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研发新型装置,填补技术空白(2025-01-10)
【摘要】 1月10日,新华网讯,近日,在大港油田港4-72-5井现场,技术人员进行电缆下井作业时,电缆底端携带的电源插头经过近千米下探,成功与井底预留的插座对接,注水装置随即通电启动,整个过程快速且流畅。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技术团队经过研发攻关,不但解决了电缆损耗的问题,而且优化了注水方案,提高了注水效率。为了保持油层压力和提高采收率,油田开采过程中通常需要注水。其中,通过电缆连接地面控制设备和井下注水工具实现智能...
【关键词】油田,电缆,注水
有色金属行业首个大模型“坤安”面世(2025-01-06)
【摘要】 1月6日,科技日报讯,近日,记者从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集团”)获悉,该集团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日前共同发布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坤安”。“坤安”包含百亿级有色金属行业数据和专业知识,具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预测、科学求解器等多项专业能力,将借助人工智能重塑有色金属地质勘探、矿产开采、冶炼加工、再生利用等全场景业务流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说,人工...
【关键词】大模型,新型工业化,有色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开工建设(2025-01-03)
【摘要】 1月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日前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大规模储能技术。盐穴因空间大、密封强、具备自愈能力,能够实现安全环保低成本储能,被誉为绿色“地下充电宝”。电站在用电低谷时,可利用多余电能,驱动类似“打气筒”的压缩...
【关键词】压缩空气,再生能源,绿色环保
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生态修复工程正式投入运行(2024-12-19)
【摘要】 12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随着第一批充填料浆被排入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426米矿坑,该矿生态修复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所采用的尾砂均为鞍钢矿业的多家选矿厂产出的尾砂,此举能够实现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尾矿库用地,为持续稳产增产发挥重要作用;露采坑采用尾砂固化回填后,将有效降低边坡高度,阻断露天坑与地下的水力通道,消除了露天坑垮塌造成的突水风险,有利于地下采矿安全,...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环保
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建成(2024-12-18)
【摘要】 12月18日,经济日报讯,近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建成。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结合的模式,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了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路径。项目采用工厂化运行方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用于...
【关键词】海洋经济,氢能,应用
青藏高原首个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再扩容(2024-12-02)
【摘要】 12月2日,新华网讯,近日,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在青海省海东市举行奠基开工仪式。2015年12月启用的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是青藏高原首个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如今该数据中心将实现提质扩容。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二期)累计投资金额约20亿元,重点建设智算机房,规划机架5万架,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万卡以上规模的智算集群部署能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波介绍,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
【关键词】数据中心,西部,云计算
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实现小型化新突破(2024-12-02)
【摘要】 12月2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F级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代号G15)在四川德阳一次性点火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实现小型化新突破。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试验台上,随着“点火”的发令声,G15机组的6个燃烧筒同时点火并稳定运行,顺利达到预定参数。重型燃气轮机是一个国家最高工业水平的标识之一。据东方电气集团介绍,该集团研制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代号G50)为2021年我国能源领域首台...
【关键词】机械,小型化,自主创新
全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并网发电(2024-11-06)
【摘要】 11月6日,经济日报讯,近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经过14个月的建设,全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蒙西蓝海光伏电站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该光伏电站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达57亿千瓦时,可满足200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蒙西蓝海光伏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西部开发”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至山东临沂±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点配...
【关键词】能源,容量,西部
元脑服务器第八代新品推出(2024-11-05)
【摘要】 11月5日,中证网讯,近日,记者从浪潮信息获悉,该公司在北京发布元脑服务器第八代新品,这是浪潮信息为加速推动人工智能(AI)应用落地打造的最新算力产品。它基于开放架构设计,在业界率先实现“一机多芯”,在促进多元生态共进的同时,具备更全面的智能能力和更高能效,可更好支撑AI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创新。浪潮信息服务器产品线总经理赵帅介绍,元脑服务器第八代新品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核心,实现软硬协同的全栈智算创...
【关键词】云脑,算力,大模型
国产工业仿真软件上新(2024-11-04)
【摘要】 11月4日,科技日报讯,近日,记者从深圳十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沣”)获悉,该公司近期发布结合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工业仿真软件“TF-AIDEA”。该公司与中国一汽联合成立的汽车流体仿真软件协同创新实验室同期发布阶段性成果——汽车水管理仿真软件“SPH Auto V1.0”。十沣AI仿真方向负责人宾远为介绍,“TF-AIDEA”是一款集自动化数据管理、大模型训练和工业应用部署于一体的AI-CAE仿真平台,可实现从快速预测到快...
