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新突破,填补国产产业链空白(2023-07-31)
【摘要】7月3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7月2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牵头研制的首条国产“永久系泊钢缆”成功应用于“南海奋进”FPSO系泊系统,单点系泊系统是重要的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其中,“永久系泊钢缆”作为系泊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质量和性能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海上油气生产中,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进口系泊钢缆,购置成本高、供货周期长、维保响应不及时。...
【关键词】永久,系泊,钢缆
海洋超疏水聚氨酯海绵实现油水高效分离及微塑料吸附(2023-07-31)
【摘要】7月31日,中化新网讯,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余龙飞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行动专项资金等项目资助下,通过浸涂法制备出了一种绿色的超疏水/超亲油聚氨酯海绵。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含油污水和微塑料是目前影响水资源安全的主要两个污染源,尤其随着塑料用品的广泛使用,微塑料几乎已经无处不在,严重影响...
【关键词】浸涂法,绿色,超疏水
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23-07-31)
【摘要】7月3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一枚中国民营运载火箭创造了历史。7月12日上午,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进入预定轨道,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朱雀二号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液氧甲烷推进剂不仅容易获取,也更有利于火箭的回收复用。在开发液氧甲烷火箭的过程中,团队发...
【关键词】液氧,甲烷,推进剂
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装备获突破(2023-07-31)
【摘要】7月3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7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进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勘探装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海脉”具有体积小、布放灵活、适应水深范围宽、超低频性能高等特点,如同“千里眼”一样可以看清埋藏几千米深的油气储层。成千上万个“海脉”通过专业收放装备有规律地布...
【关键词】海脉,渤海,海域
大庆油田薄储层井震融合高精度预测技术国际领先(2023-06-30)
【摘要】6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16日记者获悉,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大庆油田牵头申报的薄储层井震融合高精度预测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当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海相储层埋藏深,陆相沉积相变快,总体呈现出“深、薄、隐、碎”特征的瓶颈,国外成熟的地震预测方法是基于埋藏较浅、相对均质的海相地层,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大庆油田针对国内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提出原创性储层预测理论,研发自...
【关键词】类型,薄储层,预测
中国石油集团首个气体泡沫采油技术试验平台在吐哈建成(2023-06-30)
【摘要】6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21日,记者从吐哈油田公司获悉,集团公司首个气体泡沫采油技术试验平台近日在吐哈油田哈密石油基地建成,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试验。气体泡沫采油是利用气体、泡沫等多种驱替介质相结合,以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为目的的采油技术。吐哈油田气体泡沫采油技术起步于葡北油田,在多种油藏规模应用,效果显著,被评为2017年集团公司12项标志性技术之一,支撑吐哈油田在鲁克沁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稠油减氧...
【关键词】采油,吐哈,哈密
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取得成功,各项结果均达预期(2023-06-30)
【摘要】6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5日,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在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取得成功,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纯氢运输提供技术支撑。在哈密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工作人员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氢测试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测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技术专家 邱姝娟:我们利用为期一个月的试验,包括(管道的)充氢测试和(纯氢)爆破两个阶段,来验...
【关键词】断裂,控制,试验
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鸣笛开钻(2023-06-30)
【摘要】6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神舟十六赴苍穹,万米深井探地宫。5月30日11时46分,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鸣笛开钻,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探测系列技术跨入世界前列。世界新增油气储量的60%来自深部地层,我国83%的深地油气仍有待探明开发。深地塔科1井所处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深地油气富集区。向地球深部进军,成为石油战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国石油集中攻坚,自主...
【关键词】深地,塔里木,盆地
大港油田探索油井生产管理新路径,油井智能调控产品赋能油气开发(2023-05-30)
【摘要】5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大港油田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有机结合,成功研发系列油井智能调控产品。截至5月23日,产品已在大港、大庆等油田规模应用,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贯穿油井生产全生命周期,实现了人工操作向智能管控模式转变。大港油田通过5年攻关,成功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与云边协同的油井智能调控技术及软硬件产品,走出了一条油井生产管理方式的新路径。油井智控终端置于控制柜...
