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拓展地方中小银行代销渠道(2025-08-21)
【摘要】 8月21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地方中小银行合作热度攀升。如8月14日农银理财与东莞农商行签代销合同,8月11日中银理财与广西北部湾银行达成代销合作,北银理财在7-8月与多家浙江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代销业务等。杭银理财等机构也纷纷与中小银行建立代销关系。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理财子公司持续拓展母行以外代销渠道,除2家外其他30家理财子公司打通了其他银行代销渠道,6月代销机构较年初增加7家。专家...
【关键词】理财子公司,代销渠道,合作升级
踊跃布局、提前结募,权益类基金迎来“发行潮”(2025-08-20)
【摘要】 8月20日,新浪财经讯,市场行情活跃带动公募基金发行火热,7月以来权益类基金数量占新成立基金超七成,超50只提前结束募集快速入市。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7月以来新成立基金221只,权益类占比超七成。基金公司持续加码布局,三季度权益类首募规模占新发总规模49%,比例逐季提升。本周(8月18-24日)82只新基金发行,权益类占近八成。市场火热原因在于A股市场表现强劲,投资者信心提升,且权益类基金业绩较好,出现“...
【关键词】权益基金,发行潮,增量资金
中基协:2025年7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规模达20.68万亿元(2025-08-20)
【摘要】 8月20日,证券日报讯,8月19日,中基协发布2025年7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7月,22家机构在中基协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办理通过,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6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6家,同时注销7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当月新备案私募基金1689只,规模1074.27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最多,为1313只,规模792.81亿元。截至7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700家,管理基金139430只,规模20.68...
【关键词】私募基金,规模数据,地域分布
基金托管牌照门槛抬高,7家券商6家撤回(2025-08-20)
【摘要】 8月20日,新浪财经讯,年初以来,随着基金托管新规逐步落地,排队申请托管牌照的部分券商和银行因无法满足准入门槛要求,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后陆续撤回申请。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2024年底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有7家,如今仅剩东吴证券1家,6家已撤回申请。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新规,提高基金托管机构准入门槛,如商业银行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净资产不低于300亿元,且最近三年监管评级需在2级或A...
【关键词】基金托管,牌照门槛,券商撤退
年内ETF总规模增长1.04万亿元(2025-08-19)
【摘要】 8月19日,证券日报讯,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18日,ETF总份额增加近1200亿份,达2.77万亿份;总规模4.77万亿元,年内增长1.04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幅27.88%。其中宽基ETF表现突出,成为市场“压舱石”。以沪深300和中证A500为代表的宽基ETF,因中长期资金持续买入规模扩张,部分产品成创新标杆。沪深300主题ETF总规模1.1万亿元,为唯一破万亿主题基金,年内增长1167亿元。中证A500和中证1000主题ETF表现良好,科创50等主题ET...
【关键词】ETF,规模增长,宽基ETF
QFII二季度末持仓市值已超200亿元,涉及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硬件设备等多个领域(2025-08-19)
【摘要】 8月19日,证券日报讯,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陆续披露,QFII最新持仓动向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117只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QFII身影,二季度末持仓市值达204.24亿元。近年来,QFII投资布局深入,持仓覆盖多领域。二季度末,17家上市公司获QFII持股超1000万股,生益科技最多,达3.17亿股。对比一季度,QFII二季度增持30只个股,合金投资增持最多。同时,56只个股成为QFII新进重仓股。从...
【关键词】QFII,持仓市值,外资布局
今年以来“翻倍基”数量达16只(2025-08-18)
【摘要】 8月18日,证券日报讯,今年权益市场赚钱效应突出,权益资产推动公募基金净值增长。截至8月15日,年内净值增长率超100%的”翻倍基”达16只(仅统计主代码)。《证券日报》梳理发现,16只“翻倍基”中15只重仓创新药板块,因创新药行情持续,净值翻倍基金增多。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年内净值增长率超50%的基金共209只。这些“翻倍基”来自14家公募机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以143.24%的年内净值增长率居...
【关键词】翻倍基,创新药,基金规模
发起式基金频拉清算“预警”,业绩分化与规模压力待解(2025-08-18)
【摘要】 8月18日,经济参考报讯,进入8月,又有6只发起式基金拉响“退市预警”。截至8月15日,今年清算的166只基金中,发起式基金占比四成。多数发起式基金因1000万元低成立门槛,面临规模提升困境,近六成产品规模不足2亿元。如鹏扬消费行业基金,虽2025年业绩良好,但自2022年成立规模未超5000万元,8月10日进入清算程序;银华玉衡定投三个月持有基金业绩欠佳,规模也始终未提升,8月9日起进入清算。发起式基金成立灵活,但三年后资...
