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钙钛矿电池研发获新进展,或成行业颠覆性竞争者(2020-05-28)
【摘要】 5月2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罗马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有机电子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南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弯曲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于室内应用,据称可以在100-500勒克斯照度下工作。相比传统的硅晶太阳能电池,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可以弯曲、折叠、重量低的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低成本,且制备工艺简单,因而成为太阳能电池行业最具颠覆性的竞争者之一。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满足航空航天中...
【关键词】柔性,钙钛矿,颠覆
澳大利亚科学家宣称在钙钛矿稳定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05-27)
【摘要】 5月27日,北极星电力网讯,一款由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发的、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了一系列高温和湿度测试,采用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克服了一些阻碍该技术走向商业化的挑战。科学家们正是利用简单、低成本的聚合物-玻璃毡抑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分解来做到这一点的。由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主导且与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合作组建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声称,在开发耐久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下一代”太阳能光...
【关键词】澳大利亚,钙钛矿,进展
韩国研发新负极材料,将锂离子电池储能能力提高50%(2020-05-27)
【摘要】 5月27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据外媒报道,一个韩国研究团队成功为锂离子电池研发了新一代高容量负极材料。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IST)宣布,KIST储能中心负责人Kyung Yoon博士、Sang-Young Lee教授(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研究院)以及KIST纯中心首席研究员Wonyoung Chang博士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通过利用三文鱼的DNA稳定过锂化层状氧化物(OLO),成功研发了一种高性能阴极材料。在锂...
【关键词】韩国,锂离子,提高
日本制成全固态锂硫电池,比传统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高4倍(2020-04-24)
【摘要】 4月24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据外媒报道,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的一组科学家采用一种低成本的简单液相法合成了一种活性含硫材料和碳纳米纤维(CNF)复合材料。研究人员采用液相法制成了硫-CNF复合材料,再制成了全固态锂硫电池,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相比,其放电容量更高、循环稳定性更好。因此,未来,此类固态锂硫电池将能够用于电动汽车等。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锂...
【关键词】日本,固态,锂电池
澳洲发布新型石墨烯太阳能加热超材料(2020-04-24)
【摘要】 4月24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转化原子材料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CTAM)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石墨烯薄膜,这种薄膜可以吸收90%以上的太阳光,同时消除了大部分红外热发射损失。这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加热超材料,能够在开放环境中以最小的热损失快速加热到83摄氏度(181华氏度)。该薄膜的拟议应用包括热能收集和储存、光热...
【关键词】澳洲,石墨烯,超材料
超薄光伏电池将为能源转换提供持久动力(2020-04-16)
【摘要】 4月1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在著名的Joule和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中,由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高效的超薄光伏电池,最高的机械弯曲和拉伸能力,以及提供持久动力的能力。在Joule论文中,研究人员成功地开发了可制造超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机械坚固的光吸收材料。这些电池可实现13%的功率转换效率,在1000次弯曲循环后保持97%的效率,在1000次拉伸循环后保...
【关键词】超薄,电池,动力
光伏电池最高转换率突破47%(2020-04-16)
【摘要】 4月1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发表在《自然能源》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一种效率接近50%的太阳能电池。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宣布,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六结太阳能电池,在集中照明下测得的效率为47.1%,从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据了解,这款设备即六-接合点III-V太阳能电池,其由六种不同类型的光敏层组成。每一种是由不同的III-V材料组成,以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
【关键词】光伏,电池,转换率
美国科学家实现光伏制氢技术新突破(2020-03-26)
【摘要】 3月2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首次研发了一种能够有效吸收阳光的单分子,而且该分子还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将太阳能转化为氢气,而氢气可作为清洁的燃料替代品,用于燃油汽车。该种新分子可以从整个可见光光谱中收集能量,与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可以多利用50%的太阳能。这一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转向使用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的能源。研究人员首次证明,可以从太阳光的整个可见光光谱(包...
【关键词】美国,光伏,制氢
12.4%,上科大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破纪录(2020-03-11)
【摘要】 3月11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宁志军课题组在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器件结构的改进将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到了0.94 V,实现了12.4%的光电转化效率,这是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稳态输出效率最高的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成果以“Ultra-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an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 design”为题,在Nature Co...