【关键词】大港油田,油井智能,调控产品
我国首个油气物联网技术标准实施(2023-05-24)
【摘要】5月2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5月22日,从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获悉,由该院牵头制定的《物联网—面向陆上油气生产的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在油气生产物联网领域的首个技术标准。该标准结合我国物联网技术和油气生产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确定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以智能控制和信息通信为着力点,充分考虑标准的适用性,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油气,物联网,技术标准
中国石油连续管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05-23)
【摘要】5月2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5月18日,从连续管技术交流会暨全系列连续管作业技术推广专项推进会上获悉,近年来,中国石油连续管技术全面提升,应用范围持续扩大。2022年,中国石油连续管年作业量达到7826井次,最长水平段达到3931米,创单机年作业509井次的世界纪录。连续管技术作为“万能”作业技术,是转变井下作业方式、推动行业技术升级换代、助力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特色技术。2007年,在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
【关键词】中国石油,连续管技术,跨越式发展
中油测井智能导向系统获重要创新成果奖(2023-05-17)
【摘要】5月1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5月11日,在第二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上,中油测井自主研发的CNPC-IDS智能导向系统V1.0,获得最高奖项——“2023年中国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杰出创新成果”奖。中油测井CNPC-IDS智能导向系统在长庆、塔里木、新疆、西南、辽河等油气田完成30余口井的试验与推广,解决了水平井、大位移井等钻井易托压、轨迹控制难、钻速慢、水平段延长困难等难题,成...
【关键词】中油测井,智能导向系统,创新成果奖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集输实验室投运成功(2023-04-23)
【摘要】4月2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4月20日,由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与吉林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共建的油气集输实验室在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黑79站投运成功。实验室可开展真实原油天然气工况原油凝点温度以下集输管道流动特性实验研究,为油田进一步提升地面集输效率、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提供了坚实基础。油气集输实验室是在“产学研”一体化相互融合模式下的探索与尝试,更是规划总院推动完全项目制管理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中国石油,油气集输,实验室
新疆油田:首次膨胀管裸眼封堵创下两项国内纪录(2023-04-23)
【摘要】4月2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4月16日,新疆油田百21井区bHW2019井的膨胀管工具顺利提出井口,标志着膨胀管裸眼封堵试验成功,创下国内膨胀管裸眼封堵施工最大井斜、最大井身全角变化率两项纪录。bHW2019井造斜段最大井深2580米,最大井斜83度。造斜段的扩眼钻进、六臂井径测量、超长缓凝水泥浆体系应用、膨胀管下入和膨胀作业均为新疆油田首次开展。这次试验成功为百21井区实现更少钻井开次、更大完井套管尺寸的现场需求提供...
【关键词】新疆油田,膨胀管,裸眼封堵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超高温大斜度井分段改造技术获重大突破(2023-04-20)
【摘要】4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4月上旬,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昆2-X1井桥塞分段大规模压裂施工圆满成功。这是国内首次在超深超高温大斜度井中应用桥塞分段压裂技术,刷新了国内超高温基岩气藏压裂施工排量最大、加砂规模最大等多项指标,标志着中国石油超深超高温大斜度井精细分段压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昆2-X1井位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昆特依凹陷昆特依一号构造带,完钻井深为7344米,储层温度为197.5摄氏度,斜度达60度,...
【关键词】中国石油,超高温,大斜度井
全球首创,中国海油高温取心技术填补国际空白(2023-04-18)
【摘要】4月18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高温电驱式小井眼(6英寸)大直径旋转井壁取心仪(MRCT-dumpy5)在渤海油田再次应用成功,仪器一趟入井取心39颗,作业井温接近170摄氏度,填补了高温深层小井眼大颗粒岩心获取技术的国际空白。近年来,随着海域勘探向“双新双深双高”领域拓展,如何在高温高压、小井眼的极端环境中,获取合格的大直径岩心,是目前行业的一大技术难题。据介绍,该技术采用自主首创的...
【关键词】中国海油,高温取心,技术
中油测井iWAS系统首测成功(2023-03-31)
【摘要】3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8日至17日,中油测井自研iWAS射孔取芯综合地面系统在长庆油田首测取得圆满成功。该系统集磁定位、伽马等测井曲线采集与民爆物品起爆控制系统于一体,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全面的射孔取芯地面系统。本次现场测试取得成功,标志着该系统从研发向应用转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射孔被誉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临门一脚”,是试油作业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油气井产能及油气层的保护问题。为满足不同...
