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启东海工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振华启东海工申报的“一种水下泵及其驱动系统的安装工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本发明通过对水下泵的安装及位置调整,水下泵驱动轴系、鼓形齿联轴器与齿轮箱的安装和对中,以及驱动电机的调整对中及弹性离合器的安装,分别保证了水下泵的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鼓形齿联轴器的润滑及实现了对偏离中心的补偿,且不会造成传动附加力,确保了系统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振华启东海工,安装工艺,专利
【摘要】 3月31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振华启东海工申报的“一种水下泵及其驱动系统的安装工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本发明通过对水下泵的安装及位置调整,水下泵驱动轴系、鼓形齿联轴器与齿轮箱的安装和对中,以及驱动电机的调整对中及弹性离合器的安装,分别保证了水下泵的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鼓形齿联轴器的润滑及实现了对偏离中心的补偿,且不会造成传动附加力,确保了系统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振华启东海工,安装工艺,专利
【摘要】 3月30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网讯,近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主持召开了深圳市置辰海信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超高清8K图像无线远距离实时传输系统》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会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全德主持。会议组成了由中科院艾国祥院士、工程院彭苏平院士为主任和中科院大学董传仪教授为副主任的11人专家评价委员会。出席评价会的院士和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并对...
【关键词】成果评价会,专利技术,远距离实时传输系统
【摘要】 3月25日,同心智造网讯,3月19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种无人机系统的飞行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专利,公开号为CN112533139A。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机系统的飞行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本申请提出一种无人机系统的飞行授权方法,其中,移动运营商支持联网无人机业务,识别视距和超视距作业无人机,并进行飞行授权。具体来说,通过结合无人机的飞行计划,配置蜂窝联网无人机和遥控器组对关系、无人机白...
【关键词】无人机,华为,专利
【摘要】 3月18日,科技日报讯,我国首例跨线铺轨技术在重庆运用。从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由中铁十一局自主研发的本邻两线长轨铺设机组在郑万高铁重庆段雷家坡隧道首次正式铺轨,标志着“走单线铺双线”的施工技术正式运用,填补了我国高铁机械化跨线铺轨作业技术空白。据介绍,以前高铁钢轨铺设采用单线铺轨方式,当第一条线铺设完成后,铺轨车需回到车站重新进行调车作业,再进行邻线铺轨作业,由于每次中转时间较长,导致铺轨...
【关键词】高铁,跨线铺轨技术,重庆
【摘要】 3月10日,3D打印世界网讯,近日,山东省济阳区银河路改造工程景观河挡土墙工程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采用3D打印技术,建设完工后将成为全国首个3D打印文化、生态、园林示范工程。据悉,3D打印装配式生态挡土墙是阶梯式双向联拱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其拱圈与墩部,装配时用C30钢筋混凝土浇筑拱墩连接成整体应力结构;迎水面阶梯段产生后,使墙体在不影响墙体应力的状况下,划分了多层植物生长区,挡土墙设...
【关键词】3D打印,山东,开工建设
【摘要】 3月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2月25日晚,作为AG600飞机开铆组件之一的“中后机身-后机身龙骨梁组件”按计划时间顺利下架,该组件的顺利下架为实现六月底部件交付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自2021年1月28日开铆以来,部件的装配以及工装型架的安装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龙骨梁装配作为该架机的首个组件,面临着零件交付周期长、零件公差与装配公差不协调等问题,针对问题,项目团队主动出击,大年初四就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协调,及时解...
【关键词】AG600,顺利下架,龙骨梁装配
【摘要】 2月25日,同心智造网讯,2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公布一项名为“一种轮腿混合驱动式矿用变胞机器人”的专利,该专利于2020年11月18日,申请公布号为CN112373594A。从背景技术来看,根据移动方式的不同,移动机器人分为轮式、腿式、履带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形式。一般轮式移动机器人结构简单、速度快,但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其越障能力和平稳性存在很大缺陷;而腿式移动机器人具有较强的地形适应能力,但一般结构复杂难控制、不易满足设...
