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用空气和水成功合成重要化工中间体羟胺(2024-05-10)
【摘要】 5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耿志刚教授研究团队,仅以空气和水为原料,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方法,并成功合成羟胺。4月19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羟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在医药、纺织、电子等精细化工领域。工业制羟胺通常以氨为原料,以氢气或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其生产过程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和化石资源,还会排放大量二氧化...
【关键词】空气和水,合成羟胺
全国化工行业规模最大的蒸汽梯级余热利用项目投运(2024-05-10)
【摘要】 5月10日,扬子晚报讯,4月12日,东华能源(张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东华能源”)蒸汽梯级余热利用项目正式投运,将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能效水平。东华能源是张家港地区的用能大户,年均用电量达10亿千瓦时。该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富余中压蒸汽,而此前的设备未考虑余热循环利用,仅经过降温减压后直接供车间烘干使用,蒸汽整体使用率只有10%。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的积极推动下,东华能源联合国网江苏综合能...
【关键词】规模最大,蒸汽梯级余热利用
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炉破解一项行业难题(2024-05-10)
【摘要】 5月10日,石化联合会讯,4月9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航天2000吨级干煤粉加压气化辐射型半废锅技术”(简称半废锅航天炉)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京召开。该技术由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辐射废锅副产蒸汽稳定无衰减,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气化炉废锅的蒸汽衰减问题是一项行业难题。本次...
【关键词】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炉
填补国内空白,华锦集团成功研发生产抗应力发白聚丙烯(2024-05-10)
【摘要】 5月1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3月18日,华锦集团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一款名为抗应力发白聚丙烯SW-20R的新产品,在塑料产业中取得新突破。这一成果有力推动华锦集团聚丙烯产品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不仅填补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更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应力发白是聚丙烯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外观瑕疵之一,长期给汽配、家电、家居、包装等领域客户带来诸多困扰。目前,国内抗应力发白聚丙烯产品全部依赖进口或经过高...
【关键词】华锦集团,抗应力发白,聚丙烯
我国原油直接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向产业化再进一步(2024-04-01)
【摘要】 4月1日,新华社讯,3月19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开发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技术在北京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原油直接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向产业化再进一步,将为我国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大规模工业化提供重要支撑。当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以“绿色低碳、高效引领”为主题的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明石化”)“UPC技术、鲁昌2.0高效燃油”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
【关键词】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制烯烃,产业化
国内单体最大碱性制氢装备下线(2024-04-01)
【摘要】 4月1日,中化新网讯,3月12日,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LONGi ALK G系列2台3000Nm3/h碱性制氢装备下线启运,发往位于河北昌黎的兴国铸业氢冶金示范项目。该装备是国内目前单体产氢量最大的碱性电解槽,此次是该款装备首次工业化应用。G系列产品是隆基氢能基于提高单位产氢气量打造的一款定位为大型商业化的绿氢装备,也是面向工业领域推出的制氢标杆产品。ALK G系列碱性电解槽通过提高电流密度、增加电解面积,单槽产氢...
【关键词】国内单体最大,碱性制氢装备
我国环氧氯丙烷绿色新工艺国际领先(2024-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3月12日,液固循环流化床双氧水直接氧化氯丙烯生产环氧氯丙烷(FHPECH)新工艺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山东滨州召开。据介绍,该工艺技术由滨化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共同开发完成,采用国内首创流化床工艺,使用自主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及双氧水直接氧化技术,实现一步法合成环氧氯丙烷,较传统氯醇法工艺,其原子利用率更高,“三废”产生更少,反应温和易控,属于高效绿色工艺。评价委员会认为该FHPECH新...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绿色新工艺,国际领先
我国自主研发天然橡胶试制的航空轮胎通过试验验证(2024-04-01)
【摘要】 4月1日,新华社讯,2月26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采用该院自主研发的航空轮胎专用天然橡胶试制的C919、ARJ21等机型的24款飞机轮胎通过了动态性能试验验证。据介绍,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联合天然橡胶生产、加工及应用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进行全产业链攻关,培育出“热研73397”等新品种橡胶树作为航空轮胎专用胶的种植材料,制定并颁布了“特种胶园生产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航空轮胎专用天然橡胶标准化...
