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研制出高效制造绿氢的催化剂(2022-01-28)
【摘要】 1月28日,制造绿氢的方法之一是电解水,借助催化剂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但目前这一过程需要用到昂贵的金属元素。据美国《每日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和韩国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新的水分解工艺和催化剂材料,可最大限度提高绿氢的生产效率,且成本低廉、容易获得。最新研究首席研究员、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晟祐(音译)说:“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其氧化物基底用到的贵金属元素更少,其电解水性...
【关键词】绿氢,催化剂,美韩
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实现超快操控(2022-01-19)
【摘要】 1月17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教授等于国内外合作者共同合作,实现了硅基自旋量子比特的超快操控,其自旋翻转速率超过540MHz。这也是目前为止,国际上已报道的最高值。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以其长量子退相干时间和高操控保真度,以及其与现代半导体工艺技术兼容的高可扩展性,成为量子计算研究的核心方向之一。高操控保...
【关键词】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
新纳米材料实现农产品中黄酮快速高效分离与富集(2022-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高新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标准物质创新团队围绕国家营养导向型农业标准物质需求,针对农产品中黄酮类功能性活性成分的富集效率低,影响测量准确性等问题展开攻关,研究揭示纳米材料特异性富集及高效离子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该复合材料具备作用位点密集和吸附容量大等优点,实现了农产品中目标黄酮的快速高效分...
【关键词】新纳米,农产品,黄酮
可储氢的“纳米巧克力”结构创建(2022-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高新网讯,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ACS Nano》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方法,可将纳米粒子变成简单的储氢库。DESY纳米实验室负责人安德雷斯·斯蒂尔领导的团队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将氢储存在由贵金属钯制成的直径仅为1.2纳米的微小纳米粒子中。钯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氢的事实早已为人所知。这些微小粒子足够坚固,它们由稀有贵金属铱制成的核也很稳定,并附着在石墨烯载体上...
【关键词】可储氢,纳米巧克力,德国
满足材料业需求,准确率达95%,机器学习预测复杂新材料合成(2021-12-29)
【摘要】 12月23日,科技日报讯,据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和丰田研究所研究人员已成功应用机器学习来指导新纳米材料的合成,消除与材料发现相关的障碍。这种训练有素的算法,可通过定义数据集来准确预测可用于清洁能源、化学和汽车行业燃料的重要催化剂。研究团队通过使用聚合物笔光刻技术开发了“巨库”,这是一种大规模并行纳米光刻工具,能够每秒对数十万个特征进行特定位置的沉积。在19次预测中,机...
【关键词】机器学习,新材料,预测
碳纳米管“变身”超微型晶体管,宽度仅为人类头发丝的1/25000(2021-12-29)
【摘要】 12月29日,科技日报讯,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历时5年,使用一种插入电子显微镜的独特工具,制造出了一种超微型晶体管,其宽度仅为人类头发丝宽度的1/25000。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或许可以借助碳纳米管制造出节能的纳米晶体管,以超越由硅制成的微处理器,但控制单个碳纳米管的“手性”(决定了碳原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最...
【关键词】碳纳米管,超微型,晶体管
挑战锂电池?美国研发新型钠硫电池:充放300次依旧稳定(2021-12-24)
【摘要】 12月15日,财联社讯,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式钠硫电池,解决了同类电池普遍面临的枝晶等问题,让电池的寿命更长,历经300次充放电仍然能保持性能稳定。最新研究负责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材料研究所所长阿鲁姆甘·曼提拉姆教授说:“钠和硫含量丰富,对环境无害,而且成本更低,钠硫电池堪称一种‘梦想电池’。结果表明,新电解液可以防止硫溶解,从而解...
【关键词】美国,锂电池,钠硫电池
中科大研制出新型航天器防护材料(2021-12-06)
【摘要】 12月6日,《安徽日报》讯,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这种新材料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层状结构的启发,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有望取代现有的聚酰亚胺基复合膜材料。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聚酰亚胺薄膜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绝佳的热稳定性和突出的耐化学性,而成为太空探测器“...
