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生物基可再生塑料研究获新进展(2023-08-08)
【摘要】 8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公布了其生物基可再生塑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成果论文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据悉,研究团队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改造,使之能够将植物中的糖转化为三乙酸内酯(TAL)分子,并将该分子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生产新型塑料聚二酮烯胺(PDK)。这种新型塑料含有80%左右的生物成分,内部分子结构更易于被破坏,可实现100%回收转化。此外,还可根据具体应...
【关键词】生物基,再生塑料,新进展
深海质谱仪研制成功并成功海试(2023-07-30)
【摘要】 7月20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获悉,该院智能所陈池来团队成功研制深海质谱仪,并在南海某海域成功完成了多次海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中国分析化学》。该项工作成果不仅为我国深海、深渊探测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也为后续寻找海底油气及矿产资源,探究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等奠定了坚实的原位质谱探测基础。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不仅可用于深海探测,同样...
【关键词】深海质谱仪,研制,海试
首届西湖未来论坛开幕,聚焦未来材料、合成生物、未来疫苗(2023-07-28)
【摘要】 7月28日,科技日报讯,7月26日至28日,首届西湖未来论坛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举行。15位中外院士,以及上百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普传播者,围绕人类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展开智慧交锋,并落地一批具有深远意义的未来产业合作成果。本届论坛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导,美国化学会、西湖大学、西湖教育基金会主办,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
【关键词】未来材料,合成生物,疫苗
力神电池发布四款圆柱电芯!(2023-07-28)
【摘要】 7月20日,维科网讯,来自力神电池微信公众号的消息显示,力神电池面向全球发布一款兼顾高容量及高功率的LR1865LE 3.0Ah电芯和三款高容量型LR1865HC 3.5Ah、LR2170SK 5.8Ah、LR2170SS 6.0Ah电芯。这四款全新产品,可为更多客户群体的更多样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多选择。由力神电池领先发布的LR1865LE 3.0Ah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34Wh/kg,支持4A持续充电,30A持续放电,3A充20A放循环600周,兼顾高能量和高功率,可实...
【关键词】力神电池,圆柱,电芯
中国科大开发一种新型固态电解质,成本不到目前最先进同类的4%(2023-07-04)
【摘要】 7月4日,中国新闻网讯,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电解质,它的综合性能与目前最先进的硫化物、氯化物固态电解质相近,但成本不到后者的4%,适合进行产业化应用。该成果6月27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全固态锂电池可以克服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上的严重缺陷,同时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对新能源车和储能产业是一项颠覆性技术。但是,由...
【关键词】中国科大,同类,电解质
俄研发控制复合材料性能的新方法(2023-06-30)
【摘要】 6月26日,科技日报讯,俄罗斯科研人员通过控制压力或调整化学反应器中的成分,研发出控制氮化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技术。这些复合材料广泛用于电子、航空和汽车工业。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材料快报》杂志上。获得氮化物基复合材料的最有前途的方法是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纳米铝粉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燃烧。这种方法由于其功耗低、处理时间短和成本低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自然...
【关键词】俄国,研发,复合材料
俄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电子皮肤(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科技日报讯,俄罗斯研究团队研发出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灵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用于制造“电子皮肤”,未来将有助于替代创伤性活检程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微型机器》上。在开发“电子皮肤”时,研究人员尽可能准确地重建人类感觉系统的功能。人最敏感的机械感受器位于舌尖和手指上,这些触觉感受器的灵敏度在20帕至50帕的压力范围内。世界上存在许多用于机器人的压力传感器,灵敏度高达10帕,...
【关键词】俄国,电子皮肤,材料
我国冷喷涂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2023-06-25)
【摘要】 6月25日,新思界网讯,航空航天领域,冷喷涂技术可以处理飞行器发动机、飞行器起落架、飞行器机翼等飞行器零部件,在其表面生成致密性高、导电导热良好、结合力强的保护涂层,能有效降低飞行器能耗、提高零部件防腐能力。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与欧美地区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喷涂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冷喷涂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关键词】冷喷涂技术,前景,广阔
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2023-06-21)
【摘要】6月21日,科技日报讯,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这种材料可制成打印墨水,有朝一日或成为功能性凝胶基电极,且具有生物组织的外观和手感。研究人员表示,胶状电极有可能取代金属来刺激神经,并与心脏、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连接。研究人员希望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的结合将产生一种灵活的、生物...
