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将尝试用康复人员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患者(2020-04-20)
【摘要】 4月20日,环球网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中的血液和移植(NHSBT)部门近日表示,他们正在与新冠肺炎康复人员进行接触,希望利用他们的血浆来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根据专家分析,当一个人感染新冠病毒时,其免疫系统会通过产生抗体来做出反应,从而攻击病毒。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物质会积聚并可以在血浆中找到。因此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希望尽快进行临床试验,并强调所有实验都必须遵循严格的批准程序,以保护患...
【关键词】康复人员,血浆治疗,新冠肺炎
武汉协和医院成功创建新冠肺炎混合现实医学影像(2020-04-03)
【摘要】 4月3日,湖北日报讯,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叶哲伟教授团队经过2个多月的科研攻关,运用混合现实(MR)等多种智能医学前沿技术,成功创建新冠肺炎混合现实三维立体医学影像并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观测应用,这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叶哲伟教授介绍,通过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混合现实医学影像,医务人员在三维空间对肺部病变进行全方位立体观察,更加直观、立体,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新冠患者肺部的空间结构和...
【关键词】新冠肺炎,混合现实,医学影像
世卫组织研究项目将启动临床试验比较药物疗效(2020-03-27)
【摘要】 3月27日,中国新闻网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27日宣布,世卫组织研究项目“团结试验项目”将启动临床试验,比较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疗效。在挪威和西班牙,第一批患者将很快入组,加入“团结试验项目”,比较四种抗新冠病毒药物或药物组合的安全性和疗效。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团结试验项目”是一项历史性试验,将大大缩短获得药物疗效相关可靠证据所需要的时间,迄今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
【关键词】新冠病毒,药物,临床试验
上海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标准物质”获国家批准(2020-03-23)
【摘要】 3月23日,中国新闻网讯,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等分析领域著名科学家团队的深度参与和支持下,经过40多天日以继夜的反复试验和改进,成功研制出2种“新型冠状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近日,“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被批准为国家级标准物质,能有效评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这是新冠病毒首个由地方研制成功并获国家批准的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可供国内外核酸试剂盒生产企...
【关键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
科技部:发布首批283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2020-03-17)
【摘要】 3月17日,科技日报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复工复产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提出了迫切需求,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科技部于3月2日迅速上线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启动疫情防控先进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征集和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共征集到超过2000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第一批地方推荐的283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发布,内容涵盖了新冠肺炎诊疗、日常医疗工作、医院建设、体温检测与监测、...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技术
新超声波技术可选择性杀死癌细胞(2020-03-02)
【摘要】 3月2日,新华网讯,近年来,超声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非侵入性的癌症治疗,但其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使健康细胞遭到破坏。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的超声波技术,能有效消灭癌细胞,同时保持健康细胞的完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贝克曼研究所团队研发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技术,利用癌细胞特有的物理和结构特性,可更有针对性、更安全地治疗癌症。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通讯》上。研究人员表示,目前新技术还处于...
【关键词】美国,超声波技术,癌细胞
新标记物有望预测癌症免疫疗法有效性(2020-02-28)
【摘要】 2月28日,科技日报讯,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通过研究确定了新的标记物,有望帮助预测免疫疗法对哪些癌症患者产生积极反应的机会更大。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展合作认为,预测哪种疗法最可能有效是建立癌症个性化治疗的第一步。他们研究的重点是黑素瘤。为检验哪种疗法最可能对患者有效建立癌症个性化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培养了取自黑素瘤患者的肿瘤细胞...
【关键词】新标记物,预测癌症,免疫疗法
南航科研团队首创新型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助力中医贡献防疫力量(2020-02-28)
【摘要】 2月28日,健康界讯,近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唐敦兵、臧铁钢教授团队与艾隆科技合作研制的全自动智能中药煎煮系统项目在无锡投入运行。这套由南航团队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全自动、标准化、流水线式处理,从处方到配送,全程信息可跟踪追溯能提高中药制成效率,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目前,使用该系统的无锡星洲医药有限公司智能煎药服务中心自动化生产线产量可达每天3000张处方。全自动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属于国际首创,从研...
