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投用(2022-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8月23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在佛燃能源明城综合能源站正式投用。该套装置在满负荷条件下可用4.8立方米天然气可制取约11立方米氢气,氢气纯度达到国际最高的99.999%,单位产品消耗、装置紧凑度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即时生产供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高纯度氢气,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该套装置由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与佛燃能源、西南化工共同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
【关键词】首套自主研发,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投用
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中交(2022-09-01)
【摘要】 9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8月16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公司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此次中交的一阶段工程实现全部设备国产化。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为小丝束碳纤维。48k大丝束最...
【关键词】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中交
8万吨丙丙法环氧氯丙烷工艺包通过专家评审(2022-09-01)
【摘要】 9月1日,化工在线讯,7月29日,由山东凯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8万吨/年丙丙法环氧氯丙烷(ECH)工艺包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该工艺包融合了双氧水氧化法和甘油法两种ECH工艺的优点,通过技术耦合,实现废盐酸的资源化利用,从而解决由于大量副产酸严重制约生产平衡的问题,提升装置的经济和环保效益。专家组认为该工艺为环氧氯丙烷产品的绿色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关键词】丙丙法,环氧氯丙烷工艺包,通过评审
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煤基MMA项目产品成功产出(2022-09-01)
【摘要】 9月1日,化工在线讯,7月28日,在伊吾工业园区,新疆众友浦汇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年产11万吨高分子合成新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项目(一阶段)产品首发仪式,标志着国内首台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MMA生产工艺路线成功运行,自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石油化工MMA路线的技术垄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行业在全球主要工艺技术有丙酮氰醇法和乙烯法。前者使用的原料含用剧毒,后者关键技术被西方国家垄断,导致目前国内超...
【关键词】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煤基MMA,产品产出
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通过鉴定(2022-08-01)
【摘要】 8月1日,化工在线讯,7月11日,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由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成功通过鉴定。鉴定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开发的专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属世界首创,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具备建设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的条件,建议建设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加大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成套技术,通过鉴定
中石化上海院甲醇制芳烃成套技术通过鉴定(2022-08-01)
【摘要】 8月1日,化工在线讯,6月,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院)牵头承担的“3.6万吨/年甲醇制芳烃(S-MTA)成套技术中试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鉴定。该项目开发的S-MTA成套技术具有催化剂性能稳定、芳烃收率高等优点,技术指标总体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的成功开发为百万吨级S-MTA成套技术的开发和工程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为推动我国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促进煤代油高效生产芳烃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石化上海院,甲醇制芳烃成套技术,通过鉴定
煤焦油制环烷基特种油品技术国际领先(2022-08-01)
【摘要】 8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对陕煤集团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特种油品成套工业化技术(SM-FU)”科技成果进行评审鉴定。以谢克昌、何鸣远、孙丽丽三位院士及业内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创新性强,开辟了煤制环烷基特种油品的新路径,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该成果以煤焦油为原料,首次开发了煤焦油全...
【关键词】煤焦油,制环烷基特种油品,国际领先
中科院研发碳酸酯新技术,已实现十万吨级工业装置运行(2022-08-01)
【摘要】 8月1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5月24日发布消息,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酯绿色低碳成套新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10万吨级工业装置已连续稳定运行14个月。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离子液体团队设计开发了正负离子协同强化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规模化制备技术,攻克了大型离子液体反应器气液均匀分布、反应-传递高效匹配等关键技术,研发了梯次转化-降膜分离-闭路循环的反应新系统,开...
【关键词】中科院,碳酸酯新技术,十万吨级工业装置
我国首例“零碳”橡胶防老剂面世(2022-07-05)
【摘要】 7月5日,化工在线讯,5月,南化公司兰花牌橡胶防老剂产品6PPD和TMQ被国际权威认证公司TUV南德意志集团认证为碳中和产品。该系列产品成功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成为全球首例获得权威认证的橡胶防老剂碳中和产品。南化公司生产的橡胶防老剂6PPD和TMQ主要应用于飞机、商用车、乘用车轮胎等领域,能有效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防止老化开裂等,目前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该系列产品有20%销售给国际十大轮胎橡胶企业。近年来...