【关键词】工业,软件,产业生态
我国自主搭建首套广域级多模态网络(2024-11-01)
【摘要】 11月1日,新浪网讯,近日,记者从位于河南郑州的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历时一年多研发,该中心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基于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成功搭建我国首套广域级多模态网络。这是我国独创多模态网络理论以来,首次完成相关跨域组网、功能测试和应用试验,突破了多种网络模态在实网环境下的功能部署、路由寻址、共网传输等技术难题。据介绍,多模态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基础设施...
【关键词】网络,广域,自主
美立项开发AI眼部扫描仪(2024-10-21)
【摘要】 10月21日,新浪财经讯,近日,据美国趣味工程网站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了为期3年的“风险项目眼科学倡议”,拟为科学家提供480万美元资助,以开发融合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下一代眼部扫描仪。这种设备可通过检测眼睛的细微变化,揭示用户潜在的健康问题。美国多所大学和眼耳医院参与了该项目。项目负责人之一为印第安纳大学验光学院教授史蒂芬·伯恩斯。伯恩斯团队研制出了一种能以2微米的极高分辨率观察人眼后...
【关键词】医疗,扫描,AI
推动车路云一体化从技术闭环向商业闭环跨越(2024-10-15)
【摘要】 10月15日,搜狐财经讯,近日,2024车路云50人年度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推动车路云一体化从技术闭环走向商业闭环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当下,产业追求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单车智能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网联式、协同式智能技术应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说,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趋势、产业特点以及发展瓶颈,我国提出了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旨在打破智能网联汽车的孤立状态,实现人、车、路的连接。“单车智能...
【关键词】商业应用,车联网,自动驾驶
国内页岩油单井日产刷新最高纪录(2024-10-11)
【摘要】 10月1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在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揭牌两年后,页岩油产量迎来新突破。从召开的中国石化高质量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示范区共投产94口页岩油水平井,其中36口页岩油井峰值日产油超百吨,单井峰值日产油262.8吨,刷新了国内页岩油单井日产最高纪录。示范区是继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后第三个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是我国首个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胜利油田分公司总经理...
【关键词】页岩油,日产,西部
“新明珠39号”整船“披挂”国产碳纤维材料下水(2024-10-08)
【摘要】 10月8日,中新网讯,近日,中国香港新渡轮400客位纯电池动力推进客渡船“新明珠39”号下水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该船全船采用先进的碳纤维高新材料制造,是目前中国香港地区首艘整船采用国产碳纤维材料建造的客渡船,打破了高端碳纤维进口材料在国产客船的技术垄断局面。“新明珠39”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承接并提供项目保障协调服务,将服务于香港维多利亚港。该船整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建造,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噪...
【关键词】新材料,船舶,国产化
我国海拔最高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建成(2024-09-18)
【摘要】 9月18日,每经网讯,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据介绍,平台建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南部黑石北湖附近的海拔5287.71米的高地上,由新疆气象局新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及和田地区行署等科研机构和部门共同建设。平台的建设旨在探索...
【关键词】气象,水资源,农业
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揭秘(2024-09-18)
【摘要】 9月18日,央广网讯,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科学家揭秘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解析了其中蕴含的月球早期演化、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相关信息,填补了人类月背研究历史的空白。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杨孟飞院士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完成。在此之前,人类获取的所有月球样品均来自月球正面。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
【关键词】航天,月球,样品
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始掘进(2024-09-08)
【摘要】 9月8日,经济日报讯,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黄河北岸,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穿黄之旅”正式启程。“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7.5米,相当于6层楼高,配备带压复合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等先进装备,搭载超前地质预报、同步注浆检测等智能化装备系统。万里黄河万里沙,黄河之下富含砂石和粉质黏土,在盾构穿越过程中,...
【关键词】盾构机,黄河流域,工程机械
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正式投运(2024-09-05)
【摘要】 9月5日,新华网讯,近日,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在广东汕尾建成投运,并完成首批养殖鱼苗投放,这一项目可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年产值达5400万元人民币,对我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伏羲一号”位于汕尾中广核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心场区,距离汕尾海岸约11公里,由网箱主体结构和上建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箱主体结构长70米、宽35米,...