【关键词】矿用变胞机器人,越障能力,专利
【摘要】 2月25日,同心智造网讯,2月初,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的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项目群展示了机器人组团海上出征的场面。该项目成功让海洋机器人学会了团队协作,流畅的典型任务演示顺利通过了海试验收,这也标志我国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据介绍,本次团队协作演示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架构模式从集中式(有中心)/混合式发展...
【关键词】海洋机器人,智能协同技术,国际先进水平
【摘要】 2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动力子公司河柴重工船用气体机研制再传喜讯,配套国产化多点喷射控制系统的船用气体机CHG620L6MPI顺利完成多项试验,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满足C2排放要求,与进口系统相当,标志着该机国产化研制工作顺利完成。国产化船用气体机CHG620L6MPI动态性能优越、功率储备大,额定功率500kW/1500rpm,最大功率突破550kW/1500rpm,控制系统成本大幅降低。至此,CHG234V6/V8/...
【关键词】气体机,先进水平,国产化
【摘要】 2月4日,全球无人机网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追风”工作室近期发布了“天工”eVTOL无人运输平台验证机并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飞。“天工”项目从研发到完成第一阶段试飞历时2年,是“追风”工作室团队综合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运输类飞机任务场景、对多用途航空器设计的一次挑战。“天工”验证机聚焦在各种中小规模的无人驾驶航空运输场景,可以改变多种动力输出方式,以适应不同特点的起降场地。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能...
【关键词】中国商飞,第一阶段试飞,验证机
【摘要】 1月26日,搜狐网讯,1月26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安全锁及手术机器人”的专利,申请日期为2020年3月,公开号为CN212395042U。该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锁及手术机器人,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此外,1月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公开一项“手术监控方法及装置”相关专利,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手术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监控方法及装置。用于对手术部位发生位置偏移进...
【关键词】京东方,专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摘要】 1月25日,搜狐网讯,近日,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我国新型时速350公里CR400AF-G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朝阳动车所亮相。该系列列车是高铁家族中的“战寒神器”。据介绍,列车的“神经系统”由数百组开关组成,连接的电线长度可达240余公里。高寒环境中,配电柜容易因为“结露现象”产生冷凝水,影响“神经系统”安全。设计人员为配电柜骨架涂了一层微米级陶瓷多孔材料,空气遇冷产生的...
【关键词】国产,高寒动车,战寒神器
【摘要】 1月2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在经历了20天的测试后,国产C919大型客机高寒试验试飞专项任务近日取得圆满成功。该客机于去年12月25日飞抵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东山机场开展高寒试验试飞专项任务,试验试飞期间,当地最低气温已近-40℃。据了解,高寒试验试飞是民用飞机必须通过的一项极端气候试验,以验证在极寒条件下飞机各系统和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适航条件。
【关键词】国产客机,高寒试验,圆满成功
【摘要】 1月11日,国际及船舶网讯,日前,大连海事大学在绿色航运领域又传来好消息,学校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造的中国第一艘燃料电池游艇“蠡湖”号通过试航,标志着我国燃料电池在船舶动力上的实船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近年来,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想应用在船舶上,还需要解决诸多安全与技术问题。海大的研究团队依托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先后解决了船舶氢气加注、氢气瓶组轻量化、涉氢...
【关键词】大连,绿色航运,船舶动力
【摘要】 1月4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航空工业气动院1米高超声速气动力风洞(FL-64风洞)建设再传捷报,风洞完成通气动载试车,各配套分系统运转正常,两级引射器成功起动,至此FL-64风洞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式进入流场校测调试阶段。FL-64风洞是一座1米量级大型高超声速气动力风洞,是高超声速领域的重要设备基础。FL-64风洞通气试车成功,标志着气动院向全面形成高超声速试验能力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2021年是FL-64...