【关键词】中油测井,iWAS系统,首测成功
中油测井为射孔作业装上“智慧大脑”(2023-03-31)
【摘要】3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24日,中油测井射孔技术中心科研员赵昕迪介绍说,“CPPerf-ADA全流程测试跑通了。有了它,井下射孔作业就像拥有了‘智慧大脑’,变得更加科学、灵活、安全。”这是中油测井经过10余年精细打磨,开发出的以射孔现场作业辅助软件为数据源、以射孔优化设计软件为优化核心、以射孔数据分析软件为分析中心的一体化射孔工程软件。射孔现场作业辅助软件由射孔原始数据清洗、优化算法模型、作业监测等...
【关键词】中油测井,射孔作业,智能
中国石油推进新型地震采集技术发展(2023-03-30)
【摘要】3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中旬,从中国石油新型地震采集系统技术研讨会获悉,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100多位技术专家、业内高级管理人员汇聚一堂,就新型地震采集系统先进功能与应用成效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新一代地震采集系统技术发展方向。有关专家、代表聚焦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和新型地震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围绕无线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功能分析与质量控制手段及措施,超高灵敏度检波器接收先导试验成效分析...
【关键词】中国石油,新型,地震采集技术
中油测井新技术为非常规油气储层做“核磁”(2023-03-17)
【摘要】3月1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日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简称中油测井)辽河分公司在辽河油田宜庆地区乐61-HXX井采用自主全直径岩心二维核磁技术完成页岩油低孔渗复杂油气储层成像测井项目,解决了复杂地质目标体储层精细刻画和甜点精准识别难题。随着常规油气资源日益减少和新技术的进步,各大油田逐步向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进军。外围宜庆地区长7段是辽河油田非常规油气资源接替的主战场,该区域...
【关键词】中油测井,新技术,“核磁”
工程院自主技术助蓬深6井成功固井(2023-02-28)
【摘要】2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11日,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采用自主研发的复杂超深井固井密封完整性控制成套技术,在西南油气田蓬深6井直径127毫米尾管固井中成功施工,为亚洲最深直井的顺利打成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助力蓬莱气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固井是保障优质快速建井和支撑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工程技术,蓬深6井地质条件复杂,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和多套压力层系等挑战。聚焦系列技术瓶颈,工程技...
【关键词】工程院,自主技术,固井
老井侧钻技术助老气田效益稳产(2023-02-28)
【摘要】2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2月20日,长庆油田天然气老井侧钻井冬季保供阶段平均日开井60口,日产气100万立方米,3个月累计产气量达9000余万立方米,有效助力了下游用户温暖过冬。近年来,长庆油田天然气长停井、枯竭井等低产低效井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针对这一难题,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围绕油田公司“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开展了多项老气井进攻性挖潜措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老井侧钻技术是挖潜井间...
【关键词】老井,侧钻技术,老气田
辽河油田超临界注汽技术盘活难采储量(2023-02-24)
【摘要】2月2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2月16日,辽河油田冷家油田开发公司第一口超临界锅炉注汽试验井——冷37-53-584井已连续生产23天,日均产油达到9吨,含水率下降至65%,累计增油140吨。这口井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超临界锅炉注汽技术助力辽河油田实现“三个突破”,即可开发稠油油藏埋深由1600米增加至1800米、原油黏度由6000毫帕·秒提升至4万毫帕·秒、渗透率由200毫达西降低至110毫达西,扩展了难采稠油油藏开发的“深度、黏...
【关键词】辽河油田,超临界,注汽技术
我国深层油气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效果显著(2023-02-15)
【摘要】2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13日,由安全环保院参与研发的“深层油气勘探与开发井筒工程风险防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在我国东部、西部、西南等多个油气田推广应用,有效支撑了国家深地战略和西气东输重大民生工程,为我国深层油气资源安全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开发深层油气尤其是天然气资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和重大需求。深层油气勘探开...
【关键词】深层油气,核心技术,应用
大庆油田启动首个纳米调驱先导试验(2023-01-31)
【摘要】1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日前了解到,大庆油田启动首个纳米调驱先导试验——肇212北部油田纳米调驱试验,预计增产原油31.675万吨。该试验有望为大庆油田裂缝性油藏剩余储量的有效动用探索出一条新路。此次纳米调驱试验采用的纳米微球调驱剂是一种新型调驱剂。大庆外围油田油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常规的化学调驱剂无法注入地层。而纳米微球粒径为5至120微米,仅为油层孔喉半径的1/10,可顺利注入油层深部发挥作用。通过...
