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助力全国首套光伏监控系统正式投运(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新能源网讯,近期,中国华能基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研发的国内首套全国产光伏监控系统——华能睿渥S316在华能青海共和世能光伏电站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光伏电站控制技术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系统软硬件全部采用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 V10 和飞腾CPU 等国产自研系统和元器件产品,通过对光伏电站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器、交直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光伏电站AGC、AVC、...
【关键词】国产,光伏监控系统,投运
美国公司开发基于高模量碳纤维/环氧树脂风电叶片,风能捕获率最高达98%(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美国纽约市Xenecore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具有更高能量捕获能力的更高效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公司,该公司正在利用其复合材料零件领域的专业知识,设计并开发基于阻力的扇形风力叶片。近期,Xenecore设计了一种单体扇形叶片,称为Fanturbine,由顶部和底部表皮组成,表面覆盖有Xenecore热塑性微球。叶片采用一步压缩成型工艺制造,使用高模量碳纤维和环氧树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强度和稳定性,并以尽可...
【关键词】美国,风电叶片,风能捕获率
国内首个面向行业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将发布(2023-07-21)
【摘要】 7月21日,科技日报讯,7月18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表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技术”项目支持下,该院新能源中心开发的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将于2023年下半年面向全行业公开发布。风电机组仿真设计是风电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第一步,指通过仿真来验证风电机组各项性能是否符合设计目标,以此保证风电产品的高可靠性。但目前国内一些相关软件主要依赖国外,尚未形成系...
【关键词】风电机组,整机仿真,设计软件
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一体化装备下线(2023-07-17)
【摘要】 7月17日,明阳智能讯,7月10日,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MyAC-JS05在浙江舟山正式下线,预计将于7月下旬投运于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MyAC-JS05在全球首次实现了风机导管架基础与养殖网箱的深度融合。它以风机导管架为支撑平台,配置高性能网衣系统及智能化养殖系统,形成集海上风力发电、深远海养殖于一体的“风渔...
【关键词】导管架风机,网箱,一体化装备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项目在甘肃瓜州加快建设(2023-06-14)
【摘要】 6月14日,甘肃日报讯,6月,由三峡恒基能脉(酒泉)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这是目前投入建设的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项目。光热储能的原理是通过群组定日镜把太阳光反射至定日镜中间的吸热塔,吸热塔顶端的吸热器利用聚焦的太阳光热能加热熔盐,熔盐转化热能,通过热能将水转化为蒸汽,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该项目整个发电区布置在西侧吸热塔下面,配套有一冷、一热...
【关键词】“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甘肃瓜州
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系统示范装置成功研发(2023-06-07)
【摘要】 6月6日,中国能源报讯,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近日成功研发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系统示范装置。稀土储氢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把氢气变成金属氢化物固体储存起来,储氢体积密度可达到液态氢密度,具有低压、无泄漏、安全等特性。国创中心利用这些特性设计并制造出具有优良热量管控能力的高密度氢气回收-再利用系统,成为全国储氢材料应用在回收利用系统的首台套设备。目前,国创中心已建设完成年产10...
【关键词】首台套,固态储氢,研发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2023-06-06)
【摘要】 6月6日,央视新闻讯,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此次海上中试于5月中、下旬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开展,使用的是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集成了原位制氢、智慧能源转换管理、安全检测控制、装卸升降等系统于一体,在经受了8级大风、1米高海浪、暴雨等海洋环境的考验后,连...
【关键词】海上风电,电解制氢,中试成功
中国重工子公司成功开发HC08空压机,氢能领域核心技术获重要突破(2023-06-01)
【摘要】 6月1日,上证报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江增重工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用空压机HC08,通过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检验和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在HC08空压机研制过程中,技术研发团队攻克了“无油离心式空压机”这一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精密智能制造工艺、基于神经网络在线参数辨识的智能控制算法等研究,实现精密空气动压轴承设计、关键部件智能制造工艺、超高速...
【关键词】中国重工,HC08空压机,氢能
青岛能源所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2023-05-08)
【摘要】 5月8日,新能源网讯,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具有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及柔韧拉伸性能,被认为是柔性电源系统中最有潜力的应用之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包西昌带领的先进有机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在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降低给体材料主骨架之间的电荷转移态和醌类共振效应,设计合成全新的超宽带隙(Eopt = 2.24 eV)聚合物给体材料(图1)。该材料具有较高消光系数且吸收光谱完美覆盖最强太阳...
