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600M全机首个机载设备鉴定适航目击试验顺利完成(2023-08-09)
【摘要】 8月9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迅,7月19日~28日,由航空工业上电研制的AG600M飞机的通舱前固态配电盒在广电计量检测(无锡)有限公司,开展了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类的四项设备鉴定试验,并在适航当局的全程目击下,顺利通过。目前,AG600M已经全面进入到设备鉴定试验的准备和实施阶段。作为AG600M接受适航目击的首批机载设备鉴定试验项目,本次试验包含温度高度、感应信号敏感性、射频敏感度(辐射和传导)以及雷电感应瞬态敏感性等...
【关键词】设备鉴定,实施阶段,顺利开展
通航首颗“国产心脏”获颁型号合格证(2023-08-02)
【摘要】 8月2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AEC2.0L航空重油活塞发动机获颁型号合格证(TC),完成了适航审定取证的关键一步。这是中国国产重油航空活塞发动机首次按照民用航空规章CCAR-33R2要求,完成全部适航验证,取得民航局颁发的TC。国产航空发动机在适航之路上,迎来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收获季,中国也首度拥有了完成TC取证、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电子控制的重油活塞发动机,可以为通用航空提供先进可靠的动力支持。据悉,AEC2...
【关键词】发动机,自主研制,广泛应用
国内首台氢能源地铁作业车下线(2023-07-25)
【摘要】 7月25日,人民网讯,7月21日,记者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获悉,国内首台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在湖北襄阳下线。与传统燃油作业车相比,该车全生命周期可累计减少碳排放225吨。这台氢能作业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提供牵引动力,设计时速80公里。一次加氢30分钟,即可让该车连续运行32小时。同时,该车运行时不用架设取电网,没有废气和噪声,可被广泛应用在地铁、隧道、矿山等作业领域。“氢能具有零排放、无污染、...
【关键词】新能源,地铁,积极意义
AG600飞机带模拟冰型高速测力风洞试验模型顺利通过审查(2023-07-18)
【摘要】 7月18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AG600飞机带模拟冰型高速测力风洞试验模型顺利通过局方审查。委任制造检查代表(DMIR)在现场签发了该模型的适航批准标签,该模型顺利通过局方审查为AG600飞机下一步的带模拟冰形高速测力风洞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模型将用于AG600飞机带模拟冰形高速测力风洞试验,试验计划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的FL-26风洞全模试验段进行。该模型的设计与加工任务由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
【关键词】风洞试验,奠定基础,飞机
重大突破,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发射成功(2023-07-12)
【摘要】 7月12日,中国科技网迅,7月12日9时00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火箭由此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据介绍,该火箭为两级构型,箭体直径3.35米,全箭高度49.5米,起飞重量219吨,起飞推力268吨。整流罩最...
【关键词】预定轨道,低成本,商业航天
国内首台无人智慧加油通航服务站在上海投放使用(2023-07-05)
【摘要】 7月5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国内首台无人值守智慧通航加油服务站落地上海高东直升机场并投放使用。中国航油通用航空航油供应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上海高东直升机场现由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运营,主要负责执行海上遇险(难)船舶、航空器、固定设施等搜寻救助任务,肩负着海上人命财产救助“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使命。该机场因救援任务突发频繁,飞机全天域、不定期飞行,供油时间要求紧等问题,给航油安全保障带来极...
【关键词】智慧加油,上海,航油供应
我国首个自研“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发布(2023-06-20)
【摘要】 6月20日,中新网讯,20日,我国首个航空安全与仿真研究实验室在珠海挂牌,并且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完全自研“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该项目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自研视景系统关键技术突破。据介绍,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是全球首个基于游戏科技和自研虚像显示技术打造的全新一代视景系统,使我国在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的视景引擎超写实仿真、高光学性能虚像技术等领域达到了世界先...
【关键词】先进水平,技术突破,模拟飞行
41颗卫星一箭上天,我国一箭多星纪录再次刷新(2023-06-15)
【摘要】 6月15日,新京报讯,6月15日13时30分,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3吨(轨道高度700公...
