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万吨级半潜式储油平台主体建成(2020-11-05)
【摘要】 11月5日,搜狐网讯,10月29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获悉,我国自主建造的全球首个万吨级半潜式储油平台——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储油平台合龙作业在山东烟台完成,顺利完成主体建造。3个月后,该储油平台将在南海西部海域进行安装,服务于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项目。据介绍,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储油平台同时具备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本次作业要将重达3.3...
【关键词】全球首个,深水海洋工程装备,新突破
微软新研究成果:通过混合现实增强人与机器人自然交互(2020-10-29)
【摘要】 10月29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微软研究院启动了一个新项目,皆在通过混合现实来增强人与机器人之间更自然的交互。使用共享的坐标系统,Azure Spatial Anchors已经支持多台HoloLens和多款智能手机的共定位。通过这个项目,微软研究院将Azure Spatial Anchors部署到装备摄像头的机器人上。这样一来,人类和机器人可以共享同一个空间进行自然交互:人类可以看到机器人的计划和意图,而机器人可以从人的角度解释给出的命令。据悉...
【关键词】微软,人机交互,新项目
大连所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用空调机组顺利通过首件检验(2020-10-23)
【摘要】 10月23日,中国中车网讯,近日,由大连公司质量部、技术部、工艺部、大连监造项目部共计6位专家组成的审核组对大连所生产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用空调机组进行了首件检验。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用空调机组为柜式机电一体化结构,制冷量为6kW,其外形接口、性能参数等各项指标完全符合采购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该空调产品的顺利研制,标志着空调事业部继顶置式、前置式空调领域后,又在柜式空调领域上取得...
【关键词】动车组,空调机组,首件检验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获中国标准化领域最高奖(2020-10-16)
【摘要】 10月16日,龙的船人网讯,10月14日是第51届世界标准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综合院牵头制定的“GB/T 34000-2016《中国造船质量标准》”荣获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该奖项为中国标准化领域最高奖。GB/T 34000-2016《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由中船综合院牵头沪东中华、大船集团、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以及中国船级社...
【关键词】造船标准,中国船舶集团,最高奖
国内工业机器人焊接定制化技术创新成果亮相,推动“智造”升级(2020-10-09)
【摘要】 10月9日,中华网讯,近日,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聚焦于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苏州哈工易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携最新研发的机器人焊接解决方案参展,展示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焊接定制化技术创新成果。焊接应用技术壁垒高,对硬件质量和软件兼容性都有要求,且工件是否标准化也将直接影响焊接效果。为此,哈工易科基于自有先进技术,建立了集焊接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焊接,创新成果
我国自主研制质子治疗装备取得重大进展(2020-09-24)
【摘要】 9月24日,光明网讯,近期,我国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日前首次达到231MeV,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质子治疗装备迈出关键一步。这也是亚洲地区自主研发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0MeV以上。据介绍,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体积小、功耗低、束流强度高、引出的束流为连续束,更适用于快速调强扫描治疗。该加速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创新、自行设计,获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三五”核能开发项目和中...
【关键词】自主研制,质子治疗装备,关键一步
航天重工成功研发两款百吨级搬运车(2020-09-15)
【摘要】 9月15日,中国建材网讯,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重工)传出喜讯,该公司“百吨级矿用整体式支架搬运车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据悉,航天重工是湖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员单位和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基地。该公司在电力驱动、自动控制、智能管理、结构设计及仿真、动力传动、液压及仿真等专业拥有突出技术优势,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余项。该公司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创多轴220...
【关键词】航天重工,装备研制,通过鉴定
AG600机翼典型盒段稳定性研发试验首件试验件完成试验(2020-09-07)
【摘要】 9月7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8月29日22时许,在试验与计量中心漳河试验室,AG600机翼典型盒段稳定性研发试验完成了首个试验件的破坏工况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预期,与强度计算分析高度一致,该项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此项试验也是试验与计量中心漳河试验室建成以来完成的首秀,标志着试验室正式启动AG600飞机大部件试验。据悉,该试验是目前所内实施的最大载荷试验,弯矩高达200多吨米的重型试验。试验大型工装设计、制造...
【关键词】研发试验,符合预期,AG600
我国成功研制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可“意念”打字输入(2020-09-03)
【摘要】 9月3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Darwin Mouse)。据介绍,这台类脑计算机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典型运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时它也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与此同时,团队还研制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达尔文...
