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磁浮旅游专线列车唐山下线(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9月2日,国内首条磁浮旅游专线“广东清远磁浮旅游专线”列车在唐山下线,这是中车唐山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第六代磁浮列车,公司由此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2000mm和1860mm两种轨距磁浮技术平台,为两座城市、两条线路批量提供商用磁浮列车的企业,对推进我国磁浮技术发展、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第六代产品的清远磁浮列车,采用常导电磁悬浮和短定子直线电机牵引技术,磁轨距1860mm,设计时速120k...
【关键词】产业链,完全,自主
国际铁路联盟发布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铁标准(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国际铁路联盟近日发布实施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 供电》标准,这是高铁设计领域最新的国际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是铁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国际标准组织。此次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 供电》标准,是继通信信号、基础设施之后,第三个高速铁路设计领域的国际标准,由国铁集团组织专家主持,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近年来,我国已主持参...
【关键词】重要,技术,标准
特大型特殊结构桥梁专项试验顺利完成(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经过工作人员23天的艰苦努力,日前,长三角地区运营铁路首次开展的特大型特殊结构桥梁专项试验在五峰山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顺利完成,轨道平顺性、动力学指标、接触网参数等各项数据结果均符合评判标准,桥体及行车状态良好,线路状态较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内跨越长江的铁路过江通道目前已增至8条,其中五峰山、沪苏通两座大桥主跨均超1000米,为特大型特殊结构桥梁,建设过程...
【关键词】运行,积累,数据
胶济铁路客专公司推进技改和大修项目提升设备质量(2022-09-05)
【摘要】 9月5日,人民铁道网讯,连日来,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铁路重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为客运上量提供优质安全运输保障,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任务。胶济铁路客专公司聚焦“防风险、保安全、迎二十大”,配合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单位强力推进技术改造和大修项目实施,确保安全资金投入到位;分类梳理今年安排的技术改造和大修项目,把列...
【关键词】技术,改造,大修项目
目前国际技术领先的接触网架线专用设备上线(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上海维管处杭州维管段使用DHF型恒张力放线车,在京杭运河浙江段沪昆铁路改建工程中成功架设接触网导线。作为目前国际技术领先的接触网架线专用设备,DHF型恒张力放线车具有架线张力大、张力控制精度高、架线操作功能全等特点。为确保安全使用,充分发挥设备作用,杭州维管段特邀厂方技术专家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并编制了《作业车组进入京杭运河工程线施工安全措施》,确...
【关键词】确保,安全,使用
中国首座无砟轨道高铁跨海斜拉桥完成轨道铺设(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作为中国首座无砟轨道高铁跨海斜拉桥,新建福(州)厦(门)铁路安海湾特大桥4日完成无砟轨道施工。建设期间,中国铁建大桥局建设者成功攻克施工难题,并获多项专利。这是我国在高铁建设中首次在跨海斜拉桥中铺设无砟轨道。建成后,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将实现跨海过桥不减速,驶过650米主桥用时不到7秒。据了解,高铁轨道分为“有砟”和“无砟”两种形式,相比之下,无砟轨道的平整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列车...
【关键词】跨海,过桥,不减速
大盾构助力中国最大埋深海底隧道工程(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我国目前最大水压、最大埋深的海底隧道工程——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自2020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现场施工保持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12亿元,占初设批复概算的37%。其中,隧道盾构段预计明年10月贯通。据介绍,深圳至江门铁路(深江铁路)线路正线从规划的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经深圳宝安、东莞滨海湾、广州南沙、中山至江门,引入深茂铁路江门站,全长116.3公里,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
【关键词】实现,精准,对接
中国标准“简统化”接触网装备首次在海外高铁安装(2022-08-09)
【摘要】 8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7月15日,雅万高铁德卡鲁尔车站至动车所间走行线首组接触网腕臂成功安装,标志着雅万高铁接触网施工全面展开,中国标准“简统化”接触网装备首次在海外高铁安装。雅万高铁“四电”工程项目由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牵头中方施工联合体承建,按照中国技术标准设计并采用中国设备。其中,直接向高铁列车供电的接触网系统采用了中国企业自主生产的“简统化”接触网装备。据悉,全线将安装...