【关键词】天然橡胶试制,航空轮胎
湖南石化双氧水新技术首次工业放大装置运行平稳(2024-03-01)
【摘要】 3月1日,湖南日报讯,截至2月20日,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与搬迁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新区双氧水(过氧化氢)A线装置,累计生产优质双氧水7万吨,其中2024年以来产量3.8万吨,目前运行平稳,日产量1100吨左右,B线装置开车工作有序推进。该套新建装置为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成套技术首次放大应用。浆态床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工艺技术较传统固定床生产工艺,其加氢工艺能大幅提高装置产出...
【关键词】湖南石化,双氧水,首次工业放大
全球第一桶煤炭地下原位“提油”成功实现(2024-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月15日,陕北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先导性试验项目成果在陕西榆林发布,全球第一桶利用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技术提取的煤焦油在陕北问世,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实际零的突破。此前,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组织院士及专家,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采油先导性试验工程,打通了采油工艺流程,...
【关键词】全球第一桶,煤炭地下原位“提油”
环氧丙烷生产新技术全面工业化(2024-03-01)
【摘要】 3月1日,寰球工程讯,FHPPO技术全称为:液固循环流化床过氧化氢直接氧化丙烯生产环氧丙烷新工艺。这项技术是由寰球华东公司、天津大沽化工以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经过十年的联合研发而成,2022年通过石化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2023年完成百吨级液固循环流化床中试试验。2023年12月28日,寰球华东公司、天津大沽化工以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式签署了FHPPO技术合作协议,标志着FHPPO技术正式进入全面工...
【关键词】环氧丙烷,新技术,全面工业化
我国首条万吨级阻燃莱赛尔纤维生产线开车成功(2024-03-01)
【摘要】 3月1日,国资委网站讯,2023年12月29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阻燃Lyocell纤维项目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万吨级生产线生产一次性开车成功,通用技术成为全球首个具备阻燃Lyocell纤维工业化生产能力的纤维素纤维企业。阻燃Lyocell纤维研发项目由通用技术新材所属中纺院牵头,中纺绿纤、中纺化工共同参与研发。项目团队经过多年努力,自主设计研发了Lyocell纤维专用阻燃剂及其均匀稳定分散体系,攻克了以NMMO为溶剂...
【关键词】首条,万吨级,阻燃莱赛尔纤维
全球首套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生产线投产(2024-02-01)
【摘要】 2月1日,化工在线讯,2023年12月18日,江苏太极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终于迎来了配套的连续式PA56固相缩聚系统的投料,12月21日高粘度切片进入纺丝系统开始正常纺丝,标志着全球首套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此前2023年12月2日,江苏省科协所属8家学会联合体曾首次向社会联合发布2022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江苏太极实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子午线轮胎冠带用生物基聚酰胺56工...
【关键词】全球首套,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
全球首套,我国攻克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技术(2024-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我国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中国煤炭科工集团2023年12月16日发布消息称,近日,由中国煤科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万标准立方米/天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在窑街煤电集团甘肃科贝德煤与煤层气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9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被称为“黄金气体”。我国氦气资源相对匮乏,...
【关键词】全球首套,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
中石化巴陵石化建成投产全球首套酯化法环己酮工业化装置(2024-02-01)
【摘要】 2月1日,湖南日报讯,2023年12月15日,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新区,酯化法环己酮装置A线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环己醇、环己酮、环己烷、粗乙醇,整体运行稳定。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套采用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成套新技术的工业化装置建成投产,为我国己内酰胺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巴陵石化打造全球技术、规模领...
【关键词】巴陵石化,全球首套,酯化法环己酮
国内首台船用纯甲醇发动机研制成功(2024-02-01)
【摘要】 2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2023年12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河柴重工)自主研发的船用CHG234V8MMPI纯甲醇发动机获颁中国船级社CCS证书。河柴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国内首台船用CHG234V8MMPI纯甲醇发动机研制成功,实现了该公司自主产品研发的新跨越。在“双碳”背景下,甲醇作为替代清洁燃料受到船舶动力产业的重视。此次获认证的CHG234V8MMPI纯甲醇发动机,是河...
