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高铁智能化轨枕厂正式投入使用,将于2022年下半年全线铺轨(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12月30日,贵阳至南宁高铁智能化双块式轨枕厂在广西河池正式投入使用,这是贵南高铁全线唯一,也是目前中国高铁行业现代化、智能化程度水平最高的轨枕厂,标志着贵南高铁正式进入铺轨准备阶段。贵南高铁智能化双块式轨枕厂位于广西河池市,承担贵南高铁广西段88.9万根轨枕的生产任务,双块式轨枕是高速铁路无砟道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动车组运行平稳的决定性因素,以前传统的轨枕生产劳动强度非常大...
【关键词】动车组,运行,平稳
“焊接机器人”助力大桥建设加速(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在山东聊城“第一高桥”——聊城市经济开发区中华路跨徒骇河大桥桥梁建设中,中铁城建北京公司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大大提升了作业质量、安全性与工作效率,实现桥塔高安全、高效、高质的安装目标。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快钢箱梁及钢塔的施工进度,从前期严格控制钢材的下料精度,现场焊接时先调整好电压、电流、焊枪摆动速度及幅度等焊接参数,开启“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机器人焊接...
【关键词】安全,高效,高质
全国铁路首个列控车载检测设备人工智能化检测站投入使用(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2020年12月,全国铁路首个列控车载检测设备人工智能化检测站,在广铁集团广州电务段广州南列控车载车间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并通过试用评审,正式投入使用。列控车载检测设备人工智能化检测站的应用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维护质量,它的使用标志着列控车载检测设备开启了人工智能化新时代。随着列控车载检测设备人工智能化检测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方式的优化。该设备采用智能机械+人工检测...
【关键词】智能化,一体化,可视化
无缝轨道铺设首次应用在普速单线内燃铁路上,可承受温差112℃(2021-01-04)
【摘要】 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阿富准铁路位于阿尔泰山脉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缘。铁路沿线夏季受沙漠气候影响温度较高,冬季经常发生暴风雪天气,沿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变化巨大。为应对冬冷夏热的气候,阿富准铁路采用无缝轨道铺设,既耐极热又耐极寒,可承受温差达112℃,满足极端环境下铁路安全运行要求。据悉,无缝轨道在国内一般用在高铁线路上,这是首次应用在普速单线内燃铁路上。在阿富准铁路设计和建设中,采取了多种...
【关键词】铁路,运行,安全
新一代跨座式单轨列车成功试跑后正式下线(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华铁道网讯,中车四方股份公司2日发布消息称,日前,由该公司研制的新一代跨座式单轨列车在位于青岛的试验线上成功试跑并正式下线。该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车辆最高运行时速为100公里,是目前国内速度等级最高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该车兼具地铁与单轨列车技术优势,标志着中国在跨座式单轨车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跨座式单轨列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基于永磁牵引的大运量跨座式单轨列车,创新采用宽轮...
【关键词】单轨,列车,技术
中车大连电牵公司与中国一重联手,“高铁基因”农机展现“电牵智慧”(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华铁道网讯,昨日获悉,中车大连电牵公司与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3504E型350马力“高铁基因”内燃电传动轮式拖拉机。该拖拉机的传动系统由中车大连电牵公司自主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300马力以上拖拉机市场的空白,为我国农机装备制造现代化贡献“电牵智慧”。为破解农业机械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不断提升高端农机装备有效自给,中车大连电牵公司努力开拓农机电传动系统的国...
【关键词】农机,装备制造,现代化
FAO系统推动轨道交通全自动化(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华铁道网讯,FAO是全自动运行系统(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FAO)的简称,是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FAO系统的核心系统,FAO信号系统是控制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强度的关键设备,是列车名副其实的“神经中枢”,广泛适用于城轨、中低速磁浮和市域线路车辆。FAO信号系统比当前城轨...
【关键词】轨道,交通,全自动
青岛智造助力400km/h可变轨高铁下线,变轨距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20-12-07)
【摘要】 12月7日,中华铁道网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动车组于近日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线。记者今日获悉,这一标志着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装备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藏”有多项“青岛智造”的核心技术。在该型高速可变轨距动车组研发过程中,面临地面自动变轨距、随动变轨距基础制动装置、智能旅客服务等技术创新点和难点,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开展技术创新...