【关键词】我国首例,“零碳”,橡胶防老剂
我国乙烯多相氢甲酰化技术国际领先(2022-07-05)
【摘要】 7月5日,化工在线讯,5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5万吨/年乙烯多相氢甲酰化及其加氢制正丙醇工业化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发明的乙烯氢甲酰化金属Rh单原子多相催化剂属于首创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采用的烯烃多相氢甲酰化单原子催化剂,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丁云杰研究员和严丽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解决了80多年来均相...
【关键词】乙烯,多相氢甲酰化,国际领先
自主研发,碳三加氢一体化技术获重大突破(2022-07-05)
【摘要】 7月5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5月20日,由北京化工研究院、齐鲁分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共同承担的“高分散碳三液相加氢催化剂及其专家控制系统开发和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鉴定。项目采用北化院自主研发的高分散碳三液相加氢催化剂、单段床液相工艺,与基于深层专家知识体系开发的碳三加氢反应器专家控制系统相结合,成功应用于齐鲁石化80万吨/年乙烯装置,实现碳三加氢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开发,技术处于国际领...
【关键词】自主研发,碳三加氢一体化,重大突破
我国稀土橡胶催化剂工程化技术再获突破(2022-07-05)
【摘要】 7月5日,化工在线讯,5月13日从石油化工研究院获悉,4月,石化院特聘专家创新团队自主开发的国内首个单活性中心稀土金属催化剂,在独山子石化公司制备顺丁橡胶连续聚合中试获得成功。聚合效率约为当前主流三元稀土催化剂的20倍,可生产多种牌号高性能稀土顺丁橡胶,实现了我国稀土橡胶催化剂科学研究和工程化技术的新突破。与主流的三元稀土催化剂相比,单中心稀土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所得顺丁橡胶产品具有更好的物理机...
【关键词】稀土橡胶催化剂,工程化技术,再获突破
原油催化裂解生产化学品技术全球首次工业应用(2022-06-01)
【摘要】 6月1日,化工在线讯,近日,由中国石化石科院、SEI、扬州石化共同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生产化学品(CCPP)技术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定:该技术属于国际首次工业应用,形成了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新技术路线。且原料适应性强,化学品产率高,低碳烯烃和轻芳烃总产率高达50%以上,标志着我国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石化成为世界上原油催化裂解技术路线领跑者。原油催化裂解生产化学...
【关键词】原油催化裂解生产化学品,全球首次,工业应用
天辰自主研发的双氧水法环氧丙烷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22-06-01)
【摘要】 6月1日,化工在线讯,近日,由中国化学旗下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双氧水法环氧丙烷技术通过天津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技术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双氧水法环氧丙烷技术以丙烯、双氧水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催化剂体系,技术创新性强,已获得23项中国专利授权。相比传统氯醇法,双氧水法环氧丙烷技术降低了丙烯消耗量、废水产生量以及废渣排放量。该技术还符合国家发改委发...
【关键词】天辰,双氧水法,环氧丙烷技
中化蓝天电池级PVDF技术国际领先(2022-06-01)
【摘要】 6月1日,化工在线讯,4月20日,由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多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开发的适用于锂离子电池体系黏结剂用PVDF树脂系列产品,是引领国产PVDF树脂性能提升及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产品,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鉴定意见显示,该类产品在黏结性、耐碱性、溶解性和浆...
【关键词】中化蓝天,电池级PVDF,国际领先
我国科学家运用富勒烯打通乙二醇常压合成“卡点”(2022-06-01)
【摘要】 6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4月15日,厦大谢素原院士、袁友珠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将C60作为电子缓冲剂改性铜基催化剂,打通了从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常压加氢催化技术难关,完成了在近常压和低于200℃的条件下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规模化试验。该技术核心在于将C60与铜催化剂结合,实现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从高压到常压的颠覆性催化性能提升,给碳团簇催化注入了新的生机。成果的另一...
【关键词】富勒烯,乙二醇,常压合成
中国石化成功开发自有技术茂金属催化剂(2022-05-05)
【摘要】 5月5日,化工在线讯,4月,经过扬子石化与北京化工研究院两年多的联合攻关,成功开发了中国石化自有技术的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并实现首次工业化应用,产出了高性能茂金属聚乙烯产品,为催化剂的工业化放大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的成功开发和工业化应用,有力推动了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国产化进程,为后续优化催化剂合成工艺、完善制备条件、实施催化剂工业化生产、催化剂工业应用,以及开发高端茂金属产品等...