【关键词】国内首台,船用纯甲醇发动机
巴陵石化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商业应用取得新进展(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石化报讯,12月5日,巴陵石化首次在国内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在青岛森麒麟轮胎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合作的铁系枝化丁戊橡胶高性能轮胎制造(超高性能UHP型轮胎制造)项目实现商业应用,首批次制造的4万余条高性能轮胎,全部通过品控测试。2023年,巴陵石化铁系枝化丁戊橡胶还在山东昊华轮胎与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合作的铁系枝化丁戊橡胶高性能轮胎制造示范项目实现商业应用,首批次生产3万余...
【关键词】巴陵石化,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商业应用
新型分子筛可分离出99.97%纯度丙烯(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化工报讯,2023年12月消息,浙江大学团队研发出一种超快吸附动力学分子筛ZU-609,通过调控孔口大小和孔腔尺寸,可实现丙烯和丙烷精准筛分以及提升丙烯扩散速率,可从等摩尔丙烯丙烷混合气中分离得到99.97%纯度丙烯。相关研究成果1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该研究为微孔扩散传质强化这一化学工程核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低碳分离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超高纯电子化学品的国产化制备。
【关键词】新型分子筛,99.97%纯度,丙烯
中石化攻克电池软包用流延聚丙烯(CPP)薄膜专用料(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讯,2023年11月,从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简称“北化院”)传出消息,其研发的电池软包用流延聚丙烯(CPP)薄膜专用料开发成功,已通过3家工厂的材料性能评测,工业化生产CPP薄膜和铝塑膜3万余平,形成了软包铝塑膜整体解决方案。业内专家表示,软包CPP系列专用料的成功开发解决了软包铝塑膜迟迟不能实现材料端真正国产化的问题。随着电池材料的不断更新升级,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快速发展,软包电池真正...
【关键词】中石化,电池软包用,流延聚丙烯薄膜专用料
中国“机器化学家”用火星陨石造出产氧催化剂(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中国化工报讯,中国科技大学2023年11月发布消息称,该校教授罗毅、教授江俊、副教授尚伟伟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员张哲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平台,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该工作成功展示了在地外星系上因地制宜创制化学品的智能化全流程,为未来地外文明探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我国在未来月球、火星空间站上实现星际资源的原位综合...
【关键词】中国“机器化学家”,火星陨石,产氧催化剂
国际首套,电解水制氢获重要突破(2023-12-05)
【摘要】 12月5日,华能集团讯,11月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国际首套1300标准立方米/小时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在华能四川彭州制氢站顺利满负荷产氢。标志着国际上商业示范的单体产氢量最大的碱性电解槽成功投运,对推动我国绿氢产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制氢系统由华能四川公司与华能清能院合作研制。其核心设备1300标准立方米/小时高电流密度压力型碱水电解槽,突破了大尺度高性能析氢和析氧电极制备、电极板流场结构...
【关键词】国际首套,电解水制氢,重要突破
我国首套CHP法制环氧丁烷装置成功投产(2023-12-05)
【摘要】 12月5日,中国石化新闻讯,11月9日,我国首套4000吨/年CHP(过氧化氢异丙苯)法制环氧丁烷装置在中国石化燕山石化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的高纯度环氧丁烷产品。这是全球首套采用CHP法制备环氧丁烷的装置,采用的是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技术。环氧丁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中间体和聚合物,目前多应用于润滑油添加剂、低泡型洗涤剂、合成橡胶等领域。业内相关分析指出,2020年,全球环氧丁烷市场收入达到6200万美元以...
【关键词】我国首套,CHP法,环氧丁烷
独石化国产催化剂“护航”茂金属聚乙烯稳产(2023-12-05)
【摘要】 12月5日,中国石油网讯,11月6日,独山子石化公司聚乙烯装置22线首次在冷凝状态下使用国产催化剂生产茂金属聚乙烯mHD3702产品取得成功,打破了过去对进口催化剂的依赖,实现了国产催化剂全系列茂金属聚乙烯产品的自主开发。独石化也成为国内首个在冷凝状态下使用国产催化剂成功生产茂金属聚乙烯mHD3702产品的企业。为充分掌握生产茂金属聚乙烯产品这一化工行业的“殿堂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独石化从2015年开始研发,经过不...
【关键词】独石化,国产催化剂,茂金属聚乙烯
填补空白,我国天然气装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2023-12-05)
【摘要】 12月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0月30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消息,我国首套自主设计研发的天然气气质分析装备日前完成全部工业性试验正式发布,填补了该类产品国产化空白,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检测关键技术获突破。天然气气质分析仪是保障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设备。本次发布的国产化天然气气质分析仪装备,包括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冷镜面法水烃露点仪、激光法热值仪、水露点仪、硫含量测定仪等5类6种成套仪器及相关配...