【关键词】发起式基金,基金清算,业绩分化
7月外资基金净流入进一步加速,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升至近年高点(2025-08-15)
【摘要】 8月15日,证券时报网讯,近日境内外中国资产价格同步走强,8月14日沪指盘中一度突破3700点创近四年新高,隔夜美股市场热门中概股也跑赢大盘。从资金流向看,近期中国股票市场外资流入加速,摩根士丹利统计显示,7月外资基金净流入从6月12亿美元增至27亿美元,其中被动型基金流入39亿美元,主动型基金流出12亿美元且流出额显著收窄。7月被动型基金流入集中在月末,与“反内卷”政策出台同步,美国被动型基金配置加速。国家外汇...
【关键词】外资基金,中国资产,市场估值
“保持定力+优化结构”,私募配置逻辑嬗变(2025-08-15)
【摘要】 8月15日,证券时报网讯,A股市场呈强势,指数上升且结构分化,一线私募机构对市场研判及策略应对,勾勒出全面看好后市的轮廓。当前市场投资逻辑转向基本面,上证指数等三大股指刷新2025年新高,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超2万亿,融资余额重返2万亿以上高位。星石投资等私募认为市场处于行情中期,股市赚钱效应吸引资金流入,企业业绩触底回升,市场从流动性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不过,部分私募提示短期市场或有压力。在仓位管理上,...
【关键词】私募配置,市场趋势,板块轮动
多家券商对另类子公司注册资本“做减法”(2025-08-15)
【摘要】 8月15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以来,多家券商灵活调整旗下另类子公司注册资本,同时也有加码布局计划。8月13日晚,中原证券公告将中州蓝海注册资本由24.26亿元调减至22.26亿元,今年中州蓝海注册资本已多次变更。7月15日,东北证券调减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至10亿元;6月6日,国都证券决定对国都景瑞投资减资不超12亿元。专家称,券商减资是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效率,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增强稳健性与抗风险能力。另类子公司...
【关键词】券商,另类子公司,注册资本
ETF持续活跃,成交额再破4000亿元(2025-08-15)
【摘要】 8月15日,证券时报网讯,8月14日市场震荡,创业板指调整幅度大,半导体股走强带动相关ETF涨幅居前,全市场涨幅前十的ETF中有5只与半导体、芯片相关。当日ETF成交额再破4000亿元,达43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近250亿元,有两只ETF成交额突破200亿元。8月13日科创债ETF嘉实获资金净流入最多,达40.77亿元,成为首只规模突破200亿元的科创债ETF。中信证券分析半导体周期处上行通道,AI是产业向上最大驱动力。港交所数据显示中国...
【关键词】ETF,半导体股,资金流向
监管严查债券发行“暗箱操作”,多家私募基金被警告(2025-08-14)
【摘要】 8月14日,证券时报网讯,近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5家机构予以自律处分,其中包括评级机构中证鹏元资信评估,私募机构上海复熙资产、江苏煜宁、上海寰财以及中原期货。这些私募机构主要违规行为为协助发行人非市场化发行并收取费用,或协助“自融”发行。今年以来债券发行市场监管趋严,如今年1月下旬,上海复熙资产被中基协取消会员资格并暂停产品备案12个月;5月底,蒙森(上海)投资、深圳前海玖瀛也因类似违规受处...
【关键词】债券发行,私募基金,监管处罚
以实际行动传递乐观情绪,公募频繁自购(2025-08-14)
【摘要】 8月14日,证券时报网讯,近期公募自购热情升温,指数基金成重要标的。8月11日,南方基金公告将不少于2.3亿元自购旗下多只权益类ETF,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所选3只ETF今年已为投资者带来正回报并分红。今年以来ETF平均回报达13%,股票型ETF规模达3.16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年内方正富邦、摩根等基金也有自购指数基金行为。业内认为,指数化投资产品丰富,指基在资产配置等方面获认可,自购还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不仅如此,7...
【关键词】公募自购,指数基金,市场信心
公募机构密集自购权益产品释放多重信号(2025-08-13)
【摘要】 8月13日,证券时报网讯,8月11日南方基金公告,基于对资本市场信心,近期陆续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3只权益基金,金额不少于2.3亿元,承诺持有1年以上。今年以来,公募机构自购活跃,权益类产品占比高。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升相关指标加分幅度,激励加大权益投资。8月以来,工银瑞信、泰康等多家机构有自购计划或进展,如工银瑞信8月8日公告,公司等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新基金并持有1年;...