【关键词】中国石化,自有技术,茂金属催化剂
国内首款脱烯烃剂在镇海炼化成功应用(2022-05-05)
【摘要】 5月5日,化工在线讯,4月9日,镇海炼化炼油一部第一套芳烃抽提装置脱烯烃塔按计划降温转入停运状态,至此,新型苯、甲苯脱烯烃剂国内首次工业应用完美收官,总寿命长达36个月,填补了国内在此方面应用实例的空白。在使用此脱烯烃剂前,该装置需消耗普通白土来脱除芳烃中的烯烃,每年会产生200余吨需要专门处理的废白土。为优化工艺,减少废白土产生量,炼油一部主动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新型脱烯烃剂,并于2018年12月21日在...
【关键词】国内首款,脱烯烃剂,镇海炼化应用
中国石化首个万吨级加氢催化剂生产基地打通全流程(2022-05-05)
【摘要】 5月5日,化工在线讯,3月30日,中石化催化剂大连有限公司加氢催化剂第四条生产线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品经分析检测满足标准要求,标志着中石化首个万吨级加氢催化剂生产基地正式诞生。近年来,国内大批渣油加氢工艺装置陆续建成投用,加氢催化剂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先机,中石化催化剂大连公司一期项目第四条生产线应运而起。至此,大连基地所有生产线全部完工。与传统加氢催化剂生产装置相比,催化...
【关键词】中国石化,首个万吨级,加氢催化剂生产基地
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石化完成页岩气田最大规模电驱压裂施工(2022-05-05)
【摘要】 5月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3月23日,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最大规模的“井工厂”电驱压裂施工取得圆满成功,相较于采用传统柴油驱动压裂机组,电驱压裂具有效率高、占地少、能耗低等特点,标志着涪陵页岩气田全电驱压裂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创造页岩气领域低成本、规模化、绿色施工的“中国样本”。优势明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提升。相比传统的柴油驱动压裂机组,该平台施工效率提高71%,单井减少92吨碳排放量...
【关键词】中国石化,页岩气田,最大规模电驱压裂
百吨级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项目通过鉴定(2022-04-13)
【摘要】 4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3月21日,由北京化工大学和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百吨级高强高模聚酰亚胺(PI)纤维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发了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成套产业化制备技术及关键装备,形成系列产品,并在多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获得重大应用或进行考核验证。作为完全自主可控和军民两用的原创产品,项目成果整体技术...
【关键词】百吨级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通过鉴定
国内首套焦炉气制乙二醇装置稳定运行(2022-04-13)
【摘要】 4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3月,鄂托克旗建元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建元煤焦化”)年产26万吨焦炉尾气制乙二醇项目双系统开车成功,实现稳定运行,产品纯度达99.94%,各项指标满足GB/T4649-2018聚酯级乙二醇国家标准。该项目位于鄂托克旗棋盘井工业园区,为国内首套焦炉尾气制乙二醇生产装置。项目采用上海浦景化工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以64500Nm3/h焦炉气为原料,经过气柜储存、加压、POX炉技术(纯氧非催化转化)、脱...
【关键词】国内首套,焦炉气制乙二醇,稳定运行
全球首套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示范装置开车成功并通过科技成果评价(2022-04-13)
【摘要】 4月13日,化工在线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物理研究和珠海市福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开车成功,生产出符合国VI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3月4日,该技术于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属世界首创,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液体燃料...
【关键词】全球首套,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示范装置
国内首套3000吨/年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开车(2022-04-13)
【摘要】 4月13日,中国石化新闻办讯,2月25日,国内首套3000吨/年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顺利开车,并生产近百吨合格产品。聚丁烯-1技术工业示范的成功,是中国石化在高端合成新材料领域又取得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中国石化由此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一家具备连续、稳定生产聚丁烯-1产品能力的企业。聚丁烯-1产品具有优异的耐蠕变性、耐应力开裂性和抗冲击性能,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是低密度聚乙烯的6~...