【关键词】强大,技术,支撑
上海局集团公司积极推进“大车”智能化管理(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获悉,该局集团公司加大科技装备投入,积极推进机车乘务员智能化管理,在图定列车开行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仅机车调度员、驻寓值班员岗位就核减105个,进一步拓展了企业降本增效空间。上海局集团公司现有机车乘务员1.05万人,分布在5个机务段。他们为管内19个派班室配置了53套机车乘务员标准化出退勤设备,替代人工作业,核减机车调度员岗位45个。...
【关键词】科技,装备,投入
制动硬科技助力国产高速列车(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10月21日,我国首列400千米跨国互联互通动车组成功下线。航空工业制动为该动车研制开发的新型高温碳基复合材料刹车副实现了成功应用,中国因此成为第一个将新型高温碳基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高速列车制动的国家。2017年11月,制动依托国内领先的航空制动技术,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400千米及以上高速列车用新型高温碳基复合材料刹车副的研制工作。经过近3年的联合技术攻关,制动成功研制出了...
【关键词】高温,碳基,复合材料
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动车组正式下线(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动车组正式下线。该动车组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轨距、不同供电制式标准的国际铁路间运行,具有节能环保、主动安全、智能维护等特点,是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该动车组的成功下线,标志着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永磁牵引电机研发的核心技术。据悉,这款永磁牵引电机突破了...
【关键词】环境,运行,要求
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进入智能运维时代(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华铁道网讯,28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重载铁路货车智能运维“状态修”全面启动现场会上,随着发车指令正式下达,由54辆C80型车编组而成的8149次列车缓缓驶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的国家能源集团智能运维Z1修整备线。至此,国家能源集团重载铁路货车智能运维“状态修”全面启动,实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铁路货车从“计划修”向“状态修”的转变,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货车检修正式进入智能诊断、精准施修的新时代。国...
【关键词】智能,运维,状态修
全国首个铁路现车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年底前投入使用(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华铁道网讯,目前正在测试阶段的国内首个现车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发出的报警提示。该系统预计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该系统由广铁集团率先研发,可自动检测判别铁路现车系统与现场车辆的车号、换长是否相符,作业效率较以往提高了3倍,识别准确率达96%,是名副其实的铁路现车“电子眼”。该系统是在铁路货车装载状态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系统过车图像中车号、换长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与现车系统进...
【关键词】提高,车号,识别率
北斗技术为铁路安全生产护航(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华铁道网讯,交通运输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在机车的车载系统上安装了北斗通信天线,实现了车地无线数据传输。机车运行时,车载系统实时采集机车状态信息、安全信息及监测信息等数据,通过北斗系统传回调度指挥中心。借助北斗系统,CMD系统上的地理信息细节明晰,定位坐标精准,还能实现矢量图、地形图等多种地图显示。当有新建线路投入运营时,电子地图还能及时准确更新。此外,郑州通信段管...
【关键词】地理信息,细节,明晰
“道岔转换设备在线预警平台”科技保障铁路装备安全(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华铁道网讯,日前,一项基于多项前沿技术研发的“道岔转换设备在线预警平台”经过3年的应用实验后,已经在多家设备单位应用。这项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铁路装备制造集团研发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大幅降低道岔转辙机故障率,加强铁路装备安全保障。这是铁路装备以现场需求为牵引,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服务运输安全的新探索。山西铁路装备制造集团太原电务器材有限公司是全路最大的道岔转换设备生...
【关键词】故障判断,定位,处置
全新CRH6F-A城际动车组“怀密号”正式引入北京北站(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华铁道网讯,9月30日,北京市郊铁路怀密线正式引入北京北站。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全新CRH6F-A城际动车组——“怀密号”上线投入运营。怀密线是北京市郊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首批市(域)郊铁路试点项目,2017年开通黄土店至怀柔北段,2019年全线贯通并引入清河站。此次引入北京北站,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西城区、海淀区、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五区,运营总里程144.6公里,共设7站。新上线的“怀密号...