【关键词】填补空白,天然气装备,重大突破
我国能源化工核心装备实现重大突破(2023-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0月20日,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气透平压缩机组,通过了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组织的工业运行中期评审。该机组是目前国内单套产氧量最大空分装置的配套压缩机组,应用于宁夏宝丰能源集团三期煤制烯烃项目,于2023年2月投入工业运行,至今已平稳运行5000余小时。评审专家组意见指出,新一代(6+1)空气透平压缩机组是成功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相...
【关键词】能源化工,核心装备,重大突破
高纯化学品精馏技术荣获中国专利金奖(2023-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高纯化学品精馏技术曾是挂在我国高纯化学品领域的无形之“锁”,锁住了我国在电子信息等领域进一步突破的脚步。在10月14日于大连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由北京化工大学申报的专利“一种高效传质分离散装填料结构”成为开“锁”的钥匙,该专利也因此获颁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高纯化学品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新材料、医疗健康等领域的高端基础化工原料,是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争...
【关键词】高纯化学品精馏技术,中国专利金奖
我国高性能液体橡胶首次实现国产化(2023-11-01)
【摘要】 11月1日,中国石化讯,10月12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传出消息,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5000吨/年液体橡胶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高频覆铜板用液体橡胶。该装置采用的是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技术,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高性能液体橡胶首次实现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将为我国信息产业安全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高频覆铜板是应用于高频电子电路的超低介电损耗电子电路基材,是覆铜板领域最高端的电子电路基体材料。高性能液...
【关键词】高性能液体橡胶,首次,国产化
中石油羧基丁腈橡胶实现“零”的突破(2023-11-01)
【摘要】 11月1日,兰州日报讯,9月22日,由石油化工研究院和兰州石化公司联合攻关的专项二期项目“羧基丁腈橡胶研发”完成既定目标任务,高性能羧基丁腈橡胶XNBR3304在兰州石化3.5万吨/年特种丁腈橡胶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成为中国石油首个多元共聚改性丁腈橡胶高端牌号。从2012年12月立项开展技术攻关,到如今开车成功,标志着石化院自主研发的多元共聚改性丁腈橡胶技术在产业化应用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切实以科技创新支撑了中国石...
【关键词】中石油,羧基丁腈橡胶,“零”的突破
我国高碳α-烯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17日,由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乙烯四聚高选择性制高纯1-辛烯中试技术开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中国化工学会教授级高工王玉庆等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辛烯纯度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高产1-辛烯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了进一步开发、设计、建设万吨级...
【关键词】我国,高碳α-烯烃技术,重大突破
煤气化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国际领先(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5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在山西太原召开了由太原理工大学、榆林禾信和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浦士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的“大规模煤气化渣碳灰分离关键装备与技术及分选炭资源化利用”科技成果鉴定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为组长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气化渣大规模碳灰分离关键装备与技术以及分选炭高值化利用技术具有高效、低成本、环境...
【关键词】煤气化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国际领先
国产超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取得突破(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人民网讯,8月2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持召开技术鉴定会,国产超高强ZA60XC(T1000级)PAN碳纤维千吨级工业生产技术顺利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前驱体结构设计及表征分析技术居国际领先,一致同意通过鉴定。长盛科技有关人士透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需求迅猛,我国碳纤维产量从近乎空白发展到2022年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实现...
【关键词】国产超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生产
丙烯气相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研究取得新进展(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陈新庆研究员团队在分子筛催化剂用于丙烯气相环氧化制环氧丙烷(PO)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多级孔钛硅分子筛(TS-1)负载的非贵金属Ni纳米粒子催化剂,可有效催化丙烯与H?和O?的气相环氧化反应,并对其构效关系及催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传统的负载型金催化剂相比,使用非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环氧丙烷作为第三大丙烯衍生物是非常重...