【关键词】运载火箭,预定轨道,多颗卫星
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2023-06-06)
【摘要】 6月6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迅,6月4日,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代号AGT-110)在深圳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因其极高的设计、制造、试验难度,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自主研制能力;因其极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价值,也成为世界强...
【关键词】工业强国,自主研制,前景广阔
3D打印技术造出新型钛合金(2023-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期,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研究团队将合金和3D打印工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钛合金,这种合金在拉伸下坚固而不脆。这项研究已发表在最新一起的《自然》杂志,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化学工程、空间和能源技术中应用的新一类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制带来希望。该团队表示,这些新合金的诱人性能可与商业合金相媲美。悉尼大学副校长西蒙·林格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
【关键词】3D打印,合金,希望
“新舟”60遥感机首次执行4500米以上高山区域飞行实验任务(2023-05-25)
【摘要】 5月25日,中新网讯,近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在青海省八一冰川地区组织实施了冰川透视航空与地面联合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航空平台的P波段、L波段、甚高频段(VHF频段)三波段雷达联合冰川探测实验,同时也是国产“新舟”60遥感飞机首次执行4500米以上高山区域飞行实验任务。本次实验对解决冰川厚度遥感...
【关键词】科学实验,坚定基础,技术开发
我国最大动力定位浮托平台完成安装(2023-05-15)
【摘要】 5月15日,科技日报讯,5月13日,在南海东部海域,重量超过15000吨的恩平20-4钻采平台上部组块与导管架完成安装,创造了国内海上油气平台动力定位浮托安装重量的新纪录,填补了我国动力定位浮托自主设计安装技术空白,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恩平20-4平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及安装,可实现钻修井、智能采油、油气水综合处理以及伴生气回收利用等多项功能。平台由上部组块和导管架两部分组成,上部组块...
【关键词】技术空白,重要意义,海洋强国
我国新型城际市域智能列车问世(2023-05-09)
【摘要】 5月9日,科技日报讯,我国城际市域列车有了全新“升级版”。5月7日,记者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新型城际市域智能列车(CINOVA2.0)在青岛正式发布。其在国内城际市域列车领域首次采用智能辅助驾驶、数字孪生等“黑科技”,搭载30多项智能化配置,实现行车、服务、运维等全运用场景智能化。该智能列车专门用于城际市域铁路,是我国首款城际市域列车的智能升级版。在继承城际市域列车“快起快停、快速乘降...
【关键词】新技术,新材料,智能辅助
中国科研团队让机器人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识别地形(2023-05-05)
【摘要】 5月5日,中国新闻网讯,哈尔滨工业大学5月4日发布消息,该校机电学院高海波教授团队在野外足式机器人环境认知学习与自主导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可用于足式等复杂环境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星球探测、野外救援等任务,并为物理智能系统提供典型案例。研究人员以法向或切向足地作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模型——数据的无监督学习框架。该研究首次提出具有认知冲突解决能力的增量式在线学习方法,使机器人能够通过视觉与...
【关键词】重要进展,机器人,典型案例
亚洲最大推力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考台试车成功(2023-04-25)
【摘要】 4月25日,中新网讯,记者2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六院)获悉,该院“中国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中心”所属亚洲最大推力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首次考台试车圆满成功。航天科技六院科技委主任谭永华表示,该试验台顺利建成,并圆满完成考台试车,标志着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试验能力大幅提升,在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该试验台为双工位设计,基础承载推...
【关键词】圆满成功,顺利建成,重大突破
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试运行(2023-04-20)
【摘要】 4月2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4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常务副总指挥、常务副总师、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最新进展:“目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开展联合调试试运行工作。部分装置已经在为用户提供科研服务。预计今年底整体工程完成验收。”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在哈尔滨揭开神秘面纱,我国航天领域又新增一个大国重器...
【关键词】主体建设,科研服务,航天领域
我国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飞行器减阻微纳结构(2023-04-10)
【摘要】 4月10日,科技日报讯,记者3月27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一举破局当前国际飞行器减阻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科技查新显示,其减阻率提高52%,减阻风向摄动角度从35°增加到了60°。“减阻是航空航天领域长期关注的焦点,不仅影响着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与布局优化,在能源价格飙升的当下,更对飞行器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有着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团队何洋...
