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打磨车完成首例“国产手术”,费用节省约1/2(2015-08-05)
【摘要】 8月4日,新华网讯,已在乌鲁木齐铁路局服役11年的PGM-48钢轨打磨列车近日在中国中车旗下时代电气公司接受了首例“国产手术”,并通过评审。这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对钢轨打磨车维修保养的技术垄断。自1994年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和联合制造了14组PGM-48钢轨打磨列车。其中,最早的打磨列车已使用近20年,均已进入大修期。由于很多配件和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导致维修保养成本很高,有时还不能彻底修...
【关键词】
【摘要】 8月4日,新华网讯,已在乌鲁木齐铁路局服役11年的PGM-48钢轨打磨列车近日在中国中车旗下时代电气公司接受了首例“国产手术”,并通过评审。这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对钢轨打磨车维修保养的技术垄断。自1994年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和联合制造了14组PGM-48钢轨打磨列车。其中,最早的打磨列车已使用近20年,均已进入大修期。由于很多配件和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导致维修保养成本很高,有时还不能彻底修...
【关键词】
【摘要】 8月4日,工信部网讯,近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在沈阳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飞机进气道及尾翼自动喷涂装备”课题进行了任务验收工作。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并到现场观看了自动喷涂装备的实际演示过程,一致同意课题通过任务验收。飞机进气道及尾翼2套自动喷涂装备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国内已具备特种涂料自动喷涂能力,打破了国外对...
【关键词】
【摘要】 8月3日,科技日报讯,7月26日,由中国中车大连公司所属北车装备公司独立生产的首列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并将出厂上线。此列有轨电车是珠海一号线项目的第三列车,外观上首次采用了“高科技蓝”的涂装。据了解,珠海一号线首期项目的12列车采用两种涂装方案,一种为“勒杜鹃”,另一种为“高科技蓝”。珠海一号线的10列电车交付后,预计年底前可实现全车国产化,新车研发和生产过程...
【关键词】
【摘要】 7月31日,经济日报讯,从上半年情况看,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效果已在逐步显现。二季度中经装备制造业景气指数为94.1,比一季度下降0.5点。尽管景气下降,但二季度以来通用机械制造、专用机械制造等前期下滑较大的子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开始逐月回升,尤其是6月份当月的回升幅度较大。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总体保持了较高水平。
【关键词】
【摘要】 7月31日,经济日报讯,我国宏观经济正经历结构性调整,装备制造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其发展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2015年二季度,装备制造业运行继续趋缓。下半年,我们预计,行业基本面将保持稳步向好趋势,尤其是智能制造、高铁产业、核电等引领技术前沿的领域。2015年上半年,《中国制造2025》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黄金增长十年,未来还将有多个相应的配套措施出台。
【关键词】
【摘要】 7月27日,中国工业报讯,按照原计划有望于2015年内完成总装并首飞的国产大飞机C919,正在进行机载系统的总装,但今年年内首飞基本已经不可能了。目前,尚不清楚C919总装时间延迟所遇到的问题。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商飞第一次生产大飞机,按国际标准和中国民航局标准,采用很多新型复合材料和机载系统的一些新技术,肯定会存在与供应商的磨合问题。”首飞时间的推迟,意味着首批C919大飞机的交...
【关键词】
【摘要】 7月28日,科技日报讯,7月25日在西昌发射的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全部使用国产微处理器芯片(CPU)。这是国产宇航级CPU首次在实用卫星上担当主纲。宇航CPU是卫星的核心芯片,任务是接收地面指令、处理载荷数据、管理控制姿态等,相当于卫星的大脑。此次在北斗双星和“远征一号”上面级火箭上的CPU芯片,只有拇指甲盖大小,是航天772所历时10年研制的,圆了航天人的“中国芯”之梦。
【关键词】
【摘要】 7月27日,经济日报讯,近日,杰瑞集团与英国Plexus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正式协议,成为我国第一家海洋水下井口设备供应商。海洋水下井口设备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单元装备,因其对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被誉为世界石油机械制造的“珠穆朗玛峰”。而由于技术限制,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水下井口装备一直以来被欧美少数专业公司所垄断,我国在海洋水下井口设备方面一直处于空...