【关键词】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破纪录
新型双叠层太阳能电池可定制化“生长”,用光发电效率突破25%(2020-03-11)
【摘要】 3月1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国际知名期刊《科学》发表了一项电池制造方面的重大突破——通过在有纹理的硅上“催长”钙钛矿,多伦多大学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双叠层太阳能电池。以往,宽带隙钙钛矿可以通过形成串联电池来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但是通常钙钛矿必须在硅电池的光滑面上生长,因为在粗糙的光捕获面上生长的材料通常不能完全覆盖硅酸盐电池。硅表面及其粗糙的纹理易于相分...
【关键词】双叠层,太阳能,效率
国际企业联盟声称钙钛矿CIGS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25%(2020-03-06)
【摘要】 3月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由比利时imec研究所领衔的研究人员声称在1平方厘米钙钛矿串叠太阳能电池上取得了这一结果。这一数据高于该企业联盟在2018年9月公布的24.6%效率。该电池的开发人员现在将目标设定为30%。由比利时研究所imec所牵头的一组国际研究人员声称,使用基于钙钛矿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现已达到25%的效率。imec研究人员、VITO研究员,以及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的研究员Bart Vermang透露,凭借这些薄膜太阳能电池,第一...
【关键词】国际企业联盟,钙钛矿CIGS,效率
大规模生产,超级电容有望成为趋势(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月25日消息,总部位于法国普罗旺斯的下一代能源存储系统制造商NAWA Technologies完成最新一轮1300万欧元的融资,新融资将推进其大规模生产下一代超级电容电池。下一代超级电容电池将解决制约电动汽车的两大难题: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据报道,下一代超级电容电池可以多储存100倍的电能,比传统电池节省150倍的成本,并将电池废料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5倍。NawaTechnologies官方表示,该电池系统能...
【关键词】大规模,超级电容,趋势
氢能经济性“魔咒”或被打破,预计到2030年氢能成本将降低50%(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到目前为止,氢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其“价格标签”。与其它能源相比,较高的使用成本往往使氢能遥不可及。但世界经济论坛认为,这一状况即将得到改变。日前,由达沃斯氢能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氢能竞争力之路:成本视角》显示,通过大规模扩大氢能生产、分销、设备和部件制造,预计到2030年,“氢能解决方案”的成本将在广泛应用中降低50%,氢能将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替代能源。根据该报告,在不同的...
【关键词】氢能,经济性,成本下降
我国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突破(2020-02-26)
【摘要】 2月2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期,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自然 光子学》发文,报道了高效稳定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突破性进展。层状钙钛矿电池三维结构看起来有点像“魔方”,此次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增强层状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了电池的稳定性,在光照下持续工作1000个小时,电池的光电转化性能衰减低于15%。相比之下,此次的成果有效增加了这类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延长了它的工作时间,处于世界领先水...
【关键词】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中广核研究院获批创建“海上风电智慧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02-24)
【摘要】 2月24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月20日,深圳市科创委正式下达了关于资助中广核研究院开展“海上风电智慧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通知,标志着中广核研究院在新能源研发领域进一步取得方向性突破。智慧运维是海上风电亟待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之一。在中广核新能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将依托中广核产业优势,瞄准工程和生产需求,开展先进监测和可视化技术、故障智能诊断及管理、运维调度智能化关键技术、专用装备关键技术等...
【关键词】中广核,海上风电,智慧运维
国家认可,金风科技140米混塔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获奖(2020-01-09)
【摘要】 1月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钢混塔架业务公司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出色的140米混凝土塔筒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作为《低风速高切变风电资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重要子课题,获得了国家5A级协会中施企协颁发的2019年度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金风科技历来重视研发投入,此次获奖,代表混塔的研发、设计与施工能力再次得到国家认可。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电力需求持续上...
