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将建成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2023-08-16)
【摘要】 8月16日,界面新闻讯,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能量奇点”)8月1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洪荒70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总体安装正式启动,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运行。届时,洪荒70将成为全球首台建成运行的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率先在完整装置层面验证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的工程可行性。洪荒70由能量奇点设计、研发和建设,总体安装由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承建施工。
【关键词】能量奇点,全高温超导,核聚变
“核电厂DCS组态数据管理、调试及变更自动分析系统”通过核能行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台山核电讯,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近日组织专家对台山核电培训部杨亮团队自主开发的科技成果“核电厂DCS组态数据管理、调试及变更自动分析系统”进行技术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推广应用前景,同意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针对核电厂DCS组态数据量大、调试及维修问题查找及分析困难、机组设计变更风险高及验证困难等问题,台山...
【关键词】核电厂,数据管理,台山核电
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实现功率注入(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讯,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验再传捷报。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首次实现功率注入。该系统由我国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研制,相关参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实现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迈入氘氚可控核聚变阶段的核心系统之一。该系统历经大型真空室、瞬态冷却量热靶、偏转磁体、超高抽速插入式非标低温泵、高功率离子源、特种电源、低温循环等多项...
【关键词】环流三号,中性束,加热系统
中广核技“电离辐射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及菌渣”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2023-07-11)
【摘要】 7月11日,中广核技讯,7月9日,由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发的“电离辐射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及菌渣”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该项成果为国内首创,为无害化处理处置抗生素废水及菌渣提供了新途径。中广核达胜与清华大学核研院联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美”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及工艺,已在新疆和山东的抗生素生产企业成功应用,取...
【关键词】中广核技,电离辐射,抗生素废水
我国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开展核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2023-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以及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了“处于等离子体环境中7Li(D, n)(氘离子与锂-7离子发生聚变反应产生中子)天体物理S因子的首次实验测量”研究,为未来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测量核反应参数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激光核物理相关研究在核物理基础和...
【关键词】极端等离子体,核反应研究,进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验装置廊坊安全壳改造项目通过竣工验收(2023-06-07)
【摘要】 6月6日,中核二三讯,由中核二三承建的目前我国最高级别国家级科研计划“严重事故下安全壳系统性能研究项目”的重要承载平台——廊坊安全壳改造项目竣工评审会近日在中核工程廊坊研发基地召开,随着安全壳综合性能实验装置联动调试完毕,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实验成果将应用于新一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在役电站安全运行等领域,能够显著提升核电安全性,具有重要科学技术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对于支撑国家安全稳妥推进核电...
【关键词】安全壳,改造,竣工验收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ASP-1通过验收(2023-06-05)
【摘要】 6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讯,由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集中研发项目——第四代核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ASP-1完成开发并通过验收,已在两座核电厂取得全面应用。核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核电领域重要的软件基础设施,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依赖进口。攻关团队历时4年研发的ASP-1,以核电安全生产管理模型、企业级云平台开发为基...
【关键词】第四代,管理系统,ASP-1
“核级气动截止止回阀”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23-06-05)
【摘要】 6月5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讯,5月30日至31日,由上海核工院和大连大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核级气动截止止回阀研制”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该气动截止止回阀是隔离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三道阀门之一,承担着维持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完整性的重要功能,集截止阀和止回阀的功能于一体,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的控制需求,又能保证事故工况下反应堆冷却剂...
【关键词】核级,气动截止,止回阀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中核集团发布新一代人造太阳成果(2023-06-01)
【摘要】 6月1日,中核集团讯,5月30日,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落下帷幕,当天下午,在2023中关村论坛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作为国资委核行业唯一代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板块隆重发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重大科技成果。中核集团西物院在发布会上表示,可控核聚变是人类追求无限能源的终极梦想,也是全球科学家集智攻关数十年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新一代...