【关键词】国内首套,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开车
长岭炼化环氧丙烷装置产品纯度达99.99%(2022-03-01)
【摘要】 3月1日,化工在线讯,2月,经过持续攻关优化,长岭炼化联合项目团队解决了环氧化反应催化剂利用率不高、循环甲醇加氢单元运行不稳等难题,工业装置实现平稳、满负荷、长周期运行,且产品纯度可达99.99%,转化率、能耗、物耗等关键指标均优于同类进技术,使我国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与美德并列世界三强。10万吨/年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开发由长岭炼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
【关键词】长岭炼化,环氧丙烷,纯度99.99%
全球首套LCO制轻质芳烃与裂解料中试装置在茂名石化投产(2022-03-01)
【摘要】 3月1日,化工在线讯,1月19日,全球首套LCO(催化柴油)制轻质芳烃和裂解料中试装置在茂名石化一次开车成功,为下一步催化柴油制轻质芳烃和裂解料技术的工业转化奠定中试基础。该中试新装置设计规模1600吨/年,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2021年12月8日建成中交,采用的催化柴油制轻质芳烃和裂解料技术是中国石化“油转化”路线之一,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及SEI联合开发,在茂名石化进行中试研究。该装置具有“加氢精制—加氢裂化”...
【关键词】全球首套,LCO制轻质芳烃与裂解料,中试投产
中国石油“12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工艺包、5万吨/年SEBS工艺包”通过审查(2022-03-01)
【摘要】 3月1日,化工在线讯,1月末,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12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工艺包”、“5万吨/年SEBS工艺包”顺利通过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的专家审查。专家一致认为两个工艺包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合理可行、工艺技术成熟、指标先进、三废排放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可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开发的两个工艺包通过审查,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合成橡胶领域掌握了成熟的高性能溶聚丁苯橡胶和苯乙烯类弹性体氢化成...
【关键词】中国石油,溶聚丁苯橡胶,SEBS
巴陵石化聚酰胺弹性体开发取得突破(2022-03-01)
【摘要】 3月1日,化工在线讯,1月,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部聚酰胺产品中心聚酰胺弹性体开发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第一批次中试产品试车成功,产出聚酰胺弹性体近200千克,总结试车经验后第二批次中试产品生产加紧开展,通过优化生产组织,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聚酰胺弹性体广泛应用于高端运动鞋材、医疗器材、永久抗静电剂等领域。该项目是巴陵石化2021年科研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之一,也是已内酰胺产业链延链项目,对标国外进口尼龙12弹性...
【关键词】巴陵石化,聚酰胺弹性体,取得突破
第三代国产芳烃技术首套装置建成中交(2022-02-09)
【摘要】 2月9日,中国石化报讯,1月20日,国家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中国石化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工业应用装置——九江石化89万吨/年芳烃高标准建成中交。至此,我国不仅是世界上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而且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芳烃技术,于2020年5月9日开工建设,具有投资成本低、催化剂应用效率高、能耗低等优势。第三代芳烃技术首次开发应用单塔吸附分离工艺及新一代吸附剂成套技术,吸...
【关键词】第三代,国产芳烃技术,首套装置中交
《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2021年版)》发布(2022-02-09)
【摘要】 2月9日,化工智库讯,1月1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2021年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鼓励企业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中积极采用绿色低碳工艺,提高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2021年版名录较2020年版新增9个条目、10项工艺。总共40条。这10项新入选的绿色工艺涉及合成反应、分离、循环回收技术等生产环节,分别为铬盐生产过程中的铝钒同步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及杂质脱除...
【关键词】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
国内首个无磷化年产15万吨双氧水项目投产成功(2022-02-09)
【摘要】 2月9日,化工在线讯,1月6日,由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采用国内首套无磷化装置的年产15万吨双氧水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目前,国内其他双氧水装置均采用磷酸作为稳定助剂,而该生产工艺则使用其他酸性物质作为代替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无磷化生产。这样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而且更绿色、更环保。此外,在生产流程上,优化了氧化工序,省去氧化液泵,这样每生产一吨双氧水可节约15度电。该项目建成投用后,企业以副产氢...