【关键词】大庆油田,纳米调驱,先导试验
大庆葡萄花油田复合微生物技术降黏增产(2023-01-30)
【摘要】1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大庆葡萄花油田积极推进复合微生物降黏增产技术试验,取得喜人效果。截至1月18日,去年以来现场应用26口井,阶段投入产出比为1:2.9,单井创效41万元。复合微生物降黏增产技术,是利用特定的复合微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活动来降低原油黏度,改善乳化性能,提高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生物增产技术。该技术所使用的复合菌群以原油为唯一营养源,可以高效分解原油中的石蜡、沥青、胶质等大...
【关键词】葡萄花油田,微生物技术,降黏增产
冀东油田西部探区日产天然气突破百万方(2023-01-30)
【摘要】1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10日从冀东油田传来消息,冀东油田西部探区管输井开井增至47口,日产天然气达110万立方米,日产气突破百万立方米。为加快推进西部探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油田大力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生产经营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五个一体化”工程,创造了新区块立体勘探的冀东速度。佳南1H井创造国内深部煤岩钻井水平段最长纪录。5座集气站、1座末站、2座公寓、近600公...
【关键词】冀东油田,西部探区,一体化工程
工程技术研究院膨胀管封堵作业刷新三项纪录(2023-01-30)
【摘要】1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4日,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直径219毫米高性能膨胀管在华北油田隆华1井成功实施封堵作业。此次施工刷新膨胀管国内封堵作业长度、膨胀管应用深度与温度三项纪录,标志着工程院膨胀管技术在深井超深井应用中实现新的突破。隆华1井是华北油田部署在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兴隆构造带光明构造的一口井。为解决钻进过程中的复杂难题,技术人员决定采用膨胀管进行封堵。在华北油田精心组织、渤...
【关键词】膨胀管,封堵作业,刷新纪录
西部钻探新技术提升固井质量(2022-12-30)
【摘要】12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12月底,西部钻探固井公司自主研发的5种油井水泥外加剂现场应用13井次,固井质量合格率达100%,为提高固井质量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西部钻探固井公司着眼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致力于复杂固井技术和外加剂研发。在今年开展的“XZ系列油井水泥外加剂的研发”项目研究中,这个公司科技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对5种固井外加剂,即膨胀剂、降失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消泡剂,分别开展科研攻关。...
【关键词】西部钻探,新技术,固井
中油测井过钻具测井装备通过CNAS认证(2022-12-30)
【摘要】12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26日,中油测井自主研制的FITS-55系列仪器通过中国航天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175摄氏度/20小时高温环境检验,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这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国产过钻具测井仪器耐温耐压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FITS过钻具测井装备是中油测井聚焦复杂井通用需求,打造的适用高效复杂井测井利器,包括FITS-57和FITS-55两个系列,目前已在长庆、吐哈、新疆、大庆等油田推广...
【关键词】中油测井,过钻具,测井装备
油气体积开发理论取得重要创新成果(2022-12-29)
【摘要】12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12日,中国石油首创“体积流动单元”概念,建立了不同于常规层状油气藏开发理论的体积开发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思路和技术对策,或将引领复杂油气藏开发方式变革。区别于传统分层开发理论,体积开发理论以“体”为基本开发单元,以单元体为基础,设计开发井网,构建立体流动系统,实现分单元体开发,适用于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直立”断溶体油藏和页岩油气。其中,天然缝洞单元体、...
【关键词】油气体积,开发理论,重要创新
大庆油田一项射孔技术填补国际空白(2022-12-29)
【摘要】12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12月9日,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研究的水平井电缆桥射联作精准定向射孔技术,完成了地面检验测试及34井次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该项工艺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据了解,此项射孔技术攻克了井下射孔方向检测、射孔深度准确测量、模块化内定向3项关键技术,研制了倾角检测模块、桥射联作深度处理系统、模块化内定向分簇射孔器等核心装置。该技术具有多级选发点火控制功能,可实时在...