【关键词】公募机构,权益产品,自购
近三周公募机构新发85只权益类基金(2025-08-13)
【摘要】 8月13日,证券日报讯,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本周(8月11日至8月17日),按认购起始日计算,全市场33只新基金计划发行,连续三周单周基金发行不低于30只。近三周(7月28日至8月17日)权益类基金发行总数达85只,占比超八成。本周计划发行的33只基金中,权益类基金有28只,占本周发行总量84.85%。晨星分析师称,权益类基金募集回暖是市场行情、政策支持及投资者信心恢复共同作用的结果。本周24只股票型基金均为指数型...
【关键词】公募机构,权益类基金,FOF基金
备案私募产品数量创新高,量化成主力军(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证券时报讯,7月A股市场向好,沪指一度突破3600点,投资者信心增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迎来高峰。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共1298只私募证券产品完成备案,环比增长18%,创近27个月新高。今年以来备案私募证券产品6759只,同比大增超六成。从策略分布看,股票策略占比近七成,7月备案887只,占当月总量68.34%,环比增长24.58%。多资产策略崛起,7月备案162只,占比12.48%。量化私募产品是备案主力,7月备案620只,占比4...
【关键词】私募产品,备案高峰,量化投资
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证券日报讯,8月8日晚间,*ST天茂拟主动撤回上市交易,*ST高鸿因财务造假或被强制退市。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畅通,主动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增多。Wind数据显示,2020-2024年主动退市公司分别为1、4、1、2、1家,今年截至8月10日已有5家。主动退市方式有股东会决议撤回上市交易及吸收合并退市两种。主动退市增多,源于严监管下“应退尽退”理念普及,以及企业为缓解短期压力等因素。同时,退市指...
【关键词】多元化退市,主动退市,退市不免责
券商年内已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2025-08-12)
【摘要】 8月12日,证券日报讯,近年来,因投资者业务办理线上化及降本增效需求,券商密集整合分支机构。截至8月11日,年内已有21家券商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含8家分公司与79家营业部。国信证券撤销数量最多,达21家。多家券商称裁撤旨在优化网点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这是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及行业发展趋势,券商应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分支机构与经纪业务转型紧密相关,今年市场向好,经纪业务...
【关键词】券商,分支机构,经纪业务
港投公司已投项目超100个,10余家公司已经或准备递交香港上市申请(2025-08-11)
【摘要】 8月11日,证券日报讯,8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截至7月底,香港注册本地公司总数逾150万家,注册非香港公司逾15000家,均创历史新高。自2023年1月至今年7月,投资推广署协助1333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引入1740亿港元首年直接投资,创造逾19000个新增职位。同日,李家超提到不少外资和内地企业借助香港发展。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引进办引进84家前沿科技重点企业,预计带来约500亿港元投资,创造超20000...
【关键词】港投公司,招商引资,产业升级
维护持有人利益,多只QDII基金限制申购(2025-08-11)
【摘要】 8月11日,证券日报讯,8月以来多只QDII基金调整申购额度。截至8月10日,博时纳斯达克100ETF(QDII)、万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式(QDII)等产品因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开启暂停或暂停大额申购模式。据公募基金人士称,调整原因主要是投资额度告急,且国际市场波动大影响持有人利益。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截至6月末QDII累计批准额度1708.69亿美元,较5月末增30.8亿美元。年内QDII基金稳健发展,资产净值从年初5337.6...
【关键词】QDII基金,限制申购,业绩分化
7月新基金发行数量创新高(2025-08-08)
【摘要】 8月8日,证券时报网讯,随着A股走高,公募基金发行热情升温。Wind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算,7月新发基金147只,创今年月度发行数量新高。今年至今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占比45%,超去年权益基金发行占比,发行回暖。按基金成立日算,7月135只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956.89亿份,截止日份额635.29亿份,发行规模1048.7亿元,为今年月度募资规模第二。7月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募资45亿元;份额最大的是汇添...
【关键词】新基金,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
主动权益类基金显现财富效应,1126只产品创下净值新高(2025-08-08)
【摘要】 8月8日,证券日报讯,随着A股市场逐步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强劲反弹,财富效应显现。截至8月7日,459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4347只年内实现净值增长,占比94.54%,127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在50%以上,6只超100%,1126只产品创下成立以来净值新高。创新药与科技成为驱动净值上涨的两大主线,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聚焦创新药领域,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关注全球云计算产业。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有望带动信心、资...