【关键词】计算,软件,参数
科技创新筑牢安全防线(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守底线、补缺陷、除隐患、防风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工务机械段针对安全生产环节中的急、难、险、重等生产难题,深入开展职工技术攻关、“五小”创新创效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科技创新保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段锦州换轨车间主任段宏伟、设备技术员赵文成、综合工区工长田更玉共同对换轨车进行合理化改造:通过加装自制扫石器的方法...
【关键词】难题,顽症,创新
运用科技手段,筑牢“智慧堤坝”(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6月份以来,湖北、豫南地区进入主汛期,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防洪防汛为重点,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集中整治,把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守底线、补缺陷、除隐患、防风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引向深入。该局集团公司围绕隐患排查、预报预警、水害抢险、防洪工程和防洪管理等环节,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筑牢防洪防汛“智慧堤坝”。武汉局集团公司关口前移,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实况气象信息跟踪...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
柳州站强力打造“科技先锋”品牌(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为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规模化、规范化,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站吹响“科技先锋在行动”集结号,创建“科技先锋”创新团队,以党建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强力打造“科技先锋”品牌。该站强化组织协调,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自主创新研发团队成果领先的“排头兵”。他们将特定的科技项目在车站范围内寻找业务知识以及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和职工加入队伍,参与课题立项和制度推进...
【关键词】综合,智能,研究
《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十五周年建设运维技术集成研究》通过评审(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会同青海省铁道学会、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者对《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十五周年建设运维技术集成研究》进行了技术成果评审。该项研究以翔实的数据、科学的论证、系统的分析成功通过评审,成为了解和研究青藏铁路的重要技术文献。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海拔高度大于4000米的路段约960公里、穿越多年冻土地带路段约547公里。“高寒缺氧...
【关键词】铁路,高质量,建设
标准化库房智能管理系统解决“老大难”问题(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年以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工务段按照“管理信息化,减少盲目低效”的要求,以“王斌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成功研发了标准化库房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库房管理质效。为了精准掌握问题根源,该段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分析材料库管理中的问题,跟班了解车间、班组机具材料使用的情况。通过连续多月的深入了解,他们总结出了库房管理材料难清点、机具状态难查明、出库记录难追...
【关键词】机具,状态,故障
国内首辆磁浮空轨列车进入调试关键阶段(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随着一阵风声,一列红白相间的磁浮空轨列车在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上一闪而过,这列“空中列车”就是国内首辆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据介绍,该列车由江西理工大学与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目前已进入车辆调试的关键阶段,车辆调试完成后,预计将于2022年7月份正式进入通车实验阶段。据悉,“兴国号”磁浮空轨列车采用悬挂式单轨结构,设计时速为80公里,其最大特点是首次将永磁磁悬浮技术...
【关键词】在建,空轨,项目
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顺利合龙,填补了高速铁路桥梁施工的一项技术空白(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5月31日,新建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宜宾线控制性工程——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顺利合龙。该桥是世界首座公路和高速铁路平层合建斜拉桥,建成后也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最大宽度的公铁两用钢箱梁斜拉桥。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由蜀道集团建设,中铁大桥局和四川路桥联合承建。该桥位于宜宾市东部,连接三江新区与叙州区,为新建川南城际铁路与渝昆高铁、蓉昆高铁共同的过江通道,属全线重点控制性工...
【关键词】类型,桥梁,施工建设
“蓝牙信标”助力管理水平提升(2022-06-09)
【摘要】 6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哈尔滨客运段在前期自主研发的“控云企”APP上增设“列车长巡视系统”,将互联网、大数据与生产调度指挥功能深度融合,成功解决了列车长巡视过程中脱标、失控问题,提高巡视效率,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列车长按作业标准要每隔2小时对全列车厢巡视一次。以前巡视时,该段要求列车长依照生产调度指挥管控中心实时下发的秘密口令录制视频,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具有一定的局限...
