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减氧空气驱技术增油显著(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9月19日,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吉林油田通过在23个井组开展减氧空气驱先导试验,累计增油达3000吨以上,证明此项技术适用于吉林油田储层。从2021年起,吉林油田自主开展减氧空气驱先导试验。今年年初以来,油田油气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员与各采油厂深入结合,通过对前期效果及目标井组研究分析,建立了包含工程选井标准、优势通道识别清单、注采井监测检测制度的规范化标准。科研人员针对目标区块...
【关键词】吉林油田,减氧空气驱,增油显著
中油测井避光纤定向射孔技术拔得头筹(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9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2年油气井射孔技术研讨会在江苏扬州召开。中油测井报送的《水平井套管外避光纤定向射孔技术研究及应用》从60篇论文中拔得头筹,荣获特等奖。水平井套管外避光纤定向射孔技术,是中油测井聚焦智慧油田建设,为满足油田光纤动态监测需求创新性所提出的“三区”射孔方法。该技术打破常规桥射联作惯用思维,融合磁感探测技术和重力定向技术,达...
【关键词】中油测井,定向,射孔技术
新疆油田连续油管压裂底封水力喷射技术应用成功(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9月22日,新疆油田应急抢险救援中心全面铺开艾湖12井区3个面的连续油管底封水力喷射压裂作业,这项技术在该区块首口井AHHW1211井成功作业,取得较好效果并推广应用。在AHHW1211井施工作业中,从起泵到结束仅用时4天19小时,完成35段水平井的精细改造,平均7.3级每天,实现了单日12级的最高区块施工纪录,创出连续油管压裂新速度。与常规压裂技术相比,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是集射孔、压裂、封隔为一...
【关键词】新疆油田,连续油管,喷射技术
国产抗硫非金属复合连续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9月28日,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研发的抗硫非金属复合连续管,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鉴定表明,该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耐温、耐蚀性能出众,具备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能为油气田平稳运行和高效开发提供有力保障。工程材料研究院凭借多年在非金属和复合材料领域的深入研究,突破了管材结构设计、选材评价、质量评定、现场应用、运营维护...
【关键词】国产抗硫,复合连续管,国际领先
中油测井过钻具测井技术提高施工效率(2022-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8月20日,随着中油测井FITS仪器2.875英寸钻杆保护套工具在长庆油田庆阳合侧50-54H侧钻小井眼水平井试验投产成功,标志着FITS仪器测井工艺向着全系列化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将大大提高油田各类复杂井、疑难井的测井施工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随着长庆油田效益产建和低成本战略的大力实施,长庆区域水平井、小井眼井、侧钻井等复杂工艺井逐年增多。中油测井长庆分公司积极深化大生产区域保障机制,打...
【关键词】中油测井,过钻具,测井技术
大港油田3项绿色高效驱油技术国际先进(2022-08-31)
【摘要】 8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8月15日,大港油田针对绿色高效驱油相关技术持续攻关,高含水老油田绿色高效驱油体系在大港油田2.3亿吨储量区块工业化应用以来,累计增产原油98万吨,采出水资源化利用1500万立方米,减少采出水外排600万立方米,埋存二氧化碳5.3万吨。针对三次采油扩大应用中存在复杂油藏驱油体系适应域窄、低渗稠油油藏难以均衡驱替、非均质地层波及系数低等难题,大港油田技术人员坚持问题导向,以绿色低碳循...
【关键词】大港油田,绿色高效,驱油技术
我国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获重大突破(2022-08-10)
【摘要】 8月1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8月8日,由中国海油下属的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院)联合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剂在新疆庆华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中首次实现110%满负荷平稳运行,获得的甲烷浓度为61.7%,高于国外引进技术近3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一直致力于煤制天然气全技术链的国产化,目前煤气化、变换...
【关键词】天然气,甲烷化技术,重大突破
我国攻克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剂核心技术(2022-08-05)
【摘要】 8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依托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我国首次利用国产原料自研的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剂目前在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开展现场试验,效果初显。“全部国产化,价格较国外低一半,综合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8月4日,大庆油田技术发展部主任王刚说。这标志着我国已攻克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剂核心技术。复合驱油技术是大庆油田的战略性接替技术。应用此项技术,大庆油田目前已累计生产原油4243万吨,年产量连...