【关键词】风洞,通气动载试车,主体工程建设
【摘要】 12月29日,同心智造网讯,今日,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首次运用机器人在东郊洪庆变10Kv(193)红三线54#进行搭接工作,这也标志着配网单臂带电作业机器人在陕西配电网的首次成功应用,实现了我省在相关技术发展“零突破”,也促进了我省智能带电作业的进步。这款智能机器人体积小、操作简单等特点。作业时,操作人员只需操作机器人到指定位置,并利用绝缘杆协助完成穿引线工作,其余剥线、带电搭火、安装及固定线夹等危险工作均由机...
【关键词】机器人,应用,首次
【摘要】 12月29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守初心铸国之重器 担使命促湾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国产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CGT25-EB)示范项目签约仪式暨项目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三所研发的国产首台(套)25兆瓦工业发电用燃气轮机装置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七〇三所研发的CGT25—EB型燃气轮机国产化率达到100%,采用先进的低排放燃烧技术,可以实现天然气燃料条件...
【关键词】国产,大湾区,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摘要】 12月24日,搜狐网讯,昨天12:37,“长征八号”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这枚新型火箭上搭载了一个“天大的梦想”——天津大学李峰辉博士创业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搭载此次发射的“元光号”卫星顺利入轨,一个由80颗在轨卫星全球组网的“气象北斗”——“云遥星座计划”进入了加速布局期。这款GNSS掩星探测载荷可以搭载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并在轨收集海量掩星信号,“云遥星座计划”就是...
【关键词】天津大学,气象探测网,打破国外垄断
【摘要】 12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由大连海事大学、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研制”项目取得重大研究进展,成功研制出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并已顺利通过车间陆上联调试验,系统关键核心部件实现100%国产化。李文华教授介绍,项目针对深远海科考作业地质绞车系统存在传统钢缆自重过大、缆绳易磨损断裂、超大容量缆绳排缆乱卷缠绕等问题,开展全海深地...
【关键词】绞车系统,国产化,重点专项
【摘要】 12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9日,宜昌达门船厂建造的我国首艘INF3级乏燃料运输专用船“欣安吉祥”轮正式交付使用。该乏燃料运输专用船采用了双底双壳船体,设有多道水密横向舱壁、舷侧防撞加强结构;在动力方面,采用了双主机、双螺旋桨、双舵机、双独立机舱的冗余设置;在辐射防护方面,采用了重混凝土、聚乙烯、淡水屏蔽舱相结合的设计。此外船舶还设置了大容量的货舱独立冷却系统、多通道的复合通讯系统、先进可靠的入侵...
【关键词】自主研制,交付使用,核能发展
【摘要】 12月8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发布了《关于表彰202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的决定》,中国船舶八院鹏力智造自研的“燃气计量表智能制造关键工艺装备及系统”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继“数字化车间大型装配焊接成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后,鹏力智造再次获得该项荣誉。“燃气计量表智能制造关键工艺装备及系统”项目,实现了燃气计量表生产过程的自...
【关键词】机械工业,燃气,自动化
【摘要】 12月3日,同心智造网讯,当前,建筑工业化正不断发展,从工厂到工地,提高建造智能化水平,正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如今,随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 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或将推动智能建造进一步落地。11月28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建筑机器人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建筑机器人专委会还特邀中国工程院...
【关键词】建筑机器人,标准化,委员会
【摘要】 11月26日,中国新闻网讯,一款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四臂凿岩台车11月24日在2020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上亮相。该车拥有四只灵活有力的钢臂,外形酷似“变形金刚”,每个工作臂可在2分钟内自动完成5米深钻孔作业。该设备可用于铁路、公路等隧道开挖和支护作业,填补了中国国产高端凿岩施工装备的空白。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介绍,这款四臂凿岩台车既有四只“听话”的臂架,也有一个聪慧的“大脑”,通过给每个臂配备一...