【关键词】
【摘要】 7月27日,中国证券网讯,中国7月25日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使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总数增加到19枚。这对北斗“双胞胎”弟兄,将为北斗全球组网承担“拓荒”使命。据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介绍,作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要卫星,新发射的北斗双星将为中国建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开展全面验证,为后续的全球组网卫星奠定基础。另据了解,最新发射的这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与此前的北斗卫星相比发生...
【关键词】
【摘要】 7月23日,新华网讯,从中科院获悉,我国科学卫星系列中第二颗拟发射的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目前已完成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及环境试验,交付卫星总体,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实践十号卫星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胡文瑞院士介绍,实践十号卫星是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卫星,也是我国科学卫星系列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
【关键词】
【摘要】 7月24日,中国证券网讯,7月2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近日,用于发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的长二F火箭的芯一级、芯二级、助推级的总装工作有序展开。该火箭按计划将于8月初完成总装转入测试阶段,明年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在火箭总装前召开专题动员会,同时,从生产准备、生产组织、现场管理、风险识别及控制、质量记录等方面制定了19条保证...
【关键词】
【摘要】 7月22日,新华网讯,CFM国际公司首台CFM LEAP-1C发动机22日交付中国商飞公司。首架C919飞机将安装第一台发动机,从而为年内下线及此后的首飞做准备。C919将安装两台同样型号的发动机。第二台初步预计今年8月交付。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称,首台发动机交付为C919后续总装下线等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据了解,目前C919研制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基本实现全机机体结构对接,风洞试验、铁鸟试验、航...
【关键词】
【摘要】 7月21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日,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与飞机系统动态集成试验台ASIVB在中国商飞上飞院航电综合试验室通过《航电系统与飞机系统动态集成试验台》项目到货验收评审,顺利交付并进入试运行状态。ASIVB是中国商飞上飞院二期研保建设中的重要项目,将承担C919大型客机综合航电系统验证以及飞机级航电系统集成验证任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电系统试验设施之一,拥有超大规模的信号仿真...
【关键词】
【摘要】 7月18日,新华网讯,7月17日,工作人员在ARJ21-700支线客机105架机航线演示飞行结束后对飞机进行检查。当日,由中国商飞设计生产的ARJ21-700支线客机105架机在西安进行航线演示飞行,并邀请业内外各界代表20余人体验近1小时的本场飞行,广泛征求意见。 ARJ21-700飞机于2015年3月开始航线演示飞行,以全面验证飞机运行能力和飞机维护类、运行类、培训类手册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ARJ21-700飞机...
【关键词】
【摘要】 7月16日,新华网讯,中集来福士为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海洋钻井公司建造的“胜利90米自升式钻井平台”16日在烟台基地开工。该平台由中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自主完成基础设计,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完成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总装建造。平台最大作业水深90.4米,最大钻井深度9144米,满足120人居住,可适合于世界范围内7-90.4米水深海域的钻井作业,入级中国船级社。这...
【关键词】
【摘要】 7月17日,新华网讯,作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段17日完成对接,全面进入总装阶段。中航工业研制AG600是当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属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总长达39.3米的机身正式对接完成,全面进入总装阶段,标志着项目研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2015年...
【关键词】
【摘要】 7月15日,新华网讯,从军工企业航天科工集团获悉,该集团将实践“无人机+”战略,借助军用技术优势,挖掘民用需求,推出一系列服务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低成本的无人机产品。据负责执行这项战略的航天科工三院旗下海鹰航空通用装备公司董事长高文坤介绍,该公司已整合现有资源,将编队飞行、组网通信、立体防控等先进的飞航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无人机系统技术开发,目前已取得无人机方面技术专利13...
【关键词】
【摘要】 7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7月15日傍晚,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发布六个动车组招标公告,拟采购351辆动车组,其中时速350公里的长短编组动车组共计228列,其中包括20列高寒动车组以及12列长编组的动车组,值得关注的是,长编组的动车组还是首次招标。250公里时速级别动车组采购量为123列。其中包括25列高寒动车组。按市场价格粗略估算,这批订单所需资金有可能将超过600亿元,在...
【关键词】
【摘要】 7月15日,中国政府网讯,7月14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由研制单位交付给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于2014年12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之后,圆满完成了各项测试内容。在轨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和地面应用系统工作稳定,星地系统匹配良好,卫星、运载、发射、测控和地面应用系统均达到工程研制总要求,满足在轨交付条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可在26天内...