【关键词】浙江大学,芯片,自主知识产权
704所承建国内首套拼装型自升式平台研制成功(2020-08-27)
【摘要】 8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七〇四所承建的国内首套拼装型自升式平台——“浩衡1006”研制成功。该拼接型平台总长36.6米,总宽22米,甲板面积625平方米,桩腿长度60米,可用于25米~40米水深作业,甲板载荷500吨。因其“拼接型”特点,可通过更换不同模块箱体,实现多功能用途,同时,灵活的拼接和拆装性能,既方便运输、节省成本,又助于批量化生产、实现快速造船。该平台入级中国船级社(CCS),满足IMO海上移动钻...
【关键词】多功能用途,批量化生产,研制成功
我国首艘插桩式抢险打捞工程船“华祥龙”正式入列(2020-08-18)
【摘要】 8月18日,龙的船人网讯,8月18日上午,广州打捞局新建的“华祥龙”在黄埔文冲龙穴厂区签字交付,正式入列,该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首艘插桩式抢险打捞工程船,标志着中国南海海域快速应急打捞再添重器,中国救助打捞装备建设再上新台阶。“华祥龙”由中国船舶708所研发设计,黄埔文冲船厂建造。该船船长130米,型宽42米,型深9米,续航力3600海里,全电力驱动,具有DP-2级动力定位能力,设计作业水深为55米,可无限航区航行...
【关键词】华祥龙,救助打捞装备,自行设计制造
中船澄西首次自主研发4万吨自卸船交付(2020-08-11)
【摘要】 8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1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首次自主研发的1号4万载重吨自卸船顺利交付,中船澄西造船实现了由“制造”到“创造”的历史跨越。该船是中船澄西为CSL/HJH公司量身定做的新一代自卸船,也是中船澄西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新船型,全船船长190米,型宽29米,设计吃水10.5米,全船配置先进,配备单机可调桨CPP、抱轴式轴带发电机、大功率艏艉侧推、贝克舵。该船入级DNV-GL船级社,满足...
【关键词】自主研发,顺利交付,新一代自卸船
我国首次高空无人机台风综合探测试验成功(2020-08-05)
【摘要】 8月5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8月2日下午,一架高空气象探测无人机从海南博鳌机场腾空而起。无人机试飞专家钱学林指挥两位飞行员,超常规完成既定飞行计划,成功下投30枚探空仪,与毫米波雷达一起,对今年三号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进行CT式“扫描”。伴随着一组组台风外围云系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回地面指挥系统。意味着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无人机,海洋综合气象探测,测试成功
沈阳自动化所协作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2020-07-31)
【摘要】 7月31日,同心智造网讯,29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协作机器人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子结构法和正交设计的协作机器人全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协作机器人结构优化中存在的位姿及非结构参数影响、多目标耦合、计算速度与精度平衡等问题,具有建模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对各模块的复杂形状适应性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协作机器人的刚度及动态性能。据悉,在安全、轻质、大负载自重比...
【关键词】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协作机器人,优化设计方法
我国自主研发首台商用智能清洗船底机器人在青岛下水启用(2020-07-23)
【摘要】 7月23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在青岛港码头下水,大大提升了洗船的效率。轮船脏了如同汽车脏了一样,也要清洗如新。未清洗之前,有很多的藤壶和海蛎子,非常脏。清洗海生物之后,船速会增加一节。智能科技研发的智能清洗机器人“海若一号”置入水中后,人们只需通过遥控器操控,就能让它以喷气的方式清洗船底。轮船在长时间出海后,底部往往会附着大量污垢,还会滋生水生物,进而...
【关键词】自主研发,智能机器人,洗船效率
国产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助力医生高水准完成手术,所有核心部件均国产(2020-07-23)
【摘要】 7月23日,中国新闻网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李慧武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携手相关高科技企业,历时三年,自主创新,成功研发了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李慧武及其团队利用这台名为“鸿鹄”的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位左侧膝关节疼痛多年的69岁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关节置换术。据悉,尽管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有诸多优势,但相对昂贵的手术费用仍让不少患者望洋兴叹。为打破国际品牌垄断,让更多患者有机会选用手术机器人,中国的科学家们深...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手术机器人,自主研发
胜利钻井院井场装备参数采集装置获国家专利(2020-07-16)
【摘要】 7月1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院“一种井场装备参数采集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从现有井场设备不能实现参数自动采集及自动诊断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一种井场装备参数采集装置,可以及时、准确地为钻井设备提供数据监测和诊断服务,保障设备运行安全。以往钻井施工过程中,钻井柴油机、发电机、泥浆泵等装备通常需要人工24小时监控值守,以人工轮班巡视、现场操作为主。装备运...
