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核设备首次实现环吊梁核级产品自动焊应用(2024-05-24)
【摘要】 5月24日,国核设备讯,近日,国核设备使用自主研发的全场景可移动式焊接机器人自动焊配套工艺正式在三门核电4号机组环吊梁产品制造中投产应用,实现了该产品90%以上整体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一次性焊接合格率达到100%,标志着该公司自动焊技术首次在核电站核级产品中成功应用,同时也填补了环吊梁自动焊设备及工艺的空白。环吊梁是AP及CAP系列三代核电的重要核级设备,是核电站关键设备起重吊装的关键路径,其为箱形框架结构,安...
【关键词】国核设备,环吊梁,核级产品
中核电机“6KV接触器柜培训装置”项目完成总装验收并成功运行(2024-05-24)
【摘要】 5月24日,中核电机讯,5月20日,中核电机“江苏核电2023年技能培训实验室6KV接触器柜培训装置”项目完成总装验收并成功运行,,标志着中核电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研发、生产,成功迈入核电市场领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江苏核电是目前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承担着核领域教培的重任,正在组建全国核电领域内最完备的技能培训教室,6KV接触器柜培训装置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教学设施。随着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技能培...
【关键词】中核电机,6KV接触器柜,培训装置
海水二次循环冷却,火电行业冷却塔首次应用在核电领域(2024-05-16)
【摘要】 5月16日,中国核电网讯,5月10日,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完成,该项目一期工程进入了双机组建设新阶段。廉江核电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每台机组配置1台逆流式自然通风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冷却塔高218.7米、零米直径约175米,单塔淋水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因此被誉为“世界核电第一塔”。此前,冷却塔在国内多用于火电行业,在核电领...
【关键词】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核电应用,廉江核电
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完成全部鉴定试验(2024-05-10)
【摘要】 5月10日,中核集团讯,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用于反应堆一回路系统,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核电厂安全等级最高、重要性最大的阀门之一,也是核级阀门行业公认的国产化难度最大的设备。国内在役及在建的所有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此前大多依赖进口,极大限制了我国核电的高质量发展。5月8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
【关键词】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
我国实现碳-14生产全面国产化(2024-04-23)
【摘要】 4月23日,中核集团讯,4月20日,碳-14靶件从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这是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中国也从此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利用商用重水堆辐照生产碳-14是秦山核电同位素生产基地建设的首个医用同位素项目。碳-14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和科研价值,主要应用包括...
【关键词】碳-14,全面,国产
我国正式具备万居里级镥-177等核素生产供应能力(2024-04-23)
【摘要】 4月23日,中核集团讯,4月22日,中核集团中国同辐所属单位中核高通宣布:国内首条年产万居里级无载体镥-177生产线、年产能千条级锗镓[68Ge-68Ga]发生器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正式具备万居里级镥-177、镓-68等两款医用核素的生产供应能力,真正实现国产化大规模商业化供应,有效缓解国内两款核素供应不足、依赖进口的问题。中核高通镥-177、镓-68两款产品在产线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指标、设备设施、管理体系等方面均...
【关键词】万居里级,镥-177,核素供应
高密度碳化硼芯块首台套产品供货的突破性跨步(2024-04-15)
【摘要】 4月15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碳化硼是一种高强度、高硬度、化学稳定性优异的陶瓷材料,由于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俗称“黑钻石”。碳化硼对反应堆核裂变产生的中子有强吸收能力,吸收中子后没有强的二次辐射,是反应堆常用的控制组件材料和屏蔽组件材料。近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高密度碳化硼芯块批量化生产项目顺利完成交付,4.4吨产品将用于在建核电机组。这是核动力院乃至集团首次开展高密度碳化硼芯块生产供货,其...
【关键词】高密度,碳化硼芯块,首台套
核电行业首个智能隔离锁系统上线投运(2024-04-03)
【摘要】 4月3日,江苏核电讯,2024年3月30日,田湾核电二期智能隔离锁系统首次上线投运,标志着隔离系统迎来了智能时代新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工业安全管理方式,用技术为核电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系统可以支持PC端、移动端、控制柜主机多端协同访问,涵盖钥匙认证授权、锁具状态管理、设备入库/领还/报废/丢失、隔离共享、紧急开锁、操作日志、数据驾驶舱等功能,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适配在线和离线多场景使用,实现了对设...