【关键词】中药煎煮,智能系统,自动化生产
一次检测6种病毒试剂盒获批(2020-02-28)
【摘要】 2月28日,健康报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透露,由该院联合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共同设计开发的“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于近日获国家药监局第2批新型冠状病毒应急医疗器械审批批准。该试剂盒可在1.5个小时内,一次性检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病毒。据悉,针对新冠病毒检测,该产品是目前唯一获批进入临床的多指标核酸检测产品,便于临床鉴别诊断普通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此外...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美公司生产出首批新冠病毒疫苗用于临床试验(2020-02-25)
【摘要】 2月25日,新华网讯,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4日宣布,已向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运送了该公司生产的首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mRNA-1273,用于开展一期临床试验。这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公司发表声明说,疫苗mRNA-1273是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可针对病毒的刺突蛋白发挥作用。刺突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所在,也是过去研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疫苗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
【关键词】新冠病毒,疫苗,美国
中国学术联合体发布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0-01-20)
【摘要】 1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10日在北京发布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确定7个知识创新类和3个技术创新类项目,分别是:“破解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结构和功能之谜”“反刍动物基因组进化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启示”“植物抗病小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单碱基基因编辑造成大量脱靶效应及其优化解决方法”“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疗效的新方案”“揭示...
【关键词】生命科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肝癌“幕后推手”被发现,科学家有望对其实施精准打击(2020-01-20)
【摘要】 1月20日,科技日报讯,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具有确诊晚、手术复发率高、耐药强的特点,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十分有限。记者近日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该校基础医学院教授高威课题组发现,一种名为GPC3的蛋白在肝癌细胞膜表面存在特异性高表达,它掌握着促进肿瘤发生的“信号通路”,并以此促进肝癌的发生,因此对其进行精准打击,为肝癌的靶向性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目前该成果已在《肝脏病学》发表。
【关键词】肝癌,靶向性治疗,南京医科大学
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置换成功(2020-01-20)
【摘要】 1月20日,健康报讯,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据悉,该机器人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团队研发,适用于所有髋关节置换手术,此例手术是该设备在临床试验阶段完成的第一例手术。周一新教授团队通过机器人辅助实施全髋置换术,成功为患者解除了病痛,还在人工关节安置方面,实现了两项技术突破:一项是根据患者腰椎-骨盆-下肢的联合运动...
【关键词】国产机器人,全髋置换,骨科
39项研究入选年度医学重大进展(2020-01-15)
【摘要】 1月15日,健康报讯,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医学重大进展发布会在京举行。经中国医学科学院6个学部197位学部委员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最终形成了包括39项科研成果的《2019年度中国医学重大进展》。在2019年度中国医学重大进展中,临床医学领域包括获得帕博利珠单抗、阿来替尼、纳武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高级别临床证据等10项;口腔医学领域包括绘制口腔—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基因组特征图谱并提供潜在治疗...
【关键词】2019年度,医学,重大进展
世界首个“人工皮肤”面膜问世(2019-12-06)
【摘要】 12月6日,新华社讯,12月4日,世界首个“人工皮肤”面膜产品问世,这种高科技保湿面膜由直径只有千分之一毫米的纤维制成,通过专用仪器喷涂在皮肤表层后,会形成柔软自然的透明薄膜,就如同长出了一层细嫩的新皮肤。它能长时间附在人体肌肤表面,从而起到保湿作用。然而,这款高科技美容液价格不菲,每罐售价高达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39元)。研究人员透露,该产品耗费10年研发,面临的挑战包括将喷涂仪器设计成如手掌般大小...
【关键词】人工皮肤,面膜,日本
澳大利亚AI新技术:1分钟检测中风前兆(2019-12-06)
【摘要】 12月6日,健康界讯,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摄像头技术,该技术可以扫描患者的面部,来预判患者是否有心律异常。这项技术研究的详细信息已于11月28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JAMA Cardiology)上,预计未来几年内会在全科候诊室推广使用,以帮助医生筛查心律异常的患者。这项创新技术的研发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每次心脏跳动,都会在脸上产生一阵不为人所觉察的红血丝,摄像头在扫描人脸的过程中,记录...
【关键词】澳大利亚,AI,中风检测
《细胞》杂志揭示癌症新疗法:按宇航员的健身计划来运动(2019-12-06)
【摘要】 12月5日,健康界讯,根据《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最新评论,宇航员在升空前的健身计划可能适用于癌症患者。宇航员和癌症患者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相似性”:宇航员在飞前训练中和癌症患者在诊断前都存在直接的急性有害暴露;太空飞行本身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与治疗癌症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全身多个系统不良反应存在相似之处。太空飞行或抗癌治疗的直接和间接后果也具有可比性。研究团队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美国宇航...
