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院士团队发现水稻关键基因调控穗粒数的分子机制(2024-12-17)
【摘要】 12月17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克隆了水稻穗粒数关键调控基因GNA,阐明了该基因通过与水稻穗型关键因子互作进而调控水稻穗粒数和产量的分子机制。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穗粒数是水稻产量构成的三要素之一,挖掘穗粒数关键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是突破水稻单产瓶颈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一个水稻穗型突变体克隆了控制穗粒数的重要基因GNA。研究发现,在中花...
【关键词】水稻,穗粒调控,分子机制
科学家破译枸杞子基因组图谱(2024-12-13)
【摘要】 12月13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研究组与研究员陈畅研究组发布研究成果,解析了枸杞基因组图谱及活性成分,揭示了LBPPs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并鉴定了关键合成酶及糖代谢调控相关的RNA。该研究基于三代测序技术、光学图谱技术、自研高效三维基因组捕获技术等方法,对枸杞进行de novo的基因组组装,突破枸杞基因组高杂合、高重复的瓶颈,获得枸杞高精度基因组图谱。在此基础上,研究...
【关键词】枸杞,基因组图谱,糖代谢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现调控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基因模块(2024-12-09)
【摘要】 12月9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萌芽调控机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茶树作为多年生经济作物,休眠和萌发既是其安全越冬的重要生存机制,又是影响春茶品质和经济价值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但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发现CsMADS27为茶树中调控该过程的关键基因,其时空表达模式与越冬芽的休眠和萌发状态密切相关,异源超表达该基因能够显著延迟芽休眠的形成...
【关键词】茶树,越冬,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在水稻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作用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24-12-09)
【摘要】 12月9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小亚基编码基因 OsrbcS 进行多基因和多位点编辑,创制了一系列突变体材料,并解析了RuBisCO小亚基特定位点调控水稻光合效率及产量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对具有不同编辑类型的 Osrbcs 突变体进行大田表型和生理特性分析,发现在田间条件下, OsrbcS 突变导致水稻生长发育迟缓、抽穗延迟和...
【关键词】水稻,光合作用,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在韭黄特征风味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水培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24-11-19)
【摘要】 11月19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设施栽培科研团队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韭黄与韭菜风味差异的化学和遗传学基础,阐明了韭黄作为一种高端菜品的缘由,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葱属蔬菜风味物质生物合成过程的认知。同时,团队还研发出水培韭黄生产装备,为韭黄产业提供了一项绿色安全的栽培新技术。该项研究结果揭示黑暗环境能抑制AtuFMO1参与的硫氧化反应,该步反...
【关键词】韭黄,风味形成,分子机制
我国在玉米领域获重大发现,有望大幅提升籽粒机械收获水平(2024-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国经济网讯,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由于长期受限于缺乏快脱水的玉米品种,机械粒收水平较低。我国科学家经过11年研究,发现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基因及其分子机制,为玉米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玉米要实现籽粒机械化收获,一般要求是籽粒的含水量在25%左右。目前,商业化推广的玉米品种,收获的时候,籽粒含水量大多在30%~40%。研究团队利用这一关...
【关键词】玉米,籽粒脱水,机械收获
中国热科院在脂质组学揭示提取方法对烘焙咖啡油脂质组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2024-11-12)
【摘要】 11月12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在脂质组学揭示提取方法对烘焙咖啡油脂质组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本研究采用乙醇提取(EE)、超声波提取(UE)、微波提取(ME)和超声波耦合酶法提取(UME)从烘焙咖啡豆中制备咖啡油,综合考虑色泽、酸价、过氧化值、生育酚含量等评价指标,表明UME制备得到的咖啡油品质更好。采用定量脂质组学对上述咖啡油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09种脂质分子,其中甘油...
【关键词】咖啡,烘焙,油脂质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2024-11-05)
【摘要】 11月5日,新华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周永锋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并为其他多年生作物育种提供方法参考。周永锋团队自2015年开始聚焦葡萄育种工作,2023年绘制了葡萄端粒到端粒的参考基因组,又进一步对包括野生和栽培在内的9个二倍体葡萄品种进行测序、组装,得到了18个端粒到端粒的单倍型基因组,并整合已有的基因组数据,构...