【关键词】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财富效应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下打新(2025-08-07)
【摘要】 8月7日,证券日报讯,继光大理财后,宁银理财成为第二家参与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8月4日广东建科IPO网下发行,宁银理财两只混合类理财产品入围,各获配6557股,金额4.30万元。7月宁银理财已参与3个IPO项目网下打新。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今年3月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银行理财产品纳入IPO优先配售对象,理财子公司可直接参与。但目前实践有限,除注册备案等流程耗时增加成本外,理财子公司投研...
【关键词】理财子公司,IPO打新,投研能力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创十年新高(2025-08-07)
【摘要】 8月7日,证券日报讯,近期A股市场活跃,两融余额持续扩张成为亮点。截至8月5日,两融余额达20002.59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3%,其中融资余额19863.11亿元,融券余额139.48亿元,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达10.16%,创十年来新高。上一次突破2万亿是在2015年5月20日。两融余额高位运行,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对后市乐观,通过杠杆增加投资,形成正向反馈循环。不仅余额增长,投资者参与度也显著提升,截至8月5日,个人...
【关键词】两融余额,市场活跃度,券商收入
7月份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创年内单月新高,百亿元级量化机构领跑(2025-08-06)
【摘要】 8月6日,证券日报网讯,7月份,A股市场回暖,推动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爆发式增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全市场完成备案私募基金1298只,环比增长18%,创2025年单月备案量新高及近27个月备案量纪录。备案量激增原因有三:A股走强提升投资者热情信心;量化策略产品业绩优异吸引资金;头部机构优质产品供给增加。从策略分布看,股票策略领跑,7月备案量887只,占比68.34%,环比增长24.58%。多资产策略崛起,7月备案162只,占比1...
【关键词】备案量,量化机构,投资策略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自主可控(2025-08-06)
【摘要】8月6日,证券日报网讯,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等原则,聚焦新型工业化战略任务。目标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丰富,金融工具联动紧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债券发行及股权融资水平提升。《意见》从多方面提出举措,如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入长期资金;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
【关键词】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产业政策
权益类银行理财表现亮眼,今年以来43只年化收益率为正(2025-08-05)
【摘要】 8月5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以来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亮眼。截至8月3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46只公募权益类产品中,43只年化收益率为正,占比九成,其中17只超10%,1只突破20%,1只超30%。从管理机构看,17只高收益产品较集中,华夏理财居首。本轮业绩爆发与资本市场强势、政策支持及恰当投资策略有关。不过,权益类产品虽收益突出但数量未显著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其在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中占比仍低。原因包括投...
【关键词】权益理财,收益率,渐进扩容
12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陆续发行,投资者利益优于管理人激励(2025-08-05)
【摘要】 8月5日,证券日报讯,易方达、建信、中欧三家公募机构旗下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正式发行,这是第二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管理费率与持有时间及回报挂钩。中欧核心智选混合、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和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分别于8月15日、20日、22日结束募集。其管理费率由固定(0.6%/年)、或有(0.6%/年)和超额(0.3%/年)组成,持有不足一年,费率1.2%/年;持有一年及以上,依年化收益率分档收费。新模式强调对...
【关键词】浮动费率,业绩基准,季季分红
7月份657家私募机构忙调研,偏爱科技领域(2025-08-04)
【摘要】 8月4日,证券日报讯,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657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参与A股调研,调研1763次,覆盖28个申万一级行业的358家上市公司。52家公司被调研不少于10次,德福科技以74次居首。从行业看,6个行业调研超100次,计算机行业以260次居首,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行业调研均超200次,科技成长领域成焦点。调研活跃度榜单前十均为主观投资策略机构,广东正圆以39次居首。36家百亿级私募共调研236次。同时,私募仓位配置...
【关键词】私募机构,科技领域,仓位配置
权益基金势起,助力耐心资本乘势而上(2025-08-04)
【摘要】 8月4日,证券日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离不开耐心资本,公募基金发挥核心作用,7月底总规模达34.48万亿元。当前,公募基金行业内部结构优化,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成必然。2023-2025年,证监会等多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权益类基金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年内新成立基金835只,规模6457.16亿元,公募基金总规模攀升至34.48万亿元,其中新成立权益类基金608只,规模2861.39亿元,占比...