【关键词】技术性,性能极限,最小阻力
首架空客A350货机部件已制造完成(2023-04-06)
【摘要】 4月6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简单飞行4月5日报道,空客已经生产出了首批零部件,将组成“世界上最高效的大型货机”A350货机。到目前为止,空客生产的部件属于飞机的中心翼盒。这些部件与空客A350客机上的部件类似,但采用了加固的地板梁,以支撑最重的托盘和集装箱。空客A350F预计于2025年投入使用,将提升货机效率。在疫情期间,货运市场经历了一次繁荣,虽然后来有所减弱,但需求仍然很大。空客A350F与它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波...
【关键词】高效,需求,货运市场
我国自主研制四座氢燃料内燃机飞机验证机成功首飞(2023-03-29)
【摘要】 3月29日,中国科技网讯,3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倡导的首款四座氢内燃机飞机验证机在沈阳某机场完成首飞。此飞机搭载一汽集团基于“红旗”汽油机研发的国内首款2.0L零排放增压直喷氢内燃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以氢内燃机为动力的通航飞机。据介绍,该飞机是在辽宁省科技厅“四座氢内燃机飞机验证机研制”项目资助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组织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2021年开始开展项目研制工作。由于氢内燃机对氢气纯...
【关键词】价格优势,验证机,双碳
国内首次考虑坠撞环境影响的大型民机乘员应急撤离模拟试验圆满成功(2023-03-21)
【摘要】 3月2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航空工业强度所在国内首次开展了考虑坠撞环境影响的大型民机乘员应急撤离模拟试验。本次应急撤离试验是强度所承担的“结构坠撞与客舱安全”课题中对客舱乘员安全的集成验证试验,对完善我国民机适坠性验证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应急撤离是民机可生存坠撞事故中实现乘员脱险的必经环节,是保护乘员安全的最后屏障。目前,应急撤离适航演示试验及相关试验研究对坠撞场景因素考虑不足,无法开...
【关键词】技术体系,重要意义,模拟实验
我国首个智轨“零碳工厂”上线(2023-03-15)
【摘要】 3月15日,科技日报讯,3月10日,记者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获悉,在中车株洲所碳资源研究团队助力下,四川中车铁投成功获得PAS2060碳中和达成证书,成为我国首个智轨“零碳工厂”,可实现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回收产品的全过程绿色环保。该智轨“零碳工厂”位于四川宜宾,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横贯市境北部,自然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工厂能利...
【关键词】绿色环保,电动化,提供样本
中科大提出热固性材料新型3D打印方法(2023-03-07)
【摘要】 3月7日,新浪网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所副教授李木军、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王柳与南加州大学教授Yong Chen合作,提出了一种原位双重加热(ISDH)策略,成功实现了对具有多种流变性质和功能特性的热固性材料的墨水直写(DIW)打印。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热固性材料在交联后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具有非常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近年来,热固性材料在软体机器人和柔性电子等领域...
【关键词】稳定性,重要意义,成型效率
“新舟”60遥感机重大科技项目获中国电子学会殊荣(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2月21日,中国电子学会发布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公告。基于“新舟”60遥感机平台,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与航空工业西飞民机等单位联合开展的“航空遥感系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得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唯一的科技进步特等奖。“航空遥感系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空天院与航空工业西飞民机等单位积极落实党中央有关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在...
【关键词】战略部署,指标领先,应用推广
济宁将建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建设(2023-02-23)
【摘要】 2月23日,搜狐网讯,位于邹城的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是山东省2023年重大项目,依托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全产业链优势,这里将建成全国首个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济宁能源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基建设备部部长符建华:“目前,我们现场有防洪墙、船台区及船体联合车间,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建设,土方工程、桩基施工均比我们的进度计划提前,预计12月底完成整个船厂的建设,我们争取在年底开始建造投...