【关键词】大庆油田,射孔技术,国际领先
研究院长庆分院科技创新助油田增储上产(2022-11-30)
【摘要】11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26日,研究院长庆分院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配合长庆油田陇东页岩油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助力陇东页岩油2022年新投井日产量获得高产。今年年初以来,面对陇东页岩油产能建设提高单产、累产和效益开发的巨大挑战,长庆分院运用“三个阶段、七个好”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新方案,高效支撑大平台、长水平段实施,为产能建设和提质提效发挥了物探保障作用。根据三维地震精细刻画页...
【关键词】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新方案
中油测井智能测导助力水平井高速钻进(2022-11-30)
【摘要】11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24日中油测井收到来自长庆油田风险勘探项目组的感谢信。中油测井精准实施随钻导向服务,装备钻进“千里眼”实时识别钻进轨迹,高效保障集团公司重点井榆探2H井钻进作业,助力平均钻井机速达14.02米/小时,同比提速28.62%,打破该井所在区域灰岩水平井进尺最快纪录,取得旋转导向7.46天、储层钻遇率98.66%、作业一次成功率100%的好成绩。智能测导技术主要为建立随钻工具数据采集、地质导向分...
【关键词】中油测井,智能测导,高速钻进
中油测井解锁南缘深层气藏勘探密码(2022-11-30)
【摘要】11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11日,中油测井运用高温高压小井眼测井技术,先后在南缘地区,顺利完成集团公司风险探井呼101井、呼102井常规测井和特殊项目测井任务,测井资料优质率均为100%。据悉,自呼探1井获重大突破后,新疆油田开启了南缘超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纪元。为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油田部署了呼101井和呼102井,但其高温高压、地层复杂等特点,依然是精细刻画气藏的最大难题。中油测井提前制定“南缘精细测...
【关键词】中油测井,深层气藏,勘探密码
中国石化宣布:旋转导向技术获重大突破(2022-11-14)
【摘要】11月1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经纬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被专家组鉴定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成本较国际同类型产品降低了50%,研发制造过程涉及十几个领域,被称为石油工程技术“皇冠上的明珠”。自2021年首次在涪陵页岩气地区应用成功以来,该系统已实现多场景规模化应用,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有效推进高端装备国产化,确保石油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经由5名院士参加...
【关键词】中国石化,旋转导向技术,重大突破
中原油田“绿色制氢项目”液氮系统进入调试阶段(2022-10-31)
【摘要】10月31日,中国石化新闻中心讯,近日,中原油田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绿色制氢项目”)液氮储罐全部吊装完毕,“绿色制氢项目”液氮系统正式进入调试阶段。据悉,液氮储罐主要用来储存、调试、吹扫氮气,是绿色制氢项目的重点设备之一。此次吊装的液氮罐罐体容量达到30立方米,能够满足项目氮气使用。当前,该项目正处于施工建设阶段。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光伏板安装生产等竞赛活动,鼓励所...
【关键词】中原油田,绿色制氢,液氮系统
广西石油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促企业提质增效(2022-10-31)
【摘要】10月31日,中国石化新闻中心讯,今年以来,广西石油立足顾客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新变化,主动拥抱数字化发展转型,积极探索并参与数字化经营新模式,通过数字赋能、数字驱动、数字共建等手段,深挖平台数据在加油站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逐步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强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强化数据分析赋能企业经营决策。广西石油每周跟踪分析区域车流量、市场占有率、进站率、通过时长等关键指标,结合销量变化加强...
【关键词】广西石油,数字化,提质增效
我国首套坐落管柱在深水油田成功应用(2022-10-20)
【摘要】10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0月9日,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液控坐落管柱,在南海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向500米水下成功送入油管挂工具,自身顺利返回平台,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深水完修井工具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和现场服务综合一体化能力。深水油田开发对于水下工具装备有着极高要求,国内对于深水水下坐落管柱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水坐落管柱作为实现深水完井、修井及弃...
【关键词】首套,坐落管柱,成功应用
我国油气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立项(2022-10-11)
【摘要】10月1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工程技术研究院参与申报的“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历经通信评审、会评答辩、专家组现场考察和评审委员会评定等严格评审程序,最终成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立项资助。该项目是我国油气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也是工程技术研究院首次参与承担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开创了工程技术研究院深度参与国内最高基础理论研究平台的先河。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
【关键词】油气领域,基础科学,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