【关键词】权益基金,政策引导,持营效果
券商最新私募资管规模达5.52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超八成(2025-08-01)
【摘要】 8月1日,证券日报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5.52万亿元,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存量规模较去年末增551.32亿元,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3.09万亿元,增长6.61%,占比升至55.91%,显示券商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结构上,固收类产品为主流,规模4.55万亿元,较去年末增319.68亿元,占比82.50%,6月新设规模占比56.29%。东吴证券分析师认为,低利率下固收产品稳健且收益优势明显...
【关键词】私募资管,固收产品,管理规模
私募募资端两极分化(2025-08-01)
【摘要】 8月1日,证券时报网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7月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达1203只,创今年单月新高。市场回暖带动投资者热情回升,量化产品是备案主力军,如九坤投资等多家知名量化私募有新产品备案,主观股票多头私募备案数量相对少。同时,量化私募封盘现象频现。7月31日,广东宏锡基金宣布自8月1日起暂停旗下部分传统量化CTA产品线申购,以保障投资者体验。此前,衍复投资7月1日关闭部分指数增强产品...
【关键词】私募募资,量化产品,封盘
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成绩单:固收类占主导养老理财潜力凸显(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证券日报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2.38%,同比增7.53%。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为投资者创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14.18%。从投资性质看,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占比97.2%,居主导;混合类、权益类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相对小。运作模式上,开放式理财存续规模24.8...
【关键词】银行理财,固收产品,养老理财
年内A股定增募资额同比大增超600%,券商迎来多方业务机遇(2025-07-31)
【摘要】 7月31日,证券日报讯,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增发股份882.25亿股,实际募资6633.02亿元,同比大增667.15%。定增公司多集中在资本货物、材料等行业。从募资金额看,4家银行股超100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72家在200亿元以下,用于项目融资等。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称,宏观经济复苏、融资门槛降低、审核流程优化及赚钱效应驱动定增市场回暖。券...
【关键词】A股定增,券商业务,市场回暖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路径明晰,大幅增配港股(2025-07-30)
【摘要】 7月30日,证券日报讯,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收官,调仓路径展现。在全球市场波动下,港股因估值优势和结构性机会,成公募基金资产配置重要方向。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达历史峰值,医疗保健与金融板块为加仓主力,腾讯控股等科技龙头居重仓股前列。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对港股配置热情提升,内地可投港股的公募基金(剔除QDII基金)数量达4048只,持有的港股市值较一季度末增长12.8%,占股票投资市值比...
【关键词】公募基金,港股配置,调仓方向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超1万亿元(2025-07-30)
【摘要】 7月30日,证券日报讯,近日多家银行公告“二永债”发行情况,7月以来至少12家银行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发行节奏加快。截至7月29日,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总发行量达10419.6亿元,发行67只,二季度发行明显多于一季度,三季度截至29日发行15只。7月28日,建设银行公告7月25日发行4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业内人士称,业务扩张、盈利能力下降、监管趋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促使银行加快发行。相比全国性银行,中小银行“补血”...
【关键词】二永债,银行资本,发行规模
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破万亿元全球资本高度认可人民币资产(2025-07-29)
【摘要】 7月29日,证券日报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7月28日发布消息,摩根士丹利成功发行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为首单美国公司发行的熊猫债,吸引多元投资者认购。截至7月28日,熊猫债累计发行超600只,发行机构超90家,发行量突破1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交易商协会完成1535亿元熊猫债注册,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844亿元,外国政府类机构等发行同比增长161%,发行人结构优化。7月以来,匈牙利等多个主体发行熊猫债,如亚投...
【关键词】熊猫债,人民币资产,市场扩容
期货私募资管规模创历史新高(2025-07-29)
【摘要】 7月29日,证券日报讯,2012年11月中国首批期货公司资管资格获批,开启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发展历程。截至今年上半年,期货私募资管规模增至3640亿元,占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总规模3.01%。6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备案私募资管产品数量环比增5.35%、同比增62.49%,设立规模环比减2.76%、同比增33.40%,其中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备案产品155只,设立规模近70亿元,占比12.66%。当前,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呈现标准化、规范化态...
【关键词】资管规模,头部集中,差异化发展
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启动(2025-07-28)
【摘要】 7月28日,证券日报网讯,7月25日晚间,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董事会同意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及相关方案,同日,国泰君安资管公告名称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为国内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重组案例。今年以来,国泰海通各子公司整合备受关注,目前按监管要求分批推进,除资管公司外其他子公司整合方案未明确。资料显示,原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2005年获创新试点资格开展集合资...
【关键词】券商资管,公司合并,同业竞争