【关键词】实用,专利,参数采集装置
西安航空基地先进制造再添新成果(2020-07-09)
【摘要】 7月9日,环球网讯,近日,西安航空基地入区企业西安博赛旋压科技有限公司与航天一院合作再添硕果,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3米级铝锂合金整体旋压箱底。西安博赛旋压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旋压成形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制造,攻克了大尺寸及难加工材料成形的关键技术,快速发展成为西安航空基地先进制造类企业的典型代表。公司自主研制的亚洲最大卧式双滑台强力数控旋压机自去年12月投产以来,解决了国防、航天...
【关键词】航天领域,柔性制造技术,铝锂合金整体箱体
科学家展示受水母启发的软体机器人,速度已超越现实中的水母(2020-07-03)
【摘要】 7月3日,同心智造网讯,水母独特的运动方式使其成为机器人研究人员的热门研究模型,科学家希望开发出先进的新型机器,使其具有极高的运动效率。科学家们现在展示了一种受这些海洋生物启发的新型软体机器人,它利用气道以极快的速度游动。目前,这项研究发表在《先进材料技术》杂志上。这种新型软体机器人是由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坦普尔大学的科学家开发的,实际上是建立在他们早先的工作基础上的:此前他们生产了一种受猎豹启...
【关键词】水母,软体机器人,研究模型
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翼龙无人机通用平台(2020-06-24)
【摘要】 6月24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通用平台已完成搭载无线通讯基站设备的首次系列测试,该高端航空应急装备将服务于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需要。中国航空工业表示,翼龙I通用平台近日在“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中完成此次系列测试。该项目是中国航空工业贯彻落实国家“新基建”战略部署,以高端航空装备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为基础,加快推进具有技术前瞻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复合材料,中国航空工业,完成测试
国内首艘油气电混合动力内河船舶启航(2020-06-15)
【摘要】 6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12日下午,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国内首艘油气电混合动力内河船舶“新长江26007”轮从重庆东风船厂码头缓缓驶出,开启全新征程,翻开了内河航运绿色环保的新篇章。船舶驶过,烟囱排放的尾气再不见了“黑尾巴”,也闻不到浓浓的柴油味了。“新长江26007”轮的技术改造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该轮是国内第一艘油气电混合动力内河船舶,这将为长江干线船舶适应特殊航行条件、并同时满足安全经济性要求的...
【关键词】混合动力,内河船舶,示范引领
“软件机器人”助力武汉政企降本增效(2020-06-11)
【摘要】 6月11日,东方财富网讯,在武汉某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一台装有软件机器人运算系统的电脑正在高速运转。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这个软件机器人系统,原来需耗时4小时的一个业务流程,现在可缩短至10分钟。这名工作人员口中的软件机器人系统正是RPA+AI技术,RPA技术主要指自动化系统,AI则是人工智能。RPA充当了肌肉的角色,AI提供了认知和判断力,两项能力结合组成智能自动化。据悉,RPA作为一种灵活、高效、成本可控的数字...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降本增效
细分领域成就“隐形冠军”,30余家企业获颁行业年度各奖项(2020-06-04)
【摘要】 6月4日,同心智造网讯,为鼓励技术创新、企业品牌价值提升,总结、见证并记录深圳机器人行业十年的发展历程及市场成果,推动机器人产业链的全面发展,由深圳市经信委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指导,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与《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杂志共同主办2019年深圳机器人年度评选。深圳机器人年度评选已经连续举办三届,自开启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行业的高度认同。本届年度评选自2019年12月10日启动以来,经过35天的网络评选,...
【关键词】深圳,机器人,年度评选
国之重器FL-62风洞首次承接型号试验(2020-05-28)
【摘要】 5月28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2020年5月24日,随着最后一次流场噪声测量试验结束,国之重器FL-62风洞(2.4米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顺利完成了槽壁试验段全部流场校测项目以及大展弦比标准模型试验。风洞的流场品质和标模测力试验数据均达到国际先进指标。2020年5月26日,FL-62风洞首次承接某型号试验,FL-62风洞建设项目现场总指挥袁立院长、常务副总设计师崔晓春副院长到达试验现场,指导试验人员按计划开展工作。上午十时二十分...