【关键词】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宁波材料所在提升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方面取得进展(2023-05-08)
【摘要】 5月8日,新能源网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前期晶体硅和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的基础上,在高效稳定钙钛矿/硅叠层电池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采用一种长碳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发现该添加剂能通过表面自分离和胶束化以改善钙钛矿晶体生长动力学,并在钙钛矿晶界构建类胶状的支架以消除残余应力,使钙钛矿活性层中缺陷减少、离子迁移受抑制以及能级结构改善。研究最终令未封装的钙钛矿单结和钙钛...
【关键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海上安装(2023-05-08)
【摘要】 5月8日,央视新闻讯,5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全长5000米的动态海底电缆完成敷设,“海油观澜号”正式打通连接文昌油田群的输电“大动脉”,标志着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上施工作业全部结束,具备了并网输电条件,投产在即。海底电缆是跨海电能输送的关键装备,“海油观澜号”海底电缆设计水深120米,包含3根35千伏的电缆,以及3根12芯光纤。一端固定在“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另一端连接文昌油田群海上油...
【关键词】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东方风电7.XMW平台化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2023-05-08)
【摘要】 5月8日,东方风电讯,东方风电独立自主设计开发的首款风力发电机——7.X MW平台化半直驱风力发电机顺利通过型式试验,各项试验结果与设计吻合,指标优良,标志着该型发电机的研制取得圆满成功,东方风电在发电机一体化设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7.XMW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充分兼顾平台化兼容性,采用系统匹配设计理念开发,从整机协同研发着手,以传动链高度集成为基础,以电气链部套成本最优为原则,保证发电机可靠性、经济性...
【关键词】东方风电,7.XMW,半直驱发电机
林德集团为全球首艘氢渡轮供应液氢(2023-04-04)
【摘要】 4月4日,林德集团讯,工业气体公司林德集团近日宣布,该公司已开始向挪威的世界上第一艘氢动力渡轮——MF Hydra供应液氢。除了提供清洁液氢外,林德还开发、建造和安装了燃料密封系统、相关的陆上卡车到船舶加氢设施、船上储罐和燃料处理设备。这艘渡轮已经完成海试并开始商业运营。林德正在开发一系列应用和行业的清洁氢项目,并沿着整个价值链发展其现有的氢业务。
【关键词】林德集团,氢渡轮,液氢
高度石墨化碳载体提高氢燃料电池寿命(2023-04-04)
【摘要】 4月4日,新能源网讯,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DGIST)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俞宗成(Jong-Sung Yu)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低温方法来合成高度石墨化的碳载体,这将大大提高氢燃料电池的寿命。他们预计,此次研究结果将增加在汽车燃料电池、水电解电堆、无人机等领域的商用化可能性。这项研究发表在《应用催化B:环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杂志上。
【关键词】石墨化碳,氢燃料电池,寿命
中国电科院风电检测能力再创佳绩(2023-04-04)
【摘要】 4月4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IEC RE)及国际风电检测机构组织(MEASNET)首次举办的风电机组整机全部检测项目国际比对活动中取得全优成绩。本次比对活动共有29家国际检测机构参加,中国电科院是取得全优成绩的3家国际检测机构之一。本次比对活动历时两年,旨在为国际风电检测机构提供高水平竞技平台,推动全球风电检测技术发展与进步。比对内容涉及风电机组电能质量、功率特性、...
【关键词】中国电科院,风电检测,佳绩
中国企业刷新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3-04-04)
【摘要】 4月4日,中国科学报讯,近日,三一重能长达104米的陆上风电叶片在湖南韶山下线,三一重能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数字元平台”同期发布。据介绍,前者刷新了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标志着中国陆上风电叶片正式进入“100米+”时代,而后者则是行业首创的、改变叶片传统生产方式的数智化软件平台。“数字元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虚拟工厂与现实工厂的数智物联,可实现对“人-机-料-法-环-质”全生产要素的智能监管,并对影...
