓,飞行平稳。具体来看,该技术在柔性的机翼翼面上通过主...
【关键词】飞行试验,安全系数,有效减缓
中原钻井公司机械钻速大幅提升(2021-08-25)
【摘要】 8月25日,搜狐网讯,8月16日,中原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采用高压水射流破岩技术,在顺北4-8H井施工中平均机械钻速达102.78米/时,刷新了顺北区块444.5毫米大井眼机械钻速最快纪录。该技术需要多台高压泵制出高压泥浆,通过不同钻头水眼增加压降,进一步提升泥浆从钻头喷出时压力,然后通过高流速的泥浆对井底岩石进行预破碎。同时,还能防止部分岩屑黏附在钻头,清除井底岩石,防止钻头重复破碎。顺北4-8H井是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
【关键词】高压泥浆,最快纪录,提速提效
气动院完成国内首期涡桨飞机全机带动力气动噪声风洞试验(2021-08-19)
【摘要】 8月19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航空工业气动院在FL-10风洞(8m低速风洞)开口试验段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期涡桨飞机全机带动力气动噪声风洞试验,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空白。为突破涡桨飞机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技术,气动院发挥气动噪声和滑流技术优势开拓创新进行技术攻关,开展了全机双发带动力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突破强干扰下声源识别、电机高精度控制等关键技术,试验数据可靠、精度高,为涡桨飞机降噪设计验证提供了高质...
【关键词】填补空白,技术验证,试验数据
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万瓦级半导体激光器综合测试系统研制”通过测试验收(2021-08-11)
【摘要】 8月11日,阿仪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承担的中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万瓦级半导体激光器综合测试系统研制”通过测试验收。会上,介绍了空天院承研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的总体情况及该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负责人、空天院正高级工程师麻云凤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并与与会专家讨论交流。验收专家组现场考核仪器设备总体研制情况并现场测试,肯定了研制核心器件积分球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研制情况,现场测试,技术攻关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下线(2021-08-05)
【摘要】 8月5日,环球网讯,8月2日,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中国中铁科工集团江苏南通制造基地下线,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将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的建设。该台机器人由中铁科工集团与中铁建工集团联合研制,长80米,自重460吨,有效跨度达69米,可架设最重120吨的梁体。为了让机器人变得聪明灵活,设备上安装了72个传感器、50个摄像头,构成了“网络中枢”;由32个轮胎组成的8条独立活动的腿,...
【关键词】建筑施工,填补空白,发明专利
北斗+5g+智慧医疗,北斗首次应用于医疗领域(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中国医疗科技网讯,7月20日下午,上海十院神经外科与上海交大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等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共建上海十院神经重症智慧医学诊治中心。据悉,双方在本次战略合作中,利用各自优势,紧密结合上海十院神经外科重症领域的广泛需求,以“北斗+5g+智慧医疗”,为更加积极高效解决广大患者的医疗诊治问题寻找更佳方案。神经重症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有可能前一刻还情况平稳,...
【关键词】实时回传,及时诊疗,医疗数据
新突破,AC352直升机成功完成不可用燃油量试飞科目(2021-07-22)
【摘要】 7月22日,中直网讯,7月12日下午,随着一个漂亮的单发滑跑着陆,AC352直升机在建三江湿地机场顺利完成了不可用燃油量科目试飞,沈阳适航审定中心审查代表通过视频直播目击试飞,实测不可用燃油量值符合预期,标志着AC352不可用燃油量适航条款的验证取得突破性进展,表明了AC352直升机优异的运营安全性。不可用燃油量是指贮存在油箱内但无法被发动机正常消耗的那部分燃油。不可用燃油属于直升机营运空重的一部分,对于惜重如金...
【关键词】飞行安全,符合预期,突破性
智能泡沫可让机器人模拟人类触觉(2021-07-15)
【摘要】 7月15日,同心智造网讯,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智能机器人在思维模式和行为表现上越来越接近人类,这仿佛不足为奇。但如果说机器人拥有像人类一样的“皮肤”,可以感知附近的物体,并在损坏时自我修复,是不是有点新奇。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智能泡沫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为“人工神经支配泡沫”或AiFoam。其是一种高弹性聚合物,由含氟聚合物与降低表面张力的化合物混合而成。该材料可让机器人皮肤模拟人类...
【关键词】自我修复,人类触觉,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