【关键词】
【摘要】 7月14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日,探月三期着陆起飞第一阶段不点火验证试验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月球着陆起飞综合试验场顺利完成。此次不点火验证试验包括起飞上升试验、软着陆试验和着陆起飞联合试验三个部分。该试验的圆满成功将为后续嫦娥五号验证器进行正式的着陆起飞点火试验做好充分准备。这也是我国首次开展模拟月球表面起飞试验及着陆起飞联合试验。
【关键词】
【摘要】 7月9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个助推氧箱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完成生产,运往该厂天津厂区进行总装。这也是长七火箭首个下架的贮箱。长七火箭首个助推氧箱全长12米,所有主焊缝均采用自动焊接技术,已顺利通过X光检测、液压试验、氦质谱检漏等。
【关键词】
【摘要】 7月9日,中国证券报讯,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CIROS)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产技术不断突破,未来5~8年内国产机器人将完成对进口机器人的替代。相比去年,今年的CIROS上,国际巨头的身影明显减少,而国内厂家的出场戏份则明显增多。今年世界机器人“四大巨头”仅有安川电机一家到场,其余三家公司ABB、库卡、发那科均未出席。而国内机器人知名厂家则基本都在了这次展会上,包括机器...
【关键词】
【摘要】 7月1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日,首件使用双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焊接的“猎鹰”高教机后边条盒段顺利下架,这意味着由中航工业洪都自主研发的双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正式投入生产应用。双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实现了监控分系统、机器人分系统、焊接分系统、自动化工装夹具分系统、安全防护分系统的高度集成。通过“猎鹰”高教机后边条盒段首件自动化焊接实物对比发现,与传统手工焊接方式相比,机器人自动焊接...
【关键词】
【摘要】 7月7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4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SiC)衬底产品面世。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认为,该成果国内领先,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研发者、山东天岳公司负责人表示,4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拥有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战略半导体材料,它将是新一代雷达、卫星通讯、通讯基站的核心,并将在机载雷达系统、地面雷达系统、舰载雷达系统以及弹载...
【关键词】
【摘要】 7月7日,中国航空报讯,2015年7月2日15时26分,ARJ21飞机105架机经过1小时18分钟的飞行,顺利完成第二架次阵风锁噪声测试研发试飞。阵风锁噪声测试研发试飞是通过在驾驶舱内安装噪声传感器,结合飞行高度、速度的变化,测量出对应时间段舱内的固定噪声测点的声压,并对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的设计优化提供更充分翔实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摘要】 7月6日,中国航空报讯,2015年7月2日,空中客车公司与天津保税区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空客总部所在地法国图卢兹签署关于在天津建立空客A330飞机完成及交付中心的框架协议。这是继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和空客天津交付中心之后,空客在天津的又一重要合作项目,是空客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大进展。该完成及交付中心所负责的工作包括飞机接收、客舱安装、飞机喷漆、发动机试车和飞行测试...
【关键词】
【摘要】 7月3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期,试飞中心成功自主开发了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完成调试开发,并与试飞中心实时监控大系统进行了联试联调,在对某型发动机进行滑油温度、滑油压力以及振动值监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续,试飞中心将扩大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实现发动机全部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据悉,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的成功应用,既为发动机型号试飞安全提供了保障,又可以充分发挥飞行试验...
【关键词】
【摘要】 7月3日,新华网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3日宣布,中海油又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兴旺号”日前在南海荔湾3-2气田约1300米水深开钻。“兴旺号”此次作业的荔湾3-2-2井水深约1300米,设计钻井深度约3600米。该井第一阶段作业在2013年完成,“兴旺号”到达井位后将直接进行油气层钻井作业及油气测试作业。“兴旺号”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之一,是中海油第七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平...
【关键词】
【摘要】 7月1日,经济日报讯,6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正式展开试验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自2012年开始,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集合国内有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优势力量,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调创新,开展了...
【关键词】
【摘要】 6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讯,30日由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近期,中国将谋划推出4个新的重大工程包。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包的实施,将按照适度超前、促进交通一体化、推进投融资改革的原则。按照“十二五”每年投产300公里到400公里,每年投资2000多亿到3000亿元,今年2015年全年将完成3000亿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关键词】
【摘要】 6月28日,新华网讯,28日,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也是首个由企业牵头建设的海工装备研究院,它将直接瞄准市场需求和核心技术、关键领域进行研发创新,补齐“中国制造”的短板。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第719所、谢克斯特(天津)海洋船舶工...