【关键词】攻克,活性剂,核心技术
中油测井“一体化”实现薄煤层产量新突破(2022-07-29)
【摘要】 7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22日,华北油田公司传来捷报,由中油测井华北分公司“一体化”技术服务的郑村平8-9-1L井,日产气量达8000立方米,实现这个区块薄煤层水平井产量新突破。这个分公司大力发展水平井测井业务,积极转变煤层气水平井解释评价工作模式,由煤层参数评价转向煤体结构定量评价和井眼轨迹的精准描述,将测井解释和地质工程相结合,形成“水平井测导作业+甜点解释评价+分簇射孔设计+桥射联作”一体化技...
【关键词】中油测井,技术服务,煤层气
我国自主研发浅水水下采油树投入使用(2022-07-18)
【摘要】 7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中国海油17日宣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气龙通过水下采油树系统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臂,单井试采气量达31万立方米/天,可供1500个家庭使用1年。据介绍,为了解决用海问题,保障油气增储上产,自2019年起,中国海油就着手开展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攻关,探索渤海油田新的开发模式,计划通过水下生产系统来代...
【关键词】自主研发,浅水水下,采油树
我国自研海上地震勘探震源控制系统完成调试(2022-07-15)
【摘要】 7月1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由我国研发的海上地震勘探震源控制系统——“海源”气枪震源控制系统在天津滨海新区中海油服产业园完成最终调试工作,即将列装12缆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并投入生产示范应用,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又一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海洋油气地震勘探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空气枪作为人工震源,利用瞬间释放的高压空气,形成人工地震波,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再通...
【关键词】我国研发,海上地震勘探,震源控制系统
中国石油勘探院气藏开发物理模拟技术首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022-07-12)
【摘要】 7月12日,中国石化新闻中心讯,7月5日获悉,勘探院已先后收到美国、加拿大专利局发来的专利授权邮件。由勘探院气田开发所天然气开发基础创新实验团队自主研发的“气藏水侵与排水采气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分别获得两国发明专利授权。这标志着勘探院在有水气藏开发基础实验研究领域实现了国际发明专利零的突破。有水气藏是近年来集团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核心领域,具有非均匀水侵风险高、采收率低(平均低于32%)等特点,揭...
【关键词】气藏开发,模拟技术,发明专利
东方物探物探采集装备成功跨入5G时代(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中旬,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搭载5G传输技术的iEdot时频电磁节点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具备规模化生产应用条件。这标志着物探采集装备成功跨入5G时代,物探技术装备发展驶入快车道。随着电磁勘探从油气勘探向油藏开发进军,压裂监测、油藏监测等勘探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东方物探西安物探装备分公司与综合物化探处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市场等优势,成立科研项目组,共同展开基于5G...
【关键词】东方物探,采集装备,5G时代
长城钻探工程院一项科研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22-06-17)
【摘要】 6月1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15日,长城钻探工程院牵头完成的《强封堵恒流变油基钻井液及其性能自动化监测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孙金声院士等9名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油基交联封堵剂和油基低温流变性改进剂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长城钻探工程院潜心研究新型抗高温油基钻井液核心处理剂等多项技术,努力提升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及管理水平。截至...
【关键词】长城钻探,工程院,钻井液技术
塔里木油田线束地震技术获革命性突破(2022-06-17)
【摘要】 6月1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8日,塔里木油田由阿北线束地震推动上钻的恰探1风险探井,进入钻探关键时期。至此,塔里木油田创新提出的线束地震技术新方法,已在阿北、甫沙等区域获得一批重大地质成果。线束地震技术取得的革命性突破,对解决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地震成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线束地震确定了“双复杂”区小道距、小线距、高密度、相控激发组合接收的技术理念,是一种高端先进的物探技术,适用于二维(宽线)地...
【关键词】塔里木油田,线束地震,技术突破
国产首套盐穴储气库声呐测腔仪研制成功(2022-06-13)
【摘要】 6月13日,中国石油网讯,6月7日,中油测井华北分公司C4685作业队使用自主研发的声呐测腔仪器,完成了江苏淮安文21井盐穴储气库的测腔试验,精确探测了融腔体积,获取了腔体形态及腔内卤水温度、压力、声速等数据信息,标志着国产首套岩穴储气库声呐测腔设备研制成功。声呐探测技术是盐穴储气库造腔和注采气过程中常用的腔体形状检测技术,国内长期不具备声呐测量相关设备的制造能力。中油测井于2021年立项开展声呐测量装备自主...