【关键词】中科大,新型航天器,防护材料
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获突破(2021-11-02)
【摘要】 11月2日,《中国科学报》讯,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裴素朋在太阳能有机电池阴极界面修饰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能源快报》。研究人员将三聚氰胺掺杂到阴极界面材料PFN-Br中,通过优化掺杂比例使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基于PM6:Y6的未掺杂器件效率为16.54%,掺杂0.25%三聚氰胺后,器件效率显著提高至17.44%。同时,该方法具有很...
【关键词】太阳能,有机电池,上海
中石油丙烯酸催化剂自主技术获奖(2021-11-02)
【摘要】 11月2日,《中国化工报》讯,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上,高空速、高选择性丙烯醛、丙烯酸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兰州石化公司、兰州金润宏成石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完成。经过多年攻坚,该中心的科研人员发明了复合活性相缺陷位控制方法,开发出提高丙烯转化活性兼顾高产物选择性的催化剂,使丙烯处理...
【关键词】丙烯酸催化剂,甘肃省,中石油
全球第五大聚烯烃生产商出炉(2021-11-01)
【摘要】 10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4日,塔斯社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最大的石化公司西布尔和俄罗斯炼油和天然气加工业巨头塔伊夫集团已达成一项资产合并协议。至此,两家公司顺利完成合并,将成为全球第五大聚烯烃和聚烯烃弹性体生产商。塔斯社数据显示,合并后的西布尔和塔伊夫公司的总估值可能达到约268亿美元。据悉,西布尔和塔伊夫在今年4月份即宣布将合并部分资产。两家公司资产合并后,西布尔位于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下卡...
【关键词】全球第五大 聚烯烃 生产商
SABIC新建PP复合物产线投产(2021-11-01)
【摘要】 10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宣布,该公司已投产其位于比利时根克的新建聚丙烯(PP)复合物生产线,并扩大了该厂PP复合物产能。该公司表示,新建生产线将使用SABIC在德国盖尔森基兴和荷兰赫伦的PP工厂提供的原材料。
SABIC公司PP业务总经理Lada Kurelec称,该投资是SABIC通过先进PP复合物解决方案实现增长战略的一部分。该解决方案旨在满足汽车、家用电器和消费品等客户行业产品轻质化应用需求...
【关键词】SABIC,PP复合物,产线投产
太化科源达改进甘脲工艺(2021-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化新网讯 近日,太化集团有机化工厂科源达公司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了甘脲系列产品工艺优化、提质降耗,提升竞争力的目标。甘脲是四甲氧甲基甘脲的主要原料,是该公司精细化工的主打产品。该公司崔文华创新团队坚持对甘脲产品生产流程进行科学分析测试,反复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不断调整生产工艺和组织流程,最终摸索出尿素过量60%精确控制物料反应温度的方法,使成品产出率由原来每批0.75吨提升到1吨以...
【关键词】太化科源达 改进 甘脲工艺
普渡大学研发出最白涂料(2021-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普渡大学宣布,其研究人员研发出的白色涂料,被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认定为世界上最白的涂料。据了解,该涂料以硫酸钡微粒为主要原料,对太阳光的反射率达98.1%,超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白色涂料80%~90%。当其应用于建筑物的墙壁或屋顶时,与周围环境相比,温度升高的可能性较小。预计这种涂料商业化应用进程将加快。
【关键词】普渡大学 最白涂料 吉尼斯世界纪录
上海大学:锆基非晶合金有明显地促进骨愈合能力(2021-10-09)
【摘要】 10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康博士后与上海同仁医院付饶博士、上海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刘兴旺博士合作,研究了非晶合金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相关结果以题为“Oste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of a bulk metallic glass for biomedical implants”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非晶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合金材料,因其综合性能优异获得了生物领域广泛地关注。相比于传统合金材料,锆基非晶合金...