【关键词】丙烯,气相环氧化制,环氧丙烷
中国科学院成功实现多种己糖从头精准人工合成(2023-09-04)
【摘要】 9月4日,人民网讯,8月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传出消息,该所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灵活性、高效性及多功能性的人工生物系统,实现了多种己糖从头精准合成,解决了糖分子立体结构可控的难题,为摆脱自然合成途径、利用二氧化碳创造多样的糖世界提供了可能。研究成果于8月16日在国内刊物《科学通报》发表。该研究成果是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颠覆了依赖糖生物质资源转化制备复杂糖分子的范式,提供...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己糖,人工合成
中石化突破PDH技术垄断(2023-09-04)
【摘要】 9月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7月24日,中国石化PDH中试装置在北海炼化建成中交,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H中试装置。PDH技术具有能耗低,产品利润高,最大限度提高丙烷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是解决丙烯来源的重要途径,其盈利水平也将长期维持在较高的位置,发展潜力巨大。本次中试研究对于中石化PDH成套技术开发,打破国外PDH技术垄断,形成中石化自主知识产权PDH技术和未来北海炼化PDH装置...
【关键词】中石化突破,PDH,技术垄断
我国茂金属聚烯烃生产获重大突破(2023-09-04)
【摘要】 9月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7月,茂名石化研发生产出国内首个超高黏度指数合成润滑油新产品mPAO150,实现了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突破。该产品具有超高的黏度指数、较低的倾点、良好的剪切稳定性,可以满足高度苛刻的使用条件,应用在风电、航天、航海、军事、高速列车等重要领域。目前,茂名石化已累计成功研发生产5个牌号的合成润滑油产品。本次茂名石化实现重大突破的产品属于茂金属聚α烯烃(mPAO)是一款高端合成润滑油基础...
【关键词】茂金属聚烯烃,生产重大突破
全国首套,高纯度α-烯烃再迎新突破(2023-09-04)
【摘要】 9月4日,鄂尔多斯市融媒讯,7月23日,内蒙古伊泰集团千吨级费托合成α-烯烃分离提纯示范装置在鄂尔多斯开车成功,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的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等α-烯烃产品,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费托合成α-烯烃分离提纯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戊烯、1-庚烯等高纯度奇数碳α-烯烃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技术由伊泰集团联合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和设计,以煤...
【关键词】全国首套,高纯度α-烯烃,新突破
国内首套流化床灵活焦化装置成功投产(2023-08-01)
【摘要】 8月1日,化工在线讯,7月5日,由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的潍坊弘润石化科技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流化床灵活焦化装置产出合格产品,生产的低热值瓦斯气成功并入全厂工艺加热炉及锅炉燃料气系统,装置运行平稳,标志着国内首套、全球第八套流化床灵活焦化装置开车成功。流化床灵活焦化是一种重油加工工艺,能够将劣质重油转化为液体产品及清洁低热值瓦斯气,副产少量石油焦,工艺过程密闭环保,生产的低热值瓦斯气可作为...
【关键词】国内首套,流化床,灵活焦化装置
国际先进水平,恒逸自研抗污尼龙6技术获行业权威认可(2023-08-01)
【摘要】 8月1日,恒逸集团讯,6月2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抗污尼龙6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鉴定会在恒逸研究院举行。该项目由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逸宸化纤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锦纶有限公司和浙江四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会上,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和用户报告,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这一技术生产的...
【关键词】恒逸自研,抗污尼龙6
我国首个单系列百万吨级粉煤热解装置产出合格油品(2023-08-01)
【摘要】 8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1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热解启动工程供氢溶剂及轻油联合加氢装置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煤基柴油、石脑油产品。热解启动工程是我国首个单系列百万吨级粉煤热解工业示范装置,通过煤炭拔油、提气的方式,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了煤炭中H、C元素进入后端产品的比例,提高综合能效,减少碳排放。该工程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煤制芳烃新路线,将有...
【关键词】我国首个,单系列百万吨级,粉煤热解装置
凯瑞环保双酚A催化剂在浙江石化实现国产化应用,打破国外垄断(2023-08-01)
【摘要】 8月1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6月9日,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瑞环保”)宣布,公司研发的KC122C型双酚A(BPA)催化剂于2023年3月份率先在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石化”)24万吨/年BPA工业装置上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催化剂的垄断局面。目前,装置各工段均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我国BPA产量不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BPA产能将达到750万吨/年,其中Badger工艺BPA装置占比约50%,预计非负载型...
【关键词】凯瑞环保,双酚A催化剂,国产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