【关键词】盐穴储气库,声呐测腔仪,研制成功
辽河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技术填补国际空白(2022-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5月29日,辽河油田杜80块与杜229块超稠油油藏今年以来已有16个井组转蒸汽驱开发。截至目前,辽河超稠油蒸汽驱已转驱44个井组,日产油627吨,平均单井日产量稳定在3吨至5吨,采油速度2.5%以上,油汽比0.167。辽河油田经过前期先导试验和后期扩大实施,首次揭示超稠油蒸汽驱开采机理,并证实此种开发方式可行。不同于普通稠油蒸汽驱以驱替为主、泄油为辅的开发机理,这项技术以泄油为主、驱替...
【关键词】辽河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技术
塔里木油田深地复杂难钻地层钻井一体化协同提速技术(2022-05-31)
【摘要】 5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塔里木油田持续开展工程地质一体化攻关,在地层精细刻画的基础上,联合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PDC切削齿深脱钴、选择性脱钴与非平面齿形设计技术,形成国内第一代非平面齿PDC钻头;联合上海大学攻关形成“预弯短节+双扶钟摆”组合控斜技术,升级配套了气体钻井关键装备;创新发展钻柱安全评价与振动快速判别及复杂难钻地层可钻性综合评价方法,制定了“高抗冲击PDC钻头+垂直钻井系统+大扭...
【关键词】塔里木油田,难钻地层,钻井一体化
川庆钻探破题超深井钻完井技术(2022-05-30)
【摘要】 5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5月22日,川庆钻探公司钻井生产日报显示,目前公司正在钻进的井中有6口井设计井深超过8000米,最深8721米。川庆钻探围绕超深井钻完井,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破解多项超深井钻完井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难题,形成六大专业、57项复杂深井系列工程技术和装备工具,持续保持国内领先,有力支撑了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军8000米以深。川庆钻探自主研发的“钻、测、固、完”全过程精细控压...
【关键词】川庆钻探,超深井,钻完井技术
中油测井无起爆药射孔技术取得突破(2022-05-30)
【摘要】 5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5月18日,中油测井研发的替代雷管的起爆装置——高能激发装置完成靶场试验,在无起爆药射孔技术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高能激发装置是中油测井十大科研项目“射孔技术装备研制与配套”中去火工射孔技术的关键研究内容之一。中油测井联合中北大学经过两年攻关,解决了样机体积较大、起爆需高电压与超大电流、起爆成功率低等难题,成功研制了满足现场应用要求的高能激发装置。本次试验共进行3种模式...
【关键词】中油测井,射孔技术,突破
“超深层重磁电震勘探技术”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验收(2022-04-28)
【摘要】 4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4月25日,从东方物探采集技术中心了解到,由东方物探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科院地质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等国内19家科研院所及高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深层重磁电震勘探技术研究”,日前通过国家科技部综合绩效评价验收。“超深层重磁电震勘探技术研究”隶属国家深地资源勘探开发重点研发专项。自2016年立项以来,项目课题组充分发...
【关键词】重磁电震,勘探技术,通过验收
大港油田复杂断块油层保护技术获突破(2022-04-28)
【摘要】 4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4月下旬获悉,2017年至今,大港油田累计实施油层保护2590井次,作业井平均产量恢复率由87%提升至98%,平均产量恢复期由6.7天缩短至3.3天,实现增油11万吨。这标志着大港油田研发的低密度微泡修井液、高温防水锁修井液、高密度阻垢型压井液3项技术获得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列化技术。复杂断陷盆地油藏由于断块破碎、油藏类型多、非均质性强,油层保护受到技术、成本等因素制约,长期未...
【关键词】大港油田,复杂断块,油层保护技术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矢量横波处理技术填补业界技术空白(2022-04-28)
【摘要】 4月28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4月22日,从东方物探研究院了解到,由研究院资料处理中心承担的集团公司重大现场试验项目——“横波震源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现场试验”获得重要创新成果,完成三项矢量横波关键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全面推进油气田增储上产再添利器。研究院资料处理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东方物探一体化技术优势。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制订了周密攻关计划,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在现有理论基础上不断改进...
【关键词】东方物探,矢量横波,处理技术
技术自主创新,成本下降五成我国超高压射孔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2-04-24)
【摘要】 4月2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26日,塔里木油田联合中油测井完全自主攻关研发的国产化89型耐压245兆帕、耐温210摄氏度的射孔技术,在塔里木博孜1301井复杂工况条件下试验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努力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引领世界一流现代化大油气田建设。塔里木油田立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将创新纳入油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与信息化,联合中油测井,着力自主创新,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无经验借鉴情况下,从射孔枪选...