【关键词】中核集团,新一代,人造太阳
原子能院运用新型理论方法研究裂变反应微观动力学过程(2023-05-11)
【摘要】 5月11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核物理基础研究室与中国核数据中心合作提出一种新型理论方法,在研究热中子诱发锕系核裂变产物产额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理论方法提供了一种研究裂变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新途径,可为深入理解裂变反应机制、实现裂变后可观测量的定量或半定量的理论计算,以及裂变产额数据评价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被国际核心期刊Physics Letters B(《物理快报B》)接收并发表。研究团队...
【关键词】裂变反应,微观动力学,原子能院
耐液态铅铋腐蚀材料实现工业规模生产(2023-05-11)
【摘要】 5月11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原子能院设备样机用耐铅铋腐蚀工程化材料近日完成制造并发运出厂,成功解决了铅铋冷却快堆中结构材料腐蚀严重这一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耐液态铅铋腐蚀材料工业规模生产和供货,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对我国铅铋冷却快堆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铅铋冷却快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主要堆型之一,能够很好地满足第四代反应堆安全性、经济性、持续性和核不扩散的建设目标。为保证反应堆安...
【关键词】液态铅铋,耐腐蚀材料,规模生产
中科院启动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2023-05-11)
【摘要】 5月11日,科技日报讯,5月6日,中国科学院开放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暨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启动会宣布,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成为中科院首个正式启动的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此举旨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经过半个世纪的创新积累和蓬勃发展,依托合肥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四大核聚变研究领域...
【关键词】中科院,磁约束,聚变能
新型超滤分离法“降伏”核废料镅(2023-05-08)
【摘要】 5月8日,科技日报讯,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殳凹教授团队联合中外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超滤分离方法,有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污染控制、放射性同位素分离纯化、放射化学诊断分析等重要任务。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4月发表在《自然》期刊上。为了解决这一核废料处置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王殳凹团队从六价镅的配位化学性质出发,设计了一例可精准匹配六价镅配位构型的无机缺位多酸簇合物。该多...
【关键词】超滤分离法,核废料,镅
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掘砌到达首个试验水平(2023-04-04)
【摘要】 4月4日,中核华兴讯,由中核华兴承建的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迎来重要里程碑,作为北山地下实验室两个出入通道之一的人员竖井掘进深度达到-280米,标志着项目到达第一个试验水平深度。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工建设的重大科学研究工程,在-280米和-560米分别搭建两个核科技试验平台。目前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管控目标平稳推进中。
【关键词】北山,地下实验室,试验水平
国内首款核燃料循环设施火灾事故安全分析软件研发成功(2023-04-04)
【摘要】 4月4日,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讯,近日,中辐院“核燃料循环设施火灾事故模拟技术”项目研究团队自主研发出了国内首款基于厂房内典型可燃物火灾事故情景的安全分析软件,并在核燃料循环设施典型可燃物火灾事故研究中建立了基础测试和工程模拟实验装置,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工程设计、安全分析以及核安全监管提供数据依据、安全分析工具和实验研究平台支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设计水平。该研...
【关键词】核燃料循环设施,火灾事故,安全分析
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2023-04-04)
【摘要】 4月4日,原子能院讯,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于2023年3月通过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二司组织开展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对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的技术创新性、应用效果及综合效益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该工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将先进性和安全性高度结合,建成了一座多领域、多学科、多用途、综合性大型科研设施平台,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世界领先。与此同时,相关成果已在核...
【关键词】先进研究堆工程,科技成果,国际先进
中国航天再突破——开发太空核反应堆,解决建造月球基地关键难题(2023-04-04)
【摘要】 4月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基于氦氙混合工质的空间闭式布雷顿热电转换系统,已经完成多次系统级热试车,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技术虽对一般民众并不太为人所知,但在国内外业界却引起了极高的关注。该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空间反应堆电源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可有效解决深空探测、月球和火星基地的能源难题。未来,该系统可应用于中国太空站、太空拖船、星表科考站等航天领域,其意义重大。...