【关键词】癌症,宇航员,健身计划
意大利医院完成欧洲首例3D打印支气管植入手术并获成功(2019-12-06)
【摘要】 12月5日,中国新闻网讯,意大利一家医院日前为一名5岁幼儿患者进行支气管软化症和支气管壁严重萎缩手术,该医院首次采用3D打印支气管植入手术并获成功。专家表示,为患者实施3D打印支气管植入手术,在意大利和欧洲尚属首次。据报道,为患者植入的3D打印支气管,由罗马耶稣儿童医院自己设计,并委托意大利普罗西莱斯(Prosilas)3D打印中心进行打印。该项目运用了最先进的成像和生物工程技术。专家表示,在3D打印支气管进行植入手...
【关键词】意大利,3D打印,植入手术
最新研究:新方法可滴血验年龄(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新华社讯,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最新开发出一种“滴血验年龄”的方法,可通过检测血液中某些蛋白质水平,较可靠地判断一个人的实际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介绍,通过测量血浆中这373种蛋白质的水平,可以较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实际年龄,误差通常在3岁以内。专家表示,未来,这项技术或可用于判断人体衰老程度,并帮助人们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不过,该技术实现临床应...
【关键词】滴血,年龄,衰老程度
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有助于在肺癌筛查中,发现心脏病的迹象(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健康界讯,北美放射学会年度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示,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精确的工具,可以测量接受胸部CT扫描以筛查肺癌的患者的常见心脏病标志物。该研究小组开发并测试了一种技术,该技术使用人工智能自动测量胸部CT图像上的冠状动脉钙。他们在心脏CT和胸部CT上优化了人工智能系统,在这些系统中,手动测量了冠状动脉钙。人工智能获得的冠状动脉钙评分与人类读取的钙评分基本一致。此外,在6年半的随访...
【关键词】人工智能,肺癌筛查,心脏病
4D打印封堵器,修补完心脏“漏洞”就消失(2019-11-29)
【摘要】 11月29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冷劲松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的一篇题为《4D打印可生物降解及远程驱动控制的形状记忆封堵装置》的学术文章,针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房间隔缺损疾病,设计出一种生物可降解、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且在心脏“漏洞”修补完毕之后即可自动消失的封堵装置,以替代传统的金属封堵器。从医工结合角度将可编程的形状记忆聚合物...
【关键词】4D打印,心脏,封堵器
“妙手”打破垄断,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向市场进发(2019-11-28)
【摘要】 11月28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由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威高集团共同研发的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S”临床多中心研究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国产手术机器人离进入市场仅“一步之遥”,这标志着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又有新突破。与当前垄断市场的同类手术机器人相比,“妙手”在系统体积/重量、图像视场角、手术体位适应能力、整机成本、手术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操作模式、辅助手术灵活性、工作空间、操作力、定位精...
【关键词】国产,手术机器人,垄断市场
精准医学设备“扁鹊一号”原理样机年底完成(2019-10-14)
【摘要】 10月14日,科技日报讯,北大“扁鹊一号”全人体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有望在2019年底完成原理样机,2022年基本实现各项功能的完善。精准医学要求有大量的分析数据,如果分子医学、分子影像、分子诊断、人工智能等能很快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医学将会展开另外一副全新的图景。而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扁鹊一号”正是展开这幅全新图景的重要工具。过去传统PET-CT覆盖范围较小,要实现全人体扫描只能分段。“扁鹊一号”...
【关键词】精准医学,影像设施
西安市第四医院发现1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为国内首次报告的核型(2019-10-14)
【摘要】 10月14日,人民网讯,近日,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顾问夏家辉院士、《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数据库》专家组鉴定,确认西安市第四医院提交的1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为中国首次报告的核型。这些异常核型为研究此类遗传性疾病提供了价值资料,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还可为人类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线索。人类的染色体有46条,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称为染色体异常,可以导致不孕不育、反复流产及各种综合征...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核型
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重离子肿瘤治疗设备获批注册上市(2019-10-14)
【摘要】 10月14日,医谷网讯,日前,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该产品安装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是国内首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重离子是指“原子序数大于2”的原子在失去部分或全部电子后而形成的带电粒子,碳离子就是其中一种。重离子束拥有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被认为是理想的放疗用射线,其...
【关键词】重离子,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