【关键词】核电行业,智能隔离锁系统,投运
西物院在聚变堆杂质输运研究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2024-04-03)
【摘要】 4月3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讯,近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许少康和合作者在聚变堆杂质输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大规模动理学数值模拟和理论解析,他们首次发现聚变堆杂质重离子平行漂移频率反转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湍流输运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许少康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处理动理学过程的新方法,发现在强磁剪切或高安全因子条件下,电...
【关键词】西物院,聚变堆,杂质输运
韩国原子能研究所完成高密度研究堆燃料辐照测试(2024-03-26)
【摘要】 3月26日,世界核新闻网讯,韩国原子能研究所(KAERI)成功进行的高密度硅化铀燃料辐照试验和积极检查,标志着高性能研究堆高浓铀向低浓铀转化的潜力,旨在支持商业化后的国际核不扩散努力。对于高性能研究堆燃料,KAERI 采用雾化方法开发了硅化铀(U3Si2)球形颗粒粉末,并将其用于开发各种研究堆燃料。KAERI与比利时核能公司合作,参与了高密度雾化LEU U3Si2 MTR燃料资格认证活动,即“KAERI高密度雾化硅化物燃料资格辐照项目(K...
【关键词】韩国,原子能研究所,硅化铀
西核设备首个完全自主设计的系统集成项目新堆型废液除气装置详细设计通过评审(2024-03-13)
【摘要】 3月13日,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讯,3月11日,西核设备首个完全自主设计的系统集成项目新堆型废液除气装置详细设计顺利通过中广核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标志着公司在系统集成领域迈出了关键坚实的一步。专家评审组对新堆型废液除气装置项目的系统三维建模、物项采购技术规格书及工艺、设备、管道、钢结构、控制系统等设计图纸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查,并对设计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与评估。经过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详细设计专业严谨,...
【关键词】西核设备,新堆型,废液除气
XGT55000-800S超大型自行走式核电重塔即将整装调试(2024-03-13)
【摘要】 3月13日,央广网讯,一直以来,在核电建设过程中,穹顶等大型结构件采用传统履带吊进行吊装施工,面临作业场地占用大、群塔作业干涉严重、作业效率低、行走移位对地面破坏大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批量化核电建设效率,突破模块化施工瓶颈,深化推进核电工程模块化建造,徐工与中核集团强强联合,研发核电重塔。XGT55000-800S超大型自行走式核电重塔目前正在徐工智能制造基地生产中,即将整装调试,也将创造崭新的全球最大塔...
【关键词】超大型,自行走,核电重塔
我国核能领域首个大模型智能审查系统成功应用(2024-03-01)
【摘要】 3月1日,上海核工院讯,近日,上海核工院自主研发的我国核能领域首个大模型智能审查系统上线,标志着核能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为我国核能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审查系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参数规模超过130亿,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并能理解核电设计领域的法律法规。在多专业、多学科的智能审查库构建基础上,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设计文件中的潜在错误和瑕疵,同时还能有效解决设计文件审...
【关键词】大模型,智能审查,核能
中国公司开发微型原子能电池(2024-02-23)
【摘要】 2月23日,世界核新闻讯,北京贝塔沃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前表示开发出一种微型原子能电池,可以稳定自主发电50年,无需充电或维护。据称,该电池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将投入量产投放市场。原子能电池——也称为核电池或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工作原理是利用核同位素衰变释放的能量,并通过半导体转换器将其转换为电能。成立于2021年4月的Betavolt表示,其电池“结合镍63核同位素衰变技术和中国首个金刚石半导体(第四代半导体...
【关键词】微型,原子能电池,中国
我国3个新核素合成研究再添硕果——锇-160、钨-156和锕-203(2024-02-20)
【摘要】 2月20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讯,合成和研究新核素,不仅对认识物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理解天体环境的演化提供重要信息,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手段。 新核素锇-160、钨-156研究成果于2月15日以亮点文章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的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杂志在线报道。 该研究首次明确给出了中子数为82的中子壳在缺中子核素一侧的演化情况,同时...