【关键词】太空,核反应堆,月球基地
原子能院成功研制出新型高熵合金材料,适用不同堆型需求(2023-03-15)
【摘要】 3月15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由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研的“抗辐照耐腐蚀高熵合金基础研究”项目顺利通过技术验收。项目团队瞄准未来先进核能系统对材料的更高要求,研制出了适用于不同堆型需求的新型高熵合金材料,并完成了各项使役性能研究,打通了包括模拟计算、材料制备和性能评测在内的全流程高熵合金材料研发技术路线,探明了高熵合金材料抗辐照耐腐蚀的机理,为新一代压水堆及其它特殊堆用关键部...
【关键词】原子能院,高熵合金,堆型需求
冷源监测预警浮标系统海试成功,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2023-03-15)
【摘要】 3月15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核电厂冷源取水口堵塞事件时有发生,以漂浮及悬浮异物、海洋生物为主的致灾物可堵塞取水滤网,降低冷却水流量,导致核电机组降功率运行甚至停机停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威胁核电站安全运行。核电厂发电机组多以海水作为冷却水来源,取水口运行状态会直接影响核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近日,由天津大学教授苏荣欣、张学峰、胡浩丰组建的应用海洋学团队自主研发的...
【关键词】冷源监测,海试成功,核电站
上海成套院完成“国和一号”1E级磁浮子液位计浸没试验(2023-03-14)
【摘要】 3月14日,上海核工院讯,3月12日,上海成套院高质量完成“国和一号”1E级磁浮子液位计浸没试验,标志着历时2年多的1E级磁浮子液位计试验全部完成,为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贡献了技术鉴定力量。1E级磁浮子液位计包含堆芯补水箱用液位计(CMT液位计)及安全壳淹没用液位计(CFU液位计)。CMT液位计可提供堆芯补水箱热态液位指示及报警、控制ADS阀门开启以缓解LOCA事故、事故后堆芯补水箱内液位监测等功...
【关键词】上海成套院,“国和一号”,浸没试验
三代核电“国和一号”2023年将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2023-03-01)
【摘要】 3月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讯,2月28日,由国家电投主办的“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党建联盟成立大会在沪召开。据悉,通过重大专项实施、产业链上下游15年协同攻关,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先进水平的“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顺利。产业链联盟成立以来,其产业链建设取得重要成效,2023年将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国和一号”是我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是我国当前已实现自主可控的可规模化建设的最先...
【关键词】“国和一号”,2023年,国产化
我国全面掌握同位素光源研制技术并达国际先进水平(2023-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成功自主研发AIE(聚集诱导发光)同位素光源,其技术性能达到预期设计指标并在应用试验中工作状态良好,辐光转换效率达到11%,是设计指标的1.1倍。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同位素光源研制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同位素光源自主研发体系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促进我国同位素技术学科发展、拓展同位素光源应用、打破国外垄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位素光源,研制技术,先进水平
原子能院材料微结构及核素分析关键基础问题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2023-02-08)
【摘要】 2月8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由原子能院承担的院长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材料微结构及核素分析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完成各项研究内容,在镍基高温合金三维残余应力测试、铝合金厚板材体织构精确快速测量、磁性样品环境下小角中子散射分析、辐照原位内耗测量、低能量重核素高灵敏测试等关键技术研发中取得多项突破,形成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核工业、航空航天领域的新材料研发与安全评估提供了重...
【关键词】原子能院,核素分析,关键基础问题
西安交大联合田湾核电完成“动态通量测量”和“单点校刻”2项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验证(2023-02-06)
【摘要】 2月6日,中国核电网讯,1月24~30日,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田湾核电5号机组第3循环顺利临界并完成指定功率台阶试验,西安交通大学NECP团队通过远程值守圆满完成“动态通量测量”和“单点校刻”2项创新技术的应用验证。这2项创新技术在本次大修中的成功验证,为后续进一步提升压水堆运行的安全性和优化功率台阶等待时间提供了关键支撑,在技术全面应用后单台M310型压水堆机组设计寿期内预计可产生约9亿元的经济效益。“动态通量测量...