【关键词】国内首个,无磷化双氧水,投产成功
中海油全球首创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实现百万吨级成套应用(2022-02-09)
【摘要】 2月9日,中海油讯,2021年12月15日,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发展天津院)与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福建省漳州市签订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许可合同。此次签约包含200万吨/年吸附分离项目及50万吨/年重芳烃轻质化项目,标志着我国首创的柴油吸附分离技术首次实现百万吨级和成套全流程应用,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包括柴油吸附分...
【关键词】中海油,全球首创,柴油吸附分离
产出油化品405万吨,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达产(2022-01-04)
【摘要】 1月4日,化工在线讯,截至2021年12月19日9时17分,国家能源集团宁煤煤制油分公司今年产出油化品405万吨,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建成投产以来首次达到设计产能。2013年9月28日该项目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工建设,这是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制油化工行业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化工项目。2016年12月28日,项目A线建成投产并产出合格油品,这是国家能源集团继直接液化百万吨级煤制油后,实现了间接液化百万吨级煤制油的工业应用...
【关键词】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达产
国家推荐11项石化化工行业节能技术(2022-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化工报讯,为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2021)》。共有包括三效溶剂回收节能蒸馏技术在内的69项技术上榜。石化化工行业节能提效技术共有11项,分别是三效溶剂回收节能蒸馏技术,用于制取优级糠醛的节能蒸馏技术,无水酒精回收塔节能装置的研发技术,硫酸铜三效混流真空蒸发技术,模块化梯级回热式清洁燃煤气化技术(MCREG),自支...
【关键词】国家推荐,石化化工行业,节能技术
乙烯生产突破性新技术由大连化物所与惠生联合成功开发(2022-01-04)
【摘要】 1月4日,化工智库讯,2021年12月,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物所”)与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惠生工程”)联合开发的“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会”)组织的单管中试技术评价,标志着乙烷直接催化氧化脱氢定向合成乙烯技术已具备工业示范和商业化推广条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在经过1500小时单管试验后仍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
【关键词】乙烯生产新技术,大连化物所,惠生
我国首次,万华化学一MDI相关技术获奖(2022-01-04)
【摘要】 1月4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2021年11月,美国Chemical Week 2021年可持续发展奖项揭晓,万华化学HCl绿色循环技术入围最佳循环实践案例,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入围该奖项。万华化学创新性HCl催化氧化技术实现了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氯”由开环消耗变为闭环循环。该技术采用世界首创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流化床工艺,在较温和条件下催化处理后直接转化,精制获得高纯氯气产品。该过程具有反应效率高、绿色环保、投资及运行成本低等优...
【关键词】我国首次,万华化学,MDI技术获奖
2021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公布(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高分子科学前沿讯,11月7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2021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榜单。分别是:区块链技术——数字化的进步使化学创新更具可重复性和可追踪性;半合成生命体——拓展生物化学和治疗学的新字母;超浸润性——一个世纪之久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机会;人工腐殖质——为可持续和高效农业设计负碳解决方案;RNA和DNA的化学合成——COVID疫苗后核酸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前景;声化学涂层——更...
【关键词】2021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中石化上海院烯烃原料预处理剂在赛科石化成功投用(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化工在线讯,11月,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院)开发的烯烃中含氧化合物杂质吸附脱除预处理剂DOX-2在上海赛科石化烯烃歧化(OCU)装置原料预处理单元顺利投用,显著提升了装置运行效率,标志着上海院低碳烯烃原料吸附净化技术应用再获成功。DOX-2吸附剂在赛科石化OCU装置的成功投用,是继上海院烯烃歧化催化剂2019年在赛科石化成功工业应用后的又一重要节点,标志着上海院在烯烃歧化技术全流程薄弱环...
【关键词】中石化上海院,烯烃原料预处理剂,成功投用
全球唯二,我国原油蒸汽裂解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石化讯,11月17日,中国石化宣布重点攻关项目“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在天津石化工业试验成功,可直接将原油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化学品,实现了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该技术由中国石化组织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完成了研发及工程化,在天津石化开展工业试验,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目前全球仅埃克森美孚、中国石化成功实现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经...
【关键词】全球唯二,原油蒸汽裂解,首次工业化应用
国际首次,我国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已形成万吨级产能(2021-12-03)
【摘要】 12月3日,中国化工报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发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已经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得首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
【关键词】国际首次,,一氧化碳到蛋白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