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制万吨级纯电集装箱船完成首航,全程实现“零排放、零污染、零噪声”(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世界首制万吨级纯电动力的集装箱船,在上海洋山港安全靠泊盛东码头1号泊位,顺利完成首航。这也开启了洋山港江海联运全程“零排放、零污染、零噪声”的新篇章。这艘集装箱船为“中远海运绿01”轮,全航程采用电池动力推进,总长119.8米,型宽23.6米,最高航速19.4公里/小时,电池总容量超过5万千瓦时,在电动集装箱船总长、型宽、装箱数、载重吨及电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据介绍,“中远海运...
【关键词】电源,换电,续航
“中创足迹”LCA技术创新平台发布(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6月2日,北京中创绿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在京联合发布了生命周期评价(LCA)创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成果——“中创足迹”LCA技术创新平台。当前,绿色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仍面临不少挑战,如绿色数据资产安全性、专用工具研发等基础有待夯实,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和法律...
【关键词】挖掘,绿色,大数据
合续科技“气炭互补焚烧”技术助力县域生活垃圾处理(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我国县域垃圾焚烧处理市场空间广阔,垃圾焚烧下县信号的释放,进一步加深了垃圾处理市场的“蓄水池”。合续科技看好这一市场,并率先完成了小型机械往复炉排的开发,形成以“气炭互补焚烧”+“3T+E”为核心的焚烧工艺路线。该工艺采用热解气化与碳化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内循环高温热解,有效提升生活垃圾碳化效率,同时采用旋流热风设计,促进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目前,突破了小型炉排系统在“实战中...
【关键词】旋流,热风,设计
中铁环境首台套撬装式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正式下线(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5月20日,由中铁环境自主开发的首台套撬装式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在长沙市望城区生产制造基地正式下线。本次下线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将应用于矿山污泥处理,依据现场泥质成分和客户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了污泥减量撬装式处理系统。该系统将功能组件集成于一个整体底座上,将压滤机、翻板、输送机、阀门、泵等在工厂内连接好,现场只需完成接口管道及外部电气的连接就可以工作,由于功能组件集成于一个整体底...
【关键词】后续,资源,利用
上海科学家取得冻土碳循环研究重要进展(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上海科学家在冻土碳循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据上海海洋大学,该校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许云平教授团队与合作者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融化后溶解有机碳(DOC)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日前,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湖沼学和海洋学快报》(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Letters)上。对于溶解态有机质的环境稳定性,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要假说。一是“分子组分/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环境,稳定性,化合物
“煤基固废中锂铝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山西省公布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山西路桥集团和所属再生资源公司联合申报的“煤基固废中锂铝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山西省是工业大省,每年排放的工业固废4.6亿吨。“煤基固废中锂铝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在系统研究煤矸石、粉煤灰及CFB灰渣等煤基固废高值与规模化利用中得出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性成果。山西路桥集团作为项目...
【关键词】煤基,固废,高值
榆林水厂及管线项目首次采用双膜法+零排放工艺,实现纳滤浓水零排放(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上海市政总院承担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清水园配套水厂及管线项目,将首次在大规模市政及工业供水工程中采用双膜法+零排放工艺,实现纳滤浓水零排放。工程总规模35万m3/d,一期建设规模25万m3/d,总院团队结合原水水质、用水需求,所采用的制水工艺针对性强、经济合理,力争建设国内净水+浓水处理全流程一站式标杆水厂。水厂净水包含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两部分,水厂内设置纳滤浓水处理工程。针对纳...
【关键词】制水,工艺,针对
废塑料化学循环可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2024-05-06)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4月22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废塑料化学循环正成为国内外塑料污染治理新方向,可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报告》主要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介绍,化学循环与物理回收是废塑料材料化循环利用的两大路径。化学循环是指以废塑料为原料,采...
【关键词】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石油CCUS重点实验室支撑百万吨级示范工程建设(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国石油集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点实验室2023—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召开。这是CCUS重点实验室召开的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2021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升中国石油在CCUS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超前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集团公司整合CCUS全产业链优势力量,成立了CCUS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包含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和发展战...
【关键词】捕集,驱油,埋存
杰瑞集团自主研发新品发布,含油废弃物就地处理化解异地处置风险(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油田含油废弃物属于危废,集中外运处置存在危废存储、转移管理、资源浪费等问题。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上,杰瑞集团自主研发的GreenWell分布式危废处理设备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据了解,在油气开发过程中,油气开采伴随着油基岩屑等危废物的产生,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危废物转移到集中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这种方式存在着危废存储安全风险、转运过程一旦泄露重度污染...