【关键词】FL-62风洞,试验顺利,飞行器
东莞一企业拿大奖,解高端装备世界级难题(2020-05-28)
【摘要】 5月28日,东莞新闻网讯,5月26日,2019年赢在东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东莞分赛区)决赛第五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决赛,在石碣镇举办。组委会在全省率先探索,采取互联网直播的方式举办大赛,11个优质团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广东松博纳米合金管材有限公司获得初创组第一名,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获得成长组第一名。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同时获得整场比赛一等奖,成功晋级年...
【关键词】东莞,创新创业大赛,解决难题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两项成果获2019上海市科学技术奖(2020-05-20)
【摘要】 5月20日,龙的船人网讯,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本年度共授奖308项(人),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3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人)获得表彰。船建学院两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人)获得表彰:土木工程系教授周岱牵头项目“多柱体系统非线性流固耦合效应机理与流动性控制”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教授...
【关键词】上海,技术奖,船建
中国西电:国产化动车组及高铁车载用真空灭弧室顺利通过国家级试验验证(2020-05-14)
【摘要】 5月14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中国西电集团研制的高铁车载专用真空灭弧室,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试验验证,一举打破车载断路器核心部件多年来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为动车组及高铁车载用真空灭弧室国产化应用贡献了应有力量。该真空灭弧室新品为长寿命单断口车载断路器专用产品,是中国西电集团所属宝光股份配合国内新型车载高压永磁机构断路器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
【关键词】高铁,真空灭弧室,通过验证
北斗珠峰“首秀”,国产设备主担纲(2020-05-08)
【摘要】 5月8日,新华网讯,2020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多项最新测量技术和设备大显身手。此次珠峰测高将综合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其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测量是重要一环。在峰顶,GNSS接收机能通过卫星获取平面位置、峰顶雪面大地高等信息,而大地高与海拔之间有一定换算关系。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2005年时,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赖GPS系统。今年,将同时参考...
【关键词】珠峰高程测量,国产设备,北斗系统
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赋能工业智能化市场(2020-04-30)
【摘要】 4月30日,机经网讯,机器人视觉系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工厂智能化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机器视觉将使得机器人智能化变成现实,在工业自动化中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工业自动化、智慧安防以及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进步,也为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更多发展潜力与机会。如何让工业机械手或机器人“睁开”一双眼睛,使其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灵活性,是众多机器人制造厂家努力的方...
【关键词】机器人,视觉导航,工业智能化
全国首台5G智能检测车正式投入使用(2020-04-23)
【摘要】 4月23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近日,广东建工集团所属广东建科院自主研发的5G智能检测车正式投入使用。广东建科院是国内首家拥有建设领域5G智能检测技术,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建筑科技企业。5G智能检测车是基于5G、无人机勘测、声波探测、激光扫描、摄影测量、智能传感及智能信息系统等多项技术高度集成的多功能车载移动作业平台,可实现在各种工况下的环境调查、趋势分析、重点监测、数据融合、信息发布及在线会诊等功能,将...
【关键词】5G,智能检测,自主研发
航空工业FL-62风洞主压缩机顺利完成最大转速试车(2020-04-16)
【摘要】 4月16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航空工业气动院FL-62风洞完成了主压缩机最大转速测试,压缩机性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风洞核心流马赫数显示亚跨声速流场控制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指标。此次试车完成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FL-62风洞压缩机组获得初步成功,为后续的风洞流场调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FL-62风洞主压缩机是由沈阳鼓风机厂为该风洞量身打造的首台套6米量级轴流压缩机组,是FL-62风洞的核心部件。FL-62风洞是国家科工...
【关键词】航空工业,FL-62,转速测试
“高精度数字土壤”建成,我国耕地状况一目了然(2020-04-10)
【摘要】 4月10日,科技日报网讯,以100米×100米(1公顷)为单元,全国耕地土壤状况通过数字化呈现,一目了然。中国农科院6日宣布,由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覆盖全域的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历时21年建成。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究员张维理介绍,数字土壤是利用“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模拟、重现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等土壤性状的空间...
【关键词】高精度,数字土壤,现代信息技术
重庆首个5G网联植保无人机试飞成功(2020-04-02)
【摘要】 4月2日,中国新闻网讯,重庆首个5G网联植保无人机本周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试飞成功,为30亩试验农田提供集成无人机植保、遥感大数据、农业大数据为一体的高效飞防服务和精准农业服务,这标志着重庆首个基于5G网络的无人机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成功落地。记者26日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了解到,该架5G网联植保无人机由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联合打造,作业效率达到300-400亩/天,是人...