【关键词】功能,深度,融合
京张高铁拥抱智能+时代(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人民铁道网讯,世界上首次全线采用智能技术建造,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其保驾护航……作为我国智能铁路最新科技成果的集成化应用,京张高铁实现了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性作用,彰显中国高铁“硬实力”。京张高铁建设以BIM+GIS技术为核心,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先进的工程建造...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实践
京广高铁京武段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拉通试验圆满成功(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人民铁道网讯,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月13日,京广高铁建设安全标准示范线取得重大成果,京武段拉通试验圆满成功,6月20日起北京至武汉间将率先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届时,同步增加开行大站直达高品质标杆列车和智能复兴号动车组,推出静音车厢、新型票制等新服务,实施灵活折扣、有升有降、优质优价的市场化票价机制,北京至武汉间最短运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48分,旅客出行体验进一步提升。专家...
【关键词】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
两列复兴号成功进行交会试验,创相对交会时速世界新纪录(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人民铁道网讯,从国铁集团获悉,两列复兴号列车在济南至郑州高铁濮阳至郑州段成功进行交会试验,创出了相对交会时速870公里的世界新纪录。此次交会试验的线路是即将正式开通运营的连接山东济南和河南郑州的济郑高铁。交会试验的复兴号列车是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领先新型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作为高速动车组新技术验证平台参与CR450动车组研制先期试验。专家表示,试验列车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9项新技术,整体性能达到世界...
【关键词】安全,标准,示范线
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2022-05-27)
【摘要】 5月27日,人民铁道网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研制的世界领先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作为高速动车组新技术验证平台参与CR450动车组研制先期试验,相继实现隧道内单列时速40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06公里,明线上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70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和隧道交会速度世界纪录。据介绍,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一种综合检测动车组运行线路、接触网...
【关键词】自主,研发,涡流制动
中国研发磁悬浮高铁新技术,再次实现自我超越(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继中国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成功下线后,中国民企大连奇想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研发,成功研制出电磁悬浮高铁新技术,据悉这项技术让目前的磁悬浮高铁的运载能力提升一倍以上,首次实现大载重量的高速运输,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载重能力由原来的20吨提升到40吨甚至60吨,将有效提升高铁运输效率。
这种新型电磁悬浮列车采用成熟的常导电磁悬浮列车技术,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安全。运输安全...
【关键词】抱轨,结构,技术
中国首列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营(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3预热30日发布消息,由该公司为贵阳市量身定制的中国首列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营,贵阳进入城市环线铁路时代,环城一圈最快1小时26分。据介绍,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以中车长客研制的CRH3A-A型城际动车组为平台,采用4辆编组模式,两动两拖,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列车具有快起快停、快速乘降、快速通过、大载客量、智能舒适等特点,可满足公交化、短距离、大密度运行需求。...
【关键词】编组,模式,智能
人工智能助力铁路企业发展(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年来,铁路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迅速融入到安防巡检、餐饮制售、配送服务、清洁清扫、客运服务、机车检修、工程施工等各工种,人工智能在企业内部燃起了燎原之势。发现行业新方向,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在新时代铁路发展的新格局中,人工智能将发挥引擎作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了铁路企业的亮点,越来越多的旅客也享受到...
【关键词】智能,支撑,实效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完成相关试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人民铁道网讯,3月10日消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10日透露,由该公司研制、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已在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试验线上完成相关动态试验和系统联调联试。商用磁浮3.0列车设计时速200公里,充分吸收商用磁浮1.0、2.0列车技术优势,多项技术实现全新突破,填补国际空白。列车外观采用工业感极强的“钻石”切割造型,中国红涂装。周清和介绍,相较前两代列...