【关键词】危废,就地,处理
启迪环境零碳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助力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沂水项目是启迪环境零碳能源中心首个“零碳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示范项目,融合环境治理与清洁能源技术,从协同处置、系统能效、多能输出三个维度出发,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基础打造综合性垃圾能源站,依据不同资源禀赋量身定制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沂水项目于2016年10月份投入运营,是沂水县唯一一家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的项目,年处理垃圾量约24万吨。近年来,为适应垃圾...
【关键词】新型,专利,证书
世界首个垃圾、污水联合处理能源自供环保综合型设施亮相(2024-04-03)
【摘要】 4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中国能建山西电建参建的新加坡综合废物管理设施(IWMF)项目,建成后将与大士污水处理厂联合成为世界首个实现垃圾和污水联合处理、能源自供的环保综合型设施。IWMF项目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一个大型环保领域房建市政综合项目,位于新加坡大士南一座面积为68公顷的人工岛上。项目是由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投资,投资总金额10.9亿美元。山西电建三公司负责其1号、2号机组汽机岛的安装项目,工程范围主要包括...
【关键词】垃圾,焚化,能力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主机进入核心设备的安装阶段(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2024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这是中国在成功安装其心脏设备之后,再次承担其核心设备的安装任务,中国将再次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据了解,真空室模块组装是目前ITER项目最重要设备在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对整个ITER项目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真空室外形像一个甜甜圈,但...
【关键词】国际,核聚变,实验
我国科学家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构造(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北京时间2024年3月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余研究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周菲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plant plastid-encoded RNA polymerase(植物叶绿体编码的RNA聚合酶冷冻电镜结构)”的封面文章,该研究解析了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装配部件”、“装配模式”、“功能模块”。研...
【关键词】转录,蛋白质,复合物
国网新能源云平台提供“云”服务,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资源环境、系统消纳、补贴运维等难点痛点,亟需互联互通的新能源业务管理和服务平台,连接新能源产业链所有相关方。国家电网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趋势,主导建设新型能源数字基础设施新能源云平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生态圈的业务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新型能源体系规划...
【关键词】顺应,能源,革命
江苏如东探索盐碱地成功改良,昔日盐碱地变成米粮仓(2024-03-04)
【摘要】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如东县是一座以海岸平原地貌构成的城市。潮涨潮汐,海水拍岸,形成了盐碱地。经工作人员介绍,学生们了解到这里的盐碱地属于滨海盐碱地,具有雨热同季,冬春返盐的特点。滨海盐碱地不同于普通土地,含盐量高,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且质地较松散,遇水易板结。据介绍,改良工程实施之前,地质局海洋院对地质环境进行针对性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情况设计专项工程和改良方案,然后进行落实,规划沟、渠、路、...
【关键词】调查,情况,设计
高能环境科研成果荣获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4-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有关专家、单位提名和专家评审,并通过广泛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59个项目获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高能环境参与申报的“危险废物重点风险源渗漏精准阻控与地下水污染协同修复技术及应用”荣获二等奖。危险废物重点风险源渗滤液的渗漏作为其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其具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给地下水污染防治带...
【关键词】重点,风险,地下水
首创环境自主研发垃圾仓隔栅板在新乡焚烧项目成功应用(2024-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河南省新乡市首创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在运营的垃圾焚烧项目中成功实施了垃圾仓格栅板自动化疏通作业试点工作,此项自动化疏通作业的顺利实施,标志着首创环境在解决垃圾仓渗滤液格栅板堵塞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在首创环境内部,而且在全国垃圾焚烧行业中均属首创。长久以来,全国各地运营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普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垃圾储存仓的渗滤液格栅板常常发生堵塞。由于...
【关键词】垃圾,发酵,热值
“碳中和麦芽工厂”建设开启,打造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2024-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1月9日从江苏省宝应县获悉,当地重大项目粤海永顺泰(宝应)麦芽有限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率先启动“碳中和麦芽工厂”建设,标志着宝应创建里下河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24年,江苏省宝应县将努力在县域发展中打造更多新样板、体现更高标识度,加快推出一批具有首创性、引领性的创新实践。粤海永顺泰(宝应)麦芽工厂2023年加入供应链去碳化项目后,即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建立,工厂制定...
【关键词】净零,排放,路线图
江苏省环保集团土壤污染防治科研成果荣获两项江苏省政府科学技术奖(2024-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江苏省环保集团所属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获颁两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荣誉证书。研究成果“基于多元化场景的有毒有机物污染土壤风险控制与修复技术”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本年度唯一获得该级别奖励的省属企业;研究成果“复杂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风险识别与原位协同修复耦合技术及应用”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高彦征教授等团队,通过构建基于土壤中有毒有...