【关键词】上海大学,锆基非晶合金,骨愈合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由天然甘草酸定制水凝胶,为柔性传感器设计提供新灵感(2021-10-09)
【摘要】 10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胡君近日通过天然甘草酸等物质定制水凝胶,为柔性传感器设计提供新灵感,相关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迄今为止,源自水凝胶材料的柔性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通过简单、绿色的方法制备高性能、多功能的水凝胶,以满足人类长期直接接触的各种需求,是紧迫而有前景的。最近,由天然甘草酸(GL)和生物相容性聚乙烯醇(PVA)在水/甘油...
【关键词】北京化工大学,天然甘草酸,柔性传感器
日本京都大学学者发现新型钠硫电池,适用于150°C中温操作(2021-10-09)
【摘要】 10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尽管钠硫(Na-S)电池表现出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前景,但由于其工作温度高于300℃而带来的安全性、实用性和通用性问题严重阻碍了钠硫电池的应用。降低工作温度会由于形成绝缘的S/聚硫化物、降低钠离子在β“-氧化铝固体电解质(碱)中的导电性、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金属钠金属枝晶生长以及发生穿梭效应等而阻碍钠硫电池的性能。来自京都大学的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钠硫电池,它集成了由...
【关键词】日本,新型钠硫电池,中温操作
山西省科研团队在磁电功能材料领域取得重大进展(2021-10-09)
【摘要】 10月9日,山西日报讯,山西师范大学先进磁功能材料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日前在磁电功能材料领域连续发现层依赖铁电极化和近邻层结构相变诱导的非线性磁耦合等现象。这些发现丰富了二维材料家族的层依赖物理特性,为有效构建极化关联的低能耗存算一体纳米器件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研究团队制备出超大尺寸、原子级超薄、结晶质量高的硒化铟单晶纳米片,发现具有由相邻层间原子反平行堆垛带来的层依赖铁电极化现象,并且发现硒...
【关键词】山西,磁电功能材料,进展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纳米器件用于胰腺肿瘤诊疗(2021-09-16)
【摘要】 9月16日,中国科学报讯,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陈浩、汪圣尧团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授王浩团队合作,针对“癌症之王”胰腺癌设计了一种多肽—半导体杂化生物信号处理器(BSP),用于胰腺肿瘤光声成像和线粒体靶向声动力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ano Today。通过半导体纳米材料,将辐射或非辐射波的能量转化为活性氧物种(ROS),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胰腺癌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及其对ROS的敏感度通常与正常细胞不...
【关键词】纳米器件,胰腺肿瘤,诊疗
中国科学院提出新型异质结构纳米片,用于提高锂硫电池能量密度和寿命(2021-09-13)
【摘要】 9月13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先进储能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锂硫(Li-S)电池的快速发展,锂硫电池具有高理论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天然丰度和硫元素的环境友好性等诸多优点。然而,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仍然受到一些固有问题的阻碍,例如硫/硫化锂 (Li2S) 的绝缘性、可溶性多硫化物不可避免的穿梭效应以及循环时的体积变化。开发同时实现高的重量、面积和体积容量以及高倍率和循环稳定性性能的新型电极材料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新型异质结构纳米片,锂硫电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研究有助于SrTiO3光催化剂设计(2021-09-13)
【摘要】 9月13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年来,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催化反应分解水产生氢气,已成为发展永续氢能源的重要课题。其中,光催化将纯水分解为计量比的氢和氧是本领域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即全分解水。而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SrTiO3半导体材料由于其较宽的禁带宽度(3.2 eV),可在紫外线(UV)光照射下并且在未施加任何电位的情况下进行全水分解,是理想的单光子系统全水分解光催化剂。由于半导体催化剂光生载流子迁移率低、易复合、...