【关键词】新核素,合成,研究
中核控制反应堆探测器在国内率先实现自主堆型全覆盖(2024-02-04)
【摘要】 2月4日,中核控制讯,近日,中核控制获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取得了民用核安全水位探测器设计和制造许可证,标志着中核控制率先成为国内唯一能够为自主堆型提供完整堆芯测量和堆外核测解决方案的专业化公司。中核控制探测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系统性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核电探测器领域的空白,解决了高灵敏自给能中子探测技术、热导式水位测量技术等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实现了关键设...
【关键词】中核控制,反应堆探测器,全覆盖
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在四川开工建设(2024-02-02)
【摘要】 2月2日,中国能源报讯,1月30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的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在四川开工建设。医用同位素堆建设周期为42个月,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是中核集团打造中国“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的新国家名片。该堆建成后初期解决部分国内紧缺同位素及药物需求,中期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实现数种新型医用同位素国产化,长期达到国际领先,彻底解决国内医用同位素紧缺和核医学发展的难题,成为全球医用同位...
【关键词】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
巴西研究人员研制出第一个可以使用200年的核电池(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核电网讯,巴西能源与核研究所(IPEN-CNEN)开发出第一个国家核电池,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项创新利用镅241(一种可分解同位素),有望为设备提供能源长达200多年,而无需额外充电。这一技术进步是通过热电核电池(也称为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RTG))的诞生而实现的。该装置的发电不涉及核裂变,而是利用镅自然衰变产生的热量。使用热电颗粒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目前可产生20毫伏的输出电压。
【关键词】巴西,核,电池
美国研究人员创建首个核反应堆数字孪生(2024-01-17)
【摘要】 1月17日,世界核新闻讯,美国爱达荷州核工程研究人员近期创建了爱达荷州立大学(ISU)AGN-201研究堆的数字孪生。AGN-201数字孪生是该资产的虚拟模型,被认为是第一个,它从反应堆接收实时数据,然后使用机器学习来预测其性能。未来,这种数字孪生可以让用户通过监控数据在混合现实中与现实世界的反应堆进行交互,从而可以远程控制反应堆。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数字工程经理Christopher Ritter表示,核反应堆数字孪生的好处是巨...
【关键词】核反应堆,首个,数字孪生
国核运行燃料组件池边检查自主化技术实现首次应用(2024-01-10)
【摘要】 1月10日,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讯,国核运行运用自主研发的检查技术和装置近日完成了海阳核电站国产化锆包壳燃料组件第一阶段池边检查。燃料组件作为核电站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核电站第一道安全屏障,其可靠性对保障核电站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关键意义。通过本次国产化燃料组件池边检查,国核运行自主研发检查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又一次得到了现场验证,在集团内首次完成乏燃料组件棒直径、棒氧化膜厚度、组件上管座与...
【关键词】国核运行,燃料组件,池边检查
我国掌握质子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技术(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2023年12月29日,原子能院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及治疗端通过验收技术测试。这意味着中核集团布局治癌回旋加速器及治疗端技术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至此,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子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技术的国家之一,对于带动我国核医疗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和中核集团“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支持下,原子能院自主设计、研制...
【关键词】质子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技术
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2023-12-01)
【摘要】 12月1日,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讯,由中辐院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ISO 24390:2023《核设施产生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放射性表征方法学》正式发布,该标准是由我国在放射性废物管理领域编制发布的首个ISO国际标准,是中辐院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国际一流”院所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放射性废物治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是放射性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核设施退役实践中极低放废物的占比达到90%以...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管理,ISO国际标准,发布
我国聚变能研究取得一系列成绩(2023-12-01)
【摘要】 12月1日,科技日报讯,11月28日,第三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暨聚变能活动周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幕。会议指出,2023年以来,我国在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3年4月,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获得了1.2亿度、403秒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创造了该参数下运行时间新的纪录;8月,中国环流三号(HL-3)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是我国核聚变研发的又一项重要进展。同时,在氚工厂方面,我...
【关键词】聚变能,研究,系列成绩
三门核电首个国际专利获得授权(2023-12-01)
【摘要】 12月1日,中国核电讯,近期,三门核电发明专利“一种压水堆核电一回路总含气量测定装置”获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授权。该专利作为三门核电技术专利走出国门的首次成功尝试,经过技术评估、查新论证、国际检索,于2021年8月5日完成《专利合作条约》(PCT)受理,2022年5月26日获准进入美国国家阶段申请,顺利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近一年半的严格审查,实现了三门核电国际专利授权“零的突破”。“一种压水堆核电一回...