【关键词】传统,轨道,交通
2021年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持续提升(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2021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科技强国战略,积极发挥国铁集团创新主体和领军企业作用,持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和应用成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成功研制开行高原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2021年6月,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开上世界屋脊;开展基于5G的列车超视距应用研究和京张高铁现场试验,实现典型危情与...
【关键词】国家,重点,专项
中国铁路以科技创新为途径,不断推进中国铁路发展(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随着八纵八横铁路网建设的初步形成,全国大小城市陆续开通了高铁、动车组、城际铁路等各种有利于出行的列车,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便捷,给地区经济的交互拉起了桥梁,让城市与城市间的距离不再遥远,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乘坐高铁和动车组出行。在2004年,中国开始通过技术引进发展高铁,但是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中,核心技术被一些国家牢牢把控,丝毫不给相互交流的机会,高铁技术也同样如此。为此铁路部...
【关键词】引进,发展,高铁
复兴号让出行体验更加舒适美好(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复兴号动车组关键系统软件均为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通过复兴号的研制,中国铁路系统掌握了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核心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高速铁路装备成套试验验证体系,搭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创新平台,为中国高速列车技术的创新提供强大支撑。2021年6月25日,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开进西藏、开到拉萨,...
【关键词】运营,最高,速度
春运期间铁路智能服务让出行更安全便捷(2022-03-01)
【摘要】 3月1日,中华铁道网讯,2月25日,为期40天的2022年铁路春运结束。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53亿人次、同比增长16%,春运期间,全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8498列。今年春运,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近50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近125万,同比增长15.8%。珠三角地区人员流动频繁,广铁集团累计发送旅客430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8%。务工人员集中是珠三角客流的主要特点,铁路部门节前开行101趟务工专列,帮助近万人春节返乡团圆。节后,广铁...
【关键词】人数,增幅,较大
全球首条5G全覆盖高铁线路诞生(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华铁道网讯,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从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全球首条实现5G全覆盖的高铁线路,穿越百年时光的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历程。作为“科技冬奥”创新创造的重要体现,它将以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护航。在国铁集团支持下,中国铁塔统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网络覆盖需求,推进京张高铁公网覆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
【关键词】生产,生活,融合
“瑞雪迎春”列车科技助力北京冬奥会圆满召开(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日,中国首条建成投用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身披“瑞雪迎春”涂装的北京冬奥列车正式上线。近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正式亮相。该动车组编组8辆,定员564人,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动车组列车,外观以冰雪蓝为基调,配以飘舞的白色飘带,寓意“瑞雪迎春”,点缀若隐若现的雪花和运动元素,以彰显冬奥主题。作...
【关键词】定制,动车组,列车
铁路部门运用科技手段织牢春运疫情防控网(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华铁道网讯,2022年春运,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广铁集团持续加强“科技防疫”能力。在广州、深圳等地区各车站配置了295台红外线测温仪,无接触式测量旅客体温;进出站、候车室等区域配置了81台口罩机,供旅客自助免费领取口罩。在深圳北站等车站的自动扶梯扶手处,安装了实时智能消杀的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织密疫情防控网。今年春运,广州、深圳地区各车站启用了56台5G智能核验防疫平台,旅...
【关键词】旅客,出行,便捷
交通部门以科技护航冬奥春运出行安全(2022-02-08)
【摘要】 2月8日,中华铁道网讯,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春运第19天,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014万人次。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0万人次,公路1400万人次,水路48万人次,民航86万人次。交通部门以科技护航冬奥春运出行安全。延崇高速是北京连通张家口崇礼赛区公路主通道,河北交通部门在“二维码信用执法”基础上创新拓展AI功能,通过“AI+”及时对需求信息进行快速查询,切实提高路政执法的科技含量,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学...
【关键词】路网安全,巡查,效率
“5G+高铁”让出行更给力(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华铁道网讯,6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正式亮相。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是依托京张高铁智能复兴号运营经验和先进技术,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研发人员为列车增加了智能行车功能,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具备车站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车门自动控制等先进功能,兼具智能、绿色、人文等鲜明特...