【关键词】填补空白,国产,高端
【摘要】 11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7日,由由中交上航局所属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综合勘察测量船“航测31”成功下水试航。本次试航在中国船级社CCS全程跟踪指导下进行,共持续12个小时,全方位检验了船舶的总体性能。经试验,船舶完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试航取得圆满成功。“航测31”由中交上海航道装备工业有限公司草镇船厂建造,此次成功试航标志着“航测31”建造阶段基本完成。据悉,“航测31”是国内首艘实现将双速...
【关键词】首艘,下水试航,成功
【摘要】 11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0日,由珠江船务旗下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挪威BRAA公司共同建造的一艘碳纤维双体高速客船——“海珠湖”成功下水。“海珠湖”是新材料碳纤维高速客船,具备质量轻、速度快等主要特点。船舶为双体船结构,船身线条简洁优美,航速不低于37节,可载260人。船体外观设计美观大方,金黄色船体与白色双舷搭配保持着视觉的平衡,使外观看上去更加流畅、清新高雅。据悉,琶洲码头项目作为集团落实...
【关键词】碳纤维,高速客船,琶洲码头
【摘要】 11月5日,搜狐网讯,10月29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获悉,我国自主建造的全球首个万吨级半潜式储油平台——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储油平台合龙作业在山东烟台完成,顺利完成主体建造。3个月后,该储油平台将在南海西部海域进行安装,服务于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项目。据介绍,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储油平台同时具备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本次作业要将重达3.3...
【关键词】全球首个,深水海洋工程装备,新突破
【摘要】 10月29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微软研究院启动了一个新项目,皆在通过混合现实来增强人与机器人之间更自然的交互。使用共享的坐标系统,Azure Spatial Anchors已经支持多台HoloLens和多款智能手机的共定位。通过这个项目,微软研究院将Azure Spatial Anchors部署到装备摄像头的机器人上。这样一来,人类和机器人可以共享同一个空间进行自然交互:人类可以看到机器人的计划和意图,而机器人可以从人的角度解释给出的命令。据悉...
【关键词】微软,人机交互,新项目
【摘要】 10月23日,中国中车网讯,近日,由大连公司质量部、技术部、工艺部、大连监造项目部共计6位专家组成的审核组对大连所生产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用空调机组进行了首件检验。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用空调机组为柜式机电一体化结构,制冷量为6kW,其外形接口、性能参数等各项指标完全符合采购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该空调产品的顺利研制,标志着空调事业部继顶置式、前置式空调领域后,又在柜式空调领域上取得...
【关键词】动车组,空调机组,首件检验
【摘要】 10月16日,龙的船人网讯,10月14日是第51届世界标准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综合院牵头制定的“GB/T 34000-2016《中国造船质量标准》”荣获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该奖项为中国标准化领域最高奖。GB/T 34000-2016《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由中船综合院牵头沪东中华、大船集团、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以及中国船级社...
【关键词】造船标准,中国船舶集团,最高奖
【摘要】 10月9日,中华网讯,近日,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聚焦于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苏州哈工易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携最新研发的机器人焊接解决方案参展,展示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焊接定制化技术创新成果。焊接应用技术壁垒高,对硬件质量和软件兼容性都有要求,且工件是否标准化也将直接影响焊接效果。为此,哈工易科基于自有先进技术,建立了集焊接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焊接,创新成果
【摘要】 9月24日,光明网讯,近期,我国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日前首次达到231MeV,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质子治疗装备迈出关键一步。这也是亚洲地区自主研发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0MeV以上。据介绍,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体积小、功耗低、束流强度高、引出的束流为连续束,更适用于快速调强扫描治疗。该加速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创新、自行设计,获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三五”核能开发项目和中...
【关键词】自主研制,质子治疗装备,关键一步
【摘要】 9月15日,中国建材网讯,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重工)传出喜讯,该公司“百吨级矿用整体式支架搬运车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据悉,航天重工是湖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员单位和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基地。该公司在电力驱动、自动控制、智能管理、结构设计及仿真、动力传动、液压及仿真等专业拥有突出技术优势,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余项。该公司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创多轴220...