【关键词】海洋生态,风电,平台
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重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2024-08-27)
【摘要】 8月27日,经济日报讯,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在近期由我国科研人员主导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中,团队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一种新的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这是迄今实验上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有助于探索反物质及正反物质对称性的更多奥秘。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仇浩研究员团队主导完成,相关成果8月2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反物质非常罕见,由若干反重子进一步组合形成的反物质原子核和...
【关键词】国际合作,反物质,物理
我国科学家研究阐明一有潜力的新型RNA编辑工具(2024-08-15)
【摘要】 8月15日,凤凰网讯,近日,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系、天津市免疫学研究所张恒团队日前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团队,研究揭示了Ⅶ型CRISPR-Cas系统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理,阐明这一有潜力的新型RNA编辑工具。这一研究将为更安全、更精准地治疗人类相关疾病提供可能,对药物开发及临床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相关论文14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队通过研究,较为深入地阐明了Ⅶ型系统的工作机理和结构基...
【关键词】生物医药,基因,研究成果
交通银行投资五十亿元开建新一代数据中心(2024-08-08)
【摘要】 8月8日,中证网讯,近日,“东数西算”工程重点项目——交通银行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举行。该项目是交通银行布局的新一代数据中心,项目计划于2026年投用,届时将成为交通银行构建上海、内蒙古、贵州“多地多中心”架构金融安全网的核心支柱,为交通银行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提供强劲支撑。交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项目基建总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26亩,...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技术创新加速激光器迭代升级(2024-08-01)
【摘要】 8月1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国内知名光纤激光器生产制造商创鑫激光正式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首台160kW超高功率多模连续工业光纤激光器,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领域已具备研发与量产实力。这台光纤激光器在外部交互、整机外观、监测保护系统、软件应用开发等方面均进行了独特设计,可以更好地适用于船舶制造、工程机械、核能核电、大型钢构、增材制造等需要对超厚板材进行精确加工的高端制造领域。新产品...
【关键词】激光器,超高功率,集成系统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天气雷达观测网(2024-07-31)
【摘要】 7月31日,人民日报讯,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观测网,天气雷达数量达到546部,全国天气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达到43.6%。据中国气象局雷达专家介绍,作为探测大气中云雨状态及其变化的重要装备,天气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利用云雾、雨、雪等降水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来探测降水粒子空间分布、运动规律及物理特征等。天气雷达能时刻关注大气运动情况,精准捕捉强对流天气过程,与专业的气象算法和服务产品相配合...
【关键词】世界最大,天气雷达,观测网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2024-07-29)
【摘要】 7月28日,新华网讯,国家地震预警工程于25日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全面建成,将向全社会提供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信息服务。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项目已建设15899个观测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东部地区达到2.0级,首都圈、长三角等人口稠密地区达到1.0级。在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方面,我国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边等5个重点...
【关键词】规模最大,地震,预警网
我国数据库产业进入关键应用期(2024-07-29)
【摘要】 7月29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2024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主论坛发布《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及《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2024年)》,全面梳理分析全球数据库产业市场规模、地域分布、发展周期、人才规模、产品类型等关键要素,为研究数据库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提供参考。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驱动下,全球数据库产业变革不断,多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得益于国家战略引领,我国数据库...
【关键词】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
国内首个大型综合封闭式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运行(2024-07-18)
【摘要】 7月18日,科技日报讯,16日,国内首个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能力测试全部场景要求的大型综合封闭式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开始运行。该试验场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控股的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专门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测试。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共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约4000亩,建设了8条专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道路、3.2万平...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
神经元新计算模型或产生更强大AI(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科技日报讯,几乎所有支持现代人工智能(AI)工具的神经网络都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的活体神经元计算模型。但美国西蒙斯基金会熨斗研究所计算神经科学中心(CCN)开发的新模型表明,这种已有数十年历史的近似模型,并未捕捉到真实神经元所拥有的所有计算能力,并且这种较旧的模型可能会阻碍AI的发展。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CCN模型开发者认为,单个神经元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远比以前认为的要大。...
【关键词】神经元,模型,AI
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在青岛发布(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人民日报讯,6月26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为青岛地铁1号线研制的碳纤维地铁列车在青岛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目前,该碳纤维地铁列车已完成厂内型式试验。按照计划,今年内将在青岛地铁1号线投入载客示范运营。传统地铁车辆主要采用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受制于材料特性,面临减重瓶颈。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强度是钢铁的...