【关键词】5G,无人机,智慧农业
“5G+工业AR技术”在船舶云检验中的探索应用(2020-03-26)
【摘要】 3月26日,龙的船人网讯,3月24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联合中国船级社(CCS)、中国移动(CMCC)运用5G+工业AR技术在“天顺河”轮实现船舶远程检验。这是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继无人机货舱近观检验应用后在船舶修理检验技术应用方向新的突破。5G+工业AR技术,采用远程智能维云,解决修船过程中验船师无法亲临现场,检验、维修记录视频、待修点无法可视化实时存储共享等痛点。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运用5G+工业AR技术通过现场质检员佩戴智能...
【关键词】5G,工业AR技术,船舶远程检验
七〇二所顺利完成推进器模型多向线谱激励力试验(2020-03-20)
【摘要】 3月20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七〇二所隐身科研部突破多向线谱激励力测试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了推进器模型多向线谱激励力试验,填补了国内推进器模型非定常力测试领域的空白。推进器模型多向线谱激励力的量级小、频率低,各分量间存在干扰,而且推进系统的振动信号也集中在低频段且信号较强,这给推进器模型多向线谱激励力的测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项目组迎难而上、突破创新,自研了一套完整的测量系统。本次推进器模型多...
【关键词】推进器模型,多向线谱激励力试验,填补空白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7万吨木屑船下水(2020-03-12)
【摘要】 3月12日,科技日报讯,由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自主设计与建造、全球载重吨位最大的7万吨木屑船,3月10日在中船澄西扬州公司船台顺利下水。这标志着我国在特种超大载重船舶设计与建造技术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中船澄西副总经理姜道如介绍,7万吨木屑船主要用于运输木片等轻质货种,总长约215.4米,型宽37米,型深25.2米,为钢质、单甲板、单壳、单机、单桨、单舵的远洋木屑专用运输船,入级美国船级社(ABS),满足Tier ...
【关键词】木屑船,自主设计,新突破
中英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引入DNV GL船舶进出港清关软件技术(2020-03-05)
【摘要】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中英船舶管理有限公司(Anglo-Eastern)引入DNV GL 船舶进出港清关软件技术Navigator Port,覆盖旗下650艘船舶。据悉,Navigator Port有助于满足遵守租船人和港口当局的相关要求。1,400多个港口清关表格会自动填写船上数据,可以在几分钟内准备好所需的文件。该系统可直接向当地海事部门报告,例如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电子到达/离开通知书(eNOAD)及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的电子预到达通知书(ePAN)等。...
【关键词】进出港,清关软件技术,数据库
开发人员更新PinpointFly无人机移动操作界面系统支持AR技术(2020-02-27)
【摘要】 2月27日,电科技网讯,开发人员更新了PinpointFly无人机移动操作界面系统最新版本并采用了AR技术,通过智能装备点选画面来操作无人机。对于初学者来说,使用遥控器操作无人机其实有相当的难度,PinpointFly无人机移动操作界面系统,就可以简化无人机的操作,只要点选智能装置的画面就能操作无人机。该界面会显示虚拟的无人机,用户只要点选,就能指令无人机飞到该处。由于要通过画面操作三维飞行,界面里加入了Y轴设定高度,这...
【关键词】无人机移动操作界面,简化操作,AR技术
七〇二所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稳定进行(2020-02-20)
【摘要】 2月20日,龙的船人网讯,七〇二所自2月10日复工以来,项目工作有序进行。由七〇二所负责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是典型的全国大合作,项目组一直紧密联系各地的合作单位和配套企业,了解承担任务的进展情况,包括生产到货节点、物流运输条件等。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按照既定计划和现实情况,合理安排项目进度,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分析防控可能的风险。春节期间,试验水池的注水工作没有间断。复工第一天,潜水器的均衡就开始优...
【关键词】七〇二所,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科学试验平台
5G与北斗互相赋能,应用前景取决于想象力(2020-02-13)
【摘要】 2月1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全国首个边坡监测领域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应用项目落地广西。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5G网络建设全面铺开;2020年,随着2颗地球静止轨道北斗三号卫星在太空部署,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卫星组网将全面完成。两大国之重器看似天地相隔,却注定产生交集。它们的深度融合,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风景。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
【关键词】5G,北斗,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