【关键词】葡萄,育种,人工智能
青海省油菜多重功能开发应用与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2024-10-18)
【摘要】 10月18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企业研究转化与产业化项目“青海省油菜多重功能开发应用与产业升级”进行验收。项目以种、花、油、菜等开发应用为重点,引进白色、紫色、橙色等11个花色油菜资源,通过改良、提纯复壮及选育试验,筛选出7个花色相对稳定的油菜品系,种子纯度达到93%以上,发芽率达到92%;引进菜薹用油菜硒滋圆1、2号,连续3年菜薹平均产量620公斤/亩,...
【关键词】青海,油菜,多功能开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在二倍体无籽西瓜育种技术体系创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4-10-16)
【摘要】 10月16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袁黎教授课题组发表研究成果,成功开发了一种通过操控SPOROCYTELESS基因高效生产二倍体无籽西瓜的分子育种新技术,为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二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撑。该研究成功筛选出ClSPL作为利用分子手段创制二倍体无籽西瓜的最佳候选基因,此外,以便后续筛选无籽性状西瓜,节约育种成本,开发了Indel分子标记。通过杂合编辑植株ClsplRF-1/+T0代...
【关键词】西瓜,二倍体,无籽育种
小麦远缘杂交新品种“普冰03”实现成果转化(2024-10-12)
【摘要】 10月12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原研究中心与河南省中原农谷联合种业有限公司在京举行小麦远缘杂交新品种“普冰03”使用权转让协议签约仪式。“普冰03”小麦品种是作科所李立会研究员团队历时37年潜心研究,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果“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基础上选育出的首个国审品种,于2023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南片推广种植,具有高产稳...
【关键词】小麦,远缘杂交品种,成果转化
首农“抗蓝耳猪科研成果”取得新进展,有望于2025年底完成安全评价试验(2024-10-12)
【摘要】 10月12日,北京商报讯,近日,在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国际智能育种峰会上,首农食品集团发布了“抗蓝耳猪科研成果”。研究显示,猪蓝耳病毒主要侵害猪肺内巨噬细胞,其细胞表面的CD163蛋白是病毒入侵的关键受体。首农股份公司生物育种中心研究人员通过DNA-free基因编辑技术和高效体细胞克隆技术相结合,对猪细胞表面CD163蛋白受体上的病毒结合位点进行了精准删除,培育出一批具有100%抗蓝耳特性的基因编辑猪新种质,正在开...
【关键词】首农,抗蓝耳猪,基因编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中心在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技术上取得新进展(2024-09-12)
【摘要】 9月12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微化学实验室杨健研究员团队基于较为先进的元素/稳定同位素微化学技术,在阳澄湖实验“洗澡蟹”与原产蟹的动态差异性追踪比较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是我国名贵的高值水产品种,不同产地大闸蟹的销售价格相差巨大。阳澄湖大闸蟹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代表,及消费者认可的蟹中翘楚,饱受“洗澡蟹”等假冒行为的困扰。针...
【关键词】大闸蟹,产地鉴别,微化学指标
水产育种取得新突破,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问世(2024-09-11)
【摘要】 9月11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期,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4年审定水产新品种,其中有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该品种填补了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草鱼长期没有良种的空白,是我国水产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突破,对把淡水鱼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保障我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据悉,草鱼性成熟最快需要3~4年,其良种选育需要20年左右,是世界公认的水产科研难题之...
【关键词】草鱼,新品种,稳定供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揭示BR信号通路调控大豆耐热性的分子机制(2024-09-10)
【摘要】 9月10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油菜素内酯(BR)信号激酶BSK1基因增强大豆应对高温胁迫能力的分子机制,为培育耐热大豆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研究团队通过对大豆BSK基因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和鉴定,发现BSK1基因的表达受高温和BR显著诱导,过表达该基因能够提高植物体内的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增强大豆植株的抗氧化能力使其获得更强的高温耐受能力。...
【关键词】大豆,耐热性,分子机制
中国热科院在特色热带作物淀粉体外消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2024-09-03)
【摘要】 9月3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在木薯、面包果和香蕉淀粉体外消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探究了果胶对黄酮类混合物(芦丁-槲皮素-山奈酚)抑制木薯、面包果和香蕉淀粉(A/B/C型)体外消化的影响规律。通过联合抑制评价、抑制动力学、多维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揭示了果胶对黄酮类混合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机制,阐明了果胶和黄酮类化合物协同淀粉消化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主...