【关键词】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青岛
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投产(2024-06-21)
【摘要】 6月21日,人民日报讯,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位于江苏连云港的田湾核电基地建成投产。这标志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拓展进入工业供汽领域。项目建成后,田湾核电基地每年将为连云港石化基地输送480万吨零碳清洁蒸汽,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
【关键词】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投产
我国自主研发的杂散辐射分析软件发布(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人民日报讯,6月18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的通用光学设计分析系列软件——长光杂散辐射分析软件V1.0正式版对外发布。该光学软件已在航天航空等领域上百个项目中成功验证。长光杂散辐射分析软件是一款利用光线追迹方法来模拟光学系统杂散辐射的大型光学工程软件,具备三维实体光机建模、光源建模、表面属性建模、光线追迹、杂散辐射分析等核心功能,可用于航天...
【关键词】杂散辐射,分析软件,光学设计
量子模拟计算领域获重要突破(2024-05-31)
【摘要】 5月31日,光明日报讯,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该工作实现了国际上最大规模具有单比特分辨率的多离子量子模拟计算,将原来的离子量子比特数国际纪录(61离子)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并首次实现基于二维离子阵列的大规模量子模拟。上述成果研究论文于5月30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被《自然》审稿人...
【关键词】量子模拟,计算,多离子
广西探索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2024-05-30)
【摘要】 5月30日,人民日报讯,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将新能源电动汽车运营商纳入市场交易,共6家试点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商参与低谷电力消纳交易,预计拉动低谷电量增长24.74万千瓦时。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聚集的新能源汽车是大型移动“充电宝”。广西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新模式,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手段,引导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充分发挥其作为可控负荷、移动储能的灵活调节能力,助力新能源消纳。同时...
【关键词】广西,新能源,电网
国内首张全矿井厘米级扫描地图绘成(2024-05-29)
【摘要】 5月29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透明地质公司近日利用高精度激光雷达扫描建模技术,绘成了国内首张全矿井厘米级扫描地图。这份地图实现了全矿井巷道的测绘级扫描与重建,以厘米级精度刻画了矿井地下实况。全矿井激光扫描高精度建模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更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全矿井,厘米级,扫描地图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2024-05-29)
【摘要】 5月29日,人民日报讯,5月28日18时58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航天员叶光富、李广苏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叶光富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李广苏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
【关键词】神舟,航天员,出舱活动
新型储能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2024-04-29)
【摘要】 4月29日,人民网讯,4月26日,2024年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召开,新型储能技术成为此次论坛备受关注的一大亮点。中国科学院正在持续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与此同时,我国百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运行良好。新型储能指的是除抽水蓄能之外的新型储能方式,包括压缩空气储能等物理储能方式和电池、氢能等化学储能方式。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
【关键词】新型储能,实验室,产业化
全球首台甲醇汽车起重机投用(2024-04-29)
【摘要】 4月29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从山西太重集团获悉,全球首台、行业首创的甲醇汽车起重机(TZGT25T5-3.1M)近日投入使用。这款甲醇汽车起重机最长主臂达44.5米,最大起重力矩为1372千牛米,最大额定起重量为25吨,拥有“智慧大脑”。该起重机设计了自主化集成式智能化整车控制系统、伸缩臂力限器系统、全电控液压系统三合一大脑,作业微动性好,能够精确控制。这款甲醇汽车的起重机技术全部来自太重集团自主化技术。相关研发以市场...
【关键词】甲醇,汽车,起重机
6G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2024-04-29)
【摘要】 4月29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在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3位联席主席分享了3GPP 6G标准时间表:2024年9月,启动6G业务需求研究;2025年6月,启动6G技术预研;2027年上半年,启动6G标准制定;2029年,完成6G基础版本标准,即Rel-21版本标准。2024年是6G技术遴选的关键窗口期,6G标准亦将...
【关键词】2024,6G,技术大会
华北地区首个高性能芯片测试平台发布(2024-04-26)
【摘要】 4月26日,科技日报讯,4月26日,在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精尖技术产品首发会人工智能与高端芯片专场活动上,我国华北地区首个高性能芯片测试平台发布,标志该地区在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领域迈出坚实一步。建设该平台是落实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部署,优化提升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重要举措。2024年,北京将加快推进首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集...
【关键词】华北地区,高性能,芯片,测试平台
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发布(2024-03-29)
【摘要】 3月29日,光明日报讯,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28日发布,这些进展涵盖数值预报、大模型、气象卫星、探空技术、气候变化、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个气象业务领域。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由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牵头组织评选,具体为:我国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能力跨上新台阶;盘古气象大模型;我国首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成功发射,国内首次实现降水系统三维结构的星载探测;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
【关键词】十大,气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