【关键词】双开,电动,研制
广深铁路全线信号联锁改造工程顺利完工(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8月31日从中铁二十五局电务公司获悉,当日凌晨4时7分,广深铁路信号联锁改造工程深圳、笋岗、深圳东三个站点联锁更新改造、信号设备更换安全正点开通并交付车站使用。至此,广深铁路全线信号联锁改造工程圆满完工,将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性,为国庆、中秋假期高密度旅客列车运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前提条件。本次深圳、笋岗、深圳东三站改造主要涉及信号、通信、电力和房建等专业的内容。主要进行利...
【关键词】信号,通信,电力
老机车混合动力改造平台搭建(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混合动力是机车发展重要趋势之一。近日,四川省首台混合动力改造机车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下线,东方红5型内燃机车实现了混合“动力电池+柴油机”动力升级改造。老机车混合动力改造平台的搭建,将对老旧机车动力升级、节能降噪环保产生推动力。作为我国率先成功研制混合动力机车的企业,中车资阳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混合动力机车技术经验。2010年,公司成功下线了我国首台1000千瓦混合动力机车,填补了新...
【关键词】技术,改造,升级
新技术为太焦高铁电气设备“延年增寿”(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在太焦高铁太行隧道内,一套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器材厂自主研发的智能配电箱在潮湿的环境中“上岗”。太焦高铁隧道多,隧道内湿度大,给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考验。电气设备在隧道等潮湿环境下工作,箱体内产生的凝露会降低元器件的绝缘性能。传统的配电箱一般用干燥剂除湿,需要定期更换干燥剂,保养难度大,职工劳动强度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器材厂结合生产实际,围绕...
【关键词】智能,配电箱,潮湿
自主研发新式安全型梯车面世(2020-09-03)
【摘要】 9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在河南洛阳隆重召开新式安全型梯车发布会。在现场发布的三款安全型梯车中,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自主研发的安全型手推梯车、安全型电动梯车,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研发的油电混动智能梯车表现亮眼,受到与会者的热捧。新发布的安全型梯车采用铝合金型材制造,轻便美观,免维护;采用快装快拆结构,爬梯与底架连接拆装操作简便;工作平台高度可调;带刹车及防...
【关键词】安全型,手推,梯车
新型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助力高铁事业快速发展(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河南一所名为“复星合力”的民营企业在冷轧钢筋高延展性上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将此项技术运用在多条在建高铁线路上。众所周知,高铁线路的建设对轨枕的要求很高,轨枕既要支撑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因此轨枕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硬了不行,软了也不行。当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但列车过后还得尽可能恢复原状。所以钢筋的升级换...
【关键词】新型,冷轧,钢筋
“空轨”列车商业运营,在湖北恩施正式开工(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全国第一条“空轨”商业运营线——湖北恩施青云崖旅游观光线项目6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由总部设在武汉的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承接,总投资近6亿元,预计明年5月挂车,随后投入试运行。“空轨”列车即悬挂式单轨列车,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占地少、视野开阔、建设周期短、编组灵活,具有独特优势。湖北恩施青云崖旅游观光线项目既是青云崖度假区内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旅...
【关键词】核心,技术,研发
国内高铁斜拉桥施工技术再创新(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高85.5米、重逾万吨的新建福厦高铁木兰溪特大桥主塔,随着塔基1.2万吨的球铰逆时针缓缓旋转,历时1小时23分钟,顺利完成90°转体,安全顺利到达指定位置。转体法施工技术,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转体法施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作业,可使桥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保证...
【关键词】转体法,施工,技术
铁路新型牵引变压器通过国家鉴定(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期,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工业公司和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艾德瑞电气公司共同研发的铁路专用节能环保植物油牵引变压器,在河北保定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通过国家电气装备领域权威机构——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新产品鉴定。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中使用的牵引变压器绝缘油大部分为矿物绝缘油,变压器铁心则多采用传统叠积式铁心结构。矿物绝缘油一旦泄漏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叠积式铁心结构会...