【关键词】三门核电,国际专利,授权
快堆仿真模拟系统建成(2023-12-01)
【摘要】 12月1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原子能院承研的快堆仿真模拟系统建成,并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业主单位使用。该系统将全范围模拟机开发与安全审评工作需求相结合,在辅助安全审评工作的同时,为大型钠冷快堆设计优化、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快堆仿真模拟系统((Full Emulation Simulator)是基于大型钠冷快堆机组和主控制室系统模型的全范围工程仿真机,能较好体现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较为完善细...
【关键词】快堆,仿真模拟,系统
BNCT(硼中子俘获治疗)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样机通过技术验收(2023-11-27)
【摘要】 11月27日,原子能院讯,近日,在中核集团龙腾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原子能院研制的BNCT(硼中子俘获治疗)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样机通过技术验收,标志着国内首台基于强流回旋加速器的BNCT样机研制成功,为下一步开展BNCT商品机定型和临床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推动了BNCT装备成果转化。BNCT是近年来国际肿瘤治疗领域最前沿的癌症靶向治疗技术之一,可用于头颈部肿瘤、黑色素瘤等癌症治疗中。由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和反...
【关键词】BNCT,样机,技术验收
研究人员通过电子加速器优化靶系统生产Mo-99(2023-11-21)
【摘要】 11月21日,汇佳生物讯,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利用电子加速器系统生产医用同位素Mo-99的工艺。这项研究发表在《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杂志上。Mo-99是Tc-99m的母核素,广泛应用于核医学诊断成像。目前,大多数Mo-99是通过核反应堆的高浓缩铀裂变产生的。人们已经付出了许多努力来寻找替代品。通过100Mo(γ, n)99Mo反应生产Mo-99,因其共产杂质含量低而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研究了通过100Mo...
【关键词】电子加速器,靶系统,Mo-99
数字核电自主化软件发布(2023-11-13)
【摘要】 11月13日,中国核电讯,11月8日,两款服务于核电数字化转型的重磅自主化产品——中国核电工业互联网平台(DHP)2.0、系统级三维热工水力程序及建模调试工具(PANTHER&SAFRI,简称“攀思”及“沙砾”)正式发布。DHP是中国核电重大科研项目成果,由中核武汉自主研发的集团级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创新提出并建成了面向数据中心和多基地分布的总分式核电厂工业互联网,为行业首创。该平台自主研发并掌握了工业数据管理与...
【关键词】数字核电,自主化软件,发布
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研制成功(2023-11-07)
【摘要】 11月7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讯,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器质谱小型化、紧凑化是当前国内外加速器质谱研究的热点领域。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探索,原子能院加速器质谱研究团队对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的核心难点——加速器紧凑化进行了创新研究,并突破高压馈入、气体输入、高...
【关键词】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
国家电投实现三代核电主泵供电可靠性重大突破(2023-10-10)
【摘要】 10月10日,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讯,10月7日,海阳核电2号机组在完成主泵变频器“四用一备”可靠性提升工程试验后达到满功率运行状态,标志着海阳核电2号机组成为国内AP1000首台具备主泵变频器备用切换能力的机组,三代核电主泵供电可靠性取得重大突破。国产主泵变频器首次投入使用。本次主泵变频器“四用一备”改造工程,通过增加主泵备用电源的方式来保障主泵运行,即在原有四台进口主泵变频器的基础上,新增一台长期处于热备用...
【关键词】国家电投,三代核电,主泵供电
西南科技大学在放射性废物处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2023-10-10)
【摘要】 10月10日,西南科技大学讯,日前,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成功通过试验生产出模拟核废物玻璃固化产品,标志着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技术与工艺研究实现了零的突破。放射性废物处理是核能安全利用的最后一环。在1000℃或更高温度下,将放射性废物和玻璃原料进行混合熔融,冷却后形成玻璃体,从而实现放射性核素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有效安全固定。 这种将放射性废物与玻璃体混合的过程,就是玻璃...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放射性废物,重大突破
我国科学家发现战略性关键金属新矿物(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中核集团讯,10月3日,由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葛祥坤、范光和李婷研究员等研究发现的新矿物铌包头矿(niobobaotite)获得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 CNMNC)的正式批准,批准号为IMA 2022-127a。这是我国核地质系统成立近70年来发现的第13个新矿物。通过本次研究,解决了国际矿物学界争论已久的包头矿电价平衡问题,也为铌包头矿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富Nb特征的铌包头...