【关键词】3D打印,电极,柔性
中国科大研究团队防火阻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2023-06-15)
【摘要】 6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讯,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环保阻燃新材料工程应用技术中心负责人汪志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防火阻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研制出的新型环保阻燃涂料可有效阻止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燃爆。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汪志勇介绍,研究团队在阻燃、隔热、吸热新材料基础上制备出来一种新型环保阻燃涂料。该涂料具有非常...
【关键词】中国科大,防火,重大突破
十年磨一剑,双酚A催化剂国产化获突破(2023-06-13)
【摘要】 6月12日,中化新网讯,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瑞环保”)在北京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宣布,公司研发的KC122C型双酚A(BPA)催化剂于2023年3月份率先在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石化”)24万吨/年BPA工业装置上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催化剂的垄断局面。目前,装置各工段均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在研发方面,凯瑞环保以自我研发为主(拥有一个研究院和一个省级技术中心),院校合作为辅(与...
【关键词】十年,催化剂,国产化
我国科学家发现极化激元反向切伦科夫辐射(2023-05-31)
【摘要】 5月24日,科技日报讯,极化激元是实现纳米尺度光操控的新思路。23日,记者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在I型双曲天然材料上观测到声子极化激元的反向切伦科夫辐射。他们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带电粒子在材料表面的运动方向,可以不对称地重塑反向切伦科夫辐射的分布,从而获得不受激发源干扰且方向可控的纳米光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所谓切伦科夫辐射,是指当带电粒子以快于材料中的...
【关键词】中国,极化激元,辐射
新型钙金属电池原型开发成功(2023-05-31)
【摘要】 5月25日,科技日报讯,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历经500次充放电循环性能仍优异的钙金属充电电池原型,有望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LIB)“物美价廉”的替代品,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先进科学》杂志。随着电动汽车和电网规模储能系统“遍地开花”,探索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钙金属电池被寄予厚望。作为地壳中含量第五丰富的元素,钙很容易获得,价格低廉,且具有比锂离子更高的能量密度潜...
【关键词】金属电池,原型,开发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新型三维锂负极框架构型(2023-05-31)
【摘要】 5月26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者利用核径迹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锂负极框架构型。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上。“探究高性能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框架构型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科学问题。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产生枝晶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该所纳米材料室主任、研究...
【关键词】科研人员,三维,锂负极
突破性方法将“顽固”金属转化为薄膜(2023-05-30)
【摘要】 5月25日,科技日报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出了一种首创的突破性方法,可以更容易地用“顽固”金属制造高质量的金属氧化物薄膜。这项研究为科学家开发用于量子计算、微电子、传感器和能源催化的下一代新材料铺平了道路。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顽固”金属氧化物,如基于钌或铱的氧化物,在量子信息科学和电子学的许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使用...
【关键词】金属,薄膜,突破性方法
芬兰Fiberwood开发新型生物基绝缘和包装材料(2023-04-28)
【摘要】 4月20日,芬兰初创公司Fiberwood是一家100%生态木纤维绝缘和包装材料的生产商,这些材料由机械木工的废弃物制成,已筹集了300万欧元的后期种子资金。该轮融资由Mets?集团旗下的创新公司Mets? Spring领投,Stephen Industries参与,芬兰商业公司(Business Finland)提供公共融资。这笔资金将用于开发和扩大其试点工厂的生产能力,使其进入工业水平的连续生产。价值250亿欧元的全球绝缘市场目前由两类产品主导:无...
【关键词】芬兰,,生物基,包装
金刚光伏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首线成功投产(2023-04-28)
【摘要】 4月25日,上海证券报讯,金刚光伏官微23日晚间表示,2023年4月23日,金刚光伏(酒泉基地)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生产项目(下称“项目”)已顺利实现首线全线贯通,首批210半片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片已于酒泉生产基地成功下线,转换效率均突破25.0%。这意味着,光伏行业第一个GW级210半片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生产基地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开启了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发展新时代。由控股股东欧昊集团及上市公...