【关键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SrTiO3光催化剂设计
我国实现选择性分离膜的精密构筑(2021-09-13)
【摘要】 9月13日,科技日报讯,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消息,该校徐铜文教授团队构筑了一种亚2纳米共价有机框架(COFs)膜,并表现出较高的一价阳离子渗透速率和极低的二价阳离子透过率,实现了高效的离子传输与分离。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先进材料》上。该研究成果表明,构建具有丰富氢键位点的COFs多孔膜,在保持离子渗透速率的同时,能显著提高离子选择性,不但为离子在亚2纳米受限空间中的传输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
【关键词】选择性分离膜,精密构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LAC发现:电池材料在极冷环境中出现裂纹(2021-08-31)
【摘要】 8月30日,新材料在线讯,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Department of Energy's 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发现这一问题中存在被忽视的方面: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储存锂离子电池,电池中的某些部分会出现裂纹,并与周围材料分离,从而降低电存储容量。SLAC研究人员Yijin Liu和Jizhou Li观察正极在寒冷天气下的性能,并发现了这一点。当电池运行时,电子会流入正极部分。初始研究发现,比起在较暖环境中储存...
【关键词】美国能源部SLAC,电池材料,极冷环境
石河子大学:超细MFe2O4 (M: Co, Ni, and Zn)的合成及电催化机理(2021-08-31)
【摘要】 8月30日,新材料在线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的重金属,由于很难在自然条件下被降解,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发生富集,最终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因此,如何实现对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阶段,重金属离子检测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虽然传统方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检测性能,但由于仪器价格高昂,需要专人操...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超细MFe2O4,重金属
Nat. Commun.:扭转双层石墨烯界面的弹性毛细管清洁(2021-08-31)
【摘要】 8月30日,新材料在线讯,尽管层状范德华(vdW)材料涉及大量界面区域,并且这些界面经常受到污染,但是层间的vdW相互作用可能会将界面污染物挤压到纳米鼓泡中。更有趣的是,这些纳米鼓泡可以自发地融合成更大的纳米鼓泡,更容易被挤出原子沟道。这种不寻常的现象被认为是由封闭液体毛细作用驱动的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然而,其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因为之前没有意识到片材弹性所起的关键作用。有鉴于此,近日,中科院国家纳米...
【关键词】Nat.,Commun,石墨烯,毛细管
浙江大学杜淼/宋义虎/吴子良/郑强:具有边界超润滑的仿生、可回收、可拉伸水凝胶(2021-08-31)
【摘要】 8月30日,36氪讯,虽然水凝胶表现出优异的低摩擦性能,但它们的摩擦系数不能满足生物学的要求,特别是在低滑动速度下。受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的自然润滑机制的启发,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 80 引入生物友好的聚乙烯醇 (PVA) 水凝胶中,构建具有超润滑的复合水凝胶。这种组合使 PVA 水凝胶在极低的滑动速度 (0.01 mm/s) 下具有超低摩擦系数 (10-3 至 10-4)。吐温 80 胶束和聚集体与疏水模具一起,在水凝胶表面产生粗糙表面和...
【关键词】浙江大学,水凝胶,仿生
《Chem》用于释放阳离子货物的层状超分子水凝胶材料(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由于水中阴离子识别和从头凝胶剂设计具有挑战性,因此由主客体阴离子识别触发的水凝胶很难实现。最近,马萨里克大学ZoranKokan博士/Vladimír?indelá?教授团队报告了这样一种基于 bambus[6]uril 阴离子受体 BU 的水凝胶系统。尽管 BU 本身不是凝胶剂,但在碘化物或高氯酸盐的存在下选择性地形成水凝胶。由 NMR、ATR-IR 和单晶 X 射线表明,BU 的阴离子识别控制着水凝胶化。通过 SAXS、cryoSEM 和全息...