【关键词】时代,共同,进步
“成渝中线”高铁技术研究再提速(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华铁道网讯,1月6日,从西南交通大学获悉,作为首批川渝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之一,“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运行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即将迎来核心装备试验验证,预计年中完成面向列车智能控制关键技术测试,年末有望实现列车车载节能驾驶操纵优化。该项目将突破“成渝中线”高铁线路中复杂山区环境高精度实时定位等共性难题。项目负责人之一、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黄德青表示,解决共性难题离不开两地科研机构在关...
【关键词】技术,攻关,新格局
全新探测装备隧道超前探测车研制成功(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华铁道网讯,日前,全新探测装备——隧道超前探测车在石家庄市下线。该产品可对隧道、路面等地段的内部缺陷进行非接触性检测,提前感知安全隐患,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安全高效进行隧道施工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隧道最多、最长的国家,由于深埋、长距离、水层下掘进等多方面影响,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不可预料的会遇到如断层、坍塌、岩溶、岩爆、突水、突泥、突瓦斯等,给隧道安全快...
【关键词】地质,缺陷,检查
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列车亮相京张高铁(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华铁道网讯,1月6日,一辆以冰雪蓝为主色调的“复兴号”列车从北京清河站1号站台缓缓开出。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车身上装饰着飘扬的雪花和冰雪运动员剪影,这些元素都与冬奥会相关。车上搭载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可以实现嘉宾访谈、全车厢移动直播报道,为大屏小屏提供虚拟制作、多方连线等服务,实现了长时间、高速移动下节目的稳定传输。得益于ATO自动驾驶系统,京张高铁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
【关键词】最优,节能,减排
我国主持的3项ISO铁路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施(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华铁道网讯,近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我国主持制定的3项ISO铁路国际标准《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车体侧窗》(ISO 22752: 2021)、《铁路应用 橡胶悬挂部件 第1部分:橡胶弹性元件性能和试验方法》(ISO 22749-1:2021)、《铁路应用 橡胶悬挂部件 第2部分:质量控制和批准程序》(ISO 22749-2:2021),这是继2021年8月我国主持制定的首项ISO铁路国际标准《铁路基础设施 钢轨焊接 第1部分:钢轨焊接的通用要求和试...
【关键词】类型,机车,车辆
世界首条磁浮隧道开始盾构施工(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华铁道网讯,11月20日,长沙磁浮东延线接入T3航站楼工程项目首台盾构机“磁浮一号”刀盘开始缓缓转动,在磁浮T2站—磁浮T3站区间右线顺利实现始发,这标志着世界目前最长的双洞双线盾构磁浮隧道,同时也是世界首例盾构磁浮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作为国内首条地下磁浮线路,长沙磁浮东延线接入T3航站楼项目位于长沙县黄花镇内,从长沙大道与临空大道西北侧长沙磁浮快线开始接入,终于T3航站楼磁浮T3站。线路全...
【关键词】全面,掘进,模式
我国部分交通指标已走到世界前列(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华铁道网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近日在京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目前部分交通指标如高铁线路比例等已走到世界前列。根据世界现代化的度量衡,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的交通统计指标体系等,研究团队遴选和构建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它包括100个核心指标,涉及交通现代化的3个层次和26个分析维度;其中,3个层次分别是交通体系、交通服务和综合...
【关键词】提升,运输,服务
隧道超前探测车在石家庄研制成功(2021-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华铁道网讯,全新探测装备——隧道超前探测车在石家庄市下线。该产品可对隧道、路面等地段的内部缺陷进行非接触性检测,提前感知安全隐患,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安全高效进行隧道施工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隧道最多、最长的国家,由于深埋、长距离、水层下掘进等多方面影响,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不可预料的会遇到如断层、坍塌、岩溶、岩爆、突水、突泥、突瓦斯等,给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关键词】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