【关键词】金刚光伏,电池,成功投产
我国高端材料核心技术突破进入关键时期(2023-04-28)
【摘要】 4月20日,中国工业新闻网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在主持“2023(第二届)高端磁性新材料发展论坛”时认为,高端磁性材料作为我国战略性、功能性新材料,已成为新能源低碳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关键材料。他说,随着科技与环保不断深入社会生产生活,我国信息技术、能源技术、交通技术等领域高端材料核心技术突破进入关键时期。4月18日,中国工业报记者在“2023(第二届)高端磁性新材料发展论坛”上获悉...
【关键词】高端材料,核心技术,关键时期
钠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多样,我国布局企业快速增多(2023-04-28)
【摘要】 4月19日,新思界讯,从成本方面来看,钠资源储量丰富,而锂资源储量较少,采用钠盐成本远低于锂盐;钠电池负极集流体采用铝箔,锂电池负极采用铜箔,铝箔成本更低。在钠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功能是储存钠离子,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通过电解液向负极材料移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通过电解液向正极材料移动。钠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会对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等产生影响,其研究开发重...
【关键词】钠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
美国研究机构发展用于碳纤维制造的生物基丙烯腈原料(2023-03-31)
【摘要】 3月29日,中国航空报讯,Trillium可再生化学公司员工在该公司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顿的试验生产线上的工作,该生产线生产源自豆油原料的生物基丙烯腈。Trillium已获得A轮融资,并将很快在美国某地建立示范生产工厂。该公司正在与索尔维公司合作评估生物基丙烯腈作为石油基丙烯腈的直接替代品的可行性。纱架上的聚丙烯腈(PAN)由丙烯腈(ACN)聚合而成,它是碳纤维制造中最常用的前驱体。丙烯腈通常来自...
【关键词】美国,碳纤维,生物基丙烯腈
国产全涂覆型丙烯酸催化剂实现首次工业化应用(2023-03-30)
【摘要】 3月30日,上海证券报讯,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天津院)获悉,国产唯一全涂覆型球形丙烯酸催化剂日前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石化)14万吨/年丙烯酸工业装置上实现首次工业化应用,标志着全涂覆型丙烯酸催化剂的自主知识产权化。项目团队创新开发出的催化剂涂覆技术、催化剂级配装填技术、催化剂性能调变技术等核心技术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该丙烯酸催化剂由中海油...
【关键词】国产,全涂覆型,丙烯酸催化剂
中国科大提出一种新型技术路线 充分释放全固态锂电池潜力(2023-03-20)
【摘要】 3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提出了一种关于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新型技术路线,可以大幅提升复合物正极中的活性物质载量,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出全固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潜力。3月14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电池技术是新能源车、储能等关键“双碳”技术的核心。全固态锂电池由于采用了不可燃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液态...
【关键词】中国科大,锂电池,技术路线
我国创新突破新型功能性复合弹性体制备技术(2023-03-10)
【摘要】 3月10日,中化新网讯,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有治在“2023年科技创新大会·有机硅成果对接会”上透露,新型功能性复合弹性体制备技术项目是有机硅领域唯一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于近期通过国家验收。“功能化是弹性体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动橡胶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王有治指出。项目共包含三个课题,分别是大形变高稳定性碳纳米管导电弹性体、高性能有机硅橡胶复合弹性体、...
【关键词】创新突破,新兴功能,技术
稀土顺丁橡胶制备方法获专利(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锦州石化研究院申报的发明专利“稀土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据了解,该专利技术为国内领先的稀土催化剂合成及新型稀土顺丁橡胶合成技术,是在稀土顺丁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稀土顺丁橡胶具有出色的物理机械性能,但由于其高度线性结构、高弹性特点,造成稀土顺丁橡胶相对胶液黏度较大,给生产和加工带来一定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稀土顺丁橡胶,化工,生产
中国科大制备仿木气凝胶(2023-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利用天然生物质和天然矿物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隔热和耐火性能的纯天然仿木气凝胶。研究人员通过巧妙的表面化学调控方法,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活化微米尺度的木屑颗粒表面,从而暴露出纤维素纳米纤维。这些颗粒表面的纳米纤维显著增强了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单向冷冻技术成功构建了强韧耐用的仿木气凝胶。据了解,这种全天然仿木气凝胶的...