【关键词】阳离子货物,层状超分子,水凝胶
化学所侯剑辉/山大郝晓涛《Joule》:创纪录!有机光伏转化效率达到18.86%(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有机光伏电池凭借其质量轻,吸收光谱和机械性可调等优良特性,成为能源界的潜力宠儿。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有机光伏电池经历了不断的更新换代,其能源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18%。然而,相比于它的无机“同行”(硅基、钙钛矿和砷化镓)们,巨大的能量损耗是有机光伏电池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其转换效率必将打破瓶颈,再创新高。有机光伏电池中的能量损耗主要来自于辐射性和...
【关键词】中科院化学所,山大,有机光伏
日本UNIST寻找锂离子电池中的阳离子替代物(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锂离子电池可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提供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电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下一步需要开发更好的电池,为电子设备提供更持久的动力。提高电池性能的一种有前景技术,是在正极材料中对阳离子进行原子取代。然而,要系统地进行实验,并确定理想的不同替代基阳离子,过程复杂且成本高,只能通过模拟来缩小选择范围。以往研究报告过,使用基于模拟的方法,可以...
【关键词】日本UNIST,锂离子电池,阳离子替代物
使用石墨烯量子点合成具有高金属负载量的单原子催化剂(2021-07-30)
【摘要】 7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原子分散的过渡金属 (TM) 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特性,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原子利用率, 更重要的是,与块状或纳米级催化剂相比,原子分散级催化剂呈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在高温条件下,金属原子和固体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对于限制孤立原子聚集至关重要。最常用的载体基质是碳,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与 TM 原子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以及它本身具有高度可调性、高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性。迄今为止,...
【关键词】石墨烯量子点,单原子催化剂,电子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赵海燕课题组--真空冷冻干燥法制氧化石墨烯/Fe2O3纳米复合材料高效催化热分解高氯酸铵(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这里,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法合成制备了GO/Fe2O3 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热 分解高氯酸铵 (AP) 。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后的 GO 与原始 GO 一致。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分析显示,氧化铁纳米颗粒锚定在GO片之间。探究了Fe2O3: GO不同比例下对AP的催化作用,其中3 wt% 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相对于纯AP,对应的AP热分解温度大大降低。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阐述了协同效应,结...
【关键词】清华大学,赵海燕,氧化石墨烯
中科大余斌《ACS nano》:受蜗牛和树蛙粘附机制的启发,设计具有高粘性的阻燃纳米结构聚合物涂层(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建筑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30%,使用保温材料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对能源、资源紧缺的我国尤为重要和必要。目前,建筑市场上以聚氨酯泡沫板为代表的有机保温材料具有质轻、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的优点,作为节能建筑的隔热材料极具吸引力,但易燃、易老化、耐久性差是其明显缺点。特别是易燃性是建筑安全的一大隐患。尽管使用阻燃涂料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大多数现有的阻燃涂料...
【关键词】中科大余斌,建筑材料,聚合物涂层
超轻纳米结构材料问世!有望用于轻质装甲、防爆盾和保护涂层(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过去,人类使用的抗冲击防爆材料主要由钢、铁和铝等沉重的金属构成。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制更轻、功能性更强的抗撞击防爆材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美国杜邦(DuPont)公司研制的凯夫拉(Kevlar)纤维。Kevlar 纤维的抗拉性能极佳,其强度为同等质量钢铁的五倍,但密度仅为钢铁约五分之一,而且不会像钢铁般与氧气和水产生锈蚀。然而,Kevlar 也存在一些弱点,比如在碱性环境下或暴露于氯及紫...
【关键词】抗撞击防爆材料,纳米结构材料,麻省理工
中国海洋大学史志成《AFM》:储能电容器新设计!同时实现高效率和高能量密度!(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年来,聚合物介电材料在先进储能电容器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了各种有效的策略来改善聚合物介质固有的低能量密度。然而,能量密度的提高往往伴随着放电效率的降低,这不利于其实际应用。中国海洋大学史志成副教授等人为了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放电效率,提出了由夹在线性介电层和非线性介电层之间的过渡层组成的非对称全...