【关键词】技术,管理,支撑
中建环能“高通量磁分离技术及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2023年12月24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在京组织召开“高通量磁分离技术及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科技成果由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杭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经过专家组评审和讨论,一致认为高通量磁分离技术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工程应用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针对水生态修复中的水体...
【关键词】创新,先进,成果
光大技术装备公司水冷炉排技术荣获技术创新奖一等奖(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光大环境旗下中国骨干环保装备企业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简称“光大技术装备“)的“多源高热值固废能源化利用水冷炉排炉技术开发及成套装备”(简称“水冷炉排技术”)荣获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2023年度环保装备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在技术上,该装备创新突破高热值多源固废热解气化耦合燃烧、高效热回收利用及智慧运维等,处理热值范围可达2500-5000Kcal/kg,具有焚烧效率高、排放低...
【关键词】回收,效率,技术
北大发现:我国陆地甲烷排放增温完全被二氧化碳吸收降温所抵消(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北京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非CO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甲烷CH4和N2O)排放的增温效应,完全被中国陆地生态系统CO2吸收的降温效应所抵消。
以往的研究大多重点关注国家CO2的收支,但对温室气体总收支缺少系统的认识。北京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对40余个温室气体收支组分的计量,首次完整评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中建环能一项关键技术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2023年11月26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京组织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质增效与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及成套装备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科技成果由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经专家组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发明的“磁基载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运行稳定性差、...
【关键词】出水,达标率,运维
我国首台套失活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项目竣工投产(2023-12-04)
【摘要】 1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国能龙源内蒙古环保有限公司在乌海市正式竣工投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失活催化剂资源化利用项目重大成果示范落地。国能龙源内蒙古环保有限公司建成了我国首台套失活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年处理2万吨失活脱硝催化剂,它突破了失活催化剂高品质再生、载体重构关键技术,将危险废物转变为循环利用的资源,同步实现减污降碳。失活脱硝催化剂综合再利用项目是催化剂领域内唯一的国家级课题,...
【关键词】关键,设备,国产化
江西茂盛环境成功研发出垃圾制氢技术及装备(2023-12-04)
【摘要】 1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江西茂盛环境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垃圾制氢技术及装备。氢能全产业链包括“制—储—运—输—用”五大环节,其中制氢是第一个重要环节。碳排放量较低的制氢方式有技术相对成熟的电解水制氢和甲醇重整制氢,以及生物或生物质制氢、垃圾制氢、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热化学分解水制氢等试验性方法。江西茂盛环境采用垃圾热解气化技术,针对有机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率低及其污染问题,通过深度预处...
【关键词】利用,体系,应用
丰度99%以上镱176同位素分离成功(2023-12-04)
【摘要】 1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关键技术,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首次分离出丰度大于99%,纯度大于99.5%的镱176同位素,其中镱174丰度小于0.5%。这一突破,切实增强了我国医用同位素无载体镥177前体材料——高丰度镱176同位素的国产化制备能力,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镱176同位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无载体镥177是目前全球最具前景和市场活力的靶向...
【关键词】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2023-12-04)
【摘要】 1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由三峡能源和亿利洁能联合投资建设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日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实现全容量并网。这也是目前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该项目年均生产绿电4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燃烧1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9.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0.8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23万吨。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
【关键词】新能源,项目,顺利
川源一体化泵站解决方案,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排水系统改善(2023-11-07)
【摘要】 11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10月底,川源16套一体化泵站完成了防渗漏压力测试和整机调试,已顺利装箱发货,将抵达“一带一路”国家格鲁吉亚的波季市,助力其城市污水排放改善工程。川源一体化泵站将井筒、水泵、格栅、管道、阀门、电控系统等集成于一体,系统集成度高,与传统泵站相比具有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小区生活污水、农村分散污水及景区污水的收集提升,市政排水、雨水收集、公路下穿桥排...
【关键词】控制,数据,采集
国际首座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项目通过技术成果鉴定(2023-11-07)
【摘要】 11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11月1日,北京排水集团建设的国际上第一座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项目通过技术成果鉴定。作为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是国际上率先建成并成功运行的一座典型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示范工程,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悉,该项目设计规模为7200立方米/天,自2019年投入运行后,经过3个冬季低温期考验,成功攻克了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技术转化的关键瓶颈,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出水总氮平均值为4.21毫克/...