【关键词】中国企业,最长叶片,陆上风电
隆基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投产,全部采用HPBC高效电池技术(2023-03-21)
【摘要】 3月21日,中国能源网讯,3月20日,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隆基绿能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全面投产。此次全面投产的电池项目均为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HPBC高效电池技术。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简称HPBC,是以电池正面无栅线为特点的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HPBC电池技术是隆基绿能电池科学家团队研发多年、最终实现商业化的划时代电池技术,也是PERC时代后的颠覆性电池技术,更是行业迄今为止规模量产最高效率的电池。隆基绿能...
【关键词】隆基,高效单晶电池,HPBC技术
全球首台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发布(2023-03-20)
【摘要】 3月20日,常州发布讯,3月18日,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全球首台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该产品采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技术用200毫升的水,就能产生200升氢气,驱动氢能自行车行驶40公里。这款制充氢一体机长46cm、高40cm、宽22cm,体积比20寸的行李箱还要小,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家里制作清洁能源并储存,解决了两轮电动车不能进户充电的痛点。制充氢一体机制出的氢气纯度高达99.99%以上,一般200毫升的水仅需5小时即...
【关键词】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
青岛能源所等构筑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2023-03-14)
【摘要】 3月14日,新能源网讯,近年来,太阳能辐射驱动的海水淡化新方法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球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在前期对纸浆泡沫材料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橡胶的协同增强和泡沫表面碳化,开发出高稳定性、低成本、且易于规模化制备的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 Mater. Inter)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青岛能源所,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
全球首例风渔融合设计获权威认证(2023-03-13)
【摘要】 3月13日,龙源电力讯,3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依托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研发的全球首例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设计获中国船级社原则性批准(AIP)证书,标志着该设计获得业内权威机构认可,完成了项目工程建设又一重要里程碑节点。随着海上风电开发范围逐步迈向深远海,全球范围掀起漂浮式风电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的浪潮。龙源电力突破常规风电开发模式,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创新...
【关键词】全球首例,风渔融合,权威认证
天合光能青海基地20GW首根210+N单晶硅棒成功下线(2023-02-27)
【摘要】 2月27日,中国能源网讯,2月17日,天合光能青海基地成功下线首根210+N单晶硅棒,标志着青海基地20GW单晶硅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天合光能青海基地20GW单晶硅项目于2022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23年2月10日首台单晶炉顺利点火煅烧,2月12日正式投炉运行,2月17日晚首根单晶硅棒正式下线,短时间内顺利实现投产,天合速度再度彰显。该项目主要拉制210+N系列单晶硅棒产品,此次项目投产为天合光能N型产能及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2万...
【关键词】天合光能,青海基地,单晶硅棒
中德研究团队联合发表钙钛矿光伏领域最新研究进展(2023-02-14)
【摘要】 2月14日,新能源网讯,近日,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科学中心衍射线站、河南大学材料学院合作,发表了钙钛矿光伏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耐受温度变化的高效p-i-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Highly efficient p-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at endure temperature variations)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该研究使用上海光源BL14B线站同步辐射衍射原位表征技...
【关键词】中国,德国,钙钛矿光伏
全球首款无塔筒浮式风机出海测试(2023-02-13)
【摘要】 2月13日,欧洲海上风电讯,全球首款无塔筒浮式风机PivotBuoy的首台样机X30近日从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港出发,前往大加纳利群岛海洋平台测试场(Plocan)。此前,安装单位已提前将一根长1.4km的动态电缆的一端安装在测试场,另一端留在机位附近的海底,等待样机就位后,通过一套Ditrel的电缆中间接头与样机上的电缆连接,连通整根动态缆。X30浮式样机与实物的比例为1:3,采用了X1 Wind设计的PivotBuoy浮式风电设计,配备一台维斯...
【关键词】全球首款,无塔筒,浮式风机
全球最大陆上风机在新疆发布(2023-02-09)
【摘要】 2月9日,远景能源讯,2月8日,远景能源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推介会在乌鲁木齐举办,重磅发布全球陆上最大兆瓦风机EN-220/10MW,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均是目前全球最大水平。该机型专为新疆及三北中高风速区域和沙戈荒场景设计,以技术创新带动经济性和安全性全面升级,目前已获得权威检测认证机构鉴衡颁发的认证证书,预计今年8月开始交付,助力客户获取最优度电成本。针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昼夜温差大、多沙、超极限风等严苛自然环境...