【关键词】首个,新能源,船舶制造
“微笑”卫星完成赴欧星箭联试,实现三项“首次”(2023-02-16)
【摘要】 2月16日,中国科技网讯,16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微笑”卫星)任务团队,赴位于荷兰的欧空局欧洲空间技术中心开展卫星初样星箭联合试验,顺利完成接口对接、卫星分离和冲击试验,试验实现三项国内“首次”。“这是2020年1月SMILE任务级初样设计评审后的又一次中欧现场交流活动,也是SMILE任务研制过程中的里程碑节点。”中科院...
【关键词】交流活动,里程碑,首次出口
我国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成功应用(2023-02-08)
【摘要】 2月8日,科技日报讯,日前,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在山西矿区完成工业性试验并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现场验收,标志着智能化快掘系统在山西省复杂地质条件的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据悉,该系统所试验应用的煤矿位于山西吕梁境内,地质条件复杂,巷道断面大、倾角大,支护强度密集,顶底板为泥岩、石灰岩,地质较软、易垮落,在掘进作业过程中,经受着涌水量大、...
【关键词】智能化,一体化,打破记录
试飞成功,西工大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2023-01-31)
【摘要】 1月3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日前,在靖边通用机场(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一架外形新颖的飞机从跑道上起飞,自由地飞行在蔚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的缩比试验机试飞的场景。作为系列关键设计技术飞行验证的摸底试飞试验,此次试验进行了试验机的起降、通场、规划航线自主飞行等科目测试,圆满完成了预期的飞行计划。飞行试验由西工大牵头的国内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研究团队组织...
【关键词】摸底试飞,技术验证,里程碑
淮南市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再添“大国重器”(2023-01-17)
【摘要】 1月17日,搜狐网讯,1月16日上午,中铁十五局和唐兴装备联合打造的小直径硬岩泥水平衡盾构机“沂蒙一号”,在大通工业园区唐兴非开挖装备产业园成功下线,这是唐兴公司首台盾构机,也是安徽省民营企业首台盾构机,标志我市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再添“大国重器”。“沂蒙一号”盾构机下线后,将服务于中铁十五局集团山东国能热力管网盾构工程项目,该工程是山东省临沂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民生工程。众所周知,盾构机是高端...
【关键词】典型代表,里程碑,成功下线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正式交付使用(2023-01-12)
【摘要】 1月12日,中国科技网讯,1月12日上午,圆满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顺利入泊母港——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正式交付使用。“珠海云”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持制造,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首张智能船舶证书。其设计建造贯彻了“绿色智能”“无人系统科考支持”和“未来感”等设计理念,主体...
【关键词】科考船,设计理念,自主航行
AC311A直升机获新突破(2023-01-05)
【摘要】 1月5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向航空工业昌飞颁发了AC311A直升机加装消防吊桶设备补充型号合格证(STC),标志2022年AC311A型机加装消防吊桶STC取证工作圆满完成,本次取证也是AC311A直升机在加装农林喷洒设备、电力巡线设备STC取证后的又一突破。近年来,随着通航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工业昌飞积极响应国家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以满足客户对于民用直升机的任务设备需求为切入点,持续探索直升机通航...
【关键词】取证工作,应急救援,直升机
中国复眼成功“开眼”,拍摄国内首张地基雷达三维月面图(2022-12-29)
【摘要】 12月29日,中国科技网迅,位于重庆市的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也就是中国复眼,近日完成一期工程的安装调试和开机观测工作,成功拍摄出国内首张地基雷达三维月面图。据了解,大规模分布孔径雷达类似于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虽然单一雷达功率有限,但是由于雷达和雷达之间的功率叠加,因此可以实现超远程探测功能。据介绍,与中国天眼不同的是,中国复眼可以自己发射电磁波,并能接收回波,从而对太阳系内的小行星和...
【关键词】超远程,探测功能,奠定基础
中国实现生物航煤绿色国际货运首飞(2022-12-22)
【摘要】 12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12月19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首次加注我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的国际货运航班,从杭州起飞,经过12个小时飞行,安全抵达比利时。这是今年我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煤首批规模化生产以来,国际货运航线首次开启可持续燃料绿色航空。生物航煤属于可持续航空燃料,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餐饮废油、动植物油脂、农林废弃物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
【关键词】规模化,航空燃料,自主研发
国机重装“ACP1000主管道项目”荣获全国质量奖(2022-12-15)
【摘要】 12月15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日,“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获奖名单揭晓,国机重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6号机组ACP1000主管道项目”喜获“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凸显了公司产品质量优势。据介绍,主管道作为核岛关键主设备之一,是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主循环泵的大型厚壁承压管道,是核蒸汽供应系统输出堆芯热能、形成封闭回路的“大动脉”。通过成功研制ACP1000主管道,国机重装获得授权专...