【关键词】电气,装备,领域
轨道运营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顺利完成交流机车A端子整治工作(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期,由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技术教育部牵头组织、检修工队负责实施的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端子整治工作,在朔黄铁路发展公司机辆分公司、各联运单位检修部门及厂家技术人员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因早期出厂的神华号交流机车主变压器A端子受当时制造工艺的影响,在机车后续使用过程中陆续发生炸裂的情况,危机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按照朔黄公司机辆分公司相关要求,各联运单位需...
【关键词】制造,工艺,影响
北斗“牵手”高铁,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获悉,由国家铁路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共同召开的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启动暨初步设计评审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五院”)承担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通过示范工程的带动引领,打造新时代智慧铁路,将大力促进中国北斗和中国高铁两张“国家名片”的深度融合,进...
【关键词】北斗,铁路,行业
太原局集团公司科技防汛智能预警(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注重发挥技防在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随着6月1日正式进入汛期,无人机、3D建模、卫星导航、二维码查档等技防手段在确保汛期安全中作用凸显。今年,太原局集团公司在防洪地点和重点地段安设700个二维码标牌,建立设备二维码档案。防洪人员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查询该地段防洪重点、现场实时情况和应急抢险路线。汛期到来前太原北站已完成增设排水沟、沉淀池等防洪预抢工程。...
【关键词】应急,抢险,路线
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新技术,创新施工建好商合杭生态高铁(2020-07-01)
【摘要】 7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中国中铁三局集团商合杭高铁15标项目部位于安徽芜湖,周围一片绿水青山。在施工中,该项目部加大环水保投入,提前开展大临用地复垦,在施工中全面体现绿色施工理念,为建设精品工程、生态高铁贡献力量。项目部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绿色施工系统,可对拌和站废水废渣进行分类处理,系统分离出的砂石料可用于临建工程,废渣依次汇入多级沉淀池经压滤机进行统一处理,处理产生的废渣被...
【关键词】实用,经济,高效
时速600“磁悬浮”开展拖车试验,中国制造新高峰(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在牵引车的牵引下,一辆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承担研制的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浮试验样车驰骋在同济大学校嘉定校区磁浮工程试验线上,开展拖车试验。(铁路时讯)所谓磁悬浮列车,即借助无接触的磁浮技术而使车体悬浮在轨道的导轨面上运行的列车,摩擦阻力较小,速度很快。目前我国仅在长沙和上海拥有磁悬浮列车,而长沙的磁悬浮列车时速仅仅只有100公里,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使用的却是德国的技术,在磁悬...
【关键词】科学,技术,前沿
“重庆造”技术先进,首次迈出国门(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中欧班列(重庆)运载100辆“重庆造”乘用车抵达德国不来梅哈芬市。这是“重庆造”乘用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以专列形式批量出口德国。近年来,我国铁路呈现出飞速的发展态势,高铁里程数增长近数倍,全国铁路网再一次完善。而同样的在国外,中国铁路走出了国门,国家总理李克强更是积极向其他国家推荐中国铁路,再这样的态势下,中国铁路先后与多个周边国家签订了建设协议,造就了中国铁路的口碑,...
【关键词】高效,快捷,运输保障
简统化接触网将在盐通高铁首次全线使用(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研发的简统化接触网将在盐通铁路全线投入使用。据了解,简统化接触网采用结构简约化、零件集成化的设计理念,通过统一参数、统一结构、统一材质,提高了装备简统化水平和服役性能。试验数据表明,简统化接触网零部件的制造工艺、防腐性能、耐磨性能都优于传统工艺,且更为环保。简统化接触网首次全部实现了接触网零部件材质标准中国化。简统化接触网制造成本与...
【关键词】零部件,制造,工艺
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06-01)
【摘要】 6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5月30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结果揭晓,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了一批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先进集体和个人。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以行业知名专家为骨干,是复...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
轨道板制造技术升级,高铁建设“智能”提速(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注入模板,盐通铁路全线轨道板预制任务顺利完成。依靠两条国际领先的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自动化生产线,中铁九局路桥分公司盐通轨道板场实现了轨道板的工厂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为盐通铁路的早日开通争取了宝贵时间。盐通轨道板场是国内首个设置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流水机组法)的板场,也是国内首个具有CRCC产品认证证书以及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智能化板...