【关键词】中国海洋大学,储能电容器,聚合物介电材料
《自然·通讯》微结构化聚乙烯醇/聚吡咯水凝胶膜全天收集淡水(2021-05-31)
【摘要】 5月30日,科技日报讯,太阳能蒸汽水净化和雾气收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可以实现大量淡水的产生。加州理工学院Ye Shi 和Julia R. Greer团队开发了一种水凝胶膜,该膜包含具有高表面积的分层三维微观结构,兼具了两种功能并可以用作全天的淡水收集器。在晚上,水凝胶膜可有效捕获雾滴并将其定向输送到存储容器中。在白天,它充当界面太阳蒸汽发生器,通过改善的热/蒸汽流管理,在1个太阳下可实现3.64 kg m-2 h-1的高蒸发率。借助...
【关键词】聚乙烯醇,聚吡咯,水凝胶膜
氧电催化的金属有机骨架和金属有机凝胶:结构和组成方面的考虑(2021-05-31)
【摘要】 5月30日,科技日报讯,最近,北京工业大学陈标华教授,和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Di‐Jia Liu(刘狄贾)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Metal–Organic Gels for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Structural and Compositional Considerations的综述。文章论述了对可持续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呼吁使用下一代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例如燃料电池,水电解槽,CO2/N2还原电解槽,金属空气电池...
【关键词】氧电催化,金属有机骨架,金属有机凝胶
EconCore开发出新型蜂窝芯材(2021-05-31)
【摘要】 5月30日,科技日报讯,蜂窝技术专家EconCore为层压夹心板(laminated sandwich panels)开发出一种新型蜂窝芯材。其中,夹心板由Sabic的Noryl GTX树脂,即聚苯醚(PPE)和聚苯乙烯混合制成。此外,将新型蜂窝芯与热塑性复合材料蒙皮结合还可以制成全热塑性夹心板,从而促进与聚酰胺蒙皮的组合回收。EconCore首席运营官Tomasz Czarnecki表示:“为使用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蜂窝板,我们向Sabic专家寻求帮助,从而扩大产品在各领...
【关键词】EconCore,蜂窝芯材,光伏
宽温镍氢电池应用获进展(2021-05-07)
【摘要】 5月7日,与非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宽温贮氢合金及动力镍氢电池生产及应用”获进展。2018年,在吉林省重点科技研发项目的资助下,长春应化所科研团队开展宽温镍氢电池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经过3年努力,开发出宽温域型、长寿命型和高容量型3种新型号宽温镍氢电池用稀土贮氢合金及生产技术。其中高容量型合金的最大额定容量为350mAh/g,宽温型贮氢合金在-45℃和60℃的...
【关键词】宽温镍氢电池,贮氢合金,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Nature Electronics》:纤维素纳米晶做介电层,回收率超过95%的全碳晶体管(2021-04-30)
【摘要】 4月30日,与非网讯,电子垃圾(e-waste)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垃圾种类之一,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瞬态电子是一种设计为在使用结束后能够可控分解的电子设备,被认为是一种减少电子垃圾对生态和健康的影响的有效方法。然而,瞬态电子学的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相容性上,对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导电材料上,而忽略了其他电子材料。近日,美国杜克大学Aaron D. Franklin团队设计制备了一种全碳的薄膜晶体管器件...
【关键词】美国杜克大学,纤维素纳米晶,全碳晶体管
中科院化学所侯剑辉团队《AM》:新型共轭聚合物问世,为设备集成光伏和发光功能(2021-04-30)
【摘要】 4月30日,与非网讯,基于有机半导体的有机光伏(OPV)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们在柔性和可穿戴电子产品中具有比同类无机产品更大的优势。为了进一步开发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功能以满足各类应用需求,探索有机半导体的双功能性并研究制造双功能器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侯剑辉研究员、姚惠峰副研究员等人报道了一种新型宽带隙聚合物PBQx-TCl(2.05 eV的光学带隙)...
【关键词】中科院化学所,共轭聚合物,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