【关键词】超高压,射孔技术,世界先进
中油测井桥射联作技术在青海泥岩生物气井首获成功(2022-03-31)
【摘要】 3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22日,从青海油田涩北气田传来喜讯,中油测井历时40个小时,高质量完成青海油田涩探1井长井段桥射联作施工任务,这是青海油田泥岩生物气井首次成功运用桥射联作射孔工艺。涩探1井是青海油田部署在三湖涩东地区的一口风险探井。中油测井使用自主研发的定向+深穿透桥射联作工艺技术,高效、准确地实现了解放水平段油气层的目的。中油测井青海分公司C3721作业队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高效优质地完成...
【关键词】中油测井,桥射联作技术,生物气井
中油测井偏心核磁探头研制获重大突破(2022-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26日获悉,中油测井在长庆油田陇东标准井圆满完成iMRT偏心核磁测井仪自主化探头综合性能和材料工艺验证,该仪器探头自主化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偏心核磁探头是核磁仪器的关键核心部件,研发技术难度大、造价高昂,且供货厂家产能严重不足,极大制约了偏心核磁仪器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中油测井核磁研发团队通过近三年自主攻关,相继攻克了磁体设计仿真、低噪声软磁材料选型和定向辐射天线研制等一...
【关键词】中油测井,核磁探头,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两项科技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022-03-03)
【摘要】 3月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21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表彰了2020年省科学技术成果。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共有两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中深层超稠油SAGD百万吨示范工程研究与应用》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辽河油田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中深层超稠油SAGD示范基地,连续3年保持百万吨稳产,SAGD应用界限由500米拓展至1000米,采收率达到63%至75%,较蒸汽吞吐提高30%至50%以上,开...
【关键词】辽河油田,两项科技,科技进步奖
塔里木油田填补国内高端采气井口装备空白(2022-03-03)
【摘要】 3月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3月1日获悉,由塔里木油田主导研发成功的国产超高压采气井口,已成功开展现场试验2井次,试压140兆帕,平稳生产超100天以上,有力促进了超高压油气田走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塔里木油田依托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专项,联合宝石机械公司,历时2年,攻关突破了140兆帕、无限制工况采气井口设备,技术和零部件实现100%国产化,通过了国际第三方DNV公司现场认证,获得国内首张超高压采气...
【关键词】塔里木油田,高端采气,井口装备
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挂牌成立(2022-02-25)
【摘要】 2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18日,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宣布,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分子管理技术是石油石化行业基础性和颠覆性技术,通过提升分子认识水平、模拟和优化石油加工过程,可充分发掘原油分子价值,实现原油资源高效利用。分子管理被列为中国石油“十四五”十大科技创新领域之一。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又...
【关键词】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
中油测井解释软件增添“硬”实力(2022-02-24)
【摘要】 2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16日,中油测井自主研发的“油气测井处理解释软件CIFLog-LEAD”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中油测井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历时20年自主研发的CIFLog-LEAD测井解释软件,是新一代基于数据库的测井专业软件,主要包括系统平台、集成数据平台、通用可视化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四大核心底层,融合常规测井、成像测井、随钻测井、...
【关键词】中油测井,解释软件,实力
中油测井大颗粒旋转取芯渤海湾立新功(2022-02-16)
【摘要】 2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10日,从渤海湾海洋钻井平台传来喜讯:中油测井使用国产改进型大颗粒井壁旋转取芯仪,以一次入井收获30颗大颗粒岩芯、收获率100%的成绩,创下了在渤海湾单枪单钻头钻进次数最多、收获大颗粒岩芯最多的施工纪录,高效助力渤海西部海区勘探开发。对比传统旋转取芯装置,改进型装置在软件设计、压力监控、机械马达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施工前,技术部门结合这个地区地层多层段发育火山岩储层特点...
【关键词】中油测井,大颗粒,井壁旋转
大港油田参与研发国家重点攻关项目(2022-02-16)
【摘要】 2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2月11日,从大港油田了解到,油田对外合作项目部参与的《海洋工程及船用高端铜合金材料研制与应用》项目正式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名单,所承担的子课题已启动方案编制工作。大港油田参与课题隶属“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专项,主要针对舰船和海洋装备泵体、管路及阀门耐蚀性差、服役寿命短等问题进行攻关,将通过开展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成套技术研究,突破海洋油气开采...