【关键词】西安交大,田湾核电,应用验证
大型先进压水堆国产化核电涂料实现产业化(2023-02-01)
【摘要】 2月1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讯,近日,“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防护涂层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打破了核电涂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国产化核电涂料的稳定批量化生产和工程化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核电产业防护涂料的竞争力。核电涂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核电站设施设备构筑物表面防护方式,涂层的失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核电站设施设备的安全功能,尤其对于三代非能动大型先进压...
【关键词】大型先进压水堆国产化核电涂料实现产业化
原子能院成功研制国际首款核辐射探测芯片(2023-01-11)
【摘要】 1月11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原子能院核安全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际首款X/γ和中子一体化辐射剂量探测芯片。该芯片可用于涉核领域放射工作场所、人员、环境等辐射剂量监测场景,能够实现X/γ和中子剂量的准确测量,相关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X/γ和中子一体化辐射剂量探测芯片具有较高的热中子探测效率,相较通用的半导体热中子探测器,其探测效率可提高近10倍,达到35.3%。研发期间,项目团队突破了基于芯片的高效中子探...
【关键词】原子能院,成功研,核辐射探测芯片
中广核技三项核能开发科研项目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验收(2023-01-10)
【摘要】 1月10日,大众网讯,近日,国家原子能机构核能开发科研项目验收会在江苏苏州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及广东省相关部门领导,各项目相关承研单位及验收组专家,分别对中国广核集团所属上市公司中广核技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电子束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医疗废物处理,以及快速杀灭新冠病毒研究和应用等3个核能开发科研项目进行验收。其中,《电子束处理环境污染关键技术装置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在广...
【关键词】中广核技,核能开发,验收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岷江试验堆两堆运行再创纪录(2023-01-03)
【摘要】 1月3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全年带功率安全运行269天,创历史最高纪录,运行时长再创国内研究堆新纪录,居世界前列。同时,岷江试验堆全年安全运行天数亦创建堆30年历史新高。岷江试验堆作为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建设的先驱核设施,如今已成长为集同位素生产、单晶硅中子参杂、材料辐照、核电培训等多方面用途的中子辐照实验平台。
【关键词】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岷江试验堆,运行纪录
原子能院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研制取得突破,全面达到设计指标(2023-01-03)
【摘要】 1月3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在国家核能开发渠道与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的共同支持下,原子能院项目团队克服人力资源紧张和疫情等不利因素,攻坚克难,于2022年12月28日全面完成了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自主研制的任务,加速器能量和流强等技术性能已达到预期的设计指标。调试过程中全套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流强最高达到设计指标的1.50倍,能量达到242MeV,是设计指标的1.05倍。该装置是我国目前质子束能量最高的等时性超导...
【关键词】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
美国能源部宣布核聚变技术取得“里程碑式成就”(2022-12-15)
【摘要】 12月15日,澎湃新闻讯,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官员宣布,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促发该反应的镭射能量。实验向目标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能量增益达到153%。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一突破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这项成果预计将可能帮助人类在实现零碳排放...
【关键词】美国,核聚变技术,里程碑成就
中外科学家合成超镄新核素铹-251(2022-12-12)
【摘要】 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讯,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利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充气谱仪AGFA(Argonne Gas-Filled Analyzer)成功合成超镄新核素铹-251,并对铹-253的α衰变精细结构进行了测量。这是近二十年来首次直接合成的铹的新同位素,也是充气谱仪AGFA上合成的第一个新核素。相关成果于12月1日以Letter的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C 上。超重元素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研...