【关键词】全球最大,陆上风机,新疆
全球首次构网型光储系统并网性能现场测试在青海完成(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中国新闻网讯,青海海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1月16日又传捷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青海电科院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全球首次构网型光储系统并网性能现场测试在青海共和华润济贫光伏电站顺利完成。本次测试工作在青海共和华润济贫光伏电站开展,现场搭建构网型光储系统测试环境。其中,光伏子阵容量1.678兆瓦,在光伏子阵间部署1兆瓦/2兆瓦时组串式储能系统,短路电流容量...
【关键词】构网型,光储系统,完成
中国船舶集团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制成功(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中国能源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省东营经济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研制成功,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全球纪录,再次被刷新。中国海装已突破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引领全球海上风电领域达到新的里程碑,对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实现“30·60”目标具有深远意义。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提出了基于载...
【关键词】中国船舶,18MW,海上风电
明阳集团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和组件实现“双下线、双投产”(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中国能源网讯,1月10日,随着明阳集团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一期项目和2GW高效异质结组件项目分别在江苏盐城和广东韶关实现“双下线、双投产”,标志着明阳集团成为国内首家形成高效异质结光伏全产能最大规模投产的新能源技术公司。明阳5GW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和2GW高效异质结组件项目分别在盐城和韶关。据悉,异质结电池颠覆了传统的电池结构,具有转换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薄硅片应用、温度系数低、无光致衰减和电...
【关键词】明阳集团,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
宁波材料所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进展(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讯,柔性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f-PSCs)在建筑一体化光伏、建筑贴附式光伏、便携式设备以及航空航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宁波材料所研究团队通过优化二维钙钛矿中有机大分子的吡啶环中的N原子位置,使大分子的偶极矩增大,实现了具有铁电性的二维钙钛矿。研究发现铁电性的二维钙钛矿的加入能有效增强内建电场,进而提升激子解离效率并抑制器件中的非辐射复合。在...
【关键词】宁波材料所,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中联重科成功研发工程机械全系新能源关键零部件(2022-12-20)
【摘要】 12月20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在长沙湘江新区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内,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14款绿色零部件和32款新能源主机。截至目前,中联重科已成功在锂电、氢燃料两条工程机械新能源关键技术链上,打通了从零部件到整机、硬件到软件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产业通道。14款绿色零部件中,包含了涉及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动力电池包、电机驱动器、集成电驱桥、整机控制器等9款锂电关键零...
【关键词】中联重科,新能源,关键零部件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2022-12-19)
【摘要】 12月19日,中国石化讯,近日,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成功产出合格的99.999%高纯氢。该项目日产氢能力达6400公斤,每年可向社会供应高纯氢2100吨。作为粤西地区目前唯一的供氢项目,该供氢中心为打通茂名、阳江、江门至佛山和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氢走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项目一期配备3000立方米/小时氢气纯化装置和3000公斤/天加氢母站,生产的氢气将陆续供应佛山等...
【关键词】华南,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
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将物体表面变为电源(2022-12-16)
【摘要】 12月16日,科技日报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在最新一期《小方法》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款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快速方便地将任何表面变为电源。这款比人头发丝还纤薄的太阳能电池黏附于一块织物上,重量仅为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的百分之一,但每千克的发电量是其18倍,可集成在船帆、救灾帐篷和防水布、无人机的机翼及各种建筑物表面。测试结果显示,独立式太阳能电池每千克可产生730瓦的功率,如果将其黏附在高...
【关键词】超轻,太阳能电池,电源
全球规模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投产(2022-12-08)
【摘要】 12月8日,极电光能讯,12月8日,极电光能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标志着极电光能从实验室研发迈向全面产业化的新阶段。该产线是全球目前已投产且产能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同时具备BIPV产品和标准组件的生产能力。根据计划,该产线将陆续向市场推出发电石材、透明发电幕墙、光伏屋瓦等全系列高性能钙钛矿BIPV产品和钙钛矿标准光伏组件产品,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此次产线投产,将为极电光能的钙钛矿产品商业...