【关键词】航天重工,装备研制,通过鉴定
【摘要】 9月7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8月29日22时许,在试验与计量中心漳河试验室,AG600机翼典型盒段稳定性研发试验完成了首个试验件的破坏工况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预期,与强度计算分析高度一致,该项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此项试验也是试验与计量中心漳河试验室建成以来完成的首秀,标志着试验室正式启动AG600飞机大部件试验。据悉,该试验是目前所内实施的最大载荷试验,弯矩高达200多吨米的重型试验。试验大型工装设计、制造...
【关键词】研发试验,符合预期,AG600
【摘要】 9月3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Darwin Mouse)。据介绍,这台类脑计算机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典型运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时它也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与此同时,团队还研制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达尔文...
【关键词】浙江大学,芯片,自主知识产权
【摘要】 8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七〇四所承建的国内首套拼装型自升式平台——“浩衡1006”研制成功。该拼接型平台总长36.6米,总宽22米,甲板面积625平方米,桩腿长度60米,可用于25米~40米水深作业,甲板载荷500吨。因其“拼接型”特点,可通过更换不同模块箱体,实现多功能用途,同时,灵活的拼接和拆装性能,既方便运输、节省成本,又助于批量化生产、实现快速造船。该平台入级中国船级社(CCS),满足IMO海上移动钻...
【关键词】多功能用途,批量化生产,研制成功
【摘要】 8月18日,龙的船人网讯,8月18日上午,广州打捞局新建的“华祥龙”在黄埔文冲龙穴厂区签字交付,正式入列,该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首艘插桩式抢险打捞工程船,标志着中国南海海域快速应急打捞再添重器,中国救助打捞装备建设再上新台阶。“华祥龙”由中国船舶708所研发设计,黄埔文冲船厂建造。该船船长130米,型宽42米,型深9米,续航力3600海里,全电力驱动,具有DP-2级动力定位能力,设计作业水深为55米,可无限航区航行...
【关键词】华祥龙,救助打捞装备,自行设计制造
【摘要】 8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1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首次自主研发的1号4万载重吨自卸船顺利交付,中船澄西造船实现了由“制造”到“创造”的历史跨越。该船是中船澄西为CSL/HJH公司量身定做的新一代自卸船,也是中船澄西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新船型,全船船长190米,型宽29米,设计吃水10.5米,全船配置先进,配备单机可调桨CPP、抱轴式轴带发电机、大功率艏艉侧推、贝克舵。该船入级DNV-GL船级社,满足...
【关键词】自主研发,顺利交付,新一代自卸船
【摘要】 8月5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8月2日下午,一架高空气象探测无人机从海南博鳌机场腾空而起。无人机试飞专家钱学林指挥两位飞行员,超常规完成既定飞行计划,成功下投30枚探空仪,与毫米波雷达一起,对今年三号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进行CT式“扫描”。伴随着一组组台风外围云系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回地面指挥系统。意味着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无人机,海洋综合气象探测,测试成功
【摘要】 7月31日,同心智造网讯,29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协作机器人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子结构法和正交设计的协作机器人全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协作机器人结构优化中存在的位姿及非结构参数影响、多目标耦合、计算速度与精度平衡等问题,具有建模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对各模块的复杂形状适应性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协作机器人的刚度及动态性能。据悉,在安全、轻质、大负载自重比...
【关键词】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协作机器人,优化设计方法
【摘要】 7月23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在青岛港码头下水,大大提升了洗船的效率。轮船脏了如同汽车脏了一样,也要清洗如新。未清洗之前,有很多的藤壶和海蛎子,非常脏。清洗海生物之后,船速会增加一节。智能科技研发的智能清洗机器人“海若一号”置入水中后,人们只需通过遥控器操控,就能让它以喷气的方式清洗船底。轮船在长时间出海后,底部往往会附着大量污垢,还会滋生水生物,进而...
【关键词】自主研发,智能机器人,洗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