【关键词】
【摘要】 6月26日,上海证券报讯,据媒体报道,中国商飞公司C919将于明年试飞,预计中国民航局将在2018年左右对C919飞机颁发合格证。C919试飞时间比原计划有所推迟,主要是为了进行过饱和测试,提升飞机的安全性。随着C919的逐步量产,高温合金、刹车系统等航空配套材料,迎来市场扩容机遇。机构预计,按照每架飞机5000万美元,累计订单近500架计算,潜在市场规模上千亿元。从C919飞机成本构成来看,机轮刹车系...
【关键词】
【摘要】 6月2日,科技日报讯,25日上午,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挪威福瑞斯泰公司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福瑞斯泰阿尔法号”在山东烟台基地完成合拢。该平台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配置液压驱动双钻塔系统,钻井大钩载荷1134吨,甲板可变载荷1万吨,配备最高等级动力定位系统(DP3)和闭环动力定位系统,配有2个7闸板的防喷器,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
【关键词】
【摘要】 6月24日,新华网讯,国内首台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整车试验台日前在武汉调试成功,预计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该动态试验台被形象地称为火车头“跑步机”,是由基础坑装置、电气设备区、降噪通风装置及中央操作室组成的一套整车试验系统,可在库内模拟完成机车线路试运的各项试验项点,使机车“足不出户”便能查找其动态故障。这套系统采用了国内领先的电功率封闭技术,机车和试验台在接触网的原边形成互...
【关键词】
【摘要】 6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讯,历时11年,累计1000万次试验,积累150G数据,耗资1亿元,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攻克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高铁制胜市场的一大战略利器。2015年5月16日,长沙地铁1号线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成功交付。这是国内首次将永磁同步电机装载在整列地铁车辆投入装车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株洲所总经理丁...
【关键词】
【摘要】 6月24日,中国证券网讯,“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正式启用。3天就能完成智能样品机的快速制造,梦工场核心服务填补了北京市在工业高端样品机制造领域的空白,它是北京首家重装孵化器,也是全国第一家具备智能硬件工业制造全产业链的协同服务平台。“梦工场”负责人程静介绍,通过“梦工场”的全套敏捷智能硬件服务平台,智能硬件设备从创意、定位、选型、设计、PCB制作、焊接、调试、机壳,到包装、...
【关键词】
【摘要】 6月23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网站,中国机械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辽宁数控机床产量累计达到26454台,全国排名第一,中国数控机床“老大”的地位得以稳固。2015年,辽宁数控机床产品的市场表现格外抢眼。大连机床用于航天复杂结构件加工的高档数控机床通过了国家工信部的验收,打破了航天复杂零部件加工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集团生产的钻攻中心、雕铣机等产品在三星、华为等一批通信企业应...
【关键词】
【摘要】 6月23日,解放日报讯,目前C919大型客机已进入工程制造的攻坚阶段,首架试飞飞机正在中国商飞上海浦东总装制造中心进行总装。中国商飞介绍,首架C919大型客机的总装工程主要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机体对接,目前这部分工程已经全部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安装的机载系统堪称大飞机的“神经”和“大脑”,研制、安装机载系统的难度和挑战要超过机体对接。机载系统包括电缆、导管、系统设备、发动机、座椅、座...
【关键词】
【摘要】 6月18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一院联合评审,由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阶段。这标志着长征七号火箭的产品技术状态已经确定,下一阶段的研制重点将转移到火箭的生产、总装和测试上。据悉,长征七号火箭将于2016年首飞。长征7号火箭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用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和助推器组合成适应不同航天器的发射工具,...
【关键词】
【摘要】 6月18日,证券时报网讯,18日,沪昆高铁贵州段(贵州贵阳至湖南新晃)正式开通运营。新线使用中国中车旗下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国内最快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作为运营用车,开通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刷新了西南高铁速度。作为中国高铁列车研制领军企业,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目前已交付高速动车组达697列,占国内上线运营动车组近一半,列车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超过9.6亿公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