【关键词】金风科技,140米,关键技术
HIT:下一代光伏电池新风口(2020-01-09)
【摘要】 1月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在2020年平价上网的战略引导下,光伏发电技术迭代的暗潮汹涌不止。2015年之前,硅基太阳能电池由BSF(铝背场)电池主导,2015年之后P-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技术)电池开始起量,目前PERC电池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电池,但其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之后,开始逐渐放缓。最近两年,基于N型硅片的异质结电池尤为引人关注,资本正在密集布局。异质结电池(简称HIT),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该技术是在晶体...
【关键词】HIT,光伏,风口
全国首例风电覆冰监测系统部署成功(2020-01-08)
【摘要】 1月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1月5日,国家电投广西兴安风电公司顺利完成在坵坪风电场覆冰监测系统部署工作,是全国首个在风电场成功应用覆冰监测系统的风电公司。坵坪风电场地处湘桂走廊,平均海拔高度1000m,是冬季冷空气南下入桂的主要通道,冬季覆冰严重,历来为大风区、重覆冰区。针对风机叶片覆冰运行隐患,兴安风电公司在坵坪风电场积极组织收集历史覆冰信息,划分覆冰区域,并加装8个覆冰监测装置。该系统不仅可以为风机防...
【关键词】首例,风电,覆冰监测
10万千瓦10小时储能,全国最大百兆瓦级槽式国家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一次冲转成功(2020-01-06)
【摘要】 1月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新年伊始,全国最大的百兆瓦级槽式国家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万千瓦10小时储能光热发电项目一次冲转成功,进入启动试运阶段。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0MW光热发电项目于2016年9月成功入选我国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占地约7500亩,是我国目前装机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大的槽式光热项目,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3.5亿度。相较于同...
【关键词】储能,光热,一次冲转
伍伦贡大学研发新型纳米材料,让钠硫电池可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研究人员制成了一种纳米材料,可充当室温钠硫电池的阴极,让钠硫电池应用于大规模储能。室温钠硫电池很适合用于新一代储能应用,而且新一代储能应用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室温钠硫电池,将为大规模固定储能系统提供低成本、富竞争力的技术,从而推动向可再生能源社会转变。不过,目前的室温钠硫电池存在容量衰...
【关键词】伍伦贡大学,纳米材料,储能
国之重器,国内首台套2500KJ大型液压打桩锤重磅发布(2019-12-31)
【摘要】 12月3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019年12月28日,由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院总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组织的“国内首台套2500KJ大型液压打桩锤新品发布会”在京顺利召开。发布会现场,机械科学研究院总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李建友表示,在大型液压打桩锤的研发中,北京机电研究所与江苏龙源振华一道攻坚克难,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套2500KJ大型液压打桩锤,并顺利通过试验,实现进口替...
【关键词】液压打桩锤,发布,海上风电
国网大数据中心发布泛在电力物联网最新成果“数智国网”平台,全面提升数据服务能力(2019-12-20)
【摘要】 12月2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12月11日,以“数聚赋能,协同创新”为主题的2019电力大数据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电力大数据产品发布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力大数据创新联盟、国网大数据中心、国网电商公司、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共同主办,会议发布了“数智国网”,及在“数智国网”平台上架的5款电力行业大数据领域产品。“数智国网”是国网大数据中心在国网互联网部及总部各部门的领导下,基于国家电网公司数据中台,历经四个...
【关键词】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数智国网
半直驱技术路线或成海上风机风向标(2019-12-10)
【摘要】 12月1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11月29~30日,2019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京举行。11月29日,明阳智能于其广东阳江智能制造中心总装厂房举行MySE8-10MW海上风机平台量产下线仪式。据悉,本次下线的MySE8-10MW海上风机一周后将在阳江当地风场吊装。近年来,随着风机单机功率逐步上升,“半直驱”这个专业术语越来越多被市场提及。而年初回归A股的明阳智能,则是这一技术路线的典型代表。放眼国际市场,...