【关键词】淀粉,体外消化,作用机制
中国热科院在菠萝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2024-08-23)
【摘要】 8月23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在菠萝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完成菠萝三个新材料的基因组测定和组装,发布了首个菠萝“端粒到端粒”参考基因组序列组装和“铂金级”菠萝基因结构注释信息,并搭建了菠萝基因组信息数据库。为菠萝分子辅助下的远缘杂交育种和高抗食赏两用新品种选育提供给了更为全面和扎实的基础。研究团队选定了基因组未被解析的三个材料(BL、YLL 和 LY)进行 Pacbio HiFi, Nanopore, 和...
【关键词】热科院,菠萝,基因组研究
研究人员新发现两个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2024-08-14)
【摘要】 8月14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成分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从中国菰米中鉴定到两个花青素合成的关键调控基因,通过转水稻功能验证阐明了其在水稻种子花青素生物强化中的作用机制。与常见的无色稻米相比,中国菰米含有更为丰富的类黄酮和花青素等功能成分,具有优异的抗氧化特性。从生物强化角度挖掘中国菰米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并解析其在水稻等主粮营养强化中的机制,对于选育功能型水稻品种和...
【关键词】花青素,合成,调控基因
苦荞新品种“中荞121”落地转化(2024-08-09)
【摘要】 8月9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苦荞新品种“中荞121”转让签约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中荞121”由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美亮研究员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历时8年培育而成,具有高产、广适的特点,并融合了当前荞麦品种缺乏且产业急需的易脱壳特性。荞麦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彝族等少数民族和高海拔冷凉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常年栽培荞麦的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年均总产量超过120万吨,占全世界荞麦产量的40%。...
【关键词】荞麦,新品种,转让签约
生酮饮食可能提高不良胆固醇水平(2024-08-07)
【摘要】 8月7日,科技日报讯,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极低碳水化合物占比的特殊配方饮食。英国巴斯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低糖饮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减脂效果更显著,但也会提高人体内不良胆固醇的水平。研究团队招募了53名平均年龄34岁的参与者,他们都没有肥胖症。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人遵循生酮饮食,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的8%以下,脂肪占70%以上。另三分之一参与者遵循低糖饮食,其中游离糖...
【关键词】生酮饮食,减脂,不良胆固醇
植物黄酮改善蛋鸡骨骼和鸡蛋品质(2024-07-25)
【摘要】 7月25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饲粮添加染料木素(GEN)或大豆黄素(GLY)显著改善蛋鸡生产性能、骨骼和鸡蛋品质,为蛋鸡养殖减抗替抗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植物黄酮是一种具有抗菌和抗氧化功能的天然物质,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团队前期研究表明,植物黄酮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有积极影响,但对青年蛋鸡的应用效果尚...
【关键词】植物黄酮,减抗替抗技术,鸡蛋品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创制出光响应生物合成功能脂质新方法(2024-07-15)
【摘要】 7月15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油料品质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成功创制出一种绿色、可控的光响应界面酶催化体系,成功应用于风味酯、甾醇酯等功能脂质的高效生物合成。据专家介绍,酶法合成是功能脂质制备的发展方向,其中乳液界面酶催化体系具有接触面积大,传质距离短,酶催化活性高等诸多优点,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传统乳液稳定性强,导致产物与酶分离困难,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
【关键词】功能脂质,光响应,生物合成
一种新型重组酶可高敏检测“敌敌畏”等农残(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成功从红芸豆中获得了一种新型重组酶,能高敏检测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和含铜杀菌剂,扩大了酶抑制法的农药检测范围。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红芸豆中鉴定出酯酶,与硫氧还蛋白融合,构建重组了新酶源TrxA-PvCarE1,并进行原核表达。获得的新酶源不仅实现了对敌敌畏、对氧磷、敌百虫和丙溴磷等10种典型有机磷农药的...
【关键词】重组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蛋壳基质蛋白变化与鸡蛋品质具有相关性(2024-07-05)
【摘要】 7月5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揭示蛋鸡产蛋后期蛋壳品质下降的内在机理。随着蛋鸡周龄增加,蛋重增加,而蛋壳厚度和蛋壳指数下降,蛋壳质量下降;蛋壳中的有机成分在控制晶体生长、成形和决定力学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系统评估了蛋鸡蛋壳分级超微结构和基质蛋白随周龄增长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蛋壳基质蛋白调控蛋壳结构的机理。研究团队以健康京粉6号蛋鸡38周...