【关键词】减污,降碳,节能
国内首条潜油电机智能全自动生产线建成投用(2023-11-07)
【摘要】 11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11月3日,国内首条潜油电机智能全自动生产线在天津滨海新区建成投用,有效推动我国石油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海上原油大约95%通过电潜泵开采到地面,而潜油电机是电潜泵的核心组成部分,生产一台潜油电机的时长约占整套电潜泵的70%。此次在天津投用的中海油智能全自动生产线,自主设计开发出4套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将潜油电机装配生产中的4道核心工序首次实现智能化、全自动化。与传统手工生产...
【关键词】智能化,建设,进程
煤矸石代替砂石用于高速公路路基(2023-11-07)
【摘要】 11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在宁夏高速公路乌海至玛沁公路惠农(蒙宁界)至石嘴山段项目四标段现场,所使用的路基填料并不是常见的砂石料,而是工业固废煤矸石。煤矸石应用于路基填料可以实现其大规模消纳,既能减少土地占用,又可节约砂石等传统路基材料,降低道路建设成本。煤矸石经适当处理和混配后用作路基材料承载力较高,水稳定性和温缩变形控制性能良好。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作为本项科技示范工程的承担单位,宁...
【关键词】技术,路线,可行
陕西首个太阳能裂解水制氢项目获准备案(2023-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从陕西榆林市横山区发改科技局获悉,陕西首个太阳能裂解水制氢项目——榆林中未智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制加一体化加氢站项目获准备案。榆林中未智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制加一体化加氢站项目位于横山产业园南区,总投资6668万元,占地面积69亩,计划2024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采用太阳能碟式光热裂解水制氢生产工艺,规划光热制氢碟片80台(套),年氢产量达365吨,另配套建设撬装式加氢站及相应设施...
【关键词】能耗,燃料,电池
微软以2亿美元提前锁定直接空气捕集CO2技术的碳信用(2023-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初创公司Heirloom Carbon宣布,微软已经同意资助一项碳捕集技术,该技术利用石灰石的天然特性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具体来说,微软将在10年内从Heirloom Carbon购买价值约2亿美元的碳信用额度(相当于31.5万吨二氧化碳),用于资助Heirloom Carbon在路易斯安那州和美国其他地方的碳捕集业务。据悉,Heirloom Carbon的直接空气捕集工艺使用经过处理的石灰石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然后储存在地下或...
【关键词】空气,捕集,工艺
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全面建成投产(2023-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期,中国石化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也被业界认为是我国绿氢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首次贯通了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和绿氢炼化全产业链,而且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电解水制氢工艺与工程成套技术,将为绿电制绿氢...
【关键词】商业化,初期,关键
清华大学胡洪营团队:成功开发水处理新型消毒技术(2023-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胡洪营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吴乾元、杨诚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纳米尖端的水力学杀菌新机制,即平缓水流可以通过碳包覆纳米尖端与细菌的色散作用有效地撕裂细菌。结合理论计算进一步证实,sp2碳与细菌细胞膜具有强烈的色散相互作用,使细菌在流场中被纳米尖端捕获,进而在流场曳力影响下对细菌产生撕扯而破裂细菌(。研究人员利用多孔泡沫铜制备了碳包覆纳米线,当受污染水样流经该...
【关键词】严重,机械,破损
中建材环保院打造水泥窑烟气SCR脱硝标杆工程(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8月29日,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在广东省英德市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广东省水泥行业能效对标工作总结会”。由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材环保院”)承建的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1K、2K、3K、4K线SCR脱硝项目作为超低排放工程对标案例,引人瞩目。据了解,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的窑尾烟气成分复杂,且颗粒物浓度高、最高约为120g/Nm3。中建材环保院以客户为中心,采用了成熟...
【关键词】催化剂,配方,研制
山东探索电厂微藻固碳技术(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为加快碳达峰碳中和前沿技术突破,山发海岳环境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作技术支撑,联合华能烟台八角热电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基于电厂废气微藻固碳及应用关键技术开发与中试示范项目”,旨在筛选、寻找适应电厂实际排放烟气的微藻藻种,提升微藻固碳效率,为燃煤电厂碳减排提供成熟的技术路径。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产物丰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固定CO2的能力是普通陆...
【关键词】微藻,固碳,效率
常温常压下实现固态储氢,上海交大绿氢研究传出好消息(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氢能源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二次能源,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如何存储运输一直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大难题。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团队以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固态储氢,据预测,技术成功广泛运用后,将助力国内氢能源爆发出巨大潜能。据了解,金属氢化物储氢在国外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而国内还在商业化探索阶段,在这方面,丁文江团队处于领跑地位。当然,不论固态、气态...
【关键词】爆发,巨大,潜能
我国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2023-09-06)
【摘要】 9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全部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据介绍,作为我国首个规模化绿电制绿氢项目,该项...
【关键词】新能源,波动,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