【关键词】大港油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中国石油油气集输加热炉技术研发中心成立(2022-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20日,中国石油油气集输加热炉技术研发中心在冀东油田机械公司挂牌成立。此次获批建设的中国石油油气集输加热炉技术研发中心,是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股份公司认定组织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的技术研发中心、支持服务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心将致力于打造为油气集输加热技术研发与战略储备规划、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合作的综合...
【关键词】中国石油,技术研发中心,成立
中国石油压裂优化设计软件国产化迈出关键一步(2022-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27日,中国石油压裂优化设计软件FrSmart 1.0 Beta版在勘探开发研究院对外发布。这一软件的研制成功,实现了国产压裂优化设计软件零的突破,标志着压裂软件行业“中国芯”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压裂优化设计软件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软件的垄断,具有里程碑意义。压裂优化设计软件是进行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施工参数优化的必备工具。长期以来,国内完全依赖进口。2018年以来,勘探开发...
【关键词】中国石油,压裂优化软件,国产化
吐哈油田技术进步为主营业务发展注入动力(2022-01-28)
【摘要】 1月2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月19日获悉,2021年,吐哈油田围绕勘探开发主营业务,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吐哈特色的技术利器。吐哈油田承担集团公司课(专)题18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授权专利7件,技术进步有力支撑了油田增储稳产工作。吐哈油田加大效益开发技术攻关,稀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葡北油田注气开发与储气库协同建设重大开发试验获得重要进展,明确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和储气库协同建设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
【关键词】吐哈油田,技术进步,注入动力
大连化物所实现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低碳天然气(2022-01-14)
【摘要】 1月14日,能源界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质氢键选控与活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路芳团队,实现了原生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低碳天然气。该工作中,科研人员发展了一种高效的催化氢解策略,可以直接转化多种农林废弃物快速制备天然气:通过精准构建Ni2Al3合金催化活性中心,促进原生生物质大分子中碳-氧和碳-碳键的高效断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生物质高效转化制备天然气,其中天然气的碳收率可达93%,并且符合...
【关键词】大连化物所,生物质,低碳天然气
管道设计院获两项海洋工程AiP技术认证(2021-12-31)
【摘要】 12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2月22日,由管道设计院完成的悬链锚腿式单点系泊系统(CALMSPM)获得法国必维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LNG加注船获得英国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证书,两项均为集团公司首次在相关技术领域获得的AiP认证。2021年,管道设计院相继获得FSRU、LBV以及CALMSPM3项AiP证书,证明这些装置在可靠性、安全性与环保方面均能满足当前国际海事组织相关法规与规则以及船级社规范与要求。管道设计...
【关键词】管道设计院,海洋工程,AiP技术认证
我国自主超重力技术炼油主力装置首秀成功(2021-12-10)
【摘要】 12月1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近日,中国石油在辽阳石化年1000吨超重力低温硫酸烷基化工业示范装置上开展的工业侧线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重力技术首次应用于炼油主力工艺单元,在拓宽原料渠道、提高质量和降低投资成本上独具优势。超重力反应分离成套技术由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兰州寰球工程公司完成工业设计。此次试验结果显示,超重力大型反应器在强化瞬时混合、瞬时撤热上特点突出,有效增强了主反...
【关键词】超重力技术,炼油,装置
中油测井射孔新软件填补国内空白(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1月26日,中油测井西南分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赵昕迪表示,“自主研发的射孔设计优化与作业监测软件,在长庆油田H40平台两口井进行了射孔设计优化现场试验,让平均破裂压力降低6.33%,射孔工程设计时耗降低71.25%,明显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为非常规油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个软件是中油测井西南分公司结合射孔施工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实现与油田公司同频共振,不断提高成果转...
【关键词】中油测井,射孔新软件,填补空白
渤海装备新型钻采装备研发提升竞争力(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11月30日,渤海装备钻井装备公司研制生产的“渤海中成”永磁电机直驱注水泵,自2019年1月在大港油田平稳运行已达千余天,综合节电率10%以上,满足了油田井场提质增效、稳产上产的建设需求。今年年初以来,渤海装备钻井装备公司强化科研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结合区域钻井及采油工艺变化,重点开展开窗侧钻用小井眼钻杆、宽幅电泵机组、长冲程低冲次柱塞泵、液动冲击螺杆钻具、电潜直驱螺杆泵...
【关键词】渤海装备,新型,钻采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