【关键词】战略性,关键金属,新矿物
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顺利实现激光测量技术在汽轮机安装阶段的工程部署(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惠众核谐讯,近日,历经4个月的不懈努力,太平岭1号机组顺利实现激光测量技术在汽轮机安装阶段的工程部署。作为中广核集团核电建设领域中的首次技术应用,该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汽轮机通流间隙调整阶段的工作量,还使汽轮机间隙调整的准确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激光测通流间隙技术在汽轮机工程安装阶段的成功应用不仅缓解了工期压力、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安装质量,更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对未来同类工作有巨大的示...
【关键词】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激光测量
我国核电领域关键材料获国产化突破(2023-09-12)
【摘要】 9月12日,证券时报讯,近日,由保变电气承制,搭载“BeCOREs宝钢硅钢”芯的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技术的中核漳州核电厂1、2机组最后一台主变压器顺利通过全部试验项目。至此,采用宝钢硅钢制造的中核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13台变压器,全部一次性通过出厂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这些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合同要求,在安全性上达到最高标准,是宝钢硅钢在核电领域关键材料国产化再次获得突破,对进一步巩固宝钢硅钢...
【关键词】硅钢,核电,关键材料
我国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2023-09-01)
【摘要】 9月1日,中核集团讯,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关键词】可控核聚变,高约束,控制技术
宝钢股份在核电用钢领域取得新突破(2023-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宝武讯,8月,宝钢股份厚板事业部(厚板厂)完成了某项目安注箱关键设备用全球最宽18MND5钢板的交付,标志着宝钢股份在核电用钢领域取得了新突破。为确保我国自主开发建设的某项目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先进性,其安注箱设计用18MND5钢板尺寸、单重、力学性能等均提高了标准要求。为实现钢板尺寸、成分及性能全部达标,宝钢股份精心设计了宝山基地冶炼连铸坯、合作伙伴电渣重熔钢锭、宝山基地5m厚板轧制及调质热处理的...
【关键词】宝钢股份,核电用钢,新突破
海外华龙190kA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成套装置研制成功(2023-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讯,8月下旬,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K-2/K-3项目190kA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成套装置(GCB)样机成功完成断路器短路开断型式试验,标志着国产首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用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190kA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主要应用于百万千瓦级大型核电机组,是保障核电站安全的关键设备。该装置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用重大装备的国产化,解决了华龙一...
【关键词】190kA发电机,断路器,成套装置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安全级数字化控制系统(DCS)NicSys?8000N平台取证成功(2023-08-25)
【摘要】 8月25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8月18日,国家核安全局正式向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控制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控制系统(DCS)NicSys?8000N平台颁发了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标志着中核控制在核电安全级DCS系统方面具备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设备供货全过程服务的能力和资质,这将进一步提升核仪控技术水平,助力核电产业长足发展。作为核设施的“安全守护神”,NicSys?8000N平台是中核控制潜心十余年打造...
【关键词】核动力院,DCS,取证成功
中国研究组提出医用同位素99Mo生产新方案(2023-08-25)
【摘要】 8月25日,汇佳生物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韩运成教授和湖北科技学院熊厚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Mo99生产设计方案。其引入的亚临界包层系统(SBS)组件由低浓缩铀(LEU)溶液提供燃料,并由压缩氘-氘(D-D)气动磁镜聚变中子源(GDT-FNS)提供动力。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核科学与技术》杂志上。该方案具有生产效率高、核废物少、成本低、可同时生产多种医用同位素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实施这一新方法...
【关键词】医用同位素,99Mo,生产新方案
中核科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级氦气隔离阀研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验收)(2023-08-16)
【摘要】 8月16日,中核科技讯,8月10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暨核电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在北京清华大学对“高温气冷堆核级氦气隔离阀研制”课题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完成了任务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满足考核指标要求,实现了研究目标。最终,课题通过了综合绩效评价。核级氦气隔离阀是高温堆气冷堆中面广量大的承压设备,对于保证高温气冷堆的正常稳定运行及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实现高温气冷堆氦...
【关键词】中核科技,高温气冷堆,核级氦气隔离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