【关键词】中外科学家,合成,超镄新核素铹-251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高温气冷堆主蒸汽安全阀原理样机”和“消防系统抗震类雨淋阀组样机”通过核能行业协会成果鉴定(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讯,12月5日至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以视频方式组织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对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高温气冷堆主蒸汽安全阀原理样机”以及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首安工业消防设备(河北)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消防系统抗震类雨淋阀组样机”两项成果进行鉴定。高温气冷堆主蒸汽安全阀是高温气冷堆二回路主蒸汽系统的关键设备,可防止二回路相...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主蒸汽,安全阀
一体化快堆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2022-12-08)
【摘要】 12月8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原子能院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简称一体化快堆)研发项目顺利通过中国核电组织的首次专项检查。原子能院作为一体化快堆研发项目实施主体,对技术负总责;中国核电作为业主,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此次专项检查通过,标志着项目关键点和重要控制点已按期完成,取得阶段性研发成果,并检验了承研单位和项目团队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水平,为全面深入展开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奠定...
【关键词】一体化快堆,研发,阶段性成果
俄罗斯开发出保护核反应堆新方法(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科技日报讯,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铬制成的保护层,它有助于延长核电站反应堆的服役期,并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核材料杂志》上。研究人员模拟了水蒸气、空气和氢气与锆合金和在严重事故的重现条件下带有保护涂层的焊接接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称,铬层确保了锆合金和腐蚀环境之间的屏障功能。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特性可显著增加采取应对措施的时间。俄研究人员创造了自己的涂层技术,...
【关键词】俄罗斯,核反应堆,新方法
我国新一代核聚变装置创造运行新纪录(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科技日报讯,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托卡马克装置(HL-2M)等离子体电流近日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此次突破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向着聚变点火迈进重要一步。HL-2M作为我国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能力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其等离子体电流能力可达2.5兆安以上,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1.5亿摄氏度,能够实现高密度、高比压、高自举电流运行。未...
【关键词】新一代,核聚变装置,运行纪录
我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取得阶段进展,助力核能领域自主创新(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讯,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东江实验室)联合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散裂靶热工样机及其测试平台研制成功,已经开展二百小时以上连续运行实验。该装置于去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是全球首个实现高功率耦合运行的兆瓦级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该装置建成后,我国将率先全面掌握加...
【关键词】加速器,研究装置,阶段进展
秦山核电牵头研制两项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秦山核电讯,由秦山核电牵头研制的“核电厂一回路边界阀门密封件国产化”和“热电偶机械密封国产化”项目顺利通过产品鉴定会,填补了国内核电领域密封件技术空白,可有效推广应用于核电领域。“核电厂一回路边界阀门密封件国产化”和“热电偶机械密封国产化”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发起,中国核电下达,秦山核电维修四处、维修支持处承担子项研发任务。项目包括热电偶机械密封及其附件,金属双石墨环密封垫片、JET密封圈、...
【关键词】秦山核电,新技术,鉴定
海南小堆喷雾主泵设计方案评审通过(2022-10-17)
【摘要】 10月17日,中国核电工程讯,10月12日,中核工程设备成套中心以北京、沈阳两地线下及视频线上的形式联合沈鼓核电召开《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项目喷雾主泵初步设计方案》评审会。叶奇蓁院士、李晓明顾问等7位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认为:海南昌江小堆项目喷雾主泵初步设计方案系统完整、内容详实、合理可行,符合评审要求,予以通过。喷雾主泵是“玲龙一号”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稳压器喷雾...
【关键词】海南小堆,喷雾主泵,评审通过
国核自仪“核电站工控密钥管理系统”顺利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产品认证(2022-10-14)
【摘要】 10月14日,上海核电讯,近日,由国核自仪研发的“核电站工控密钥管理系统”经过权威第三方机构的严格测试和验证,顺利取得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标志着国核自仪NuCON工业控制系统平台成为国内首个具备国家密码管理局认证商用密码的核电工控系统,高强度地实现了核电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核电站工控密钥管理系统自2019年开始全力投入联合研制,历时两年,攻克了密钥安全性、国家密钥管...
【关键词】国核自仪,密钥管理,产品认证
我国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2022-10-12)
【摘要】 10月12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批准了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质子治疗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9月27日,瑞金医院宣布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及上海光源团队)、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即将在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项目是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同时也是“十三五”期间科技部重点研发...
【关键词】国产首台,质子治疗,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