【关键词】鸡蛋,蛋壳品质,调控机制
山西首个自主杂交培育酿酒葡萄新品种通过审定(2024-06-18)
【摘要】 6月18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从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获悉,该所选育的酿酒葡萄新品种“比诺兰”,通过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该品种是山西省通过自主杂交培育的首个酿酒葡萄新品种,为我国本土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再添一员“新兵”。据悉,该品种生长势中庸,结果性状强,糖酸平衡,酿造的葡萄酒颜色深,香气优雅复杂,单宁柔顺且饱满,骨架感强,品质上等,是优良的中晚熟酿酒葡萄新种质,对我国大陆性气候适应性强...
【关键词】山西,酿酒葡萄,杂交新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发现调控小麦籽粒与旗叶形态的新基因(2024-06-12)
【摘要】 6月12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克隆了调控小麦籽粒与旗叶形态的关键新基因RG1,揭示了该基因调控小麦籽粒、旗叶大小和形态变异的分子机制。籽粒形态和大小是影响小麦粒重的主要决定因素,旗叶是籽粒发育过程中光合同化物的主要来源,籽粒和旗叶形态与小麦产量密切相关。因此,挖掘调控籽粒与旗叶形态的关键基因,解析其分子调控通路,可以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麦,籽粒,调控基因
普通野生稻优质基因发掘平台建立(2024-06-12)
【摘要】 6月12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构建了野生稻种质资源优异基因发掘利用与种质创新平台,并鉴定了关键的耐盐与抗稻瘟病基因。研究团队以综合抗性优良的中国普通野生稻“Y476”为载体,首次组装了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团队以此为基础,分别以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为受...
【关键词】野生稻,种质资源,优质基因
鸡肉/猪肉系列米制品研发成功(2024-06-07)
【摘要】 6月7日,中国经济网讯,日前,“食品科学”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未来食品研究团队成功研发鸡肉/猪肉系列米制品。据悉,“鸡/猪肉米”的研发是利用细胞培育肉技术对未来食品产品形式的探索实践。该研究利用鸡/猪细胞贴壁生长的性能,将大米、小米及紫米进行预处理后作为支架,为鸡/猪细胞生长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使细胞在米表面生长增殖,最终形成一种营养均衡和成分可控的组合食...
【关键词】鸡肉,猪肉,米制品
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在胡椒淀粉与胡椒碱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2024-05-17)
【摘要】 5月17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在胡椒淀粉与胡椒碱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制备了一种新的胡椒碱载体——多孔胡椒淀粉,并探明了胡椒淀粉与胡椒碱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胡椒的应用范围及胡椒碱稳定性的提高和胡椒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胡椒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香辛料之一,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理活性,在食品加工和药物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香料之王”。...
【关键词】胡椒淀粉,胡椒碱,相互作用
水稻调控关键基因防御不同病原菌侵染(2024-05-10)
【摘要】 5月10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揭示了转录因子介导的激素防御途径调控水稻对不同病原菌的免疫机制。该研究发现,敲除转录因子OsEIL3能够增强水稻对纹枯菌的抗性,而减弱对稻瘟菌和白叶枯菌的抗性。纹枯菌侵染水稻,能够增强该转录因子与抗病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水杨酸和茉莉酸的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减弱水稻的抗病性。稻瘟菌或白叶枯菌侵染,则能够增...
【关键词】基因调控,病原菌,免疫机制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效广谱杀虫蛋白(2024-05-08)
【摘要】 5月8日,农民日报讯,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在棉花中发现了一种新型高效杀虫蛋白,具有广谱杀虫效果且绿色无害,若利用其机制制成生物农药,在防控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等农作物重大鳞翅目害虫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显示,该蛋白的杀虫机制与此前常用的抗虫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的杀虫机制完全不同,其杀虫谱系甚至可能更广。研究团队随后创制了含有高含量该杀虫蛋白的棉花...
【关键词】棉花,杀虫蛋白,广谱性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揭示玉米耐密高产的光合生理机制并提出其理想株型(2024-05-07)
【摘要】 5月7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光合作用相关性状的关系,揭示了密植条件下调控玉米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并提出了玉米耐密高产的理想株型,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及耐密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研究团队以玉米穗位为界,将冠层分为四层,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对三个玉米品种种植情况系统分析发现,增加密度降低了穗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
【关键词】玉米,耐密高产,光合机制
调控蛋清品质的内在机制被揭示(2024-04-23)
【摘要】 4月23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通过对比分析40周龄和100周龄蛋鸡膨大部组织功能和生理状况、所产鸡蛋蛋清品质,揭示了调控蛋清品质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提高蛋鸡产蛋后期(蛋鸡生产周期中的关键阶段)的蛋清品质奠定了基础。科研团队在对比分析40周龄和100周龄蛋鸡在蛋清品质、生理状态以及膨大部组织功能方面的差异后,发现机体抗氧化性能降低、输卵管膨大部生理性...