【关键词】轨道板,施工,效率
好运达智能工厂技术获专家评审,已达国际领先水平(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5月,由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技术研讨会在好运达天津工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分享了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涵盖双块式轨枕、小型预制件智能工厂的系统架构体系和智能产线的技术架构体系,从设备兼容、通用标准、管理提升、强化管控视角,分享了为基建行业高端智能建造的新技术和新方案。在评审阶段,与会专家分别对好运达智能工厂技术...
【关键词】双块式,轨枕,技术成果
国内首创,福厦高铁关键技术施工取得新进展(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5月13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多联无支座3×70m连续刚构首个交接墩0#块顺利浇筑,标志着桥梁上部结构对称悬臂浇筑施工正式拉开序幕。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3×70m多联无支座连续刚构桥共计20联,全桥不设支座,两联之间交接墩的0号块是分离的,结构形式新颖,为国内首次采用,也是福厦铁路项目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具有抗震性能好,结构轻盈美观的特点,在不考虑周转的情况下需投入6...
【关键词】新颖,结构,形式
国产化动车组及高铁车载用真空灭弧室顺利通过国家级试验验证(2020-05-18)
【摘要】 5月18日,人民铁道网讯,据中国西电集团5月消息,近日,中国西电集团研制的高铁车载专用真空灭弧室,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试验验证,一举打破车载断路器核心部件多年来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为动车组及高铁车载用真空灭弧室国产化应用贡献了应有力量。该真空灭弧室新品为长寿命单断口车载断路器专用产品,是中国西电集团所属宝光股份(6.48-2.11%,诊股)配合国内新型车载...
【关键词】车载,专用,真空灭弧室
新机组法流水生产线单日破“百”(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郑济客运专线GRTSⅢ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预制采用《新机组法》流水线施工技术和工艺,较之前坑式或全钢台座施工工艺有较大的前瞻性,它采用了全自动化系统控制模式,能够运用互联网快速提取和建立相应的数据,实时查看现场生产情况和调取数据参数,有效的为轨道板的预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和数据分析,快速高效达到数据信息共享。疫情防控与生产齐头并进。中铁三局濮阳轨道板场自3月4日复工生产...
【关键词】全自动化,系统,控制模式
“智能+生态”型的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即将助力高质量发展“加速度”(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京雄城际铁路是承载千年大计运输任务、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干线,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撑建设雄安国家级新区具有重要意义。该线路建成后,雄安站将成为雄安新区路网性主客站、地面综合交通枢纽,主要服务新区中长途客流,实现新区与全国高铁网紧密联系。一方面,京雄城际铁路将是我国高铁新技术的总集成。京雄铁路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三维数字化智能管理,全线开通时,这条高铁即是一条实...
【关键词】高铁,新技术,紧密联系
盐通高铁使用新技术让梁重减轻百吨(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随着最后一榀新型箱梁在江苏如皋的海安特大桥架设到位,盐通高铁完成正线架梁。此次采用的新技术,让梁重减轻百吨。盐通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156.6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全线共设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皋南、南通西6座车站。为克服因疫情影响复工推迟带来的工期吃紧,苏北铁路工程建设指挥组织参建单位加大人员、设备等施工资源投入,加班加...
【关键词】高铁网,中沿海,铁路
新机组流水线GRTSⅢ蒸汽养护效果佳(2020-04-13)
【摘要】 4月13日,人民铁道网讯,GRTSⅢ型先张法轨道板的预制技术与工艺,张拉技术是轨道板预制过程中关键环节,因此,轨道板养护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环,目前,由于气温还处于不稳定期,轨道板预制完成后运送到蒸养棚后,需要通过静置180min、洒水养护300min;升温120min、洒水养护20min;恒温360min、洒水养护180min;降温120min、洒水养护180min四个阶段,在5℃-30℃的环境中静置过程中高强度混凝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轨道板,养护,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