【关键词】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投产
中国海装打造自主平价利器,发出平价海上风电第一度电(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讯,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场10月29日在渤海海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中首个并网的项目。当日,批量采用中国海装H236-8.X平台机组的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成功发出平价海上风电第一度电,中国海上风电实现了新的跨越式突破。H236平台机组采用载荷平台化、接口标准化、生产模块化设计,运用超算中心与独有的全自动载荷仿真体系进行寻优,实现叶片、传动、发电等关重...
【关键词】中国海装,自主研发,海上风电
国内首台套生物质气化——化学链制氢多联产应用研究中试项目一次“点火”成功(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科学报讯,国内首台套生物质气化——化学链制氢多联产应用研究中试项目于10月15日在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当涂发电公司一次“点火”成功。该项目于5月份启动,克服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技术难题,不仅实现了一次“点火”成功,而且全流程成本测算远远低于目前通用的电解水制氢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10月底全流程建成投产,氢气纯度达99.99%,年产氢量11万立方米。产出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发电和多业态氢能商...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化学链制氢,多联产应用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为开发高效稳定有机太阳能电池提供新思路(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科学报讯,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包西昌带领先进有机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在利用绝缘树脂调控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获系列进展。研究组首先利用聚芳醚与光伏给受体材料的溶解性差异并结合逐层涂覆方法制备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该方法不仅提升了光敏层给受体的分子紧密堆积,更改善了电荷复合和电荷提取能力,使有机太阳能电池实现了18.6%的高光电转换效率,绝缘树脂在光敏层内部形...
【关键词】中科院,高效稳定,太阳能电池
我国绿氢制备研究取得关键突破(2022-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能源报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综合集成多种可在时空尺度衔接的技术,对光催化剂纳米颗粒的光生电荷转移进行了全时空探测,成功“拍摄”到光催化剂光生电荷转移演化的全时空图像。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1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瞄准光催化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太阳能光催化电荷分离过程全时空域动态成像,揭示了复杂的...
【关键词】绿氢制备,研究,关键突破
明阳智能全球最大单体水电解制氢装备下线(2022-10-14)
【摘要】 10月14日,明阳集团讯,10月13日,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全球最大单体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在广东成功下线。全新下线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单体产氢量为1500-2500Nm3/h,单体产氢能力全球最大,由明阳智能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制造,具备10%-110%宽频调谐制氢能力,在消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该装备可实现一键式操作,无人值守。与同等级设备相比,电解槽长度缩小50%,产氢能损更低;在大规模制氢项目的应用中...
【关键词】明阳智能,水电解制氢,下线
新型透明导电薄膜助推有机光伏发展(2022-10-13)
【摘要】 10月13日,科技日报讯,与以硅为代表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有机半导体具有成本低、材料多样、功能可调、可柔性印刷制备等诸多优点,这使得有机光伏可突破“硅光伏”的诸多局限。但有机光伏要想顺利走向市场,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那便是要研制出可适用于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的透明电极材料。近日,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唐正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研究成果——一种全新的逐层沉积工艺制...
【关键词】新型,透明导电薄膜,有机光伏
日本新钙钛矿电池连续发电逾千小时(2022-10-13)
【摘要】 10月13日,科技日报讯,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开发了一种耐用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面积仅为1平方厘米,能够在阳光下以超过20%的光电转换效率(即发电效率)连续发电1000多个小时。由于这种太阳能电池可以在大约100℃的温度下在塑料材料表面制造,因此这项技术将能用于开发轻型、多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该研究团队在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中添加了含有疏水氟原子(5F-phz)的肼衍生物。这种界面成功地阻止了穿透电子...
【关键词】日本,新钙钛矿电池,连续发电
国家能源集团完成全球首例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设计(2022-10-08)
【摘要】 10月8日,国家能源集团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设计公司依托科技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开发的全球首例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主体结构设计,通过中国船级社审查批准。随着海上风电开发范围逐步迈向深远海,全球内掀起漂浮式风电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的浪潮。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设计公司开展了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立项调研、平台选型、基本设计、详细设计、水池实验、养殖网衣试验等全过程研发工作...
【关键词】国家能源集团,漂浮式,风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