【关键词】中国科大,仿木,气凝胶
突破性生物材料从内到外治愈组织(2023-02-07)
【摘要】 2月7日,中国科学报讯,一种新的生物材料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减少组织炎症,促进细胞和组织修复。该生物材料已在啮齿动物和大型动物中进行了测试,并被证明能有效治疗心脏病发作引起的组织损伤。研究还表明,它甚至对创伤性脑损伤和肺动脉高压患者有益。“这是再生工程的一种新方法。”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学教授、该材料开发团队首席研究员Karen Christman说,“这种生物材料可以从内到外治疗受损组...
【关键词】生物材料,治愈组织,突破性
中科大提出热固性材料3D打印新方法(2023-02-07)
【摘要】 2月7日,安徽日报讯,2月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工程科学学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所副教授李木军、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王柳与国外学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原位双重加热策略,成功实现了对具有多种流变性质和功能特性的热固性材料的墨水直写打印。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热固性材料在交联后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具有非常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近年来,热固性材料在软体机器人和柔性电子等...
【关键词】中科大,热固性,3D打印
自响应可变机电性能材料问世(2023-01-31)
【摘要】 1月30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表示,该校工程科学学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所张世武教授团队与英国和澳洲合作者组成的联合研究组,成功开发了一种可以响应外界机械载荷和电信号变化从而自主调节机械刚度、电导率和灵敏度的新型复合材料。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上。传统材料的电导率和机械刚度等物理性能往往是固定不变的。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例如软体机器人、医疗手术设备和可重构电子器件,需...
【关键词】自响应,可变机电,性能材料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出新型仿生金属陶瓷(2023-01-31)
【摘要】 1月31日,科技日报讯,轻质、高强韧、高阻尼材料对于促进结构减重、保障安全服役,以及提升减振、吸能、降噪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记者1月30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发明出一种具有高轻、高强、高阻尼性能的仿生材料——镁-MAX相仿生金属陶瓷。该研究成果近日在《Materials Today》发表并已申请发明专利。由金属和陶瓷组成的复合材料又...
【关键词】中科院,金属所,金属陶瓷
华科大团队制备一种仿生超疏水阻燃复合材料(2023-01-31)
【摘要】 2月2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获悉,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瞿金平院士团队、吴婷老师一项关于《受防护林启发具有根-土互锁微纳结构的超疏水阻燃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先进功能材料》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在仿生超疏水阻燃复合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阻燃材料是指能够抑制或者延滞燃烧、而自己并不容易燃烧的材料,在电子电器、家电、化工、消防、国防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当电气设备逐渐...
【关键词】华科大,仿生,复合材料
突破性生物材料从内到外“疗伤”,对心脏病、外伤性脑损伤具应用价值(2023-01-31)
【摘要】 2月2日,科技日报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静脉内注射的新型生物材料,可减少组织炎症并促进细胞和组织修复。该生物材料经测试证明可有效治疗啮齿动物和大型动物模型中心脏病发作引起的组织损伤。研究人员还在啮齿动物模型中证明,该生物材料或对创伤性脑损伤和肺动脉高压患者有益。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心脏病发作后,会形成疤痕组织,从而削弱肌肉功能,并可能导致充血...
【关键词】突破性,生物材料,心脏病
科研人员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绿色高效制备琥珀酸(2022-12-23)
【摘要】 12月2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农产品生物炼制与转化创新团队通过对高温液态水预处理、高浓底物酶解糖化和分批补料发酵等工艺进行耦合和优化,构建了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琥珀酸绿色高效制备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Technology》)上。为了减少木质纤维素预处理过程的环境污染,科研人员采用水热预处理技术降低木质纤维素原料抵抗酶解的结构壁垒,通过探究影响预处理效...
【关键词】科研人员,木质纤维,绿色高效
南开新能源团队突破性科研成果在《自然》发表(2022-12-23)
【摘要】 12月23日,中国高新网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袁明鉴研究员、陈军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爱德华·萨金特教授课题组合作,围绕高性能半导体量子点固体合成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了高性能导电钙钛矿量子点固体薄膜制备全新策略,实现了多材料、跨尺寸的钙钛矿三原色电致发光器件的可控构筑。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随后对配体进行理性设计,创造性地实现了在基底表面上的...