【关键词】质量优势,国家标准,授权专利
船舶工艺所迈出LNG围护系统密性检测关键一步(2022-12-06)
【摘要】 12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以下简称:船舶工艺所)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签订6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薄膜型LNG燃料舱围护系统密性检测合同,这是继去年该所首获密性检测三级人员证书后,打破外国检测机构和外籍人员垄断国内LNG围护系统密性检测被动局面,迈出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承担LNG围护系统密性检测的关键一步,也填补了中...
【关键词】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协同优势
130吨级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22-11-28)
【摘要】 11月28日,央视网讯,11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成功完成首次试车。该型发动机是瞄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复使用打造的天地往返动力装置,将有力支撑我国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发展。据了解,该型发动机使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作为燃料,具备可重复使用能力,有综合性能高、拓展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发动机部分零组件采用3D打印、自动化焊接、智能装配等新工艺技术。在高压补燃两次点...
【关键词】发动机,重复使用,活动需求
我国首艘4万方LPG船下水,为该船型“零”的突破(2022-11-21)
【摘要】 11月21日,搜狐网迅,11月16日,江南造船0号船台迎来年度收官之作——40000立方米中型液化石油气船“MIRAI”号(H2723)顺利下水。该船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与日本KUMIAI的首次合作,也是江南造船建造的第一艘MGC,实现了我国在该船型上“零”的突破。该船采用“节能、环保、智能”理念,是江南造船全新自主研发的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Panda 40P)。该船总长180米,型宽30米,入级美国船级社(ABS)。全船货舱布置3个独...
【关键词】顺利下水,首次合作,国际领先
招商工业海门基地首制1600T风电安装平台合拢(2022-11-17)
【摘要】 11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6日上午10点18分,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成功举行招商租赁1600T风电安装平台项目首制船合拢仪式。南通海事局领导、招商租赁船东方代表、CCS和BV船级社代表、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总经理室领导班子、各部门领导以及现场项目组成员出席了此次仪式。自开工以来,建造团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相继克服了因疫情管控、高温天气、限电等因素对设计、采购、生产造成影响,第一个分段交涂装到机舱16个分段总组完吊...
【关键词】生产建造,按期交付,满足需求
30家企业入选首批国家“数字领航”示范名单(2022-11-10)
【摘要】 11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今年工信部首次提出“数字领航”企业示范方向,是基于当前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转型价值成效凸显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多方面评价,遴选一批技术实力强、业务模式优、管理理念新、质量效益高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担当制造业领航重任,彰显数字化转型“中国力量”,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试点示范,数字化,融合发展
全国首个北斗时空智能技术应用宁波舟山港(2022-11-02)
【摘要】 11月2日,搜狐网讯,“移动—下索—起吊—放置集装箱,6台搭载北斗时空智能技术的远控龙门吊,在远程控制中心发出的指引下,自主移动,高效作业。”近日,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对外揭晓“全国首个北斗时空智能全场景应用港口”。该智能技术以北斗为基础,通过时空智能,将生产要素数字化,场地、泊位、集卡、桥吊、船舶、集装箱等码头机械设施仿佛走在“隐形的轨道”。“龙门吊的自动行驶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机器...
【关键词】北斗,智能技术,算法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研制获重大突破(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搜狐网迅,近日,我国首型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凤州试验区进行了300s长程试车,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该发动机具有比冲高、起动入口压力低等特点,将用于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二级动力装置。自9月28日以来,该台发动机共完成3次650s试车,三战三捷,各项指标基本满足总体要求,标志着该型发动机关键技术已突破。大尺寸钛合金喷管延伸段方案是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
【关键词】试车,关键技术,载人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