【关键词】蛋清,品质调控,内在机制
新方法可降低小麦镉铅污染对人体健康威胁(2024-04-23)
【摘要】 4月2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获悉,该所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发现,小麦籽粒中的某些营养组分,如钙、镁、植酸和甲硫氨酸等,对镉铅生物可给性有显著影响。这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与品种选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研究发现,11个冬小麦品种在镉铅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指数上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即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在相应指标上存在差异。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差异,优选出健康...
【关键词】小麦,镉铅污染,品种选育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克隆出小麦新型广谱抗白粉病基因(2024-04-17)
【摘要】 4月17日,食品伙伴网讯,小麦白粉病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病害之一。当前,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主要任务。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代小麦抗病遗传改良的宝贵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与赵玉胜团队采用图位克隆、PacBio长读长基因组重测序、突变体和转基因功能验证等方法,克隆到广谱抗白粉...
【关键词】小麦,抗白粉病,广谱基因
调控车厘子果实硬度的关键基因被找到(2024-04-01)
【摘要】 4月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特色果树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发现了控制甜樱桃果实硬度的关键基因(PavSCPL)。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齐希梁标识,果实硬度是甜樱桃重要的品质性状,直接影响着果实耐贮性和商品价值,但调控甜樱桃果实硬度的关键基因此前尚不清楚。该研究利用硬肉型甜樱桃栽培品种的杂交1代群体,成功定位且克隆了控制甜樱桃果实硬度的关键基...
【关键词】车厘子,果实硬度,基因调控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在梨关键风味呈效因子鉴定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4-03-25)
【摘要】 3月25日,食品伙伴网讯,近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创新团队发布研究成果,应用代谢组学、挥发性指纹图谱和描述性感官等综合分析南果梨、库尔勒香梨和秋月梨的风味差异,并与加权相关网络分析(WGCNA)关联共表达了潜在的呈效差异因子,鉴定出7个高相关性模块,共包括407个关键代谢物;综合分析并获得了与酸、甜、涩、甜香、果香等11种感官属性密切相关的关键风味成分;可视化共表达并筛选了与梨香韵...
【关键词】梨,风味呈效因子,互作效应
嘉必优获得发明专利“唾液酸在减轻体重和抑制体重增加中的作用”(2024-03-20)
【摘要】 3月20日,北京商报讯,今日,嘉必优通过官微发布消息称,公司近期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唾液酸在减轻体重和抑制体重增加中的应用”。本项发明发现了唾液酸在体重管理方面的新功能,尤其在成年人或成年非人哺乳动物中适用,给予成年人或非人哺乳动物唾液酸处理,其体重缓慢降低,且可产生明显的减重效果。利用唾液酸减轻成年人或成年非人哺乳动物的体重,可避免快速减重和减重药物对成年人或成年非人哺乳动物造成的...
【关键词】嘉必优,唾液酸,控制体重
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肉羊品种通过鉴定(2024-03-20)
【摘要】 3月20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从兰州大学获悉,天华肉羊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成为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的肉羊品种。该品种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李发弟教授和乐祥鹏教授团队,联合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天祝藏族自治县种畜繁育研究院、甘肃润牧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2009~2023年,团队历时15年,育成了我国首个适应高海拔、寒冷、干旱自然环境和放牧...
【关键词】肉羊,新品种,适应高寒气候
新技术可使蔬菜保鲜期延长2~4倍(2024-03-15)
【摘要】 3月15日,科技日报讯,日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所长赵晓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效保鲜技术可将蔬菜保鲜期延长至原来的2~4倍。具体来看,蔬菜产地高效预冷技术能够迅速降低蔬菜采摘后的温度,有效减缓蔬菜呼吸作用和代谢速率,从而延长保存期限。先进的包装技术,如采用气调包装和可降解包装材料,不仅能进一步延长蔬菜的保鲜期,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光保鲜技术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处理,抑制蔬...
【关键词】蔬菜,保鲜技术,降低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