【关键词】南开,新能源,《自然》
高科院锂硫电池研究获突破:为高性能储能器件相关设计提供新思路(2022-12-13)
【摘要】 12月13日,中国新闻网讯,从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获悉,该院“高原绿色能源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在锂硫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据悉,该院“高原绿色能源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成立以来,聚焦绿色发展及应用技术,产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带动了一批校内中青年科研骨干,有效支撑了青海师范大学的物理学科建设。近年来,锂硫电池(LBS)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密度和能量密度,以...
【关键词】高科院,储能器件,新思路
我国学者在环氧乙烯基酯树脂解聚方面取得进展(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科技日报讯,针对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降解,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期刊《废物管理》。据了解,废弃热固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由于其特殊的三维网状结构,难以在自然界中降解。大量废弃乙烯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产生严重的陆地和海洋污染问题。化学回收方法因其回收条件温和、回收率高,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回收...
【关键词】环氧乙烯基酯树脂,解聚,进展
硫酸钙晶须行业发展态势较好(2022-11-30)
【摘要】 12月2日,维科网讯,硫酸钙晶须主要应用于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涂料、造纸工业、摩擦材料、医疗卫生以及建筑材料等领域。在造纸工业中,硫酸钙晶须作为主要原材料,能够充分替代天然植物纤维。硫酸钙晶须属于典型短纤维,具有白度高、吸附性强、无毒环保、留着率高等优势,能有效提高纸张强度和灰分含量。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达12105.0万吨,较上年增长7.5%。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硫酸钙...
【关键词】硫酸钙晶须,发展态势,新材料
纳米钛酸钡粉体应用前景好,国内企业生产热情较高(2022-11-30)
【摘要】 11月30日,维科网讯,纳米钛酸钡粉体是指粒径达到纳米级的钛酸钡粉体。纳米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行业重要基础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性能、绝缘性能、耐压性以及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在热敏电阻(PTC)、光电器件、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随机存储器等电子器件中。钛酸钡具有立方相、四方相两种晶型,四方相钛酸钡具有自发极化现象,其铁电、压电、热电性能更为优异。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进...
【关键词】纳米钛酸钡,企业,应用
纳米蒙脱土(MMT)市场前景广阔(2022-11-30)
【摘要】 11月30日,维科网讯,合成橡胶为纳米蒙脱土最大需求端。纳米蒙脱土具有耐腐蚀、抗冲击、耐磨损等优势,能有效改善合成橡胶的气密度,提高其强度及伸张率。纳米蒙脱土(MMT)是一种由纳米厚度的表面带负电硅酸盐片层,依靠层间静电作用而堆积在一起构成的黏土。纳米蒙脱土具有生产成本低、吸附性强、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属于新型纳米材料。纳米蒙脱土与聚合物相复合,能够制备出橡胶制品、纤维、涂料及塑料制品,在众多领域获得...
【关键词】纳米蒙脱土,市场,前景
再破容量天花板!比克电池21700-5.3Ah电芯投入市场(2022-11-30)
【摘要】 11月30日,维科网讯,比克电池宣布其21700-5.3Ah电芯已投入市场,进入客户小批量推广阶段,目前客户已完成测试评估,性能反馈良好,预计明年实现批量供货。继年初宣布21700-5.0Ah量产应用后,这是比克年内再次刷新国内21700电芯容量极限,开启国内21700电芯量产新格局。据介绍,比克21700-5.3Ah电芯未来将以高端智能家居和高端两轮电动车为主要应用领域,助推终端体验持续升级。
【关键词】比克电池,电信,容量
科润新材料质子膜项目开建(2022-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7日,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润新材料)举行100万平方米/年全氟质子膜项目暨氢能产业园总部项目奠基开工仪式。该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开发区,建成后可年产100万平方米质子膜,产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液流储能电池、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氨基酸精制、金盐制备等领域,预计实现年产值达8亿元、利税3.2亿元。据了解,科润新材料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大批量生产和供应液流储能电池用质...
【关键词】科润新材料,质子膜,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