【关键词】半直驱,海上风电,风向标
西门子歌美飒11MW海上机型重磅发布(2019-11-27)
【摘要】 11月27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SGRE)正式发布SG10.0-193DD的升级版风机——SG11.0-193 DD,额定容量达到11MW,直追GE的12MW。此次,西门子歌美飒采用了其“DD Flex”技术套件,在同一平台10MW机型的基础上提高了6%~7%的发电量。更大单机容量的SG11.0-193 DD Flex机型是西门子歌美飒基于之前的“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升级而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调整偏航、变桨,使风机整体运行效率更高。SGRE海上技...
【关键词】西门子歌美飒,11MW,海上风机
浮式海上风电正式进入10MW时代(2019-11-20)
【摘要】 11月2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MHI Vestas被选为法国EFGL浮式风电场的首选风机供应商,将为该风场供应V164-10.0 MW风机。这份合同意义重大——浮式海上风电正式进入10MW时代。这个项目全名为“Eoliennes Flottantes du Golfe du Lion”,由Engie和EDPR联合开发,是法国政府资助的4个浮式风电项目之一。项目总装机容量30MW,将安装3台V164-10.0 MW风机。项目采用Principle Power开发的WindFloat半潜式基础,计划于2022年投运...
【关键词】浮式,海上风电,10MW
海西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填补了国内风光热储调荷技术空白(2019-11-20)
【摘要】 11月2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作为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能源平台一号工程,今年9月建成的海西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包括20万千瓦光伏、40万千瓦风电、5万千瓦光热及5万千瓦储能项目。传统新能源项目多以利用风能、太阳能为主,受天气情况影响大,随机性强,难以提供连续稳定的电能输出。海西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创造性地应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新模式,风电、光伏、光热三种能源形式深度融合,并通过储热储电系统加以调节,实现...
【关键词】海西,多能互补,风光储热
未来五年陆上风机风轮直径将超200米,风电叶片“大”时代已至(2019-11-13)
【摘要】 11月13日,北极星电力网讯,从真正实现规模化发展的2006年算起,中国风电行业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技术能力早已今非昔比。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叶片的变革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大”。今年,中国海上风电市场新增了7.25MW、8MW及10MW机组,陆上风机最大容量将刷新至6MW。随着风机容量增大,被誉为风机“灵魂”的叶片长度也随之增长,目前世界最大的风机叶片已经刷新至107米。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
【关键词】风机,叶片,大型化
全球双面太阳能发展潜力大,装置量有望在5年内成长3倍(2019-10-11)
【摘要】 10月1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双面技术是指正面和背面均可受光的太阳能电池片或太阳能组件。伍德麦肯兹电力与再生能源部(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相当看好双面模块市场,认为安装量将会在5年内成长3倍,于2024达到21GW。伍德麦肯兹认为双面太阳能装置量会在年底前能翻倍成长,达到5.42GW,届时累计装置量将突破8.2GW,到了2024年,规模有望扩大10倍,年产能将超过21GW,占整体太阳能装置量的17%。中国虽然说也是...
【关键词】双面太阳能,装置量,3倍
亚洲首根高压风电扭软电缆试制成功(2019-10-11)
【摘要】 10月11日,北极星风电网讯,9月初,从远东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传来喜讯,亚洲首根66kV高压风电扭软电缆试制成功。该产品外径105mm,适用于8MW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这是继35kV风电耐扭软电缆后,远东在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用高压扭缆设计制造上的又一项突破,这在亚洲尚属首家,在全球是第二家。随着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的不断增长,以33kV作为场内海缆的电压等级逐渐成为制约海缆系统设计的瓶颈,因此一些欧洲海上风电场率先开始尝...
【关键词】亚洲,高压风电,扭软电缆
中国科大石墨烯离子储能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2019-10-11)
【摘要】 10月11日,北极星储能网讯,电化学双层电容器又称超级电容器,通过电解液离子在高表面积电极表面的可逆吸脱附来储能。石墨烯理论上可具有550 F/g的比容量,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石墨烯基材料的性能仍远远低于预期。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课题组提出,低缺陷含量的单层石墨烯可为从理解极化作用下石墨烯界面离子吸附/相互作用提供一个优良模版:既消除了孔道离子受限效应,又不受大多数多孔碳材料中...
【关键词】中科大,石墨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